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202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南农局发〔2023〕54号
南宁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202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南农局发〔2023〕54号
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高新区社会事业局、经开区社会事业局、广西-东盟经开区城市和农林水利管理局,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科室:
为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及市委市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做好2023年全市农业农村各项工作,现将《南宁市农业农村局2023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南宁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5月24日
南宁市农业农村局2023年工作要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市的起步之年。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以满格状态、顶格标准“加力开局、提速起步”,锚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市目标,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任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力争全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为推进首府高质量发展牢牢守住“三农”基本盘。
在2023年总体工作布局上,重点推进“三个协同”。一是协同推进产能提升和结构优化。坚持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头等大事,按照“稳面积、稳产量,扩大豆、扩油料,提单产、提自给率”的要求,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树立树牢大食物观,立足林果蔬畜糖等优势特色资源,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努力实现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有新提高、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二是协同推进成果巩固和农民增收。把脱贫群众放在农民增收大格局中统筹考虑,在做好兜底保障的基础上,把更多资源力量聚焦配置到产业就业、创业兴业上,多措并举提升内生发展动力,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努力实现农民收入稳步增长、脱贫成果持续巩固拓展。三是协同推进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质量,增强乡村治理效能,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实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有新落点,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改善。
一、抓紧抓好粮食和农业生产,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一)全力以赴夺取粮食丰收。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配合出台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办法,继续把粮食生产完成情况作为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全市粮食播种面积639.3万亩、力争有增加;总产量在212.54万吨、力争多增产。压实责任稳面积。通过南宁市委办公室、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达生产任务到各县(市、区)和经开区、广西-东盟经开区,逐级将责任压实到乡镇、到村屯。稳定早稻面积在192.15万亩,大豆播种面积27.25万亩(含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2.8万亩)。鼓励各县(市、区)和经开区、广西-东盟经开区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加强指导攻单产。落实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通过科技创新、政策完善、责任考核、实施水稻玉米高产攻关行动等举措着重提高单产,提升粮食产能。稳定玉米生产,因地制宜发展马铃薯、红薯、豆类等旱粮作物种植,积极发展一年多熟轮作及间套种等产粮模式,着力稳定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和效益。持续推进机收减损。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强化化肥、农药、种子等调剂调运。强化扶持稳收益。继续配合自治区做好粮食生产激励考核,督促指导获得激励的县(市、区)高效实用激励资金。落实好耕地地力保护、稻谷生产补贴等强农惠农扶粮政策,逐步扩大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保险覆盖面。防灾减灾降损失。加强干旱、洪涝、台风、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防范,做好极端天气应对准备。切实抓好粮食作物重大病虫疫情防控,加强粮食作物病虫监测预报、防治和减灾补损指导服务。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一线,指导做好主动避灾、科学抗灾、有效救灾,提升粮食生产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牵头单位:局粮油蔬菜管理科;责任单位:局发展规划科、计划财务科、经济作物管理科、农业机械化管理科、农田建设管理科、科技教育与种业管理科,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服务站、农业信息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站、植物保护站、土壤肥料工作站等)
(二)加力扩种大豆油料。贯彻落实推进国家和自治区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要求,将各地生产任务纳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内容,确保大豆种植面积达到27.25万亩以上(含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面积2.8万亩),油料播种面积达到74.35万亩以上。抓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因地制宜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优化种植模式,加强除草、收获等关键环节技术,提升复合种植产量水平和效益。多油并举扩大油料面积。统筹推进粮食油料协调发展,持续扩种大豆,逐步提高大豆产能和自给率,配合自治区实施双季稻轮作项目。(牵头单位:局粮油蔬菜管理科;责任单位:局农业机械化管理科、科技教育与种业管理科,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服务站、农业技术推广站、植物保护站、土壤肥料工作站等)
