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公平竞争审查补审相关政策措施的通告

云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公平竞争审查补审相关政策措施的通告

云县农业农村局通告

(云县2023年第二期)

第2号


云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公平竞争审查补审相关政策措施的通告


目前,我局正在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自检自查工作。根据《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第二十六条规定,我局正在补审代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草拟的《云县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相关政策措施文件。现根据《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第七条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欢迎各有关单位或个人于2023年4月22日以前将修改意见反馈云县农业农村局。电话:0883-*******;电子邮箱:yxnyj212@163.com;地址及联系部门:临沧市云县新兴街139号(云县农业农村局政策法规股),邮编:******


附件:云县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


云县农业农村局

2023年4月7日


附件


云县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

(征求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为全面贯彻落实《临沧市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发展思路。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及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牢牢守住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耕地保护三条底线,树立大食物观,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亿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聚焦“三个示范区”建设,按照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思路,聚焦粮食、茶叶、蔗糖、坚果(含核桃)、木竹加工、蔬菜(含食用菌)、牛羊、生猪、烟草、中药材、咖啡、天然橡胶、花卉、水果、乡村旅游等重点产业,找准发展的短板弱项,抓实产业延链强链补链,从抓产品到抓产业、从抓生产到抓链条、从抓环节到抓体系转变,推动重点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二)发展目标。到2024年,重点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由2021年的233.4287亿元增加到357.685亿元;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一二三产业比例由2021年的27:45:28调整为21:46:33,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水平显著提升,重点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1:1以上。

1.粮食产业。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巩固提升粮食产销平衡能力,按照“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的思路,进一步优化粮食生产布局,稳定提升水稻、玉米等主粮供应能力,持续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积极发展冬早玉米、冬马铃薯、小杂粮等特色粮食作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只增不减。到2024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分别稳定在82.5万亩、22.48万吨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达28.59亿元。

2.茶叶产业。坚持绿色有机发展方向,严格保护、科学利用古茶树资源,进一步强化名山茶市场监管,加强高标准茶园管护、规范提升茶叶初制所,不断扩大普洱茶熟茶、红茶、绿茶、CTC红碎、CTC绿碎和区域性公共品牌白莺山茶、大朝山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为重点的云县茶市场影响力。到2024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产量分别稳定在25.83万亩、2.59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由2021年的36.72亿元增加到48.41亿元。

3.蔗糖产业。持续推进糖料蔗生产保护区建设,积极鼓励制糖企业开展甘蔗种植,加大良种良法推广、全程机械化、副产品综合利用力度,稳步推进蔗糖全产业链发展,巩固提升糖业安全供给主力军地位。到 2024 年全县甘蔗种植面积、农业产量稳定在10万亩、50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由2021年的6.83亿元增加到18.37亿元。出糖率由2021年的12.67%,提高到13%以上。

4.坚果(含核桃)产业。加快推进坚果产业基地提质增效,着力提升产品初加工标准化水平,全力推进以核桃为主的油料加工,积极推进坚果休闲食品精深加工产品开发,实现产业从“大”到“强”的转变。到2024年,全县坚果种植面积稳定在184.69万亩(核桃153.3万亩、临沧坚果31.39万亩),产量、全产业链产值分别由2021年的4.62万吨、11.55亿元增加到5.95万吨、18.123亿元。

5.木竹加工产业。充分发挥和利用全县21万亩人工商品林地资源,采取“公司+农户+基地”模式,提高人工商品林地的产出率。在现阶段亩产约6吨,每吨计500亿元,根据非农化非粮化政策要求,到2024年,亩产提高到8-10吨。到2024年,全县速生丰产用材林种植面积预计达21万亩,产量、全产业链产值分别由2021年的9.3万吨、0.467亿元预计增加到9.4万吨、0.472亿元。

