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落实情况报告
鹤壁市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落实情况报告
鹤壁市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落实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31日 07:54来源:鹤壁市生态环境局浏览次数:
微信扫一扫:分享2021年4月7日至5月7日,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我省开展了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2021年7月15日,向河南省委、省政府反馈了督察情况,鹤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全市上下齐心协力,以铁心、铁面、铁腕狠抓整改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提高政治站位,狠抓整改落实
一是高位部署推进。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整改工作,谋划攻坚行动,研究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市委书记、市长主持召开落实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动员会、鹤壁贯彻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河南省情况反馈会等全市性会议,带头到基层一线暗访督导,强力推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问题整改。
二是压实工作责任。聚焦反馈问题,按照“实化、量化、细化”原则,精心制定细化整改方案,明确市级领导作为整改任务责任人,市直相关部门落实行业主管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落实属地责任,形成了市委、市政府直接领导,市县分级负责、领导干部分工负责、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的整改体系。
三是严格督查整改。调整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督察整改领导小组,常态化赴一线检查、一线督办、一线落实,推动问题整改。成立5个环境污染防治监督组,采取“督政+督企”方式,对重点任务和履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二、聚焦重点问题,全力推动整改
全市上下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以建设高质量富美鹤城为目标,坚决做到不等不拖、立行立改、赶早赶前,全力推进各项整改工作。截至目前,我市25项整改任务中,22项共性任务、3项个性任务已全部完成。交办的43件群众举报件,已完成40件,剩余3件正在加快推进中。
(一)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更加坚决。市委、市政府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自觉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贯穿全市各领域、全过程。认真学习《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办法》,坚决扛稳生态文明政治责任,全面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要求,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更大的力度,全力推进问题整改。
(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深入推动。一是做好顶层设计。严格落实《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高标准编制完成《鹤壁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并印发实施。二是规范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为重,规范年度用水计划管理,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严格引黄调蓄工程项目手续办理,严格取水用水监管,防止企业超计划用水,全面加强地下水监管;实施深度节水控水行动,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降至9.3%,再生水利用率超过37%,以全省第一的成绩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三是加快解决黄河流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开展废弃矿山集中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加强矿产资源开采管理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力度,将矿山非法越界开采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持续对持证矿山企业和露天矿山企业开展储量动态检测及日常监管工作、矿业权人年度信息公示实地核查工作。按照“谁破坏、谁受罚、谁修复”的原则,在废弃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打击矿山越界开采、非法开采矿产资源和违法建设破坏生态上取得“点上突破、面上进展”的阶段性成果,形成了“不再欠新账,加快还旧账”的矿山综合治理局面。四是加快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鹤壁市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确定“1+10+7”方案政策体系,明确部门任务分工。开展《鹤壁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建立健全“两高”项目管理制度,制定《鹤壁市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行动方案》,组织开展多轮“两高”项目拉网式大排查,建立存量“两高”项目、在建“两高”项目、拟建“两高”项目三张清单。
