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七星关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征求意见稿)

毕节市七星关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征求意见稿)

内部资料

注意保管

编制说明书(单独装订成册)

《毕节市七星关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 年)》编制说明书

总 则

为推动七星关区矿产资源开发和产业化发展,实现矿产资源科学规划、有序勘查、高效利用、有效保护,提高矿产资源对七星关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能力,按照《关于全面开展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 年)编制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0〕43 号)、《关于印发<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规程>和<市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要点>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0〕19 号)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办法》、《贵州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矿产资源规划图示图例》(DZ/T 0226-2020)、《毕节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 年)》和《毕节市七星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相关法规规程及文件,编制了《毕节市七星关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 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指导全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指导性文件,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保护的重要依据。涉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相关行业规划,应当与本《规划》做好衔接。

《规划》以 2020 年为基期,规划期为 2021-2025 年,展望到 2035 年。规划对象是辖区内矿产资源,规划范围为七星关区行政管辖范围。

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

第一节 矿产资源及勘查、开发现状

一、矿产资源概况及特点

七星关区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是贵州省西部煤、硫铁矿、铁矿、泥炭、建材原料矿产富集地。截止2020年底,全区已发现矿产二十余种,主要有煤、铁矿、铜矿、铅锌、硫铁矿、水泥用灰岩、饰面石灰岩、水泥配料用砂岩、水泥配料用页岩、泥炭、建筑石料用灰岩、砖瓦用页岩、地热等矿产,矿产地47处,其中主要矿产(含单一矿产)规模达大型矿床的有6处,中型矿床的有26处,小型矿床的有15处(详见附图1),其中煤矿、硫铁矿、水泥用灰(配料砂、页)岩、建筑石料用灰岩、砖瓦用页岩等矿产在区内分布较广,有利于规模开发利用。

1、能源矿产:煤(含煤层气)主要分布于三眼井向斜、可乐向斜、长春堡向斜、阴底向斜、金银山背斜、太极场向斜等主要含煤构造带内,煤类主要为二叠系龙潭组的无烟煤。至2020年底查明资源储量的矿区(井田)有22个,煤炭保有资源储量约19.57亿吨。境内作为清洁能源矿产的地热(地下热水)资源有较好勘查开发利用前景,可加强勘查开发力度。

2、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铜、铅锌矿零星分布,因工作程度低,查明资源储量少,近期尚不具规模开发利用条件。

3、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硫铁矿、石灰岩、白云岩、页岩、粘土等,特别以硫铁矿、石灰岩、页岩为主的非金属矿产分布较广、资源量十分丰富,有利于规模开发利用。

二、矿产资源勘查现状

1、基础地质调查

目前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区域地球化学测量已覆盖全区,大致查明了区内地层时代、矿产种类、构造格架、成矿地质背景及地球化学特征。

2、矿产资源勘查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先后有地矿、煤田、石油、建材等系统的地勘队和矿山企业在区境内进行过不同程度的矿产勘查工作,特别是对区内的煤矿、硫铁矿进行了系统的勘查工作,基本查明了区内该类矿产的资源储量与分布特点。

截止2020年底,全区有效探矿权(以探矿权数据库为准)有10个,勘查区面积259.37平方千米。按地质工作程度统计:普查1个(0.95平方千米)、勘探9个(258.42平方千米)。按矿种统计:地热1个(0.95 平方千米)、煤9个(258.42 平方千米)。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截止2020年底,七星关区共开采矿种18种,有效采矿权129个。其中,按规模划分:小型及以下61个,中型41个,大型27个;按发证等级划分:省级发证29个,市级发证100个,无本级发证;按开采矿种划分:建筑石料用灰岩61个,煤矿21个,饰面用灰岩14个,硫铁矿7个,耐火粘土5个,页岩4个,石英岩3个,石灰岩2个、水泥用石灰岩、陶粒用粘土、饰面用石料(大理石)各2个,铁矿、玄武岩、矽线石、水泥配料用砂岩、水泥配料用黄土、水泥配料用砂岩各1个;按经济类型划分:有限责任公司69个,股份有限公司7个,合资公司1个,私营企业52个;按开采方式划分:露天开采99个,地下开采28个,地下和露天开采结合2个。受当前矿业形势和砂石土矿山整合的影响,生产矿山61个,拟建或在建10个,停产58个,详见专栏1。

专栏1 七星关区主要矿种开发利用统计表(2020年底)

序号

矿种

矿山数(个)

矿区面积(平方千米)

生产规模

(万吨)

产值

(万元)

生产矿山

(个)

1

保温材料用粘土

1

3.67

1.0

0

2

建筑石料用灰岩

61

8.69

3810.0

*****

41

3

建筑用玄武岩

1

0.52

2.0

4

硫铁矿

7

21.48

35.3

5

21

54.05

477.0

7674

3

6

耐火粘土

5

0.25

25.0

8958

5

7

石灰岩

2

0.32

260.0

764

2

8

石英岩

3

3.13

8.0

9

饰面用灰岩

14

3.71

66.2

457

3

10

饰面用石料(大理石)

2

16.11

3.5万方

11

水泥配料用黄土

1

0.14

24.9

12

水泥配料用砂岩

1

0.28

20.0

99

1

13

水泥用石灰岩

2

1.04

180.0

1416

1

14

陶粒用粘土

2

5.01

11.2万方

1356

2

15

铁矿

1

5.33

5.0

1710

1

16

矽线石

1

0.32

10.0

17

页岩

3

0.27

165.0

55

1

18

砖瓦用页岩

1

3.67

24.0

55

1

合计

129

5128.1

*****

第二节 上轮规划实施成效评估

通过对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的积极有效实施,我区在矿业经济发展上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七星关区矿产资源规划的编制,有效衔接了省、市两级矿产资源规划,通过实施有效落实了省、市对矿产资源开发、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2、市场配置资源的开放、竞争体系基本形成。继续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矿业权招拍挂出让制度的通知》(黔府办发[2014]33 号)等的要求,推进矿业权市场体系建设严格控制和规范矿业权协议出让,充分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

