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集镇三和回民村发展规划

三和集镇三和回民村发展规划

三和集镇三和回民村发展规划

一、村情概况

三和回民村位于三和集镇东部,与明光横山乡交界,池河穿村而过,是由原来的三和回民村和农科村合并组建成的,国土面积5.73平方公里。全村有11个村组,少数民族村民组5个。主要农作物以小麦、水稻、蔬菜为主,三和轩牌千张和三和青萝卜两大品牌远近闻名。

(一)人口与收入状况

全村人口3862人,少数民族总人口1585人,其中回民人口1563人,占全村总人口的41%,全村耕地面积4800多亩,村民以种植业为主。村内现有回民小学一所,清真寺一座。少数民族群众大多居住在沿河等低洼多灾地区,经济上欠发达,生产生活上比较困难。近几年来,在县、镇的直接帮扶下,农民纯收入稳步提高,2019年人均纯收入*****元、2020年人均纯收入*****元、2021年人均纯收入*****元。

(二)自然资源状况

三和回民村位于在三和政府驻地东偏南2公里,村规模较小,全村国土面积仅5.73平方公里(约8595亩),地处池河沿岸,地势低洼,农业生产的立地环境整体偏差,不适宜发展大规模的种植业生产。

三和回民村耕地总面积4800亩,约占国土面积的58.8%以上,国土开发强度较高,整体上缺乏后备土地资源。回民村目前的耕地以水田为主,有260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4.2%。因为地处池河沿岸,排涝能力较弱,在2020年的洪涝中有较大面积的稻田出现减产或绝收。回民村的人均耕地仅约1.24亩,在三和集镇的各村中属于耕地资源相对偏少的村。另有各种水面1900亩,其中可开发利用的约800亩,已经全部用于发展水产养殖业。全村的村庄建设用地面积计约460亩。

(三)基础设施条件

1. 道路交通方面。三和回民村已经实现村村通,但远离省道、国道和高速公路,也没有铁路相连,只有县道连接到镇政府驻地和定远县城。

2. 水利建设。三和回民村地处池河沿岸,自然降水丰富但存蓄水困难,目前的农田灌溉用水主要来自自然降水和当家塘、池河提水站,水利设施的保障功能基本能满足农业生产需求,水利设施保障能力一般。

3. 饮水安全方面。所有村民组的主水管全部接通,实现自来水全部入户。

4. 信息化方面。整村推进了“户户通”卫星电视安装等,实现11个村民组移动、电信、联通、广电信号全覆盖。

5. 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已建成使用改造提升了村级图书室和为民服务中心、乡村大舞台。2019年以来新建公厕16个,彻底改变村情面貌。

二、产业发展现状

(一)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三和回民村为资源相对缺乏的传统农业村,种植业一直是全村村民主要从事的传统产业,主要种植作物有水稻、小麦、油菜、小杂粮等。2021年回民村全村种植水稻2600多亩,生产稻谷130万公斤,销售收入约290万元;种植油菜、小麦、各种杂粮2000亩,产量70万公斤,销售收入200多万元。

近年来三和回民村的三和轩牌千张和三和青萝卜等产业有一定发展,养虾业也有一定规模,整体上仍然处于传统农业生产状态。

(二)目前产业发展情况

1. 积极建设养鹅项目

在政府扶贫专项资金支持下建设有小金山养鹅场项目,形成村级固定资产350万元,该项目2021年获得25万元集体经济收入,并带动收益补助脱贫户16户。

2. 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园艺产业

在政府扶贫专项资金支持下建设大棚、温室等高效园艺设施,扶持大棚蔬菜、蘑菇等高效园艺产业发展,共形成村级固定资产约40万元,该项目2020年获得5.2万元集体经济收入,有力推动了集体经济和村级支柱产业的发展,带动脱贫户6户、非脱贫户9户。

(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传统种植业种类多而杂,缺少加工增值和品牌产品,整体效益偏低

三和回民村以传统的水稻种植为主,其它有油菜、棉花、小麦、杂粮等,种类多而杂、规模小,效益较高的园艺作物如蘑菇、蔬菜等种植面积则较少,难以形成产业效应,经济效益均较为低下。

2. 缺乏新型经营主体,产业带动能力不强

全村4800亩耕地目前无种粮大户,不能形成规模效应,水面养殖户大部分为外来有专业知识人员,带动能力不强。

部分农户依托自身的技术、市场、资源等优势,长期坚持一项主业(如三和轩牌千张和三和青萝卜发展户),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销售市场,个体经济效益较高,但多满足于现状,带动意识和意愿均不强烈。

