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学堂往事
重庆学堂往事
八股教育 应试为主
清代晚期,重庆传统教育系统已十分完备,拥有学宫、书院、私塾、义学等旧式学堂。学宫又称孔庙,由官方主办,除祭祀孔子外,还培训生员。重庆府、巴县各有一所学宫。书院起初由士绅赞助,后由朝廷赏赐敕额和书籍,并委派教官,调拨田亩和经费等,变为半民半官的地方教育机构。19世纪末,本埠共有书院19所,最著名者为东川书院,吸收下属36州县取得初等功名者入学深造。私塾、义学均为民办,传授初等学问。
1891年-1902年重庆学堂的中国和外国籍师生
旧式学堂以程朱理学为内核,以八股文为样板,以应试中举做官为终极目标,成为专门讲授四书五经和八股制帖的场所。学生大多崇名去实,荒弃群经,甘当科举制的附庸。正如梁启超所指出的“四弊二病”:“一、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二、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三、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四、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五、能铺叙而不能别裁;六、能因袭而不能创作。”
然而,旧式学堂中也有佼佼者。从经学院走出的邹容,立志救国救民,勇于充当革命军中马前卒。东川书院学子向楚,博览群书,参史修志,多有著述。
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中国接连惨败,开明士绅纷纷鼓吹实业救国,教育救国。朝廷政策,也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局部开放口岸;由蔑视外国文化到兴办新学。1901年8月,清政府颁布《兴学诏》,要求“除京师已设大学堂应行切实整顿外,着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
1905年9月,光绪皇帝诏准袁世凯、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并兴办学堂的折子,下令“立停科举以广学校”,最终废除了在中国延续了上千年的科举制度,改行全新学制。12月,清廷又下谕设立学部,作为专管全国文教事务的机构。种种措施,为中国的近代教育发展迈出重要一步。在此形势下,重庆新式学堂应运而生。
创办新学 改革课程
其实,早在1892年,川东兵备道黎庶昌就在重庆创办了四川第一所新式学堂——“洋务学堂”。据民国《巴县志》记载:“其课程于国文外,增设科学,而以英语、数学为主科。在四川未废科举以前,此为官立学校之始。”1898年,川东副使又在渝开办“中西学堂”,影响全川,荣县士绅也集资开办新式学堂。
新、旧学堂的最大区别,在于其课程的设置上。新式学堂以外语、历史、地理、数学、科普知识,全面取代四书五经和八股制帖,在兴洋务的名义下,公开承认西学的作用,打破了封建文化在重庆一统天下的局面。
重庆士绅热心树人育才,积极筹措经费、购买校产、推选学董、调查生源。从当年起,陆续创办官立和私立初小、高小、普通中学堂、师范学堂、专科学堂、女子学校和其它学校,建立起西式学校体系。
重庆办校进度快,短短两年,就有8所初小和1所高小建立,教师由师范学校或其它有资格者充任,教学和管理则以日本小学为模式。
扩张教育 陶冶国民
1903年,东川书院改办为重庆府中学堂,聘举人杜成章任监督,学制5年。主要课程既有国学,也有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图画体操等科目,尤其是开设了外语课,令人耳目一新。
1906年,由川东道台张振滋倡议,绅士杜成章等人赞助,呈请朝廷批准,创办了官立川东师范学堂,校址选在杂粮市(今较场口附近)。这是重庆第一所正规师范学校。学堂监督(即校长)是铜梁人杨霖,生源由川东道所辖36县选送,学生都是公费。第一年只招收简易师范科,学制一年。
1906年创办的川东师范学堂
从1907年起,招收五年制师范本科,并实行文理分科。甲班为理科,学生60余人。乙班为文科,学生50余人。后来又招生50余名,编为丙班,共170余名。五年才能培养出第一批师范生,显然是远水不解近渴。四川提学司认为:“川东一道在蜀中地面最为辽阔,户口最殷繁,区区三班学生170余人恐求过于供,无以餍士夫之望。”要求川东师范学堂每年招生,推广班级之法,“庶年有卒业之学生,而各属亦渐免师资缺乏之虞”。川东师范于是扩大招生规模,每学期招生数百名。
1907年,巴县县立中学开始招收普科两班,预科一年,次年升为本科,学制也是5年。
1907年创办的巴县中学校
1914年,官办的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建立,简称二女师,校址在城内大同路今29中处。初期开设普通师范、幼稚师范、音乐师范、美术师范四个科。 女子学校的创办,其意义不仅在于培养了中国第一代知识女性,同时也是对中国沿袭了数千年的"男尊女卑"封建陋习的挑战,从而成为近代中国妇女解放之先声。
1923年,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师生
官办民办 齐心协力
专科学堂方面,1901年,联合县立中等商业学校问世。1905年创办巴县医学堂,主要培养中医师。1906年创办重庆官立法政学堂,首批学生为各州县报送的举人、贡生、监生等。1909年,总商会筹办重庆商业学堂。还开办过川东公立法政学堂、川东官弁法政学堂、官吏法政学堂等,多为速成性质,学制短。
1907年,私立游艺女学校诞生。1909年,懿行女学堂改为重庆女子师范学堂。先后还出现了一些未列入正式系统的学校,如科学预备学堂、东文学堂、实验工学团、四子讲社、半日学堂、补习学堂等。它们都是私立学校,大多为补习性质,如东文学堂是为预备留学日本的青年补习日语而设立的。1919年开办的留法勤工俭学学校,更是输送了邓小平、聂荣臻等人接受马克思主义洗礼。
1919年创办的重庆留法预备学校
1929年,川军师长王缵绪个人出资10万大洋,买下张家花园一片坡地,创办了一所中等学校,取名为重庆私立巴蜀学校,即是今日重点中学巴蜀学校的前身。
1929年创办的重庆大学,初期校址在菜园坝