(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加快补齐。一是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严格按照《河南省“十四五”城镇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及利用发展规划》有关要求,在规划编制、土地供应、手续办理、经费保障上统筹考虑,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审批、项目落地。二是污水处理设施能力进一步提升。以持续改善全市水环境质量为目标,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完成钜桥南污水处理厂和金山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万吨/日,新建、改造雨污水管网约106.289公里,大幅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能力;编制完成了《鹤壁市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实施方案》《鹤壁市地下排水管网排查和检测方案》,组织排查和检测排水管网566公里,并完成排查管网清淤;淇滨、深水山城、鹤山污水处理厂编制完成“一厂一策”系统化整治方案,并逐步实施。三是垃圾分类工作逐步提升。引进垃圾分类服务企业,开展试点工作,2019年以来共对城区31个居民小区,*****户居民试点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垃圾分类覆盖率约达到17%。在试点小区的示范引领下全市已有436个小区19万户居民(含试点户数3.29万户)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全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5%。
(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是大气污染防治取得新突破。根据大气污染的季节性污染特征和重点时段特点,先后开展秋冬季“四严两清”行动、大气污染防治“春季扬尘污染治理行动”、“夏季臭氧治理风暴行动”、“秋冬攻坚行动”等系列攻坚行动,推动解决一批大气污染治理突出难题。鹤壁天舟铁路物流园专用线2021年9月进地施工,已完成一期工程总投资的75%。全市完成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淘汰任务。开展了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二是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持续做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保护,确保“一渠清水持续北送”。开展产业集聚区配套污水处理厂专项执法检查,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层层压实责任。开展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障农村水源地环境安全。三是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持续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2022年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设施配套率达到1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91%以上,有效减少小散户粪污乱堆现象。进一步提高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能力,全市12所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配置医废收集智能设备,“智能医废”经验已在全省推广。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依托化肥减量增效工作项目,采取多种措施,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提升耕地质量,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安全。逐步健全完善全市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体系,实现重大病虫预警信息及时发布。
下一步,鹤壁市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扎实做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后半篇文章”,深入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成果,为加快建设生态强省作出更大贡献。
附 件: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任务进展情况
附 件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任务进展情况
一、共性整改任务
1. 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够深入,思想认识仍然存在偏差。一些地方在生态环境保护认识和行动上仍存在偏差,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政治自觉还不够强。河南省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督促各级各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压紧压实各方责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整改情况:已经完成,长期坚持。
(1)鹤壁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市委常委会会议、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市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2)高水平编制《鹤壁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经济规划》,谋划实施应对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八大行动,推动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环境质量改善、生态功能提升、生态经济提质、环境风险防控、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等六个“更加高效”的目标。(3)调整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市直有关单位和县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分别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推进机制。健全“四个第一”统筹指挥体系,做到重要工作第一时间部署、重大问题第一时间过问、重点环节第一时间协调、重要案件第一时间督办。制定《鹤壁市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细化方案》,将反馈意见逐项细化分解,建立整改台账,逐项明确责任单位、责任领导、整改目标、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实行清单管理、对账销号,确保反馈问题不折不扣整改到位。