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科建设专项规划十四五公示

西华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科建设专项规划十四五公示


第一部分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总体规划

一、学院学科建设总体规划

结合全校学科规划及建设目标,立足我院学科建设现状及工科学院特点,以服务经济社会为导向,“以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分步推进”为指导思想,统筹推进“学科、学位点、专业”三位一体建设。建优无线电物理二级学科,建强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位授权点,加快筹建“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二、学院学科建设总体思路

以筹建“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为目标,不断提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质量,不断优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处理”、“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等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与“物天学院”的联合,办好“物理学”一级学科下设的“无线电物理”二级学科,稳定招生规模,取得相当的科研成果。

第二部分 “电子信息”学科与“物理学”学科

一、历史与现状

(一)发展历史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有“物理学”一级学科下设的“无线电物理”和“光学“两个二级学科方向,由于“物理学”的学科建设规划调整,现仅留“无线电物理”一个二级学科方向,招生规模基本稳定,科研成果产生丰富。

在2014年时,由刘汉奎教授领衔申报并获准“电子与通信工程”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自2015年,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独立建院后,学院从工科学院的准确定位出发,持续加强该专业硕士学位点建设,招生规模不断扩大,2022级的新生人数已达54人。2018年,“电子与通信工程”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通过“专项审核评估“,2020年,已按上级要求,该学位点统一更名为“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并于当年,与计算机学院一起共同建设。现有“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四个方向。

(二)发展现状

1.本学科现有专任教师40人,拥有2个省级教学科研团队、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建有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室、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室、微弱信号检测与处理实验室、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实验室等科研实验室。近五年,主持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10项、横向项目16项,科研总经费超10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学科点具有鲜明的技术特色,依托传感器技术、信号检测与处理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形成了无线通信与电磁技术和信号与信息处理两大研究方向,已经广泛服务于地方智能信息处理,智能控制研究和食品加工处理等领域。

在川东北地区,成渝双经济圈核心辐射带,本学科作为电子信息产业行业的支撑引领作用还非常欠缺,同时电子信息领域科研成果转化还有待加强。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必将引领新一代产业革命,以往的工程技术研究重论文轻应用,与行业企业的需求结合还不够紧密,研究方向对接行业产业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目标与定位

(一)本学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电子信息”涉及范围广、行业信息和技术更新快以及人才需求量很大,就业前景很好。

(二)本学科发展定位与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聚焦电子信息类学科,建强“电子信息类”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逐步建成“信息与通信工程”富有特色的国内一流学科。

2.近期目标:“十四五”期间申报并力争获批“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3.中期目标:到2035年前,成为省内一流的“电子信息”和“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并力争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

4.长期目标:到2050年,建成富有特色的国内一流“电子信息”和“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

三、主要建设举措

(一)人才培养

坚持“产教研学协同、自主开放创新”的原则,不断拓宽办学渠道,拓展协同育人空间。鼓励学生创新实践,参加各类专业竞赛,年均获省级以上奖励不少于10项,获国家级奖励不少于2项。加强横向合作,不断建优一批实习基地与联合培养基地,为本、硕生提供充分的实践实习条件。全面落实导师制,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项目完成中增强动手能力和理论研究水平。持续优化学生培养模式,规范培养过程,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因材施教,让学生发现和发挥自身长项。进一步扩大研究生招收规模,力争在校研究生规模达到并稳定在240人左右。

(二)师资队伍

立足教师队伍梯队建设实际,坚持引培结合的队伍建设模式。在未来5年,积极培育1-3名学科领军人物和有省级以上称号的专家,选育6-9学科学科方向带头人,平均每年引进3名以上的博士。突出特色为目标,瞄准目前国内外研究前沿和热点,充分考虑研究人员的专业特长和意愿,对学术骨干和优秀中青年采取方向明确、重点突出的培养模式。同时,以职称评审和年终绩效等为杠杆建立起有效的“老中青传帮带”机制。