3. 集体经济来源单一,缺乏增长点

近年来脱贫攻坚专项资金建设形成的小金山养鹅场、设施大棚等资产快速提升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水平,但一方面这些资产面临不断的折旧,另一方面又缺乏新增收入来源,因此村集体经济收入的进一步提升及其持续性均需进一步发展产业支撑。

4. 老龄化严重,病残人口比例大,缺乏创业动力和发展后劲

三和回民村有80%以上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全村青壮劳动力数量不足、劳动能力较低,缺乏发展后劲,同时由于大病兜底、低保等政策扶持,包括脱贫户在内大多数人奔小康意识不足、衣食有余、生活较为安顿,入村调查表明,大部分留守农户小农意识浓厚,没有创业的意愿,等靠要的思想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5. 水利设施基础差,抗灾能力弱

三和回民村耕地质量标准较低,农田地势起伏大、田块不集中连片,不利于抗灾;大量当家塘因淤积功能降低,排灌设施不完善,小农水、沟渠道路配套程度不高,抗灾能力弱,遇到洪涝灾害农作物容易受灾。

三、村主导产业选择

(一)总体思路

按照国务院精准扶贫的总体要求,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依据《安徽省脱贫产业规划》和《定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立足三和回民村的农业产业现状,以市场为导向,以促进脱贫户稳定脱贫为目标,围绕强产业、补短板、防风险、促巩固,依据《安徽省脱贫产业规划》和《定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针对三和回民村以民族村为主、全村体量较小、耕地面积相对较少且分布零散、地势低洼、耕地平整难度大、现有传统种植业水资源消耗与降水时空不匹配导致灾害风险大、劳动力匮乏等问题,充分发挥该村手工制作千张的传统与技术优势,重点打造地方特色手工业三和千张,辅以高效设施园艺产业,强化一二三产业融合,构建适合三和回民村基本村情的主导产业体系。

(二)村主导产业选择

结合三和回民村规模小、土地少、全部位于池河沿岸、拥有养鹅传统等特点和问题,坚持“一业主导,多业为辅”的产业发展思路,整村推进以鹅养殖为核心的健康养殖业,辅以高效设施园艺业:

1. 健康养殖业。争取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以入股、参股等形式集体资产,通过租赁、入股、合股等形式吸引、支持养殖能手参与或扩大再生产,推动粮改饲,发展草食畜牧业。培育或新建存栏*****只以上规模化养鹅场3个,到2022年全年鹅出栏量达到******只以上;推动水面养殖,在原有800亩水面养殖基础上,新建设集中连片稻虾田500亩以上。

2. 高效设施园艺业。争取财政专项资金建设避雨大棚形成集体资产,通过租赁、入股、合股等形式吸引、支持种植能手参与,大力发展避雨蔬菜、菌菇、葡萄、猕猴桃等高效园艺产品种植,与大陈村利农农产品有限公司合作,强化生鲜产品保鲜和冷链销售,其中:避雨蔬菜面积由目前的60亩左右增加到200亩以上,形成规模效应,建设设施菌菇栽培10亩,新发展猕猴桃种植100亩。

3. 高标准农田改造。争取财政专项资金建设高标准农田1300亩,融入数字化农业,集中在西二组、南西组,需约400万元投入,建成后通流转方式发展高效农业种植,每年为群众增收人均200元左右。

4.大力发展手工业。利用传统优势,继续手工业发展,手工食品、服饰加工在当地具有一定传统优势,鼓励闲散劳动力就业增收。

四、主推品种与主推技术

(一)鹅养殖

1. 主推品种

肉羊品种:皖西白鹅、太湖鹅等。

牧草品种:黑麦草、菊苣、白三叶、饲料油菜、多功能油菜。

2. 主推技术

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建植技术,选用黑麦草、白三叶、菊苣和饲料油菜进行多年生混播草地建植,建成草地四季青绿,可四季放牧利用。

(二)葡萄

1. 主推品种:阳光玫瑰

2. 主推技术

(1)葡萄设施避雨栽培技术;

(2)葡萄设施促早栽培技术;

(3)果园机械化应用技术;

(4)果实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

(5)果园水肥一体化技术;

