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县“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
中江县“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起步时期。也是卫健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积极顺应群众美好健康生活新期待,根据我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现状,提出“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
一、“十三五”时期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成就
(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1.稳步推进国家级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工作
(1)注重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全县4家政府办县级公立医院(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精神病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2018年12月25日零时起,全县各级政府办公立医疗机构实施医用耗材零差率销售和调整后的医疗服务价格。
(2)注重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2018年12月7日,制定出台《中江县关于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案》,确定中江县人民医院、中江县中医医院作为我县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积极推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部分社会办非营利性医院完成章程制定工作,目前,全县二级及以上医院均制定了医院章程。
(3)注重人事分配制度。在2家试点县级公立医院全面推行岗位聘用制度,实行全员聘任、竞聘上岗。建立了以“工作质量、劳动强度、服务满意度”为依据的绩效考核体系,完善了岗位绩效考核制度,做到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工同酬,重点向临床一线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注重财务资产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实行总会计师制,中江县人民医院设立了总会计师,建立了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以节水、节电、节材、降耗、压缩开支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通过改进和加强内部管理,逐步形成优质、高效、低耗的发展模式,实现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5)注重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我县从2017年底开始在全县公立医院实行按病种收付费,县人民医院2019年病种收付费病例数较2018年大幅增长,全年开展病种收付费共38个病种2198例。在中江县人民医院推广日间手术,将日间手术相关费用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县人民医院眼科、普外、泌尿等8个科室28个病种开展日间手术上千例,减少住院时间,有效降低了患者诊疗费用。与实施改革前相比,县级公立医院呈现出“三降两升一回归”态势,药占比、门急诊次均费用、住院床日均费用分别下降15.5%、3.8%、13.2%,门急诊、住院病人数分别上升11.32%、2.15%,医疗总费用中药占比逐渐回归合理。
2.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1)实施我县“一共、二联、两托”发展战略。按照省市文件要求,制定印发《中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中江县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江府办发〔2018〕144号)文件,于2017年8月25日组建以中江县人民医院为主导的县域内医疗共同体,于2017年12月20日组建以县妇幼保健院为龙头的产儿科专科联盟、于2018年5月28日组建以县中医医院为龙头的中医药专科联盟、2018年9月28日德阳市人民医院正式托管中江县仓山中心卫生院、2019年5月28日,中江县人民医院对中江县辑庆中心卫生院以托管方式建立紧密型医共体,基本搭建我县医联体制度框架。
(2)积极推进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工作。2019年8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省和试点县名单的通知》(国卫办基层函〔2019〕708号)文件,明确我县为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按照省市县政府对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各项会议精神,组织召开不同层次会议,开展专题讨论研究,于2020年7月29日正式印发《中江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江府办发〔2020〕43号)文件。2020年12月23日,县政府组织召开《中江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成立大会》,结合县域医疗机构分布特点,成立以中江县人民医院、中江县中医医院为牵头医院两个医共体。形成县乡一体、以县托乡、以乡带村、分工协作、三级联动、高效运转的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 3.法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县卫健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建设“法治中江”目标,以促进行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根本点和出发点,在全县卫健系统深入开展法治卫健“四大建设”活动,取得明显实效。
(1)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通过政府“一体化”服务平台,依法及时向社会公开卫生健康行政执法信息,接受社会监督。2017年10月初已将卫计局8项行政审批事项工作划转到县行政审批局。现只保留护士执业注册许可和中医诊所备案两项即办件。在原有基础上精减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工作效能,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服务。截止目前:办理的各类审批服务项目,均在承诺时限内办结。
