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脱口秀·第二季》收官

《健康脱口秀·第二季》收官

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 2023-02-07 10:01

目前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已进入低流行水平,但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提醒:六点防护不能忘,持续做好保健康。


一、口罩该戴还要戴


戴口罩能预防各种呼吸道传染病。进入人群密集场所或相对密闭空间,应规范佩戴口罩,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厢式电梯、进入商超等;同时随身携带口罩,根据所处环境科学佩戴口罩。


二、清洗双手不能忘


勤洗手是预防传染病最简便有效的措施之一。外出归来、饭前便后、接触公共设施或物品后、接触快递包裹后,都要及时洗手。不便洗手时,可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手消毒剂保持手卫生,但日常仍以洗手(流动水+洗手液/肥皂)作为主要预防手段。


三、社交距离要保持


保持社交距离不仅能降低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风险,也是文明礼仪的体现。与他人尽量保持一米以上安全社交距离,也要避免前往人多拥挤的场所。咳嗽或打喷嚏时避开他人,用纸巾或弯曲的手肘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


四、出现症状请重视


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做好自我监测,视情况及时就医,尽量避免与身边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及孕妇、婴幼儿等人群接触,就医时戴好口罩。


五、提高免疫很关键


保持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良好心态,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自身免疫。符合疫苗接种条件的人员,尽快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


六、“阳康”恢复多关爱


不少人“阳康”可能还未满月,要注意在恢复期放缓节奏、量力而行。如果仍有咳嗽气短、倦怠乏力、胸闷心悸等症状,可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寻求新冠感染后康复服务,帮助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2023-01-27 18:52

来源:澎湃新闻

兔年春节,回乡后的阖家团圆、外出时的潇洒快意、聚会时的开心畅快……节日最后一天,你是不是希望时间过得慢一点、再慢一点?别EMO,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送来“收心大法”,快快收藏,调整状态,投入新一年的奋斗吧!


一、停止熬夜,调整作息


早睡早起,慢慢适应规律的作息时间,有意识地关注学习和工作。睡前不让大脑高度兴奋,将手机放到不容易拿到的地方,可用音乐等方式静心。还可试试按摩如按揉内关穴等,帮助宁心安神、提高睡眠质量。


二、合理饮食,清理肠胃


假期里免不了大快朵颐,今天起建议三餐定时定量,清淡饮食,细嚼慢咽,拒绝暴饮暴食,减轻肠胃负担。注意食品安全,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三、恢复体力,调整体能


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可缓解压力,使人精神放松。如果节日期间宅家为主,请离开温暖的床或沙发,去户外跑跑、走走、跳跳,拥抱阳光的同时出出汗。如果感染新冠病毒或刚刚“阳康”,还是好好休息。如果外出旅行的话,建议充分休息,恢复体力。


四、调整节奏,平复心情


最后一天,减少或不去参加聚会等容易让人兴奋的活动,改为给朋友打个电话聊聊天,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可以花点时间整理房间,或放松阅读一本书,让自己静下来,渐渐恢复到思考的状态。


让元气满满的我们,为新的一年努力加油!

来源:新民晚报2023-01-20 16:15:58

“爱‘沪’家园,创卫有我”“注重卫生小细节,成就社会大健康”“爱国卫生齐参与,健康生活筑新风”!今天,由市爱卫办指导、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主办、东方数字社区发展有限公司(东方社区信息苑)协办的上海市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口号征集活动评选结果新鲜出炉,喜迎兔年新春,拥抱健康新年!

爱国卫生运动是党和政府把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病工作的伟大创举和成功实践。在各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和广大爱国卫生工作者共同努力下,上海爱国卫生运动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在改变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有效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提升社会健康治理水平等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并实现卫生城市建设全覆盖。

市爱卫办介绍,为促进更多市民都能成为爱国卫生运动的参与者、践行者和传播者,共同推进上海市新一轮国家卫生区镇创建工作,今年1月10日-1月15日启动上海市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口号征集活动评选,通过“健康上海行动”科普平台——“沪小康-上海健康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向全社会广泛征集,共收到7064份投稿,经初筛和复评,四条口号脱颖而出,成为上海市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口号。

