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动态【2016年第6期】

高职教育动态【2016年第6期】

高职教育动态

(2016年第6期)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高 教 研 究 所 2016年10月30日


目 录

u “一带一路”职教共同体的关键词

u 高职“诊改”突破口:内部专业评估

u 高职教育发展“三化”与“三跨”理念的若干思考

u 全价值链下的校企战略联盟

“一带一路”职教共同体的关键词

当前,我国与相关国家、地区共同致力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建设,教育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进程中承担着文化交流与人才培养的重任。近日,教育部印发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指出“沿线国家要携起手来聚力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并将“开展人才培养培训合作”列为教育合作的重点之一。职业教育是沿线各国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共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的行动计划中,沿线国家应当加强职业教育专项交流,以现有的合作项目为载体,整合政府、企业、职业学校等多方资源,致力于开展人才培养培训合作,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为“一带一路”建设输送基础性、支撑性人才的价值效用。在开展人才培养培训的合作中,需着重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尽快搭建职业教育专项交流平台,为开展人才培养合作提供对话载体。交流与协商是开展教育合作的基础和前提,交流平台是参与教育合作的各方主体传播信息、发起对话、展开讨论的主要载体。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教育合作已取得一定成效,并搭建了“中日韩大学交流合作促进委员会”“中阿大学校长论坛”“中俄大学联盟”等交流平台。但已有的平台大多集中在高等教育阶段,关注点也主要停留在普通本科教育,很少涉及职业教育与培训。因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要在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开展人才培养培训合作,其首要任务是搭建服务于该领域的专项交流平台。沿线各国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组织引领作用,借助互联网通讯技术开设信息在线交流平台,并积极引导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主体参与其中。沿线各国可综合考虑地理位置、产业对接程度、劳动力需求等要素,在交通便捷、产业布局高度相关、用人需求类同的基础上,集合政府、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成立服务于特定区域、特定行业、特定专业的专项交流平台——“一带一路职教人才培养在线联盟”。借助此类平台,研讨相关合作事宜。

其次,要依托在建的合作项目,找准联合培养人才的发力点。在专项交流平台之上,参与合作的各方主体主要分享传递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职业院校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二是沿线各国各类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各方合作主体根据上述信息判断各行业的人才供需情况,并围绕人才供需矛盾开展深入的对话与磋商,寻求人才供需的失衡点,加大对急需性、短缺性人才的培养力度,填补缺口,实现人才供需结构的动态平衡。自2015年初我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以来,目前已有64个国家和地区加入其中,并在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合作、经贸往来等领域开发了一系列的合作项目,诸如中国、巴西、秘鲁三国联合开发的“两洋铁路”项目、中国核建与印尼合作的“高温气冷实验堆项目”、中车公司与新西兰国家铁路公司签署的“内燃机车出口协议”等。当前,大部分项目尚处在起步阶段,急需投入大批量的人力支撑。因此,沿线各国的职业教育合作应以这些已有的工程项目为依托,聚焦各个项目推进过程中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将此作为联合培养人才的发力点和落脚点,明确专项合作领域。

再其次,政、企、校三方形成合力,共同协商、落实人才培养合作方案。在明晰了合作方向与合作要点之后,明确政府主导、学校与企业“双主体”培养人才的职责权限,进一步填补合作条款细则,签订合作方案。在合作方案的落实和推进环节,政、企、校三方要形成合力,以达成合作方案的既定目标。各国政府部门负责提供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并从“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划拨出专项资金作为财力支撑。企业以其承建的工程项目为载体,重点培养工作情境中的岗位能力。既可以对本国的技术工人开展培训,提升产业工人跟随跨国企业“走出去”的生产能力;也可以就地选择本地的从业人员,提高当地人员的劳动效率。职业院校与企业保持一致的步调,着重专业知识的传授、操作规范的讲解以及职业素养的培养。一方面,要配合本国企业海外发展的需求,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开设专项课程,增进本土学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风土人情的了解,提升其海外就业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有条件的职业院校也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程度,通过开展校际间联合办学、吸纳培养国外留学生、输送优质的教育资源到合作院校等形式,逐步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助推“一带一路”的建设进程。(作者:韩丹丹 张力跃 来源:《中国教育报》)