(2)聘请法律顾问,着力化解社会矛盾,解决各类医疗纠纷。2014年我局以“法律进单位”活动为契机,全系统建立健全了统一的法律顾问制度,统一聘请了法律顾问,各单位分别签订了聘用合同。继续实行“党政主导,强化预防、依法处置,第三方调解,四级联动”的医疗纠纷调处机制,加大行政调解工作力度,积极稳妥化解医患纠纷。畅通群众信访和信息沟通渠道,完善医患沟通制度,充分发挥政务微博、门户网站等网络平台作用,方便群众表达意见、反映诉求、并对群众和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及时做出回应,努力构建“网上网下”全方位、广覆盖、立体化的群众诉求受理办理工作体系。
(3)深化政务服务信息公开。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促进行政权力运行规范化、公开化。推进县直属医疗卫生单位强化预算决算、“三公”经费及规划配置、重大民生工程等重点领域的信息公开。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化建设,加强政务网站和便民服务平台建设,强化政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应用。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及时主动公开行政处罚案件相关信息和处理结果。
(4)持续开展法治卫生健康“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学法用法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以“法律进单位”为契机,各医疗卫生单位分别开展了“学法用法模范干部职工”、“学法用法示范科室”创优评比活动。进一步深化了“法律进医院”工作,有力的推进了“平安医院”的建设,提升了卫健系统干部、职工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规范了医院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执业的行为。我县就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服务流程更加人性化,医疗纠纷调处工作进入依法处置轨道。2017年4月20日,根据德阳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关于公布第三批市级依法治理示范单位名单的通知(德法领〔2017〕1号)文件,我局成功创建为市级依法行政示范单位。2018年4月16日,根据中江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关于公布第四批县级依法治理示范创建单位名单的通知(江法组〔2018〕1号)文件,我局成功创建为县级学法用法示范单位。
(二)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1.机构设置合理,人才队伍优化。至2020年,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673个;全县医疗卫生单位职工为5775人(其中在编1949人);共有执业(助理)医师1527人,注册护士2058人,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1.61人,较十二五末提高0.48人,千人口拥有注册护士1.47人,较十二五末提高0.71人;全县医疗机构拥有病床5810张,每千人病床数5.40张,较十二五末提高4.26张。2.严控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提高全县医疗质量水平,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成立12个医疗质控分中心,并组织各相关专业专家到各级各类医院进行现场督导。同时12个医疗质控分中心开展集中或分片区专业学习培训42场次。
3.县级医院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县人民医院成功接受并通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县中医医院、县精神病医院通过二级乙等专科医院评审;妇幼保健院通过二级甲等妇幼保健机构评审。
4.基层医疗机构枢纽作用不断加强。为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就医环境,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群众就医满意度,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其中仓山中心卫生院、龙台中心卫生院、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医疗机构达基本标准。
5.村卫生站网底不断织密。100%的村卫生室达到了标准化建设要求,每个村卫生室配备1-2名以上的乡村医生,乡村医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服务纳入辖区内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十三五”期间,共投入1015.664万元进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其中:新建29个村卫生室;对原有村卫生室房屋改造、维修407个;为行政区划调整后的436个村卫生室添置办公家俱和设备。
(三)公共卫生工作成效显著1.新冠疫情防控有序推进。指定中江县人民医院为新冠医疗救治县级定点医院,抽调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呼吸、重症、放射、院感、护理等相关专业人员组成本县医疗救治专家组,分4个片区保障新冠医疗救治工作,同时开展新医疗救治相关培训,很好的保障了新冠疫情工作的顺利开展。
2.基本公共卫生工作稳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补助标准达到65元,服务内容增加到12项。2020年,全县共建居民纸质健康档案102.77万份,建档率95.43%;建电子档案102.57万份,建档率95.24%。7类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服务继续加强,其中:辖区活产数6105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新生儿5654人,访视率92.61%,规范健康管理服务0~6岁儿童5.64万人,管理率81.32%;孕产妇系统管理6105人,早孕建册5667人,早孕建册率92.83%,产后管理5622人,产后访视率92.0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8.86万人,理率71.34%;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管8.94万人,规范管理6.78万人,规范管理率75.8%,Ⅱ型糖尿病患者在3.37万人,规范管理2.47万人,规范管理率73.16%;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检出6062人,在管5689人,管理率93.85‰;管理结核病患者431人,管理率99.57%;家庭医生累计签约66.86万人,其中重点人群签约数31.85万人,常住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8.20万人;中医药健康服务达到规范要求。
3.重大公共卫生指标均已达标【妇幼卫生项目】截止2020年末,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96.48%。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为96.65%,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2.73‰、4.39‰。新法接生率为100%,住院分娩率为99.99%,剖宫产率为50.81%;
