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海南省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海南省审计厅关于印发《海南省“十四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的通知

中共海南省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海南省审计厅关于印发《海南省“十四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的通知

中共海南省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

?海?南?省?审?计?厅

琼审委办〔2021〕75号

中共海南省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 海南省审计厅

关于印发《海南省“十四五”审计工作

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市、县、自治县审计局,厅各处室:

《海南省“十四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已经省委审计委员会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海南省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 海南省审计厅

???????????????????????????????2021年9月9日

(此件主动公开,发至区审计局)

海南省“十四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海南高质量高标准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落实阶段性重点任务形成早期收获的关键五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工作和海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将审计专业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促进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根据《“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和《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全省审计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省第七次党代会及省委七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始终把政治标准、政治要求贯穿到审计工作全过程各环节,以党建创新引领审计业务工作创优。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审计署的决策部署,聚焦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自由贸易港建设任务目标,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坚持解放思想,创新驱动,以制度集成创新作为审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深度整合各类审计资源,构建“平台+N”审计工作新模式,实行融合式、嵌入式审计,不断提高审计效能。坚持依法审计,忠诚履职,始终把质量作为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始终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坚持揭示问题与推动解决问题相统一,从常规性审计向绩效审计、政策审计转变,从监督型审计向监督服务型审计转变,从以查错纠弊为主向以预防控制为主转变,更加注重从完善制度建设、防范化解风险、推进深化改革、提升治理水平方面提出审计建议,推动各类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解决。狠抓干部队伍建设,以执行力为抓手打造审计铁军。“十三五”期间,全省审计机关共实施了5041个审计项目,推动完善规章制度400多项,移送问题线索293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权力规范运行、促进反腐倡廉,实现了海南审计工作发展“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主要目标,较好发挥了审计监督保障作用,审计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二)形势要求。“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海南高质量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关键五年。海南审计工作要准确把握内外发展环境变化,顺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抢抓新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大胆创新。

——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的决策部署,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是加强党对审计工作领导的重大举措。省委七届十次全会就海南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全省审计机关要全面履行政治机关和党的工作部门的新职能,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努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做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扛起新时代赋予审计的职责使命。

——主动适应海南自由贸易港治理现代化的新要求,强化审计工作制度集成创新。制度集成创新是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核心任务,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以创新引领自由贸易港建设,是海南发展的主基调。伴随海南自由贸易港治理的目的、任务、重点和方式的转变,审计工作要围绕服务促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治理现代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颁布实施后,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各级各部门和各行各业相继根据改革发展需要,着手对地方性法规、规章制度进行修改、完善后,工作依据、方式方法、任务、程序都会相应变化,审计工作要主动适应、深入研究这些变化,在审计理念、审计方式方法、审计管理、审计整改的系统集成创新方面下功夫,建立同自由贸易港建设相适应的审计制度和工作模式。实施审计要有强度,把握问题要有尺度,反映情况要有深度,提出建议要有高度,推动问责要有力度。既要聚焦主责主业,强化审计监督作用发挥,审深审透,全面揭示问题;又要及时研究自由贸易港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督,同时根据市县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探索区域性审计。

——大力开展研究型审计,把审计发现问题背后的体制机制制度性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聚焦《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深入开展审前政策研究。密切关注社会热点、民生重点、改革堵点,科学研究,积极探索创新审计工作的新标准、新路径、新手段。深挖屡审屡犯问题根源,着力发现背后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缺陷、制度性漏洞,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闭环整改长效机制,从改革的角度审视问题、以改革的思路解决问题,抓好审计整改,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

——正视海南自由贸易港审计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审计充分发挥监督保障作用,需要对海南自由贸易港背景下的审计体制机制创新深入研究。要着力探索新经济时代、大数据时代审计工作的模式和方式,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科学研判、综合施策,主动担当作为,有效化解各类风险隐患,更好履职尽责。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记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这一“国之大者”,把审计制度集成创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大力推进研究型审计机关建设,深入践行“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的总要求,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强化审计整改“闭环管理”,扛起审计新担当,加快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审计监督体系,实现“全省一盘棋、全省同步审”,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为全面建设清廉自贸港提供监督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和海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更好发挥党对审计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的制度优势,坚定不移地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审计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健全和完善适应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发展的审计制度和工作机制,做到党的工作重点抓什么,审计就审什么;善于用政治眼光分析审计发现的经济社会问题,努力推动审计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推动海南高质量发展。