高职“诊改”突破口:内部专业评估

2015年底,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要求所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建立常态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如何通过内部“诊改”来有效建立质量保证的长效机制?笔者认为,无论是从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导向出发,还是从深化学校内涵建设的现实需要出发,高职院校都亟待建立和完善内部专业评估的有效机制,借此推动“诊改”的有效开展。

准确把握内部专业评估的评价导向

笔者认为,必须将专业建设置于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大局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中予以考量,重点从五个方面来把握内部专业评估的评价导向。

其一,对办学定位的支撑性。专业作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既是办学定位的重要基石,也是办学定位的根本体现。由于高职院校的“区域性”和“行业性”特征正随着内涵建设的深入而不断增强,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以及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对接度,已然成为高职院校的使命所向与价值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关注专业对学校办学定位的支撑性问题,就是关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专业必须作为高职院校内部评估的首要关注对象。

其二,资源条件上的保障性。在前期相关课题调研中,笔者发现有不少高职院校为了生存片面追求规模扩张,新专业的设置根本不经过论证,而是盲目追新求热。有的院校甚至在没有师资力量、没有实训条件的情况下就开始招生。在高职教育已经全面进入内涵发展的今天,如果对这种现象仍然不重视、不纠正,所损害的必将是高职院校的未来。立足实际,从师资队伍、实验实训条件、教学仪器设备、校企合作等方面,围绕专业建设发展定位与目标进行分析与优化,对很多高职院校来说,是必须要补上的一课。

其三,人才培养上的科学性。在高职教育分类考试招生已是大势所趋的实际情况下,不同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和生源状况是不一样的,同一院校内不同专业的生源结构和生源状况也不一样,很难再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其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能否将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理念,落实、落细到具体专业上,为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多样化成长成才道路,应该成为高职院校内部专业评估的一个重要内容。

其四,质量保障上的有效性。一手抓招生,一手抓就业,是20多年来高职院校发展的一个常态。但中间环节往往没有得到足够或有效重视。虽然高职院校会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体制机制来对教育教学质量予以监控和保障,但职业教育需要与行业企业合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人才培养全过程、全方位地进行梳理,重点关注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的有效性,尤其是对实际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无疑是高职院校内部专业评估的一个重要预设目标。

其五,社会服务上的适应性。高职教育立足人才培养在服务区域发展上做了很多探索,但服务形式单一、服务质量不高仍是普遍现象。面对“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带来的产业转型升级,面对“一带一路”以及区域创新发展的国家战略,面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脱贫攻坚,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上显然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并最终落实在专业建设上。如何提升专业对区域需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如何增强社会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然成为高职院校内部专业评估需要考量的重要问题。

着力完善内部专业评估的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内部专业评估,不是简单的专业建设总结,也不是简单的人才培养质量报告,而是需要站在学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专业建设进行全方位的系统考查与评估。对其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需要跳出专业看专业,既关注专业自身建设质量和水平,也关注专业在学校专业整体布局中的功能与作用。虽然在内部专业评估的指标体系建构上见仁见智,但不管评价指标体系如何建构,以下三个方面都必须作为重点关注要素。

其一,专业建设的外部要求。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置、建设与发展,首先与办学定位密切相关,办学定位决定了专业建设规划,这是来自学校发展层面的定位要求。同时,专业的设置、建设与发展,必然与区域产业定位密切相关,区域产业定位决定了行业企业的需求,是来自区域发展层面的现实需求。这是高职院校内部专业评估首先必须关注的重要方面。