(三)提升生猪等畜禽产品供给能力。着力稳猪禽、增牛羊、兴蛋奶,力争肉产量达到66万吨。加强生猪产能调控。落实以稳定能繁母猪为主的生猪产能调控政策,加强生猪生产动态监测和分析预警,引导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稳住生猪调出大县等主产区和大型猪场的基础产能,确保能繁母猪存栏稳定在26.5万头左右的合理区域,防止生产大起大落。加快牛羊产业发展。落实各级产业支持政策,充分利用自治区牛羊产业发展政策组织实施“粮改饲”和肉牛羊提质增量行动,加快推进一批牛羊基地项目建设。稳定优质家禽生产。加强家禽生产监测和信息发布,加快推进三黄鸡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和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加快发展蛋鸡产业,力争禽蛋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开发利用饲草料资源。聚焦“提效减量、开源替代、调结构促节约”,加快推进豆粕替代行动,促进豆粕等饲料粮消费减量。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加强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开展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常态化防控和重点人畜共患病源头防控,建设一批动物疫病净化场、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实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确保兽药产品质量监督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强化动物检疫监管,抓好流通环节监管,加快推进畜牧兽医智慧监管平台建设。(牵头单位:局畜牧与饲料科、兽医科;责任单位:市水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等)
(四)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进一步建全、建强水产全产业链。全面实施养殖证制度,推进养殖证发证工作全覆盖;持续推动上林县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提升完善;围绕大口黑鲈、鳗鱼、牛蛙、淡水虾类四大品类积极发展现代陆基设施渔业、科学规范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和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加快培育西乡塘区石埠-金陵-坛洛、江南区苏圩现代渔业示范带(区),积极推动横州市、良庆区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力争上林县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规模扩大至1万亩以上。全市水产品产量达到24.85万吨以上,确保“菜篮子”水产品供应稳定。(牵头单位:局渔业渔政渔港监督科;责任单位:市水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
(五)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设施农业发展指导意见,启动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强化设施农业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统筹各方面涉农资金扶持设施农业发展。积极抓住国家推进金融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窗口期,加强政金企对接,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设施农业。以节能宜机为主发展设施种植业。落实国家集中育秧设施建设补助政策,加快发展水稻集中育秧中心,推进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建设,加快补上粮食烘干设施装备短板。新建和升级改造一批设施蔬菜基地和蔬菜育苗中心,支持建设一批以设施蔬菜为主的特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进一步加强果园基地道路、大棚、水肥一体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自然风险能力,建设一批融设施农业、示范带动、科普教育和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现代果业精品基地。以集约高效为主发展设施畜牧业。鼓励因地制宜发展楼房等多层养殖,升级改造规模养殖场,加快环境控制、自动饲喂等先进适用装备应用。开展现代生态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创建活动,全市年内创建10家以上示范场,新增农业农村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家以上。以提质增效为主发展设施渔业。积极推进陆基高密度设施渔业和工厂化现代渔业示范基地建设,推广循环水养殖模式,引进一家全国知名渔业企业,新(扩)建2个现代设施渔业示范基地。(牵头单位:局粮油蔬菜管理科、经济作物管理科、畜牧与饲料科、渔业渔政渔港监督科;责任单位:局计划财务科、农业机械化管理科,市蚕业站、市水果生产技术指导站等)
(六)统筹抓好蔬菜、水果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实施南宁市蔬菜高质量发展五年规划。新建和升级改造设施蔬菜基地和蔬菜育苗中心。以蔬菜规模化基地建设项目为抓手,鼓励引导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水肥一体化、大棚、防雨防虫网等生产设施,以及对产品进行商品化处理的产品采后处理设施、冷库冷链系统,发展蔬菜商品化处理、冷藏保鲜,提高产品品质和流通运销能力,全力打造蔬菜全产业链。稳定蔬菜播种面积,保障数量质量安全,力争产量达到768万吨,确保“菜篮子”蔬菜产品供应稳定。实施水果高质量发展行动。调优南部、西南部的沃柑优势区布局,淘汰低产低效、失管弃管、病害严重的果园,引导发展早熟柚、早熟沙糖橘等特色优质柑橘类水果;持续打造香蕉和特色蕉、火龙果等重点品种产业带。按照适产适销、错峰上市的要求,适度发展百香果、荔枝、龙眼、芒果、李、葡萄、黄皮、杨桃、释迦、番木瓜等特色水果。大力实施全市果园提质增效改造、提高果品质量,提升果品市场竞争力。力争全市水果产量达到545万吨,增长9.92%。做大做强蚕桑产业。扎实推进蚕桑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加强蚕桑新品种新技术和桑蚕工厂化养殖应用推广。巩固发展横州、宾阳、邕宁、上林等优势蚕区,支持马山、上林、邕宁3个县(区)各建设1个桑园面积5—10万亩、年产鲜茧5000吨以上的蚕桑生产基地,提升基地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生产水平。力争蚕茧产量达到6.7万吨,增长2.6%。大力推进中药材种植。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南宁道地、特色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重点打造以马山县为核心区的金银花林下种植基地,以邕宁区为核心区的牛大力种植基地,以青秀区为核心的金花茶种植基地,以宾阳县、经开区等地为核心区的莪术、三叉苦、两面针种植基地,以西乡塘区、经开区等地为核心区的鸡血藤种植基地。支持中药材壮瑶药材良种繁育和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提高加工储藏能力。力争中药材产量达到3.9万吨,增长9.24%。加快推进优势特色茶产业发展。强化茉莉花茶、六堡茶等优势特色茶叶全产业链项目建设,筛选培育一批优秀区域品牌,加快推进茉莉花茶(六堡茶)特色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牵头单位:局粮油蔬菜管理科、经济作物管理科、乡村产业发展科;责任单位:局计划财务科、市场与信息化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市蚕业站、市水果生产技术指导站等)
(七)推动农业对外开放。强化现代农业产业链招商引资。围绕南宁市“6+6”乡村振兴全产业链,重点支持粮食、水果、蔬菜、生猪、茉莉花茶(六堡茶)、家禽、桑蚕、牛羊、水产、中药材等全产业链提升建设,以设施农业、现代种养业、现代种业、农产品加工、仓储保鲜冷链物流、数字农业等内容为重点,建立健全产业链招商工作机构,推动实施链长负责制,推行“走出去”小分队招商+“请进来”招商模式,深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开展现代农业产业链招商。加强农产品贸易发展。积极对接RCEP,实施出口基地提质升级行动,培育一批高标准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为企业搭建农产品贸易合作平台,配合自治区办好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论坛等中国—东盟博览会、广西农业丝路行等农业系列活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加强农业“两区两站”建设,新增建设1个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和1个国际农渔牧优良品种广西试验站。积极探索拓展农业国际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南宁农业农村发展空间。深化与大湾区农业合作。积极培育创建一批广西供应深圳农产品示范基地,开展“圳品”培育提升工作,打造认证一批“圳品”,不断深化粤桂协作。(牵头单位:局市场与信息化科;责任单位:局乡村产业发展科、经济作物管理科、粮油蔬菜管理科、畜牧与饲料科、渔业渔政渔港监督科、科技教育与种业管理科等)