(4)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工作会议。制定实施《鹤壁市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确定“1+10+7”方案政策体系,明确部门任务分工。开展《鹤壁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编制工作。(5)落实“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求,深入开展生态保护样板打造行动,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成果。持续开展“绿满鹤壁”国土绿化提速行动,为荒山披绿衣,为道路系绿带,为城区装绿芯,2021年以来,累计完成造林21.9万亩,打造提升山区绿化、廊道绿化等绿化精品工程30多个,建设森林乡村100个,建设提升“花园式工厂”70余家,完成储备林建设8.6万亩,造林绝对量居全省第一方阵,2021年度森林河南责任目标考核再获优秀等次、全省排名第二,2022年8月份市林业局被全国绿化委员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表彰为“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统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质量3项指标全面完成省定目标,淇河生态评价指数在海河流域中位列第一、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提名,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保持100%。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形成“鹤壁经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形成“鹤壁模式”。
2. 控制“两高”态度不坚决。《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请进一步梳理“十四五”拟投产达产“两高”项目的通知》指出,河南省“十四五”能耗双控形势十分严峻。河南省要将不符合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坚决拿下来。
整改情况:已经完成,长期坚持。
(1)建立健全“两高”项目管理制度,制定了《鹤壁市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行动方案》,转发《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四部门关于建立“两高”项目会商联审机制的通知》,坚决刹住“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势头。(2)组织县区、市直有关部门开展多轮“两高”项目拉网式大排查,建立存量“两高”项目、在建“两高”项目、拟建“两高”项目三张清单。制定实施《鹤壁市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碳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将具备条件的重点用能单位全部改造一遍,实现能效应提尽提。(3)严格贯彻落实《河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实施细则》《河南省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行动方案》《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四部门关于建立“两高”项目会商联审机制的通知》,对6万吨聚甲醛、美瑞聚氨酯产业园等项目,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充分会商论证,依法依规开展节能审查。(4)印发了《鹤壁市节能降碳改造三年行动计划》。依据《河南省淘汰落后产能综合标准体系(2020年本)》(豫淘汰落后办〔2020〕4号)规定,对重点行业企业进行摸排,促使一批能耗、环保、安全、技术达不到标准生产设备(生产线)等落后产能,必须依法依规严格关停退出。(5)已完成排污许可证核发质量全覆盖审核工作。
3. 一些部门履职不力。河南省虽印发《河南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细化明确56个省级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但部门齐抓共管局面并未全面形成。一些部门履职不到位,省农业农村部门、省统计部门尚未建立有效的化肥、农药施用量统计体系,“双减”工作更无从谈起。
整改情况:已经完成
(1)根据省统计局建立的化肥施用量、农药使用量统计报表制度,认真组织农用化肥施用量、农药使用量统计工作,做到及时、准确、完整。农业报表A301农业生产条件报表中,统计了农用化肥使用量,其中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的施用量,同时含有农药使用量指标。此报表为年报,县区上报时间为每年的12月20日前上报。2022年全年化肥、农药使用量已经统计完毕上报省统计局。(2)加强统计业务人员定期学习,参加省市举办的线上和线下的统计培训会议。组织县区及基层统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送培训到县区。从源头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双减”工作提供统计依据。采取组织培训班、视频培训、制作小视频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常规统计业务培训班的覆盖面。(3)实施2022年化肥减量增效项目,促进化肥减量增效工作,部署田间试验,集成推广施肥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技术模式示范区,开展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服务,发放了明白卡,举办了培训班。(4)推进农药减量增效。加强病虫监测,确保精准施药,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加强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
4. 一些部门推动工作不力,《河南省露天矿山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实施方案》提出,对建筑石料矿开采中形成高陡边坡且视觉污染严重的残留山体,通过整体降坡或整体采平等方式实施“开发式治理”,但要坚决防止“治理工程”变成“开采工程”。省自然资源部门疏于监管,导致在实施中严重走样变形。
整改情况:已经完成。