(6)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三)稻虾共养

1. 主推品种

(1)水稻品种。选用南粳5055、南粳0212、扬两优6号等优质、高产、生育期长、抗性强的品种。

(2)龙虾品种。就近选取克氏原螯虾苗种。

2. 主推技术

实施“双千工程”,选择水源条件低洼水稻田开展水稻-龙虾综合种养,一年种一季水稻收两季龙虾成虾和苗种,按照农业部节肥、减药、安全的原则,生产优质“稻-虾米”,注册品牌,提高售价。做好稻虾田间工程,开十字型、井字型虾沟,沟宽2.5m—4m,深0.8m—1.2m,虾沟面积控制在稻田面积的10%以内,保持水稻基本不减产。采用春季投放虾苗种,秋季投放亲本虾的模式。水稻插秧要求6月中旬前后完成。防止水稻病虫害使用高效低毒农药,稻螟虫使用康宽等甚至可以完全不用农药以生产优质龙虾米。水稻收割留茬高度30cm—40cm,加深水位供龙虾摄食越冬。秋、冬、春季适时补充投喂龙虾专用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28%—32%。

五、集体经济强村建设主导产业与模式选择

(一)稳固成熟主导产业

鹅养殖项目是稳定收入来源,葡萄种植大棚发展较为成熟(邻近的凤阳县红心镇有多年种植技术可学习或引进)。未来将通过技术服务、以电商平台在为基础进行市场开拓等途径,稳固种植业大棚经营活动。

(二)积极拓展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及增收路径

三和回民村土地开发利用充分,人均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稀缺,且耕地碎片化严重、水利设施不足、整体质量偏低,利用本村耕地资源拓展集体经济存在较大困难。

针对三和回民村的耕地资源量、农业生产立地条件、农产品种类、交通状况等做种情况考虑,以村集体为主导,主要在以下五方面方面开展工作,提升村集体经营能力,提高集体经济收入:

1. 明确村股份经营合作社责权利关系,打造强有力工作班子,明确股份合作社责任人及其权益关系,加强村属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增强造血能力,在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的基础上形成良性循环,确保集体经济稳定增收。

2. 采用扶贫专项资金独资、入股、参股形式,将专项资金变成股金、村集体变股东,参与和支持草食畜牧业、温氏养殖、扶贫车间、专业合作社、电商平台等项目,积极引进(或与临近的行政村合作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在扶持本村产业发展的同时拓展集体经济增长空间,增强村集体的财政能力,更好服务美好乡村建设。

3. 以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基础,积极推动土地流转服务,组织筹建专业合作社、服务社,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并以高质量的专业服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4. 借鉴大陈村等集体经济发展经验,建设1-2个由村集体直接或控股经营经营实体,获取投资或经营收入。依托安徽农业大学江淮分水岭试验站发展草食畜牧业,入股或独资建设3个养鹅场,发展以鹅为主的草食畜牧业,获得分红或利润;推动土地平整,在池河沿岸水源条件优渥区域建设集中连片稻虾田500亩以上,形成集体固定资产发包。

5. 针对老龄人口养老困难的问题,适度推进中心村建设和空巢组、空心组土地复垦,或通过乡邻村集中居住、“传统熟人/亲缘关系互助模式”养老;村庄改造新增耕地由村集体折股经营,收益归集体所有。

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平整,力争到2023年底建成1000亩以上的高标准农田,高标准农田和土地平整中新增的耕地及其收益归属村集体,经营权由村股份经营合作社负责,收益归集体所有。

六、重点项目

围绕健康养殖、设施园艺的发展及基础设施需求,拟在未来3年开展以下6个方面的重点建设项目,预计投资约1288.9万元,申请财政投资1198.9万元。

(一)规模鹅养殖场项目

1. 建设地点

争取在镇政府的帮助下在大陈村山场建设150亩标准化鹅养殖基地。

2. 建设内容

按照到2025年存栏量*****万只以上、年出栏*****只以上的规模建设。采用引进优质种鹅,自繁自育的模式。引进种鹅5000只,建设占地150亩鹅场,栽培2000亩牧草。

3. 投资估算

鹅场建设需350万元,5000只种鹅30万元,牧草种植及人工饲料240万元,项目总投资820万元。项目分三期进行,第一期引进种鹅5000只,建设50亩鹅,栽培500亩牧草,约需投资510万元。申请财政扶贫资金500万元,其余由经营主体自筹。

