太平新城11号支路延长线建设环境影响招标公告

太平新城11号支路延长线建设环境影响招标公告



关于《安宁太平新城11号支路延长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前公示

关于《安宁太平新城11号支路延长线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前公示

根据国家环保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2013〕103号)要求,对《安宁太平新城11号支路延长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前进行公众参与信息公示。

一、建设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安宁太平新城11号支路延长线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安宁太平新城管理委员会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安宁市太平街道办事处

建设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3578万元人民币,其中环保投资约40.9万元。

建设内容:11号支路延长线呈东西走向,道路西起于奥林匹克大道(已建),经过杨家坝水库(后期作为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景观水体)、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目前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已经完成初步场地平整),东至于8号路与11号路相接。道路总长426.890m,按照城市支路标准建设,道路宽度为20m,双向2车道。设计时速20km/h,路面设计年限10年。

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放置地点

安宁市人民政府服务中心环保局窗口(纸质文本)、云南省人民政府重要事项公示网(电子文本)。

三、公示时间:

2015年7月2日至 2015年7月10日止(不含节假日),共7个工作日。

四、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本次公示主要征求公众对拟建项目区域环境质量的看法;对目前区域范围内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的认识;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对本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对本项目建设的态度。

五、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在本次信息公示后,公众可通过向指定地址发送电子邮件、电话、信函或者面谈等方式发表关于该项目建设及环评工作的意见看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5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安宁太平新城11号支路延长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六、 反馈方式:

(1)安宁市环境保护局

Email:anhbjglk@126.com

电话/传真:****-********

通信地址:安宁市环境保护局

(2)项目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安宁太平新城管理委员会

地址:安宁市太平街道办事处

联系人:鲁凤清

电话:131*****845

(3)评价单位

名称:上海环境节能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巴士西苑2栋A座1103

法人:赵利民

联系人:周维

电话:137*****500

附件:《安宁太平新城11号支路延长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安宁市环境保护局

2015年7月2 日

目 录

1前言................................................................................................................................................................ 1

1.1 任务由来........................................................................................................................................................... 1

1.2 项目特点........................................................................................................................................................... 2

1.3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2

1.4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 2

1.5 环境影响报告主要结论................................................................................................................................. 4

2总则................................................................................................................................................................ 5

2.1 评价原则........................................................................................................................................................... 5

2.2 编制依据........................................................................................................................................................... 5

2.2.1 国家法律法规......................................................................................... 5

2.2.2 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 6

2.2.3 地方法规、规章..................................................................................... 7

2.2.4 技术规范和导则..................................................................................... 8

2.2.5 相关规划................................................................................................. 8

2.2.6 相关技术资料......................................................................................... 8

2.3 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 8

2.3.1 环境影响要素识别................................................................................. 8

2.3.2 评价因子筛选....................................................................................... 10

2.3.3 评价标准............................................................................................... 10

2.4 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重点.......................................................................................................................... 14

2.4.1 评价工作等级....................................................................................... 14

2.4.2 评价时段............................................................................................... 14

2.4.3 评价重点............................................................................................... 15

2.5 评价范围及环境保护目标.......................................................................................................................... 15

2.5.1 评价范围............................................................................................... 15

2.5.2 环境保护目标....................................................................................... 15

3项目概况..................................................................................................................................................... 18

3.1项目基本情况................................................................................................................................................. 18

3.1.1线路总体布置及比选............................................................................ 18

3.1.2主要技术指标及工程组成.................................................................... 18

3.1.3交通量预测............................................................................................ 20

3.2 工程内容........................................................................................................................................................ 21

3.2.1道路平面设计........................................................................................ 21

3.2.2道路横断面设计.................................................................................... 21

3.2.3道路纵断面设计.................................................................................... 21

3.2.4路基设计................................................................................................ 22

3.2.5路面设计................................................................................................ 22

3.2.6人行道及过街设施、公交停车站及无障碍设施................................ 23

3.2.7给排水工程............................................................................................ 23

3.2.8管线工程................................................................................................ 25

3.2.9绿化工程................................................................................................ 25

3.2.10边坡防护工程...................................................................................... 26

3.2.11配套设施工程...................................................................................... 26

3.3施工组织......................................................................................................................................................... 27

3.3.1施工材料及来源.................................................................................... 27

3.3.2施工组织................................................................................................ 27

3.3.3“三场”设置情况..................................................................................... 27

3.3.4弃土场合理性分析................................................................................ 28

3.4 绿化覆土规划................................................................................................................................................ 29

3.5表土临时堆场规划........................................................................................................................................ 29

3.6工程占地......................................................................................................................................................... 29

3.7征地拆迁......................................................................................................................................................... 29

3.8工程建设进度................................................................................................................................................. 30

3.9工程投资及资金来源.................................................................................................................................... 30

4工程分析................................................................................................................................................ - 31 -

4.1 施工工艺.................................................................................................................................................... - 31 -

4.2污染物源强估算........................................................................................................................................ - 31 -

4.2.1土石方平衡及流向分析................................................................... - 33 -

4.2.2施工期污染物源强估算........................................................................ 36

4.2.3营运期污染物源强估算........................................................................ 38

4.3本项目污染源强汇总.................................................................................................................................... 40

5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 42

5.1 自然环境概况................................................................................................................................................ 42

5.1.1 地理位置............................................................................................... 42

5.1.2 地质环境概况....................................................................................... 42

5.1.3 地形地貌............................................................................................... 43

5.1.4 气候与气象........................................................................................... 43

5.1.5 水文、水系........................................................................................... 45

5.1.6地震........................................................................................................ 44

5.1.7土壤........................................................................................................ 46

5.1.8植被........................................................................................................ 46

5.1.9 水土流失现状....................................................................................... 47

5.2 社会环境概况................................................................................................................................................ 47

5.2.1 行政区划及人口................................................................................... 47

5.2.2 社会经济概况....................................................................................... 48

5.2.3 教育、卫生、文物保护....................................................................... 48

5.2.4太平新城中部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投运情况调查............................ 49

5.3 环境敏感区域调查....................................................................................................................................... 49

5.4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9

5.4.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50

5.4.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52

5.4.3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54

5.4.4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56

6环境影响评价............................................................................................................................................ 59

6.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59

6.1.1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59

6.1.2营运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61

6.1.3 地表水影响分析小结........................................................................... 61

6.2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62

6.2.1水文地质情况........................................................................................ 62

6.2.2施工期对地下水影响分析.................................................................... 62

6.3声环境影响评价............................................................................................................................................ 62

6.3.1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62

6.3.2营运期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65

6.3.3 声环境影响评价小结........................................................................... 73

6.4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73

6.4.1评价区气象资料.................................................................................... 73

6.4.2 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77

6.4.3营运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80

6.4.4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小结......................................................................... 1

6.5固废环境影响评价.......................................................................................................................................... 2

6.5.1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2

6.5.2运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2

6.6.3固体废物影响分析小结.......................................................................... 2

7水土保持....................................................................................................................................................... 3

7.1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 3

7.2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3

7.3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3

7.4“水保方案”新增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4

7.5水土流失防治费用估算.................................................................................................................................. 4

7.6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值...................................................................................................................................... 4

7.7“水保方案”结论................................................................................................................................................ 5

8生态景观影响评价...................................................................................................................................... 6

8.1对动植物的影响分析...................................................................................................................................... 6

8.1.1对植物的影响分析.................................................................................. 6

8.1.1对动物的影响分析.................................................................................. 6

8.2植被生产力、生物量损失分析..................................................................................................................... 7

8.3工程占地对沿线土地利用的影响分析........................................................................................................ 8

8.4景观环境影响分析.......................................................................................................................................... 8

8.5生态景观影响评价结论.................................................................................................................................. 9

9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10

9.1征用土地的影响............................................................................................................................................ 10

9.2对沿线居民生活的影响............................................................................................................................... 10

9.3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0

9.4对区域交通的影响分析............................................................................................................................... 11

10环境风险分析.......................................................................................................................................... 12

10.1区域风险源及运输调查............................................................................................................................. 12

10.2 项目主要功能定位..................................................................................................................................... 12

10.3风险分析结论和预防措施......................................................................................................................... 12

10.4应急预案....................................................................................................................................................... 12

11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13

11.1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13

11.1.1施工期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13

11.1.2运营期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13

11.2水污染防治措施.......................................................................................................................................... 14

11.2.1施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 14

11.2.2运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 14

11.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4

11.3.1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4

11.3.2运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5

11.4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措施.................................................................................................................... 17

11.4.1施工期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17

11.4.2运营期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17

11.5生态保护措施.............................................................................................................................................. 17

11.6景观保护措施.............................................................................................................................................. 18

11.6.1施工期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18

11.6.2运营期景观的保护措施...................................................................... 18

11.7水土流失影响保护措施............................................................................................................................. 18

11.8社会不利影响减缓措施............................................................................................................................. 18

11.9风险预防措施.............................................................................................................................................. 19

11.10其他措施..................................................................................................................................................... 19

11.11对规划保护目标采取的措施.................................................................................................................. 19

11.12环境污防治措施一览表........................................................................................................................... 19

11.13建议............................................................................................................................................................. 21

12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23

12.1社会效益简要分析...................................................................................................................................... 23

12.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3

12.1.2本项目的社会效益.............................................................................. 23

12.2经济效益简要分析...................................................................................................................................... 24

12.3环境保护投资估算及效益简析................................................................................................................ 24

12.3.1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24

12.3.2环境保护投资效益简析...................................................................... 25

13环境保护管理与环境监理.................................................................................................................... 26

13.1环保管理....................................................................................................................................................... 26

13.1.1环保管理机构...................................................................................... 26

13.1.2环保管理计划...................................................................................... 26

13.2环境监测....................................................................................................................................................... 27

13.3环境监理....................................................................................................................................................... 27

13.3.1环境监理范围...................................................................................... 28

13.3.2环境监理一般程序.............................................................................. 28

13.3.3环境监理内容...................................................................................... 28

13.3.4环境监理技术要点.............................................................................. 29

13.3.5环境监理工作费用估算...................................................................... 30

13.4环境保护竣工验收...................................................................................................................................... 30

14公众参与................................................................................................................................................... 32

14.1 公众参与目的............................................................................................................................................. 32

14.2 调查原则...................................................................................................................................................... 32

14.3 公众参与的形式......................................................................................................................................... 32

14.4 调查结果统计............................................................................................................................................. 33

14.4.1 个人调查结果统计............................................................................. 33

14.4.2 团体问卷结果分析............................................................................. 35

14.5 公众参与调查意见采纳说明................................................................................................................... 36

14.6 公众参与结论............................................................................................................................................. 36

15产业政策及规划相符性分析................................................................................................................ 38

15.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38

15.2规划符合性分析.......................................................................................................................................... 38

16评价结论................................................................................................................................................... 40

16.1项目概况....................................................................................................................................................... 40

16.2产业政策、规划符合性及选线合理性分析.......................................................................................... 40

16.3 环境质量现状............................................................................................................................................. 40

16.3.1生态环境.............................................................................................. 40

16.3.2水环境.................................................................................................. 40

16.3.3环境空气.............................................................................................. 41

16.3.4声环境.................................................................................................. 41

16.4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41

16.4.1 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41

16.4.2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结论..................................................................... 41

16.4.3 声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42

16.4.4 固体废物处置及影响分析结论......................................................... 42

16.4.5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42

16.4.6水土保持结论...................................................................................... 43

16.4.7事故风险分析...................................................................................... 43

16.5环境保护措施.............................................................................................................................................. 43

16.6 公众参与...................................................................................................................................................... 43

16.7 评价总结论.................................................................................................................................................. 43

16.8要求与建议................................................................................................................................................... 44



1前言1.1 任务由来

根据安宁市城市发展规划和太平新城的区位及资源优势,安宁太平新城围绕“体育”和 “民族文化”两大主题,重点培育形成以体育休闲产业为核心,文化产业为亮点,房地产业为支撑,康复医疗产业为配套的充满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太平新城。为加快安宁太平新城的建设,让小镇成为旅游休闲最佳地、民族文化展示地、竞技体育服务地、体育科研开发地、环境优良居住地和康复疗养集中地,使基础设施及早到位,是实施小镇大规模开发的前提,也是避免重复建设,吸引各方投资的重要条件。随着太平新城主干道一期工程、3号次干道(民族大道)、1号支路、主干道二期、西环干道一标段等道路的建成,西环干道二标段等道路工程的开展,安宁太平新城路网开发建设已进入到了一个快速推进的阶段。

片区内11号支路呈东西走向,道路西侧连接在建8号支路K0+308处,东侧连接已建的 3号次干道K0+60处。道路总长723.121m,按照城市支路标准建设,道路宽度为20m,双向2车道。设计时速20km/h,设计年限10年。11号支路项目已于2014年编制《环评报告书》,通过技术评审后于2015年1月15日获得安宁市环境保护局的批复。11号支路延长线东连11号支路,西接奥林匹克大道,是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市政路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1号支路延长线呈东西走向,道路西起于奥林匹克大道(已建),经过杨家坝水库(后期作为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景观水体)、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目前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已经完成初步场地平整),东至于8号路与11号路相接。道路总长426.890m,按照城市支路标准建设,道路宽度为20m,双向2车道。设计时速20km/h,路面设计年限10年。

安宁市发改局于2014年11月6日以安发改投资[2014]232号文《关于太平新城管理委员会建设太平新城11号支路延长线工程项目的批复》批准本项目。项目已进行的前期工作有:《安宁太平新城11号路延长线道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昆明市政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宁太平新城管理委员会建设11号支路延长线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云南淩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并于2015年1月取得行政许可决定书(详见附件)。该项目已处于建设阶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htm" target="_blank">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及相关法规要求,本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单位安宁太平新城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建设单位”)委托上海环境节能工程有限公司对该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公司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了现场调查和踏勘,并收集了相关资料,在项目所在地进行了信息公示并广泛征求了项目周边团体及公众意见,在收集和分析项目区监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认真分析和评价,于2015年6月11日通过了安宁市环境保护局组织的技术评审会,会后经认真修改,编制了《安宁太平新城11号支路延长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供建设单位上报。

1.2 项目特点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按照城市支路标准建设,属于[E4813]市政道路工程建筑;

项目为非污染型生态项目,本次评价对施工期影响做重点评价,对其运营期噪声和大气污染影响进行分析评价。

1.3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1、本项目施工期废水、扬尘、噪声、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2、本项目施工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本项目营运期噪声和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

1.4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 2.1 2011)等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本项目环评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及程序见下图1.4-1。

图1.4-1 评价技术路线图

1.5 环境影响报告主要结论

安宁太平新城11号支路延长线建设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安宁市总体规划、安宁市太平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相关要求。项目的建设得到沿线公众的支持,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项目的建设运营对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在落实本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并加强项目建设和运营阶段的环境管理和监控的前提下,可以满足污染物达标排放、减缓生态影响的要求,使项目的环境影响处于可以接受的范围,并将产生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拟建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2总则2.1 评价原则

根据区域环境特征及项目的污染特性,本次评价将遵循以下原则:

(1)符合产业政策的原则:项目应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

(2)符合规划的原则:项目建设地点应符合安宁市总体规划及其它相关规划。

(3)符合环境功能要求的原则:项目对当地环境的影响不能导致当地环境功能的降低。

(4)达标排放原则:项目污染物的排放必须达到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5)符合风险可接受原则。

(6)符合公众参与的原则。

2.2 编制依据2.2.1 国家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5.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2.10.2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2.10.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1.3.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4.8.2,第二次修正);

(6)《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0.4.29);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8.2.28修订,2008.6.1施行);

(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96.10.29);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4.12.29修订);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7.10.28);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国务院令第284号,2003.3.20);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256号,1998.12.27);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120号,1993.8.1);

(1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11.29)。

2.2.2 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2008年10月1日实施);

(2)《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生态保护纲要的通知》(国发[2000]38号,2000.11.26);

(3)《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2003]94号,2003.5.27);

(4)《关于开展交通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通知》(交环发[2004]314号);

(5)《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1999]107号);

(6)《关于印发〈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28号],2006.2.14);

(7)《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的决定》(国发[2005]39号);

(8)《关于加强公路规划和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7]184号);

(9)《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7]37号,2007.3.15);

(10)《关于进一步推进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部办公厅,环办[2012]5号,2012.1.10);

(1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改)》(国家发展改革委第21号令,2013.5.1);

(12)《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交通部,2003 年第5 号令);

(13)《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部办公厅环办[2012]134号文,2012.10.30);

(14)《关于在公路建设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若干意见》(交通部公路发[2004]164号,2004.4);

(15)《关于认真贯彻执行道路铁路建设用地指标的通知》(国土资源部、交通部、铁道部国土资发[2000]186号);

(16)《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交通部,2005年。

2.2.3 地方法规、规章

(1)《云南省环境保护条例》(1992.12.25);

(2)《云南省森林条例》(2003.2.1);

(3)《云南省林地管理办法》(1997.3.31);

(4)《云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2002.1.1);

(5)《云南省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4.10.1)。

(6)《云南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2010-2020)》(云南省环保厅,2014.3.31);

(7)《云南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复审)》(云南省环境保护局,2005.12);

(8)《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2007.10.29);

(9)《云南省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功能适用区划分》(2007.3);

(10)《昆明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昆明市人民政府,2005.11.24);

(11)《昆明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昆明市政府第72号令,2007.7.1);

(12)《关于转发昆明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实施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昆政办〔2011〕88号,2011.7.4);

(13)《关于印发昆明市建设工地文明施工管理规定的通知》(昆明市人民政府,昆政办〔2011〕89号,2011.7.4)。

2.2.4 技术规范和导则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1);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1);

(7)《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 B03-2006);

(8)《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建标[2011]124号,2011.10);

(9)《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37-2012)。

2.2.5 相关规划

(1)《安宁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8-2020)》

(2)《安宁市太平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2.2.6 相关技术资料

(1)《安宁太平新城11号路延长线道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昆明市政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2014.10;

(2)《安宁太平新城管理委员会建设11号支路延长线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云南淩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2014.12;

(3)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与本项目相关的资料。

2.3 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2.3.1 环境影响要素识别

道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阶段和营运阶段,其中以施工阶段最为突出。根据拟建道路的工程特点,结合拟建道路沿线的环境特征,采用环境影响矩阵筛选法,识别得到的本工程主要环境影响要素见表2.3.1-1。



表2.3.1-1 环境影响因子识别表


工程

阶段

工程作用因素

工程引起的环境影响及影响程度

水文

水质

土壤

声环境

空气

环境

陆生

生态

景观

文物

环境

卫生

人群

健康

就业

机会

科技与经济发展

侵蚀

污染

施工期

基础开挖

×

×

×

×

×

汽车运输

×

×

×

×

×

×

×

×

×

施工机械运转

×

×

×

×

×

×

×

×

×

施工机械维修

×

×

×

×

×

×

×

×

×

×

×

建筑剩余固体废物

×

×

×

×

×

×

×

×

×

×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

×

×

×

×

×

×

×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

×

×

×

×

×

×

×

×

×

×

×

营运期

污水排放

×

×

×

×

×

×

×

×

×

×

×

废气排放

×

×

×

×

×

×

×

×

×

×

×

×

固体废物排放

×

×

×

×

×

×

×

×

×

×

生产废液排放

×

×

×

×

×

×

×

×

×

×

机动车产生噪声、振动

×

×

×

×

×

×

×

×

×

×

×

有毒有害物管理与使用

×

×

×

×

×

×

×

×

风险事故

×

×

×

×

×

×

×

×

项目总体影响

×

×

×

×

×

×

×

图例:×——无影响;负面影响——轻微影响、○较大影响、●有重大影响、⊕可能;★——正面影响



从表2.3.1-1可以看出,道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因不同阶段而异。施工期主要表现在道路工程对土地占用、施工活动引发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导致附近动植物生境破坏等;营运期的影响主要是交通噪声和汽车尾气、路边垃圾、车辆溢漏物的污染等。

2.3.2 评价因子筛选

通过对环境影响要素的识别,经综合分析归纳,环境评价因子筛选结果见表2.3.2-1。

表2.3.2-1 环境评价因子筛选一览表


评价要素

现状评价

影响预测

大气

NO2、SO2、TSP、PM10、CO

NO2、CO

地表水

pH值、CODcr、BOD5、SS、氨氮、总磷、石油类

pH值、CODcr、石油类

地下水

简要分析

简要分析

噪声

昼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LAeq

昼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LAeq

固体废物

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的产生量、综合利用、处理处置量

生态

耕地占用量、植被占用量、动植物分布数量分布等

植被资源、耕地占用、水土流失、动植物生境等

社会环境

社会发展、发展规划

/

居民生活质量及生计方式

/

基础设施/资源利用(包括土地利用等)的补偿

/

通行交往、公路网、社会经济效益

/

旅游资源开发

/

2.3.3 评价标准

2.3.3.1 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

项目所在区域属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标准值见表2.3.3-1。

表2.3.3-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览表


污染物名称

取值时间

浓度限值

执行标准

总悬浮颗粒物

(TSP)

日平均

300μg/Nm3

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年平均

200μg/Nm3

可吸入颗粒物

(PM10)

日平均

150μg/Nm3

年平均

70μg/Nm3

二氧化硫

(SO2)

1小时平均

500μg/Nm3

日平均

150μg/Nm3

年平均

60μg/Nm3

二氧化氮

(NO2)

1小时平均

200μg/Nm3

日平均

80μg/Nm3

年平均

40μg/Nm3

一氧化碳

日平均

4mg/Nm3

1小时平均

10mg/Nm3

备注:TSP、PM10的小时浓度限值按该标准日均浓度限值的3倍考核。

(2)地表水环境

项目所在地区域范围内的地表水体主要为杨家坝水库及马料河,马料河为螳螂川支流,《云南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2010-2020)》中没有对马料河水环境功能进行区划。螳螂川是长江的支流,长江的该段水功能为Ⅲ类水域功能。因此螳螂川上游及各级支流没有确定功能的参照执行Ⅲ类,马料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项目附近的杨家坝水库位于马料河上游,在本项目建设之前是一个小型水库,随着周边项目的建设,水域面积大大缩减,现状为区域内的景观水塘,杨家坝水库参照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值见表2.3.3-2。

表2.3.3-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一览表


指标

Ⅲ类标准限值

单位

标准来源

pH

6-9

无量纲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CODCr

≤20

mg/L

BOD5

≤4

mg/L

NH3-N

≤1.0

mg/L

总磷

≤0.2

(杨家坝水库≤0.05)

mg/L

石油类

≤0.05

mg/L

(3)地下水环境

项目区地下水执行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标准值见表2.3.3-3。

表2.3.3-3 地下水质量标准一览表


污染物名称

浓度限值

单位

标准来源

pH

6.5-8.5

无量纲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

总硬度(以CaCO3计)

≤450

mg/L

氯化物

≤250

mg/L

高锰酸盐指数

≤3.0

mg/L

总大肠菌群

≤3.0

个/L

氨氮(NH3)

≤0.2

mg/L

(4)声环境

项目为城市支路,道路位于安宁市太平新城内,根据《云南省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功能适用区划分》,该区域为声功能区划为2类区,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项目西面连接奥林匹克大道,该道路属于城市主干道,临近其一侧35±5m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2.3.3-4。

表2.3.3-4 项目区域声环境质量标准一览表 单位:dB(A)


敏感目标

昼间

夜间

说明

标准来源

项目所处区域

60

50

2类标准适用区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

临近奥林匹克大道一侧35±5m

70

55

4a类标准适用区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

2.3.3.2 污染物排放标准

(1)废气

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表2中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见表2.3.3-5。

表2.3.3-5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一览表


污染物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标准来源

颗粒物

1.0mg/m3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氮氧化物

0.12mg/m3

一氧化碳

(2)噪声

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其具体标准限值详见表2.3.3-6。

表2.3.3-6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表 单位:dB(A)


昼间

夜间

标准来源

70

55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运营期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其中临近奥林匹克大道一侧35±5m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2.3.3-4。

2.3.3.3 水土流失评价标准

水土流失评价标准采用《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推荐的水力侵蚀强度分级标准,见表2.3.3-7。

表2.3.3-7 水土流失评价标准一览表


级别

侵蚀模数[t/(km2·a)]

标准来源

Ⅰ微度侵蚀(无明显侵蚀)

<500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

Ⅱ轻度侵蚀

500~2500

Ⅲ中度侵蚀

2500~5000

Ⅳ强度侵蚀

5000~8000

Ⅴ极强度侵蚀

8000~15000

Ⅵ剧烈侵蚀

>15000

Ⅵ剧烈侵蚀

>15000

2.3.3.4 其他排放标准

道路设置污水管道,运营期的污水进入片区污水管网,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三级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2.3.3-8。

表2.3.3-8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一览表 单位:mg/L

污染物

pH

SS

CODcr

石油类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三级标准

6~9

400

500

20

2.4 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重点2.4.1 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该项目污染物排放特征、项目所在地区的地形特点和环境功能区划,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所规定的方法,确定本次环境评价工作等级。本项目各环境要素的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见表2.4.1-1。

表2.4.1-1 评价等级划分一览表


环境要素

判据

评价级别

环境空气

环境质量功能类别

二类区

三级

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无集中大气污染源,不设服务区。

地表水

水域功能要求

Ⅲ类

三级

污水排放量

废水水质复杂程度

简单

污染浓度

较低

地下水

建设项目场地包气带防污性能

(岩土层单层厚度Mb≥1.0m,渗透系数10-7<K≤10-4cm/s)

三级

建设项目场地的含水层易污染特征

不易

建设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

不敏感

(无集中饮用水源地)

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

(污水排放量小于1000m3/d)

建设项目水质复杂程度

简单

噪声

声环境功能

2类

二级

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

3~5dB(A)

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

不大

生态

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

一般区域

三级

长度

426.890m

环境风险

重大危险源

简要分析

环境敏感区

2.4.2 评价时段

施工期:2015年4月~2015年10月;

营运期:分别选择2015、2022、2030年代表近期、中期、远期。

2.4.3 评价重点

施工期以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水土流失影响分析、社会影响分析和噪声影响分析及扬尘影响分析为重点;营运期以声环境评价、空气环境评价评价为重点,其余内容进行一定深度的分析评述。

2.5 评价范围及环境保护目标2.5.1 评价范围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见表2.5.1-1,项目评价范围见图2.5.1-1评价范围及保护目标分布图。

表2.5.1-1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一览表


环境要素

评 价 范 围

声环境

道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

地表水环境

直接汇水水体

地下水环境

道路所在区域地下水的整个水文地质单元

环境空气

道路中心线两侧300m范围

生态环境

道路红线两侧300m范围

社会环境

原则上是拟建道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但社会是宏观的动态环境,项目的建成对太平新城的社会经济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评价范围扩大到项目所在太平新城。

2.5.2 环境保护目标

通过现场踏勘,沿线评价范围内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如下:

(1)大气和声环境保护目标

(2)项目两侧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情况详见表2.5.2-1及图2.5.2-1评价范围及保护目标分布图。

(2)水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现场勘查,项目所在地区域范围内的地表水体主要为杨家坝水库(景观水塘)及马料河。杨家坝水库在本项目建设之前是一个小型水库,随着周边项目的建设,水域面积大大缩减,现状为区域内的景观水塘(后期作为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景观水体)。马料河为螳螂川支流,《云南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2010-2020)》中没有对马料河水环境功能进行区划。螳螂川是长江的支流,长江的该段水功能为Ⅲ类水域功能。因此螳螂川上游及各级支流没有确定功能的参照执行Ⅲ类,马料河、杨家坝水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其保护目标详见表2.5.2-2。

(3)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保护项目两侧的生态环境主要是绿化植被,防止沿线施工产生的水土流失。

根据可研提供的线路方案,经过沿线实地调查,拟建道路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为道路沿线少量绿化植被。



表2.5.2-1 空气、声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序号

建设阶段

名称

桩号段

前排房屋与道路中心线最近水平距离、高差

现状环境特征

建后环境特征

现状噪声执行标准

运营期噪声

执行标准

环境空气

质量标准

1

在建

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

K0+095~ K0+426.890

路两侧,约17m,0m

正在进行桩基工程

临路1排为多层商业

2类

2类

2类

2

在建

昆华医院

K0

西北侧,约100m,0m

主体施工、内部装修

临路1排为医院

2类

2类

2类

表2.5.2-2水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保护目标

与项目位置关系

保护级别

杨家坝水库(现状为景观水塘)

跨越

Ⅲ类水质标准

马料河

南面6900m

Ⅲ类水质标准



3项目概况3.1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安宁太平新城11号支路延长线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安宁太平新城管理委员会

建设地点:安宁市太平街道办事处

工程类型:市政道路工程

建设性质:新建

工程等级:城市支路,设计时速20km/h

建设规模:11号支路延长线呈东西走向,道路西起于奥林匹克大道(已建),经过杨家坝水库(后期作为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景观水体)、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目前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已经完成初步场地平整),东至于8号路与11号路相接。道路总长426.890m,按照城市支路标准建设,道路宽度为20m,双向2车道。设计时速20km/h,路面设计年限10年。

计划工期:2015年4月开工,2015年10月竣工,总工期6个月。

总投资:项目总投资3578万元,其中建安费2576万元。环保投资40.9万元,占总投资的1.14%。

3.1.1线路总体布置及比选

(1)路线总体布置

道路西侧起于奥林匹克大道(已建),东侧连接在建的8号路(在建)与11号路(在建)相接。地理位置起点坐标:E102°34′25.28″,N24°55′22.87″,终点坐标为:E102°34′37.28″,N24°55′16.52″。道路起点经过一现状水塘(杨家坝水库),后期作为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景观水体;道路沿线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已准备实施,并进行初步场地平整。主体工程在水塘K0+054~K0+095段设计一个五孔涵洞,沿线在K0+114.787设计奥特莱斯出入口,在K0+118.761设计消防车道。

(2)路线比选

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线路无比选方案,线路走向唯一。

3.1.2主要技术指标及工程组成

工程建设主要技术指标见表3.1.2-1。

表 3.1.2-1 11号支路延长线主要技术指标表

道路主要技术指标表

项目

指标

建设规模

道路全长426.890m

路幅宽度

20m

道路等级

城市支路

设计行车速度

20km/h

基本车道数

双向2车道

荷载标准

BZZ-100型标准车

路面结构

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抗震等级

按地震基本烈度8度设计,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g

平面

平面平曲线半径(m)

251(两个)

纵断面

纵坡段数(个)

7

最小坡长(m)

60

最大坡长(m)

98.637

最小纵坡(%)

0.3

最大纵坡(%)

12

最小凹形竖曲线半径(m)

250

最大凹形竖曲线半径(m)

600

最小凸形竖曲线半径(m)

250

最大凸形竖曲线半径(m)

600

填挖

道路中桩最大填方高度(m)

9.2

道路中桩最大挖方高度(m)

5.742

主要工程量

项目

单位

工程量

道路长度

m

426.890

土方工程量

挖方

m3

6533

填方

m3

15921

外购土石方

m3

12456

永久弃方

m3

3068

机非混行车道(单侧)

m

7.0

人行道(单侧,含绿化带)

m

3.0

本项目工程组成见表3.1.2-2。

表3.1.2-2 工程组成一览表


工程类别

工程名称

工程内容

主体工程

路基

道路实施时需全部清除人工填土①层,清到原状土后,回填50cm厚的片石,再回填30cm厚砂碎石垫层,再换填红土碎石(碎石含量≥50%)至道路路床底面。后依次填80cm红土碎石(填方大于80cm 时,80cm 路床外填质量较好的挖方土并压实)、15cm级配碎石、30cm水泥稳定碎石,然后再依次铺筑设计路面结构层。

路面

根据本项目路面类型、本地自然条件,路面排水的需要,路面行车道路拱横坡为1.5%,人行道路拱横坡为2%。

路面:1、车非混行道:沥青混凝土路面。

2、人行道:天然石材人行道板。

交叉

道路起点与奥林匹克大道T字相交,终点与8号路和11号路(民族大道)十字相交。沿线在K0+114.787设计奥特莱斯出入口,在K0+118.761设计消防车道。

公辅工程

涵洞

由于在道路起点有一现状水塘为杨家坝水库,此水塘过水范围K0+054~K0+095段设置5孔涵洞,涵洞顶板不设置纵坡,涵洞顶板横断面设计成变高度的钢筋砼U型槽,U型槽内填土及路面结构,并可埋设各种管线,涵洞顶板最小覆土高度为4.8m,最大高度为9.2m,U型槽侧墙顶设置石材栏杆,板底孔顶设置拱形装饰挂板,侧墙面贴石板饰面。

挡墙

道路K0+095~K0+112段为填方路堤,道路两侧设置路堤挡墙,挡墙高度范围为10.6~13.2m。

排水

雨水管顺道路纵坡敷设,收集雨水后通过新建雨水管道排至奥林匹克大道已建设雨水管。道路全线布设d600的雨水管,主要收集道路路面雨水及道路北侧地块和道路南侧地块部分的雨水,管道坡度1.5%-3%。

污水管顺道路纵坡敷设,收集道路两侧地块污水后通过新建污水管道排至奥林匹克大道已建设污水管。道路全线布设d500的污水管,主要收集道路北侧地块和道路南侧地块部分的污水,管道坡度1.5%-3%。

地面道路路面排水采用设雨水进水口方式,路面雨水首先汇集到雨水口,然后通过雨水口排入雨水管。雨水口布置于平缘石处,道路全线均采用双篦雨水口外,采用钢筋混凝土雨水篦子。雨水口连接管d300Ⅱ级钢筋混凝土承插管,其管道坡度i=0.01,连接管与干管采用管顶平接。

综合管线

管线工程包括给水管线、电力管线、通信管线、煤气管线等。

在道路南侧人行道下布置给水干管,管顶覆土不小于0.7米,管径为DN200。

电力工程设计考虑在道路南侧人行道下预埋设一条电力电缆沟,断面为1.0×1.2m。

通信管线采用穿PVC通信管方式管埋地敷设,通信管线布设于道路北侧人行道下预埋设一条通信电缆沟,断面为1.0×1.2m。

煤气管线在道路北侧人行道下预埋设一根DN200煤气管。

附属设施

工程

根据主体设计资料,附属设施工程主要为沿线设置各种标志、标线、信号灯、人行横道、照明、交通安全等设施。

环保工程

绿化

道路绿化面积共计1300m2,绿地率为15.0%。

3.1.3交通量预测

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本次评价的预测年限为道路竣工投入运营后的第1年、第7年、第15年,即2015年、2022年、2030年。

根据项目可研报告,项目投入运营后的第1年的高峰期交通量为539pcu/h,第5年的高峰期交通量为800pcu/h,第10年的高峰期交通量为1079pcu/h,第15年的高峰期交通量为1339pcu/h。

本次环评以昼间(06:00~22:00)车流量占全天的80%,夜间(22:00~06:00)交通量占全天的20%,高峰小时确定为17:00~18:00,交通量占全天的10%。车型均折算为小型车。其中第7年(2022年)各时段的交通量按内插法推算。

本项目各时段交通量预测结果见表3.1.3-1。

表3.1.3-1 各时段交通量预测表


年份

年均日交通量(pcu/d)

高峰期(pcu/h)

昼间(pcu/d)

夜间(pcu/d)

近期(2015年)

5390

539

4312

1078

中期(2022年)

9116

912

7293

1823

远期(2030年)

13390

1339

10712

2678

3.2 工程内容

项目总平面布置情况见图3.2-1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3.2.1道路平面设计

项目道路呈东西走向,道路西起于奥林匹克大道(已建),经过杨家坝水库、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目前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已经完成初步场地平整),东至于8号路与11号路相接。道路总长426.890m,道路包含两个平曲线,半径均为251米。

为充分发挥该道路的路网综合服务效益,拟建道路与现状公路分别采取加辅转角和加渠化设计的形式进行连接,设置T型、十字型交叉。全线共设4处交叉路口,其中道路起点K0+000处为11号支路延长线与奥林匹克大道交叉口,终点K0+426.890处为11号支路延长线与8号路交叉口,K0+114.787处为T型交叉,设置为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出入口,K0+118.761处为消防车道。

3.2.2道路横断面设计

项目道路规划为城市支路,规划红线宽20m,双向2车道,计算行车速度为20km/h。采用一块板设计,非机动车道及机动车道在同一个面上,横断面形式为:3.0m(人行道)+7.0m(机非混行车道)7.0m(机非混行车道)+3.0m(人行道)=20m,行车道横坡采用1.5%,非机动车道及机动车道在同一个面上,横坡采用1.5%,人行道横坡采用2.0%。

3.2.3道路纵断面设计

安宁太平新城11号支路延长线工程道路起点奥林匹克大道建成标高1909.971m、止点8号路设计标高1943.366m,道路起止点标高相差33.395m。

路线全长426.890m,纵坡段个数7个,最小凹形竖曲线半径1400m。全线最大纵坡12%,最大坡长98.637m,最小纵坡3%,最小坡长60m。道路K0+114.787两侧顺接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主要出入口以及道路K0+188.761位置北侧设计消防通道,本次纵断面设计最大坡度为12%。起点交叉口范围内奥林匹克大道现状纵坡约2%,止点交叉口范围内8号路设计纵坡3%。道路最大填高13.094m,最大挖深5.903m,全线凸形竖曲线半径与凹形竖曲线半径均不小于250m,最大纵坡为12%,最小纵坡为3%。

由于在道路起点有一现状水塘,为杨家坝水库,此水塘过水范围K0+054~K0+095段设置5孔涵洞,此段桥涵道路红线拓宽3.25m,总宽为23.25m,在此基础上做薄壁墙式桥墩,桥墩宽1m,跨径为5孔,净跨7m的过水区域,即7m×5m,墙式桥墩钢筋伸入涵洞顶板内,涵洞顶板不设置纵坡,涵洞顶板横断面设计成变高度的钢筋砼U型槽,U型槽内填土及路面结构,并可埋设各种管线,涵洞顶板最小覆土高度为4.8m,最大高度为9.2m,U型槽侧墙顶设置石材栏杆,板底孔顶设置拱形装饰挂板,侧墙面贴石板饰面。

3.2.4路基设计

1、路基边坡

路基边坡放坡坡率依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并结合地基勘测资料采用相应的边坡坡率。道路在设计时考虑到周边地块即将开发,道路纵断面已结合远期周边地坪规划标高进行设置,道路沿线采用自然放坡处理,填方边坡坡率为1:1.5,挖方边坡为1:1。

对于沿线填高大于等于2m以上的路堤,在坡脚处设置临时性的排水措施,以保证路堤坡脚稳定性。并在坡面植草,防止周边地块开发前,自然降水对路堤边坡的冲刷。

2、路基填土

对于填方路段,需全部清除人工填土①层,清到原状土后,回填50cm厚的片石,再回填30cm厚砂碎石垫层,再换填红土碎石(碎石含量≥50%)至道路路床底面。后依次填80cm红土碎石(填方大于80cm时,80cm路床外填质量较好的挖方土并压实)、15cm级配碎石、30cm水泥稳定碎石,然后再依次铺筑设计路面结构层。

3.2.5路面设计

本项目设计全线路段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级配碎石底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造价低,防滑性好,噪音小。具体路面结构形式如下:

机非混行车道路面结构(柔性路面):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0.3%专用抗车辙剂)粘层沥青,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0.6cm乳化沥青透层、稀浆封层,30cm水泥稳定碎石(水泥掺量5%,K≥98%),15cm级配碎石(K≥96%),80cm红土碎石(碎石含量≥60%,K≥92%)。

人行道路面结构:5cm天然石材人行道板,3cmM10水泥砂浆,15cmC20混凝土(表面清洁),12cm级配碎石(K≥96%)。

3.2.6人行道及过街设施、公交停车站及无障碍设施

1、人行道设计

人行道结构厚度:

5cm 天然石材人行道板

3cm M10水泥砂浆

15cm C20混凝土(表面清洁)

12cm 级配碎石(K≥96%)

2、公交停车站

道路不设置公交线路及相应的公交设施,通过起止点奥林匹克大道以及8号路进行换乘,以满足内部公交出行需求。

3、无障碍设施

本项目全线在人行道上设置导向盲道、提示盲道以及轮椅坡道,每个交叉口同时设置缘石坡道,以满足肢体残疾者、视力残疾者以及年老体弱者通行的需要。

3.2.7排水工程

本项目为新建道路,按国家建设标准新建区域及有条件实施雨、污完全分流的区域,排水应按雨、污完全分流实施。为根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采用的排水体制为“雨、污完全分流制”。

1、雨水工程设计

(1)雨水管布置

根据片区地势情况,道路东边高西边低,结合道路纵坡设计,雨水管顺道路纵坡敷设,收集雨水后通过新建雨水管道排至奥林匹克大道已建设雨水管。

道路全线布设d600的雨水管,主要收集道路路面雨水及道路北侧地块和道路南侧地块部分的雨水,管道坡度1.5%-3%。

(2)雨水管平面位置

道路红线宽为20m,全线单侧布设雨水管。雨水管敷设于道路南侧机非混行车道下,距离路缘石1.5m处,具体位置详见道路标准横断面图。

(3)雨水口

雨水口布置于平缘石处,道路全线均采用双篦雨水口外,本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雨水篦子。雨水口连接管d300 Ⅱ级钢筋混凝土承插管,其管道坡度i=0.01,连接管与干管采用管顶平接。

(4)预留管

根据道路排水和片区路网的开发情况,在道路两侧设置雨水预留管,在雨水干管中平均每隔100m设置一雨水预留管。雨水预留管径为d500,坡度为i=0.005。

2、污水工程设计

(1)污水管布署

根据片区地势情况,道路东边高西边低,结合道路纵坡设计,污水管顺道路纵坡敷设,收集道路两侧地块污水后通过新建污水管道排至奥林匹克大道已建设污水管。

道路全线布设d500的污水管,主要收集道路北侧地块和道路南侧地块部分的污水,管道坡度1.5%-3%。

为便于管道今后的管理和养护,污水管最小管径取d500。管道坡度为1.5%-3%。

(2)污水管平面位置

污水管敷设于道路北侧机非混行车道下,距离路缘石1.5m处,具体位置详见道路标准横断面图。

(3)污水预留管

根据道路排水和本地情况,在道路两侧均设置污水预留管,在污水干管中平均每隔100m左右设置一污水预留管。污水预留管径为d400,坡度为i=0.005。

3、下游污水处理厂情况

项目所在区域属于太平新城中部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项目排水就近接入周边道路市政污水管网,最终排入污水处理厂。经环评单位实际调查,太平新城中部污水处理厂于2012年10月开始建设,并于2014年4月建成。但是由于目前太平新城整体居民入住率较小,区域污水可收集量低,因此一直未验收。

3.2.8管线工程

管线工程为雨水管线、污水管线、给水管线、煤气管线、电力管线、照明等。根据主体工程道路标准横断面设计,给水、电力、电信、煤气布设在人行道下,雨水、污水管线与道路中心线平行布设于机非混行车道下,具体管网布置见图3.2.2-1道路标准横断面图。

①给水管道

根据该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并结合周围的供水需求,拟在道路南侧人行道下布置给水干管,管顶覆土不小于0.7米,管径为DN200,并按要求设置相应的消火栓。本项目中的给水干管选用球墨铸铁管。

②电力管道

根据该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保证供电的安全可靠,同时美化城市道路景观,电力工程设计考虑在道路南侧人行道下预埋设一条电力电缆沟,断面为1.0×1.2m。

③通信管道

结合道路网规划,本项目采用穿PVC通信管方式管埋地敷设,通信管线布设于道路北侧人行道下。推荐建设综合的弱电通信管道,要求所有弱电线路综合一起埋地布置,并配合道路施工同期建设,共用入孔,尽量避免重复开挖建设,以节约管道空间资源,减少投资。

根据该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保证通信的安全可靠,同时美化城市道路景观,通信工程设计考虑在道路北侧人行道下预埋设一条通信电缆沟,断面为1.0×1.2m。

④煤气管道

根据该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煤气工程设计考虑在道路北侧人行道下预埋设一根DN200煤气管。

3.2.9绿化工程

绿化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保护环境、净化空气、调节小气候、减低噪声以及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等作用。在城市道路两侧根据具体情况设置绿化带,隔绝交通噪声和废气,美化道路景观。道路绿化环境景观设计结合片区规划,从整体上充分利用现有自然特色景观,将自然景观有机引入人工环境,创造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型交通环境。

根据主体设计,本道路绿化主要为行道树,人行道和机非混行车道之间设置一排行道树,间距为4.5米。以种植乔木为主,行道树主选植物:红花木莲(备选树种:红花荷、合欢),道路中线不设绿化带。

3.2.10边坡防护工程

道路边坡高度超过6m时采取一定的支挡处理措施,坡面采用浆砌片石或格栅草坪进行护坡,同时在坡角设置重力式挡墙进行支挡处理。

本道路与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同步开发施工,道路K0+054~K0+095段设置5孔总宽41m的涵洞,涵洞顶板为U型槽形式,此段不放坡,路堤在U型槽内填土。道路K0+095~K0+112路段两侧设置路堤衡重式挡墙。其余路段按照自然放坡设计,坡面不进行防护,道路人行道边顺接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

3.2.11配套设施工程

根据可研,附属设施工程主要为沿线设置各种标志、标线、信号灯、人行横道、照明、交通安全、监测等设施。

(1)路灯:道路布灯采用双排对称布灯方式,灯杆设置于道路两侧3.0m人行道上,距离路沿石0.6m;灯杆布置理论杆距为30米;其灯位若与其它管线、树木、站台冲突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避让。灯杆主杆高10米,光源为120WLED灯。

(2)人行横道:道路采用机非混行车道、人行道分离的设计,从根本上降低了危险隐患,人行横道采用条线式白色实线。

(3)标志:道路标志设置可以保障交通秩序,提高运输效率和减少交通事故。

(4)标线:本路段内标线包括路面标线、箭头、突起路标等,其中路面线有车道边缘线、车道分界线、分合流端导流线、平交口的渠化标线等。

3.3施工组织3.3.1施工材料及来源

本工程筑路材料包括石料、砂、回填料(土料),可到太平新城街道办事处周边的合法采石场和取土场购买,太平新城街道办事处附近近几年有诸多采石场和取土场,能够满足本项目的材料需要,料场需具备完善的可采手续,开采后的水土保持防治工作由料场经营单位承担。安宁市境内均有水泥厂,生产R32.5、R42.5水泥及高标号水泥,质量满足要求,产量大,可供防护工程及构造物使用。木材、钢材等材料在安宁市境内即可买到。

3.3.2施工组织

1、施工材料及来源

(1)筑路材料

工程建设所需的砂、土石料基本购于当地具有合法开采权,且开采条件好,运输方便、具有完善的可采手续的料场。本项目建设不另外规划设置砂、石料场和取土场。

(2)水泥、钢材等主要材料

安宁境内及昆明周边均有水泥厂,生产R32.5、R42.5、R52.5水泥及高标号水泥,质量满足要求,产量大,可供防护工程及构造物使用。木材、钢材等材料在安宁市境内即可买到。

工程用沥青需从安宁购进,路面上面层用沥青可考虑使用优质进口沥青。本项目不单独设置沥青混凝土拌合站。

2、施工便道

道路建设区域周边原有道路较多,这些道路在11号路延长线建设过程中可满足施工要求,施工出入口可设在道路止点与8号路连接处,所以项目建设中就不再新增施工便道。

3、施工生产生活区

施工生活区采用租赁附近民房的方法解决。施工生产区即预制场、拌和场、堆料场等,可结合工程安排就近利用道路沿线场地设施,以方便施工。施工场生产生活区均位于工程永久征地范围内,不再新增临时施工用地。

4、施工用电

本项目周边均有市政电网,覆盖面大,沿线可以就地接供电,特殊地段可考虑自发用电。

5、施工供用水

施工供水:本项目与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同期施工,施工用水可从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引入。

施工排水:施工过程中排水主要利用路基临时排水沟或水泵抽排等方式进行。排水经沉淀处理后排入杨家坝水库或奥林匹克大道的雨水管网。

6、施工通讯

施工通讯采用无线通讯,如手机、对讲机等即可满足通讯要求。

3.3.3“三场”设置情况

经核算,本项目外购土石方12456m3,来自安宁宏城资源利用管理有限公司弃土场内已堆存的土石方;永久弃方为3068m3,永久弃方全部运至安宁宏城资源利用管理有限公司弃土场进行填埋。由于本项目与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同期施工,现场勘查期间表土已剥离完毕,均堆存于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的表土临时堆场,故本项目不设置取土场、表土场和弃土场。项目购买商品砼,不设置砼拌合站。

3.3.4弃土场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产生永久弃方为3068m3,永久弃方拟运至安宁宏城资源利用管理有限公司弃土场内堆放。

1、弃土场位置

该弃土场位于太平街道办事处妥睦村委会蛤蟆山,其总占地204900m2,规划容积为88万m3,预计使用年限为4年。主要用于周边建设项目多余土石方堆存和互相调运弃土。

2、弃土场弃土情况

安宁太平新城11号支路延长线项目产生的建设废渣堆存于安宁宏城资源利用管理有限公司弃土场,该弃土场位于太平街道办事处妥睦村委会蛤蟆山。该弃土场已获得安宁市环境保护局出具的环评批复(安环保复【2014】117号),其总占地204900m2,规划容积为88万m3,预计使用年限为4年。主要用于周边建设项目多余土石方堆存和互相调运弃土。根据了解,该弃土场目前已经堆存弃土和建筑垃圾约16万m3左右。11号路延长线产生的弃方约为3068m3,该弃渣场满足11路延长线废弃土石方堆存需要。

3.4 绿化覆土规划

据可研报告,道路需要绿化的区域为道路绿化区和边坡区,道路绿化区采用乔灌结合的方式绿化,边坡采用三维植草护坡及植被防护方式绿化。

针对项目绿化工程中各类植物所需植物土层厚度不同,草坪等地被植物土层厚度在10~15cm左右,灌木类为30~40cm左右,乔木带泥球种植,深度为70~90cm左右。经现场调查,项目区土层较厚,且满足绿化要求,现状可直接进行土地整治后进行绿化。

3.5表土临时堆场规划

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收集表土需临时堆存,用于后期道路绿化带绿化覆土。本项目全路段表土剥离已完成,由于本项目周围正在建设的道路较多,剥离表土用于周围道路的绿化。由于本项目与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同期施工,现场勘查期间表土已剥离完毕,均堆存于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的表土临时堆场,本项目不再设置表土临时堆场。

3.6工程占地

工程占地根据征地资料,并结合实地踏勘情况,经统计,本工程占地0.85hm2,均为永久占地,项目占地类型为林地、草地和水域,其中林地0.17hm2、草地0.6hm2、水域及水利设施0.08hm2。具体数值及占地类型见表3.6-1。

表3.6-1 工程占地面积及占地类型表 单位:hm2

序号

项目

工程占地面积及类型(hm2)

备注

合计

林地

草地

水域

1

路基工程

0.72

0.13

0.53

0.06

永久占地

2

绿化工程

0.13

0.04

0.07

0.02

永久占地

合 计

0.85

0.17

0.6

0.08

3.7征地拆迁

根据项目建设区域占地情况,本项目占地类型为林地、草地和水域。本项目的建设不涉及拆迁,不存在移民拆迁安置问题。

3.8工程建设进度

根据主体设计资料,本项目建设工期为6个月,即2015年4月至2015年10月,目前工程未开工建设,主体工程的施工进度情况见表3.8-1。

表3.8-1 项目建设施工进度表


进 度

项 目

2015年

4

5

6

7

8

9

10

路基工程

土石方工程

护肩、护脚及挡墙

路面工程

涵洞工程

绿化工程

交通工程及设施

工程扫尾及验收

3.9工程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3578万元,其中建安费2576万元。由安宁太平新城投资有限公司筹集,项目资金向银行贷款,并积极争取市级政府的支持。



4工程分析4.1 施工工艺

道路工程施工主要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以及交通标示、标线、信号灯等公共设施的安装。根据查阅设计资料可知,建设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施工机械主要包括:推土机、钻机、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等建筑机械以及切、磨、砂、吊、卷等安装机械。不同的建设工程采用不同的施工机械和施工方式,施工顺序:路基处理→路基回填→排水管线及综合线沟道开挖→路基回填完成→路面铺设→人行道、绿化→交通附属设计安装→竣工通车。

1、道路工程施工

(1)路基工程

根据主体设计资料,填土前应先清除垃圾杂物和耕植土,然后用符合路基填料物理学指标的填料分层碾压作为道路基层,本工程内挖方可利用部分就近填筑,借方按照规范分层填筑、碾压,压实度达到标准要求。施工过程中,过湿土均在路基上摊铺晾晒,待达到要求的含水量后碾压,碾压工作要及时快速,确保达到密实度要求。路基填筑时在路基全段范围内分层填筑,分层碾压。根据不同的填料选择机械类型,并修筑试验段,取得合理的试验参数后,再在全合同段按标准程序化进行。路基施工采用机械化,大型机械作业。填方路基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0mm。强膨胀土、泥炭、淤泥、有机质土、冻土(及含冰的土)、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以及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细粒土等,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浸水路基应选用渗水性良好的材料填筑,不宜采用粉质土填筑。当采用细砂、粉砂作填料时,应避免振动液化。当采用细粒土填筑路基时,填料最小强度应符合相关规定。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石灰、水泥或其他稳定材料进行处置。