(1)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公安局联合开展废弃矿山集中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市废弃矿山百日攻坚行动中,省自然资源厅下发图斑465宗,市级已全部审核并上报至省自然资源厅。制定《鹤壁市公安局废弃矿山集中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工作方案》,严格落实相关要求,澄清底数。制定《鹤壁市公安机关废弃矿山集中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工作量评价办法》,助力工作开展。严格落实省公安厅食药环总队《关于进一步严打非法采矿和污染环境犯罪助力防范环境资源领域安全风险的通知》,开展严打非法采矿和污染环境犯罪活动。(2)健全完善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工作台账,按照台账督促整治和销号。细化台账管理,设置年进度、季进度、月进度,挂图作战,确保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工作有序开展。适时组织有关部门对矿山企业开展露天矿山综合整治情况督导检查,对不按“一矿一策”方案开展整治的矿山企业,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责令其加大整治力度,确保整治进度。(3)对“开发式治理”组织实施工作进行全面摸排。经过核查,全市共有2个“开发式治理”项目,分别是浚县屯子镇善化山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和淇县聚鑫矿区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治理修复项目。不存在治理工程变开采工程。
5. 一些部门推动工作不力,省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牵头推进全省垃圾填埋场问题整改工作浮于表面,重调度、轻检查,上报声称全省已开展生活垃圾填埋场整治,所有在用填埋场已完成渗滤液处理设施提标改造,但督察发现,新乡等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巨量积存、处理不力,渗漏风险突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垃圾渗滤液环境风险隐患突出。垃圾填埋场严重超负荷运行、配套污染治理设施能力不足,导致全省垃圾渗滤液积存量超过100万吨。全省98座现役生活垃圾填埋场中,约20座渗滤液实际处理量小于产生量,但现场无渗滤液积存,渗滤液违规处置问题突出。
整改情况:已经完成。
(1)按照省、市有关要求,加大对生活垃圾填埋场监管力度,定期开展专项检查,指导督促各县区生活垃圾填埋场规范作业,进一步加强渗滤液处理设施监管,消减渗滤液存量。(2)督促指导全市4座垃圾填埋场严格落实雨污分流等措施,最大限度消除渗滤液存量。(3)扩大收运范围,协调浚县、淇县、鹤山区等县区将生活垃圾运输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置,进一步减少生活垃圾填埋量。截至目前全市生活垃圾处理已经全部由填埋处理方式转变为焚烧处理的方式。(4)强化环境监测。按照《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08)要求,督促指导各县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定期开展废气、地下水、土壤等监测,及时发现并消除环境污染问题。(5)强化督促指导,通过日常暗访抽查、专家检查等方式,对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置情况进行检查。经过省住建厅组织专家评估我市4座生活垃圾填埋场调节池渗滤液存量均在50%以下,符合全省垃圾处理场渗滤液消纳目标和要求。
6. 企业超计划用水问题突出,水利部门对此疏于监管。
整改情况:已经完成。
(1)印发《鹤壁市水利局关于印发<鹤壁市计划用水户超计划用水排查整改方案>的通知》,开展全市计划用水单位用水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根据排查情况,对超计划用水单位下达整改通知书,超计划用水单位按照要求完成整改。(2)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2021、2022年对河南链多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开展了水资源管理、计划用水检查,对企业取水、计划用水报表、节水设施使用、污水排放、节水器具、跑冒滴漏、用水档案等进行了现场检查,均符合有关规定,未发现违法、违规事项。(3)加强远程监控能力,提升监管效能。2021年对12家重点用水户安装远程监控水表。2022年对106家重点用水户及非重点用水户、2家中型灌区实时监控其取水状况,推进“互联网+监管”,提升监管能力。2023年两县三区均争取到取水口监测计量体系建设项目,将进一步扩大监测范围,提升监管能力。
7. 农业超采地下水问题突出。河南省2019年地下水开采量112.5亿立方米中,农业灌溉用水占半数以上。赵口引黄灌区等17个取水灌区存在超量取水行为,2019年下达取水计划共18.4亿立方米,实际取水22.1亿立方米,超计划取水约20%。省农业农村部门和省水利部门推动灌溉用地下水压采不力,应于2020年年底完成的三义寨、漳南2座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仍在建设,安阳市滑县井灌区高效节水改造项目也未完成。目前全省超采区总面积达4.44万平方公里,已形成安阳—鹤壁—濮阳—新乡、武陟—孟州—温县、杞县—通许等三大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漏斗区,2019年地下水平均水位较2016年下降0.67米。
整改情况:已经完成。
(1)市水利部门与农业部门持续加强沟通协调,以水源置换、引水补源、节水灌溉为重点,共同推进地下水综合治理。积极和省水利厅对接,2022年我市浚县、淇县编制的地下水综合治理方案列入省水利厅项目储备库,通过水源置换等手段,减少地下水开采。浚县采取从卫河引水入田间沟渠的方式,水系连通、平原水网初步实现,有效补充地下水,涵养地下水。(2)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减少农业灌溉地下水开采量。已同步启动市县两级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督促指导县区农业农村部门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与水利部门的灌区规划有效衔接。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农田灌溉基础设施,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提高灌溉用水的利用效率。
8. 矿产资源开采破坏生态问题突出。矿山开采生态修复治理不严不实。截至2020年底,全省尚有9.36万亩历史遗留矿山亟待整治,生态恢复任务艰巨。督察发现,河南省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统计数据不实。
整改情况:已经完成。