6.蔬菜(含食用菌)产业。以秋冬特色外销蔬菜、秋冬马铃薯为重点,加快推进喷滴灌设施基地建设,大力推进绿色化、有机化生产,持续完善冷链物流体系,着力提高小包装蔬菜比重,推进蔬菜产业快速发展。加强野生菌种质资源保护,推动栽培菌园区化发展,拓展食用菌精深加工利用。到2024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7.45万亩,产量、全产业链产值分别由2021年的11.848万吨、7.644亿元预计增加到12.335吨、10.96亿元,其中食用菌产量、全产业链产值分别由2021年的0.0184万吨、0.47亿元预计增加到0.035万吨,1.34亿元。

7.牛羊产业。加快推进肉牛(羊)全产业链发展,着力推进良种繁育推广能力提升、基础母牛(羊)扩群增量、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一批肉牛万头乡、千头村、百头场(户),以建设万头肉牛养殖示范场为引领,在全县12个乡镇引导有规模基础养殖户100户扩大规模进行养殖。将云县打造成肉牛养殖基地、草饲基地、屠宰加工生产基地。到2024年,全县牛出栏、肉产量、全产业链产值分别由2021年的2.7865万头、0.2849万吨、10.08亿元预计增加到7.5万头、0.9750万吨、36.4亿元;羊出栏、肉产量、全产业链产值分别由2021年的18.5万只、0.*****万吨、8.09亿元预计增加到19万只、0.3228万吨、10.27亿元。

8.生猪产业。着力提升良种繁育能力,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全面提升屠宰加工能力,积极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将云县建成生猪调出大县,加快构建“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冷鲜上市、品牌经营”的现代化加工流通体系。建设猪转台75座、中转料塔150个,人员更衣淋浴消毒间0.45万平方米,围栏15万米,消毒池0.375万立方米;粪污收集池3.75万立方米、运输车辆30张、粪污处理设备25套;自动化通风系统150套;自动化温控设备150套;自动化饮水150套、自动投料系统150套等。建设150栋1100标准育肥猪舍。到2024年,全县生猪出栏量、肉产量分别稳定在102万头、9.3678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由2021年的86.31亿元增加到115亿元。

9.烟草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稳定发展核心烟区,稳定烟农队伍,建好基本烟田,夯实发展基础。大力推进特色优质高端烟叶开发,推动传统烤烟品种升级换代,积极推广红花大金亿元、K326等特色品种,做好云烟121等新品种试验示范,重点打造雪茄烟精品,稳步发展晾晒烟,巩固我市特色烟叶地位,弥补国内雪茄烟精品市场空白。到2024年,全县烟叶(含雪茄烟、香料烟)种植面积、烤烟产量分别稳定在3.6万亩、9万担,全产业链产值由2021年的5.93亿元预计增加到7.79亿元。

10.中药材产业。围绕滇龙胆、滇重楼、黄精、白芨、大黄藤、滇鸡血藤、石斛、三七等云县优势特色中药材,着力推进种苗育繁推体系建设,大力推行标准化种植,着力提升产地初加工能力,加快药食同源产品等开发,建成全国重要的道地中药材种植加工基地。到2024年,全县中药材面积稳定在28万亩,产量、全产业链产值分别由2021年的1.18万吨、13.34亿元预计增加到2万吨、30亿元。

11.咖啡产业。聚焦精品咖啡率和咖啡精深加工率“双提升”,全力推广良种良法,着力推进咖啡鲜果集中处理,大力开发多亿元化终端产品,积极建设精品咖啡庄园,将云县建成全省重要的精品咖啡基地,临沧精品咖啡豆重要产区。到2024年,全县咖啡种植面积稳定在4万亩,咖啡产量、全产业链产值分别由2021年的0.17万吨、2.065亿元预计增加到0.23万吨、5.29亿元。

12.花卉产业。在城镇周边、公路沿线、旅游景区、坝区等优势区域建设一批高优花卉和食用、药用、油用花卉及观赏绿化苗木种植基地,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无土栽培模式,全面提升花卉种植水平。到2024年,全县花卉种植面积发展到0.9万亩,花卉全产业链产值分别由2021年的1.1127亿元预计增加到58.5万株(盆)枝、1.3亿元。