其二,专业建设的内部环节。师资力量、实验实训是专业办学基础能力的体现,课程建设、教学资源能反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创新力,社会服务、合作办学能呈现专业建设的环境与活力,过程管理、质量保障则能体现教育教学管理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培养成效要能显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和实现情况。这些应该成为高职院校内部专业评估的核心内容。

其三,专业建设的表象特征。生源吸引力、社会美誉度,是从学校层面必须关注的表象特征;需求适应力、服务贡献力,是从社会层面必须关注的表象特征。在高职院校内部专业评估中,完全可以通过量化分析、纵横比较等方法,客观反映出专业在学校专业整体布局中的地位、专业建设的有效性以及专业自身的成长性。(作者:吴一鸣 来源:《中国教育报》)

高职教育发展“三化”与“三跨”理念的若干思考

随着进入内涵发展阶段,如何更好地提升质量,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已成为高职教育面临的核心问题。高职教育需要探索既符合职业教育类型特点,又符合时代趋势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路径,以指导院校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坚持校企合作有效化、教育信息化、办学国际化(以下简称“三化”)的发展理念,不断探索跨境、跨界、跨专业(以下简称“三跨”)的发展路径,对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和院校提升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三化”: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引领

(一)校企合作有效化是推进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必要基础,对高职教育提升内涵和创新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高职院校不断探索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的层次和成效不断提升。2015年全国高职院校“有合作企业的专业占全校专业总数50%以上的院校达886所;高职院校共聘用兼职教师16.3万人,兼职教师专业课课时占比在20%以上的院校有563所”。通过校企合作,高职教育有效地引入了企业资源,推进了院校内涵发展。

另一方面,当前存在着大量符号化和流于形式的校企合作,大多数合作停留于企业接受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层面上,项目、设备和人员等研发资源共享的程度较低;部分院校尚未建成有效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合作往往因某一关键人物的离开而终止;校企双方还未建立起合作的利益共赢机制,未能真正形成互动双赢的合作局面,校企合作动力不足、校企合作质量和效率有待提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健全企业参与制度”,“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以切实提高校企合作的有效性。加强校企双方的利益联系,建立健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优化合作的治理结构,提升校企合作的有效性,有效发挥企业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已成为高职教育内涵发展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教育信息化是推进高职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互联网+”时代高职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高职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和支撑”,“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

近年来,高职教育将信息化建设作为提升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推手,信息化建设水平明显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硬件条件明显改善,信息资源进一步丰富。信息化建设“影响了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与管理,倒逼学校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改造传统教学与学生管理方式”。在信息化建设的推动下,高职院校的育人理念、教育过程、培养模式、教育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均有较大改进,信息化建设已成为高职教育现代的有效推动力量。另一方面,信息化建设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以信息化推动高职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意识还不够明确;其次是优质高职教育信息化资源依然不足;再次是信息化建设的机制不健全。“信息化建设缺乏统筹,信息孤岛、重复建设现象比较普遍,系统间互联互通性较差,资源开放性、共享性不强,信息安全存在隐患”。有效破解高职教育信息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化发展,将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办学国际化是提升高职教育国际竞争力有效途径

高职院校办学国际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人才强烈需求的必然结果,其核心在于高职院校依据国际公认的课程标准、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培养具有国际交往能力、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尤其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随着办学质量的提升,我国高职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也不断提升,根据《2016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招收国(境)外留学生的高职院校有69所,留学生人数达3847名,较2014年都有较大幅度增长,职业课程、技能培训、企业培训以及终身学习等教育形式逐渐受到人们青睐。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高职教育助力企业走出去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借助高职院校援外培训平台,中国职教的品牌已被“一带一路”国家逐渐认可,高职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整体水平还需提高,大部分院校师资国际化水平不高,具备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较低。院校课程的国际化程度不足,原版教材使用、双语授课比例较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质量有待提升,只有极少数院校尝试海外办学和培训。院校参与国际标准制订的能力较弱,高职教育对外输出较少。积极推进国际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服务国家“一带一路”等战略的实施,已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之一。