——坚持依法审计。严格依照法定职责、权限和程序行使审计监督权,聚焦主责主业,坚持问题导向,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敢于揭示问题、精准评价问题,严肃问责。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按照“三个区分开来”要求,防范风险、解决问题、消除隐患,以正确导向激励广大干部在新时代有新担当新作为。

——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站在服务自由贸易港建设全局的高度谋划审计工作,紧扣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围绕现代产业体系构建、重点园区建设、营商环境打造等,聚焦发展质量、改革措施落实、财政资金绩效、民生事业改善、重大项目推进、干部履职尽责等,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作用,重点关注体制机制性问题,不断推动审计工作从点的突破向整体提升转变。

——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站稳人民立场,坚持把促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推动共同富裕作为审计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各项惠民富民政策落到实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改革创新。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集成创新的目标要求,推进审计理念、思路、方法、制度创新,从计划、实施、审理、整改等环节,完善审计工作机制,优化审计工作流程。加大自由贸易港审计信息化建设,向信息化要效率,向大数据要资源,创新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监督,提高运用大数据查核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强化对风险因素的感知、预测和防范,提升审计监督效能和决策支持能力,充分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

——坚持系统观念。落实审计工作全国一盘棋的要求,推进“全省一盘棋、全省同步审”。牢记“国之大者”,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谋划和开展审计工作,做到提前考虑、科学布局、有序推进。处理好查问题和促整改、治已病和防未病、治当下和管长远的关系,注重审计工作的前瞻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以制度集成创新推进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做到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体落实。

(三)发展目标

——审计监督取得新成效。紧紧围绕“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把促进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服务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促进统筹发展和安全,服务海南建设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交汇点”的目标。紧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提升审计防范性作用,增强审计建设性作用,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着力查找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缺陷、制度性漏洞,促进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提升治理水平。审计结果和审计整改结果公开力度不断加大,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协同不断加强,军地联合审计逐步开展。

——审计质量得到新提高。审计质量总体水平显著提升,质量强审取得明显成效,审计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更加规范化、标准化,扩大“政策对标+大数据分析+情景体验+现场核查”综合研判方法的应用范畴。依托金审工程三期和海南省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平台,建立更多的大数据审计模型,审计机关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审计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精准移送问题线索,提高成案率。

——审计人员能力素质达到新水平。教育引导审计人员积极参与审计工作创新研究,结合自由贸易港发展最新实际,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努力成为熟悉审计对象业务标准和程序,熟悉国际实务的通才。探索建立审计干部能力评价标准体系,对审计干部分级分类进行培训,坚持在审计一线锤炼干部过硬本领。

——审计管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审计工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和军地联合审计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审计领域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得到有效落实,集中统一的审计工作机制更加完善。“平台+N”审计工作模式不断优化,审计全覆盖实现数量和质量相统一、效率和效果相统一。发现问题更加精准,问题整改更有成效,以制度集成创新促进审计工作提质增效。审计计划、组织实施、复核审理、督促整改的全链条审计工作管理机制更加完善,审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

三、主要任务

(一)紧盯政策环境和营商环境建设,积极开展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促进政令畅通为目标,紧扣政策落实的全链条、各环节开展跟踪审计,加大对经济社会运行中各类风险隐患揭示力度,客观反映政策落实的实际效果,及时发布预警。以推动国家重大决策贯彻落实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相关政策落地见效为目标,加大国家和省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力度,促进把政策优势、自由贸易港功能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发展成果。

——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围绕“五个自由便利、一个安全有序流动”,重点关注贸易、投资、人才、金融、运输、“3+1+1”产业、重点园区、文化和体育赛事等相关政策落地见效情况,通过分析政策执行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评价政策执行的整体效果,及时反映政策落实中的突出问题,提出完善政策措施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政策措施的协调性和有效性。

——营商环境优化情况跟踪审计。围绕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国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目标,重点关注市场主体准入准营制度、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行政审批制度、社会信用监管体系、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聚焦提升营商环境便利度等相关市场环境、政务环境和法治环境的优化情况,市场主体关切的营商环境要素,创新引入“走流程”评价防范和第三方评价结果,优化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促进打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