二、加强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奠定农业强市建设基础
(八)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贯彻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三年行动,根据自治区部署开展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2023年建设任务。完成2023年新建11.7万亩、改造提升6.8万亩建设任务,统筹推进高效节水灌溉0.4万亩建设。创新建设模式。积极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涉农项目、产业融合发展,争取引进政府平台、国有大型企业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融资提高投入标准,推进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建设。加强建后管护。制定出台南宁市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办法;完成2019-2021年项目验收、移交管护工作,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进一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工作。(牵头单位:局农田建设管理科;责任单位:局计划财务科、粮油蔬菜管理科等)
(九)强化耕地保护和种植用途管控。做好耕地保护田长制工作。加强耕地保护,按职责分工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田长制工作,加快推进永久基本农田质量建设。提升耕地质量。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补助项目和各级资金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持续做好全市耕地质量监测工作。强化种植用途管控。落实落细耕地利用优先序,坚持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探索开展耕地种植情况动态监测,监测耕地利用和种植变化情况。持续推进耕地撂荒治理专项行动。全面铺开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完成上林县土壤普查试点工作成果汇编,组织指导各县(市、区)技术人员参加理论培训考试及实训考核,开展样点校核工作,完成总任务数的80%,共约9200个表层土壤样品采集。(牵头单位:局田长办、农田建设管理科、粮油蔬菜管理科;责任单位:局计划财务科、政策与改革科、农村合作经济指导科、渔业渔政渔港监督科、经济作物管理科、农用地安全利用办,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土壤肥料工作站等)
(十)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科技创新,组织实施农业新品种引进选育、新技术推广、新成果应用以及关键技术研究与攻关等科研项目;深入实施种业创新行动,助推一批种业企业持续发展和做大做强。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节水技术等农业适用技术。加强香蕉枯萎病、柑橘黄龙病防控并推广抗耐病品种,科学防控农作物病虫害。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绿色农业、设施农业和智慧农业;继续组织实施牛品种改良,引进优秀种公羊,大力推广三黄鸡品种和肉鸭旱养技术,加强生态种、养、渔技术示范与推广;引导和激励农业科技人才与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引导支持科研院所开展课题研究,结合产业发展需求,申报科技开发与研究项目,开展农业技术攻关。提升农业服务能力,依托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建成一批基层农技推广农业示范站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农业科技示范主体,示范推广多项适合当地实际的主推技术和农业绿色高效技术模式;开展农技员“网格化”包村联户“送技上门”服务活动和农业服务三下乡活动;激励和组织基层农技人员开展农业科技奖项申报和职称评定,实施乡镇农技人员定向培养计划,打造“用得上、留得住”的基层农技人员队伍;协调推进国家、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组团式”帮扶。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广西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开展广西农业职业经理人培养工作、新一届村“两委”干部示范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冬春大培训等,引导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深入农村一线;拓展培养领域和途径,探索建立健全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培养一批种养技术创新带头人;继续实施南宁市现代青年农场主托举项目,帮助学员孵化创业,将产业做大做强。(牵头单位:局科技教育与种业管理科;责任单位:局人事科、粮油蔬菜管理科、经济作物管理科、畜牧与饲料科、兽医科、渔业渔政渔港监督科、农业机械化管理科、农用地安全利用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水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服务站、植物保护站、土壤肥料工作站、水果生产技术指导站、蚕业站、农村能源工作站等)
(十一)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2023年全面完成我市种质资源普查行动以及征集任务,摸清农作物、畜禽、水产、林草种质资源家底,及时保护新发现的种质资源。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资金,支持隆安县、上林县野生种质资源原生境保护区(点)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鼓励支持企业、科研院所、社会组织和个人等登记其保存的农业种质资源,年内新增认定自治区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1家以上。实施种业创新攻关。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支持各产业链发展现代种业,继续扶持我市种业企业,在种业发展的资源保护、育种创新、良种繁育等关键环节,在全市建设一批项目,显著改善我市种业基础设施支撑条件。力争在粮食、水果、畜禽、水产等产业领域培育出一批新品种。落实国家、自治区种畜禽性能测定任务。强化政策扶持。积极推进马山创建国家级制种大县,组织参加第四届中国(广西)—东盟现代种业发展大会、“好种好品”擂台赛等系列活动。办好南宁市“看禾选种”等活动。开展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牵头单位:科技教育与种业管理科;责任单位:粮油蔬菜管理科、经济作物管理科、畜牧与饲料科、渔业渔政渔港监督科,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技术推广站、水果生产技术指导站、蚕业站、水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等)