【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截止2020年末,完成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例,正常人数*****人,患病率25.80%,乳腺癌筛查2460例,正常人数1433人,患病率41.75%。农村孕产妇叶酸补服率达95.61%。免费婚检6018.5对,免费婚检率达95.50%。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7233人,目标人群覆盖率达102.21%。孕产妇艾滋病、乙肝、梅毒筛查8205人。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截止2020年末,施行计划生育手术9733例(含药流683例),比去年减少2200例。其中:放置宫内节育器1687例,取出宫内节育器2000例,皮下埋植31例(11例放置,20例取出),人工流产6015例。
4.疾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传染病、地方病防治和甲、乙、丙类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建立了“三线一网底”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管理体系,联防联控成效明显。通过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规范管理和及时治疗,我县最长治疗存活时间达14年,产生良好公共卫生效益和公益影响。血吸虫病阻断达标成果进一步巩固,连续15年未发生急血病人和病畜,连续15年未发现感染性钉螺;持续控制无阳性钉螺、无感染性牲畜、无阳性病人的“三无”状态。
(四)计生民生工作进一步落实1.全面实施两孩政策。深入贯彻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加强卫生健康、公安等部门协作,逐步实现户籍管理、婚姻、人口健康等人口基础信息共享。建立健全流动人口户籍地与现居地的协作机制,加强人口统计数据分析,准确掌握全政策实施后人口变动态势及政策执行效果,确保政策实施过程、生育秩序可控。
2.精准落实两项制度。严格执行“两项制度”政策,确保享受对象零误差。扶助资金全部实行打卡直发。实施特别扶助关怀制度,实现“五个全覆盖”。全面落实“四项保险”政策,为符合政策对象购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住院护理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各项扶助关怀措施精准覆盖。
3.有序推进民生资金发放。自2016年以来,累计为******名奖扶对象发放扶助金*****.952万元;累计为6413名特扶对象发放扶助金5340.912万元;为符合条件的计生特扶对象代缴了居民基本医保、补充医保、居民养老保险、住院护理险累计*****人次、270.27万元,走访慰问*****人次、物资144.29万元,累计为******万个家庭兑付了2836.704万元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办理特殊情形再生育审批14件。
4.人口计生工作成效显著。实行了流动人口三免费、三上门服务,通过多种形式办理一、二孩生育服务登记。依法行政、优质服务、基层自治水平进一步增强,2017年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授“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优秀单位”的荣誉称号。
5.卫生健康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2017年,全县基层医疗机构全面启用省基层医疗机构信息管理系统,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实现全覆盖;2020年实现居民电子健康卡首发,县级医疗机构全面推广应用居民电子健康卡,并通过“健康德阳”APP、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提供分时段预约、线上支付等互联网服务;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对本院信息系统进了行重建,县精神病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对本院信息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其中县妇幼保健院通过四川省数字化医院二级评审。
(五)中医药服务能力稳步发展1.扎实推进中医服务能力建设。一是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00余名中医药人员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二是全县社区服务中心中医馆打造和中医科设置完成率100%且均能运用6种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提供中医药服务;三是45个乡镇卫生院,全部能运用6种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提供服务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中医馆打造完成率达90%以上。四是80%村卫生室运用4种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提供服务。五是基层中医药服务量保持在45%以上。
2.有序推进中医重点专科创建。“十三五”期间,创建市级中医重点专科2个,县级中医重点专科4个,为充分发挥中江县中医医院在中医药专科医院专业人才和专业技术的优势,优质资源下沉,2018年成立了以县中医医院为龙头的中医药专科联盟,促进基层卫生院中医药方面的发展。县中医医院成功创建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
3.注重中医技术传承。付开国等13名同志被县卫计局评为县级名中医。加强中医药传承,持续推进吕发强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县中医医院郑永科-刘师师顺利入选为德阳市第四批市级名老中医师承教育,并进入临床代教阶段。
4.注重中医平台建设。2018年3月正式成立“川北道地中药材交易中心暨产业扶贫(中药材)创新型综合服务平台”,推动中江中药材保护和品牌提升,同时依托神龙医药公司资源让全川道地药材经过中江出川和全国道地药材入川经过中江销往全省提供销售平台和仓储物流服务,建设覆盖全国道地中药材加工、仓储、物流中心,形成道地中药材集散地。万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四川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先进集体。
(六)卫生综合监督执法体系逐渐完善完善整合卫生计生监督执法资源,理顺工作机制,健全完善综合监督执法体系,切实加强全行业监管,卫生执法监督覆盖面达100%。做好公共卫生、医疗卫生、学校卫生、环境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计划生育监督管理职责;组织开展公共场所、饮用水安全、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组织查处违法行为,督办重大医疗卫生计生违法案件。