13.水果产业。以优质柑橘、芒果、小浆果、火龙果、香蕉、番荔枝、早熟优质鲜食葡萄等为重点,着力推进标准化种植,大力推广现代化设施栽培模式,建立健全分级分拣标准体系,积极培育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全省重要的热带亚热带特色水果产区。到2024年,全县水果种植面积稳定在11.85万亩,产量、全产业链产值分别由2021年的1.53万吨、5.16亿元预计增加到1.75万吨、6.12亿元。

14.乡村旅游产业。大力推动高原特色农业与乡村休闲旅游深度融合,积极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亿元价值,提高综合效益,打响“云旅云县、康养一生”的乡村旅游品牌。到2024年,预计全县乡村旅游预计接待游客数量400万人次、全产业链产值20.59亿元。

二、重点工程

(一)紧扣绿色高效,做优一产

1.良田沃土强基工程。严格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保护好坝区耕地、着力提升山区半山区耕地(园地)质量。到2024年,突出良种良法配套优先、农机农艺融合优先、安全投入品优先、物理技术优先、信息技术优先,集成播种、管理、收获等绿色节本增效技术,建设粮食作物绿色优质高效创建15万亩。按照“宜粮则粮、应种尽种”的原则开展耕地轮作试点,探索构建符合我市实际的绿色种植制度形成轮作与调节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求余缺的互动关系,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每年实施4万亩。新建相对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6.64万亩以上、高标准农田占全县耕地面积比例提高2.9个百分点、达到37%以上。农田灌溉水利系数达0.532以上。农田有效灌溉率提高到44%以上。

2.绿色发展引领工程。以澜沧江流域、南汀河流域为重点,积极推进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建设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和全省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推进粪肥还田、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等措施,加快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推进农业标准体系建设,持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到2024年,茶叶产业实现全面绿色,茶叶实现30%有机认证;甘蔗产业持续保持全面绿色,继续完成绿色认证续展业务;临沧坚果、核桃力争实现50%绿色认证,其他产业重点区域持续推进绿色有机认证。加大原料林基地建设,发展稳定人工商品林21万亩。在全建设蔬菜绿色生产技术示范推广基地0.3万亩。推进柑橘、芒果、火龙果、香蕉、番荔枝、小浆果等果种向优势区聚集,新增绿色有机认证果园面积0.1万亩。推进咖啡园提质改造,改造提升咖啡园1.5万亩,完善灌溉水池、管网建设等。建设以滇黄精中药材为主导0.1万亩药食同源中药材绿色生产基地,标准化中药材基地面积达到2万亩以上。推进饲料作物优质高效生产,优质饲料作物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新建蕃荔枝种植基地示范建设0.3万亩,地块整理、田间道路、排灌设施及林下山地黑肉鸡养殖。绿色食品、有机产品有效认证数量达25个以上。

3.设施农业提升工程。加快水肥一体化、喷滴灌、温室大棚、育苗工厂化、工厂化集约养殖等现代设施农业推广应用,提升茶叶、蔬菜、水果等产业高端设施装备水平。大力推广中小型高效适用机械装备,实施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54%以上;建设甘蔗种植机械化综合示范区1000亩,带动*****亩,积极引进整地、开垦、播种、施肥、铺膜、除草、排灌、收割、收割和运输等机械进行示范作业示范推广。优质水果示范基地建设0.6万亩。建设0.2万亩青贮玉米机械化示范基地。改造提升优质蔬菜示范基地建设0.6万亩。新建0.05万亩小浆果绿色高效设施栽培基地。以云县特色农业生产、管理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实现农业服务工作科学化、标准化、智能化为目标,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按照由“一门户一中心N平台(1+1+N)”建设模式(一门户:云县市数字农业门户网站;一中心:云县数字农业数据中心,N平台:包括云县智慧农业物联网平台、云县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云县农产品品质区块链溯源与监管平台、云县农业产业服务平台等)通过统筹整合农业数据资源,提高农业数据资源汇聚、分析、应用、管理能力,推进农业农村部门、各行业、各领域涉农数据资源的共享开放,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的能力和水平。