——优化审计平台功能,提升跟踪审计质量。紧扣审计署工作安排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优化提升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平台的功能,建立政策落实评价数据分析模型,提升“治病”的时效性和精准度,“诊”“治”结合,提升整改建议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完善“政策+数据分析”联动工作机制和“综合报告+整改建议书”审计“诊治”结合模式,通过融合式、嵌入式等政策跟踪审计,掌握政策落实的总体情况,推动各项政策措施的推行,实现预期目标。

(二)紧盯财政资金提质增效,积极开展财政审计。以强化预算对落实海南自由贸易港重大决策部署的保障能力,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以实现有限公共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有效匹配为目标,不断强化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及决算草案审计,应当对本级预算执行、决算草案和一级预算单位每年审计,对其他审计对象一般5年轮审一遍;建立健全政府财务报告审计制度,促进财政资源统筹,提升财政资金安全规范绩效。

——预算收支管理情况审计。聚焦预算收入管理和财政保障能力,重点关注政府收入预算管理、政府性资源统筹、部门和单位收入统筹、各类存量资源盘活等,增强海南自由贸易港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规范预算支出管理支出标准化水平,重点关注重大决策部署财力保障,从支出预算规模、财政支出结构、支出流程标准化等方面发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精准性。

——预算执行和绩效管理情况审计。围绕强化预算执行绩效管理和增强预算约束力,重点关注政府预算编制方式改进、跨年度预算平衡、部门和单位预算管理、预算对执行的控制、预算绩效评价及成果应用、国库集中收付管理、政府采购目录扩增等,促进各预算单位强化过程管理,增强预算约束的刚性作用。

——财政风险防控情况审计。加强风险防控,增强财政保障可持续性,重点关注地方政府举债规模,严控隐性债务风险等财政运行风险,推动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遏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量、稳妥化解存量,提高政府债券资金使用效益。

(三)紧盯国有企业改革风险管控,积极开展金融和企业审计。以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国有企业发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促进国有企业(资本)运营提质增效为目标,加强对全省地方金融机构、国有及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及其监管部门的审计,推动金融业开放和金融制度创新,促进国企高质量发展。

——地方金融机构和国企经营管理情况审计。围绕地方金融机构和国资监管部门职责履行,关注金融政策落实和金融创新举措监管成效、金融信贷资金投向和质量、国有资本投资收益、资产处置、债务规模和经营风险、国有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效益等,提升地方金融机构和省属国企合规经营与风险管控能力,防范化解地方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现国有资产资本保值增值。

——国企改革重点任务落实情况审计。围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执行情况和国企科技、管理与商业模式创新,重点关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农垦改革、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健全等,以及国企战略定位和核心业务的发展与成效、国有自然资源资产资本化和经营性国有资产资本化证券化进程,推动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激发发展活力,推动省属国企抢抓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机遇做优做大做强。

(四)紧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重大投资战略和项目,积极开展公共投资审计。以服务保障海南自由贸易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投资绩效,防范廉洁风险为目标,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国有企业投资项目以及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建设的其他公共工程项目审计监督,持续组织对重大建设规划的实施、投资政策的执行、项目的落地和推进、重点资金保障等情况进行审计。

——重大公共工程投资项目预算执行审计。对交通、水利、能源、教育、文化体育、公共卫生、新基建、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重点关注中央和省重大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投资决策、工程项目建设程序、资金使用、招标投标、工程质量管理、材料设备管理、建设用地和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等,着力发现并推动解决影响自由贸易港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切实发挥好审计监督保障作用。

——重大公共工程投资项目竣工决(结)算审计。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竣工决(结)算及建设运营情况,重点关注项目审批、招标投标、合同履行、建设运营、工程造价、资金管理等“六个控制”工作要求落实情况,督促项目单位、主管部门及其他参建单位落实责任,规范权力运行,保障项目与资金安全,促进清廉自贸港建设。

(五)紧盯乡村振兴战略任务落实,积极开展农业农村审计。以加快建设国际动植物种质资源中转基地,做强做优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目标,聚焦农业农村工作创新发展、惠农政策落实和涉农资金安全绩效,加强对农业农村相关专项资金、项目和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情况审计。围绕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使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生态扶贫移民后续帮扶、脱贫地区特色种养业提升等,重点关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培育和可持续发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政策落实等,促进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情况审计。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聚焦三亚及周边国际动植物种质资源中转基地及育种、制种等种业发展,重点关注耕地保护及粮食安全、“菜篮子”工程建设、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农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等,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基本农田“非粮化”,强化耕地数量保护和质量提升,促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情况审计。围绕完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关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建设、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促进乡村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