3、有计划、有步骤地充分调动社会资金开展矿产地质勘查工作。截止 2020 年底,使得硫铁矿、建筑石料用灰岩、建筑用白云岩、砖瓦用页岩、水泥用灰岩、地热(地下热水)等优势矿种得到更好开发利用,提高了“十四五”国民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的保障能力。

4、在执行上一轮规划的过程中,继续按照黔府办发[2012]65 号、黔府办函 [2014]5 号、黔国土资发[2013]16 号、黔府办发[2014]64 号等文件要求,采取“关闭、整合、整改、提升”的八字措施,明确了金属非金属矿山准入条件,规定矿山的最低开采规模、最短服务年限和地质勘查程度,有效控制了全区矿业权的总量,使其布局逐渐优化、开采逐渐合理。上轮规划期内开展了煤矿兼并重组和砂石类矿产整合,煤矿矿山数量由2015年的32个减少到2020年的12个,减少了20个,砂石类矿山数量由2015年的109个减少到84个,减少了25个;矿山规模和结构得到优化,开发利用水平有所提高。

5、矿山企业对矿产资源的利用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节约型转变,包括矿石加工深度逐渐加大,矿产品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矿石共伴生组分综合利用水平大大提高。

6、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对夏蓉高速、杭瑞高速、毕威高速、G321、G326国道等可视范围内的矿山进行了修复治理,使重资源开发、轻环境保护的倾向得到有效遏制,在矿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得到同步较好的发展。

7、矿产资源管理手段不断强化,全面推进矿产资源配置体制改革,全面推行矿业权招拍挂制度,实行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管理并已全面转为年度动态检测核查,严格实行土地复垦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

8、与生态环境、林业、水利、交通等规划的衔接更加紧密,促进行业间协调发展,特别是砂石料矿区布局与国土空间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充分衔接,更趋合理。

自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实施以来,虽然取得了上述主要的成果,但仍然有部分不足,其中以下问题较为突出。部分矿种(如能源矿产)的找矿勘查力度不够,使得七星关区能源矿产资源储备不足;矿产开发集中度和节约化程度还需提高,部分矿山的矿产资源回收率和综合利用效率还有待提高,以及要继续降低环境污染等问题;砂石料矿产矿山数量仍然较多较分散、规模较小的特点没有根本改变。

第三节 形势与要求

一、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七星关区是毕节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川、滇、黔、渝四省市交汇区域,是西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1511米,国土面积3747平方公里,共辖53个乡镇街道(含大方县托管乡镇),其中,14个街道、28个镇、11个乡(8个民族乡)。辖618个行政村,其中,396个村、222个社区(城市社区95个、农村社区127个)。居住着汉、彝、苗、回、蒙古等23个民族;常住人口141.92万人。

“十三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对毕节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讲话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统筹安全和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入实施三大战略行动,推动落实市委“113攻坚战”部署安排,精准落实区委“1136”工作规划,“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总体完成,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各项事业大踏步前进。“十三五”期间,经济发展平稳健康,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为290.58亿元,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0.06亿元,年均增长11.5%,城镇常住居民、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元、7116元提高到2020年的*****元、*****元,年均分别增长8%、9.8%,城镇化率提高到54%,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人民生不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势头。

二、十四五规划目标

1、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到2025年,达到800亿元左右。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发展,第一产业年均增长6.5%左右;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特色工业发展成效明显,第二产业年均增长9.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左右;现代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第三产业年平均增长11.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9%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左右,农村常住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左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左右。

大力发展绿色矿业,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优化矿山布局,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促进资源就地转化和深加工,开展城市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

2、规划部署

(1)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8.7:23.4:57.9,按照做强工业、做精农业、做优第三产业的基本思路,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文化旅游、商贸物流、大健康养生、新能源汽车、新型建材“六大产业”,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2)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推进长春堡向斜煤层气综合开发利用项目,配合推进毕水兴煤层气产业基地建设,实施煤炭洗选加工项,加快煤炭勘探区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煤矿兼并重组,推动“六型矿井”(安全型、科技型、环保型、法制型、循环型、和谐型)建设,推动杨家湾煤矿等矿区矿探矿建设,加快推进海子街镇浅层地热能、鸭池镇浅层地热能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页岩气、煤层气勘探开发项目。到2025年,煤炭生产总规模945万吨/年左右。

(3)大力发展新型节能环保建材。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玻璃制造项目、装配式建筑结构件、建筑墙体、新型环保防水密封材料、新型环保保温隔热材料和新型环保装饰装修等建筑材料。推进以明钧玻璃为龙头的新型建材产业园,拓展做大光伏玻璃等深加工产业;加快推进明钧玻璃四期项目、毕节西南60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等项目,建设毕节西南新型环保建材产业园。建设七星关区石材生产加工项目。

第二章 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对贵州对毕节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同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决策部署,以满足毕节市七星关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基础,按照七星关区“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将生态文明思想贯彻于矿产资源规划的始终。守好发展、生态、安全三条底线,按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以生态保护优先,统筹安排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等项目,切实解决好环境、资源、经济、发展等关键问题,转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保障矿产资源向社会安全有效供给,为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谱写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新未来的七星关篇章提供坚实矿产资源支撑和保障。