4.农业生物安全工程。开展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建设重点区域监测点,开展高效安全防除技术推广应用。加强草地贪夜蛾、红火蚁等植物病虫害防控。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布病等重点人畜共患病实施常态化防治。到2024年,新建粮食、蔬菜、水果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融合示范创建12万亩,采购安装太阳能杀虫灯1000盏以上。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建设检查站各12个、洗消中心12个、县级标准化畜禽养殖隔离场1个。

(二)紧扣加工增值,做强二产

5.产地初加工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分类分级,提高商品化处理水平。推进粮食烘干、加工设备应用。改造提升茶叶初制所650个。大力推进小包装净菜加工,全县小包装蔬菜占商品比重达到20%以上。建设坚果产业初加工机械一体化示范生产线13条。提升改造建设木片、竹片收购、加工点12个。改造提升3个咖啡初加工厂。推进道地药材产地初加工,提高优势特色云药加工能力。推进畜产品分级分割、生鲜速冻,提升集中屠宰规范化水平。

6.精深加工延链工程。围绕重点产业布局,统筹发展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改善蔗糖加工装备条件,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延长蔗糖产业链。推进茶叶精深加工率提高到65%以上。积极推进坚果油脂类和休闲食品类精深加工,提升改造1条核桃油加工生产线。建设咖啡精深加工生产线1条,探索“上海市场+云县基地”的咖啡全产业链模式。推进道地药材药食同源产品精深加工产品生产线。积极支持肉食品深加工扩能提质。

7.加工园区建设工程。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推进农产品加工向优势区域聚集,着力提升农产品加工园区加工能力、技术升级、产品创新,培育要素聚集、产业链条完备的加工园区。推进云县产业园区建设和改造提升,到2024年,工业园区总产值达130亿元,特色食品主导产业收入50亿元以上。

(三)紧扣融合发展,做大三产

8.市场拓展畅通工程。建设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健全产销衔接、线上线下融合的农产品供应链。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设线上直销店,开发适宜电商销售、运输便捷的产品,规范发展直播销售等新业态。积极发展农业会展经济,

支持办好云南临沧(凤庆)红茶节、云南临沧(双江)冰岛茶会、国际澳洲坚果发展年会暨临沧坚果文化节等活动,持续推动云县农产品“出村进城”。推进区域性滇西茶城茶叶交易市场、天丰农贸市场、北河农贸市场和兴新街农贸市场建设。支持企业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建设。加快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到2024年,全县新建仓储保鲜设施6座以上,库容总量达到2.7万立方米。

9.农业品牌建设工程。持续组织名品名企评选, 建立品牌目录制度,推进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保护、推广, 推动形成品牌集群发展。强化品牌营销,全面提升“临品”市场份额,加快打造“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绿色临品”矩阵,培育一批全省乃至全国、全世界知名的农产品品牌。到2024年,力争“云县白莺山茶”获地理标志农产品认定,培育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个以上,云南省“绿色食品牌”品牌目录5个以上。

10.乡村旅游精品工程。主动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旅游消费新趋势、满足新需求,大力开展“云县人游云县”活动,以城市周边、旅游环线的特色乡村为重点,积极推进城市“周边游”、“周末游”,满足城市人群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生活需求。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美丽乡村建设,围绕农村田园景观、特色村落、少数民族文化、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等素材,用好茶叶、水果、林木、油菜、水稻等景观性优势特色产业资源,突出特色化、差异化,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赏、食、享”融合的多产品开发,拓展功能、丰富业态、创新场景。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到2024年,力争建成1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1个古茶园自然博物馆,1个乡村振兴示范园(田园综合体),6个农旅融合田园综合体,培育打造26个乡村旅游示范村、2家半山酒店、1个乡村新业态示范点。

11.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构建以产业强镇为基础、产业园区为引擎、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为依托,省、市、县(区)、乡(镇)四级梯次布局、点线面协同推进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滇龙胆和滇黄精为重点的中药材为主导,推进云县“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大力建设标准化产业基地,打造5个省级产业基地标杆示范样板。到2024年,力争建设综合产值百亿级的茶叶、畜牧业2个产业集群,十亿级蔗糖、中药材、坚果3个产业集群,1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1个现代化农业产业园,1个农业产业强镇、认定各级“一村一品”专业村60个、50个产业基地(省级产业基地5个,市级产业基地10个,县级茶叶基地35个),推动产业生态由产品集聚的“小特产”转变为生产要素集群的“大产业”,形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经济带。