(七)人事人才工作突破创新1.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通过考试、考核和人才回引等多种途径引进卫生人才575余名(其中考核招聘专业人才400余名)。截至“十三五”末,全县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从业人员3811人,其中编制内职工1949人,具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1881人,较“十二五”末增长12.6%。编制内具有高级职称213人、具有中级职称686人;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955人(研究生17人)、具有大专学历745人。
2.人才机制不断完善,管理日趋规范。“十三五”期间先后制定出台了《中江县卫计系统中层后备干部管理办法》《中江县卫健系统内设机构负责人管理办法(试行)》《中江县卫计系统下属事业单位人员流动管理办法(试行)》《加强医疗卫生单位聘用编外人员管理办法》等规范文件,促进了医疗卫生单位人才的健康有序发展,储备了一批素质优良、年龄结构合理的后备人才队伍。
3.人才工作不断创新,成效亮点纷呈。一是优化招聘模式,抢抓应届优秀医学生,从2017年开启高校招聘“新模式”,通过面试前置、将面试考场带到高校等方式使各医疗卫生单位在校园招聘方面取得新突破。二是为更好地引进和培养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出台了《中江县卫生人才引进和培养实施办法》,为留住人才提供政策的支撑。截止2020年底,目前中江县人民医院、中江县中医医院、中江县第二人民医院等7家单位都制定了相关实施细则并对符合条件的人才进行了奖励。三是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县妇幼保健院2018年从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柔性引进儿科专家蒋迎佳到我县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带动了我县儿科水平上台阶。
(八)健康扶贫任务全面完成
2016年以来,全县健康扶贫工作有序推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得到充分保障。在有户籍和身份证的基础上,应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100%。贫困人口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和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均控制在10%以内,“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等政策全面落实,实现免费健康体检“应检尽检”,慢性病鉴定“应鉴尽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签尽签”。截至2020年12月,全县贫困人口累计县域内住院11.8万人次,累计报销医疗费用4.45亿元;卫生扶贫救助基金累计救助9.3万人次,救助金额5047.8万元
(九)老龄健康服务取得突破
大力宣传全社会敬老、爱老、孝老,开展全县百岁老人及贫困老人慰问活动,发放慰问金*****元。积极推进医养结合机制,全县43家公立养老机构、2家民营养老机构均就近与辖区内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通济镇卫生院、北山卫生院、继光镇卫生院、永兴中心卫生院被纳入德阳市第三批医养结合试点单位。
(十)基础建设扎实推进十三五期间卫健系统规划建设项目15个,其中建成项目7个;在建项目5个;未实施3个。项目计划总投资41.3832亿元,申请上级及其他资金18.135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0791亿元。
完成政府投资建设项目6个,项目总投资2.0092亿元
项目名称 | 总投资 (亿元) | 资金来源(亿元) | |||||
中央预算资金 | 一般债券资金 | 特别 国债 | 自筹 | 专项债券 | 援建 资金 | ||
中江县第四人民医院 | 0.21 | 0.168 | 0.042 | ||||
中江县精神病医院 | 0.3749 | 0.3749 | |||||
中江县人民医院(城南院区) | 0.439 | 0.3612 | 0.0778 | ||||
市级贫困村卫生室建设项目 | 0.0054 | 0.0054 | |||||
中江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项目 | 0.1015 | 0.1015 | |||||
抗疫特别国债项目 | 0.8784 | 0.8784 |
完成民营医院建设1个,项目总投资2.8亿元
项目名称 | 总投资 (亿元) | 资金来源(亿元) | |||||
中央预算资金 | 一般债券资金 | 特别 国债 | 自筹 | 专项债券 | 援建 资金 | ||
德阳眼科医院中江分院项目 | 2.8 | 2.8 |
(十一)实现财政投入保障目标。实现财政投入逐年增长的目标。
二、“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资源基础薄弱不足以支撑新常态下的医防融合能力提升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医防融合将是未来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核心能力提升的重要内容。纵观中江当前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现状,仍存在“以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代表的基层医疗机构硬件建设不达标”、“公立医院与部分乡镇卫生院存在业务危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队伍不稳定”等基本能力建设不足的问题。
(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重道远众所周知:当前,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三甲医院人满为患,不仅“一床”难求,顶尖医院甚至“一号”难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庭冷落,卫生技术人才“招不到留不住”,医疗服务能力逐渐下滑,基层群众面临新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凸现了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实施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建设工作,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的财力,不仅给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和考验,也为医改任务的顺利完成提出了挑战。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碎片化、割裂化等问题依然存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服务能级需进一步提高,核心医疗机构发展能级有待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软硬件能力仍需加强,中医药发展还需做强做优。