4. 效益分析

每只鹅净利润约60元,出栏量达到*****只鹅年利润可达180万元左右,可有效带动农户80户左右,基本解决三和回民村的就业问题。

5. 投资主体

项目建设所形成的固定资产归属村集体,由于村股份经营合作社代管经营,收入计入村集体,惠及村民及脱贫户。

(二)果蔬(葡萄)大棚

1. 建设内容

在现有果蔬大棚区的基础上,扩建果蔬基地85亩,其中新发展葡萄大棚20栋。

2. 投资估算

采用单栋塑料大棚,每棚约1亩,大棚及其配件约*****元/亩;长寿、无滴膜:1.25元/㎡、1500元/亩;防虫网:1.25元/㎡、750元/亩;遮阳网:3元/㎡、1800元/亩;地下滴灌设施:400元/亩;单价约*****元/亩,共建造20座,需总投资约28.9万元。申请财政扶贫资金28.9万元。

3. 效益分析

平均每棚产值约1.5-2万元,除去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费用,每亩年利润约0.5-1万元。

4. 投资主体

项目建设所形成的固定资产归属村集体,由于村股份经营合作社代管经营,收入计入村集体,惠及村民及脱贫户。

(三)稻虾建设项目

1. 建设内容

在池河沿岸,平整土地,建设集中连片500亩稻虾田。

2. 投资估算

稻虾田改造费用2000元/亩,排水设施、增氧设施、防逃设施等500元/亩,合计2500元/亩,500亩约需130万元。

申请财政扶贫资金130万元。

3. 效益分析

每亩稻虾收益约2000元,500亩稻虾年收益约100万元左右,可有效带动农户12户以上。

4. 投资主体

项目建设所形成的固定资产归属村集体,由于村股份经营合作社代管经营,收入计入村集体,惠及村民及脱贫户。

(四)生鲜粗加工及电商服务建设项目

与大陈村利农农产品有限公司合作,冷冻、生鲜等产业发展规模,建设1处稻虾粗加工生产线约需80万元;扩建1座冷藏设施,约需经费120万元。项目建设所形成的固定资产归属村集体,由于村股份经营合作社代管经营,分红等收入计入村集体,惠及村民及脱贫户。利用三和轩牌千张和三和青萝卜两大品牌优势,大力发展电商服务,成立三和村电商服务站,卖出当地特色农产品打出三和特色农产品牌。项目建设需20万元,所形成的固定资产归属村集体,由村股份经营合作社代管经营,分红等收入计入村集体,惠及村民及脱贫户。

七、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

成立村党总支书记为组长、村两委委员和扶贫专干为成员的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以村股份经营合作社为核心,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根据规划制定实施方案。

通过村民代表和脱贫户代表等会议,组织发动群众,使产业脱贫的目的、意义、内容、目标以及具体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并加大宣传力度,治贫现治愚,提升大众的创业意识和行动。

)推进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

以村股份经营合作社为主体,按照“土地确权、三权分置、价值显化、市场运作、利益共享”的方针,引导农户对其承包地实行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收益分配与增值长效机制。

实施多形式、多渠道的流转,即以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等方式流转土地,支持和鼓励农民将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依靠科技支撑,提高技术扶贫效益

充分借力安徽农业大学与定远县人民政府产学研合作的契机,成立由安徽农业大学专家领衔的专家技术服务团队,由专家团队精准对接开展主导产业引进试验示范、先进实用技术集成组装配套、农业技术培训等。

)大力发展合作组织,建立利益联结共享机制

积极在产业链上组建专业合作组织。全村依托鹅、园艺、特色手工制作等产业优势,建立专业合作社,把单打独斗引向组团发展,用规模优势占领市场,以特色产业打造品牌,另一方面,专业合作社通过入股分红、合作经营等形式,把每个会员的利益相互联结起来,最大程度的吸引群众采取资金入股、技术入股、设备入股、土地入股等多种方式参与主导产业发展放大“能人扶贫”效应。建立村级“能人库”,加大对致富能手、能工巧匠的培育力度,带动脱贫户稳定脱贫致富。

)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推动农村社区建设,绸缪老龄社会

精准清查全村居民住居地分布、年龄层次、身体状况、家庭收入及来源等信息,对人口比较集中、以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严重滞后的地方,重点帮助改善通路、通电、通水条件,改善村容村貌;对零散居住的人口,在自愿的基础上筹建农村社区,通过集中居住、居家协同互助养老,解决即将到来的老龄化问题;积极推动农田水利设施,营建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推广健身场所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积极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中共三和集镇委员会 2022年4月5日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发展规划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