(十二)加快先进农机创制推广。加强先进农机具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大力推进农机提档升级。鼓励和支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推协同创新,开展丘陵山区便携式、轻简化、分步式机械等先进农机研发;支持生产手扶变型运输机的企业转型研发轮式、履带式拖拉机或其它动力底盘。围绕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和现代设施农业,大力推广果蔬、油茶、中药材、茶叶、桑蚕、畜禽、水产品生产农机化新技术新装备,分区域、分产业、分作物、分环节开展良田、良种、良法、良机集成组装,提升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积极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力争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3.1%以上。全面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和新一轮糖料蔗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补贴政策。扩大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实施范围,加快淘汰老旧农机。(牵头单位:局农业机械化管理科,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服务站;责任单位:局计划财务科、乡村产业发展科、粮油蔬菜管理科、经济作物管理科、畜牧与饲料科、渔业渔政渔港监督科,市水果生产技术指导站等)
(十三)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推进数据整合。持续完善南宁市农业综合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目录梳理及数据更新收集工作,以数据为核心,完善我局农业农村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开展农业“项目为王”专项数据整理应用工作,为专项数据梳理,加强我市农业项目及地理信息数据整合,为指导农业项目建设策划、投资选址、跟踪监管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加大示范推广。建设特色产业数字农业应用基地,推动认定一批自治区级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推动建设一批智慧农场、智慧果场、智慧猪场、智慧渔场等示范基地,开展智慧农业主推技术示范。拓展应用场景。以县域为基础,推动应用水稻、沃柑、茉莉花、生猪等产业大数据平台建设。深入推进1个国家级数字乡村试点县建设。(牵头单位:局市场与信息化科;责任单位:局计划财务科、经济作物管理科、粮油蔬菜管理科、畜牧与饲料科、渔业渔政渔港监督科、科技教育与种业管理科,市农业信息中心等)
三、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十四)培育壮大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深入实施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提升行动,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强化政策扶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强化产业奖补、种粮补贴等到户产业帮扶策措施落实。优化产业布局。加快落实上林县、马山县、隆安县、邕宁区“十四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促进1-2个主导产业升级。积极推进全市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区建设。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6+6”全产业链建设行动为抓手,推动脱贫地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确保全市产业覆盖率达到95%以上。加强指导服务。发挥科技特派团、产业顾问组帮扶作用,组织农业科研教育单位、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等,加强产业发展技术指导服务,确保有发展意愿和条件的脱贫户产业帮扶覆盖率达到90%以上。指导脱贫地区打造上林大米、马山黑山羊、隆安火龙果等区域公共品牌。开展消费帮扶助农增收,积极探索庭院经济发展模式。强化带农增收。健全完善联农带农益农机制,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产业化模式,完善产业项目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脱贫村新型经营主体覆盖带动脱贫户比例达到30%以上。(牵头部门:局乡村振兴办;责任部门:局乡村产业发展科、农村合作经济指导科、计划财务科、市场与信息化科、科技教育与种业管理科、粮油蔬菜管理科、经济作物管理科、畜牧与饲料科、渔业渔政渔港监督科等)
(十五)扎实推进定点帮扶工作。推动村级产业发展提档升级。加大项目资金支持,大力发展粮食、水果、蔬菜、畜禽、渔业等优势特色产业。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机制稳定农民增收。深化实施“引企入村”活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形成“一村有一企、一企带一业、一业富一村”联农带农格局,通过“企业+村集体”“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带动群众收入增长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强驻村干部选派管理。做好新一轮驻村第一书记的选派轮换,落实激励驻村干部担当作为的措施办法,激发驻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持续开展离任驻村书记“回头访、回头看、回头帮”行动,做好“传帮带”。加大对定点帮扶村驻村工作队员、新上任村“两委”干部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牵头单位:局人事科、乡村产业发展科;责任单位:局农村合作经济指导科、政策与改革科等)
四、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推进农业绿色全面转型
(十六)提升农业资源保护水平。推进退化耕地等治理。优化退化耕地治理试点项目实施布局,在粮食主产区开展酸化耕地治理试点。扎实推进农用地安全利用。完成南宁市2023年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动态调整,开展农用地安全利用联合攻关和集中推进示范区建设,做好严格管控类耕地用途管控工作。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深入实施禁渔期制度,科学规范组织开展增殖放流。加大渔业水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严密防控外来物种侵害。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完善源头预防、监测预警、控制清除等全链条监管工作,实施外来入侵物种灭除行动,加强农田、渔业水域等外来入侵物种防治。继续开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提升监管能力和力度。(牵头单位:局科技教育与种业管理科;责任单位:局渔业渔政渔港监督科、粮油蔬菜管理科、经济作物管理科,市植物保护站、土壤肥料工作站、水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等)
(十七)集成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化肥化学农药减量化工作。组织实施化肥和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缓释肥、水溶肥等新型肥料,改进施肥方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加强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推广使用可降解农膜。持续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统计工作,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环境。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培育畜禽粪肥还田利用社会化服务组织,促进畜禽粪肥还田,确保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0%以上。加强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推广使用可降解农膜。深入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行动,做好秸秆收集处理利用试点工作。(牵头单位:局粮油蔬菜管理科、畜牧与饲料科、科技教育与种业管理科;责任单位: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植物保护站、土壤肥料工作站等)