第二节 基本原则

1、继承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合理继承,创新发展,认真总结和借鉴上轮规划经验,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充分利用已有工作基础,根据矿产资源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转变规划工作的传统观念,扎实做好规划基础调查和重大问题研究,创新发展规划理论和方法,改进规划内容,充分利用国土资源调查评价、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等,借鉴上轮规划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2、注重突出规划重点的原则

体现特色,突出重点贯彻落实《贵州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和《毕节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的目标任务,进一步理清规划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结合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矿产资源潜力和开发利用条件,明确规划编制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提出符合七星关区实际的管理措施和要求。抓住重点矿种、重点矿区,突出总量控制、优化布局、结构调整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重点内容,有针对性地做好规划编制工作。

3、提高深度、增强规划可操作性的原则

提高深度,注重实施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充分考虑现行管理体制要求和矿产资源管理的需要,进一步提高规划的深度和可操作性。通过科学制定和落实规划指标,强化规划目标管理;通过规划合理划分区块,按照区块设置好矿业权,提高规划对矿业权设置的指导作用;通过加强保障规划实施的制度建设,增强规划的指导和约束功能。

4、做好规划相互衔接的原则

完善体系,做好衔接统一、分工明确、重点突出的规划体系,严格执行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的规定。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做好衔接,相关资源开发行业规划要以矿产资源保障为基础,并与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做好衔接。

5、资源绿色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

坚持环境优先,发展绿色矿业,矿业开发要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统筹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强化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严禁在生态保护红线区勘查开发矿产资源,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牢牢守住山青、天蓝、水清、地洁四条生态底线。

6、统筹兼顾各种关系的原则

在处理中央和地方、局部与全局关系时,坚持地方服从中央、局部服从全局;在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时,在考虑到当前的同时,更考虑到长远;在处理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时,以保护为先;在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矿产资源开发与耕地保护的关系时,兼顾开发与保护;坚持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商业性矿产勘查的分开运行,发挥公益性地质调查的先导作用。

第三节 规划目标

一、2025年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5年,七星关区矿产勘查开发布局更加合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得到提高,矿业结构得以进一步调整与优化;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有显著进展;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绿色矿山比例力争达到100%。

(2)主要勘查目标

加强地质矿产勘查,重点支持煤层气、地热、页岩气、饰面石材、玄武岩调查与勘查,提高矿产资源保障程度。主要矿产资源勘查指标详见专栏2。

专栏2 七星关区主要矿产资源勘查指标

矿种

单位

2025年

指标属性

地热

万立方米

150

预期性

煤层气

亿立方米

2

预期性

页岩气

亿立方米

2

预期性

饰面石材

万立方米

500

预期性

玄武岩

万吨

50

预期性

(3)主要矿产开发利用目标

资源开发利用的布局更加合理;矿山规模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经济结构等进一步优化,集约化经营水平有较大提升;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促进资源就地转化和深加工。到2025年,矿产资源就地转化率达到85%。主要矿产资源开发指标详见专栏3。

专栏3 七星关区主要矿产资源开发指标

矿种

单位

2025年

指标属性

煤炭

万吨

945

预期性

地热

万立方米

30

预期性

页岩气

万立方米

200

预期性

饰面石材

万立方米

75

预期性

水泥用灰岩

万吨

400

预期性

砂石土

万立方米

500

预期性

(4)矿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目标

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新建矿山全部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生产矿山加快改造升级,逐步达到要求,不符合绿色矿山标准的主体逐步退出市场;推进优势矿产小型矿山整合力度,减少矿山数量,增大开采规模,构建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体的矿业新格局。矿业转型升级与绿色矿业发展指标详见专栏4。

专栏4 矿业转型升级与绿色矿业发展指标

指标名称

2025年

指标属性

矿山数量(个)

砂石土矿山

100

约束性

其它矿山

50

约束性

矿山“三率”水平达标率(%)

100

约束性

大中型比率(%)

30

预期性

绿色矿山数量(%)

100

预期性

(5)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目标

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加快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投入制度化、规范化、市场化,全面推进采空区、沉陷区、露天采矿区、水土流失区、煤矸石山区的生态环境治理修复。

矿山地质环境受损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矿山建设与生产按照保护环境、节能减排与建设和谐矿区、绿色矿山的要求;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三同时”制度,矿山废弃物达标排放;进一步完善全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健全监测网络;加快“三区两线”周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进度,全面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与复绿工作。到2025年,矿山环境治理与复绿取得显著成效,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率达到80%以上,新建、生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率应达到100%。矿山环境治理与矿区土地复垦指标详见专栏4。

专栏4 七星关区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主要约束性指标

矿山类型

对象

指标

新建、生产矿山

土地复垦率

全面复垦

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率

全面治理

历史矿山

土地复垦率

>80%

环境恢复治理率

>80%

二、2035年展望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和结构进一步优化,资源的开发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矿产品精深加工和就地转化的比例有所提高,清洁能源矿产的开发利用加强。绿色矿山全面建成,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基本实现矿地和谐。建成一批智能化、信息化煤矿,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基本实现矿地和谐。建成全区矿山环境动态监测体系,全面掌握和监控矿山地质环境动态变化情况。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责任全面落实,新建和生产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及时治理,历史遗留矿山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进一步深化,改革效果明显。