(2)路面工程

本项目为市政道路,根据主体工程设计,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轴载采用双轮组单轴轴载BZZ-100标准轴载。路面面层施工顺序如下:清扫下撑层-铺筑底基层-养护-砌筑路缘石-铺筑面层-养护。

为确保路面工程的平整度和质量,建议路面各结构层全部由专业队伍承担,底基层、基层均采用机械拌合,摊铺机分层摊铺,压路机压实;各面层采用洒布机喷洒透层油,摊铺机配以自卸车连续摊铺沥青拌和料,压路机碾压密实成型;各种拌和材料均外购,项目内不进行拌合作业。

(3)运行系统安装

道路建设完毕后需进行交通信号灯、路灯、标线的安装,安装方式采用机械运输,人工吊装进行。

2、排水及综合管线工程施工工艺

排水工程均采用地下埋管的方式进行排水,管道开槽埋管施工可以结合道路开挖进行铺设,管节可采用起重设备调运到位,或采用铺管机逐段铺设。

开挖沟槽采用0.5m3液压挖掘机,开挖料沿槽边堆放,待埋管安装后用于回填。

挖土开槽应严格控制基底高程,禁止超挖。基底设计标高以上0.2-0.3m的原状土要用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如果局部超挖或发生扰动,可换填粒径10-15mm天然级配沙石料或中、粗沙并夯实。沟底如有易滑除的块石、碎石、砖等坚硬物体时,应铲除至设计标高以下0.2m,然后铺上天然级配沙石料,面层铺上沙土整平夯实。

人工接口施工,同时进行检查井砌筑施工。人工配合液压挖掘机翻土回填、平整、压实。

开槽埋管降水:基槽施工时根据地质情况、地下水位情况,需要时采用井点降水,严防断电和井点失效,防止涌沙现象;当基坑深度较大时须采取必要的支护措施。

3、桥涵工程施工工艺

桥涵施工严格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的有关规定进行施工。本项目做薄壁墙式桥墩,桥墩宽1m,跨径为5孔,净跨7m的过水区域,即7m×5m,墙式桥墩钢筋伸入涵洞顶板内,涵洞顶板不设置纵坡,涵洞顶板横断面设计成变高度的钢筋砼U型槽,U型槽内填土及路面结构,并可埋设各种管线。

桥涵工程施工段经过杨家坝水库段,主体工程设计施工围堰,根据主体资料,本项目桥涵工程为5孔涵洞,共涉及6个桥墩,对每个桥墩施工依次进行围堰工程,共分6次围堰,施工围堰采用麻袋+粘土层+麻袋的形式,用抽水机将围堰中的水抽排至围堰外面,然后进行桥墩基础施工。围堰顶高程根据水库水位加0.5m安全超高确定,顶高程为1903m,围堰最大高度为2m,底宽2.5m,顶宽1m,长约60m,桥涵工程桥墩施工在围堰的围挡下施工,桥墩基础完成后拆除围堰,进行下一个桥墩施工,施工工艺同第一个。桥墩工程施工完成后,拆除最后一个围堰,恢复水库原貌。

4、绿化工程施工工艺

绿化工程安排在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后实施。道路绿化施工工艺为带土球移栽。绿化工作主要分为:覆土、种植、养护,覆土来源主要为外购。

4.2污染物源强估算

本项目与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同步开发建设,因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处于建设阶段,项目区域的地上物已基本清理完毕,处于裸露状态,尚未进行土石方施工。

4.2.1土石方平衡及流向分析

道路开挖的设计原则是尽量做到利用挖方,减少废弃土石方量,尽可能纵向调配,根据本项目路线方案特点,道路K0+112~K0+420段主体工程场地平整土石方量计入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在此不重复统计。

(1)管槽开挖、回填:根据主体设计资料,K0+112~K0+420段下方布设雨水管网、污水管网、给水管网、电力管网等,分别布设在人行道下方,需开挖土石方4980m3,回填土石方3230m3,剩余部分运至K0+054~K0+112段回填。K0+054~K0+112段主要以填方为主,将各个管网布设完成后再进行回填。

(2)K0+020~K0+112段回填:根据主体设计资料,K0+020~K0+112段主要填方为主,其中K0+054~K0+095段涵洞上方回填土石方。K0+020~K0+054段最大回填高度为10.136m,最小回填高度为0.063m,经统计,此段需回填土石方量为3467m3,已除掉管网布设部分;K0+054~K0+095段为涵洞上方回填,此段最大回填高度为9.2m,最小回填高度为4.8m,经统计,此段需回填土石方量为5540m3,已除掉管网布设部分;K0+095~K0+112段最大回填高度为11.074m,最小回填高度为10.607m,经统计,此段需回填土石方量为3684m3,已除掉管网布设部分。综上K0+020~K0+112段共需回填土石方量为12691m3。

(3)涵洞过水段清淤开挖:根据主体设计资料,道路K0+054~K0+095段设计一个五孔涵洞,由于涵洞经过杨家坝水库,因此施工前进行水库底部淤泥清理工作,经现场勘查,过水路段淤泥深1.5m,需要清理区域长为41m,宽25.25m,经统计,此路段产生淤泥量为1553m3,经集中后全部运往安宁宏城资源利用管理有限公司弃土场。

(4)涵洞下桥墩基础开挖:根据主体设计资料,主体工程在K0+054~K0+095段设计一个五孔涵洞,需设计6个桥墩,单个桥墩基础宽5m,长25.25m,深2m,经统计,桥墩基础开挖产生土石方量为1515m3,全部运往安宁宏城资源利用管理有限公司弃土场。

(4)施工场地:由于施工场地位于道路红线内,因此该场地平整产生的土石方已计入道路区土石方开挖,在此不重复进行计算。

综上所述,11号路延长线新建工程土石方开挖总量6533m3,主要为管槽开挖,填方15921m3,外购土石方12456m3,永久弃方为3068m3,永久弃方全部运至安宁宏城资源利用管理有限公司弃土场进行填埋。

土石方平衡详见表4.2.1-1。



表4.2.1-1 土石方平衡及弃渣流向表 单位:m3

项目组成

开挖(m3)

回填(m3)

调入(m3)

调出(m3)

外借(m3)

废弃(m3)

小计

管槽及基

础开挖

清淤

数量

来源

数量

去向

数量

来源

数量

去向

K0+112~

K0+420段

管槽开挖及回填

3465

3465

3230

235

K0+095~

K0+112段

K0+020~

K0+112段

K0+020~K0+054段

3467

3467

外购

K0+054~K0+095段

3068

1515

1553

5540

5540

外购

3068

弃土场

K0+095~K0+112段

3684

235

管槽开挖

3449

外购

合计

6533

4980

1553

15921

235

235

12456

3068

注:1、各种土石方均为自然方。

2、开挖量+调入+外购=回填+调出+废弃。



4.2.2施工期污染物源强估算

4.2.2.1废气

施工期外排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和沥青烟气。

(1)施工扬尘

工程施工扬尘污染主要发生在施工时土方开挖及路基填筑过程,包括施工运输车辆引起的道路扬尘、物料装卸扬尘以及施工区扬尘,主要污染物为TSP。类比昆明市草海北片区197号路施工监测数据,施工场地TSP浓度见表4.2.2-1。

表4.2.2-1 施工期环境空气监测数据一览表


监测地点

风速(m/s)

下风向距离(m)

TSP浓度(mg/m3)

施工场地1

1.2

50

8.849

100

1.703

150

0.483

施工场地2

2.0

中心

9.840

100

1.970

150

0.540

对照点

0.400

(2)沥青烟气

本项目不设置沥青搅拌站,沥青铺设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烟气含有THC、酚和苯并[α]芘等有毒有害物质,对操作人员和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将造成一定的损害。类比昆明市草海北片区197号路施工监测数据,在沥青摊铺施工点下风向50m外苯并[α]芘浓度低于0.00001mg/m3,酚在下风向60m左右≤0.01mg/m3,THC浓度在60m左右≤0.16mg/m3。

(3)施工期机械设备尾气

工程施工期用到的施工设备主要包括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和开挖机等,以柴油为燃料,将产生一定量废气,包括CO、NOx、SO2等,但产生量有限,影响范围不大。

4.2.2.2施工噪声

筑路机械主要有推土机、挖掘机、平地机、压路机和铺路机、运输车辆等辐射噪声污染。经类比调查,上述施工机械运行时,测点距施工机械距离5m的噪声值见表4.2.2-2。

表4.2.2-2 施工机械(固定型号)声级测试值一览表


序号

机械类型

型 号

测点距施工机械距离(m)

最大声级

Lmax(dB)

1

轮式装载机

ZL40型

5

90

ZL50型

5

90

2

平地机

PY160A型

5

90

3

振动式压路机

YZJ10B型

5

86

4

双轮双振压路机

CC21型

5

81

5

三轮压路机

5

81

6

轮胎压路机

ZL16型

5

76

7

推土机

T140型

5

86

8

轮胎式液压挖掘机

W4-60C型

5

84

9

摊铺机

Fifond311 ABG CO

5

82

VOGELE

5

87

10

发电机组(2台)

FKV-75

1

98

11

冲击式钻井机

22型

1

87

4.2.2.3施工废水

(1)施工废水

施工期间商品砼车次平均10车次/天,每车次冲水为1.0m3,故冲洗废水排放量约10m3/d,主要污染物浓度为:COD 300mg/L,SS 800g/L,石油类40mg/L。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后回用或外排。

(2)生活污水

污水排放量采用单位人口排污系数法计算,其中:每人每天用水定额50L/人天,排污系数取0.8,工程施工队伍约为30人,则产生的生活污水量约为1.5m3/d,污水中主要污染物质为SS、动植物油、BOD5、CODcr、NH3-N等,主要污染物浓度一般为CODcr 500mg/L,SS为220mg/L,石油类30mg/L。施工单位租用项目附近的民房,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现有民房设施处理。污染物产生情况见表4.2.2-3。

表4.2.2-3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放一览表


施工人数(人)

污水量(t/d)

污染因子

浓度(mg/L)

排放量(kg/d)

30

1.5

CODcr

500

0.76

NH3-N

220

0.34

动植物油

30

0.04

4.2.2.4固废

本项目施工期主要的固体废物包含废弃土石方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1)废弃土石方:道路K0+054~K0+095段因经过杨家坝水库,进行水库底部淤泥清理工作,产生淤泥量为1553m3;桥墩基础开挖产生土石方量为1515m3;永久弃方合计为3068m3,全部运至安宁宏城资源利用管理有限公司弃土场进行填埋。

(2)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按施工人员生活垃圾0.5kg/人·d计算,施工人员按30人计,则生活垃圾日排放量约为0.015t/d,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

本项目施工废渣一览表见表4.2.2-4。

表4.2.2-4 项目施工期固废一览表

内容(产生环节)

类别

产生量

废弃土石方

一般固废

3068m3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一般固废

0.015t/d

本项目产生的所有建筑垃圾按照《关于转发昆明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实施办法 实施细则的通知》(昆政办〔2011〕88号)中要求委托有资质单位外运至安宁宏城资源利用管理有限公司弃土场进行堆放。

4.2.3营运期污染物源强估算

4.2.3.1废气

汽车尾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发动机曲轴箱漏气、燃油系统挥发和排气筒的排放,主要污染物为CO、NOX等。根据《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GB18352.3-2005),第Ⅳ阶段从2010年7月1日起执行,即到工程通车后,全国范围内将执行第Ⅳ阶段标准。因此,营运期汽车尾气排放源强根据第Ⅳ阶段标准限值,对《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附录D推荐的单车排放因子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单车排放因子降低到原来的25%,具体见表4.2.3-1。

表4.2.3-1 修正后单车排放系数表(mg/m·辆)


平均车辆

(km/h)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00.00

小型车

CO

31.34

23.68

17.90

14.76

10.24

7.72

NOX

1.77

2.37

2.96

3.71

3.85

3.99

注:工程设计车速为20km/h,小于上表中最低车速50km/h,故车辆单车排放因子按50km/h的进行取值。

道路建成后预测年的小时交通量情况详见表4.2.3-2。

表4.2.3-2 预测年的小时交通量情况表


年份

高峰期(pcu/h)

日均小时(pcu/h)

近期(2015年)

539

225

中期(2022年)

912

380

远期(2030年)

1339

558

注:已折算为小型车。


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公路上行驶汽车排放的尾气产生的污染可作为线源处理,源强Q可由下式计算:

式中: Qj:j类气态污染物排放源强度(mg/m·s)

Ai:i型车预测年的小时交通量(辆/h);

B── NOx排放量换算成NO2排放量的校正系数,取0.8;

Eij──汽车专用公路运行工况下i型车j种污染物量在预测年的单车排放因子,mg/(辆·m)。项目建成营运后汽车尾气中各类污染物排放源强见表4.2.3-3。

表4.2.3-3 预测气态污染物排放源强表 mg/m·s


预测年

污染物

高峰期

日均小时

近期(2015年)

NOX(NO2)

0.265(0.212)

0.110(0.088)

CO

4.693

1.956

中期(2022年)

NOX(NO2)

0.449(0.358)

0.187(0.149)

CO

7.939

3.309

远期(2030年)

NOX(NO2)

0.658(0.526)

0.274(0.219)

CO

11.656

4.854

注:NOx中,NO2占80%。

另外,道路养护中的沥青混凝土铺设、取弃土等将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4.2.3.2噪声

车辆自行驶过程中车轮与地面摩擦产生的噪声、发动机产生的噪声,汽车鸣笛等产生的噪声将对周围声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噪声对声环境的影响将随着道路运营期的增长、车流量的增大而增大,运营期远期影响较近期、中期更为显著。

各类型车辆在参照点(水平距离为7.5m处)的平均辐射噪声级(dB)参照《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B03-2006)附录C.1.1中推介模式进行计算:

小型车 Los =12.6+34.73lgVS+△L 路面

中型车 LoM =8.8+40.48lgVM+△L 纵坡

大型车 LoL =22.0+36.32lgVL+△L纵坡

式中:右下角注 S、M、L──分别表示小、中、大型车。

预测计算车速昼间取20km/h,夜间按昼间的80%折算。

计算结果详见表4.2.3-4。

表4.2.3-4 水平距离为7.5m处的能量平均A声级表

道路

车型

时段

噪声级dB(A)

11号支路延长线

小型车

昼间

57.78

夜间

54.42

注:项目区车型已全部折算为小型车。

4.2.3.3废水

运营期水环境污染主要为路面径流,主要为暴雨冲刷地面形成的地面径流。

道路路面为沥青路面,属不透水区域,有产流快、汇流急等特点,由于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滴漏油物质,轮胎与地面摩擦会产生橡胶颗粒,汽车尾气也可能产生颗粒物质,这些物质可能在路面形成不同程度的积聚,在大雨时受到冲刷形成路面径流对水体水质造成污染,主要污染因子有SS、BOD、石油类等。

径流污染程度的因素众多,包括降雨强度、降雨历时、车流量、两场降雨之间的间隔时间、路面宽度、纳污路段长度等。路面雨水污染物浓度参照西安公路大学类比监测结果,见表4.2.3-5。

表4.2.3-5 路面雨水污染物浓度表 (单位:mg/L)


项 目

BOD5

SS

pH(无量纲)

CODcr

石油类

径流120min内平均值

20

220

7.4

107

7.0

4.2.3.4固体废物

项目营运期的固体废物道路清扫垃圾,主要是果皮、纸屑、塑料、包装废弃物等,完工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负责;管网污泥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4.2.3.5生态环境影响

项目投入运营后,将加强绿化比重、合理配置,可起到保护路面、减少水土流失、降低交通尘埃与交通噪声、调节改善道路小气候等综合的环境效益,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

4.3本项目污染源强汇总

项目施工期、营运期主要污染物产生情况见表4.3-1。

表4.3-1 污染物产生情况一览表


环境要素

影响因子

产生源

源强

排放特征

环境空气

施工期

扬尘

挖方、填方、临时施工场地等

少量

有风时影响下风向,时限性明显

CO、NOx、THC等

施工燃油设备、车辆

少量

面源、扩散范围有限,排放不连续

沥青烟气

沥青铺摊

少量

点源和线源、扩散范围有限,排放不连续

营运期

CO、NOx等

道路行驶的汽车尾气

见表4.2.3-3

线源、扩散范围有限,排放不连续

声环境

施工期

设备噪声

推土机、挖掘机、摊铺机、卡车等

76~98dB(A)

无指向性,不连续

营运期

汽车行驶的噪声

行驶的汽车

见表4.2.3-4

线源,排放不连续

水环境

施工期

生活污水

施工人员

1.5m3/d

生活污水纳入原民房污水处理系统

施工废水

设备冲洗废水

10m3/d

隔油、沉淀后回用

营运期

CODCr、SS、石油类等

路面初期雨水

少量

排入城市雨水管网

固废

施工期

废弃土石方

土石方工程

3068m3

运至安宁宏城资源利用管理有限公司弃土场进行堆放

生活垃圾

施工人员

0.015t/d

纳入当地的收纳系统,由环卫部门清走

营运期

垃圾

交通车辆司乘人员

/

环卫部门负责

管网污泥

道路管网

/

委托资质单位处置

5*******">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5.1 自然环境概况5.1.1 地理位置

安宁市位于滇中高原的东部边缘,被誉为“连然金方,镗川宝地”,其南北长约66.5km,东西宽约46.5km。安宁市距昆明32km,是昆明通往滇西8个地州,并经畹町与缅甸相连的交通重镇。市境东北与西山区相连,东南与晋宁县接壤,西边与易门、禄丰县毗邻。安宁市辖9个街道办事处:连然街道办事处、金方街道办事处、温泉街道办事处、太平新城街道办事处、县街街道办事处、八街街道办事处、草铺街道办事处、禄脿街道办事处、青龙街道办事处。

太平新城街道办事处位于安宁市区东北部,距离安宁市区12km,地处东经102°31′,北纬24°56′50″,属丘陵地区,总面积85km2,海拔1850~2418m。东北与西山区团结街道办事处和碧鸡街道办事处接壤,南部与西山区海口街道办事处相邻,西部与连然街道办事处毗连。

项目位于安宁市太平新城街道办事处始甸社区居委会,西起于奥林匹克大道(已建),经过杨家坝水库、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目前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已经完成初步场地平整),东至于8号路与11号路相接,交通便利。

具体位置详见图5.1.1-1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

5.1.2 地质环境概况

(1)区域地质构造

项目在大地构造上属扬子准地台西南部,川滇台背斜南段,武定石屏隆断束中部,属川滇南北向构造带的南段;区域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场地内无断裂构造分布,地壳运动力为较均匀整体抬升,未影响地壳稳定性,据《昆明市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布图》,场地属地壳稳定性基本稳定区。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拟建场地3-5km范围内未有构造断裂通过,场地处于基本稳定地块。

据岩土体成因,沉积环境、力学强度、岩性组合,结构特征、工程地质特征,拟建场区岩土体分为松散土体和岩体两大类。根据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揭露,场地地层由老到新为:

①古生界泥盘系上统宰格组(D3z)白云岩,中~厚层状鲕状结构、块状结构坚硬岩体。

②古生界二叠系下统到石头组(pld)薄~中层状泥岩、页岩钦岩岩体。

③古生界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lq)中~厚层角砾状结构、块状结构坚硬岩体。

④第四系全新统(Q3I+pl)湖积粉、细、砾砂,粉质粘土泥炭质上及坡积碎石夹粘性土。

⑤第四系全新统(Q4dl+el)坡残积粉质粘土、粘土及其含全~强风化物。

⑥第四系全新统(Q4dl+pl)坡残积粉质粘土、粘土及其含搬运的全~强风化物。

⑦第四系全新统(Q4l+h)湖沼积有机质粉质粘土、淤泥、粘土。

(2)工程场地地基岩土层情况

人工填土①层:主要由粘性土混少量碎石、角砾及植物根系组成,结构松散,土质不均,强度低,承载力fak=80kPa,不能直接作为路基持力层,须进行处理后方可作为持力层。

粉质粘土②层:呈硬塑状态,属中等压缩性土,属半潮湿地基土。层位稳定,埋藏较浅,强度一般。承载力fak=180kPa。可作为路基持力层。

粉砂岩③层:强风化,碎块状态,属中偏低压缩性土,属半潮湿地基土。层位稳定,埋藏较深,强度高。承载力fak=230kPa。可作为路基持力层。

由于场地内粉质粘土②层、粉砂岩③层具有遇水易软化的特点,因此对道路两侧应设置排水沟。另对场地低层建筑调查未发现因膨胀而产生开裂现象,因此综合判定,粉质粘土②及粉砂岩③层不属膨胀土,场地不属膨胀土地基。

5.1.3 地形地貌

安宁地形呈东南高、西北低,有八街、连然、禄脿3个山间盆地,其余为山区半山区。市内西南部黑风洞为全市最高点,海拔2617.7m,最低点在草铺街道办事处王家滩村委会红河流域扒河出安宁境处鲁家山河谷,海拔1680m。境内地势起伏不大,盆岭相间,受构造控制,基本为元古界及中生界地层广泛分布,古生界地层发育不全,新生界地层分布在河谷及谷地。

项目位于位于安宁市太平新城街道办事处,在地貌上场地属于山间盆地边缘丘陵地貌,路线纵贯丘陵坡脚平缓平地,场地地形高差较大,部分地段发育有陡坎、斜坡,K0+054~K0+095段跨越杨家坝水库(景观水塘),路线原始海拔1909.971~1943.366m间。本项目位于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旁,目前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已经完成初步场地平整工作,本项目建设主要是为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服务,因此本项目设计标高与砂之船项目在同一设计标高上,本项目建设不再进行场地平整工作。

5.1.4地震

依《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规定,昆明市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g,设计地震分组属第三组。本工程的抗震设计为抗震设防烈度8度。

5.1.5 气候与气象

本项目所在的安宁市太平新城街道办事处位于滇中高原中部,安宁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处低纬高原,属高原低纬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干湿分明、雨量集中、年温差较小、秋冬多雾、地区差别大的特点。据安宁市气象站近20年的气象资料:工程区多年平均降雨量895.7mm,其中最大年降雨量1161.8mm,最小年降雨量657.3mm,最多月(8月)平均降雨量195.8mm,最少月(1月)平均降雨量10.1mm。雨季为5~10月,年最大暴雨多发生在6~9月。区域20年一遇最大1、6、24小时的暴雨量分别为53.44mm、89mm和124.6mm,多年平均蒸发量2009.1mm。

项目区多年平均气温为15.0°C,最高气温为33.3°C,最低气温为-7°C,≥10℃的活动积温4500℃;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00小时,日照百分率47%以上,年平均相对湿度71%;年主导风向为西风,多年平均风速2.0m/s。

表5.1.4-1 安宁气象站1971-2000年累年各月各要素统计表


月份

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平均气温(℃)

7.6

9.9

13.6

16.9

19.2

20.4

20.1

19.6

17.9

15.2

11.1

7.6

15.0

气压(hpa)

815.1

813.9

813.5

813.0

812.4

811.1

810.9

812.4

815.4

817.6

818.1

817.3

814.2

相对湿度(%)

67

60

53

55

64

75

81

82

80

80

78

74

71

降水(mm)

14.1

15.3

18.2

23.1

83.1

154.9

187.9

181.3

102.6

67.0

39.1

9.1

895.7

大风日数

2

11

22

20

5

1

2

2

1

0

0

0

66

晴天日数

11.4

10.4

10.7

4.4

1.9

0.3

0.1

0.3

0.3

1.2

1.9

6.4

49.3

平均风速(m/s)

2.1

2.6

2.9

2.7

2.3

2.0

1.6

1.4

1.5

1.6

1.5

1.7

2.0

蒸发量

137.2

174.6

263.0

282.8

252.1

177.6

144.5

140.8

117.8

11.33

100.8

104.6

2009.1

最 多 风 向

WSW

C

WSW

C

W

C

W

C

SW

C

SW

C

SW

C

E

C

E

C

E

C

E

C

W

C

W

C

出现频率(%)

11.45

18.32

19.28

17.28

12.26

13.25

10.32

12.36

14.36

13.38

8.46

13.39

10.34

5.1.6 水文、水系

本项目地处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与本项目有关水体主要有杨家坝水库(景观水塘)、马料河以及螳螂川。

螳螂川系金沙江支流,全长252km,为滇池之唯一出口。螳螂川自滇池流向西北,经昆明市之安宁、富民、禄劝,于禄劝与东川交界处注入金沙江。其上游称螳螂川,过富民称*******.htm" target="_blank">普渡河。螳螂川安宁富民一带河道较宽,流速较缓,多河曲阶地;*******.htm" target="_blank">禄劝普渡河水流湍急,高山夹峙,河流深切,“V”型河谷广布。

马料河发源于西山区青山丫口,与其它大普河、小普河、清水沟汇合后在连然镇大黄塘附近汇入螳螂川。总流域面积103km2,安宁市境内流域面积84km2,流程13.65km,多年平均径流1670万m3。马料河支流大普河上游分别为龙房坝水库、杨家坝水库(景观水塘)、山石坝水库组成。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龙房坝水库、杨家坝水库(景观水塘)、山石坝水库三个水库的已经没有明显的水利联系。马料河为螳螂川支流,《云南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2010-2020)》中没有对马料河水环境功能进行区划。螳螂川是长江的支流,长江在该段水域功能为III类。因此螳螂川上游及各级支流没有确定功能的参照执行Ⅲ类,马料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

杨家坝水库(景观水塘):本项目K0+054~K0+095段跨越杨家坝水库,系金沙江流域马料河上游水库。水库面积为44043m2,库容为66000m3,汇水面积31.2km2。根据调查,杨家坝水库在本项目建设之前是一个小型水库,无饮用功能,随着周边项目的建设,水域面积大大缩减,现状和规划作为区域内的景观水塘。《安宁太平新城控制性详细》未对杨家坝水库(景观水塘)划定水体保护控制线。杨家坝水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

与本项目起点连接的奥林匹克大道已配套建设了市政雨、污管网,项目产生的达标污水经已建成的市政污水管网最终汇入中部污水处理厂。

项目区水系情况详见图5.1.6-1项目区域水系图。

5.1.7土壤

安宁全市森林土壤有红壤、紫色土和石灰土三个土类。红壤是安宁市的主要土壤资源,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9.38%,广泛分布于海拔1700-2400m的山区、半山区;紫色土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2.0%与红壤交错分布于海拔1800-2200m的中山缓坡地带和“坝子”边缘;红色石灰土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4%,属非地带性土壤,仅在一六街龙洞地区有少量分布。

根据相关资料,并结合实地调查,项目区土壤以红壤为主。

5.1.8植被

安宁市境内全市森林覆盖率为50.10%,原生植被多遭到破坏,现有植被为次生植被类型,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有:

(1)暖温性阔叶林

分布与海拔2200m以下地区,主要组成树种有滇青冈、元江栲、滇石砾、滇润楠、香果树、红枝木姜子、大白花杜鹃、碎米花杜鹃、滇玉兰等常绿树种,同时混生少量落叶树种,常绿的松柏类树种,其下木层覆盖度较小,但草本植物比较发达。

(2)暖温性针叶林

主要是云南松林和滇油杉林。其中云南松林在全市2500m以下均有分布,主要有云南松林、云南松林和落叶栎类混交林;油杉林集中分布于海拔2300m以下地区,常与云南松、栎类、旱冬瓜组成混交林,也有小片纯林零星分布。灌木树种有云南含笑、云南山茶、杜鹃等。

(3)暖温性灌木林

分布于海拔2000m以上,土壤贫瘠地方多为地盘松,个别地方有常绿栎类为伴生树种。

(4)人工林

主要树种为90年代中期引种栽培的桉树(包括蓝桉、赤桉、直干桉、大叶桉),同时栽培有黑荆树、圣诞树、墨西哥柏人工林分布,林下少见灌木,常见有扭黄茅、野古草和旱茅。

项目原始占地类型为林地、草地和水域。现状分为路面硬化区和道路绿化区,无原始植被保留。

5.1.9 水土流失现状

根据《云南省2004年土壤侵蚀现状遥感调查报告》安宁市属于金沙江流域,国土总面积1321.12km2,水土流失面积为359.49km2,占国土面积的21.17%。在水土流失面积中,轻度侵蚀面积为304.50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84.70%;中度侵蚀面积为53.37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14.85%;强烈侵蚀面积为1.63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0.45%;全县无极强烈和剧烈侵蚀区。

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l90-2007)的划分,工程区域位于西南土石山区,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水土流失允许值为500t/km2·a。

通过实地对项目区的详细调查,工程区内除具有一定水土保持功能的林地(经现场勘查,林木已移除)外,没有其它专项水土保持工程。

工程占地主要为林地,目前已无原始地貌。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l90-2007)的划分,参照《云南省土壤侵蚀现状遥感调查报告》和《昆明市土壤侵蚀现状图》,结合工程占地类型综合分析得出项目现状水土流失为微度侵蚀。平均侵蚀强度为698.29t/(km2·a)。

5.2 社会环境概况5.2.1 行政区划及人口

2013年末,安宁市辖9个街道办事处,有64个村民委员会,347个村民小组,3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52个居民小组。全市常住人口35.7万人,全市户籍人口26.89万人,比2013年末增加了0.5%,其中:农业人口7.66万人,占总人口的28.5%;非农业人口19.23万人,占总人口的71.5%。在户籍人口中,男性为13.7万人,女性为13.19万人,所占比重分别为51.1%和49.1%。0~14岁人口3.56万人,15~64岁人口20.0万人。65岁以上人口3.33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13.2%、74.4%和12.4%。全市有少数民族人口38065人,占总人口的14.2%。世居少数民族人口主要有白族11340人,彝族14079人,苗族3967人,回族3173人。2013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0.42‰;死亡率为5.22‰,自然增长率为5.20%。

项目所在地太平新城街道办事处辖5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32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16815人,其中农业人口9201人,非农业人口7614人。

5.2.2 社会经济概况

2013年,安宁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0.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4.0%。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51亿元,比上年增长7.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2.19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118.19亿元,比上年增长14.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6.98亿元,比上年增长12.6%。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65193元,比上年增长11.9%。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5.0%、 57.3%和37.7%。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86.65亿元,占全部生产总值的37.6%,增长14.7%。

2013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达41.47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6.99亿元,比上年增长12.3%;上划中央“四税”收入12.41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全年地方财政支出58.2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1.03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用于教育支出增长15.9%,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的支出分别下降4.2%和44.8%。

5.2.3 教育、卫生、文物保护

(1)教育

2013年,安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8.03亿元,占GDP的比重达3.5%,报纸出版70.5万份、公共图书馆藏书16.46万册,文物保护46处。有线电视光缆已经通达全市95%的村(居)委会,有线电视入户7.5万余户。入户率达92%。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达100%,电视人口覆盖率100%。

2013年末,全市幼儿在园人数9968人,小学在校学生25608人,初中在校学生11963人,高中在校学生4009人,职教基地入驻职业教育院校8所,专任教师3232人,在校学生49659人。

太平新城街道办现有9年制学校1所,下设册峨、妥乐、读书铺3个校点,中学生在校人数436人,小学在校人数756人,教职工总人数104人。

(2)卫生

2013年,安宁市常驻儿童疫苗接种覆盖率达100%,食品卫生监督覆盖率100%。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93个,卫生机构床位达3181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414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77‰,新生儿死亡率2.8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2.63%。全市共创建国家级卫生镇4个,省级卫生镇5个,卫生村21个。

(3)文物保护

根据现场调查,项目评价范围内无文物保护单位。

5.2.4太平新城中部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投运情况调查

按照太平新城控制性详规的相关要求和规划,太平新城规划区平均日污水量为8.8万m3。规划区划分为4个污水分区,各片区分别设置污水干管及支管,将区内污水妥善收集。规划接入的工业污水、医疗污水、餐饮及洗车含油污水等应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标准及其他有关标准的要求再排入城市排水管道。

太平新城的建成区管网均已配套,奥林匹克大道至中部污水厂管网已建成。项目排水进入奥林匹克大道干管,废水沿大道的排污管道直接流入污水处理厂。本项目所处区域为太平新城中部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收纳范围,中部污水处理厂建设在妥乐村西南侧200m,建设规模为2.5万m3/d,占地4.0hm2。中部污水处理厂于2012年10月开始建设,并于2014年4月建成。但是由于目前太平新城整体居民入住率较小,区域污水可收集量低,因此一直未投入正常运行。经过新城人口不断增加,污水站将可投入运行。项目建成后污水可进入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

5.3 环境敏感区域调查

根据设计资料及现场调查核实,拟建道路沿线没有影响到重要建筑,沿线无文物古迹,不穿过地上、地下杆管线。

5.4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本次环评采用收集资料及现场实测的方式进行项目周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1)收集现状资料情况

为查清项目区域水环境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收集了昆明市盘龙区环境保护监测站2014年8月1日完成的《昆海玫瑰园·昆海湖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环境现状监测报告》(昆盘环监字[2014]W020号)中马料河下游(污水处理厂出水汇入)断面水质监测结果,以及云南云水间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于2014年8月20日~28日完成的《太平新城7#、8#、9#、10#、11#支路工程项目环境现状监测报告》(云水环检字[2014]015号)对项目所处区域的杨家坝水库水质及环境空气监测结果。其中昆华医院西南围墙边1#环境空气检测点位于项目西侧起点西北约200m处,位于太平新城规划区范围内,周边环境和本项目周边区域基本类似,能够反映本项目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2)实测情况

为查清项目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委托昆明市盘龙区环境保护监测站于2015年3月4日~5日对项目所处区域的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监测,监测报告编号昆盘环监字[2015]W005号。

5.4.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收集云南云水间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于2014年8月20~28日完成的《太平新城7#、8#、9#、10#、11#支路工程项目环境现状监测报告》(云水环检字[2014]015号)对项目所处区域的环境空气监测结果。

(1)监测点位布设

监测因子:TSP、PM10、CO、NO2、SO2,同时记录监测期间的气象参数(天气状况、气温、气压、平均风速、主导风向)。

监测制度:监测一期,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7天有效数据;TSP、PM10测日平均值,NO2、SO2、CO测日平均值及小时平均值。

监测采样时间要求:TSP每日有24小时的采样时间,PM10、SO2、NO2、CO每日至少有20小时平均浓度值或采样时间;SO2、NO2、CO小时浓度值每天取4次(北京时间02、08、14、20时开始),每小时至少有45分钟采样时间。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表4数据有效性的规定。

监测点位置:昆华医院西南围墙边1#环境空气检测点位于项目西侧起点西北约200m处,位于太平新城规划区范围内,周边环境和本项目周边区域基本类似,能够反映本项目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项目监测期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该监测点布设见图5.4-1。

(2)监测结果

云南水云间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于2014年08月20、21、22、23、26、27、28日进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监测期间气象参数见表5.4.1-2,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见表5.4.1-3。

表5.4.1-2 监测期间气象参数表

日期

天气状况

气压(kPa)

温度(℃)

平均风速(m/s)

风向

08月20日

78.5~82.5

17.0~25.0

3.4

西南风

08月21日

79.4~83.0

17.0~26.0

3.0

西南风

08月22日

79.2~83.6

17.0~26.0

3.2

西南风

08月23日

多云

78.3~84.2

17.0~26.0

2.8

西南风

08月26日

79.9~83.3

16.0~22.0

2.5

西南风

08月27日

多云

78.3~83.3

16.0~24.0

3.0

西南风

08月28日

78.4~82.5

17.0~26.0

3.3

西南风

表5.4.1-3 空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


监测点位

监测项目

1小时平均浓度监测结果

日平均浓度监测结果

浓度范围

(mg/m3)

标准限值

(mg/m3)

超标率

(%)

浓度范围

(mg/m3)

标准限值

(mg/m3)

超标率

(%)

1#

SO2

0.018~0.034

0.5

0

0.020~0.024

0.15

0

NO2

0.020~0.032

0.2

0

0.020~0.028

0.08

0

CO

2.30~2.63

10

0

2.36~2.58

4

0

PM10

/

/

/

0.036~0.047

0.5

0

TSP

/

/

/

0.084~0.098

0.3

0

(3)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① 评价方法

评价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Ii—i污染物的单因子污染指数;

Ci—i污染物的实测浓度,mg/m3;

COi—i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m3。

当Ii≥1时,即该因子超标。对照评价标准计算各监测点的各污染物小时平均浓度和日均浓度的污染指数范围、超标率等。

② 评价结果及分析

从表5.4.1-3可知,本次监测期间各监测点的各监测因子小时值、日均浓度均低于标准限值,评价区域空气环境质量良好。

各个测点污染物的污染指数列于表5.4.1-4。

表5.4.1-4 空气质量指标现状指数值表

标准指数

监测点位及污染物

小时浓度标准指数

日均浓度标准指数

1#

SO2

0.036~0.068

0.13~0.16

NO2

0.1~0.16

0.25~0.35

CO

0.23~0.263

0.59~0.645

PM10

/

0.072~0.094

TSP

/

0.28~0.33

由表5.4.1-4的计算结果表明:1#监测点的各环境空气监测因子的小时浓度和日均浓度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要求。

综上所述,项目拟建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

5.4.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5.4.2.1 马料河水质现状

收集昆明市盘龙区环境保护监测站2014年8月1日完成的《昆海玫瑰园·昆海湖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环境现状监测报告》(昆盘环监字[2014]W020号)中马料河下游(污水处理厂出水汇入)断面水质监测结果。

马料河下游(污水处理厂出水汇入)水质情况详见表5.4.2-1。

表5.4.2-1 马料河下游(污水处理厂出水汇入)水质情况一览表


河流

断面

项目

pH

SS

CODcr

总磷

BOD5

氨氮

石油类

马料河

污水处理厂出水汇入

监测值

8.04

40

20.1

0.41

3.48

3.43

——

GB3838-2002 Ⅲ类标准值

6~9

无标准

20

0.2

4

1.0

0.05

达标情况

达标

——

超标

超标

达标

超标

——

由表5.4.2-1可知,收集的地表水质监测资料中,选取与项目特征水质有关的因子进行评价。马料河下游——污水处理厂出水汇入断面, 水质因子COD、总磷、氨氮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限值。

根据调查,水质中COD、总磷、氨氮超标的原因主要由于旁边的村庄、小区排放的生活污水长期的积累所导致。预计太平中部污水处理厂运行正常后,太平街道办生活污水经处理排放,将改善马料河水体水质。

5.4.2.2 杨家坝水库(景观水塘)水质现状

收集了云南云水间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于2014年8月20~28日完成的《太平新城7#、8#、9#、10#、11#支路工程项目环境现状监测报告》(云水环检字[2014]015号)对项目所处区域的杨家坝水库水质监测结果。

(1)监测断面的布设

监测项目:pH值、SS、CODcr、总磷、BOD5、氨氮、石油类。

监测时间:2014年08月26日~28日,共3天。

采样分析方法:水样的采集与保存均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水质采样方案设计规定》(HJ495-2009)中有关规定执行;分析方法按《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标准选配方法选取,部分指标则参照《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选定。

监测断面布设:于杨家坝水库(景观水塘)设一个取样点,详见表5.4.2-2和图5.4-1。

表5.4.2-2 地表水监测情况一览表


监测断面

监测项目

水体功能

杨家坝水库(景观水塘)

pH值、CODcr、BOD5、SS、氨氮、总磷、石油类

GB3838-2002

Ⅲ类水体

(2)监测结果

云南水云间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于2014年08月26日、27日、28日对杨家坝水库(景观水塘)进行了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见表5.4.2-3。

表5.4.2-3 杨家坝水库(景观水塘)水质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mg/L,pH除外


取样点

项目

pH

SS

CODcr

总磷

BOD5

氨氮

石油类

杨家坝水库(景观水塘)

最大值

7.96

38

60.4

0.17

20.3

2.63

0.15

最小值

7.85

30

54.3

0.14

17.4

2.14

0.10

平均值

/

33

57.1

0.15

19.1

2.36

0.12

标准值

6~9

无标准

20

0.05

4

1.0

0.05

(3)地表水水质现状评价

① 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中的推荐公式计算A. 单项水质参数i的标准指数Si为:

式中: Ci——i污染物实测浓度,mg/L;

Cs——i污染物评价标准,mg/L。

B. pH的标准指数为:

   pH≤7. 0

   pH>7.0

式中: pH——pH实测值;

    pHsd——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下限;

    pHsu——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上限。

② 评价结果及分析

水质现状评价结果统计见表5.4.2-4。

表5.4.2-4 水质现状评价统计结果


断面

内容

pH

CODcr

总磷

BOD5

氨氮

石油类

杨家坝水库(景观水塘)

标准指数

0.48

2.86

3.0

4.78

2.36

2.4

超标率%

0

100

100

100

100

100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评价结果表明:杨家坝水库(景观水塘)取样点水质因子pH监测值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要求外,CODcr、BOD5、总磷、氨氮、石油类监测值超标率均为100%。对超标原因进行调查,杨家坝水库周围无排放废水的生产性的企业,水质中CODcr、BOD5、总磷、氨氮超标的原因主要由于汇水范围内的村庄、小区排放的生活污水长期的积累所导致;石油类超标的原因主要由于附近来往的施工车辆落地油经雨水冲刷进入水库,并累积所致。

5.4.3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监测点的布设

监测项目:连续等效A声级dB(A)。

监测频次和方法:连续监测2天,每天昼夜各一个时段。按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其中1#监测点临近奥林匹克大道,受交通噪声影响,监测期间同步记录20min道路车流量。

监测点位置:1#监测点位于11号支路延长线西侧临近奥林匹克大道及杨家坝水库处;2#监测点位于11号支路延长线东侧奥特莱斯地块临近8号路处。具体监测点位见详见表5.4.3-1和图5.4-1。

表5.4.3-1 声环境监测点位一览表

监测点位编号

监测点名称

首排距中心线距离m

方位

测点位置

N1

西侧近奥林匹克大道

/

东北

靠路一面

N2

东侧奥特莱斯地块近8号路

7

靠路一排第1层

(2)环境噪声监测与评价结果

昆明市盘龙区环境保护监测站于2015年3月4日~5日对项目所处区域的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监测,监测报告编号昆盘环监字[2015]W005号。监测数据见表5.4.3-2。

表5.4.3-2 项目区域环境噪声现状监测与评价结果 单位:dB(A)

监测

日期

测点

名称

等效声级Leq值,dB(A)

车流量统计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2015年3月4日

①西侧临近奥林匹克大道及杨家坝水库处

61.9

53.3

大型车:16辆

中型车:0辆

小型车:126辆

大型车:5辆

中型车:0辆

小型车:24辆

②项目东侧奥特莱斯地块临近8号路处

54.7

48.0

/

/

达标情况

达标

达标

/

/

2015年3月5日

①西侧临近奥林匹克大道及杨家坝水库处

60.7

50.0

大型车:12辆

中型车:0辆

小型车:105辆

大型车:3辆

中型车:0辆

小型车:34辆

②项目东侧奥特莱斯地块临近8号路处

55.9

47.9

/

/

达标情况

达标

达标

/

/

注:监测期间1#监测点噪声主要为奥林匹克大道交通噪声;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处于施工期,2#监测点昼间噪声主要为施工噪声。

1#点采用《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区标准进行评价,2#点采用《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区标准进行评价,结果见表5.4.3-2。根据表5.4.3-2,所监测的敏感点:1#、2#监测点昼间、夜间噪声值分别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2类区标准。

5.4.4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项目占地土地利用现状

本项目占地0.85hm2,均为永久占地,其中林地0.17hm2、草地0.6hm2、水域及水利设施0.08hm2。具体可见图5.4.4-1。

(2)项目区植被及植物现状

A、植被类型

太平新城街道办事处地处云南高原腹地,是一个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温凉气候。每年5月和10月,热带大陆气团和海洋季风在安宁市境内交替,形成全市的海洋性气候,10月至次年4月是大陆性气候。同时境内地区海拔相差近千米,盆岭相间的地形和起伏的地貌等自然地理因素,使气候在同一环流形势的影响下,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和地形小气候特征。

根据《云南植被》区划,项目所在地区处于滇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区域,高原亚热带热带阔叶林地带,滇中高原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由于该区域开发较早,人为活动频繁,地带性植被已受到严重破坏,由草地和园地替代,植被覆盖率约30%。

实地调查表明,项目区域已完成表土剥离,无原始植被保留。在此根据片区植被现状进行回顾分析。

B、植物现状

草地是分布较广的一种植被类型,群落以草本植物为主,期间散生灌木,偶见乔木。灌木一般比较低矮,乔木多生长不良。

项目所在地的灌草多为禾草植物为主的灌草丛,主要是次生灌草丛。

该群落以草丛为主要层,高度0.5~1m或更低,覆盖度因干扰程度不同而变化较大,一般在20~80%之间,组成种类多而混杂,多为阳性耐旱的草本植物,以禾草类为主。主要种类有:刺芒野古草(Arunelinella setosa)、白健杆(Eulaia palents)、旱茅(Eremopogon delavayi)、细柄草(Capillipedium parviflora)、野拔子(Elsholtzia rugulosa Hemsl)、四脉金茅(Eulalia guadrinevens)、云南知风草(Eragrostis yunnanensis)、白茅(Imperata cylindria)、荩草(Arthraxom hispidum)、黄背草(Themeda triandra)等。

C、植物资源

项目所在区域的植物以滇中地区旱生、半旱生种类为主,乔木有: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华山松(Pimus armandii Fransh)、滇朴(Celtis kunmingensis Cheng et Hong)、旱冬瓜(Alnus nepalensis D.Don)、兰桉(Eucalyptus globulus)、柠檬桉(Corymbia citriodora)、银荆树(Acacia dealbar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等;灌木有:矮杨梅(Myrica nana)、碎米花杜鹃(Rhodoctendron spiciferum)、锥连栎(Quercus franchetii)等;草本植物有:刺芒野古草(Arunelinella setosa)、白健杆(Eulaia palents)、旱茅(Eremopogon delavayi)等。

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1999年)、《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第一册)》(1992年)、《云南省第一批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1989年)等资料,结合现场调查及向当地林业部门咨询,项目占地及周边200m评价范围内没有国家级和云南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物种分布。

根据现场调查,占地区域及周边区域200m范围内未发现古树名木。

(3)项目区动物现状

A、区域可能分布的野生动物

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的地理位置,土地利用状况、植被等生境条件分析,并结合有关资料及调查访问,评价区可能出没的主要野生动物有:

鸟类:家燕(Hirundo rustica)、喜鹊(Common magpie)、山麻雀(Passer rutilans)、大山雀(Parus major)等。

兽类:赤腹松树(Callosciurus erythraeus)、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社鼠(Nivinenter congucians)、小家鼠(Mus musculus)等。

两栖:青蛙(Rana nigromaculata)、蟾蜍(Bufo bufo)等。

爬行类:云南半叶趾虎(Hemiphllodactylus yunnanensis)、粗疣壁虎(Gekkonidae chinensis)、红脖劲槽蛇(Rhabdophus subminiatus)等。

B、珍稀濒危动物调查

通过现场调查及观察,由于项目区人类活动较频繁,且强度大,无原生植被类型,均为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以致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繁衍、觅食的环境已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项目区内未发现国家级、省级珍稀濒危保护动物,也没有地域性特有种生存。

(4)生态敏感度分析

据实地调查,片区分布有城市人工绿地和草地,杂草和次生性灌草丛以及少量人工种植的桉树,未发现国家保护的珍稀动植物。本项目占地主要为草地、林地和水域,水土流失调查显示该地区属微度侵蚀,项目不涉及任何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动物迁徙通道,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为一般状态,属于非敏感区域。

6环境影响评价6.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6.1.1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与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同步开发建设,因奥特莱斯项目处于建设阶段,项目区域的地上物已基本清理完毕,处于裸露状态,尚未进行土石方施工。

6.1.1.1施工废水

施工废水主要包括商品砼料罐的冲洗废水,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SS和少量的油类。施工场地设置隔油沉淀池处理施工废水,处理后的尾水一部分通过蒸发散失,其余全部回用于料罐的冲洗、场地洒水降尘。对水环境的影响可接受。

6.1.1.2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工程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主要为餐饮、粪便、洗漱等污水,污水成分较为简单,污染物浓度也较低。若直接排入附近水体,将对水质造成污染。工程施工队伍约为30人,则产生的生活污水量约为1.5m3/d,污水中主要污染物质为SS、动植物油、BOD5、CODcr、NH3-N等,主要污染物浓度一般为CODcr 500mg/L,SS为220mg/L,石油类30mg/L。本项目施工单位租用项目附近内的民房,生活污水依托现有设施进行处理。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对水环境的影响可以接受。

6.1.1.3雨季径流对周围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项目施工过程将土石方的开挖和涵洞的施工,施工现场将堆放砂、石料等建筑材料,若遇雨天,裸露的地表泥土及粉状材料很容易被冲刷而随雨水带走,直接流入杨家坝水库和马料河,将对水体造成一定的影响。

根据项目施工进度安排,路基工程和涵洞工程的设计施工时间段为2015年4月~2015年5月;安宁市的年最大暴雨多发生在6~9月,项目路基工程和涵洞工程可以基本避开本地区的暴雨多发季节进行施工。若遇雨天施工,工程建设应严格控制材料进出,减少现场物料储存量。根据《水保方案》,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已经完成场地平整,不便开挖沉沙池,拟采用布设移动沉沙池,移动沉沙池采用软管与下游水塘连接,水泵抽排。移动沉沙池尺寸为2m×2m×1m,采用钢制,设2口移动沉沙池。沉淀后的雨水排入杨家坝水库及奥林匹克大道的雨水管网(最终进入马料河)。由于施工期雨季地表径流主要污染物为SS,经沉淀处理的地表径流中的SS得到有效削减,对地表水体影响较小。

6.1.1.4桥涵施工对周围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项目桥涵工程施工段经过杨家坝水库段,主体工程设计施工围堰,桥涵工程共涉及6个桥墩,对每个桥墩施工依次进行围堰工程,共分6次围堰,施工围堰采用麻袋+粘土层+麻袋的形式,用抽水机将围堰中的水抽排至围堰外面,然后进行桥墩基础施工。围堰顶高程根据水库水位加0.5m安全超高确定,顶高程为1903m,围堰最大高度为2m,底宽2.5m,顶宽1m,长约60m,桥涵工程桥墩施工在围堰的围挡下施工,桥墩基础完成后拆除围堰,进行下一个桥墩施工,施工工艺同第一个。桥墩工程施工完成后,拆除最后一个围堰,恢复水库原貌。在此对各阶段进行分析。

①钻孔准备阶段(围堰):桥墩采取围堰(土围堰、土袋围堰、钢板桩围堰钢筋混凝土板桩围堰等)施工时,土袋围堰适用于水深3.0m以内。土袋沉入水中的初期,可能会产生部分土壤颗粒被水流冲进水域内,使局部水环境混浊度提高。但随着层层土袋的互相错缝与压实,土袋内的土壤颗粒被水流冲进水域的可能性会减少。在水深大于3.0m时可增设工作平台,并使其稳定、安全。在采用钢板桩围堰工艺时,当将钢板桩逐根或逐组插打到稳定深度与设计深度时(其深度据河床土质而定,一般为3~9m),会对打入钢板处水底产生扰动,使局部水域的混浊度提高。但围堰工序完成后,这种影响亦不复存在。

②钻孔:钻机设在围堰上的工作平台。桥墩施工时的工作平台平面较大,且钻孔仅限制在孔口护筒内进行,不与围堰外的水体发生关系。钻进过程中产生的泥浆经沉淀,将沉淀你讲运至岸上,堆弃在指定的场地,若泥浆稀而能流动时,掺加适量的固化剂(如水泥),待泥浆固化再运至弃堆场地。

③清孔:钻孔达到要求深度和满足质量要求后,应立即进行清孔。所清出的泥浆均不得倾入水体中,应当运至岸上弃堆场地处理,假如清孔的泥浆有泄漏现象发生,也是限制在钢板桩围堰内不会对水体产生污染。

④吊放钢筋骨架:将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整体制作或分节制作的钢筋骨架,用机械设备吊放进已经清孔的钻孔内。此道工序也是限制在钻孔内进行,而钻孔又限制在围堰内,因此对水库水质不会产生负面影响。

⑤灌注水下混凝土:将符合设计配合比要求的混凝土拌和物,通过刚性导管进行灌注。在灌注过程中,应将井孔内溢出的泥浆引流至适当处理,防止污染水质。在灌注水下混凝土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少量混凝土浆漏出,但仅限制在围堰之内,对水质产生污染的可能性不大。

6.1.2营运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由于道路沿线不设收费站和生活服务区,因此无生活污水的影响。项目运营期废水主要为路面径流,主要为暴雨冲刷地面形成的地面径流。

暴雨径流是营运期产生的非经常性污水,主要是暴雨冲刷路面而形成。道路路面径流中的主要污染物为BOD5、石油类和SS,冲刷物的浓度集中在降水初期,降水15分钟内污染物随降水时间增加浓度增大,随后逐渐减小,路面径流污染物浓度与径流开始时间的关系见表6.1.2-1。

表6.1.2-1 路面径流中污染物浓度测定值表 (单位:mg·L-1)


污染物

名称

径流开始时间(min)

平均值

5~10

20~40

40~60

pH(无量纲)