二、“三跨”:高职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以跨境教育推进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

跨境教育本质是涉及国家、国际组织、教育机构和其他机构等众多参与主体的教育国际化新形式。根据流动主体划分,可以把跨境教育分为人员跨境流动、项目跨境流动和机构跨境流动三种基本类型。人员跨境流动包括学生和教师不同向度及深度的跨境交流。项目跨境流动包含结对项目、特许项目、双学位/联合学位项目、衔接项目、授证许可项目、远程教育项目等多种合作项目形式。机构跨境流动包含海外设立分校、独立学院、与企业合作成立企业大学、通过远程教育建立虚拟大学、援外培训等机构。

跨境教育的开展将有力推进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首先,通过跨境教育,高职教育可以与其他国家高校及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合理引进与有效利用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丰富我国高职教育资源,增加我国高职教育供给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其次,开展跨境教育,高职教育可以通过国际学历互认体系的构建、境内外联合培养、海外游学等多种途径吸引大批境外学生来中国高职院校留学。再次,通过跨境教育,可以推进对国外高等教育资源资质的认证,完善高职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监管体制和质量保障机制。最后,通过跨境教育,可以逐步探寻我国高职教育对外输出的有效模式,如通过援外培训和境外办学,积累境外培养培训技术技能人才的经验。总之,跨境教育的实施将开阔高职教育的办学视阈,夯实高职教育国际化建设能力,促进构建高职教育稳定融洽的国际教育合作关系,增强中国高职教育在国际教育领域内的话语权,促进高职教育国际化规模、结构、质量、效率与效益的提升。

(二)以跨界融合推进高职教育机制创新

跨界教育强调教育与其他领域的渗透,教育部门与其他部门、不同层次类型教育之间边界的消解。高职教育是一种跨越学习与工作、跨越专业与职业、跨越学校与企业的跨界性教育。具体而言,高职教育领域的跨界大致包括:校地合作——高职院校依托并服务地方政府、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合作;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与企业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切实提高育人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合作;校校合作——高职院校与其他类别层次的院校的合作。

高职教育需要回归跨界的本质属性,通过跨界融合实现机制创新,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的进一步发挥。首先,通过跨界融合可以推进人才培养机制创新。院校可以通过与政府、行业、企业、其他类型和层次院校的融合,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学生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构建官产学研合作的内部驱动机制、外部支撑机制、评价反馈及调节机制,服务院校教育,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其次,通过跨界融合可以推进院校科研创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高职高专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院校可以通过与企业跨界融合,推进联合研发、风险共担的产学研机制创新。再次,通过跨界融合可以推进社会服务机制创新。通过与区域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的跨界融合,院校可以增加对政校企地各方发展动态与未来趋势的研判,拓展高职教育的服务域和发展域。总之,通过跨界融合,将有利于构建具有共同需求驱动、共同认知达成、共同责任承担、共同利益分享、共同文化生成的高职教育共同体,推进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机制创新。

(三)以跨专业推进高职教育质量提升

跨专业教育模式是消除专业与专业之间固化边界、实现专业间教育资源共享、教学及管理协同创新的模式,其本质是多专业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包含专业并行、专业融合、第二专业、跨学院教育等形式。

跨专业教育是高职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和综合性服务的积极回应。跨专业教育可以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拓宽学生的专业口径,丰富学生的专业学习背景,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能力。同时,跨专业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新的求职领域和行业选择,增加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职业入门、职业提升、职业转换等持续发展的职场能力。跨专业教育可以通过对专业关联度高而又相互分离的专业进行集聚,让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推进形成具有优势特色的专业群,催生新的专业生长点和专业发展方向,让专业文化积累积淀,提升专业的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三、“三化”与“三跨”理念在院校发展中的系统关联