(1)为专家、教授和科研骨干配备专门工作室及科研所需的条件。

(2)设立研究项目,建立科研基金,向全国、特别是西南地区科技工作者开放,吸引优秀人才。

(3)为引进的层次科研人才提供 5-10万的科研启动费;并在学校的支持下,提供安家费和住房补贴,协助安排子女入学,安排配偶工作等。

(4)兼聘企业优秀博士,培养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及骨干。

(5)为团队成员提供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以及国内外博士后流动站的工作、进修机会;提供科研人员参加国际、国内高水平学术会议的机会。

(三)科研与平台建设

(1)聚力凝练特色,打造科研强点。适当倾斜学科建设经费投入,集中力量打造一个在四川省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团队。通过调整队伍,形成科研合力,“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电子电气设备的电磁辐射(EMR)和电磁兼容(EMC)评估”、“高功率微波系统的研发与设计”、“智能系统与传感检测”为代表的研究特色。力争5年之内牵头拿到百万级以上的科研项目,打出学院招牌,进而辐射全院,推动整体提升。在优势团队的推动下,进一步建强科研软硬件平台,从而带动其他团队整体提升,建立起“核心引领,多点发力”的科研布局,逐步推动学院传感器、人工智能、信号处理等方向协同发展。

(2)以课题组为基本单元,健全院内学科建设成效考核机制。从科研项目、经费、成果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制定激励机制,从学院可支配绩效里列出奖励专项进行量化考核激励和奖惩。

(3)充分运用好学科建设经费,支持教师到名校访学提升科研水平。鼓励教师在交叉学科和新生研究领域进行富有特色的研究。

(4)积极加快学科平台建设。建好满足人才培养所需的教学和科研实验室;根据学科方向和学科团队研究内容,不断完备科研实验条件;整合学院实验条件,结合学科特色及建设定位,筹建1-2个省部级以上学科平台。

(四)社会服务

(1)以省、市产业发展规划为指引,促进高端装备产业和信息安全产业发展。本学科将根据四川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南充市“五大百亿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重点围绕农业、工业、交通、电力、安全、医疗、 环保等领域应用需求, 开发一批低成本、低功耗、高精度、高效率和微型化的智能传感器和仪器仪表,推动电磁安全、频谱安全系统及产品的发展,积极推进安全通信网络芯片、设备、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

(2)加快科研成果产出与转化, 增强高校服务地方科技发展能力。伴随持续的科研经费投入和校地深度合作,对外开展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电子电气设备的电磁辐射(EMR)和电磁兼容(EMC)评估、大功率微波应用系统的研发与设计、智能系统与传感检测等方面的横向合作,填补川东北地区在上述领域的空白;为友邻中职、大中专院校电子信息类的专任教师提供科研能力和实验技能提升培训,为南充市电子信息产业的从业人员提供专项技术培训,整体提升南充市电子信息类教育和工程实践水平; 还将广泛开展信息与通信工程的科普教育活动,采取送教下乡、对外举办开放 日活动、科普讲座等形式提升高校科研服务地方的能力。

(3)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增强南充本土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为通信、 雷达、遥测遥感、食品工程、化学工程、冶金工程、医疗卫生等产业的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服务支持。 同时,与科技局等地方职能部门一起,主动对接当地企业需要,为企业提供技术改造、产品设计等服务,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4)培养高层次电子技术类专业人才,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通过使学生更加牢固掌握电子科学类专业知识,更加系统地接受科学研究锻炼,不断提升电子技术类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数量,为南充市“五大百亿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高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四、保障体系

(一)组织领导

院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由院领导、学科带头人组成,院长任组长,学科带头人任副组长,由院长亲自思考、亲自部署、亲自督建。同时把学科建设工作纳入学院党政工作职责,提升组织管理力度,作为学院的大事、要事来办。

(二)队伍建设

成立学科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由5-7名本领域专家组成(含2-3名校外专家),院长担任学术委员会组长,学科带头人任副组长。学科建设实现学术带头人负责制,由学术带头人组织科研团队,开展相应领域的科研和学科建设工作。学科秘书由研究生秘书担任。

(三)经费保障

学科建设经费重点用于支持学科范围内科研项目的预研和立项项目的配套。争取更多更大的纵向科研立项,加强与企业和地方的横向项目,以获得更多的经费用于学科建设。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专项规划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