7.0~7.8

7.0~7.8

7.0~7.8

7.4

SS

231.42~158.22

158.22~90.36

90.36~18.71

100

BOD5

7.34~7.30

7.30~4.15

4.15~1.26

5.08

石油类

22.30~18.74

18.74~3.12

3.12~0.21

11.25

通过上表可知,降雨初期到形成路面径流的30min内,雨水中的SS和石油类物质的浓度比较高,30min后,其浓度随降雨历时的延长下降较快,雨水中BOD5随降雨历时的延长下降速度稍慢,pH值相对较稳定。根据同类工程预测计算结果表明,路面径流携带污染物对水体水质的影响甚微,一般水体中污染物的增幅小于2%,预计不会对水体水质产生影响。本项目雨水经雨水口流入配套建设的雨水管网,不进入杨家坝水库,最终排入下游马料河。因此,道路路面径流污染雨水对沿线水环境质量影响可接受。

6.1.3 地表水影响分析小结

项目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后回用;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民房设施处理;暴雨产生的径流经临时截排水沟汇集并经沉淀池沉淀后排入杨家坝水库及奥林匹克大道的雨水管网;桥涵工程施工段经过杨家坝水库段,对每个桥墩施工依次进行围堰工程,用抽水机将围堰中的水抽排至围堰外面,然后进行桥墩基础施工,桥墩工程施工完成后,拆除围堰,恢复水库原貌。

运营期地面径流进入本项目配套的雨水管网。通过以上措施,项目施工期及运营期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本次环评按照《水保方案》提出的要求,采用布设移动沉沙池,移动沉沙池采用软管与下游水塘连接,水泵抽排。移动沉沙池尺寸为2m×2m×1m,采用钢制,设2口移动沉沙池。沉淀后的雨水排入杨家坝水库及奥林匹克大道的雨水管网(最终进入马料河)。

6.2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6.2.1水文地质情况

根据地勘资料,水文地质情况如下:

(1)区域水文地质单元的划分属昆明—武定—东川地区排泄于滇池(普渡河上游)的地下水分布区。

(2)道路沿线区域内地表水不丰富。钻孔均未揭露地下水,仅雨季局部存有少置量上层滞水。

6.2.2施工期对地下水影响分析

根据项目纵断面图,路面最低标高为1909.971m,路基排(截)水沟采用矩、梯形沟,沟深、沟宽均为0.4m,雨水管道挖深约为0.7~0.8m。根据地勘资料,拟建道路沿线地下水类型为局部上层滞水。项目最低标高位于地下水水位线以上,路基施工无需抽排地下水,不会对地下水水位和水质造成影响。因此路基施工对地下水水质影响可以接受。

6.3声环境影响评价6.3.1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6.3.1.1施工期噪声源强

本项目施工过程中所使用机械设备主要有:推土机、挖掘机、平地机、压路机和铺路机、运输车辆等辐射噪声污染。主要施工噪声源作业时的源强详见表6.3.1-1。

表6.3.1-1 各种施工机械设备的噪声源强表 单位:dB(A)


序号

机械类型

型 号

测点距施工机械距离(m)

最大声级

Lmax(dB)

1

轮式装载机

ZL40型

5

90

ZL50型

5

90

2

平地机

PY160A型

5

90

3

振动式压路机

YZJ10B型

5

86

4

双轮双振压路机

CC21型

5

81

5

三轮压路机

5

81

6

轮胎压路机

ZL16型

5

76

7

推土机

T140型

5

86

8

轮胎式液压挖掘机

W4-60C型

5

84

9

摊铺机

Fifond311 ABG CO

5

82

VOGELE

5

87

10

发电机组

FKV-75

1

98

11

冲击式钻井机

22型

1

87

6.3.1.2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预测

(1)预测模式

本项目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可以近似作为点声源处理,根据点声源随距离的衰减模式,可估算其施工期间离噪声源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值,点声源预测模式为:

式中:——距施工噪声源r2米处的噪声预测值,dB;

——距施工噪声源r1米处的参考声级值,dB;

——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m;

——参考点距声源的距离,m;

——各种因素引起的衰减量(包括声屏障、空气吸收等引起的衰减量),dB;

(2)预测结果

利用模式,可模拟预测施工期间主要噪声源随距离的衰减变化情况,主要施工噪声源排放噪声随距离衰减变化情况见表6.3.1-2;路基施工期间,考虑三台机械同时施工的情况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见6.3.1-3。

表6.3.1-2 主要施工噪声源排放噪声随距离衰减变化情况表 单位:dB(A)


序号

机械类型

型号

距施工点距离(m)

5

10

20

40

60

80

100

150

200

300

1

轮式装载机

ZL40

90.0

82.5

74.9

67.4

63.0

59.9

57.5

53.1

49.9

45.5

2

轮式装载机

ZL50

90.0

82.5

74.9

67.4

63.0

59.9

57.5

53.1

49.9

45.5

3

平地机

PY160A

90.0

82.5

74.9

67.4

63.0

59.9

57.5

53.1

49.9

45.5

4

振动式压路机

YZJ10B

86.0

78.5

70.9

63.4

59.0

55.9

53.5

49.1

45.9

41.5

5

双轮双振压路机

CC21

81.0

73.5

65.9

58.1

54.0

50.9

48.5

44.1

40.9

36.5

6

三轮压路机

81.0

73.5

65.9

58.1

54.0

50.9

48.5

44.1

40.9

36.5

7

轮胎压路机

Z116

76.0

68.5

60.9

53.4

49.0

45.9

43.5

39.1

35.9

31.5

8

推土机

T140

86.0

78.5

70.9

63.4

59.0

55.9

53.5

49.1

45.9

41.5

9

轮胎式液压挖掘机

W4-60C

84.0

76.5

68.9

61.4

57.0

53.9

51.5

47.1

43.9

41.5

10

摊铺机

Fifond311 ABG CO

82.0

76.0

66.4

62.0

57.9

56.0

52.5

50.0

48.0

46.4

11

摊铺机

VOGELE

87.0

81.0

71.4

67.0

62.9

61.0

57.5

55.0

53.0

51.4

12

发电机组(2台)

FKV-75

84.0

76.5

68.9

61.4

57.0

53.9

51.5

47.1

43.9

41.5

冲击式钻井机

22

73.0

65.5

57.9

50.4

46.0

42.9

40.5

36.1

32.9

30.5

表6.3.1-3 路基施工期间机械噪声预测结果表 单位:Leq[dB(A)]


施工形式

距施工点距离(m)

5

10

20

40

60

80

100

150

200

300

350

3台机械同时施工

94.2

86.7

79.2

71.7

67.3

64.1

61.7

57.3

54.2

51.8

49.8

6.3.1.3 施工期沿线敏感目标噪声影响分析

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不同施工阶段作业噪声限值为:昼间≤70dB(A),夜间≤55dB(A)。从表6.3.1-2、6.3.1-3可知:

①单机施工机械噪声昼间最大在距源40m以外可符合标准要求;夜间最大在150m以外可符合标准要求。

②昼间多种施工机械同时作业,噪声在距源60m以外可符合标准要求;夜间在180m以外可符合标准要求。

由于本项目是道路工程,昼、夜施工噪声对周边敏感点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夜间影响。200m内受影响的敏感点见表6.3.1-4中所列。

表6.3.1-4 施工期声环境敏感点噪声影响情况表


序号

敏感点名称

桩号

范围

首排距路中心线距离m

影响值[dB(A)]

超标分析

影响户数(200m范围内)

昼间标准值[dB(A)]

超标程度[dB(A)]

夜间标准值[dB(A)]

超标程度[dB(A)]

1

奥特莱斯砂之船(在建)

K0+095~K0+426.890

两侧,7

79.8

70

9.8

55

24.8

在建,无入住

2

昆华医院

K0

西北侧,100

61.7

70

达标

55

6.7

根据表6.3.1-4,本项目沿线的主要保护目标为:

(1)桩号K0+095~K0+426.890两侧的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在建),保护目标距离道路红线最近为7m,施工期间昼间、夜间噪声到达建筑物最近一排建筑的预测值均超过《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限值(昼间≤70dB(A),夜间≤55dB(A));施工噪声超标程度:昼间9.8dB(A),夜间24.8dB(A)。

(2)桩号K0西北侧的昆华医院(在建,隔奥林匹克大道),保护目标距离道路红线最近为100m,施工期间昼间、夜间噪声到达建筑物最近一排建筑的预测值昼间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限值(昼间≤70dB(A),夜间≤55dB(A)),夜间超标;施工噪声超标程度:夜间6.7dB(A)。

本项目计划2015年10月竣工。经调查了解,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完工时间为2016年下半年,昆华医院(尚处于内部装修阶段)完工时间为2016年年初。

项目施工噪声不存在对在建和规划保护目标造成影响,道路施工噪声对声环境影响较小。但是建设施工单位应合理地安排施工进度和时间,文明施工、环保施工,并采取必要的噪声控制措施(如设置围栏等),降低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6.3.2营运期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运营期噪声主要来自车辆自行驶过程中车轮与地面摩擦产生的噪声、发动机产生的噪声,汽车鸣笛等产生的噪声。影响程度与车辆类型、车流量、车型构成比、车辆辐射声功率级及道路纵坡、路面粗糙度等因素有关。虽然噪声具有随距离的增加而衰减、遇障碍物易反射等特点,但其对周围的影响是长期存在的,对沿线声环境保护目标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为此,根据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设计资料、路面材料、车流量预测等有关参数,结合现状监测提供的背景值,对项目道路沿线运营期声环境进行预测评价。

6.3.2.1预测模式

采用《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4-2009)推荐的预测模式。

1、基本预测模式

A、第i类车等效声级的预测模式

——第i类车的小时等效声级,dB(A);

——第i类车速度为Vi,km/h;水平距离7.5m处的能量平均A声级,dB(A);

Ni——昼间、夜间通过某个预测点的第i类车平均小时车流量,辆/h;

r——从车道中心线到预测点的距离,m;(A12)适用于r>7.5m预测点的噪声预测;

Vi——第i类车的平均车速,km/h;

T——计算等效声级的时间,1h;

Ψ1、Ψ1——预测点到有限长路段两端的夹角,弧度;

△L——由其他因素引起的修正量,dB(A),

△L=△L1-△L2+△L3

△L1=△L坡度+△L路面

△L2=Aatm+Agr+Abar+Amisc

△L1——线路因素引起的修正量,dB(A);

△L坡度——道路纵坡修正量,dB(A);

△L路面——道路路面材料引起的修正量,dB(A);

△L2——声波传播途径中引起的衰减量,dB(A);

△L3——由反射等引起的修正量,dB(A);

B、总车流等效声级

2、修正量和衰减量的计算

(1)线路因素引起的修正量(△L1)

A、纵坡修正量(△L坡度)

道路纵坡修正量△L坡度可按下式计算:

大型车:△L坡度=98×β dB(A)

中型车:△L坡度=73×β dB(A)

小型车:△L坡度=50×β dB(A)

式中:β——道路纵坡坡度;本项目纵坡坡度3%~12%

B、路面修正量(△L路面)

不同路面的噪声修正量见表6.3.2-1。

表6.3.2-1 常见路面噪声修正量


路面类型

不同行驶速度修正量km/h

30

40

≥50

沥青混凝土

0

0

0

水泥混凝土

1.0

1.5

2.0

注: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测得结果的修正。

(2)声波传播途径中引起的衰减量(△L2)

①考虑地面吸收和反射

对道路声源两侧200m区域的地面,地面的反射已经包含于模式本身(假定是全反射,从而在指向系数中设定),并通过地面吸声效应(本选择项选上后)对非全反射的地面进行了校正。而对其它声源,地面的反射则用增加一个虚源的方式来计算,虚源的强度由地表的反射能力决定。另外,如果道路源侧面已定义为树林带,则只会考虑树林带的吸声,不会再考虑地面吸收。

②考虑空气吸声

受空气温度、湿度和声波频率控制。对公路交通噪声,中心代表频率可取500Hz,在常温下100m距离吸声在0.5dB左右。

3、源强参数

道路路面为沥青路面,路幅宽度为20m。本项目预测交通量情况及源强参数详见表6.3.2-2。

表6.3.2-2 各时段交通量及源强表


年份

高峰期(pcu/h)

日均小时(pcu/h)

设计车速

(km/h)

单辆车7.5m处源强dB(A)

昼间

夜间

近期(2015年)

539

225

20

57.78

54.42

中期(2022年)

912

380

远期(2030年)

1339

558

6.3.2.2噪声环境影响预测

根据上述的预测方法、预测模式和设定参数,对拟建道路交通噪声进行预测计算。因为给出的交通量是2015年、2022年和2030年,所以预测也以这三个年度展开。具体的预测内容包括:地面交通噪声贡献值预测;沿线敏感点环境噪声预测。

1、地面交通噪声贡献值预测及分析

(1)交通噪声预测结果

在不叠加环境噪声背景值的情况下,只考虑预测点距离衰减,不考虑环境中的其它各种附加声衰减条件下,本工程各预测年份车流量的昼间小时平均值和夜间小时平均值的交通噪声级影响预测值与道路中心线距离分布见表6.3.2-3。

表6.3.2-3 道路中心线不同距离的交通噪声预测表


特征年

时段

距中心线不同水平距离下的交通噪声预测值 单位:dB(A)

达标距离m

10m

20m

30m

40m

60m

80m

100m

120m

150m

200m

2类

2015年

昼间

56.71

50.18

47.47

45.85

43.75

42.31

41.23

40.37

39.27

38.04

0

夜间

50.75

44.23

41.51

39.90

37.79

36.35

35.27

34.42

33.32

31.98

9

2022年

昼间

58.56

52.04

49.32

47.71

45.60

44.16

43.08

42.23

41.13

39.80

0

夜间

52.23

45.70

42.99

41.38

39.27

37.83

36.75

35.89

34.80

33.46

12

2030年

昼间

59.92

53.49

50.78

49.17

47.06

45.62

44.53

43.68

42.59

41.26

9

夜间

53.46

46.09

44.22

42.61

40.60

39.06

37.98

37.13

36.03

34.69

14

备注:GB3096-2008中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路幅宽度为20m,则距离路中心10m为道路红线范围。

(2)交通噪声预测结果评价分析

由表6.3.2-3预测结果可知,根据预测结果,仅从距离衰减,不考虑中间的其他隔声降噪因素的情况,预测噪声达标距离如下:

2类区昼间营运近、中、远期交通预测噪声均在红线处均可达标;夜间交通预测噪声近期在红线处可达标,中期、远期达标距离为距道路红线外2m、4m。

拟建道路沿线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随距离增大受交通噪声影响呈明显衰减趋势。从路段达标距离分析,昼间交通预测噪声在道路红线内均可达标,夜间噪声预测远期有所超标,说明拟建道路夜间交通噪声影响大于昼间。

只考虑预测点距离衰减,不考虑环境中的其它各种附加声衰减条件下,根据预测结果,道路排放的最大噪声距中线14m(距红线4m)可以达到2类区标准,主要在建及规划的保护目标距离道路中心线最近距离为17m。

经采取路边绿化带、路堤等的遮挡措施后,预测道路噪声在第一排建筑的噪声影响可以达到2类区标准要求。

(4)达标距离预测结果

道路排放噪声距离道路中心线和道路红线的达标距离预测结果见表6.3.2-4。

表6.3.2-4 距离道路中心线和道路红线的达标距离预测结果表


特征年

时段

距中心线达标距离m

距道路红线达标距离m

2类区标准值

2015年

昼间

0

0

昼间≤60 dB(A)、夜间≤50dB(A)

夜间

9

0

2022年

昼间

0

0

夜间

12

2

2030年

昼间

9

0

夜间

14

4

注:路幅宽度为20m,则距离路中心10m为道路红线范围。

根据预测结果,仅从距离衰减,不考虑中间的其他隔声降噪因素的情况,预测噪声达标距离:昼间营运近、中、远期交通预测噪声均在红线处均可达2类区标准;夜间交通预测噪声近期在红线处可达标,中期、远期达标距离为距道路红线外2m、4m。道路远期最大噪声距中线14m(距红线4m)可达到2类区标准,主要在建的保护目标距离道路中心线最近距离为17m。

经采取路边绿化带、路堤等的遮挡措施后,预测道路噪声在第一排建筑的噪声影响可以达到2类区标准要求。

(5)关心点噪声预测结果

道路运营期噪声的影响预测考虑了路边绿化带、路堤的遮挡。在建及规划的各保护目标的环境噪声预测值由道路噪声贡献值与环境噪声背景值叠加而得到,其中,交通噪声预测值将根据关心点所处位置确定其距路中心线的距离与高差的衰减,通过计算而得到。环境噪声背景值采用现状监测值。拟建路段沿线声环境关心点的环境噪声预测见表6.3.2-5。



表6.3.2-5 主要关心点交通噪声预测结果表 单位:dB(A)


性质

关心点

距中心线距离

m

楼层

预测

高差

m

时段

背景值

标准值

预测评价

2015

2022

2030

预测值

叠加背景

评价

预测值

叠加背景

评价

预测值

叠加背景

评价

在建

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

路左

17m

1层

3

昼间

52.3

2类

昼间60

夜间50

46.13

53.24

达标

47.98

53.67

达标

49.44

54.11

达标

夜间

43.6

40.17

45.23

达标

41.65

45.74

达标

42.88

46.27

达标

3层

9

昼间

52.3

46.58

53.33

达标

48.43

53.79

达标

49.87

54.26

达标

夜间

43.6

40.58

45.36

达标

42.06

45.91

达标

43.29

46.46

达标

5层

15

昼间

52.3

46.25

53.26

达标

48.10

53.70

达标

49.54

54.15

达标

夜间

43.6

40.24

45.25

达标

41.72

45.77

达标

42.96

46.30

达标

昆华医院

路左、

路右

20m

1层

3

昼间

52.3

47.67

53.59

达标

49.52

54.05

达标

50.98

54.70

达标

夜间

43.6

41.71

45.77

达标

43.19

46.41

达标

44.42

47.04

达标

3层

9

昼间

52.3

48.11

53.70

达标

49.94

54.29

达标

51.41

54.89

达标

夜间

43.6

42.13

45.94

达标

43.62

46.62

达标

44.87

47.29

达标

5层

15

昼间

52.3

47.68

53.59

达标

49.60

54.17

达标

51.08

54.74

达标

夜间

43.6

41.8

45.80

达标

43.29

46.46

达标

44.53

47.10

达标

注:由于项目监测期间声环境受奥林匹克大道交通噪声和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施工噪声的影响,本次预测对背景值参照11号路项目噪声监测值进行修正。



根据表6.3.2-5,拟建道路在运营近期2015年、中期2022年、远期2030年对在建及规划的保护目标预测结果如下:

1)在建保护目标: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K0+095~ K0+426.890)及昆华医院(K0+000)昼间、夜间各代表性楼层(1层、3层、5层)噪声预测值(叠加背景噪声)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功能区标准;

2)根据表6.3.2-5预测结果可以看出,道路运营期对保护目标(在建)噪声贡献值较小。

6.3.3 声环境影响评价小结

对施工噪声进行预测,施工噪声在保护目标的超标程度为:昼间9.8[dB(A)],夜间24.8[dB(A)]。11号支路延长线计划2015年10月竣工。本项目计划2015年10月竣工。经调查了解,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完工时间为2016年下半年,昆华医院完工时间为2016年年初。项目施工噪声不存在对在建保护目标造成影响,施工噪声对声环境影响较小。

经采取路边绿化带、路堤等的遮挡措施后,对运营近期2015年、中期2022年、远期2030年噪声影响进行预测:主要保护目标(在建)昼间、夜间噪声预测值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功能区标准。

经预测,道路运营远期最大噪声距中线14m(距红线4m)可以达到2类区标准,主要在建及规划的保护目标距离道路中心线最近距离为17m。

综上,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和敏感目标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6.4大气环境影响评价6.4.1评价区气象资料6.4.1.1地面气象资料来源

本次评价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采用安宁气象站2012年全年逐时气象资料。安宁气象站编号56863,距离本工程直线距离为9.5km,与项目所在地海拔高度相当,地形条件相似,距离在50km以内,根据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中8.3.3节中有关规定,符合导则中气象资料的引用要求,该气象站污染气象资料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6.4.1.2地面气象要素分析

(1)风向

风是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稀释的最重要的一个因子,风速的大小决定着污染物的扩散速率,而风向则决定着污染物的落区。根据安宁气象站2012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按照16个方位进行地面风向统计,统计结果见表6.4.1-1。

①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全年最多风向频率为西风(W),所占频率为13.90%,与相邻风向西南偏西风(WSW)和西南偏北风(WNW),频分别为9.93%、10.75%,三相邻风向频率之和为34.58%,大于30%,说明该地区主导风向明显。

②当地全年静风频率为3.42%,静风出现平率最小的是夏季,最大的是秋季,出现频率分别为0.0%、8.87%。



表6.4.1-1 项目区2012年各月风向频率统计结果一览表(单位:%)

月份

N

NNE

NE

ENE

E

ESE

SE

SSE

S

SSW

SW

WSW

W

WNW

NW

NNW

静风

1月

0.00

0.00

0.81

12.90

12.90

4.03

0.81

5.65

0.00

0.00

4.84

26.61

13.71

12.90

0.00

0.00

4.84

2月

0.00

0.00

1.79

4.46

10.71

2.68

0.89

0.89

3.57

0.00

5.36

41.07

7.14

18.75

0.00

0.00

2.68

3月

0.00

0.00

1.61

28.23

9.68

0.81

0.00

2.42

5.65

0.00

3.23

25.00

6.45

15.32

0.00

0.00

1.61

4月

0.83

3.33

4.17

5.00

9.17

1.67

5.00

3.33

6.67

0.00

3.33

19.17

10.83

24.17

0.83

0.00

2.50

5月

0.81

0.81

11.29

4.84

8.87

4.03

12.10

12.10

0.81

0.81

11.29

2.42

20.16

9.68

0.00

0.00

0.00

6月

1.67

4.17

14.17

5.00

2.50

2.50

7.50

14.17

0.00

0.00

20.00

0.83

22.50

5.00

0.00

0.00

0.00

7月

4.84

4.84

8.06

8.87

8.06

1.61

16.13

5.65

0.81

0.00

12.10

1.61

16.13

8.87

0.00

0.81

1.61

8月

2.42

5.65

10.48

18.55

8.06

4.03

9.68

12.90

0.00

0.00

8.87

0.81

8.87

4.03

0.00

0.00

5.65

9月

0.83

5.00

10.00

14.17

10.00

2.50

19.17

12.50

0.83

0.00

8.33

0.83

5.00

7.50

0.00

0.00

3.33

10月

1.61

1.61

21.77

8.06

7.26

2.42

10.48

5.65

0.00

0.81

11.29

0.81

12.10

6.45

0.00

0.81

8.87

11月

0.00

3.33

3.33

16.67

16.67

2.50

3.33

4.17

0.83

0.00

12.50

2.50

15.83

10.83

0.83

0.83

5.83

12月

0.00

1.61

15.32

12.90

6.45

2.42

1.61

3.23

0.00

0.00

17.74

0.00

27.42

6.45

0.00

0.81

4.03

春季

1.10

2.53

8.63

11.71

9.18

2.60

7.26

6.92

1.58

0.14

9.93

9.93

13.90

10.75

0.14

0.27

3.42

夏季

0.54

1.36

5.71

12.77

9.24

2.17

5.71

5.98

4.35

0.27

5.98

15.49

12.50

16.30

0.27

0.00

1.36

秋季

2.99

4.89

10.87

10.87

6.25

2.72

11.14

10.87

0.27

0.00

13.59

1.09

15.76

5.98

0.00

0.27

2.45

冬季

0.82

3.30

11.81

12.91

11.26

2.47

10.99

7.42

0.55

0.27

10.71

1.37

10.99

8.24

0.27

0.55

6.04

全年

1.10

2.53

8.63

11.71

9.18

2.60

7.26

6.92

1.58

0.14

9.93

9.93

13.90

10.75

0.14

0.27

3.42



(2)风速

根据安宁气象站2012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按照16个方位进行地面风速统计,统计结果见表6.4.1-2、表6.4.1-3、表6.4.1-4。

表6.4.1-2 年平均风速月变化结果一览表(单位:m/s)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风速(m/s)

2.25

2.49

2.85

2.45

1.98

1.95

1.76

1.51

1.64

1.64

1.47

1.99

表6.4.1-3 季小时平均风速的统计结果一览表(单位:m/s)

小时(h)

风速(m/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春季

2.15

2.00

1.98

1.95

1.93

1.91

1.88

1.85

2.04

2.22

2.41

2.60

夏季

1.41

1.31

1.30

1.29

1.27

1.26

1.26

1.24

1.44

1.65

1.85

2.05

秋季

1.26

1.19

1.18

1.16

1.15

1.14

1.12

1.11

1.33

1.56

1.78

2.01

冬季

1.62

1.46

1.45

1.44

1.43

1.42

1.40

1.39

1.75

2.12

2.48

2.84

小时(h)

风速(m/s)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春季

2.78

2.97

2.96

2.93

2.92

2.92

2.89

2.88

2.73

2.59

2.45

2.30

夏季

2.25

2.46

2.37

2.28

2.19

2.11

2.02

1.93

1.83

1.72

1.62

1.53

秋季

2.24

2.46

2.31

2.17

2.02

1.86

1.72

1.57

1.52

1.45

1.38

1.32

冬季

3.21

3.58

3.40

3.22

3.06

2.88

2.70

2.53

2.33

2.16

1.98

1.79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①项目区2012年全年月平均风速1.46~2.85m/s之间,月平均风速相差比较大,其中1、2、3、4、12月的平均风速较大,8、9、10、11月平均风速相对较小,全年平均风速为1.99m/s。

②从季小时平均风速变换情况来看,春、夏、秋、冬四季季小时平均风速的变化趋势一致,每天14、20时的平均风速较大,气象扩散条件较好。

(3)气温

根据安宁气象站2012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项目区2012年平均气温统计结果见表6.4.1-4。

表6.4.1-4 项目区2012年平均气温统计结果表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温度(°C)

8.34

12.35

11.90

17.42

19.25

21.25

21.00

20.27

19.45

15.81

11.88

9.22

15.67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项目区2012年全年平均气温为15.67℃,1月平均气温最低,6月平均气温最高,5~9月平均气温较高,都在17℃以上。

6.4.2 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6.4.2.1施工期废气污染源

项目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期外排废气主要为扬尘、沥青烟气和施工车辆尾气。

主要施工环节产生的大气污染物详见表6.4.2-1。

表6.4.2-1 各主要施工环节产生的大气污染物表


序号

大气污染物

主要施工环节

1

TSP

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行驶、路基和路面基层填筑、物料堆放和运输

2

沥青烟

沥青混凝土摊铺作业

3

汽车尾气

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行驶

6.4.2.2施工废气影响分析

(1)施工扬尘影响分析

施工扬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路基土石方开挖、回填等施工过程,如遇大风天气,会造成粉尘、扬尘等污染;

