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部件性能参数表及服务要求 |
序号 | 招标参数和性能要求 |
一 | 设备要求 |
1 | 功能要求:该设备主要用于人体全身X线摄影,可进行全胸、全腹、四肢、脊柱等各部位数字化X线摄影,要求定位方便快速、灵活准确。摄影资料可以即刻显示,并可以储存在大容量硬盘里,可以连接PACS网络或者直接打印图像。 |
二 | 设备主要构成: |
1 | 数字化探测器一块; |
2 | X线球管一套; |
3 | 高频高压发生器一个; |
4 | 满足立,卧位检查需要的DR摄影装置一套; |
5 | 滤线栅两块; |
6 | 限束器一个; |
7 | 专用图像采集/处理工作站一套。 |
三 | 技术参数 |
1 | 高频高压发生器 |
1.1 | 输出功率≥50KW |
1.2 | 输出电压范围≥40-150KV |
1.3 | 输出管电流范围≥10-640mA |
1.4 | 最大曝光时间≥10s |
1.5 | 最小输出电流时间积≤0.1mAs |
1.6 | 逆变频率≥400KHZ,提供注册检验报告证明 |
1.7 | 控制方式:采集软件一体化高压集成控制,曝光参数直接通过采集软件调节,取消原有机械式或是触摸式单独的高压控制台,简化操作流程。 |
1.8 | 支持软件AEC自动曝光功能(非物理电离室),提供对应功能的软件著作权证书证明 |
2 | 高性能X线球管 |
2.1 | 双焦点,小焦点≤0.6mm,大焦点≤1.2mm |
2.2 | 阳极热容量≥300KHU |
2.3 | 最大管电压≥150kVp,最大管电流≥640mA |
2.4 | 焦点功率,小焦点功率≥27kW,大焦点功率≥75kW |
2.5 | 阳极角度≤12° |
2.6 | 阳极转速≥9700转/分 |
3 | 探测器 |
3.1 | 探测器类型:非晶硅数字平板探测器,整板结构 |
3.2 | 闪烁体材质:碘化铯涂层 |
3.3 | 探测器面积≥43×43cm,实际有效视野尺寸大于有效视野尺寸的95% |
3.4 | 探测器像素尺寸≤143μm |
3.5 | 像素阵列≥3K×3K |
3.6 | 动态输出范围≥14bit |
3.7 | 空间分辨率≥3.6LP/mm |
3.8 | 量子转化率DQE@100%MTF≥50% |
4 | 落地式多功能摄影机架 |
4.1 | 球管立柱纵向移动范围≥1400mm |
4.2 | 球管立柱旋转角度≥±180° |
4.3 | 胸片架升降方式:手自一体;胸片架侧面具备电动上升、电动下降、跟踪及手动控制四个功能按键,提供实物照片 |
4.4 | X线球管沿立柱升降为手自一体控制,能够自动跟踪胸片架。 |
5 | 球管侧近台交互系统,以下条款(5.1-5.5)功能提供实物照片并一一注明,如未提供,则视为不符合。 |
5.1 | 近台交互系统为液晶触控屏,屏幕尺寸≥9英寸 |
5.2 | 患者信息核对系统,实时显示患者姓名、ID号、检查体位等信息 |
5.3 | 摆位引导系统,可实时显示患者当前检查体位示意图 |
5.4 | 曝光参数核对调节系统,可实时显示并可调节当前检查体位的高压曝光参数(包含管电压、摄影电流、曝光加载时间及电流时间积) |
5.5 | 为方便操作,患者信息核对系统、摆位引导系统、曝光参数核对调节系统集成于一个界面下,无需逐菜单切换 |
6 | 摄影床 |
6.1 | 床面尺寸≥2000mm×800mm |
6.2 | 床面板具备四向浮动功能 |
6.3 | 床下片盒运动行程≥600mm,提供注册检验报告证明 |
7 | 采集处理工作站主机 |
7.1 | 屏幕尺寸≥21英寸 |
7.2 | 分辨率≥1920×1080 |
7.3 | 操作系统:Win10 |
7.4 | 内存≥8G |
7.5 | 硬盘≥1TB |
8 | 软件系统 |
8.1 | 自动从医院HIS系统或者RIS系统获取患者信息或者建立本地病历。 |
8.2 | 多体型选择、自动APR联动及自定义参数设置 |
8.3 | 窗宽、窗位调节,曲线校准优化;正负片转换、图像缩放、平移、镜像、放大镜显示,感兴趣区域调节 |
8.4 | 图像细节增强功能,提供省市级或以上单位颁发的研发证书证明 |
8.5 | 组织均衡、动态降噪等自动优化处理功能;图像标注功能,包括画直线、矩形多边形、箭头和文字等降噪功能 |
8.6 | 尘肺矽肺筛查功能,可应用于尘肺矽肺筛查,提供对应功能的软件著作权证书证明 |
8.7 | 图像测量:直线测量、角度测量、矩形测量 |
8.8 | 图像调整:窗位增益、窗宽增益、灰度拉伸、负片反转、锐化、增强力度等 |
8.9 | 具备图像稳衡控制系统,提供软件著作权证书 |
8.10 | DICOM功能及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标准的DICOM3.0功能,可将数据传到其他的医学影像工作站 |
8.11 | 可以存储、检索、查询病历,还可以对病例进行删除、清理、浏览。 |
8.12 | 图像输出:DICOM3.0标准的激光相机输出,可方便地选择置好的方案(胶片尺寸、排版)打印; DICOM3.0标准的 PACS 及工作站具备 |
8.13 | 剂量控制功能,可显示每次曝光指数EI(Exposure Index )以及相应的DAP(Dose Area Product)值,提供这两种功能对应的软件著作权证书证明 |
8.14 | 软件通过中国医学装备协会IHE通过测试。 |
8.15 | 可实现远程联机维护功能,全天候支持服务保障(提供第三方权威机构出具的证明材料) |
9 | 机房铅防护改造部分 |
9.1 | 恒温恒湿,保证DR设备电气系统、平板探测器正常使用 |
9.2 | DR室墙面和顶面做防辐射应不低于3mmPb的铅当量 |
9.3 | 地面用硫酸钡和水泥按4:1比例涂抹厚度≥40mm |
9.4 | DR机房电动防辐射铅门,不锈钢材质,铅当量≥3mmPb的铅当量,尺寸:根据机房的具体情况设计,满足担架车等能够自如出入。 |
9.5 | 医生观察窗铅玻璃尺寸:1200×800×200,铅玻璃铅当量≥3mmPb的铅当量,不锈钢铅玻璃防护框。 |
9.6 | DR机房医生通道手动平开式铅防辐射门,不锈钢材质,铅当量≥3mmPb的铅当量,尺寸:2000×900mm(高×宽) |
9.7 | 防辐射效果和机房铅防护改造达到国家防辐射标准要求 |
9.8 | 防辐射标识符合国家防辐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