(十八)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深入推进农业生产和实施农产品“三品一标”四大行动,力争全年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数量达到115个,比上年增长15%。加强我市绿色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宣传力度,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绿色食品博览会、农产品交易会、名特优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组织南宁火龙果地理标志农产品推介会等。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健全完善农产品地方标准体系,配合自治区开展地方标准修订及标准化创新基地的申报和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等全产业链保护开发试点的创建工作。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开展豇豆农药残留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落实分片包干制度,推广胶体金免疫速测技术,严打禁用药物使用,严控常规药物残留超标,豇豆、柑橘、火龙果主产县(市、区)监测覆盖率达100%。深入实施新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探索建立豇豆产品全程追溯动态管理;组织横州市和上林县开展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双认证”建设。强化品牌创建。加大农业品牌培育力度,组织申报第六批广西农业品牌目录,开展市长推介品牌活动。深入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加强农产品线上线下推介,组织指导县(市、区)举办重要农产品产销对接系列活动,组织参加广西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广西农业展等展会,推动大宗农产品顺产顺销。(牵头单位: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科、市场与信息化科;责任单位:局发展规划科、粮油蔬菜管理科、经济作物管理科、畜牧与饲料科、渔业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科、科技教育与种业管理科、兽医科,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农业科学研究所、植物保护站)
五、培育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十九)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做精特色产业。立足南宁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资源优势,做好“土特产”文章。指导县区立足当地乡村特色资源,开发具有地域特点、民族特色、乡土特征的产品产业,培育提升一批农民广泛参与、深度受益的乡村特色产业,加快构建“6+6+3”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做强重点产业。大力实施乡村振兴“6+6”全产业链建设行动,重点支持粮食、水果、蔬菜、生猪、糖料蔗、茉莉花茶(六堡茶)、家禽、桑蚕、牛羊、水产、中药材等全产业链提升建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平台载体。加快推进宾阳县、横州市2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马山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国家、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强镇和广西三黄鸡、沃柑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建设,积极申报创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和自治区农业产业强镇。持续推进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抓好良庆区“嘹啰歌乡”、隆安县“那乡果海”自治区田园综合体试点和宾阳县“岭南梅乡”、马山县环弄拉生态市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建设及验收工作,打造田园综合体试点“南宁样板”形象。深入实施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高质量建设五年行动,优化流程,突出粮食、蔬菜、畜禽、种业、预制菜等产业,新认定6个以上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新建1个广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持续推进区市共建广西?南宁顶蛳山现代农业产业园,力争实现示范区启动区项目已正式开工建设。推介一批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和典型县。(牵头单位:局乡村产业发展科;责任单位:局计划财务科、粮油蔬菜管理科、经济作物管理科、畜牧与饲料科、渔业渔政渔港监督科、农村合作经济指导科、市场与信息化科、科技教育与种业管理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兽医科、农田建设管理科等)
(二十)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大力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持续推进横州市健康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基础设施项目等一批大健康食品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队伍。开展国家、自治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认定、监测工作,争取市级以上(含)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50家以上。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产业化模式,不断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发展一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健全流通网络。深入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建设一批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扎实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在农产品主产县建设一批县级冷链物流集配中心,提升果蔬、肉类、水产品等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发展水平。(牵头单位:局乡村产业发展科、市场与信息化科;责任单位:局粮油蔬菜管理科、经济作物管理科、畜牧与饲料科、渔业渔政渔港监督科、局科技教育与种业管理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兽医科等)