2)水泥、砂石、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如运输、装卸、储存方式不当,可能造成外泄,产生扬尘污染;

3)物料运输车辆在道路及施工场地运行过程中将产生大量尘土。

扬尘产生量与施工范围、施工方法、土壤湿度、气象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是一个复杂较难定量的问题。雨季产尘量显然比干季小得多,尤其风速大小对扬尘的影响更为显著。在空气干燥、风速较大的气候条件下,会导致施工现场尘土飞扬,是空气中颗粒物浓度增加,并随风扩散,影响下风向区域及周围环境空气质量。扬尘主要是由于施工过程破坏了地表植被和结构,泥土发生松动、破碎及建筑材料使用被扰动等形成。

在天气晴朗、施工现场未定时洒水的情况下,类比昆明市草海北片区197号路施工监测数据,施工场地TSP浓度见表6.4.2-2。

表6.4.2-2 施工期环境空气监测数据表


监测地点

风速(m/s)

下风向距离(m)

TSP浓度(mg/m3)

施工场地1

1.2

50

8.849

100

1.703

150

0.483

施工场地2

2.0

中心

9.840

100

1.970

150

0.540

对照点

0.400

由表6.4.2-1监测结果分析可知,TSP浓度随着风速及施工场地距离有所变化,风速在2.0m/s时,在施工场地中心TSP浓度高达9.840mg/m3,距现场100m处环境空气中TSP浓度为1.970mg/m3,在150m处浓度降至0.540mg/m3,可以看出施工扬尘在一定距离内污染比较严重,但影响周期短,且将随施工结束而消失。

根据气象资料:安宁年主导风向为西风(W),多年平均风速2.0m/s。从道路的环境敏感点分布来看,项目计划2015年10月竣工,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在2016年下半年完工。项目50m范围内无常住人口。施工期扬尘大气环境影响很小。

为控制扬尘的污染,工程中将采取加强施工组织,规范物料堆放,对物料采取加盖,施工场地洒水降尘以及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措施减少扬尘的影响,措施详见6.4.2.3所述。采取扬尘控制措施后,项目施工期扬尘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不大。

(2)运输扬尘影响

运输扬尘是由于施工车辆在道路上运输材料等引起的,主要受车辆行驶速度、载重量、风速、路面积尘量和路面湿度等因素的影响。道路表面诸如临时道路、施工铺路、未压实的在建道路等由于其表面土层松散、车辆碾压频繁,也易形成尘源。其产生量与路面含尘量、路面含尘水分、车重、车速等有关。根据类似施工现场汽车运输引起的扬尘现场监测结果,运输车辆下风向50m处TSP浓度达到11mg/m3左右,下风向100m处TSP浓度达到9.5mg/m3左右,下风向150m处TSP浓度达到5mg/m3左右,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小时均值,对沿线造成的污染较为显著,影响范围也较大。

采取在项目出口设置相应的车辆清洗池,车辆驶离工地前,应在洗车平台清洗轮胎及车身,不得带泥上路。

进出工地的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车辆,应尽可能采用密闭车斗,并保证物料不遗撒外漏。若无密闭车斗,物料、垃圾、渣土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应用苫布遮盖严实。苫布边缘至少要遮住槽帮上沿以下15cm,保证物料、渣土、垃圾等不露出。车辆应按照批准的路线和时间进行物料、渣土、垃圾的运输。

采取上述措施后,粉尘影响和污染程度会明显减轻。施工期运输产生的扬尘是短暂的,随着道路的竣工而结束。

(3)沥青烟和苯并(α)芘的影响分析

拟建项目全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项目不设置沥青拌合场,路面所需沥青混凝土等各种施工物料均外购,因此不存在沥青熬化和运输阶段的污染,仅在沥青摊铺时会产生以THC、TSP和BaP为主的烟尘,其中THC和BaP为有害物质,对空气将造成一定的污染,对人体有害。

沥青铺浇路面时所产生的烟气,其污染物影响距离一般在30m之内,且经冷却后,此部分影响将大幅度降低。由于该工序施工时间较短,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4)施工机械废气影响分析

施工机械废气集中产生于项目施工的初期阶段,施工机械废气主要是CO、THC等,其产生量及废气中污染物浓度视其使用频率及发动机对燃料的燃烧情况而异。施工机械废气属于低架点源无组织排放性质,具有间断性产生、产生量较小、产生点相对分散、易被稀释扩散等特点。加之项目区施工范围相对较大,施工场地周围较空旷、地面风速也较大,大气扩散条件相对较好,故一般情况下,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所产生的废气污染在空气中经自然扩散和稀释后,对评价区域的空气环境质量影响不大。

6.4.2.3施工期废气防治措施

(1)杜绝建材的散装运输,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采用定期洒水措施来减少扬尘产生量;

(2)土石方开挖扬尘主要在施工过程中产生,为降低在土石方开挖过程中造成影响,应该在开挖路段洒水,以降低开挖中产生的粉尘;

(3)合理安排开挖时间,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进行调整,力争把土石方开挖扬尘产生量降至最低;

(4)在施工场地内采取遮盖、洒水降尘等措施;

(5)遮盖粉状料堆、及时平整场地;

(6)禁止大风天气施工、合理确定施工场所、对松散的场地及时压实和恢复植被等有效的防尘措施;

(7)尽快将建筑垃圾运出项目区;

(8)在项目与奥林匹克大道及8号路交叉口处设置相应的车辆清洗池对进出车辆进行冲洗,避免二次扬尘污染。

(9)进出工地的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车辆,应尽可能采用密闭车斗,并保证物料不遗撒外漏。若无密闭车斗,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应用苫布遮盖严实。苫布边缘至少要遮住槽帮上沿以下15cm,保证物料、渣土、垃圾等不露出。车辆应按照批准的路线和时间进行物料、渣土、垃圾的运输。

6.4.3营运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6.4.3.1污染物预测

(1)预测时段

项目运营期的预测年限分别为:近期2015年,中期2022年,远期2030年。

(2)预测因子、预测内容、预测范围

预测因子:CO、NO2。

预测内容:选取风向与道路平行、垂直和夹角为45°三种情况下,预测项目的CO、NO2日均浓度和高峰小时浓度,环境敏感点进行污染物高峰和日均车流量情况下的浓度预测。

预测范围:选择交通量最大路段在距离道路中心线20m、40m、60m、80m、100m、120m、150m、180m、200m处进行预测。

(3)预测模式

报告选用《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B3-2006)提供的预测模型,其相关参数按照规范及附录D选取。

采用的车辆排放污染物扩散浓度预测模式为:

A、当风向与线源夹角为0<θ<90°时,其扩散模式为:

B、当风向与线源垂直(θ=90°)时,其地面污染物浓度扩散模式为:

式中符号意义同上。

C、当风向与线源平行(θ=0°)时,其地面污染物浓度扩散模式为:

式中符号意义同上。

利用以上三个公式,通过模型计算(各时段汽车尾气中CO、NO2源强见表4.2.3-3),项目所在地汽车尾气中CO、NO2浓度的贡献值见表6.4.3-1、6.4.3-2。

表6.4.3-1 CO浓度预测结果表(mg/m3)


风向

预测时段

距道路中心线距离(m)

20

40

60

80

100

120

150

180

200

垂直

2015年

高峰

0.598

0.338

0.234

0.181

0.147

0.123

0.101

0.084

0.077

日均

0.248

0.141

0.096

0.076

0.061

0.052

0.041

0.036

0.031

2022年

高峰

1.011

0.569

0.397

0.306

0.251

0.212

0.172

0.145

0.132

日均

0.421

0.239

0.165

0.126

0.102

0.087

0.071

0.059

0.054

2030年

高峰

1.487

0.841

0.586

0.451

0.367

0.312

0.254

0.214

0.193

日均

0.619

0.349

0.243

0.187

0.153

0.128

0.104

0.091

0.080

45°

2015年

高峰

0.451

0.253

0.174

0.136

0.111

0.093

0.076

0.063

0.059

日均

0.187

0.106

0.074

0.0564

0.046

0.037

0.030

0.027

0.024

2022年

高峰

0.765

0.427

0.299

0.231

0.186

0.158

0.128

0.109

0.098

日均

0.318

0.178

0.123

0.095

0.079

0.068

0.053

0.043

0.040

2030年

高峰

1.122

0.628

0.438

0.339

0.272

0.233

0.191

0.161

0.146

日均

0.467

0.262

0.183

0.141

0.115

0.097

0.079

0.067

0.059

平行

2015年

高峰

0.303

0.168

0.116

0.090

0.074

0.062

0.050

0.041

0.037

日均

0.126

0.068

0.049

0.036

0.029

0.025

0.021

0.017

0.016

2022年

高峰

0.514

0.284

0.20

0.154

0.124

0.103

0.086

0.072

0.064

日均

0.213

0.118

0.083

0.063

0.052

0.042

0.035

0.029

0.026

2030年

高峰

0.755

0.417

0.293

0.225

0.185

0.155

0.126

0.1066

0.099

日均

0.314

0.174

0.123

0.093

0.076

0.064

0.052

0.043

0.040

当风向与道路垂直时,CO的预测浓度高峰浓度最大值为1.487mg/m3,日均浓度最大值为0.619mg/m3;当风向与道路夹角45°时,CO的预测浓度高峰浓度最大值为1.122mg/m3,日均浓度最大值为0.467mg/m3;当风向与道路平行时,CO的预测浓度高峰浓度最大值为0.755mg/m3,日均浓度最大值为0.314mg/m3。高峰浓度及日均浓度最大值均出现在路段运营远期。

表6.4.3-2 NO2浓度预测结果表(mg/m3)


风向

预测时段

距道路中心线距离(m)

20

40

60

80

100

120

150

180

200

垂直

2015年

高峰

0.0275

0.0155

0.0107

0.0083

0.0072

0.0059

0.0048

0.0048

0.0048

日均

0.0107

0.0059

0.0048

0.0024

0.0024

0.0024

0.0011

0.0011

0.0011

2022年

高峰

0.04453

0.0267

0.0190

0.0140

0.01146

0.0089

0.0076

0.0063

0.0063

日均

0.01903

0.01146

0.0076

0.0063

0.0051

0.0051

0.0025

0.0025

0.0025

2030年

高峰

0.04544

0.0383

0.0262

0.0212

0.0161

0.0131

0.01114

0.0101

0.0091

日均

0.02829

0.0161

0.01114

0.0091

0.0070

0.0061

0.0050

0.0041

0.0041

45°

2015年

高峰

0.0202

0.01191

0.0083

0.0059

0.0059

0.0048

0.0048

0.0024

0.0024

日均

0.00836

0.0048

0.0048

0.0024

0.0024

0.0024

0.00114

0.00114

0.00114

2022年

高峰

0.03440

0.0203

0.0140

0.01146

0.0089

0.0076

0.0063

0.0051

0.0051

日均

0.01525

0.0076

0.0063

0.0051

0.0051

0.0025

0.0025

0.0025

0.0012

2030年

高峰

0.05058

0.0292

0.0202

0.0161

0.01211

0.01114

0.0091

0.0071

0.0061

日均

0.02219

0.01211

0.0091

0.0061

0.0050

0.0050

0.0041

0.0040

0.0040

平行

2015年

高峰

0.01432

0.0072

0.0059

0.0048

0.0024

0.0024

0.0024

0.00114

0.00114

日均

0.00595

0.0024

0.0024

0.00114

0.00114

0.00114

0.00114

0.00114

0.00114

2022年

高峰

0.02293

0.0140

0.0089

0.0063

0.0063

0.0051

0.0051

0.0025

0.0025

日均

0.00890

0.0051

0.0051

0.0025

0.0025

0.0012

0.0012

0.0012

0.0012

2030年

高峰

0.0344

0.0202

0.0131

0.01114

0.0091

0.0070

0.0061

0.0050

0.0050

日均

0.01511

0.0070

0.0050

0.0040

0.0040

0.0020

0.0020

0.0020

0.0020

当风向与道路垂直时,NO2的预测浓度高峰浓度最大值为0.04544mg/m3,日均浓度最大值为0.02829mg/m3;当风向与道路夹角45°时,NO2的预测浓度高峰浓度最大值为0.05058mg/m3,日均浓度最大值为0.02219mg/m3;当风向与道路平行时,NO2的预测浓度高峰浓度最大值为0.0344mg/m3,日均浓度最大值为0.01511mg/m3。高峰浓度及日均浓度最大值均出现在路段运营远期。

安宁主导风向为W,项目总体走向大体与盛行风向平行,运营期近期、中期、远期距离道路中心线20m以外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质量标准要求,汽车尾气中CO、NO2对道路沿线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

6.4.3.2对敏感目标影响预测

对项目排放的CO、NO2对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和昆华医院的影响进行预测。预测模式采用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附录A推荐模式清单中的ADMS模式进行预测。ADMS是一个三维高斯模型, 以高斯分布公式为主计算污染浓度,但在非稳定条件下的垂直扩散使用了倾斜式的高斯模型。烟羽扩散的计算使用了当地边界层的参数,化学模块中使用了远处传输的轨迹模型和箱式模型。可模拟计算点源、面源、线源和体源,模式考虑了建筑物、复杂地形、湿沉降、重力沉降和干沉降以及化学反应、烟气抬升、喷射和定向排放等影响,可计算各取值时段的浓度值,并有气象预处理程序。

道路营运近期2015年,中期2022年,远期2030年,高峰车流量排放的污染物(CO、NO2)在保护目标的最大小时浓度、最大日平均浓度及年平均浓度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及评价见表6.4.3-3。

经预测,营运期近期、中期、远期排放的主要污染物(CO、NO2)对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和昆华医院的浓度贡献值较小,叠加现状监测值后,保护目标大气环境质量可以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的要求。



表6.4.3-3 营运期排放污染物对保护目标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的影响预测及评价结果表(mg/m3)

保护目标

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在建)

评价

时期

近期

中期

远期

预测

浓度贡献

叠加背景

浓度贡献

叠加背景

浓度贡献

叠加背景

CO

1小时浓度

0.05873

2.68873

0.09043

2.72043

0.12097

2.75097

达标

日平均浓度

0.04108

2.62108

0.06361

2.64361

0.08954

2.66954

达标

年平均浓度

0.00168

0.00168

0.00310

0.0031

0.00480

0.0048

无标准

NO2

1小时浓度

0.00662

0.03862

0.01161

0.04361

0.03437

0.06637

达标

日平均浓度

0.00368

0.03168

0.00667

0.03467

0.01118

0.03918

达标

年平均浓度

0.000134

0.000134

0.00057

0.00057

0.00072

0.00072

达标

注:小时浓度、日平均背景值采用现状监测最大值,年平均浓度未叠加背景值。

表6.4.3-4 营运期排放污染物对保护目标昆华医院的影响预测及评价结果表(mg/m3)

保护目标

昆华医院(在建)

评价

时期

近期

中期

远期

预测

浓度贡献

叠加背景

浓度贡献

叠加背景

浓度贡献

叠加背景

CO

1小时浓度

0.058730

2.68873

0.090431

2.720431

0.120979

2.750979

达标

日平均浓度

0.041081

2.621081

0.063619

2.643619

0.089547

2.669547

达标

年平均浓度

0.001686

0.001686

0.00310

0.0031

0.004803

0.004803

无标准

NO2

1小时浓度

0.006625

0.038625

0.011607

0.043607

0.034372

0.066372

达标

日平均浓度

0.003686

0.031686

0.006674

0.034674

0.011189

0.039189

达标

年平均浓度

0.000137

0.000137

0.000578

0.000578

0.000718

0.000718

达标

注:小时浓度、日平均背景值采用现状监测最大值,年平均浓度未叠加背景值。



6.4.3.3机动车尾气PM2.5影响分析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根据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温新欣、崔兆杰及济南铁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张桂芹等3人对济南市城区PM2.5的取样分析,其来源情况详见图6.4.3-1。

图6.4.3-1 PM2.5来源分析图

从图6.4.3-1可以看出,城市中PM2.5的首要污染源是机动车尾气尘(27.1%),其次是土壤尘(18.4%)、建筑尘(15.4%)等。由此可见道路的机动车尾气是PM2.5的主要来源之一。

目前国内尚未开展大范围的PM2.5监测,公开的PM2.5数据非常有限,故可以根据PM10的数据估算一下PM2.5的浓度。本项目所在区域PM10的现状监测值日均浓度范围为0.036~0.047mg/m3(见表5.4.1-3),PM2.5和PM10之间的比例通常在0.5~0.8之间,取0.8做一个极端估算可得本项目PM2.5现状日均浓度范围为0.029~0.038mg/m3,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PM2.5标准(日均标准0.075mg/m3)。本项目现状道路PM2.5情况较好,随着本项目的建设,机动车的增加,叠加现状值,PM2.5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6.4.4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小结

项目施工期废气经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后对环境影响很小;运营期车辆行驶产生的废气经预测对环境影响较小。项目施工期及营运期废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6.5固废环境影响评价6.5.1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施工期主要的固体废物包括废弃土石方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1)废弃土石方

道路K0+054~K0+095段因经过杨家坝水库,进行水库底部淤泥清理工作,产生淤泥量为1553m3;桥墩基础开挖产生土石方量为1515m3;永久弃方合计为3068m3,全部运至安宁宏城资源利用管理有限公司弃土场进行填埋。

由于水库底部淤泥清理产生的淤泥含水量较大,为避免装车、运输过程中淤泥所含污水外溢,应将其堆放、固化后方可运至弃土场。对机动车运输过程严加防范,以防撒漏。

(2)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项目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产生量为0.015t/d,工程施工时间为12个月,则施工垃圾产生量5.4t,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6.5.2运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本项目营运期的固体废物包括:(1)道路清扫垃圾,主要是果皮、纸屑、塑料、包装废弃物等;(2)管网污泥。

道路清扫垃圾产生量不定,由环卫人员打扫收集后送至垃圾收集点,然后经环卫部门集中清运、处置;道路沿线树木花草产生的绿化垃圾较为分散,采取定期人力清扫的方法加以定时收集、再送入收集车辆;对机动车运输过程严加防范,以防撒漏。管网污泥定期清掏,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处置。项目运营期固体废弃物均得到妥善的处置,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6.6.3固体废物影响分析小结

综上,本项目施工期及运营期固体废物均得到有效处置,故对环境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7水土保持

本章节引用云南淩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的《安宁太平新城管理委员会建设11号支路延长线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书(报批稿)》(以下简称“水保方案”)的主要结论进行论述。

7.1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

根据主体资料及现场调查,本项目与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同步开发建设,因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处于建设阶段,截至“水保方案”时,原地貌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林地、草地均已被损坏。

7.2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1、项目建设区

项目建设区面积共计工程总占地面积0.85hm2,全部为永久占地。

2、直接影响区

由于本项目为道路建设工程,工程建设区域呈带状,本项目的直接影响区主要包括道路工程沿线周边3~5m范围。通过量算,本工程施工直接影响区面积共为0.34hm2。

综上,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共计1.19hm2。

防治责任范围详见表7.2-1。

表7.2-1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面积统计表


序号

项目

工程占地面积及类型(hm2)

备注

合计

林地

草地

水域

项目建设区

0.85

0.17

0.6

0.08

1

路基工程区

0.72

0.13

0.53

0.06

永久占地

2

绿化工程区

0.13

0.04

0.07

0.02

永久占地

直接影响区

0.34

合 计

1.19

7.3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根据“水保方案”,本项目水土流失预测主要结果如下:

(1)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主要类型为水力侵蚀,水土流失的预测时段主要为项目施工期;

(2)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及植被面积为0.85hm2,造成水土流失面积为0.85hm2,自然恢复期0.13hm2;

(3)本工程建设过程中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为0.77hm2;

(4)本工程土石方开挖总量6533m3,主要为管槽开挖,填方15921m3,外购土石方12456m3,永久弃方为3068m3。项目产生的弃渣全部运至安宁宏城资源利用管理有限公司弃土场进行填埋;

(5)项目区原生水土流失量为3.65t,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为55.38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51.74t。

7.4“水保方案”新增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为了防治工程施工期间所产生的水土流失,减少对下游及周边地区的影响,本工程主体设计中考虑了排水和绿化措施,这些措施均属永久措施。水土保持方案根据工程建设实际和特点分析,主要增加了施工中的临时防护措施,临时排水、临时覆盖、临时拦挡和沉沙池等,以及水土保持管理要求。

主体已有水土保持措施为行道树绿化0.13hm2。新增的水土保持措施数量有:工程措施:无。植物措施:无。临时措施:移动沉沙池1口(环评提出应在杨家坝水库两岸的施工区域分别设置1口移动式沉沙池,以保证含SS污水得到全部处理)、临时覆盖1280m2,彩钢板挡护360m。

水土保持措施及监测点图见图7.4-1。

7.5水土流失防治费用估算

本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总投资为43.82万元,其中工程措施费0万元,植物措施费7.80万元,临时措施费8.64万元,独立费用24.61万元(其中监理费3.0万元,监测费13.51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0.77万元。基本预备费2.00万元。其中主体工程投资7.80万元。

7.6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值

通过各种防治措施的有效实施,项目区的扰动土地整治率可达99%,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99%,土壤流失控制达1.0,拦渣率达99%,林草植被恢复率达99%以上,最终林草覆盖率达15%。

7.7“水保方案”结论

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具有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只要认真组织实施,因工程建设对当地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减免,本项目不存在制约工程建设的水土保持问题。

8生态景观影响评价8.1对动植物的影响分析

环评单位实地勘察期间在项目所处区域未发现国家保护、省级保护或珍稀濒危动植物。

8.1.1对植物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的建设对植物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造成线路永久占地范围内植被的全部损失,根据实地调查,区内无原生植被带分布,为人工植被,共占用林地和草地0.77hm2。

工程占地及施工造成带状地表植被的损失,将对现有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工程影响范围是线状的,损失的植被面积相对于沿线地区总体植被资源是少量的,因此不会对沿线植被的丰度和生态功能产生影响。且道路建成后道路边坡的绿化同样也会对损失的植被有一定补偿。

8.1.1对动物的影响分析

1、施工期

(1)对兽类的影响

在项目施工区及周边区域,由于长期受人类活动和栖息地丧失的影响,除少数啮齿类已适应了与人类聚居生存外,其它的兽类早已逃离了原有的栖息地,故项目施工已对小型啮齿类以外的兽类影响较小。

(2)对鸟类栖息地的影响

在项目施工区及周边区域,由于分布着一定数量的人工林、池塘以及低洼湿地等,使鸟类成为该区域种类和种群数量较多的动物类群。由于鸟类拥有较强的飞行和逃逸能力,周边又有着非常宽阔的滇池湿地及其适宜繁殖的广阔生存空间,因此在项目施工期间,鸟类会暂时离开原有的栖息地去另觅生存和繁殖空间。只要不对鸟类进行有意猎杀,理论上不会对鸟类的生存空间形成大的威胁。此外,夜间工地的强光照射可能会对鸟类栖息产生一定影响,应尽量减少大功率光源对林地的直接照射。

(3)对两栖及爬行动物的影响

项目施工影响区域内,由于受人类长期的农耕活动以及农药化肥的滥用影响,生物多样性基础早已遭到了破坏。随着适合两栖及爬行类动物的栖息地和繁殖地的减少,两栖及爬行类动物的种类及种群数量均很少。施工期间只要保证道路施工过程产生的渣土不向草地、池塘等两栖爬行动物栖息地随意抛洒、堆积,尤其在两栖爬行动物进入繁殖期间,严格控制对工程影响区域内的沟渠、池塘等水体的污染,同时能在施工完成后,尽快地恢复绿地、池塘等的水域面积,项目建设对两栖爬行类动物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项目施工结束后,应迅速恢复施工影响区域的地表植被,建设一定数量的绿化林地,为鸟类营建一定的栖息环境,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接受。

2、运营期的影响

项目位于安宁市太平新城,由于项目周边区域已成为了城市建设用地,区域内动物绝大部分已经迁徙,道路运营期对动物影响较小。

8.2植被生产力、生物量损失分析

本道路实际占地面积为0.85hm2,均为永久占地。项目占地类型为林地、草地及水域及水利设施,其中林地0.17hm2、草地0.6hm2、水域及水利设施0.08hm2。

参照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教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2013年版)》中介绍的地球上生态系统的净生产力和植物生物量表来确定本项目涉及的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情况,则工程占用地引起生态系统生产力损失及生物量损失情况见表8.2-1。

表8.2-1 工程永久占地导致的植被生产力损失估算一览表

植被类型

林地

草地

合计

永久占地

面积(hm2)

0.17

0.6

0.77

单位面积生产力

(g/m2a)

600

71

-

损失生产力(t/a)

1.02

0.43

1.45

单位面积生物量

(kg/m2)

6.8

0.67

-

损失生物量(t/a)

11.56

4.02

15.58

注:林地按疏林和灌丛系统取值,草地按荒漠灌丛系统取值。

由表8.2-1可以看出,工程永久占地将造成评价范围内生态系统生产力损失约1.45t/a,损失生物量为15.58t/a。对评价范围植被的影响相对较小,对整个评价区内自然生态系统体系来说影响可接受。

道路建设使植被生物量减少和丧失是道路工程产生的主要负面影响之一,但本项目所占的林地主要为云南松、桉树、车桑子和扭黄茅等,根据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和生态恢复措施,除道路路面外,对路基边坡等用地,都将进行植被恢复,可有效减缓道路占地对植被产生的影响。道路建成后,可加强绿化,故项目对植被影响可以接受。

8.3工程占地对沿线土地利用的影响分析

从工程整体占地来看,工程永久占地的影响对道路沿线整体土地利用影响可接受,不会改变沿线地区土地利用的总体格局。占用的林地,会影响林地调节气候的功能,及间接影响林地动植物的分布,但整体影响可接受。

道路建设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占用的各土地类型比例不高,对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影响可接受。本项目的建设不会造成评价区域以及整个项目所经区域内植物覆盖功能性的降低。另外,项目占地性质为城市规划交通用地,道路建设占地提高了土地利用价值,从整个项目损益来看,项目建设造成环境破坏的负效应小于道路建设后对当地经济带动所带来的正效应。

8.4景观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采用景观美学对道路景观进行评价。主要从道路与周边景观和建筑的协调程度;道路绿化的视觉效果;道路沿线附属工程的视觉效果;路面铺装的材质、色彩等方面来进行分析评价

(1)道路与周边景观和建筑的协调程度

本项目为太平新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道路两侧主要为商业用地,道路与奥林匹克大道及8号次干道相接,道路线性与空间变换相协调。

(2)道路绿化的视觉效果

本项目设置两侧3m宽的行道树绿化带,经统计绿化占地约为1300m2。行道树树种选择红花木莲(备选树种:红花荷、合欢)。建成后将形成道路景观。

(3)道路沿线附属工程的视觉效果

交通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等,这些交通设施对于组织交通,确保车辆、行人安全以及提高道路通行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道路视觉环境有直接影响。本项目全线布设的标志类型有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和辅助标志等。位置,颜色和背景要与环境相融合。信号灯采用安宁市常用信号灯型号,设置信号灯组与倒计时屏,各交叉口设置单独信号交换机,并与全市信号灯连接成网络。

