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文件转发解读】解读“两强一增”行动方案
【政策文件转发解读】解读“两强一增”行动方案
一、起草背景及过程
今年元月28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两强一增”行动方案(皖发〔2022〕5号),谋划部署从2022年至2025年全省实施科技强农 机械强农 促进农民增收等一揽子工作。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市委农办根据省委、省政府《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行动方案(2022-2025年)〉》,在广泛征求各县(市区)、市直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牵头起草了滁州市《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2月11日,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实施方案》起草情况汇报,就有关具体工作进行深入讨论研定。2月21日,市政府第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实施方案》。根据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指示,《实施方案》在报请全体市委常委们审阅通过后,以滁州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实施。
二、方案思路与特点
一是对标任务抓落实。突出强调对省“两强一增”行动方案的贯彻落实,确保不留盲区。与省方案相比,《实施方案》更加注重涉及我市各项指标的细化和任务明确。
二是结合实际抓落实。增加了我市特色工作。比如,创成国家级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市,支持“百亿小岗”建设,打造“小岗”区域公用品牌等。明确了重点任务实施区域或对象,比如,“支持南谯、定远创成省级食用菌产业发展示范县,培育壮大全柴动力,支持南谯和全椒农用无人机、全椒粮食烘干机械、天长插秧机三大重点农机产品研发制造等。
三是提升标杆抓落实。按照“要跳起来摘桃子”的要求,对部分有优势有潜力的目标任务进行拔高:比如,发展优质专用粮食生产,省方案是840万亩,市方案是870万亩;大型复式智能高效机械占比,省方案是30%,市方案是35%;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省方案是85%,市方案是90%以上;实施“三变”改革村比例,省方案是85%,市方案是90%;5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比例,省方案是15%,市方案是30%等。
三、方案主要内容
《滁州市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共3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明确到2025年要实现的5项指标:一是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总产值除以农业从业人口),全省目标是4.8万元/人,我市2020年基期为2.53万元/人,预期目标是4.9万元/人以上;二是农业亩均产出率(农牧业总产值除以耕地面积),全省目标是*****元,我市2020年基期是5442元,预期目标为*****元;三是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全省目标是67.5%,我市2020年基期是65.5%,预期目标是68%;四是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全省目标是85%,我市2020年基期是83%,预期目标为87%;五是农民收入总量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
第二部分是工作任务,主要是围绕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和促进农民增收,实施16项具体行动。在科技强农方面,开展6项行动,即农业“四新”科技成果转化、现代种业建设、种养业提质增效、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农业绿色循环发展、数字赋“农”。在机械强农方面,也开展6项行动,分别是优势产业壮大、农机应用补短板、全程机械化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提升、农业“标准地”改革和农产品仓储冷链设施建设。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开展4项行动,分别是工资性收入倍增、财产性收入扩量、经营性收入壮大和转移性收入提升。
第三部分是保障措施,从加强组织领导、“双招双引”、用地保障、资金支持、工作调度、考核督导6个方面提出要求,确保《实施方案》落实落地。
四、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发挥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作用,统筹推进“两强一增”行动实施。市直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细化实化具体工作举措。市委农办承担日常协调调度工作,牵头组建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三个工作专班,建立清单化、闭环式工作机制。要求各县(市、区)细化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抓好各项任务落实。
二是强化工作调度。突出抓好对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工作两方面工作调度。市委农办每月监测“两强一增”行动重要指标,每季度进行一次通报。“市委、市政府每季度调度一次“两强一增”行动进展情况。同时,督促县(市、区)和有关责任部门建立相应工作调度和落实机制。
三是强化责任落实。推进“双招双引”、用地保障、资金支持、考核督导等措施落实、到位,推进“两强一增”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推进“两强一增”工作在全省争先进位,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标签: 方案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