(四)实施倍增计划,育强主体

12.农业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加快构建以大型行业龙头企业为引领、中型行业先进企业为主体、农民合作社为基础的发展格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稳定政策预期,聚焦全产业链,加快培育引进一批销售收入在10亿级、5亿级的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支持成长性好的中小微农业企业加快发展,加强对小而特、特而精、精而强的本土特色企业扶持培育。深入推进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持续开展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争创国家、省、市、县(区)级示范社。到2024年,全县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由2021年的8家增加到55家左右,县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由2021年的23家增加到83家左右,农业企业由435户增加到2024年1143户,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由40户增加到2024年48户以上,其中,力争国家级龙头企业1户,省级龙头企业11户。

(五)注重科技创新,促进动能转换

13.实施种业振兴工程。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加快以云县白莺山自然博物馆茶树种质资源为重点,选育“云茶”优质品种。加快推进云县龙胆草国家级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加快推进云县糖料甘蔗核心基地和二级良种扩繁基地建设。加大山地黑肉鸡等地方特色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发展林下山地鸡规模化养殖6000户,户均新建标准化鸡舍200平方米;设计为存栏种鸡10万套,年生产山地鸡种苗达1200万羽以上。建成规范化肉牛冻改点30个。

14.技术创新集成推广工程。健全县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联合省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龙头企业、创新型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升农业科技服务能力。重点围绕蔗叶腐熟还田、普洱茶精深加工和水果等绿色高效生产、蔬菜花卉无土设施栽培、坚果精深加工、桉树速生丰产栽培技术应用、精品咖啡种植加工、道地药材标准化生产、菌草等特色饲草资源化利用、畜禽高效养殖等,集成一批新技术新模式、推广一批示范典型。到2024年,全县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能力进一步增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将农业现代化发展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三农”工作季度调度重要内容,建立县级联席会议机制,统筹各方资源和力量,分产业组建工作专班和专家组。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措施,分类精准施策。各级党政“一把手”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定期调度,亲自推动重要政策、重点工作、重大项目落实落地。县级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协同推进机制,按照职责分工梳理工作清单,制定措施,形成推动工作落实的强大合力。

(二)完善政策支撑。对已经出台的政策,一以贯之抓好贯彻落实;对需要完善和新出台的政策,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紧盯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和瓶颈制约,抓紧研究制定。稳定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财政投入只增不减。引导鼓励组建相关重点产业基金。建立县级重点项目动态储备库,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加强政银企合作,在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和符合发行条件的前提下,通过发行地方政府新增债券予以支持。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积极开展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鼓励引导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开展特色农产品保险。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创新金融产品,推广运用“一部手机云企贷”、农村产权抵质押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金融产品。用好相关政策,确保不低于50%的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用于支持产业发展。

(三)强化用地保障。加强和规范占补平衡,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在每年至少种植一季粮食作物且符合耕地认定标准的前提下,可采取粮食与非粮食作物间作、轮作、套种的方式利用永久基本农田。一般耕地在不破坏耕地耕作层且不造成耕地地类改变的前提下可以适度种植其他农作物,发展无土基质栽培等设施农业。积极支持在可以垦造耕地的荒山荒坡上发展林果业。加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仓储物流、产地批发市场、农产品电商、乡村旅游等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的建设用地保障。

(四)优化营商环境。抓实工作举措,对标先进地区和标杆城市的经验做法,找差距、明方向,以强有力的举措,做大做强做优市场主体。要落实好税收优惠、普惠金融等扶持政策,制定出台配套政策。以作风转变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当好企业发展的“服务员”,打响“临沧服务”营商环境品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到2024年,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并达到全国一流水平。

(五)加强考核督促。县委农办、县农业农村局要加强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密切协同配合,加大督促指导力度。建立健全奖惩机制,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的要求,将各乡镇人民政府推进情况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指标体系,定期通报各乡镇人民政府重大政策、重要工作、重点项目推进落实情况。