“三化”与“三跨”理念的目标指向皆为促进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符合教育基本规律。首先,“三化”与“三跨”理念符合“教育受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制约,并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起作用”的教育外部关系规律。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有效化、教育信息化、办学国际化与高职教育跨境、跨界、跨专业是高职教育回应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需求而产生的,“三化”与“三跨”理念指导下的高职教育将会更好地促进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其次,“三化”与“三跨”理念符合“教育要求和教育对象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性特征之间、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教育过程中诸要素之间关系的规律”的教育内部关系规律。当前,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乃至全面发展离不开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有效化、教育信息化、办学国际化以及高职教育的跨境、跨界、跨专业发展。毋庸置疑,“三化”、“三跨”理念指导下的高职教育将有效整合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三化”与“三跨”的各个组成要素在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具有一致性,它们之间彼此关联,渗透在人才培养、师资建设与院校治理之中,并形成了一个系统的整体。

(一)以“三化”与“三跨”理念指导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三化”与“三跨”理念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跨界是高职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在“校-校”、“校-企”、“校-地”三种跨界模式之中,“校-企”模式最能够彰显高职教育的特点。其中,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又是高职院校安身立命之本。历经多年探索,我国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在诸多问题之中,校企合作有效化是其中的核心问题。以校企合作有效化为突破口,以建立校企双方的利益共赢机制推进合作有效化,围绕有效化审视和剖析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更加有利于解决合作中的问题。

在信息云集的时代,教育信息化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挑战,并引发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有力带动了高职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改造、资源共享课程与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开发、虚拟仿真与校厂互动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不仅优化了人才培养模式,而且提高了人才培养效率。高职教育信息化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的,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这种作用将愈发突出。

较之普通高校,我国高职院校的国际化水平相对落后,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院校的人才培养。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国际性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对具有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将会大增。在此背景下,一方面,高职院校须积极对接国际化专业标准、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技能实训课程,以丰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方式;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须重点关注跨境办学,在高职教育领域深化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并致力于跨境资源共享,以拓宽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路径。

随着社会分工广度与深度的增加,不同行业领域的交叉合作日趋频繁,由此形成了诸多复合型的行业或部门。那么,仅仅具有单一技术技能的人才将难以满足产业的发展需求,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愈发强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开设与之相对的复合型专业。因此,高职院校须将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上议事日程,借助信息化手段,依托校企合作,通过对接产业链整合校内外资源,实现跨专业教学平台的建设,创新跨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二)以“三化”与“三跨”理念统领师资建设

师资建设是高职院校的一项关键任务,师资队伍的优劣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成败。“三化”与“三跨”理念对于高职院校的师资建设具有重要的统领作用。

为了实现校企合作有效化,高职院校在师资建设方面应致力于打造高水平的“双师双能”教师队伍,支持现任教师开展在职学历提升和专业实践技能培训,鼓励现任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和承担专业技术应用研究项目,创造条件使他们及时更新与专业相关的知识信息,并掌握专业技术发展的前沿态势。通过跨界方式引入校外教师资源,建立并完善企业兼职教师聘请与培训制度,创新兼职教师聘用机制,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法等岗前培训,提升企业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

高职教育信息化迫切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获取能力与信息化教学课程设计能力,并形成一定的信息化教学技术应用水平。因此,高职院校应面向全体教师实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获取与应用等信息素养,鼓励并支持教师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模拟教学、多媒体教学、网上教学,把教师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作为教师业务能力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此外,高职院校还应通过培养与引进并重的方式,建设一支稳定的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形成技术维护、项目研发、对外技术服务三位一体的多功能信息化人才团队。