第三章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总体布局

第一节 勘查开采调控方向

1、勘查调控方向:加强区内煤(含煤层气)、页岩气、地热、矿泉水、硫铁矿、玄武岩、水泥用灰岩等重要矿产的综合评价,限制勘查沉积型硫铁矿,禁止勘查高氟煤。提高煤等重要矿产的勘查工作程度,增强我区重要矿产资源的供给能力,为七星关区城乡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建设提供资源保障。

2、开发调控方向:根据七星关区矿产资源赋存特点及发展需求,重点(鼓励)开采煤、煤层气、地热、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材、陶瓷土、饰面石材等,不再新设沉积型硫铁矿采矿权,禁止开采砖瓦用粘土、砷和放射性等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煤炭。

第二节 矿产资源产业重点发展区域

一、矿产资源勘查开采重点区域

煤炭:优化整合、有序释放现有矿井产能,提供煤炭资源保障;推进实施煤炭洗选加工项目及先明煤矿、垭关煤矿、大梨树煤矿、众福煤矿、何官屯煤矿、华祥煤矿、金桥煤矿、恒兴煤矿、恒正煤矿、旺达煤矿、杨家湾煤矿、瑞兴煤矿、总基勘查区、水箐煤矿勘探区、千溪煤矿、杨家湾井田煤炭勘探区等项目建设,推进旺达煤矿、先明煤矿45万吨兼并重组技改项目,推动杨家湾煤矿(180万吨)、千溪煤矿、总基煤矿、水箐煤矿探矿建设,拟实施燕林清片区、吉普龙片区等区域的页岩气勘探。

煤层气:依托牛场煤层气勘探开发示范项目,拟建长春堡向斜煤层气综合开发利用项目,配合推进毕水兴煤层气产业基地建设同步推进新改建煤矿的瓦斯利用项目。鼓励矿区开展煤炭采空区(废弃矿井)煤层气抽采试点,有效开发利用采空区煤层气资源。

新型建材产业: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玻璃制造项目、装配式建筑结构件、建筑墙体、新型环保防水密封材料、新型环保保温隔热材料和新型环保装饰装修等建筑材料。推进以明钧玻璃为龙头的新型建材产业园,拓展做大光伏玻璃等深加工产业;加快推进明钧玻璃四期项目、毕节西南60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等项目,建设毕节西南新型环保建材产业园。建设七星关区石材生产加工项目。

二、矿产资源产业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方向与措施

从高质量发展的全局出发,重点发展基础能源、新型煤化工、新型建材、地热能锂电新能源材料和新型建材等产业。

  1. 基础能源产业

开展煤炭分质分级梯级利用试点、打造省级焦化集聚区,实施焦化产业链拓展延伸。按照“立足煤、做足煤、不唯煤”的发展总思路,构建以“煤—电—化”、“煤—电—材”、“煤—电—热”、煤—电—锂,一体化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从煤炭开采、煤炭洗选、煤矸石综合利用、煤层气(煤矿瓦斯)综合开发利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新型能源开发利用、低热值煤发电等方面,逐步打造七星关区能源产业链。

  1. 新型煤化工

积极推进现代煤化工产业项目,实现煤炭资源就地转化,提高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探索发展煤制油工艺、新材料化工技术等产业,力争使七星关区现代煤化工产业在全省取得新突破。

(三)新型建材产业

加快发展以节能环保、综合利用为重点的新型建材,大力发展以煤矸石、粉煤灰、尾矿砂等工业废弃物为原料生产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绿色水泥建材项目,优化调整水泥产业结构。以电厂工业固体废弃物为原材料,加大脱硫石膏、粉煤灰等固废物的循环利用。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玻璃制造项目、装配式建筑结构件、建筑墙体、新型环保防水密封材料、新型环保保温隔热材料和新型环保装饰装修等建筑材料。推进以明钧玻璃为龙头的新型建材产业园,拓展做大光伏玻璃等深加工产业;加快推进明钧玻璃四期项目、毕节西南60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等项目,建设毕节西南新型环保建材产业园。鼓励上规模、具备科技实力的建材企业开发利用煤矸石、粉煤灰、冶炼渣、建筑垃圾等工业固体废弃物生产新型墙体材料。

(四)地热能

根据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有序开发、协调推进七星关区地热能利用,力争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有所突破。

第三节 勘查开采与保护布局优化调整

一、重点勘查区和重点开采区

(一)重点勘查区

以落实省级、市级规划调查评价和勘查区为主,结合七星关区矿产资源分布特点,经济发展实际需求和勘查、开发利用现状划定。共落实划定5个重点调查评价和勘查区,见专栏5。

专栏5 七星关区重点勘查区

矿种

调查、勘查区名称

备注

基础地质

对毕节试验区优势矿产资源进行大普查、建立毕节试验区-2500米以浅的1:25万原始数据库、基础数据库、成果数据库,三维数字地质模型。

市级

(伴生)锂

贵州省西部(毕节境)煤层(伴生)锂资源调查评价,评价资源潜力,预测找矿前景。

省级

煤层气

大方背斜(七星关部分)。

省级

饰面石材

毕节市七星关区撒拉溪重点勘查区。

市级

矿泉水

七星关区王丰矿泉水勘查。

市级

管理措施:加强区内矿产资源前期勘查,拉动商业性矿产勘查。优先部署基础性地质工作,集中进行前期勘查,降低商业性勘查风险;优先投放探矿权,引导多方资金和力量有序投入,鼓励战略投资者跟进开展商业性矿产勘查;对有望形成大中型规模的勘查或开发基地的矿产地,鼓励开展区域整装勘查。