——农村农垦改革任务推进情况审计。围绕统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深化垦区市场化改革,重点关注征收制度改革、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垦区资产资源整合、建立垦地融合发展协调机制、共享农庄以及完善农业补贴、农业保险等政策落实情况,积极推动垦地融合发展,促进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农业农村投入保障制度。

——城乡融合发展情况审计。围绕城乡深度融合发展,重点关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县乡村医疗一体化改革、城乡供水、城乡人居环境改善、城乡一体化公共交通网建设等情况,促进城乡公共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

(六)紧盯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开展民生审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共同富裕,加强对民生领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审查评价公共资源的绩效与公共服务的质量,促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有效发挥作用。

——教育审计。围绕教育领域政策落实及专项资金使用开展审计,推动各级各类教育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有特色地发展,促进构建适应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需要的高质量教育体系。重点关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造、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国际教育创新岛快速发展等海南自由贸易港相关教育政策落实及专项资金的审计,推动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改革,促进提升教育开放及国际化水平,推动教育事业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均衡发展。

——健康海南建设情况审计。围绕提升全省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推动构建适应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关注公共卫生、重大疫情防控、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和基本药物制度补助等资金分配管理使用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相关卫生健康政策落到实处,促进公共卫生体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康产业体系和卫生健康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就业优先政策落实情况审计。围绕专项技能提升、中小企业扶持等就业相关政策落实和相关补助资金分配管理使用情况,重点关注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优先政策落实、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者权益保障和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建设情况,提高就业补助资金使用效益,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社会保险基金审计。围绕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基金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重点关注完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制度,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建立社会保险基金风险预警机制,严控社会保险基金运行风险,促进社会保险制度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政策落实及资金使用情况审计。围绕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残疾人补贴、优抚安置、彩票资金等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重点关注资金申请、审核、分配、使用等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到位,促进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住房保障政策落实及资金使用情况审计。围绕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公积金、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等住房保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重点关注安居型商品住房建设和棚户区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政策落实情况,促进健全多层次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

(七)紧盯生态环境和绿色发展,积极开展资源环境审计。以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强化对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资金、项目和有关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继续深化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指标和“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重点关注领导干部贯彻执行中央和省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和决策部署,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等职责情况,促进自然资源资产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推进领导干部切实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保护责任。

——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政策落实情况审计。围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和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任务等要求,重点关注能源消耗总量和排放强度“双控”、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落实、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等情况,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

——资源环境专项资金审计。围绕各级财政安排的污染防治综合整治、生态环境修复、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等资金投入、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重点关注大气和水环境检测指标达标、农村饮用水水质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生态文明建设标志性工程、清洁能源岛重点项目、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绿色产业发展等项目实施绩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自然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八)紧盯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积极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落实《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以强化干部管理监督,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为目标,聚焦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加强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科学确定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立足海南自由贸易港中心工作,坚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紧扣“位、权、事、财、人”权力运行五要素,紧盯“资金链”,分析“政策链”、厘清“责任链”,实现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全链条的监督;结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指标,聚焦产业发展、营商环境建设、风险防控、生态环境保护、民生福祉和廉洁从政,重点关注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执行和效果、财政财务管理和经济风险防范、落实有关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和遵守廉洁从政规定等情况。

——强化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管控。依托金审工程三期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平台,加强对全省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名录库”“信息库”管理,科学制定经济责任审计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探索完善科学合理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审计资源配置,推行“清单审计”,实施审计全过程质量管理。

——高效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强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的作用,采用情况反馈、联合整改督查、审计结果情况交流、会商研判、风险提示等方式,及时共享信息,共同应用审计成果。

(九)紧盯审计整改成效,推动加强源头综合治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省委、省政府和审计署关于审计整改工作的部署和要求,通过审计整改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推动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干部队伍作风改变,做实审计监督“后半篇”文章,维护审计监督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将审计整改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强化审计整改责任落实。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闭环管理”机制,健全党对审计整改工作的领导机制,市县党委审计委员会要及时研究审计查出重大问题的处理意见,严格落实请示报告制度,完善审计整改工作督查督办机制。落实被审计单位的主体责任和行业管理部门的监管责任。审计机关要加强检查督促,完善制度机制。把“不找借口、不推诿扯皮、不降低标准、不弄虚作假”,作为审计整改工作中的“铁律”,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结果不满意不放过。

