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市农业农村局关于促进农牧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那曲市农业农村局关于促进农牧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抓两头、促中间”牧业发展思路,探索符合我市农牧业产业经营主体发展模式,规范标准化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加快牧业产业发展步伐,发挥合作社经济效益,带动集体经济稳步提高,2021年7月19日至7月23日我们深入那曲市西部4县4镇(普保镇、北拉镇、申扎镇、尼玛镇)、6个乡(门当乡、下达乡、申亚乡、协德乡、多玛乡、嘎措乡)、2个居委会(玛荣刚居委会、嘎桑居委会)、11个村(雄杜村、那拉姆村、永珠沃玛村、曲布村、那宗村、嘎青村、康琼村、塘鲁村、达吾玛宗村、果根擦曲村、瓦日香琼村)对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牧民合作社基本情况
截至2021年7月底,西部四县共有农牧民专业合作社281家,均在工商部门登记备案,注册资金*****.8万元。社员总户数*****户*****人。2020年合作社经营收入达到5.44亿元,纯收入3.23亿元、分红2.47亿元,实现人均增收4068.46元。其中,班戈县、申扎县、尼玛县三个县合作社基本情况具体如下:
(一)班戈县:该县共有农牧民专业合作社86家,其中整村合作社36家、单村合作社50家,均在工商部门登记备案。社员总户数8466户*****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858户*****人。2020年合作社经营收入达到*****.66万元,纯收入7638.1万元、分红7080.98万元,实现人均增收2113.4元,吸纳短长期就业4295人,发放工资2907.07万元。
(二)申扎县:该县8个“一乡一社”、56个“一村一合”全部投入运营,“一乡一社”累计收入276.54万元,“一村一合”累计收入582.27万元。此外,独创的股份制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已经发展登记注册19家,注册总资金达1243.9万元,带动参与牧户2475户,今年实现总收入2268.85万元,纯收入2255.7万元,带动1036户4451人分红1579万元。
(三)尼玛县:该县14个乡(镇)共组建“一乡一社”项目16个,涵盖全县此前确定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2321户9590人。现所有项目已经全部组建完毕并投入运营。14个“一乡一社”经济合作组织注册资金共计1288.41万元,非建档立卡户入社率37%,脱贫户入社率100%。按照“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商则商”的原则,该县共组建77个“一村一合”项目,77个经济合作组织注册资金共计4312.02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及时下拨扶持奖励资金。2017年在扶持做强做大原有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每个乡(镇)安排了300万元的“一乡一社”撬动资金,按照每村(居)50万元设立了“一村一合”培育和发展扶持奖励资金。2020年通过“十件实事”择优对50家标准化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扶持奖励2500万元。自治区2020-2021年重点支持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带动力强的示范社,下达我市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资金670万元,扶持合作社24家。
(二)有序发放合作组织贷款。为加快推进我市畜牧业发展,帮助新型经营主体和农牧户牧业生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截至2021年6月底,发放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贷款2918.4万元,促进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稳步发展,做大做强农牧民产业生产。
(三)不断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2018-2021年(四年)中央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扶持资金*****万元,每个村50万元,共扶持310个合作社。按照村集体财务会计制度扶持资金量化到村集体成员后,村集体以经营性资产入股到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方式签订入股协议,由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具体负责运营管理,并按双方持资比例分红。
(四)积极组织开展技能培训。2018-2019年市级层面共举办6期673人次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培训活动。在此基础上,经与区农业农村厅衔接安排4期56人参加自治区举办的合作社各类培训班。2020年,开展了三期(每期10天)162人合作社会计培训。2021年,那曲市农业农村局与市人社局对接对我市11个县(区)32名带头人员6月初赴青海省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培训。
三、合作社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的大部分合作社都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整体上表现为规模小、实力弱,竞争力不强。普遍存在起点低、不完善、不规范、层次不高,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不强的问题。
(二)通过广泛调查,目前全市合作社中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优秀带头人非常少,社员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多数为小学文化。
(三)个别乡村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工作人员对产业利益联结机制学习理解不够,对“四金”(股金、薪金、租金、酬金)的含义不能准确理解,导致农牧民群众对自身如何受益、怎么受益、如何增加收益不清楚。
四、分析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
一是发展能力水平不够高。合作社负责人的合作意识、市场观念以及对合作组织未来的发展思路、创新思路等方面的考虑均有所欠缺。
二是辅导培训机制不健全。全市大部分专业合作组织运行不够规范、活力不足,缺乏专业、有效的辅导和培训机制。
三是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少数领导干部、工作人员对产业利益联结机制学习理解不够,在发展过程中未能严格按照“培植龙头、建立基地、发展合作社、带动牧户”的思路,推动形成“公司+基地+合作社+牧户”合作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导致农牧民群众对自身如何受益、怎么受益、如何增加收益不清楚。
四是参与合作意愿不强烈。部分年轻人不喜欢放牧生活,不愿靠参与牧业生产活动就近就便增加收入。目前合作社收入和效益不固定,个别富裕户和养殖大户不愿参与到其中。
五、解决以上问题的对策
(一)在组织管理上,力求新突破。要继续提升合作组织规范化程度,完善合作组织理事会、成员代表大会制度,有效发挥一人一票的民主决策机制,防止合作组织偏离其本质属性。
(二)在品牌打造上,力求新进展。依托“互联网+”,及时向农牧户提供市场销售价格和市场行情信息。不断打响娘亚牦牛、藏系绵羊等那曲特有品牌,打好生态、无污染、绿色、有机品牌,逐步构建起区域有特色、产品有品牌、质量有保证、发展有优势的经营格局。
(三)在人才培育上,力求新成效。 坚持“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借助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程和农牧民技能培训等项目,定期开展理事长、经营管理人员、财会人员培训,规范会计核算,推行财务公开,按规定报送年度会计报表。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技人员、农村能人等领头创办合作社,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合作社工作,引导合作社聘请职业经理人,不断提升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
(四)在经营方式上,力求新局面。待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之时,可尝试推行县域合作企业,鼓励龙头企业领办或整合合作经济组织。大力探索跨村、跨乡,联村、联乡合作组织模式,最终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联盟,实现产业链一体化运作。
(五)在投资融资上,力求新渠道。将零散资金进行统一整合,投向有发展前景、组织化程度高、带动能力强的标志性合作组织。针对目前一些经营状况较差、收益不明显、处于倒闭边缘的合作社,当地政府需及时了解情况,拿出解决办法,破解瓶颈,要鼓励社会各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合作组织增资扩容,不断推动合作组织更好、更快发展。(加措 陈荷花)
(作者单位:那曲市农业农村局、西藏日报社)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