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创原陕西水务产业创新驱动中心关于发布第二批“揭榜挂帅”关键核心技术项目榜单的公告
秦创原陕西水务产业创新驱动中心关于发布第二批“揭榜挂帅”关键核心技术项目榜单的公告
为加快推动陕西水务高质量发展,秦创原陕西水务产业创新驱动中心水循环与碳中和技术研究院现发布陕西省水务集团2022年度第二批“揭榜挂帅”关键核心技术项目榜单,现面向全国公开征集揭榜单位和技术方案。
一、项目榜单
序号 | 课题名称 | 需求单位 |
1 | 可视智能化絮凝自适应加药装置 | 陕西省水务集团水处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2 | 陕北小城镇污水处理厂 冬季低温稳定运行关键技术研究 | 陕西省水务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3 | 基于污泥耦合生物质固体废弃物协同处理的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及设备开发 | 陕西省水务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二、揭榜要求
(一)揭榜方应为国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领域企业等;
(二)揭榜方应具有良好的科研条件、自主科研实力,具有成果转化的技术支撑队伍和相关经验,能协助需求方完成技术应用落地实施,团队技术带头人在相关领域应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三)揭榜方积极响应具体攻关需求,提出科学合理、目标清晰、路线可行的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技术方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四)揭榜方可与需求方组建联合攻关团队,允许需求单位技术人员全过程参与科技攻关工作。
三、揭榜程序
(一)有意向的揭榜方应在2022年12月30日前,结合榜单项目具体要求,将科研项目申报材料提交至邮箱:SWAG_XJTU@126.com,邮件标题及文件名命名:“课题名称+单位+姓名”,邮件请注明申请人联系方式。
(二)水循环与碳中和技术研究院与需求方共同组成专家组对揭榜方的资格、项目书进行评审,并组织项目答辩,重点审核揭榜方研发能力、科研条件、人员队伍和揭榜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先进性等情况。
(三)揭榜结果向社会公示,无异议的项目,签订项目合同书。
(四)“揭榜挂帅”项目实施周期原则上不超过3年。项目实施完成后,揭榜方应在1个月内提交总结验收报告,由水循环与碳中和技术研究院根据协议约定的项目完成时间进行验收。
四、管理方式
项目按照科研项目合同约定拨付第一笔科研经费,后续科研经费的拨付,依据合同约定中“里程碑”完成时间、交付物、考核指标、考核方式,分阶段支付后续科研经费。
揭榜方出现以下情况的,需求方将终止项目实施:(1)成功揭榜半年内,项目无实质性进展的;(2)项目攻关严重偏离规定研究内容、技术路线、预期目标的;(3)项目攻关团队或单位、项目负责人提出项目终止申请的;(4)其他情况。
五、监督管理
对于存在违规现象的责任主体,按照国家、省市、和陕西省水务集团科研管理相关规定处理,涉及违法违纪的,移交司法机关和纪检部门处理。
六、联系方式
项目申报资料请联系以下人员领取:
贺酰淑:029-******** 180*****646
张择南:029-******** 187*****861
欢迎全国各优秀高校、院所、企业共同进行探索研究!
附件:秦创原陕西水务产业创新驱动中心第二批“揭榜挂帅”关键技术核心项目榜单
附件:
秦创原陕西水务产业创新驱动中心
第二批“揭榜挂帅”关键核心技术项目榜单
一、可视智能化絮凝自适应加药装置
(一)研究的必要性
经统计,目前水务集团各县级水厂在运营中的混凝环节主要采用人工投加絮凝剂的方式,该方式主要依靠运营人员的主观经验进行操作,难以精确控制药剂的投加量,易造成一定的误判和浪费,影响出水水质。因此,提出开发一套成本低、普适性广、自动投加絮凝剂的控制系统,解决絮凝剂投加精准性问题。
(二)研究内容
1、研究基于机器视觉来判别矾花絮体生成状态、运动模式;
2、研究基于大数据模型算法的最优投加模型;
3、研发基于机器视觉的絮凝效果智能感知算法。
(三)成果要求
1、完成样品智能算法的开发及测试;
2、完成自动投加絮凝剂控制系统1套;
3、完成论文不少于1篇;
4、申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不少于2项。
(四)联系人
李君荣:029-******** 177*****210
二、陕北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冬季低温稳定运行关键技术研究
(一)研究的必要性
陕北地区冬季气温极低、进水水质指标偏高,随着陕西省黄河流域污水排放标准的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厂的正常稳定达标排放问题愈加严峻。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应对低温影响的传统方法,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低温影响,但是当水温低于一定程度时依然无法稳定运行。因此亟待开发适用于冬季低温环境下能够稳定发挥作用的微生物菌种,作为一种辅助措施来应对低温对于污水处理厂的影响。
(二)研究内容
1、分析冬季来水水温过低的主要原因,提出低温环境下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的最佳控制参数及边界条件;
2、通过生物学手段筛分,培养具有广泛适用性且能耐受低温的高效微生物菌种。
(三)成果要求
1、完成论文不少于4篇,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2项,完成试点1项;
2、筛选出适用于低温环境下的微生物菌种一套,该菌种能够通过简单经济的方式进行大规模扩增培养,给出菌种生产装置和生产方法;
3、完成实际污水处理厂的工程试验,在进水水温最低3-5℃,生化池水温7-8℃条件下微生物菌种发挥良好作用,出水氨氮、总氮稳定达标,菌种投加成本增加不超过0.75元/t,碳源投加成本不超过0.4元/t。
4、筛选的生物菌种能够在实际污水处理厂中生长繁殖或以某种形式长期持留,发挥作用。
(四)联系人
程 军:029-******** 177*****539
三、基于污泥耦合生物质固体废弃物协同处理的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及设备开发
(一)研究的必要性
水务集团所属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厂一般采用脱水干化+卫生填埋的污泥处理方式,该处理方式仅能做到污泥减量化,无法满足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要求。随着污泥卫生填埋逐渐被禁止,小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处置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现需结合现有污泥资源化处理处置技术,提出采用污泥耦合生物质固体废弃物进行厌氧消化的污泥处理路线。预期通过将污泥与餐厨垃圾、秸秆树叶、动植物残体等生物质固体废弃物进行厌氧消化回收能量,结合储能技术进行能源再利用,剩余沼渣则通过好氧发酵、干化等方式转化为营养土、有机肥等用于土壤改良、园林绿化等。实现污水处理厂碳、氮、磷资源的回收再利用,达到污水处理厂可持续发展和减碳、降碳的目标。
(二)研究内容
1、研究污泥耦合生物质固体废弃物厌氧消化的关键工艺技术参数和运行控制要点;
2、深入探讨消化产物进一步好氧发酵的技术可行性和反应条件;
3、开发污泥耦合生物质固体废弃物厌氧消化的专用设备和控制系统,在实际污水处理厂开展长期中试试验,不断优化系统设计;
4、完成设备开发,提出完整的技术资料和运行控制手册。
(三)成果要求
1、开发完成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耦合生物质固体废弃物厌氧消化-好氧发酵两级生物处理的污泥资源化处理装备一套。
2、完成样机和中试试验。包括:关键技术研究成果文件1套、装备开发计算书1套、装备开发图纸1套、运行手册1套。
3、完成论文不少于2篇,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2项。
(四)联系人
程 军:029-******** 177*****539
标签: 发布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