(二)重点开采区

以落实省、市级开采规划区为主。构建“定位清晰、管控有力”的规划分区体系,进一步提高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促进资源保护、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生态保护、产业转型相协调。涉及禁止、限制开采区域等内容和范围在省市国土空间规划和矿产资源规划中落实,本规划中不再要求,本规划仅对重点开采区进行划定。

根据上级规划在本行政区内重点开采区的划分,本级规划共落实上级规划中重点开采区2个,见专栏6。

专栏6 重点开采区一览表

矿种

重点开采区名称

备注

煤炭

黔北矿区(七星关区境)

国家

饰面石材

毕节市七星关区放珠镇重点开采区

市级

管理措施:将重点开采区作为重点开发区域,打造新型现代化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示范区,实行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加强重点开采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严格控制矿山企业总数,鼓励大型采选加工一体化的联合企业进入重点开采区;引导和支持各类生产要素集聚,促进大型和特大型现代化矿山基础建设,推动优质资源的规模开发集约利用,支撑能源资源基地建设。

二、勘查开采规划区

(一)勘查规划区块

七星关区行政区域规划期内共划定勘查规划区块25个,总面积104.80平方千米。其中:落实省级区块1个(煤层气1个),落实市级区块24个(地热3个、饰面用灰岩15个、矿泉水3个、高岭土、石英岩、岩棉用玄武岩各1个),见专栏7。

专栏7 七星关区勘查规划区块统计表

矿种

区块名称

备注

煤层气

(1个)

大方背斜大方绿塘煤矿区块

省级

饰面用

灰岩

(15个)

七星关区林口镇渭河村饰面用灰岩矿区、七星关区何官屯镇新华村吴家麻塘饰面用灰岩矿区、七星关区野角乡海依饰面用灰岩矿区、七星关区何官屯镇新华村石枧槽饰面用灰岩矿区、团结乡草坝村饰面用灰岩矿区、团结乡柱中村饰面用灰岩矿、七星关区野角乡吴家海子饰面用灰岩矿区、林口镇饰面用灰岩矿区1、七星关区何官屯镇新华村茶木树饰面用灰岩矿区、放珠镇永安村饰面用灰岩矿区、贵州省七星关区白果树饰面石材矿2、贵州省七星关区白果树饰面石材矿3、贵州省七星关区白果树饰面石材矿4、七星关区野角灰岩矿、林口镇高峰村饰面用灰岩矿区

市级

地热

(3个)

贵州省毕节市双山新区梨树地热水普查、贵州省毕节经济开发区小坝镇地热水普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草堤地热水普查

市级

矿泉水

(3个)

七星关区燕子口镇小河沟饮用天然矿泉水矿区1、七星关区燕子口镇小河沟饮用天然矿泉水矿区2、七星关区清水铺镇大地村贺家沟组天然矿泉水矿区

市级

高岭土

(1个)

大银高岭土(勘查区块)

市级

石英岩

(1个)

大银镇羊桥村石英砂预留矿区范围

市级

玄武岩

(1个)

放珠镇永安村玄武岩(岩棉用玄武岩)

市级

(二)开采规划区块

落实省级、市级矿产资源规划区块并划定本级开采规划区块,七星关区行政区域内开采规划区块共计58个,其中:落实省级发证开采规划区块8个、市级发证开采规划区块11个、本级开采规划区块39个。

1、省级开采规划区块设置

将省级规划划定的开采规划区块落实到具体矿区的采矿权设置区划。全区共落实省级发证开采规划区块8个,全部为煤炭开采规划区块,见专栏8,投放时序为2021-2025年。

专栏8 省级规划开采规划区块

矿种

开采规划区块名称

煤炭

贵州省毕节市杨家湾井田煤炭、贵州省毕节市总基煤矿、贵州省毕节市水箐煤矿、贵州省毕节市草堤煤矿、贵州省大方县龙泉煤矿、贵州省毕节市王家坝井田煤矿、贵州省毕节市岔河煤矿、贵州省大方县对江井田煤矿(8个,面积306.13平方千米)

2、市级开采规划区块设置

根据矿产资源开采布局要求,按照一区块设置一采矿权原则,综合考虑地理、地质、矿床、经济、安全等因素,兼顾已有矿业权人利益,将市级发证开采规划区块落实到具体矿区的采矿权设置区划。

全区落实市级发证开采规划区块11个,原则上一个开采规划区块一个主体。按矿种分为地热2个、饰面用灰岩9个,见专栏9。投放时序为2021-2025年。

专栏9 市级规划开采规划区块

矿种

开采规划区块名称

地热

毕节市海子街地热水勘查、毕节市七星关区鸭池镇上坝村地热水(2个,面积4.30平方千米)

饰面用灰岩

七星关区野角乡郎家塘村白果树饰面用灰岩矿、七星关区放珠镇播罗沟灰岩矿Ⅱ、贵州省七星关区白果树馥岩饰面石材矿、贵州省七星关区白果树西山饰面石材矿、七星关区放珠镇播罗沟灰岩矿Ⅴ、

贵州省七星关区白果树徐家麻堰饰面石材矿、七星关区野角灰岩矿Ⅰ、七星关区放珠镇播罗沟灰岩矿Ⅵ、七星关区放珠镇播罗沟灰岩矿Ⅲ(9个,面积4.89平方千米)

3、本级开采规划区块设置

根据矿产资源开采布局要求,按照一区块设置一采矿权原则,全区共划定开采规划区块39个,(建筑石料用灰岩19个、饰面用灰岩14个、矿泉水2个、页岩2个、陶粒用粘土、天然石英砂各1个),见专栏10。投放时序为2021-2025年。