(二十一)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争创1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自治区休闲农业重点县、2个自治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推介一批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责任单位:局乡村产业发展科)
(二十二)推进农村创业创新。遴选选手参加第七届全区农业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推介一批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加强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和孵化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创业服务水平。(牵头单位:局乡村产业发展科;责任单位:局科技教育与种业管理科)
六、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二十三)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高质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示范项目建设,继续推广“三个两、无动力、低成本”农村厕所黑灰污水处理利用模式,年内完成34个农村厕所革命示范项目建设,其中2022年续建项目16个、2023年新建项目18个。大力推进农村户厕改造,按照“愿改则改、愿改尽改”“先建后补”的原则,完成1834户农村户厕改造。强化示范引领。按照自治区的工作部署,组织推荐第五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推广各地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创新型实践经验;积极开展美丽宜居村庄的复核和创建工作。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紧盯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时间节点,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卫生城市创建,定期有重点地组织开展系列整治活动。组织县区参与全国村庄清洁先进县遴选评比,培育推广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牵头单位:局农村社会事业促进科)
(二十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统筹推进农村移风易俗专项治理。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引导各地在村规民约中简办婚丧喜事、减轻人情负担、反对铺张浪费、倡导孝老爱亲等内容。保护传承农耕文化。深入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组织县区申报第七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广西隆安壮族“那文化”稻作文化系统、广西横县茉莉花复合栽培系统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指导隆安县、横州市制定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项目实施方案,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宣传。以“庆丰收促和美”为主题办好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开展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节日特色活动。丰富乡村文体生活。积极组织县区开展2023年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活动。(牵头单位:局农村社会事业促进科;责任单位:农办综合秘书科、局市场与信息化科等)
(二十五)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强化统筹协调。发挥南宁市乡村振兴和防止返贫致贫工作指挥部乡村治理组作用,联合有关部门探索健全县乡村三级治理体系功能。全面深化推进清廉乡村建设,持续推进减轻村级组织负担。推动解决乡村治理突出问题。协调推进农村地区疫情防控,落实“五级书记”抓农村疫情防控,推动医疗资源向农村基层倾斜,协助做好药品物资供应、重症转诊救治、重点人群防护等工作。深化试点示范。争创第三批“百乡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每个县(市、区)新创建1个清廉示范村。持续开展乡村治理与清廉乡村建设典型案例的遴选推介工作,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创新治理方式。积极探索实施“红格善治”工程,全面推行“党建+网格+大数据”乡村治理工作模式,创新实施“两制一化”(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专项行动暨马山县整县融合推进试点,因地制宜推动在基层广泛落地应用,提升乡村治理效率。(牵头单位:局农村合作经济指导科;责任单位:农办综合秘书科,局政策与改革科、市场与信息化科等)
七、积极稳妥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二十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村承包地改革。扎实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工作,推进上林县开展整县试点,青秀区、横州市、宾阳县、马山县、隆安县开展整乡镇试点,兴宁区、江南区、西乡塘区、良庆区、邕宁区、武鸣区、经开区开展整村试点。鼓励各县(市、区)探索开展农村承包地“小块并大块”试点,在农民自愿前提下逐步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深入推进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常态化管理,完善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管理制度。建立全市统一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网签系统,为承包农户提供网上便利化服务,实现土地承包信息实时动态更新。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制度,推进各县(市、区)建立完善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流转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行政审批制度,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推进各县(市、区)加快建设乡镇(街道)服务站、村级服务室。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设,推动各县(市、区)健全仲裁庭办公场所、配套硬件设备及规章制度建设,开展仲裁队伍宣传培训,全面提升仲裁调解及裁决能力。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按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统筹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住宅类房屋专项整治试点,按期完成农村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工作,指导试点地区严格按照分类处置政策,妥善化解农民建房历史遗留问题。加强农村宅基地审批指导工作,推进农村宅基地信息化建设。(牵头单位:局政策与改革科、农村合作经济指导科;责任单位: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等)
