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关于申报202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的通知-截止6月18日招标公告

转:关于申报202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的通知-截止6月18日招标公告



各位老师:

现转发社科院《关于申报202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的通知》,全校只有一个名额,需要排序上报,请申报的老师务必于6月18日前将申报材料的电子稿发至邮箱jkky@zjut.edu.cn。


根据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工作安排,现将202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以下简称“后期资助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别和资助额度

后期资助项目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主要类别之一,旨在鼓励高校教师厚积薄发,加强基础研究,勇于理论创新,推出精品力作。本年度计划立项 100 项,分为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两类:(1)重大项目主要资助对学术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标志性成果,每项资助额度为 20 万元;(2)一般项目主要资助具有显著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每项资助额度为 10 万元。

二、资助范围和申报条件

(一)资助范围:

1.学习宣传研究阐释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

2.对学术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基础性研究和具有原创性的理论研究成果;

3.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的文献研究、译著和工具书,不含论文及论文集、教材、研究报告、软件等;

4.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以非纸质方式呈现的研究成果。

(二)申报条件:

1.后期资助项目的申请者必须是普通高等学校的全职教师或退休教师,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独立开展及组织科研工作能力,且作为项目实际主持者并担负实质性研究工作。每个申请者只能申报一个项目。

2.申报项目已完成研究任务70%以上,申报时须提供已完成的书稿电子版(或其他非纸质成果)。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报本次后期资助项目:

1.申请人承担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各类项目尚未结项;

2.申请人以内容相同或相近成果申请了 2023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以及2023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各类项目;

3.申请人所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三年内因各种原因被终止者,五年内因各种原因被撤销者;

4.申报成果得到过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基金项目研究经费资助或任何出版资助;

5.申报成果为近 3 年答辩通过的(答辩时间在 2020 年 6月 30 日以后)博士学位论文或博士后出站报告;

6.申报成果为已出版著作的修订本,或与已出版著作重复 10%以上;

7.申报成果存在知识产权纠纷。

三、申报办法

教育部直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以学校为单位,地方高校以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为单位,其他有关部门(单位)所属高校以教育司(局)为单位(以下简称“申报单位”),集中申报,不受理个人申报。具体申报办法如下。

(一)本次项目实行限额申报。各申报单位应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本单位申报材料的审核把关,组织专家进行初审,并按申报程序上报。我校可推荐项数为1项。

(二)申报学院需在6月20日11点前提交申报材料电子版、经排序的《202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申请一览表》电子版及纸质1份(纸质版需加盖公章)(电子版发至skc2@zjut.edu.cn,纸质交至屏峰校区健行楼B座413室)。

具体申报材料为:申请书(附件1)和PDF版本申报成果及相关证明材料(文件大小不超过30M)。

(三)请申报的老师同时进行项目网上申报。教育部社科司主页(www.moe.gov.cn/s78/A1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平台——申报系统”(以下简称申报系统)为本次申报的唯一网络平台,网络申报办法及流程以该系统为准。请按申报系统提示说明及填表要求用计算机填报。

(1)在线填写申报项目的“基本信息”和“相关成果”;下载“申报成果介绍”模板,填写后以附件形式上传到申报系统;

(2)以附件形式上传PDF版本申报成果及相关证明材料(文件大小不超过30M);

(3)申报阶段无需报送纸质申报材料,项目立项公布后,已立项项目须在 10 个工作日内提交 1 份在线打印的纸质版《申请书》(签字并加盖公章)及 1 份申报成果至高校社科研究评价中心。

四、其他要求

(一)申请者应如实填报材料,凡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一经查实即取消三年申请资格。

(二)各申报单位应严格把关,确保填报信息的准确、真实,切实提高项目申报质量。如违规申报,将予以通报批评。

(三)项目实行严格规范的预决算管理。申请人应在资助限额内,根据实际需求准确测算经费预算。根据《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间接费用按照项目资助总额的40%核定。经费预算是否合理是评审的重要内容,不切实际的预算将影响专家评审结果。

(四)根据要求,后期资助项目原则上1-2年内完成,确有需要的可延长至3年。为严格项目管理,对现有在研项目超过5年(含)以上项目状态仍为进行中的高校,省级不予推荐。

有关项目申报系统的技术问题咨询电话:010-********153*****307153*****308,电子信箱:xmsb@sinoss.net。

高校社科研究评价中心联系方式:010-********、010-********,pingjzx@126.com。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4号富盛大厦1座12层,邮编:******

校社科院联系人及联系方式:项小雨,0571-********,skc2@zjut.edu.cn。地址:屏峰校区健行楼B座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研究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