(1)开展百日攻坚行动,摸清了全市未进行生态修复的矿山底数、违法建设破坏生态环境底数,查证了生态修复治理责任主体。按照“谁破坏、谁受罚、谁修复”的原则,在废弃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打击矿山越界开采、非法开采矿产资源和违法建设破坏生态上取得“点上突破、面上进展”的阶段性成果,生态修复责任进一步全面落实,初步形成了“不再欠新账,加快还旧账”的矿山综合治理局面。(2)切实提高统计数据准确性。充分运用省自然资源厅卫片解译手段,坚持室内解译与野外核查实测相结合,核实矿山生态修复工作进展情况。经核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全省9.36万亩历史遗留矿山治理面积共涉及我市1.44万亩,目前已全部完成治理。(3)持续推进我市《鹤壁市全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落实,将需治理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纳入了全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结合各矿区实际,有序推进治理工作。
9. 矿山非法越界开采屡禁不止。
整改情况:已经完成。
(1)开展专项行动,对全市矿山非法越界采矿行为进行摸排,建立长效机制。一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辖区内持证矿山企业和露天矿山企业进行监督和管理工作,将全市矿山非法越界开采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压实矿山企业主体责任,加强矿产资源开采管理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管力度。三是畅通举报渠道,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部门网站公布举报电话及邮箱,广泛收集汇总举报线索,形成举报登记台账,及时分析并开展核查处理。四是大力宣传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激励约束政策,引导矿山企业自觉做好矿产资源安全与综合利用工作。对于违规开采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依法查处,发现一起移交一起,严厉打击有证露天矿山越界开采等违法开采行为。(2)利用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加强日常动态监管,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加强持证露天矿山监督职责落实,及时掌握储量管理和开采情况,压实矿山企业主体责任,持续对持证矿山企业和露天矿山企业开展储量动态检测及日常监管工作、矿业权人年度信息公示实地核查工作,矿产资源依法、依规开采工作。严格按照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的开采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工作,坚决防范遏制持证矿山非法越界开采行为。
10.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建设推进迟缓,城镇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全省247座城镇污水处理厂中,有44座长期满负荷或超负荷运行。
整改情况:已经完成。
(1)进一步提升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按照规划有关要求,钜桥南污水处理厂一期项目和金山污水处理厂一期项目已经建成投运。积极谋划钜桥南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和金山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完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一步提高全市污水处理能力。(2)定期组织人员对生活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确保鹤壁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达标排放。按照省住建厅的有关要求,积极推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技术指导,保障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
11. 管网整治改造滞后。截至2020年年底,全省县级以上城市合流制管网总长5670公里,存在问题管网2594公里。河南省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明确要求,以排水管网清污分流和雨污混接改造为主要抓手,对全省54座进水生化需氧量年均浓度低于120毫克/升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一厂一策”整治,实现提质增效。但商丘、信阳等五市政府对此未予重视,未按方案要求开展管网排查和检测,截至2020年年底,仍有17座污水处理厂未达目标,6座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不升反降。
整改情况:已经完成,持续推进。
(1)制定印发了《鹤壁市地下排水管网排查和检测方案》,组织各县区开展排水管网排查和检测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排水管网排查和检测566公里,基本掌握全市地下排水管网的基础信息情况,按照实施计划,我市将对已完成排查和检测的排水管网内的垃圾、淤泥等污染物进行全面疏通和病害修复。(2)按照《河南省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实施方案编制大纲》的要求,编制完成了《鹤壁市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实施方案》。以排水管网清污分流和雨污混接错接改造为主要抓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方案,为鹤壁市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截至2023年1月底全市更新改造问题管网长度106.289公里,整治混接错接39处。(3)针对我市淇滨污水处理厂、深水山城污水处理厂、鹤山污水处理厂进厂水质生化需氧量浓度低于120mg/L的问题,编制完成“一厂一策”系统化初步整治方案。(4)定期对各县区管网改造和管网排查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工作推进缓慢的县区下发督办通知,要求其按规定完成各项任务。
12. 污泥处置能力有较大缺口。省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推进全省污泥安全处理设施建设明显用力不够。全省247座城镇污水处理厂中,有不少污泥长期在厂区堆存。全省现有94个污泥处理项目中21个已经达到或超出设计处理能力,超七成采用离心脱水、石灰干化等工艺简单处理后填埋,环境风险突出。
整改情况:已经完成。