专栏10 县级开采规划区块

矿种

开采规划区块名称

饰面用灰岩

七星关区何官屯镇新华村吴家麻塘饰面用灰岩矿区、七星关区林口镇渭河村饰面用灰岩矿区、七星关区何官屯镇新华村茶木树饰面用灰岩矿区、七星关区清水铺镇兰田村饰面用灰岩矿区、七星关区放珠镇永安村饰面用灰岩矿区、七星关区野角乡吴家海子饰面用灰岩矿区、七星关区何官屯镇新华村石枧槽饰面用灰岩矿区、七星关区林口镇高峰村饰面用灰岩矿区、七星关区团结乡草坝村饰面用灰岩矿区、七星关区团结乡柱中村饰面用灰岩矿、七星关区清水铺镇太平村饰面用灰岩矿区、七星关区生机镇大山村饰面用灰岩矿区、七星关区生机镇生机村饰面用灰岩矿区、七星关区团结乡草坝饰面用灰岩(14个,面积9.79平方千米)

建筑石料用灰岩

七星关区亮岩镇和光村建筑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区、七星关区大银镇岩脚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区、七星关区燕子口镇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区、七星关区燕子口镇龙洞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区、七星关区燕子口镇岩头上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区、七星关区对坡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区、七星关区燕子口镇小哨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区、七星关区阴底乡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区、七星关区水箐镇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区、七星关区青场镇海寨村野猫洞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区、七星关区青场镇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区、七星关区长春堡镇垭关村冷洞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区、七星关区清水铺镇新希望建材有限公司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区、七星关区千溪乡中屯村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区、七星关区合兴砂砖厂、七星关区对坡镇建华村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区、七星关区八寨镇兴泉砂厂、七星关区八寨镇鑫华砂厂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区、七星关区龙场营镇金龙砂厂(19个,面积17.50平方千米)

矿泉水

七星关区燕子口镇小河沟矿泉水用地范围一、七星关区燕子口镇小河沟矿泉水用地范围二(2个,面积0.20平方千米)

页岩

七星关区普宜镇兴科页岩矿区、七星关区田坝镇页岩矿区(2个,面积0.53平方千米)

陶粒用粘土

七星关区朱昌镇五坪村陶粒用粘土矿(1个,面积0.55平方千米)

天然石英砂

七星关区大银镇关桥村邵家沟石英岩矿(1个,面积1.00平方千米)

第四节 矿产资源开发监督管理

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的监督管理应以矿业权人承诺的各项义务的监督为重点,尤其要加强对矿山环境的监督管理。

一、加快推进发展绿色矿业

加大矿产资源规划实施力度,新建矿山严格执行绿色矿山建设标准,指导矿山企业制定绿色矿山建设发展规划,用绿色矿山建设标准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各项活动,有序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促进矿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构建规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秩序的长效机制。

二、完善矿业权管理制度

实行同一矿种矿业权出让登记同级管理,健全完善矿业权“净矿”出让新工作机制,全面实行矿业权竞争性出让。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根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产业政策以及市场供需情况,制定年度矿业权出让计划,并报本级政府批准后实施。除国家和省有明确规定的情形以外,新设矿业权一律采取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公开有偿出让,不得将招商引资项目与矿产资源配置挂钩;不得对矿业权出让进行行政干预;不得阻碍符合法定条件的矿业权申请人参与矿业权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活动。

三、健全勘查开采监督体系

强化诚信体系建设,全面推行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公开制度,规范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公示,建立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名单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开展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测和遥感监测,有效打击各类矿产资源违法行为。加强舆论监督,鼓励新闻媒体对各类破坏生态环境问题、突发环境事件、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曝光。

四、切实把关好采矿权设置选址

新设经营性砂石土采矿权选址,必须经本级人民政府和自然资源、发改、生态环境、工信、应急、交通、水利、农业等相关部门联合踏勘,共同确定。矿区范围的设立必须科学合理,可以整体开发的山体不得分割,不得将山脊划作矿界,尽量不留边坡,将资源开发利用、矿山土地综合利用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进行有机统一。

五、严格规划分区管理

切实发挥矿产资源规划的管控作用,在重点矿区、开采规划区块,要严格执行新建和已建矿山最低开采规模等有关规定,做到矿产资源合理勘查开发,促进资源开发利用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切实执行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改革方案,将矿业权出让收益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由各级财政统筹用于地质调查和矿山生态保护修复等方面支出。

六、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

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项目必须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环保设施和主体工程严格实行“三同时”制度。资源开采应与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相协调,因地制宜,积极使用充填开采、保水开采合理控制地面塌陷,涉及多种资源重叠共生的应坚持先上后下,逐层开采,主矿层的开发不得对其他资源造成破坏和浪费。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加强矿区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保护、废弃物和开采沉陷区治理。

第四章 本级审批发证矿山矿产资源开发管理

第一节 实行资源总量管理

严格矿山数量调控。规划期内,严格控制砂石土类矿山数量,原则上不再新设小型建筑石料类矿山,新建矿山必须满足大中型矿山建设规模。提高矿山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升砂石土矿山集中度。截止2020年12月底,全区共有砂石土矿山总数83个,其中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山61个、页岩矿山4个、粘土类9个、其它矿种9个。通过关停和整合一部分,以及根据需要调整和新立23个(不含饰面石材),砂石土类矿山控制在100个以内(不含饰面石材)。

第二节 优化砂石资源开采布局

全区新设建筑石料矿山生产规模不低于30万立方米/年。规划期内砂石土矿山总数控制在100个,进一步优化矿山开发结构,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与集约化水平。