(4)路面铺装的材质、色彩

本项目采用了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一定强度、耐磨、防滑,同时考虑了用路者的视觉感受。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成后将增加城市的美感,美化市容市貌,同时给人以舒畅的感觉,对城市景观将起积极作用。

8.5生态景观影响评价结论

本项目位于安宁市太平新城,区域内人为活动频繁。项目周边区域已成为了城市建设用地,区域工程建设不涉及特殊和重要生态敏感区。

项目的建设对工程影响区域内的动植物影响不大。项目建成后绿化的合理配置将增加城市的美感,美化市容市貌,同时给人以舒畅的感觉,故对景观起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在采取相应的生态影响减缓措施的情况下,本项目建设对沿线区域土地资源、植被动物资源、生态功能区、景观的影响处于可以接受的程度,不会对沿线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9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9.1征用土地的影响

项目建成后被占用的土地将永远丧失原有产出功能,项目所在地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将随着城镇建设进程发生较大变化,建设用地、交通用地等非农业用地将明显增加,会对当地的农业及林业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

9.2对沿线居民生活的影响

本项目属于线状的道路工程,在工程施工期不可避免的造成一些交通阻隔,对居民的出行产生一定的影响,为避开施工路段可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绕行,同时由于对现有道路的封闭施工,对交通畅通也可能产生影响,但是上述影响只是暂时的,将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结束。项目在施工期间通过设置一定的通道和实施合理的交通组织设计,进一步降低由于施工对沿线居民生活的影响。

本项目建成后将方便居民出行,减少车辆的绕行,对居民的出行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项目设置有平交路口,不会影响道路两侧居民穿越道路的通行要求;但由于道路平交路口的存在,会增加沿线居民出行时的安全风险,项目在交叉路口将设置交通标志和标线,规范平交口的交通流,可以有效缓减安全风险。

总体而言,本项目的建设对沿线居民生活的影响可接受。

9.3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道路建设需要劳动力,这可增加沿线就业机会。根据对云南省道路建设的调查,道路建设将吸纳一定数量的地方民工。施工人员的进驻可带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有利于促进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道路的修建将消耗大量的钢材、原木、沥青、水泥等,可拉动内需,带动钢铁、建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随着安宁太平新城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激增。本道路的建成,将解决区域路网稀疏出行困难的问题,改善该地区交通环境,填补此区域路网空白,优化路网结构、连接区间交通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时也沟通了区内道路间的联系,完善了区域城市道路网络,改善了区域交通状况,提升了区域的吸引力,为城市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本项目实施将彻底缓解通道的交通压力,缩短通道的时空距离,节省货物的运输费用和汽车运输成本,对进一步发展地方经济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9.4对区域交通的影响分析

(1)施工期

本项目施工期对区域交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施工单位要动用大量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必须利用现有相邻路网进行各类原材料运输,进而增加现有相邻路的车流量,对现有相邻路网造成影响。交通管理部门要对此加以管理,利用相邻路网组织交通,加以分流,保证相邻路网周围居民正常生活不受干扰。

(2)营运期

根据《太平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本项目位于生态服务片区,片区内目前已建及在建多个居住小区,现状的路网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的建成、道路交通的发展和私家车拥有量的增长,道路区域现状的路的交通压力将会越来越大,本工程是目前交通量增长态势下的一项必然选择。道路的建成将为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提供出入通道,为这一带居民的出行提供快捷的道路服务。

10环境风险分析

拟建道路位于安宁市太平新城规划区,无隧道工程,无跨越水体工程。施工期发生自然风险和生态风险的可能性很小。运营期的风险主要是运输风险,根据项目区土地利用规划图,道路沿线规划为商业用地。

本次风险分析主要通过调查项目所在地区安宁市危险品的储存情况、危险品运输方式及运输路线,结合道路功能定位,分析危险品运输车辆不通过11号支路延长线的可行性,并提出禁止危险品运输车辆通过的风险预防措施。

10.1区域风险源及运输调查

经调查,项目所在地安宁市太平新城油库项目和安化项目两个危险品源:

(1)油库项目位于太平新城北部的仓储物流区,距离项目北面约3.0km。油品运输采用管道运入、车辆运出,运输路线经北部奥林匹克大道运至昆明城区,不会经过项目区域,也不涉及使用本道路运输。

(2)安化项目位于东侧马拉松东环路(东环次干道)的一类工业用地区域,距离项目直线距离约2.4km。危险品运输采用汽车运输,运输路线经马拉松东环路至北部奥林匹克大道运至昆明城区,不会经过项目所在区域,也不涉及使用本道路运输。

10.2 项目主要功能定位

11号支路延长线为安宁太平新城主干路网体系的支系,主要功能为片区运输服务道路和区内人员出行道路,主要为进出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服务。

10.3风险分析结论和预防措施

经分析,项目所在地安宁市太平新城主要危险源及运输路线不会经过项目所在区域,也不涉及使用本道路运输。11号支路延长线主要功能为片区运输服务道路和区内人员出行道路,本次环评提出11号支路延长线禁止危险品运输车辆通行。

10.4应急预案

本道路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纳入《安宁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管理。本项目不单独提出风险应急预案。

11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11.1空气污染防治措施11.1.1施工期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针对施工期产生的大气污染采取的防治措施如下:

(1)杜绝建材的散装运输,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采用定期洒水措施来减少扬尘产生量;

(2)土石方开挖扬尘主要在施工过程中产生,为降低在土石方开挖过程中造成影响,应该在开挖路段洒水,以降低开挖中产生的粉尘;

(3)合理安排开挖时间,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进行调整,力争把土石方开挖扬尘产生量降至最低;

(4)在施工场地内采取遮盖、洒水降尘等措施;

(5)遮盖粉状料堆、及时平整场地;

(6)禁止大风天气施工、合理确定施工场所、对松散的场地及时压实和恢复植被等有效的防尘措施;

(7)尽快将建筑垃圾运出项目区;

(8)施工工地尽量实行围挡封闭施工。围挡高度不低于1.8m;

(9)在项目与奥林匹克大道及8号路交叉处设置相应的车辆清洗池对进出车辆进行冲洗,避免二次扬尘污染。

(10)进出工地的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车辆,应尽可能采用密闭车斗,并保证物料不遗撒外漏。若无密闭车斗,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应用苫布遮盖严实。苫布边缘至少要遮住槽帮上沿以下15cm,保证物料、渣土、垃圾等不露出。车辆应按照批准的路线和时间进行物料、渣土、垃圾的运输。

施工中采取了上述的洒水抑尘、合理安排施工场地及时间強度、弃土及时清运并加盖防拋洒等措施、对周围空气环境的影响将得到有效减缓。施工期作为短期行为,将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

11.1.2运营期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针对运营期的空气污染防治措施如下:

(1)在道路两侧多植树、种草,绿化树种应选用对NO2吸收效果较好的树种。这样既可净化吸收车辆尾气中的污染物,又可美化环境和改善道路沿线景观。

(2)加强组织管理,对上路车辆进行检查,禁止车况差、超载、遮盖不严容易洒落的车辆上路。

(3)加强路面养护和清洁,维护良好的路况,保证汽车在良好的路况下行驶,减少扬尘和尾气污染。加强对道路沿线绿化的养护,维护绿化的减污功能。

11.2水污染防治措施11.2.1施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后回用于料罐的冲洗、场地洒水降尘,禁止将未进行沉淀处理的废水随意乱排;

(2)项目不单独建设施工营地,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民房设施处理;

(3)按照《水保方案》提出的要求,采用布设移动沉沙池,移动沉沙池采用软管与下游水塘连接,水泵抽排。移动沉沙池尺寸为2m×2m×1m,采用钢制,设1口移动沉沙池。环评提出,因项目施工区域因杨家坝水库阻隔,在靠近杨家坝水库的施工区域两岸,应分别设置移动式沉淀池,合计两口,以保证施工期间水库两岸的含SS污水得到有效的沉淀处理。沉淀后的雨水排入杨家坝水库及奥林匹克大道的雨水管网(最终进入马料河)。

11.2.2运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

加强运营期管理的管理,保持路面清洁,及时清除运输车辆抛洒在路面的污染物,减缓因路面径流冲刷造成的污染。

11.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1.3.1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针对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噪声影响,采取的防治措施如下:

(1)严格遵守昆明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加强昆明市建筑施工和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噪声管理的通知》及昆明市人民政府第72号令(《昆明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要求,在建筑施工开工十五日以前,施工单位持环保部门对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批准文件向项目所在地县(市)区环境保护局申报该工程的项目名称、施工场所和期限、可能产生的环境噪声值以及所采取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情况。

(2)禁止夜间(晚22点至早晨6点之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因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施工单位必须持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向环境保护局登记备案,并于连续施工之日1天前公告附近居民和单位。在居民出入地张贴写有施工原因及时间的告示,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尽量取得公众的谅解,并接受公众和环保和环保执法人员的监督。

(3)道路施工工地实行围挡封闭施工,围挡高度不低于1.8m。

(4)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选取噪声低、振动小、能耗小的先进设备。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差而使机械噪声增大的现象发生。

(5)加强施工区内动力机械设备管理,将可在固定施工的机械设置在临时建筑内作业,使较强声源尽可能远离道路两侧居民住宅等敏感区。

(6)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境宣传和教育,使他们认真落实各项降噪措施,做到文明施工。

(7)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放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8)城市建筑施工期间施工场地产生的噪声应当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规定。

(9)在经过居民区的路段,禁止机动车鸣喇叭。

11.3.2运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各种降噪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及降噪效果比较

根据目前已通车的城市支路调查,交通噪声预测与实际监测有一定的误差,所以本环评对敏感点采取的工程降噪措施主要是针对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商业性质),可根据运营期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采取措施处置,这样既不会造成资金的浪费,又能使噪声防治措施确实起到作用。

通过对比,结合本项目实际,并考虑隔声屏对光遮挡、日照、景观等的影响,本项目适宜选用低噪声路面、降噪绿化带等措施。

(2)合理规划和布局

根据规划,项目道路沿线规划用地为商业用地(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实施时必须严格按规划要求,留足项目与道路红线间的距离,并营造绿化带。

(3)加强机动车噪声控制与工程管理措施

1)禁止机动车夜间鸣喇叭。

2)对机动车实行定期检测,对超标车要强行维修,淘汰噪声大的车辆。

3)制定机动车单车噪声控制规划和目标,逐步较低单车噪声值。

4)限制车速,尤其是夜间超速行驶。

5)定期检查与保养路面,及时维修和修复受损路面,使路面保持良好状态。

(4)减振措施

道路应经常修补,特别是路的接头处;要限制大型车通行;限制车辆超速行驶以减轻振动;振动特别显著的地方,采用修沟和地下墙来遮断振动在地面的传播,以减小因振动而产生的噪声。

(5)隔声措施

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B03-2006)中的条文说明部分:“初期环境噪声预测值超标准3dB以下者,以初期进行环境噪声监测、适时实施防治措施为宜;初期环境噪声预测值超标准3dB时,应确定初期噪声防治措施及费用估算。”本评价敏感点声环境保护措施即按照以上原则进行考虑,同时也考虑敏感点的噪声背景值。因道路下阶段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仍然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管理单位必须制定相应的噪声跟踪监测计划,进行跟踪监测,若监测超标的,需采取相应的措施。

另外,在营运期相关主管部门加强机动车噪声控制与道路交通管理:

1)在经过居民区的路段,禁止机动车鸣喇叭。

2)对机动车实行定期检查,对超标车要强行维修,淘汰噪声大的车辆。

3)制定机动车单车噪声控制规划和目标,逐步降低单车噪声值。

4)该道路设计车速为20km/h,严格限制车速,严禁超速行驶,尤其是夜间超速行驶。

5)定期检查与保养路面。

6)对受损路面要及时维修与修复,使路面保持良好状态。

7)严格按照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情况,留足与道路红线间的距离,并建设绿化带。

11.4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措施11.4.1施工期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针对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所采取的措施如下:

(1)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弃土应及时委托渣土清运单位清运,应统一运至安宁宏城资源利用管理有限公司弃土场进行堆放,防止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由于水库底部淤泥清理产生的淤泥含水量较大,为避免装车、运输过程中淤泥所含污水外溢,应将其堆放、固化后方可运至弃土场。

(2)对表土按设计进行集中堆存,并做好相应的防流失措施,严禁与其它弃渣混堆,以利于以后用于土地恢复及绿化。

(3)严禁随意倾倒弃土弃渣,严禁向农田、水体倾倒固体废物。

(4)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可委托环卫部门定期进行清运,但应加强施工人员环保意识的教育,禁止随意丢弃垃圾。

(5)施工期间产生弃渣全部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按《昆明市城市垃圾管理办法》及《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进行清运、处置。

11.4.2运营期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1)道路清扫垃圾由环卫部门集中清运至、处置;

(2)管网污泥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11.5生态保护措施

(1)加强征地规划范围内的土地资源的管理与保护,精心设计,合理规划布局,严禁计划外占地,严禁不合理堆放。

(2)项目绿化工程应严格按照《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进行,加强运营期道路绿化植被的营养,使绿化植被起到美化、绿化的作用。

(3)临时施工场地等占地应注重后期的复垦及绿化工作,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做好景观设计工作。

(4)施工期临时设施用地尽量选择在道路征地范围内,凡因施工破坏植被而裸露的土地(包括路界内外)均应在施工结束后立即整治利用,恢复植被。

(5)路基施工应尽可能保护表层0~20cm有肥力的土壤,集中堆放并采取临时防护措施,以便于后期绿化使用。

11.6景观保护措施11.6.1施工期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施工时对现有生态景观环境会瞬即改变,施工中需有步骤分段分片进行,妥善保护好沿线的生态景观环境。施工应注意如下几点:

(1)施工期道路建设尽量在红线范围进行,以利维护城市景观环境。

(2)做好挖填土方的合理调配工作,弃土堆放点应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在降雨期间挖填土方,以防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污染水体、堵塞排水管道。

(3)在满足工程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节省占用土地,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工程结束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撤出临时占用场地,恢复原有道路。

(4)施工过程应注意保护相邻地带的树木绿地等植被。

11.6.2运营期景观的保护措施

(1)在工程区内外空地、边坡面、裸露地、空隙地、绿化用地进行植树种草,在种草植树过程中应增施有机肥料和补施氮、磷、钾肥,以促进植被迅速生长;

(2)加强绿化管理和植被养护。

11.7水土流失影响保护措施

针对项目水土流失影响采取的保护措施如下:

(1)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中提出的各项水保措施进行防治,防止水土流失对周围环境造成大的影响;

(2)道路防治区新增土质排水沟及沉砂池等临时防护措施;临时渣土转运场防治区新增编织袋装土挡墙和土布覆盖;

(3)合理安排工期,尽可能避开暴雨季节进行大规模土石方开挖与回填,避免雨水对地表土壤的冲刷和破坏。

11.8社会不利影响减缓措施

(1)施工期交通协管和道路维护:施工期间加强道路协管,防止施工车辆进出引起现有道路的交通堵塞,并注意道路的保护和维修;

(2)对施工车辆车速进行严格管理(尤其在居住密集路段),避免事故发生。

11.9风险预防措施

11号支路延长线主要功能为片区运输服务道路和区内人员出行道路,本次环评提出11号支路延长线禁止危险品运输车辆通行。

11.10其他措施

(1)建设项目必须执行国务院颁布的“三同时”制度,有关防治措施必须与道路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2)应委托监理单位对项目进行施工监理,将本项目的环境保护作为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纳入本工程的监督管理中。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合同中应明确各项环保措施,施工单位应有专职或兼职人员对环境保护进行监督管理。坚持文明施工,科学管理,合理安排工期,教育施工人员并使之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公德。

(3)项目设置的环保人员应经常进行现场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施工活动。

11.11环境污防治措施一览表

表11.11-1 环境保护措施一览表


环境要素

主 要 措 施

环境空气

施工期

1)杜绝建材的散装运输,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采用定期洒水措施来减少扬尘产生量;

2)土石方开挖扬尘主要在施工过程中产生,为降低在土石方开挖过程中造成影响,应该在开挖路段洒水,以降低开挖中产生的粉尘;

3)合理安排开挖时间,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进行调整,力争把土石方开挖扬尘产生量降至最低;

4)在施工场地内采取遮盖、洒水降尘等措施;

5)遮盖粉状料堆、及时平整场地;

6)禁止大风天气施工、合理确定施工场所、对松散的场地及时压实和恢复植被等有效的防尘措施;

7)尽快将建筑垃圾运出项目区;

8)施工工地尽量实行围挡封闭施工。围挡高度不低于1.8m;

9)在项目与3号次干道(民族大道)交叉处设置相应的车辆清洗池对进出车辆进行冲洗,避免二次扬尘污染。

10)进出工地的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车辆,应尽可能采用密闭车斗,并保证物料不遗撒外漏。若无密闭车斗,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应用苫布遮盖严实。苫布边缘至少要遮住槽帮上沿以下15cm,保证物料、渣土、垃圾等不露出。车辆应按照批准的路线和时间进行物料、渣土、垃圾的运输。

运营期

1)在道路两侧多植树、种草,绿化树种应选用对NO2吸收效果较好的树种。这样既可净化吸收车辆尾气中的污染物,又可美化环境和改善道路沿线景观。

2)加强组织管理,对上路车辆进行检查,禁止车况差、超载、遮盖不严容易洒落的车辆上路。

3)加强路面养护和清洁,维护良好的路况,保证汽车在良好的路况下行驶,减少扬尘和尾气污染。加强对道路沿线绿化的养护,维护绿化的减污功能。

施工期

1)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后回用于料罐的冲洗、场地洒水降尘,禁止将未进行沉淀处理的废水随意乱排,

2)项目不单独建设施工营地,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民房设施处理;

3)按照《水保方案》提出的要求,采用布设移动沉沙池,移动沉沙池采用软管与下游水塘连接,水泵抽排。移动沉沙池尺寸为2m×2m×1m,采用钢制,设2口移动沉沙池。沉淀后的雨水排入杨家坝水库及奥林匹克大道的雨水管网(最终进入马料河)。

运营期

加强运营期管理的管理,保持路面清洁,及时清除运输车辆抛洒在路面的污染物,减缓因路面径流冲刷造成的污染。

声环境

施工期

1)严格遵守昆明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加强昆明市建筑施工和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噪声管理的通知》及昆明市人民政府第72号令(《昆明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要求。

2)禁止夜间(晚22点至早晨6点之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

3)道路施工工地实行围挡封闭施工,围挡高度不低于1.8m。

4)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选取噪声低、振动小、能耗小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

5)加强施工区内动力机械设备管理,将可在固定地点施工的机械设置在临时建筑房内作业,使较强声源尽可能远离道路两侧居民住宅等敏感区域。

6)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境宣传和教育,使他们认真落实各项降噪措施,做到文明施工。

7)合理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

8)城市建筑施工期间施工场地产生的噪声应当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规定。

9)在经过居民区的路段,禁止机动车鸣喇叭。

运营期

1)营运期管理单位必须制定相应的噪声跟踪监测计划,对项目沿线噪声近、中、远期噪声情况进行跟踪监测。

2)加强交通管理,严格执行限速和禁止超载等交通规则。

3)在经过居民区的路段,禁止机动车鸣喇叭。

4)严格限制车速,严禁超速行驶,尤其是夜间超速行驶。

5)经常养护路面,保证拟建公路的良好路况。

6)对受损路面要及时维修与修复,使路面保持良好状态。

7)严格按照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情况,留足与道路红线间的距离,并建设绿化带。

固体废弃物

施工期

1)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弃土应及时委托渣土清运单位清运,应统一运至安宁宏城资源利用管理有限公司弃土场堆放,防止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由于水库底部淤泥清理产生的淤泥含水量较大,为避免装车、运输过程中淤泥所含污水外溢,应将其堆放、固化后方可运至弃土场。

2)对表土按设计进行集中堆存,并做好相应的防流失措施,严禁与其它弃渣混堆,以利于以后用于土地恢复及绿化。

3)严禁随意倾倒弃土弃渣,严禁向农田、水体倾倒固体废物。

4)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可委托环卫部门定期进行清运,但应加强施工人员环保意识的教育,禁止随意丢弃垃圾。

5)施工期间产生弃渣全部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按《昆明市城市垃圾管理办法》及《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进行清运、处置。

运营期

1)道路清扫垃圾交由环卫部门集中清运至、处置;

2)管网污泥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生态环境

1)加强征地规划范围内的土地资源的管理与保护,精心设计,合理规划布局,严禁计划外占地,严禁不合理堆放。

2)项目绿化工程应严格按照《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进行,加强运营期道路绿化植被的营养,使绿化植被起到美化、绿化的作用。

3)临时施工场地等占地应注重后期的复垦及绿化工作,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做好景观设计工作。

4)施工期临时设施用地尽量选择在道路征地范围内,凡因施工破坏植被而裸露的土地(包括路界内外)均应在施工结束后立即整治利用,恢复植被。

5)路基施工应尽可能保护表层0~20cm有肥力的土壤,集中堆放并采取临时防护措施,以便于后期绿化使用。

景观环境

施工期

1)施工期道路建设尽量在红线范围进行,以利维护城市景观环境。

2)做好挖填土方的合理调配工作,弃土堆放点应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在降雨期间挖填土方,以防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污染水体、堵塞排水管道。

3)在满足工程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节省占用土地,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工程结束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撤出占用场地,恢复原有道路。

4)施工过程应注意保护相邻地带的树木绿地等植被。

运营期

1)在工程区内外空地、边坡面、裸露地、空隙地、绿化用地进行植树种草,在种草植树过程中应增施有机肥料和补施氮、磷、钾肥,以促进植被迅速发展;

2)加强绿化管理和植被养护。

水土流失

1)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中提出的各项水保措施进行防治,防止水土流失对周围环境造成大的影响;

2)道路防治区新增土质排水沟及沉砂池等临时防护措施;临时渣土转运场防治区新增编织袋装土挡墙和土布覆盖;

3)合理安排工期,尽可能避开暴雨季节进行大规模土石方开挖与回填,避免雨水对地表土壤的冲刷和破坏。

社会影响

1)施工期交通协管和道路维护:施工期间加强道路协管,防止施工车辆进出引起现有道路的交通堵塞,并注意道路的保护和维修;

2)对施工车辆车速进行严格管理(尤其在居住密集路段),避免事故发生。

风险防范

11号支路延长线主要功能为片区运输服务道路和区内人员出行道路,本次环评提出11号支路延长线禁止危险品运输车辆通行。

其他措施

1)建设项目必须执行国务院颁布的“三同时”制度,有关防治措施必须与道路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2)应委托监理单位对项目进行施工监理,将本项目的环境保护作为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纳入本工程的监督管理中。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合同中应明确各项环保措施,施工单位应有专职或兼职人员对环境保护进行监督管理。坚持文明施工,科学管理,合理安排工期,教育施工人员并使之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公德。

3)项目设置的环保人员应经常进行现场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施工活动。

11.13建议

1)为了加强对沿线环境的保护和实施力度,建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共同协商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奖惩制度,明确各自的环境保护职责,提高施工主体的环境保护主人翁责任感。

2)在道路运营期经常养护路面,保证路面平整,减轻汽车行驶颠簸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施工期环境保护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严格的环境保护施工管理,因此,建议将施工过程的环境保护要求纳入招标书,并在评审投标书时审议施工承包商的环境保护承诺。

4)建设单位在招标文件的编制过程中,应将审批通过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批复以及水土保持方案中所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编入相应的条款中。

5)承包商在投标文件中应给出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和实施计划;应承诺加强施工管理,并定期对各级人员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6)建设单位议标过程中应对投标文件环境保护部分进行评估,对中标方的不足之处提出补充及完善的要求。

12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2.1社会效益简要分析12.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为城市支路,项目建成后可为奥特莱斯砂之船片区带来以下效益:

(1)配套的市政工程(给排水、电力、电信等)极大提高片区基础设施水平,改善片区投资及居住、商业环境,加快片区建设步伐,同时也为道路周边的开发提供便利的基础设施条件;

(2)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新的机遇,优化和完善片区路网结构及市政配套工程,加快片区的建设与发展,提高沿线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活动水平,带来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3)对片区产业布局调整、空间结构优化和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片区用地布局规划及多次现场踏勘,安宁太平新城已在迅速建设中。为进一步加快奥特莱斯砂之船地块的建设步伐,积极推进本条道路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必要的。

12.1.2本项目的社会效益

奥特莱斯砂之船片区内现有交通设施不齐全,不能满足现状和片区发展的需求。本项目的建设,将极大的改善片区的基础设施状况,满足生产生活需求,对提升片区的品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改善投资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安宁太平新城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项目建设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如下:

(1)道路工程的建设将促进奥特莱斯砂之船片区及片区周边的经济发展,同时提供直接、间接就业岗位,有利于扩大就业。

(2)道路通车后,可加强奥特莱斯砂之船片区与太平新城其他区域的经济联系,优势互补,降低进出片区内的物资运输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为片区提供运输通道,将给周边地区的市场开拓带来商机。

(3)促进片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引进先进技术、人才、资金和管理经验,促进开发建设。

(4)促进片区内与国内外的物资、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交流,方便居民出行,极大改善项目所在片区的投资环境,加快引进先进技术、人才、资金和管理经验,促进片区的开发建设。

12.2经济效益简要分析

由于该道路功能定位为城市支路,主要功能为客运交通运输,因此项目建成后,将获得运输费用节约效益、运输时间节约效益、旅客时间节约效益、减少拥挤的效益、提高交通安全的效益和土地增效等六项效益。

12.3环境保护投资估算及效益简析12.3.1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建设项目总投资3578万元,环保投资40.9万元,占总投资的1.14%,具体环保投资情况见表12.3.1-1。

表12.3.1-1 项目环境保护投资估算表


环保项目

措施内容

数量

金额

(万元)

备注

生态环境保护及恢复

绿化

可研提出

全线

9.6

已计入主体工程投资

噪声防治

施工期

施工围挡

1.0

估列

营运期

/

/

/

/

水污染防治

施工期

施工场地内沉淀池

2座

1.0

环评新增

施工场地隔油池

1座

0.5

环评新增

营运期

——

——

/

/

环境空气

污染防治

施工期

洒水降尘费用

2月

0.3

估列

营运期

/

/

/

/

固体废物

施工期

弃渣的处理

/

/

已计入主体工程投资

生活垃圾的处理

2.25t

0.3

估列

营运期

/

/

/

/

环境管理投资

环境监理

施工期

1年

7.2

1个专职:6万元/a;1个兼职:1.2万元/a

环境监测

施工期

1年

7.5

项目环境监测计划

营运期

2年

5.0

环保验收

/

8.5

估列

合计

——

——

40.9

——

注:项目水保投资由水土保持专项提出,不计入环保投资。

12.3.2环境保护投资效益简析

本项目环境保护投资的投入,减少和避免了因修建道路造成的环境损失;同时,可更大限度地发挥道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环境保护投资的效益往往很难用货币的形式表示。