(三)人口结构变化将深刻影响卫生健康服务供需格局“十三五”时期,中江县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老龄问题凸显的特殊时期,截止2019年底,中江县老年人口占比总体占比19.65%,新生儿占比0.57%,5岁以下儿童占比4.09%,呈现出少子化与老龄化相叠加以及高龄、失能、独居等老年人群体持续增加等特点。老年人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等需求日益增长。同时,随着近年来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大量青壮年劳动人口从农村注入城市,提高了农村实际老龄化程度。老龄化进程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随,与经济社会转型期各类矛盾相交织,医疗服务需求将急剧增加。人口老龄化、慢病化的新形势要求加快构建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内在理念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构建以促进健康为目标,形成慢病预防、疾病治疗、健康管理的整合型健康服务体系。
三、“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与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思想,中西医并重,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围绕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和推进健康信息化,合理配置中江医疗布局,推动中江卫生事业精准对接人民群众的健康需要,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升群众卫生健康参与度、满意率与获得感,以人民享有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深度参与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区域发展战略,把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为实现中江高质量发展贡献“健康”力量。
(二)发展思路按照“科学布局、夯实基础、补短强弱、创新发展”的规划思路,打造“两联、两共、八中心、两促进”,明确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功能定位,实行差异化错位发展,做强、做优、做精县级机构,做实、做细、做活乡镇卫生院,做稳、做全、做好村卫生室。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慢性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实现病有良医。
1.稳步推进“两共”。稳步推进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工作,结合县域医疗机构分布特点,以中江县人民医院、中江县中医医院为牵头医院组建两个医共体。
2.继续推进“两联”。继续推进以县中医医院为龙头的中医药专科联盟,在全县发展中医特色医疗,中医适宜技术的运用推广,老年病慢病的康复治疗,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特色优势;以县妇幼保健院为龙头的产儿科专科联盟,主要加强全县妇产儿科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夯实母婴安全基础,筑牢母婴安全防线。
3.倾力打造“八中心”。医疗资源重点向仓山、龙台、辑庆、集凤、永太、广福、冯店、南华八个镇(中心)卫生院聚集,逐步强化其医疗服务功能,使其分别成为县域片区医疗次中心,辐射周边乡镇,周边乡镇卫生院重点提供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和常见病诊疗服务。
4.逐步强化“两促进”。促进公立医疗机构和民营医疗机构共同发展。
5.积极支持“提档升级”。积极支持服务能力达到国家推荐标准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社区医院试点,力争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服务能力达到国家一般标准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确保医疗服务能力逐步提升的基础上,分批增加医养中心的服务功能。
6.切实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专项工作,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形成县乡一体、以县托乡,以乡带村、分工协作、三级联动、高效运转的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合理控制居民医药费用负担,基本形成有序就医格局,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履约质量有效提升,县域就诊率达90%,基层就诊率持续保持到65%以上,基层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不断增加,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镇)”。
7.实施四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工程。加快推进2021-2025卫生健康重点项目建设,按照立项规划各工程实施进度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各类续建项目、新开工项目、前期类项目。
信息互通工程。以信息化应用为抓手,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医疗机构间的信息互联互通互认,实现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现医疗卫生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的有机融合,实现医疗系统与公共卫生系统的业务联动。让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惠及每位居民。
人才强卫工程。将卫生人才发展放在优先位置,进一步深化人事人才机制体制改革,聚焦引人才、留人才、培人才等薄弱环节。深入实施“培养名医,发展名科,建设名院”的“三名”工程,破解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用不好难题,不断夯实、筑牢卫生人才队伍,为全周期保障群众生命健康育才引智。
健康中江工程。将健康中江融入所有工作,全面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全面合理膳食行动、全民健身行动、控烟行动、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健康环境促进行动、中小学校健康行动、职业健康保护行动、老年健康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癌症防治行动、慢性呼吸疾病防治行动、粮尿病防治行动、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治行动、中医治未病健康促进行动、口腔健康促进行动、“互联网+医疗健康”行动18项专项行动计划,注重母婴安全行动、青少年近视防治行动的开展,改善健康居住环境,提升人民健康意识和素质,让人人都成为健康的主体。
(三)总体目标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进全民健身普及化,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依托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建立资源整合型卫生服务共同体。