第三节 严格开采准入条件

一、开采准入条件

推动去产能工作由总量去产能向系统性去产能、结构性优产能转变,重点加快长期停产停建且不具备恢复生产建设条件矿山的退出步伐;鼓励矿产资源开采、选冶、加工一体化发展,引导有较强的技术经济实力、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的大型企业参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改善提升矿业开发形象。深入推进矿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法依规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污染防治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落后产能。大力提高矿产资源规模化开采水平,从源头严控矿山最低生产规模准入。落实矿山最低生产规模准入要求,严禁新设低于最低准入要求的矿山。除符合有关规定外,严格控制新设小型生产规模矿山,严格限制不具备扩能条件的小型生产规模矿山扩大范围增划资源。

合理控制石灰岩矿山生产规模下限和上限,引导支持石灰岩矿山规模化开采、集约化利用、生态化发展,有力有效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建设对砂石资源的刚性需求,新建矿山须达到最低开采规模的要求,见专栏11。

专栏11 七星关区主要矿产新建矿山开发准入条件

序号

矿种名称

开采规模单位

矿山最低开采规模

备注

1

煤炭

万吨/年

90

2

地热

万立方米/年

5

3

矿泉水

万立方米/年

5

4

铁矿

万吨/年

10/30

地下开采/露天开采

5

铜矿

万吨/年

3

6

铅矿

万吨/年

10

7

锌矿

万吨/年

10

8

铝土矿

万吨/年

10

9

硫铁矿

万吨/年

5

10

高岭土、陶瓷土等

万吨/年

5

11

饰面用石材

万立方米/年

3

12

建筑石料

万立方米/年

30

13

石英砂岩

万吨/年

10

本级发证建筑用砂石土矿山规模只升不降,最低生产规模不得低于30万立方米/年,新建矿山的服务年限不低于5年,不得超过10年。采矿许可证到期后,不能满足最低生产规模和其他准入条件的,不批准延续。

二、环境保护准入条件

矿山企业必须具有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利用方案(三合一)等报告;新建矿山必须达到绿色矿山要求,延续矿山限期达到绿色矿山要求。

三、安全生产准入条件

(一)与铁路、高等级公路、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和高压输电线路等重要设施的安全距离要满足有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条例规定,采矿权边界与周边毗邻的采矿权间距满足设计规范规定保留的安全间距。

(二)矿山生产系统及安全设施齐全有效,满足矿山安全规程、设计规范要求。露天开采矿山应自上而下分台阶(层)开采,且台阶高度、台阶坡面角、台阶宽度、最终边坡角等参数符合矿山安全规程规范及设计要求。

(三)推广《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新建或改扩建矿山不得采用国家限制和淘汰的采选技术、工艺和设备。鼓励矿山企业通过智能信息技术的应用,建设智慧矿山。

第五章 绿色矿山建设与矿区生态保护

第一节 绿色矿山建设

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部门协同、四级联创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新建和技改扩能矿山全部按绿色矿山标准建设,生产矿山按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加快改造升级。构建绿色矿山建设长效机制,建立矿山企业绿色矿山建设主体责任制,充分调动矿山企业积极性,引导矿山企业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矿地和谐,诚实守信,严格自律。建立绿色矿山退出机制,对已列入绿色矿山建设名录的,督促矿山企业巩固建设成果,并按绿色矿山标准组织抽查,对不满足相关标准的,从名录中移除,持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按照“政府组织、部门协调、企业主体、公众参与、共同推进”的原则,由点到面、集中连片推动绿色矿业发展。完善绿色矿业发展激励政策体系,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全域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打造布局合理、集约高效、环境优良、矿地和谐、区域经济良性发展的七星关区绿色矿业发展样板区。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矿业发展新模式、新机制、新经验,在此基础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广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经验。

第二节 矿区生态保护

矿山生态保护与修复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红线等管控要求,按照“谁破坏、谁治理”和“宜农则农、宜水则水、宜林则林、宜建则建”的原则,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

一、新建矿山生态保护

新建矿山建设项目,严格执行环境“三同时”制度,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矿产资源规划和绿色矿山建设行业标准等要求。严格实施“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落实矿山企业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责任。经审查认为采矿活动对环境影响和破坏较大或遭破坏后难以治理,实行环境一票否决制。新建矿山开采前应在矿区范围及各种采矿活动的可能影响区采取必要的预防和保护措施,避免或减轻矿产资源开发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过程控制”的原则,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贯穿矿产资源开采的全过程。根据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重点任务,合理确定矿山生态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形成开发与保护相互协调的矿产开发格局。

采矿权人应主动完善本矿山生态修复相关规章制度,成立相应管理机构,逐级落实生态修复责任,开展相应监测、地质环境治理、土地复垦、管护等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及活动,履行生态修复义务。通过采取工程、生物、监测等措施,对其矿业活动导致生态系统受损的区域进行生态修复相关工作,通过工程实施,将全面修复区内矿山生态环境,生态保护修复达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验收标准。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动态监管机制,督促企业落实矿山环境治理恢复责任,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矿产资源,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宜的矿山生态保护、监测、监督和防治体系。

二、生产矿山修复与监管

矿山生态保护与修复,应当与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同步进行。矿山企业依据编制的年度矿山生态保护与修复计划,按照技术规程和标准,因地制宜,逐年开展矿山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矿山闭坑时,必须完成整个矿山的生态保护与修复任务。矿山企业不履行矿山生态保护与修复义务或履行不到位且拒不整改的,可由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依法委托有修复能力的第三方进行修复,修复费用从矿山企业的基金账户中支出;基金账户资金不足的,由采矿权人补足。