(二十七)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加快育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推进示范社“四级联创”,健全农民合作社规范管理长效机制。每个县(市、区)完成创建自治区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和自治区家庭农场示范场各2家以上年度任务。以县域为单位全面推行家庭农场“一码通”管理服务制度,推广应用“家庭农场随手记”记账软件。开展农民合作社品牌联合社创建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小农户成长为家庭农场、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合作社根据发展需要办企业。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队伍,加快推进“辅导员+服务中心”建设,开展“千员带万社”行动,力争三年内培养80名左右优秀辅导员。加快发展社会化服务。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行动,培优培强服务主体,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扩种油菜专项工作。推广使用标准示范合同文本和规范服务标准,鼓励和引导服务主体与农资、农机、金融等相关主体机构加强业务对接合作。重点推进宾阳县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引导有条件的市场主体建设区域性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组织农服进万家创新行动,遴选确定、联合开展市、县级活动。(牵头单位:局农村合作经济指导科;责任单位:局农业机械化管理科、乡村产业发展科、市场与信息化科、科技教育与种业管理科、粮油蔬菜管理科、经济作物管理科、畜牧与饲料科、渔业渔政渔港监督科)
(二十八)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入推进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持续推进“三变”改革,总结推广一批“三变”改革典型经验。加大对各县(市、区)贯彻落实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全部进入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流转交易制度的督促指导力度,拓宽流转交易品种,力争农村集体资产流转交易范围全覆盖。加强监督管理。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服务体系,开展集体资产监管效能提升行动,推进全市全面使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平台,完善资产及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按程序推动扶贫项目资产录入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平台工作。探索发展路径。指导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盘活集体所有的资源、资产和资金,围绕产业带动、股份合作、资产盘活、物业经营、资源开发、服务创收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探索符合本地产业发展规划、符合主导产业投向、符合群众意愿的村集体经济项目。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村村抱团成立强村公司、村企村社联动发展、职业经理人入村等多种形式的合作。(牵头单位:局政策与改革科;责任单位:局农村合作经济指导科等)
(二十九)深入推进农村其他领域改革。牵头做好南宁市农业农村体制改革任务。完善支持设施农业政策。以推动全产业链发展为方向,加大政策创设力度,构建框架完整、措施精准、机制有效的设施农业政策支持体系。推动六堡茶产业做大做强。强化规划引领和空间布局,优化土地、资本、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加大茶文旅融合发展资源要素保障。推动种业振兴。完善种业项目资金支持、技术支撑、社会服务、人才建设等机制,构建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的种业发展格局,支持马山县、西乡塘区等建设种业创新基地(中心)。建设广西南宁顶蛳山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立四权统一村社共同体,创新带农益农模式,推动示范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牵头单位:局政策与改革科;责任单位:局粮油蔬菜管理科、乡村产业发展科、科技教育与种业管理科、农村合作经济指导科等)
八、强化保障,落实落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任务
(三十)加强规划行动引领。落实重大部署。制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市规划、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总体规划,明确未来5年、2035年、本世纪中叶的目标,分别制定路线图和施工图,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率先建设一批农业强县(市、区)。推动重大规划实施。细化落实南宁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涉农任务,统筹推进农业农村“十四五”及其配套规划实施,组织开展中期评估。(牵头单位:局发展规划科,农办综合秘书科;责任单位: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
(三十一)健全乡村振兴推进机制。优化农业农村部门职责。按照中央、自治区和市委统一部署,抓好涉及农业农村部门机构改革工作。深化党员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强化担当实干用人导向,为加快农业强市建设提供高质量组织保障。推动责任落实。协调督促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完善党管农业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按自治区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统筹做好相关工作落实,强化政策协同和工作协同。强化激励约束。推动建立乡村振兴责任落实、组织推动、要素保障、社会动员、监督考核等机制。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目标责任制,扎实做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工作,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压实工作责任。按自治区要求积极配合做好自治区乡村振兴突出贡献奖评选推荐工作。推进示范创建。积极创建4个广西乡村振兴示范乡镇、33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牵头单位:局人事科、发展规划科、农办综合秘书科;责任单位:局机关各科室)
(三十二)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加强项目策划。加强财政支农政策研究和投融资形势研判,做好项目统筹谋划,持续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协调相关部门推进项目立项、投资评审、用地等前期工作,储备一批农业农村重大项目。统筹推动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实施方案2023年有关工作落实,确保按要求完成自治区今年下达我市农业农村有效投资任务502亿元。强化财政投入。加强与自治区和市直有关部门沟通对接,积极争取各级涉农资金支持,推动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加。充分利用政府专项债券、土地出让收入、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等政策机遇,推动财政加大涉农投入。撬动金融投入。建立市农业农村局与多家金融机构合作的“1+5+2”政“银担”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加大农业金融政策、服务、产品宣传力度,持续推进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服务, 推动金融机构加大涉农领域信贷投放力度。积极利用政策性金融资金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高标准农田、设施农业、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健全政府投资与金融、社会投入联动机制,积极推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进入融资项目库,吸引更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牵头单位:局计划财务科、农办综合秘书科;责任单位:局发展规划科、粮油蔬菜管理科、畜牧与饲料科、渔业渔政渔港监督科、乡村产业发展科、市场与信息化科、农田建设管理科等)