附件:1.重点工程清单

附件:2.重点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表




附件1:

重点工程清单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责任单位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一、良田沃土强基工程

1

高标准农田建设

新建3.64万亩

提升改造1.5万亩

提升改造1.5万亩

县农业农村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

粮食作物绿色高质高效示范

5万亩

5万亩

5万亩

县农业农村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3

耕地轮作试点建设

4万亩

4万亩

4万亩

县农业农村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绿色发展引领工程

4

茶叶绿色有机发展

力争实现50%绿色,20%有机

力争实现100%绿色,30%有机

力争实现100%绿色,30%有机

县地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管局、县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5

甘蔗绿色发展

持续做好绿色认证续展工作,巩固绿色成果。

持续做好绿色认证续展工作,巩固绿色成果。

持续做好绿色认证续展工作,巩固绿色成果。

县地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管局、县财政局,幸福镇、爱华镇、晓街乡、茂兰镇、忙怀乡人民政府,幸福糖业有限公司、云县甘化公司

6

坚果(含核桃)绿色有机发展

绿色有机认证率10 %

绿色有机认证率30%

绿色有机认证率50%

县林业和草原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7

人工商品用材林基地建设

采取“公司+农户+基地”模式,充分挖掘21万亩人工商品用材林资源优势,提高林地产出效。

县林业和草原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8

蔬菜绿色生产技术示范推广

建设示范面积0.1万亩

建设示范面积0.1万亩

建设示范面积0.1万亩

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9

咖啡园提质改造建设示范基地建设

提质改造低产低质咖啡园1.5万亩,建设灌溉水池100个,架设管网50千米,开展技术培训、绿色防控和测土配方施肥;改造建设咖啡初加工厂3座。

县农业农村局,咖啡主产地人民政府

10

药食同源中药材绿色生产基地建设

建设以滇黄精中药材为主导0.1万亩药食同源中药材绿色生产基地,标准化中药材基地面积达到2万亩以上。

县地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县卫生健康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1

标准化中药材基地建设

新建0.4万亩

新建0.4万亩

新建0.4万亩

县地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县卫生健康局,爱华镇、茂兰镇、漫湾镇、涌宝镇、茶房乡、幸福镇人民政府

12

优质饲草饲料种植基地建设

建设0.6万亩

建设0.6万亩

建设0.6万亩

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3

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认证

每年新增认证6个

每年新增认证6个

每年新增认证6个

县农业农村局、县地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县市场监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设施农业提升工程

14

甘蔗生产机械化综合示范推广

新建甘蔗种植机械化综合示范区1000亩,带动*****亩,积极引进整地、开垦、播种、施肥、铺膜、除草、排灌、收割、收割和运输等机械进行示范作业示范推广。

县地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县农业农村局,幸福镇、爱华镇、晓街乡、茂兰镇、忙怀乡人民政府

15

优质水果示范基地建设

优质水果示范基地建设0.6万亩

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县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6

番荔枝种植基地示范建设

番荔枝种植基地示范建设0.3万亩

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县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7

优质蔬菜示范基地建设

优质蔬菜示范基地建设0.6万亩

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8

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建设

按照由“一门户一中心N平台(1+1+N)”建设模式(一门户:云县市数字农业门户网站;一中心:云县数字农业数据中心,N平台:包括云县智慧农业物联网平台、云县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云县农产品品质区块链溯源与监管平台、云县农业产业服务平台等)通过统筹整合农业数据资源,提高农业数据资源汇聚、分析、应用、管理能力,推进农业农村部门、各行业、各领域涉农数据资源的共享开放,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的能力和水平。

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农业生物安全工程

19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检查站各12个、洗消中心12个、县级标准化畜禽养殖隔离场1个。

县农业农村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0

粮食、蔬菜、水果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融合示范创建

新建12万亩,采购安装太阳能杀虫灯1000盏以上。

县农业农村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五、产地初加工提升工程

21

茶叶初制所规范达标

力争规范提升茶叶初制所650个。

县市场监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地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