七星关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在建与生产矿山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监督管理工作。省、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方式,对矿山企业落实生态保护与修复任务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必要时可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抽查或专项检查。对未按规定履行矿山生态保护与修复任务的矿山企业,七星关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责令其限期整改,并列入矿业权人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第六章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重点项目

第一节 矿产资源勘查重点项目

一、煤矿和地热资源勘查重点工程

推动杨家湾煤矿、千溪煤矿、总基煤矿、水箐煤矿探矿建设,拟实施燕林清片区、吉普龙片区等镇乡页岩气勘探;重点对境内地热资源开展勘查工作。

时间安排:2021-2025年,预期成果:通过煤炭资源勘查,提高重点勘查区域煤矿勘查程度到详查程度,提升煤炭资源量级别;通过地热资源勘查,将重点勘查区域地热资源提高到详查程度。

二、战略性矿产找矿重点工程

重点针对战略性矿产共生锂资源等,在赋存条件好、资源潜力大的区域开展勘查工作。

时间安排:2021-2025年,预期成果:研究成矿规律,力争实现锂矿找矿突破。

第二节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重点项目

一、煤炭开发利用重点项目

调控的主要优势矿产是煤矿。积极发展煤电化一体化产业,扎实推进煤炭资源勘查,推进煤矿兼并重组工作,推动“六型矿井”建设,逐步健全煤炭营销体系,力争到2025年,煤炭产量达945万吨,产值达50亿元。

七星关区原有煤矿开采能力,逐步扩大至45万吨,新建煤矿不低于60万吨。以黔北矿区(毕节区)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加大重要规划矿区勘探力度,满足煤炭矿区规划开发和产业发展需要,深入实施煤电优化发展、新能源有序开发战略。加快七星关区配套煤矿建设及产能释放,兼并重组保留12个煤矿,保留总规模495万吨/年。推动杨家湾煤矿、千溪煤矿、总基煤矿、水箐煤矿建设,设计产能450万吨/年。力争规划矿井煤矿项目16个,总规模945万吨/年左右。完成旺达煤矿、先明煤矿45万吨兼并重组技改。加快推进海子街镇浅层地热能、鸭池镇浅层地热能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页岩气、煤层气勘探开发项目,推进能源保障体系基础设施建设。

主要依托区境内的煤矿资源,实施资源的合理调配和综合利用,科学合理的开采有限的煤矿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展煤矸石、煤泥、粉煤灰综合利用的技术攻关,以及新兴建材产品的试验工作,发展以煤矿开发利用的固体废弃物为原料的建材产业,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新型建材开发利用重点项目

七星关区石材发展较快,石材品种特色突出,产业已初具规模。“十四五”期间,发挥七星关区石材资源、交通等优势,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着力打造七星关区新的特色优势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玻璃制造项目、装配式建筑结构件、建筑墙体、新型环保防水密封材料、新型环保保温隔热材料和新型环保装饰装修等建筑材料。推进以明钧玻璃为龙头的新型建材产业园,拓展做大光伏玻璃等深加工产业;加快推进明钧玻璃四期项目、毕节西南60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等项目,建设毕节西南新型环保建材产业园。建设七星关区石材生产加工项目。到2025年,力争新型建材工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七星关区“十四五”期间石材产业重点建设项目情况见专栏12。

专栏12 七星关区“十四五”期间石材产业重点建设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建设内容

计划投资额

(万元)

1

毕节西南日产60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

建成日产60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

2

贵州众鑫矿业有限公司年产90万平方米大理石加工项目

建设年产90万平方米生产线及配套设施

*****

3

毕节市金欣大理石石材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40万平方米大理石、年产3.8万立方米荒料加工项目

建设年产140万平方米大理石板材生产线、年产3.8万立方米荒料及相关配套设施

*****

4

贵州省雅珠投资有限公司年180万平方米大理石板材加工项目

建设年产180万平方米大理石板材生产线及配套设施

7200

注:数据来自《七星关区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

第七章 规划实施保障

第一节 加强实施责任考核

按照“谁牵头编制、谁组织实施”的原则,落实规划实施责任,建立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强化规划组织实施和监测评估,提升规划实施效能。本规划经七星关区人民政府审查后,报毕节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审批,由七星关区人民政府发布实施。建立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制度,强化对规划实施和环境影响跟踪分析和动态评估,掌握总量调控、布局结构调整等主要目标和任务完成进度,针对规划实施中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同时将规划实施情况作为政务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及时公布实施进展。

第二节 严格审查监督管理

健全完善矿产资源规划审查制度、规划实施监督管理机制,从源头上抓好矿业权前置性审查。勘查开采区块出让前先避让生态红线。对不符合矿产资源规划的项目,不得批准立项,不得审批、颁发采矿许可证,严把新建矿山规划准入关。强化对规划重点区域矿产勘查开发活动的监督管理,将其列入矿产资源执法监察的重要内容,及时发现、制止违反《规划》的行为,必要时会同有关部门开展联合督查。

第三节 保障重大工程实施

积极争取国家、省级财政对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战略性矿产勘查和重要矿产资源储备与保护的支持,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保障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绿色矿山和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等项目实施。加强重大项目实施领导和组织协调,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第四节 规划统筹和信息化管理

建立健全规划衔接协调机制,强化各级各类规划与市发展规划目标任务的衔接协调,完善年度计划落实发展规划机制。加快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统一的规划管理制度,加强规划目录清单和编制备案管理,推动规划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充分利用政务网、局域网,实现信息共享和矿产资源规划动态管理。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矿产资源 总体规划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