1929年8月,重庆大学筹备会成立大会召开,重庆各界知名人士及各级学校校长共85人参加了会议。地方实力派刘湘主持大会并发作报告。会议审议通过了《重庆大学筹备会成立宣言》和《重庆大学筹备会组织大纲》,由刘湘出任筹备委员会委员长,并聘定13名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学校初期选址菜园坝。
1936年, 四川省立教育学院成立,选址磁器口。
重庆大学、四川省立教育学院诞生。标志着本埠出现了具有相对独立地位的高等教育与研究单位,初步形成了专业的教学和科研队伍。
天时地利 独占鳌头
抗战时期重庆成为战时首都,濒临战争的平、津、宁、沪、杭以及冀、鲁、晋、湘、鄂、粤等省市的高等院校,为了避免敌人毁灭我高等教育之前途,保存我民族教育之国脉,移迁西南大后方,坚持办学,继续培育中华民族的精英。
陆续迁到重庆的高校有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山东大学、中央政治学校、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国立药学专科学校、国立中央工业职业学校、私立复旦大学、私立东吴大学法学院、私立两江女子体育专科学校、国立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江苏省立医政学院、私立武昌中华大学、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私立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中央国术馆体育专科学校、国立上海医学院、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私立沪江大学、国立交通大学、私立立信会计专科学校、私立东吴大学等。此外,迁入重庆的军队院校还有兵工学校、陆军大学。
抗战迁渝高校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大多是当时的一些著名学府,如中央大学、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武昌中华大学、上海医学院、山东大学等。一时间重庆高校林立,最盛时多达38所,是全国战前重庆高校的近20倍,使本埠成为全国教育中心。
内迁院校在重庆立足之后,因新建校舍困难重重,不得不或向所在地的学校洽商借用房屋;或以土坯为墙,茅草盖顶,作为课堂;或借用祠堂、庙宇,稍事修整即为校舍;或租赁民房作办公室和宿舍,因陋就简,尽快开学授课,尽最大努力使学校弦歌不辍。国民政府教育部,也全力支持学校复课,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优先为内迁院校及沦陷区学生,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和方便,不少学生享受到助学金。
各校学者教授中的一批民主人士,与重庆高等院校密切合作,与广大师生员工团结一致。他们以高度的爱国主义热忱,办学不忘抗战,教育学生读书不忘救国。在艰苦的岁月里,他们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有些人后来成为专家、学者、国际名人。他们也培养、锻炼了不少有志之士,有些在校的青年学生投笔从戎,参加了抗日战争;有的学生毕业后向往进步,参加了民主革命。
内迁重庆的高等院校,各有其特点和优良的校风,迁渝后又在治学、科研、教学、学习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交流了许多可贵的经验。内迁院校还从文化发达的中原和沿海地区,带来了较高的文化种子、科学技术知识和民主精神,对重庆的发展和文明进步,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国难当头的艰苦环境下,许多学者、教授枵腹从公,呕心沥血,为国育人;各校莘莘学子含辛茹苦,为拯救国家、民族的垂危而奋力求学。诸多可钦可敬的事迹,在重庆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至今尚为广大后辈所传颂。
教会学校 功不可没
鸦片战争以后,英美等国通过教会在中国设立和控制的学校,被称之为教会学校。重庆开埠后,欧风美雨飘临,外国人开办的教会学校激增。天主教重庆教区创办了明诚中学、成德女中、竟成补习学校、相伯中学等。基督教创办了求精中学、淑德女中、文德女中、精益中学、广益中学等。
1891年创办的求精中学
1892年创办的广益中学
创办于1891年的求精中学,是中国基础教育办学历史最长、首批实行现代学制的新式学校之一,也是重庆最早的教会学校。创办者是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教会,创办人是传教士鹿依士。求精中学很早就有初中部、高中部,是一所完全中学。学校聘请了不少外籍教师,开设英语课,传授先进知识。
创办于1892年的广益中学,创办者为英国伦敦基督教公谊会,创办人是传教士陶维新。该校最初校址在大梁子(今新华路),后来几经搬迁,落脚在南岸区黄桷垭镇。该校也特设英文课,学生英文基础都不错。1928年因反洋教运动,学校由国人杨芳龄接办,改制为重庆市私立广益中学校。它的校训“行远自迩、登高自卑”,出自于《礼记·中庸》中“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迩:近的意思,卑:低的意思。
教会学校必然要灌输西方的宗教观、价值观,然而,它们也传播了西方的共和观念,一些学生就此萌发了民主思想。更多的学生,则成为训练有素的新式人才,效力国家。国画大师张大千,曾就读于求精中学。新中国第一位女大使丁雪松,毕业于文德女中。重庆音乐家协会主席叶语,乃是广益中学的高材生。
教会学校的学生与西方文化有较多直接的接触,思想比较活跃,也更为经常感受外国势力的刺激,比较容易触发民族反抗情绪乃至滋生革命思想。所以,重庆历次反帝爱国运动与民主革命运动,都有大批教会学校学生积极参加。解放战争时期,明诚中学、求精中学、淑德女中、广益中学等校学生,都参加过游行示威等进步运动。
应当说,教会学校在扫除文盲、传播科学知识、提倡体育、反对女子缠足等社会活动中,也发挥过积极作用。它们与非教会学校一起,共同推进了重庆的教育事业。
图文:杨耀健
标签: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