(1)定期组织人员对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置设施情况进行排查,确保鹤壁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设施正常运行。(2)积极推进市政污泥处置项目建设。鹤壁市污泥处置及资源化利用项目采用干化+焚烧的处理工艺,于2021年5月份项目开工建设,2022年7月项目具备接收污泥条件,目前正在试运行。鹤壁市淇县污泥碳化工程采用连续高速污泥碳化工艺,于2021年6月项目开工建设,2022年5月项目具备接收污泥条件。
13. 垃圾填埋能力严重不足与焚烧处理“吃不饱”并存。省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对“十三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不足、目标落实不力,导致垃圾填埋场超负荷运行问题极为突出。全省98座现役生活垃圾填埋场中,有60座超负荷运行,平均负荷率达214%。“十三五”规划应封场的55座填埋场中有21座仍在超期服役。因缺乏区域统筹,部分新建垃圾焚烧发电厂“吃不饱”,全省34座现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中,7座运行负荷不足80%。
整改情况:已经完成。
(1)增大收运范围。为距离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较远的浚县配备3辆大型垃圾转运车,为淇县配置2辆大型垃圾转运车,采取乡镇收集、县区转运,市域处理的模式,将浚县、淇县、鹤山区生活垃圾运输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进行处置。(2)持续按《河南省“十四五”城镇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及利用发展规划》有关要求,完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持续提升生活垃圾处理能力。(3)实行全域收运处置,将各县区生活垃圾均转运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进行处置,各县区垃圾填埋场均不再对生活垃圾进行填埋。已制定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方案,依法依规有序推进封场工作。(4)自2021年6月22日起,鹤壁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均垃圾入厂量1054吨,已达设计规模(1000吨/日)。
14. 垃圾分类推进不力。
整改情况:已经完成,持续推进。
(1)对照2021年5月印发的《河南省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意见》,我市先后印发了《鹤壁市2019年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鹤壁市2020年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鹤壁市2021年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鹤壁市生活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工作方案》等文件,成立以市长为组长,各县区、市直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我市垃圾分类主要任务目标,统筹推进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2)加强政策指导,强化垃圾分类法治保障。按照《河南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细化36家垃圾分类成员单位职责分工,突出运用“问题曝光”激励方法,通过深入抽查检查,排名通报,并以问题清单形式派发,督促整改,为领导小组及时、准确、动态地掌握一线情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近三年来,共检查党政机关单位、居民小区等主体责任单位1500余家,发现整改问题600余个,极大地增强了有关管理主体的责任性和主动性。(3)强化设施建设,打造全链条分类过程。打造形成2个垃圾分类宣教馆、3条垃圾分类示范街巷。创新实施“四定二督4+4”垃圾分类模式,定时、定点、定人、定量“四定”,专职督导、兼职督导“二督”,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四分类”,大宗垃圾、大件垃圾、低值回收垃圾、危险废物垃圾“四类专项垃圾”。在示范引领的作用下,生活垃圾分类覆盖至436个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95%、垃圾分类知晓率100%、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率36.82%、无害化处理率100%,垃圾分类工作走在全省前列。(4)营造氛围,持续提升居民分类意识。全方位推动垃圾分类形成生动实践,在开展入户宣传活动的同时结合创城工作,提升垃圾分类宣传效果,探索实践“一中心、三关键、四联动、五提升”垃圾分类新模式,近三年来,坚持每季度开展市级垃圾分类宣传活动,2022年开展“垃圾分类齐参与·富美鹤城共创建”“垃圾分类,你我同行”等主题宣传活动15次、校园宣讲活动500余次,常态化开展社区集中宣传400余场、社区垃圾资源回收日721场、入户宣传活动7万余户、发放宣传页12万余份,在国家级、省级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33次。
15. 餐厨垃圾收集处理水平低下,相关地方及部门对此长期疏于管理。按照规划要求,到2020年省辖市全部建成餐厨垃圾处理设施,但截至督察时,仍有9个市未建。全省23座餐厨垃圾处理设施中,超半数负荷率仅为50%左右。
整改情况:已经完成。
(1)统筹建设餐厨垃圾集中处置及资源化利用项目,该项目于2021年3月份开工建设,2022年6月份建成,正在试运行。(2)餐厨垃圾按照全市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处置的原则,由城发公司负责运输处置各县区的餐厨垃圾。(3)整合全市餐厨垃圾收运的处置体系,由餐厨垃圾处置与资源化利用项目公司购置收运车辆,统一收运至静脉产业园进行分类处置。
16. 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任务艰巨。部分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闲置问题突出。河南省上报已建成3322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0%。经统计分析,其中有311座闲置,39座尚未建成,其中,漯河市、商丘市闲置率超过40%,周口市、驻马店市超过30%,开封市、许昌市超过20%。
整改情况:已经完成。