——加强审计整改监督指导。按照“限时、全面、长效”的要求,按立行立改、分阶段整改、持续整改,分类制定审计整改计划,明确整改要求。建立完善问题台账、跟踪督促、情况反馈、核实销号闭环工作机制,强化审计整改情况跟踪督促检查。适时开展审计整改“回头看”,重点核实整改结果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防止敷衍整改、虚假整改。将审计发现问题整改事项,纳入督查督办工作内容和“多督合一”平台跟踪督办,提高审计整改的时效。研究制定审计整改责任追究办法,加大约谈和责任追究力度。

——推动审计整改结果运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联动,拓宽审计成果运用渠道,继续深化将整改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市县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省直部门、单位绩效考核的依据,作为全省法治政府指数评估考核体系的内容,作为考核、任免、奖惩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

——探索建立被审计单位审计整改落实信用信息系统。将所有整改落实情况归集并记载在被审计单位对象的名下,依记录好坏情况分类督办,分类评价,分类确定接受审计的周期。对信用不好的对象,压减周期,增加审计频次,实施重点审计监管。

四、强审工程

(一)审计制度集成创新工程。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现代产业发展、重点园区建设、推进消费教育医疗三大回流、极简审批、风险防范、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的监督,创新审计工作理念思路,完善审计工作运行机制,加大审计制度集成创新力度。

——做好制度集成创新研究。制度集成创新是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关键,审计工作也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聚焦贸易投资自由便利和各类要素便捷高效流动,突出系统集成和协同创新,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整体协同效应。 审计机关要加大对审计发现的跨领域、跨专业、跨部门问题的研究,重点关注制度体系衔接性、契合性和配套性,及时研究自由贸易港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抓住问题的规律和关键,从体制机制创新层面提出解决办法,形成适应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审计工作新思路、新制度、新路径、新方法,强化审计工作实效。

——创新推广党政同责同审新模式。按照党政同责、同责同审的要求,创新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同责同审组织模式,即实施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1+N”组织模式。对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审计的同时,同步开展市县法院、检察院、宣传部、组织部、统战部、纪委监委、政法委、公安局等部门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创新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协调机制。为更好发挥监督合力,要健全完善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巡视巡察以及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司法监督等的贯通协调机制,注重整合各类监督信息资源,建立健全重大监督事项会商研判、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移送机制等,使各类监督更加协同有效。

(二)审计信息化提升工程。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强审的要求,强化审计功能模块化建设,作为审计业务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突破口,强化数据共享,不断提升审计质量和效率。

——提升审计工作信息化系统建设水平。建设以金审工程三期为核心的全省审计信息化平台,推动相关数字化管理应用系统上线运行,加快推进审计机关数字化转型。优化升级全省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系统,完善平台功能。

——提升数据管理水平。加快推动全省审计机关数据资源共享。加强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持续强化提升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数据安全。通过各系统互联互通实现数据实时共享,强化数据管理能力。

——提升数据资源分析利用水平。健全“数据分析+现场核查”工作机制,推动数据资源分析利用从项目化向常态化转变,加强对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研究,充分利用省政务信息资源平台,开展跨行业、跨领域、跨层级的数据综合分析利用。提高利用数据分析手段查核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实现审计工作从现场审计为主向后台数据分析和现场审计并重转变,及时开展大数据审计经验和应用范例总结。

(三)审计质量提升工程。坚持将审计质量始终作为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控制体系,全面提升海南审计质量水平,努力打造海南审计质量品牌。

——有效整合审计资源。采用“多兵种、大兵团”方式开展混编审计,综合运用上审下、交叉审、同级审等审计组织方式,通过“平台+N”审计工作模式深度整合审计资源,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

——优化审计流程管理。依托金审工程三期信息化管理平台,围绕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复核审理、考核评估等关键环节,再造审计工作流程。加强审计计划管理,实现年度计划和五年规划有机衔接,建立中长期审计项目库,原则上每年确定的审计项目应在中长期审计项目库中筛选确定,实施计划执行监控。加强审计项目实施过程动态控制,建立审计项目实施“超时预警机制”,继续强化审计项目“四会制”,建立重大问题线索“首发制”,推行审计发现问题清单式管理,建立审计报告(初稿)提交限时制,推动审理工作“关口”前移,建立审计项目现场审理制。通过跟踪审计整改情况,加大审计项目后评估力度。