22

小包装净菜加工

小包装蔬菜比重达到10%

小包装蔬菜比重达到15%

小包装蔬菜比重达到20%

县农业农村局、县工业和科技信息化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4

坚果(核桃、澳洲坚果)初加工机械一体化示范生产线建设

建设核桃、临沧坚果产业初加工机械一体化示范生产线13条。其中核桃加工12条,临沧坚果加工1条。

县林业和草原局、县工业和科技信息化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5

木竹片初加工点

提升改造木竹片收购、初加工点12个,每个乡镇1个。

县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6

咖啡标准化鲜果初加工建设

改造提升3个初加工厂

县农业农村局、县工业和科技信息化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六、精深加工延链工程

27

核桃油生产加工线建设

积极推进油脂类、休闲食品类深加工,提升改造核桃油生产线1条。

县林业和草原局、县工业和科技信息化局,爱华镇人民政府

28

咖啡精深加工生产线建设

建设咖啡精深加工生产线1条,探索“上海市场+云县基地”的咖啡全产业链模式。

县农业农村局、县工业和科技信息化局,咖啡主产区乡(镇)人民政府

七、加工园区建设工程

29

农产品加工园区

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和提升改造

县工业和科技信息化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县地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

八、市场拓展畅通工程

30

特色大宗农产品市场建设

推进区域性滇西茶城茶叶交易市场、天丰农贸市场、北河农贸市场和兴新街农贸市场建设。

县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县投资促进局、县供销社,各乡(镇)人民政府

31

仓储保鲜设施建设

新建仓储保鲜设施建设6座以上,冷库容量达到2.7万立方米左右。


县农业农村局、县供销社,各乡(镇)人民政府

九、农业品牌建设工程

32

地理标志农产品培育保护

力争“云县白莺山茶”获地理标志农产品认定1个,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个以上,全县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累计达7个,培育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1个以上,云南省“绿色食品牌”品牌目录1个以上,累计达5个以上。



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地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

十、乡村旅游精品工程

33

乡村振兴示范园(田园综合体)建设

打造1个农旅融合田园综合体。


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34

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示范

力争建成1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1个古茶园自然博物馆,1个乡村振兴示范园(田园综合体),6个农旅融合田园综合体,培育打造26个乡村旅游示范村、2家半山酒店、1个乡村新业态示范点。

县发展和改革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十一、产业集群发展工程

35

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

重点打造粮油、水果、咖啡、中药材、渔业、林下经济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集群。

县农业农村局,县地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县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36

“一县一业”建设

以示范为引领,选择以滇龙胆和滇黄精为重点的最具优势特色、最有发展潜力的中药材作为主导产业,集中资源力量扶持培育,全面提升主导产业规模化、专业化、绿色化、组织化、品牌化水平。

县地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县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37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一村一品”示范村和产业基地建设

力争建设1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现代化农业产业园,1个农业产业强镇、认定各级“一村一品”专业村60个、50个产业基地(省级产业基地5个,市级产业基地10个,县级茶叶基地35个)。

县农业农村局、县地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县乡村振兴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十二、农业市场主体倍增工程

40

农业市场主体培育

到2024年,全县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达55家左右,县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达83家左右,农业企业达1143户,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48户以上,其中,省级龙头企业增加到11户。


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十三、实施种业振兴工程

41

畜禽良种繁育基地

设计存栏种鸡10万套,年生产山地鸡种苗达1200万羽以上。

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42

龙胆草繁育基地

新建设龙胆草繁育基地1万亩。

县地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43

糖料甘蔗基地建设

糖料甘蔗核心基地和二级良种扩繁基地建设。

县地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县农业农村局、云县幸福糖业有限公司、云县甘化公司,各乡(镇)人民政府

十四、技术创新集成推广工程

44

重点产业关键技术研究、应用、示范、推广和优势品种培育推广

重点围绕蔗叶腐熟还田、普洱茶精深加工、水果等绿色高效生产、蔬菜花卉无土设施栽培、坚果精深加工、精品咖啡种植加工、道地药材标准化生产、菌草等特色饲草资源化利用、畜禽高效养殖等,集成一批新技术新模式、推广一批示范典型

县工业和科技信息化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地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县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标签: 公平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