(1)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办印发相关通知,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市、县区成立相应整治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和专班,县区对辖区进行了摸底调查,填报现场调查表,建立未正常运行设施分类整治提升台账。(2)组织学习《河南省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调查评估和分类整治提升工作指南》,对现有处理设施进行摸底调查,逐个逐项核查填报,做到“一站一表”,建立完善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档案资料。(3)在调查排查的基础上,县区建立未正常运行设施分类整治提升台账,在完成排查评估的基础上,编制《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调查评估和分类整治提升方案》。截至2022年12月底,共完成有改造价值设施5座、水毁设施12座的整治工作,全市2019年后建成的12座设施均已全部正常运行。(4)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运维管护,积极推进建立运维管护长效体制机制,明确责任主体,确保现有设施真正管起来,运转好。
17. 畜禽养殖污染问题仍然多见。
整改情况:已经完成。
(1)对2个畜牧大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抽查,浚县2019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已完成验收并上报,参与项目的规模养殖场全部完成建设内容,项目开工率、完工率、中央财政资金拨付率均达100%。督促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加快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实施,2022年项目已经实施完成。(2)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建设,加快推进浚县畜禽粪污收集和制肥工作,就近就地还田利用,减少小散户粪污乱堆现象。经市级推荐、省级评审,浚县成为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争取中央奖补资金900万元,全县共启动项目实施主体9个,粪肥还田9万亩,有机肥还田量1.8万吨,集中收集处置畜禽粪污6万余吨,集造堆沤有机肥料2万余吨,消纳农作物秸秆等辅料2万余吨。2022年,浚县又争取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项目资金1000万元,处理畜禽粪污量8.5万吨,施肥面积10万亩。(3)转发了《河南省规模以下养殖户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市县两级按意见要求指导规模以下养殖户完善粪污贮存、处理设施。2022年全市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1%以上。(4)持续加大畜禽养殖方面的执法和帮扶力度,强化畜禽养殖监管,严格“散乱污”畜禽养殖场(户)执法,落实畜禽养殖排污许可管理,实施按证排污,引导养殖企业配套完善粪污处理设施。
18. 机动车淘汰不到位。《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大力推进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提前淘汰更新,但河南省直到2020年6月才制定实施方案,滞后近2年。河南省交通运输部门对全省应淘汰的柴油货车底数不清,相关工作未能有效开展。
整改情况:已经完成。
(1)压实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淘汰主体责任和部门责任,坚持联合执法、联合工作机制,生态环境部门建立健全了检测、处罚机制,加大对超标排放等违法营运行为的查处力度,推进超标排放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公安部门对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违反规定进入禁行区域道路行驶的,依法予以处罚,并开辟专门服务窗口,安排专人负责,规范办理机动车注销登记业务。商务部门积极开展淘汰车辆报废拆解工作,全部做到了立收立拆。(2)持续抓好源头管控。做好常态化路检路查,通过遥感检测及黑烟抓拍等手段,加大对重型柴油货车尾气排放的监控力度;依托公安执法点和交通治超站,对柴油货车进行检查检测,严禁尾气排放不达标货车上路运营。(3)在LED屏、出租车、公交车、货运场站等,长期显示宣传标语,持续营造国三车淘汰工作氛围。我市国三车淘汰总任务为4009辆,鹤壁市车籍注销数量4578辆;报废回收1443辆;深度治理达标7辆,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19. 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亟待加强。挥发性有机物VOCs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LDAR)进展缓慢,全省仅155家企业开展LDAR检测。
整改情况:已经完成。
(1)2021年7月20日,我市组织对全市石化化工、有机化学原料生产(包括溶剂)、煤化工、液化品(油品)、化学原料药生产及存储等相关企业载有气态、液态VOCs物料的设备与管线组件密封点大于等于1000个的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并建立台账。全市涉及相关企业23家,已完成VOCs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22家,其中一家鹤壁市双力橡塑有限公司长期停产,目前该厂主要生产设备已拆除到位,不再进行生产。(2)积极指导企业按要求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工作,定期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抽查。(3)指导企业积极参与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对低效治理设施进行改造,提高治理设施去除效率。
20. 水污染防治仍需发力,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问题突出。部分产业集聚区管理粗放,配套污水处理厂超标排放或“带病运行”。
整改情况:已经完成。
(1)制定《关于印发2021年污水处理厂专项执法活动方案的通知》,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内容,紧扣时间节点,层层压实责任,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对辖区内污水处理厂开展“一证式、一体化”专项执法检查,确保取得实效。此次专项执法检查中,未发现污水处理厂存在无证排污、不按证排污、超标排放、偷排偷放等环境违法行为。(2)结合鹤壁市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印发了《鹤壁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展污水处理厂专项核查帮扶行动的通知》,将污水处理厂自动在线监控设施专项执法检查与“一证式”管理情况检查、污泥处理及处置情况检查等检查联合开展,成立了由副县级领导任组长,市执法支队、市监控中心、第三方运维专家参与的联合核查帮扶组,对全市范围内的污水处理厂进行专项核查帮扶,在此次专项核查帮扶中,发现存在55项管理性问题,目前均已完成整改。2022年6月21日印发了《鹤壁市生态环境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和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执法监管工作的通知》,市执法支队、市监控中心联合淇县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对辖区内污水处理厂出水口,每月进行一次人工采样,均未发现超标排放行为。(3)印发了《鹤壁市城镇污水处理厂监督检查“双随机、一公开”部门联合监管实施方案》,市执法支队联合鹤壁市城市管理局定期对辖区内污水处理厂进行联合抽查检查,未发现被检查污水处理厂存在问题。