——健全全过程审计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审计质量管理法治化水平,适时修订《海南省审计监督条例》,推动建立全员全过程审计质量管理体系,分环节、分层级强化审核复核审理的质量控制责任,切实提升审计质量。明确具有海南特色的审计指南、法规导向、操作规程,增强对审计工作实务的规范指引力度。加强全省审计行政执法和审计质量检查,提升审计业务质量水平。努力打造优秀审计项目,并发挥优秀审计项目对审计质量的示范引领作用。

(四)审计成果综合应用提升工程。加强审计结果跨年度、跨地域、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分析,评估政策效应,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推动被审计单位工作流程再造,政府政策集成创新,不断提高审计成果综合运用水平,有效提升审计价值。

——深化审计成果开发。严格落实“治已病、防未病”的要求,加强对以往审计发现问题的综合分析研究,分行业、分领域系统梳理各领域的堵点、痛点,从审计角度提出解决和预防问题的对策建议形成政策分析报告,更好服务党委、政府决策参考。

——强化审计预警功能。加大对经济社会运行中各类风险隐患揭示力度,梳理容易出现问题的风险点,编制完善风险提示清单,探索建立风险预警机制,进一步增强被审计单位领导干部的风险意识、底线思维,防止屡审屡犯。加强对省直有关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的指导和监督,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依法核查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

——加大审计公开力度。积极、稳妥、规范推进审计结果公开,按照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抓好审计成果宣传,接受社会监督。

五、实施保障

(一)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更好发挥党对审计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优势,健全和完善党领导审计工作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海南审计工作发展全过程各环节,确保审计工作有序高效。

——坚决贯彻落实党对审计工作的各项要求。牢固树立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意识,不断增强审计工作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关于审计的重要论述,紧密结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实际,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确保各项决策部署得到有效落实。

——健全完善党委审计委员会工作机制。市县各级党委审计委员会要强化对本地区审计工作的领导,加强对重大事项的研究,突出服务重大发展战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健全各级审计机关向本级地方党委、审计委员会请示报告制度,制定审计领域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清单,实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责任追究制度。

——加强对全省审计工作的领导。贯彻审计工作全国一盘棋的要求,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业务指导和监督,依托“平台+N”审计工作模式,合理配置审计资源,加强全省审计工作统筹和管理。健全市县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向省审计厅党组述职报告制度,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

(二)加强审计干部队伍建设。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全面提高机关党的建设质量,充分发挥机关基层党组织作用。加强研究型机关建设,营造比学赶超的学习工作氛围,铸造审计匠心,不断提高审计干部的政治能力和专业水平,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队伍。

——强化党建引领。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构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有效运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载体,不断强化理论武装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心走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细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化审计组建立临时党支部制度,塑造更多具有“审计味”的党建品牌。依托金审工程三期党建信息管理平台,优化党建工作流程,不断提升工作质效。开展争创模范机关活动,做好 “三个表率”,共创“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

——加强政治机关建设提高政治能力。强化全省审计机关各级党组织政治属性与政治功能,增强党员干部党的意识与组织观念。强化政治忠诚教育,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把准政治方向,注重政治效果,推动机关党建和审计业务深度融合,在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中体现政治担当。强化廉洁自律,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在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大是大非问题上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对党忠诚。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执行审计“四严禁”工作要求和“八不准”工作纪律,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审计机关内部审计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自觉接受纪检监察、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各方面监督。

——加强专业能力建设。秉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的理念,以“学习型审计人员和战斗型审计团队”为载体,推进研究型机关建设,搭建青年论坛和审计擂台比审计质量、比审计创新、比审计担当,对标先进学习榜样,形成“比学赶超”干事创业的氛围。对标专业能力评价标准,积极构建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素质培养体系,增强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化“以审代训”,改进实务导师制,提高审计干部能查、能说、能写的能力。推进干部轮岗交流,完善交流学习机制。

——健全完善选人用人机制。进一步完善体现新发展理念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审计考核评价体系,旗帜鲜明地为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大胆创新的审计干部撑腰鼓劲。严把干部入口关,不断优化审计干部队伍结构。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推动落实有为有位、能上能下,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三)加强规划落实跟踪督查。本规划是“十四五”时期引领海南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各市、县(区)审计机关要高度重视、细化举措,研究制定具体落实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省审计厅要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和效果评估,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厅内分送:厅领导,秘书处,存档。

海南省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    ??????????2021年9月9日印发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发展规划 审计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