(三十三)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完善乡村人才培育培养机制。组织开展乡村振兴人才调研摸清底数,配合建设农业农村人才数据库。制定南宁市农业农村人才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落实广西农业和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支持专项计划。实施乡村振兴人才“固基强化”行动。深入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落实《南宁市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若干措施》,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种养大户、现代青年农场主、农业经理人、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等高素质农民,培育培训优秀青年农业人才骨干。深入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千雁万群”“头雁”培育行动,积极组织参与“听头雁故事、话产业振兴”系列活动,配合自治区探索构建“头雁”发展联盟,打造一批“头雁领航”示范基地。组织实施2023年南宁市农业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积极向自治区推荐一批“八桂农匠”、“广西技术能手”和“劳动模范”,营造良好的农业技能人才创新创业社会氛围。(牵头单位:局人事科、科技教育与种业管理科;责任单位:局农村合作经济指导科,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三十四)强化农业农村法治建设。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工作。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强化广西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平台运用,贯彻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大农业农村领域综合执法力度,加强农资质量、品种权保护、动物防疫、农产品质量安全、植物检疫、渔业等重点领域执法监管。提高执法质效。深入实施农业综合执法能力提升行动,加强执法培训和队伍规范管理。强化普法宣传。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探索创新农村普法机制,组织开展“宪法进乡村”等系列法治宣传活动,加快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深化农业农村领域“放管服”改革。严格执行权责清单动态管理制度,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工作。(牵头单位:局法规科;责任单位:局科技教育与种业管理科、兽医科、渔业渔政渔港监督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粮油蔬菜管理科、经济作物管理科、畜牧与饲料科、农业机械化管理科,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等)
(三十五)统筹抓好安全与发展。扎实推进国家安全工作。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做好粮食安全、种业安全、渔业安全、生物安全等农业农村领域国家安全工作,持续提升农业农村系统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开展常态化隐患排查治理,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隐患清零,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持续抓好渔业安全生产。坚持“三管三必须”,积极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宣传培训、认真开展渔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着力抓好安全执法、及时依法依规处置脱检脱管渔船,严打非法涉渔行为,牢牢守住渔业安全生产底线,坚决防范和遏制较大事故发生。开展平安农机示范创建。规范农机牌证管理业务,加强农机网格化管理,加快推进变型拖拉机清零,指导隆安县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县。抓好重点领域监管。落实畜牧兽医行业警示标识制度和安全生产承诺书制度,强化农药安全生产督导检查和科学用药指导,抓好沼气设施安全监管,开展南宁市“农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职专项治理深化年”行动。组织完善各农业重点行业领域应急预案,开展农业领域安全应急演练和事故救援推演。抓实信访维稳工作。开展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深入排查信访矛盾纠纷风险隐患,做好重大活动和重要时间节点期间的信访安全防范和保障。(牵头单位:局办公室;责任单位:局机关相关科室、局属相关单位)
(三十六)创新开展信息宣传和调查工作。加强与农民日报、广西日报、南宁日报等主要媒体交流合作,定期开展工作调度,健全信息宣传报送机制,聚焦粮食生产、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等重点工作,深挖亮点经验成效。落实南宁市新闻发布工作部署要求,认真抓好所承担的例行新闻发布和自主发布工作任务的实施。围绕粮食生产、产业振兴、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等中心工作及重点任务,开展专项课题调研,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市提供高质量决策参考。(牵头单位:局办公室、人事科;责任单位:局机关各科室、市农业信息中心等)
(三十七)加强党的建设。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 “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精心组织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引导机关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压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全力打造“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模范机关,不断巩固清廉机关建设成果。认真落实加强机关纪委建设的工作要求,推动机关纪委监督作用发挥。坚持党建带群建,扎实做好工青妇等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常态化开展干部职工思想动态调研分析,做深做细做实思想政治工作。强化网络舆情监测,加强正面舆论引导,牢牢夯实网络意识形态主阵地。强化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开展“讲政治 提能力 敢担当 促发展”活动,提振机关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锲而不舍纠治“四风”。扎实推进党建工作“一单位一载体”,有效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不断彰显党建促进业务工作的成效。扎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积极开展基层党建“五基三化”提升年行动,强化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指导,大力提炼三农党建品牌建设,努力打造新的党建工作示范点。切实提升机关党务干部专业能力。持续深化机关党务干部“四力”建设,加强党务干部培训,切实提升履职能力。(牵头单位:局机关党组织、人事科;责任单位:局办公室等)
标签: 工作要点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