21. 医疗废物处置能力不平衡。相当部分地市医疗废物处置设施普遍满负荷或超负荷运行。2020年以来,河南省各地按国家要求加紧建设符合运行要求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共谋划30项医疗废物处置能力新(改、扩)建项目,但截至督察时,尚有12项仍处于前期准备阶段,处置能力缺口较大的焦作市、新乡市仅完成前期手续。同时,现有部分设备老化、工艺落后。全省28座处置设施中有7座仍采用或备用简易石灰干化处理工艺。
整改情况:已经完成。
(1)市医废中心于2022年10月采购投用了一套日处理能力为5吨的高温灭菌处置设备,日处置能力由5吨/日提升至10吨/日,能够满足全市医废产生量,2022全年医废处置量2221.13吨,全面完成疫情期间医废处置。(2)2021年、2022年先后组织六批26人次赴两县三区医疗卫生机构(包括新冠定点医院及医学观察点)检查指导医疗机构41家,并将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反馈至县区卫健委和市直各单位并予以整改。定期开展医疗废物管理相关政策和技术培训,规范医疗机构废弃物分类、收集、暂存、交接全流程管理。(3)2022年完成全市全部12所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智能医废工作,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废物产生、转运、暂存、移交全过程信息化动态在线监管,确保医疗机废弃物应分尽分和可追溯,以在全省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22. 对督察发现需要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的或需要提起公益诉讼的,按有关规定办理。
整改情况:已经完成。
(1)对涉及我市的3个案件线索逐一进行分析梳理,目前1个问题线索经调查不需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1个问题线索已委托专家进行了生态损害评估鉴定,结论是未造成区域地表水生态环境损害;1个问题线索因当事人正在服刑,正在协调跟当事人进行磋商。(2)对赔偿义务人不进行赔偿或修复的,依法依规及时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或环境公益诉讼程序。
二、个性整改任务
1. 企业超计划用水问题突出,2019年,鹤壁丰鹤发电厂计划用水260万立方米,实际用水657万立方米,超计划153%。
整改情况:已经完成。
(1)依据《河南省水资源税征收管理办法》,对丰鹤发电厂超计划用水按照水资源税税额的2—3倍,征收水资源税。(2)丰鹤发电厂修订了《节约用水管理规则制度》,从源头、程序、终端分级把关,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出现。(3)编制《鹤壁市节约用水管理工作操作手册》,强化用水统计台账,完善一户一档,对用水计划申请、核定、下达、日常管理、临界超计划用水提醒、计划调整等工作进行全面规范。2021年,对全市计划用水情况进行排查,共排查计划用水户339户,发现超计划用水38户(均为公共管网供水取水户),均已完成整改。2022年对全市592户计划用水户建立用水统计台账,对临界超计划用水企业及时告知,2022年前三季度,未发现超全年计划用水单位。
2. 因缺乏区域统筹,部分新建垃圾焚烧发电厂“吃不饱”,鹤壁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实际运行负荷仅50%。
整改情况:已经完成。
(1)鹤壁市为浚县配备3辆大型垃圾转运车,为淇县配备2辆大型垃圾转运车,采取乡镇收集、县区转运、市域处理的模式,将浚县、淇县、鹤山区生活垃圾运输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处理,增加垃圾入厂量。(2)制定陈腐垃圾挖运处置方案,在确保环保、安全达标的情况下,转运至鹤壁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处理,2021年3月至2022年10月底,共处置陈腐垃圾*****吨。(3)结合周边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2021年协调安阳市约9万吨生活垃圾运送至鹤壁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2021年11月已全部完成处理。(4)自2021年6月22日起,鹤壁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已实现满负荷运行。
3. 部分国控断面水质超标甚至“返劣”。鹤壁市淇河前枋城断面考核目标为Ⅲ类,2019年为Ⅱ类,2020年却恶化为Ⅳ类。
整改情况:已经完成。
(1)经调查,淇河前枋城断面水质恶化原因主要是2020年8月上游城市新乡连日暴雨,导致卫河和共产主义渠水位大幅上涨,卫河和共产主义渠流量远大于淇河流量,受下游水位上涨的顶托,卫河和共产主义渠洪水(水质为Ⅳ类)倒灌淇河前枋城断面,致使前枋城断面水质超标。同时,因淇河河道施工,淇河上游无生态补水推动倒灌河水下泄,致使2020年8月至12月前枋城断面水质监测数据超标。(2)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和农业水环境污染,2021年全市农膜回收率达到91%,农药使用量比上年减少0.67%,化肥施用量比上年减少0.56万吨,2022年全市农膜回收率继续保持在91%。整治河道及两岸环境,共动用机械580台,清理河道内倒伏树木*****棵、垃圾9356立方米、碎石2074立方米。开展上游小流域治理,实施淇滨区2021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平方公里。组织对淇河两岸排污口进行全面排查,未发现排污口。完成淇河两岸村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立淇河保护中心统筹淇河生态保护建设工作,健全河道管理机制,河长制办公室制定淇河四级联动集中巡查工作机制,加强日常监管。建立2个微型监测站,加强淇河水质监测。加大淇河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做好淇河生态补水工作,2021年向淇河生态补水超过3200万立方米。2022年盘石头水库正常蓄水,调节能力增强,满足淇河生态流量需要。(3)2021年以来,前枋城断面水质已达Ⅱ类标准。
FF000E;BB000E;(21;)DD000E;EE000E;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