高职院校办学国际化涉及多个方面,其中教师队伍的国际化处于核心地位。高职教育国际化不仅要求高职院校教师秉持国际理念和视野,通晓国际惯例和跨文化交际知识,而且要求高职院校教师了解国际先进技术进展,并能够把握相关专业领域的国际现状和发展趋势。基于此,高职院校一方面应加强教师海(境)外的访学、进修力度,并选派一些优秀教师留学深造;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加大语言类和专业类外籍教师的引进力度,并严把引进质量,提高海(境)外文教专家在专任教师中的比重。

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具有跨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教师,高职院校应把复合型教师的培养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复合型教师不仅具有一专多能的理论知识体系,能够拓展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而且具有多专业的实践经验和跨专业的示范技能,能够胜任多个工种的实践教学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应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明晰复合型教师应然的能力和素质,一方面通过教师培训、创建专业工作室等方式提升教师的跨专业能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还可通过跨界方式为教师提供提升跨专业能力的机会,并聘请其他领域的兼职教师来校任教。

(三)以“三化”与“三跨”理念推进院校治理

高职院校治理结构的完善与治理能力的提升始终是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三化”与“三跨”理念对于高职院校的院校治理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高职教育的跨界属性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发展涉及政府、师生、行业、企业、校友、社区、公众等多个利益相关者,高职院校的治理也必将涉及多方主体。基于此,通过政校企多方合作的方式共同建设创业学院、教师培训学院等综合性跨界机构,主动适应与对接属地产业的发展需求,能够调动属地政府、行业协会、教师和学生等重要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促进各重要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院校治理,从而可以有效整合校内外的资源,实现校企合作有效化。

高职教育信息化为高职院校治理提供了诸多便利,综合性的信息化服务体系不仅为高职院校治理数据的挖掘与收集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与平台,而且为高职院校质量的诊断与改进提供了准确的信息与数据。依托高职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应建立覆盖教学、科研、人事、学生等信息的综合平台,实现系统内信息交互共享;加强校企合作信息化平台建设,通过收集并发布相关信息,引导学校与相关企业合作。上述平台的数据信息将为高职院校的治理提供重要参考。

办学国际化要求高职院校在章程的制定与执行、权力的界定与制衡、质量的监测与保障等院校治理的诸多方面与国际接轨。因此,我国的高职院校应充分了解职业教育相对发达国家的高职院校治理实践与经验,在结合我国高职教育治理现状与现代化治理目标的基础之上,充分借鉴并吸收国外先进的治理理念与模式,以高职教育国际化为契机,推动我国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的完善,实现高职院校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四、结语

“三化”与“三跨”理念在高职教育的发展与高职院校的建设中形成系统关联。在“三化”发展理念中,校企合作有效化是院校发展核心,教育信息化和办学国际化是院校发展的重要支持。在“三跨”发展途径中,跨界是由高职教育的本质决定的,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根本。跨境是高职教育质量提高后的必然发展趋势,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途径。跨专业是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然途径,是高职教育对社会人才需求的积极回应。坚持校企合作有效化、教育信息化、办学国际化的“三化”发展理念,探索跨境、跨界、跨专业的 “三跨”有效发展路径,将对现阶段高职教育发展和院校建设产生积极影响。(作者:毛大龙 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全价值链下的校企战略联盟

《中国制造2025》的颁布,拉开了我国建设制造业强国的序幕,这就需要提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和创新水平。产业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发展,每个环节都具备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整个产业才会具备强大的竞争力。而目前,我国很多产业链的上下游未能形成合力,往往导致产业价值传导较低甚至断裂。同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也面临由大到强的发展瓶颈,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还比较欠缺,校企合作普遍存在“表层合作”“碎片合作”“局域合作”等低效循环现象。

产业发展的痛点与职业教育的痛点,迫切需要探寻能够“一石二鸟”的良药。我们认为,基于全价值链理念的职教与产业合作,是我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的新趋势。实现这种合作的最好形式就是建立“1+1+N”校企战略联盟,一个“1”指职业院校(院校联盟),一个“1”指重点龙头企业,两个“1”代表双主体,而“N"指重点龙头企业的上下游相关企业。构建“1+1+N”校企战略联盟,就是促进产教融合发展的良药。