这四条口号主题深刻、语句凝练、创意新颖、上口易记,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体现上海特色,融入人文元素,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吸引力、感召力和宣传效果。例如“爱国卫生你我参与,健康上海人人共享”,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号召市民人人参与爱国卫生运动,为建设美好环境贡献力量,共同拥抱健康之城。又如“爱‘沪’家园,创卫有我”,蕴含每位市民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之情,同时号召大家团结致力创卫工作,持续巩固卫生区镇成果。再如“注重卫生小细节,成就社会大健康”,突出细节决定成败,呼吁每个人关注生活小细节,携手成就“大卫生、大健康”。而“爱国卫生齐参与,健康生活筑新风”,则将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结合起来,让爱国卫生运动人人参与、人人行动、人人获益,让文明健康成为申城新风尚。

市爱卫办表示,这四条口号将在全市推广宣传,张贴在小区楼栋、沿街单位、捕蝇笼、公厕、垃圾收集点等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所,进一步推动全社会传承发扬爱国卫生光荣传统,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社会宣传,引导2500万市民主动学习健康知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又是一年开学季,“神兽”们终于可以回归校园生活。这是新冠病毒感染进入“乙类乙管”后的第一个学期,家长们既期待早点解放,又担心如何保证孩子健康。

市健康促进中心特别提醒:上好防护第一课,健康迎接新学期!

开学前

遵从学校安排,配合做好开学前各项准备工作。

帮助孩子调整心态和生物钟,模拟开学节奏,营造收心环境,确保返校前身心状态良好。

做好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及时采取措施,不让孩子带病返校。

提前准备口罩、免洗手消毒液等常用防护和消毒物品。

开学后

引导孩子保持卫生健康习惯,尤其注意上下学途中戴好口罩,饭前便后、外出回家等及时洗手,咳嗽时遮挡口鼻,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提醒孩子开窗通风,每天至少上午、下午各一次,天气晴暖可适当增加频次。

培养孩子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注意三餐规律,均衡营养不挑食,劳逸结合,增强免疫力。

假期孩子可能缺乏运动,应提醒孩子返校后体育活动注意循序渐进。刚刚“阳康”的孩子更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可向老师报告以便获得合适安排。

家长做个好榜样,以身作则,潜移默化,让孩子更好成长。新学期新气象,拥有健康体魄,才有更多收获!

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2023-01-19 17:48

今年冬天,“围炉煮茶”很流行,但如使用不当,可能引起一氧化碳中毒。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特别提醒:谨防一氧化碳中毒,选择科学煮茶方式。

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无色、无味,难以察觉,有“隐形杀手”之称。冬季来临,在封闭空间里,若未正确使用炭火、液化气、燃气热水器等,极易引发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初期,可能出现头痛、头昏、心悸、恶心等症状;持续吸入一氧化碳则会导致剧烈头痛、四肢无力,重者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出现中毒怎么办?

立即切断一氧化碳来源,将中毒者转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并解开其领扣、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注意保暖。

如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等症状,急救同时拨打“120”,尽早送医治疗。

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室内宜选择电炉、酒精炉等作为煮茶炉灶,不要在密闭的室内点炭火盆。

如使用炭炉煮茶,最好选择在室外通风处。在室内进行时,应保持开窗通风。火炉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离开时切记将炭火完全熄灭,并置于室外。

当有人出现头晕、恶心、面色呈樱桃红时,应想到一氧化碳中毒可能,立即停止并迅速撤离。

一氧化碳中毒有哪些误区?

有人认为没有煤烟、臭味,就不会中毒,因而疏忽大意。其实,我们常说的“煤气味”是添加在燃气中的物质气味,用来警示燃气泄漏,而纯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无刺激性。

另外,有人觉得炉边放盆清水可预防中毒。事实上,一氧化碳极难溶于水。炉边放水只能防火,无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围炉煮茶应科学健康,才能尽情享受冬日美好休闲时光。

光明日报客户端2023-01-25 01:34

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上海教育电视台、市健康促进中心、凤凰卫视、笑果文化、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共同主办,百视TV特别支持的《健康脱口秀·第二季》日前圆满收官。

经过激烈角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李方圆博士夺得冠军。决赛舞台上,16组出类拔萃的医疗科普明星用一场场风格迥异的“健康辟谣”脱口秀,将市民生活中的“健康谣言”逐个攻破。

恰如其分的表演技巧和热血澎湃的科普初心,不仅让医护工作者“健康守护人”的形象更为生动立体,也让观众看到脱下白大褂的有趣医魂如何自由绽放。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健康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