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应急科普联合行动方案
“京津冀”应急科普联合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有关要求,推进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助力提升公众对于公共卫生、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意识和应对能力,更好地服务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北京市科协、天津市科协、河北省科协联合制定《“京津冀”应急科普联合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提升京津冀三地公民科学素质为主线,进一步深化京津冀三地全面战略合作关系,畅通应急科普合作渠道、拓展应急防控科普领域,按照“全面合作、优势互补、平战结合、协调联动”的工作原则,切实提高三地合成应急、协同应急能力,共同促进京津冀科普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和创新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积极贡献。
二、主要任务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认识加强应急科普宣教工作对于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坚持党委政府主导地位,立足“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职责定位,充分发挥科协组织和人才优势,加强与专业机构、新闻媒体协同配合,推动形成应急科普宣教工作合力。
(二)全面贯彻国家战略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应急总体预案和规划、健康中国战略等战略部署,在发生突发事件时,积极响应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工作要求,根据不同响应等级,联合开展公共卫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应急科普宣教工作,将应急科普知识普及到公众、落实到基层。
(三)强化应急科普联动。进一步深化《京津冀科协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京津冀科普资源共享合作协议》内涵,丰富和拓展合作交流渠道,及时联系沟通,加强密切协作,努力形成京津冀三地平战结合、以防为主、防治抗救相促进的生动局面,努力推动形成联合行动、快速反应的工作格局。
(四)加大应急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力度。引导和支持广大科技工作者、社会组织、专业机构广泛参与应急科普资源开发。进一步落实京津冀三地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要求,共同提高应急科普资源总量,为公众提供丰富优质的应急科普知识,让科普成果惠及广大群众,推动提升科协组织的社会影响力。
(五)拓展应急科普宣教渠道。加大科普信息化建设力度,推动传统新闻媒体与新媒体相融合,创新应急科普传播方式和表达形式,提高应急科普的时效性和覆盖面。引导和支持科普场馆、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科学素质示范单位、流动科技馆等科普阵地开展常态化应急科普宣教活动。组织和动员科技社团、科技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应急科普宣教工作。支持各类应急科技科普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志愿者队伍社会服务能力,推动形成辅助政府应急管理的社会力量。
(六)开展应急科普宣教活动。坚持日常科普与应急宣传相统一、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集中式宣传教育相统一。在日常科普中融入应急科普工作理念,利用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时间节点,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多种形式的应急科普宣教活动,面向公众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以及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心理素质和应急素养。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治引领,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正确认识应急科普宣教工作的重要性,把应急科普宣教工作纳入工作日程。京津冀三地科协科普部要密切协作,推动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二)加大支持力度。根据各地工作实际,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置应急科普资源开发科普项目,引导和支持科协组织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应急科普宣教工作,推动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应急科普宣教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工作总结。认真总结在应急科普宣教工作中涌现的典型做法和先进经验,及时交流工作成果,不断丰富工作内涵、创新工作模式,推动京津冀三地应急科普宣教工作深入开展、取得实效。
北京市科协 天津市科协河北省科协
2022年8月18日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