全价值链:战略联盟的理论源

 价值链最早由哈佛商学院波特提出,他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价值链来表明。全价值链则是基于价值链的一个衍生概念,是在综合考虑企业价值链各个方面的基础上,贯穿于企业内、外部价值链系统中价值再造和价值转移全过程的一个集合体,其目的是创造出最大的综合价值。全价值链的理念带给了人们一个全新的思考方式: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

“1+1+N"战略联盟,就是基于全价值链理念设计的校企合作模式。其目的是要通过三年(高职专科)、四年(应用本科)甚至更长时间的累积训练与浸润,培养学生对学校和企业的文化认同,对产品标准的价值认同,对产品服务的理念认同,能够真正为某个产业的重点龙头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系统地培养人才。解决了产业发展所需的人的问题,也就解决了产业发展提档升级的核心问题。在这种模式和机制下,要实现校企共同制定产品标准、共同推动技术革新等,那将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文化统整:提供联盟驱动力

职业教育是“职业场域”与“教育场域”的跨界融合,两者归属于不同的文化范畴。职业场域的主体文化是以企业工作和生产为核心的文化,教育场域的主体文化是以教学为核心的教学文化。要构建“1+1+N"校企战略联盟,就要对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进行统整,形成一种共治基础上的文化认同。这种文化认同与整合,包括企业对学校教学文化的认同,各上下游企业对产品标准的价值认同,以及职业院校对企业工作、生产文化与教学文化的整合。

文化统整的过程,不仅是重点龙头企业带动N个上下游企业实现文化融合创新的过程,也是统一理念标准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不仅是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碰撞交融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职业领域、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教化过程。在此过程中,学校培育了熟悉企业文化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实现了经济利益最大化,校企合作从文化共治走向长久共赢,破解了校企合作“不同频”的难题。

需求对接:确保结合质量

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存在“人找不到工作、工作找不到人”的现象,核心问题在于“人岗不适”。校企合作的最大共同需求点不在科学研究,不在社会服务,关键在人才培养,培养出“人岗相适”的人。在统一共治文化的基础上,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要强化“1+1+N"战略联盟的密切关系,就要找准参与各方的利益契合点,不断提升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使之具备较强的岗位适配性和生产创造力,从而解决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问题。

“互联网+”、“工业4.0”对现代产业提出了新要求,对职教人才培养模式也提出了新要求。重点龙头企业要带动其上下游企业,把产业发展的新标准、新要求及时融入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实施中,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职业院校则要主动适应产业变化和企业需求,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校企合作通过抓住“人才需求”这个牛鼻子,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产业链增值增效。

工学转换:校企联盟着力点

传统的职业教育教学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部分继承普通教育教学范式,在教学中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体内容,以学生获取知识的量及程度作为衡量学习效果的主要指标;另一种是“手把手”传授学生某一技术技能,并机械性地反复练习,最后以现场操作的方式检验知识技能掌握程度。事实上,对于职业院校学生而言,无论是以“线状”知识体系为中心的学习,抑或是以“点状”技术技能获取为中心的学习,都不能有效促使学生知识的迁移、延展和创新。

实践证明,当前世界上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无论是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还是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都是工学交替的代表和典范。为此,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1+1+N"校企战略联盟,首先要找准工学交替这一着力点,重点龙头企业要联合其N个上下游企业为职业院校提供工学交替的实习岗位、生产性教学实训场所以及必要的实训指导师资;职业院校要采用分阶段、多学期的灵活学制以及弹性学分制,为工学交替提供制度保障和可行举措。围绕工学交替这一着力点,企业与院校自然地形成了“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共同体,这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直观地传授学生知识技能,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从而提升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作者:沈雕 聂强来源:《光明日报》)


标签: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返回首页

收藏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