(1)直接效益

项目建设带来的环境问题是多方面的。因此,采取操作性强且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后,每年所换回的经济损失即环境保护投资的直接效益是显而易见的,但很难用货币形式来衡量。只能对若不采取措施时因工程建设而导致的生态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环境空气等质量的变化所引起的对沿线人体健康、生活质量等方面的经济损失作粗略计算或定性分析,用以反馈环境保护投资的直接经济效益。

(2)间接效益

在实施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后,将会产生以下间接效益:保证沿线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正常的生活秩序,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减少社会不稳定的诱发因素等。所有这些间接效益在目前很难用货币形式来度量,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是环境保护投资所获取的社会效益的主要组成部分。

鉴于环境保护投资的直接和间接效益均难以量化,在此仅对项目环境保护投资所带来的环境、社会和综合效益作简要的定性分析。

13环境保护管理与环境监理13.1环保管理13.1.1环保管理机构

为减轻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项目建设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建立自上而下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该机构应由工程指挥部副指挥负责,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兼职或专职的环保专业人员参加协同工作,并接受环境主管部门的监督,以切实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

13.1.2环保管理计划

环保管理计划的实施应贯彻于项目运作的始终,并针对项目运作不同阶段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要求。

(1)设计阶段:设计部门应将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保措施落实在施工设计中,建设单位环保部门应对环保措施的工程设计方案负责审查。

(2)招标阶段:承包商在投标中应有环保的内容,中标后的合同中应有实施环保措施的条款。

(3)施工阶段:建设单位在施工开始后应设置兼职环保人员,按设计文件实施施工期环境管理与监督,重点是施工噪声、粉尘和水土流失的防治等。各施工队伍应配备一名环保人员,监督管理环保措施的实施。

(4)运营阶段:运营期间环保管理、监测由相关的环保管理机构负责实施,环保部门负责。

环保管理计划的详细内容根据各部门只能的不同,分为环境管理计划(见表13.1.2-1)和环境监督计划(见表13.1.2-2)。

表13.1.2-1 环境管理计划一览表


阶段

潜在负面影响

减缓措施

实施

机构

负责机构

监督机构

设计阶段

1、影响现有景观

1.结合现状优化设计

设计

单位

建设单位

环保局及城管局等

1、施工现场粉尘和噪声

1、运输道路定期洒水,在高噪声设备夜间禁止作业;

工程承包商

建设单位

环保局及道路管理部门等

2、土地开挖,引发水土流失;

2、加强管理;

3、固废影响环境卫生;

3、环境管理,及时清运。

1、车辆运营产生的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

1、精心养护,绿化,设置隔声降噪设施;

工程承包商及道路管理部门等

建设单位及道路管理部门等

环保局及道路管理部门等

2、车辆交通产生的事故风险,由此可导致丧命的有毒物洒落、造成人畜受伤

2、禁止危险品运输车辆通行。

表13.1.2-2 环境监督计划一览表


阶段

机构

监督内容

监督目的

设计和建设阶段

建设单位环保管理、监理人员

1.审核环保初步设计;

1.严格执行“三同时”;

2.审核环保投资是否落实;

2.确保环保投资;

3.检查污染物排放、控制和处理情况;

3.确保项目执行相关环保法规与标准,并落实环保措施;

4.检查建设施工占地类型的选择与恢复处理计划;

4.确保施工场所满足环保要求,资源不被严重破坏;

5.检查环保设施“三同时”情况,确定最终完成期限;

5.确保项目建设严格按照“三同时”进行;

6.检查环保设施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6.验收环保设施。

运营阶段

环保局

1.检查监测计划的实施完成情况;

1.落实监测计划;

2.检查有无必要实施进一步的环保措施(可能出现未预计到的环境问题);

2.切实保护环境;

道路管理部门

禁止危险品运输车辆通行。

消除事故隐患源头,避免发生恶性污染环境事件。

13.2环境监测

根据项目特点,指导环境监测计划如表13.2-1。

表13.2-1 环境监测计划一览表

阶段

项目

指标

周期

测点位置

运营期

噪声

Leq(A)

运营近、中、远期每期至少一次,昼夜间各一次

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在建)

13.3环境监理

项目的环境监理工作由监理公司承担(但监理人员需经环保培训),建设单位应在工程建设前与承担环境监理的单位签订环境监理合同。

13.3.1环境监理范围

环境监理的范围包括工程所在区域与工程影响区域,主要有施工现场、施工道路、工程办公区和工程营地、附属设施、受建设施工影响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区域以及运营期受工程影响的区域。环境监理工作必须贯穿于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及工程保修阶段(交工及缺陷责任期)。

13.3.2环境监理一般程序

(1)制定工程施工期环境监理计划;

(2)根据各项环保措施编制环境监理细则;

(3)根据环境监理细则进行施工期环境监理;

(4)参与工程环保验收,签署环境监理意见;

(5)监理项目完成后,向项目法人提交监理档案资料。

13.3.3环境监理内容

环境监理包括工程环境保护达标监理和环境保护工程监理。

(1)环境保护达标监理

主要是指对主体工程的施工过程是否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进行监理,如污水、废气、噪声等的排放应达到有关标准的要求,施工是否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等。

(2)环境保护工程监理

主要是对为了保护环境而建设的各项环境保护设施(包括临时性的)进行监理,包括污水处理设施、防治噪声措施、绿化工程等。

环境监理计划内容见表13.3.3-1。

表13.3.3-1 项目环境监理内容一览表


监理内容

1、检查施工单位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的运行情况;

2、检查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对承包合同中环境保护条款的执行与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重点监督检查施工场扬尘控制、污水处理、噪声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置和卫生防疫等方面;

3、主持召开工程区域范围内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会议,对有关环境方面的意见进行汇总,交流并审核施工单位提出的处理措施;

4、协调建设各方有关环保的工作关系和调节有关环境的争议;

5、系统记录工程施工环境影响,环境保护措施效果,环境保护工程施工质量,及时定期做出评价,并反馈或上报给施工单位、监理公司、建设单位环保机构等有关单位;

6、施工单位的进度款支付签证中,除原审意见不变外,环境监理应签署对施工单位环境保护的评价意见,作为计量支付的证据之一;

7、编写环境监理月报和工程环境监理报告。

13.3.4环境监理技术要点

环境监理单位应收集拟建道路的有关资料,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环境保护设计、施工单位的设备、生产方式、管理、施工现场的环境情况,以及施工过程的排污规律、防治措施等。然后应根据收集的资料资料制定环境监理计划,按施工进度计划及排污行为的不同,确定不同时段的监理重点项目、监理方式及监理方法。监理过程中,主要对以下重点开展工作:

(1)施工扬尘

监督施工单位采取扬尘防治措施,如及时洒水抑尘等,防止干燥气候条件下产生扬尘;在粉状货物运输过程中,监督车辆按照环境保护要求采取防尘措施,凡有货物跌落的地方也应有防尘的措施。

(2)施工噪声

确认施工单位的产噪设备不是国家禁止生产、销售、进口、使用的淘汰设备;监督施工单位加强设备的维护,及时更换磨损的部件,降低噪声;监督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高噪声施工机械应尽量避免在夜间运行;检查噪声监测记录,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施工单位整改;敦促运输车辆司机文明驾驶,加强运输车辆年审工作。

(3)弃渣

监督施工过程产生的弃渣按规定处置。

(4)水土保持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防护措施,防治雨季产生水土流失。

(5)施工废水

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及环保要求进行施工:在施工现场建设沉淀池,沉淀池污泥清运至指定地点,沉淀后的污水尽量循环使用;检查并要求不能循环使用而外排的施工废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确认施工单位没有使用国家禁止的污染水环境的工艺和设备;监督施工单位合理利用水资源,督促施工单位节约用水。

(6)施工现场的植被保护措施

审查施工企业制定的有关保护措施,并做好现场检查,监督施工单位进行植被恢复及景观美化,避免施工对施工现场原有景观造成大的不利影响。

环境监理情况详见表13.3.4-1。

表13.3.4-1 环境监理一览表

施工期主要监理内容

监理要求

执行单位

监督管理部门

弃渣、生活垃圾

及时清运、处置

监理单位

业主、当地环保部门

施工扬尘

采取扬尘防治措施,如遮盖砂石堆场、及时洒水抑尘等,防止干燥气候条件下产生扬尘;在粉状货物运输过程中,监督车辆按照环境保护要求采取防尘措施,凡有货物卸载的地方也应有防尘的措施。

监理单位

施工噪声

确认施工单位的产噪设备不是国家禁止生产、销售、进口、使用的淘汰设备;监督施工单位加强设备的维护,及时更换磨损的部件,降低噪声;监督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高噪声施工机械应尽量避免在夜间运行;检查噪声监测记录,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施工单位整改;敦促运输车辆司机文明驾驶。

监理单位

施工废水

在施工现场建设沉淀池,沉淀后的污水洒水降尘回用不外排;确认施工单位没有使用国家禁止的污染水环境的工艺和设备;监督施工单位合理利用水资源,督促施工单位节约用水。

监理单位

生态影响

应做好绿化工程监理,降低施工期和平整阶段填方土石方的水土流失情况,生态环境得到逐步恢复。

监理单位

13.3.5环境监理工作费用估算

完成项目监理工作预计需配备1名专职及1名兼职人员。专职6万元/a,兼职1.2万元/a,则项目环境监理费用约为7.2万元。具体实施以业主与有资质的环境监理单位协商为依据。

13.4环境保护竣工验收

本工程所有环保设施均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按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建设单位负责环境管理的部门应对监测数据进行认真分析评价,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做为评价污染防治措施运行效果的依据,竣工验收时按下列清单进行竣工验收。(见图13.4-1和表13.4-1)

表13.4-1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一览表


类别

环境保护措施

治理效果

验收标准

生态环境

植行道树、铺设绿化带

景观美化

按道路绿化验收执行

大气环境

加强路面的养护

减少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

声环境

增加绿化带种植密度、采用低噪路面材料

削减交通噪声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

水环境

建设雨水、污水管网

将雨水、污水分别引入奥林匹克大道的雨水、污水管网

雨污分流,管网与奥林匹克大的管网对接

固体废废物

弃渣全部妥善处置

处置率100%

/

14公众参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14.1 公众参与目的

本次公众参与调查目的是让公众对本道路建设发表意见,包括公众对本道路选址的意见,项目建设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对项目建设的要求等。通过公众参与调查表的反馈形式,将公众对本项目建设的主要意见和态度汇总于报告书中,为决策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进行公众参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调查,使工程影响区的公众进一步了解项目情况,同时听取工程影响区的公众和社会团体的意见。通过公众参与调查表的反馈形式,向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反馈,实现政府相关部门、设计单位、建设单位与公众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充分考虑社会各方各面的利益和主张,并反映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使项目更完善合理,从而更大限度地发挥项目的综合效益,并为决策部门决策提供依据。本评价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中公众参与的一般要求和组织形式进行本项目建设的公众参与。

14.2 调查原则

公众参与调查按针对性和随机性相结合的原则进行。针对性是指调查的内容有一定的针对性,调查的对象也有意识地针对社会各界不同层次的人士,主要还是调查线路沿线的群众。

14.3 公众参与的形式

(1)进行信息公告

建设单位在确定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后7日内,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于2015年3月6日~2015年3月15日采取在建设项目所在地公共场所张贴信息公告的形式进行了第一次公示,向公众公告建设项目的名称及概要、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承担评价工作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等。在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基本完成后,2015年4月16日~2015年4月25日在建设项目所在地公共场所张贴信息公告的形式进行了第二次公示。

(2)发放问卷调查

在发布信息公告后,正式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时,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组织进行本项目的公众参与,通过发放问卷,了解建设项目周围公众对项目建设的意见及建议。本评价共发放问卷56份,其中个人问卷50份,回收50份,回收率100%;团体问卷6份,收回6份,回收率100%。此次公众参与调查覆盖了该道路周围有可能受影响敏感目标和社会团体,受调查人员分布较为合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基本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真实想法,本评价对收回的问卷进行统计,针对公众关心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进行分析。

14.4 调查结果统计14.4.1 个人调查结果统计

(1)调查情况

为了能全面反映项目涉及区域居民对项目的意见,使调查对象更具有代表性,真实地反馈公众的意见,建设单位于2015年4月16日~2015年4月25日开展了公众意见问卷调查。接受调查的公众代表主要为项目周边的居民,包括太平新城街道办事处昆华苑、始甸、新邑、马村等居民。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回收调查问卷50份,返回率100%。参与调查群众分布及基本情况见表11.4.1-1。

表14.4.1-1 调查者情况统计


性别构成

/

/

/

30

20

/

/

/

年龄构成

20岁以下

21-40岁

41-50岁

50岁以上

/

7

33

6

4

/

文化层次

小学及以下

初中

高中

中专

大专及以上

12

2

2

5

29

职业

农民

工人

个体工作者

公务员

学生

10

30

0

1

9

从表11.4.1-1调查人员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本次公众参与调查的参与者涉及不同年龄构成、各文化层次及不同行业。

(2)调查内容统计

为使公众对该工程有所了解,本次调查首先向被调查对象介绍了项目情况和工程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然后听取公众意见并发放调查表,公众参与调查统计结果见表11.4.1-2。

表14.4.1-2 个人调查表结果统计表


调查问题

备选答案

数量

比例(%)

1、您对该道路项目了解程度

不知道

0

0

知道一点

48

96

比较了解

2

4

2、您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该项目?

新闻媒体

0

0

调查人员介绍

48

96

其他

2

4

3、您是否同意该道路的选线、走向?

同意

50

100

不同意

0

0

不知道

0

0

4、工程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包括噪声、交通等)?

无影响

49

98

有影响但可接受

1

2

不可接受

0

0

5、道路建成运营后对您影响最大的是?

交通噪声

38

76

汽车尾气

8

16

灰尘

3

6

其他

1

2

6、建议采取何种措施减轻影响?(可多选)

道路绿化

50

/

声屏障

3

/

其他

0

/

7、修建该道路对本地区发展有哪些影响?(可多选)

缓解交通压力

40

/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27

/

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

8

/

不知道

0

/

8、总的来说,您对项目建设持什么态度?

支持

50

100

反对

0

0

无所谓

0

0

从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1)96%的调查公众在此之前知道本项目的建设,在本次调查人员进行介绍后,所有被调查的公众对该项目有所了解;

(2)100%的公众同意该道路的选线、走向,无人不同意;

(3)施工期(噪声、交通等)对居民生活影响的调查中:98%的公众认为无影响,2%的公众认为有影响但可接受,没有公众认为不可接受;

(4)道路建成运营后对居民影响最大的调查中:76%的公众认为噪声影响最大,16%的公众认为汽车尾气影响最大,6%的公众认为灰尘影响最大,2%认为是其他影响。

(5)建议采取何种措施减轻影响的调查中:选择道路绿化的公众为50人次,3人次建议增加声屏障;

(6)修建该道路对本地区发展的影响:大部分公众(40人次)认为可以缓解交通压力;27人次认为可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8人次认为可以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

(7)100%的公众对项目建设的总体态度是支持,无公众持无所谓或反对的态度。

14.4.2 团体问卷结果分析

(1)调查情况

本次公众参与社会调查表共发出6份,收回6份,比例为100%。

参与调查的单位团体有:安宁市太平环境保护所、安宁市国土资源局太平新城国土资源所、安宁太平新城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局、安宁太平新城管理委员会经济发展局、安宁市人民政府太平新城街道办事处水利水土保持管理站、安宁市人民政府太平新城街道办事处林业工作站。

(2)调查内容统计

关于受影响单位团体部分的调查,对一些可供回答的选项较固定,采用事先设置答案供选择的定式调查方式,以获得准确的统计数据,调查统计结果见表14.4.2-1。

表14.4.2-1 社会团体问卷调查式统计表


调查问题

备选答案

数量

比例(%)

1、您对该道路项目了解程度

不知道

0

0

知道一点

0

0

比较了解

6

100

2、您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该项目?

新闻媒体

0

0

调查人员介绍

1

17

其他

5

83

3、您是否同意该道路的选线、走向?

同意

6

100

不同意

0

0

不知道

0

0

4、工程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包括噪声、交通等)?

无影响

2

33

有影响但可接受

4

67

不可接受

0

0

5、道路建成运营后对您影响最大的是?

交通噪声

4

67

汽车尾气

2

33

灰尘

0

0

其他

0

0

6、建议采取何种措施减轻影响?(可多选)

道路绿化

6

/

声屏障

1

/

其他

0

/

7、修建该道路对本地区发展有哪些影响?(可多选)

缓解交通压力

5

/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2

/

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

0

/

不知道

0

/

8、总的来说,您对项目建设持什么态度?

支持

6

100

反对

0

0

无所谓

0

0

调查结果表明,当地政府和社会团体对本项目建设将产生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和了解。调查的所有当地政府和社会团体认为本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是利大于弊,赞成本项目建设,希望及早开始建设,加快建设进度,使其早日发挥效益,造福人民。

14.5 公众参与调查意见采纳说明

(1)公众要求对施工过程安排好临时通道,保持现有道路通畅。评价单位向建设单位反馈了这一信息。建设单位表示:接受公众的建议,拟将该建议写入设计文件中,督促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认真落实。

(2)公众要求减少施工期扬尘和噪声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评价单位向建设单位反馈了这一信息。建设单位表示:将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监理,督促施工单位认真落实各项环保措施,以减少对居民的影响。

(3)公众要求加强沿线绿化建设。评价单位向建设单位反馈了这一信息。建设单位表示:工程设计已充分考虑了道路绿化;将落实水土保持报告书提出的各项水保措施,并督促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认真执行。

14.6 公众参与结论

经项目建设公众参与信息公示及进行问卷调查及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在项目公示期间,没有收到公众任何反对意见;

(2)公众参与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项目个人调查支持率为100%,团体调查支持率为100%。调查人员介绍前,少部分被调查的公众表示不清楚本项目的建设;因此,项目业主应做好宣传工作,让公众了解项目的建设对区域交通、居民出行及地方经济的作用,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3)受调查公众对项目施工期及营运期希望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提出了一定要求,建设单位予以采纳。在项目建设期严格施工组织管理,按照施工要求施工,做好防尘,降噪工作;运营期间,做好相关的环境保护工作,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加强道路绿化,减少噪声和扬尘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

15产业政策及规划相符性分析15.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对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改)》,本项目符合鼓励类项目中的第二十二项“城市基础设施”中第4条“城市道路及智能交通体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相关规定。

15.2规划符合性分析

(1)与城市总体规划符合性分析

《安宁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8-2020)》定义的安宁市城市性质为: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的现代绿色工业强市和休闲养生名城,现代新昆明的西部新城,中国西部重要的工业基地。太平新城为安宁“两翼一心五组团”总体功能布局中的一翼,功能定位为体育休闲组团。

《太平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区内用地功能进行细分,分为仓储物流组团、商贸物流组团、多彩国际居住组团、健康居住组团、行政服务组团、体育休闲居住组团、智慧居住组团、秀水居住组团、商业服务居住组团、创意产业组团、养生度假组团和主题商贸组团。11号支路延长线位于生态服务片区,道路沿线规划用地为商业用地(奥特莱斯地块),目前道路两侧为在建的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

为加快安宁太平新城的建设,让太平新城成为旅游休闲最佳地、民族文化展示地、竞技体育服务地、体育科研开发地、环境优良居住地和康复疗养集中地,使基础设施及早到位,是实施小镇大规模开发的前提,也是避免重复建设,吸引各方投资的重要条件,而11号支路延长线的建设又是太平新城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项目符合安宁市总体规划及太平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2)与太平新城路网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太平新城主要道路网基本形成。已修建的干道有太安

大道、太宁路、太金路、太兴路、和平大道、太和路、奥林匹克大道、5号次干道、民族大道(3号次干道)、萨马兰奇大道等,太平新城内部部分支路也已经修建完成。11号支路延长线主要连接奥林匹克大道及其他支路,在路网中起到了重要的连接作用。本项目出现在片区土地利用规划中,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太平新城道路系统规划。

16评价结论16.1项目概况

安宁太平新城11号支路延长线建设项目按照城市支路标准建设,道路全长426.890m,红线宽20m,双向2车道,设计车速20km/h。道路西侧起于奥林匹克大道(已建),东侧连接在建的8号路(在建)与11号路(在建)相接,属于安宁太平新城路网工程。道路无高架及隧道工程,K0+054~K0+095段设计一个五孔涵洞。环保投资40.9万元,占总投资的1.14%。

16.2产业政策、规划符合性及选线合理性分析

对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改)》,本项目符合鼓励类项目中的第二十二项“城市基础设施”中第4条“城市道路及智能交通体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相关规定。

本项目与《安宁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8-2020)》相符,与《太平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相符,既能满足沿线地区的区域交通功能,又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综上所述,该线路方案是可行的。

16.3 环境质量现状16.3.1生态环境

据实地调查,道路沿线有林地、人工绿地和草地,未发现国家保护的珍稀动植物。本项目占地主要为林地,水土流失调查显示该地区属微度侵蚀,项目不涉及任何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动物迁徙通道,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为一般状态。

16.3.2水环境

收集的地表水质监测资料中:

杨家坝水库(景观水塘)取样点水质因子pH监测值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要求外,COD、BOD5、总磷、氨氮、石油类监测值超标率均为100%。水质中COD、BOD5、总磷、氨氮超标的原因主要由于汇水范围内的村庄、小区排放的生活污水长期的积累所导致;石油类超标的原因主要由于附近来往的施工车辆落地油经雨水冲刷进入水库,并累积所致。

马料河下游——污水处理厂出水汇入断面,水质因子COD、总磷、氨氮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限值。超标的原因主要由于旁边的村庄、小区排放的生活污水长期的积累所导致。预计太平中部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后,太平街道办现状农业及生活污水经处理排放,将改善马料河水体水质。

16.3.3环境空气

收集的环境空气监测资料中:昆华医院(在建)监测点的小时浓度和日均浓度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要求。项目拟建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

16.3.4声环境

根据现场实测,项目所在区域昼、夜噪声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和2类区标准。总体来讲,沿线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16.4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6.4.1 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16.4.1.1 地表水影响分析结论

项目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后回用;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民房设施处理;暴雨产生的径流经临时截排水沟汇集并经沉淀池沉淀后排入已建成的雨水管网和水体。运营期地面径流进入配套雨水管网。通过以上措施,项目施工期及运营期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16.4.1.2地下水影响分析结论

根据项目纵断面图,项目最低标高位于地下水水位线以上。项目路基施工无需抽排地下水,不会对地下水水位和水质造成影响。据调查,工程沿线未穿越地下水环境敏感区、不设置隧道、站场以及服务区,故本项目对地下水水质、水位及地下水流向影响可接受。

16.4.2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结论

项目施工期废气经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后对环境影响很小。

运营期车辆行驶产生的废气经预测,近期、中期、远期排放的主要污染物(CO、NO2)对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和昆华医院的浓度贡献值较小,叠加现状监测值后,保护目标大气环境质量可以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的要求。运营期汽车尾气排放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可接受。

16.4.3 声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1)施工期

对施工噪声进行预测,施工噪声在保护目标的超标程度为:施工噪声超标程度:昼间19.8[dB(A)],夜间34.8[dB(A)]。11号支路延长线计划2015年10月竣工。经调查了解,奥特莱斯砂之船项目完工时间为2016年下半年,昆华医院完工时间为2016年年初。项目施工噪声不存在对在建和规划保护目标造成影响,道路施工噪声对声环境影响较小。

(2)运营期

经采取路边绿化带、路堤及路堑等的遮挡措施后,对运营近期2015年、中期2022年、远期2030年噪声影响进行预测:在建及规划的主要保护目标昼间、夜间噪声预测值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功能区标准。

经预测,道路远期最大噪声距中线14m(距红线4m)可以达到2类区标准,主要在建及规划的保护目标距离道路中心线最近距离为17m。

综上,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和敏感目标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16.4.4 固体废物处置及影响分析结论

本项目施工单位租用民房,不单独建设施工营地,生活垃圾纳入住地的收纳系统,由环卫部门清走;废弃土方委托有资质单位运至安宁宏城资源利用管理有限公司弃土场处置;表土用于后期绿化。营运期的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负责,管网污泥委托资质单位处置,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本项目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可接受。

16.4.5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本项目位于安宁市太平新城,区域内人为活动频繁。工程建设不涉及特殊和重要生态敏感区。

项目的建设对工程影响区域内的动植物影响不大。项目建成后绿化的合理配置将增加城市的美感,美化市容市貌,同时给人以舒畅的感觉,故对景观起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在采取相应的生态影响减缓措施的情况下,本项目建设对沿线区域土地资源、植被动物资源、生态功能区、景观的影响处于可以接受的程度,不会对沿线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16.4.6水土保持结论

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具有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只要认真组织实施,因工程建设对当地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减免,本项目不存在制约工程建设的水土保持问题。

16.4.7事故风险分析

项目所在地安宁市太平新城主要危险源及运输路线不会经过项目所在区域,也不涉及使用本道路运输。11号支路延长线主要功能为片区运输服务道路和区内人员出行道路,本次环评提出11号支路延长线禁止危险品运输车辆通行。

16.5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保护措施详见“11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章节。

16.6 公众参与

经项目建设公众参与信息公示及进行问卷调查及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在项目公示期间,没有收到公众任何反对意见。

(2)公众参与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项目个人调查支持率为100%,无人反对;团体调查支持率为100%。调查人员介绍前,少部分被调查的公众表示不清楚本项目的建设;因此,项目业主应做好宣传工作,让公众了解项目的建设对区域交通、居民出行及地方经济的作用,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3)受调查公众对项目施工期及营运期希望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提出了一定要求,建设单位予以采纳。在项目建设期严格施工组织管理,按照施工要求施工,做好防尘,降噪工作;运营期间,做好相关的环境保护工作,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加强道路绿化,减少噪声和扬尘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

16.7 评价总结论

安宁太平新城11号支路延长线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区域交通规划的相关要求。项目的建设得到沿线公众的支持,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项目的建设运营对项目所在地的水环境、声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境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在落实本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并加强项目建设和运营阶段的环境管理和监控的前提下,可以满足污染物达标排放、区域环境质量达标、减缓生态影响的要求,使项目的环境影响处于可以接受的范围,并将产生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16.8要求与建议

(1)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发生重大变化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加强对车辆的管理,杜绝交通事故发生。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