1.医疗改革领先深入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全基本医保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积极探索中江医改模式,补足医疗卫生资源短板,规范医疗机构诊疗行为,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落实抓实分级诊疗,降低药品耗材流通费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完善中江县人民医院和中江县中医医院等牵头的县域医共体,加强与成都远程医疗、专科联盟等联动协作,积极推动与成都优质医疗机构组建医联体,加快全国县域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县建设,最终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医院法人治理机制和外部监管机制。
2.医疗体系完备公立医疗机构:县人民医院作为中江医共体牵头单位之一,主要承担危急重症、创伤急救等职责,发挥全县综合医院的龙头作用。县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重点专科及急诊急救能力建设,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及中医药产业等方面的作用;县精神病医院发挥专科优势,主要承担全县精神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职责,加强睡眠中心的建设。县妇幼保健院主要负责全县妇产儿科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第二人民医院、第四人民医院争创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依托中江县辑庆中心卫生院,规划在中江县辑庆镇设置中江县第五人民医院(凯州新城医院),按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建设,提升医疗服务综合能力,与凯州新城的区位需求相匹配;“医疗资源重点向仓山、龙台、辑庆、集凤、永太、广福、冯店、南华镇(中心)卫生院聚集,逐步强化其医疗服务功能,使其分别成为县域医疗片区医疗次中心,辐射周边乡镇,周边乡镇卫生院重点提供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和常见病诊疗服务。
基层医疗机构:做好基本医疗及公卫服务,同时着力自身特色科室建设发展,负责对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管理、指导和加强乡村医生的培训。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承担行政村、居委会范围内人群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普通常见病、多发病的初级诊治、康复等工作。
社会办医疗机构:社会办医疗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接受政府购买医疗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鼓励提供高端医疗服务,满足多层次服务需求;鼓励提供康复、老年护理等紧缺医疗服务,对公立医疗机构形成补充。
3.服务能力提升(1)县级综合医院:中江县人民医院复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达标。第二人民医院、第四人民医院争创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十四五”期间,依托中江县辑庆中心卫生院,规划在中江县辑庆镇设置中江县第五人民医院(凯州新城医院),机构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规划床位数为500张。
(2)公立中医医院:县中医医院不断发展,完善院区建设及人才引进,十四五期间争创三级乙等中医医院。
(3)社会办医:鼓励新入驻的中江德康医院力争建成二级甲等中西结合医院,争创三级乙等中西医结合医院;中江惠民中西医结合医院争创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4)急救中心:在原有急救网点基础上,积极创建院前急救网络站点。
(5)县妇幼保健院: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中江县妇幼保健争创三级乙等妇幼保健院。
(6)县精神病医院:争创国家“二级甲等”专科医院。
(7)基层医疗机构
乡镇(中心)卫生院:发展县域医疗次中心,乡镇卫生院向仓山、龙台、辑庆、集凤、永太、广福、冯店、南华镇(中心)卫生院聚集,使其分别成为县域片区医疗救治中心、急救中心、技术指导中心,人才培训中心和公共卫生中心,辐射周边乡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合城东与城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城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村卫生室:村卫生室与村计划生育服务室共享共用,原则上1个行政村设置1个村卫生室,拟设置436个村卫生室,保障群众原有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
4.疾病防控有效。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努力实现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点传染病发病率进一步下降,妇女、儿童、慢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管理率进一步上升,进一步做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民身体素质明显增强,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5岁。
5.行业服务满意。持续加大医疗卫生行业行风建设,深入推进“平安医院”、“清廉医院”建设,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医疗质量,改善就医体验,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
德阳市中江县“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主要指标
领域 | 主要指标 | 十四五规划指标 | ||
现状值 (2020年) | 目标值 (2025年) | |||
健康水平 (指标) (疾控股) | 人均预期寿命(岁) | 77.22 | 78.5 | |
婴儿死亡率(‰) | 2.83 | 小于或等于4.55 | ||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 4.39 | 小于等于6.4 | ||
孕产妇死亡率(1/10万) | 35.58 | 达到市下达目标 | ||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覆盖率(%) | 100 | 100 | ||
重点疾病 控制 (疾控股) | 符合治疗条件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 | 91.44 | 90 | |
免疫规划接种率(%) | 99.90 | 95 | ||
肺结核发病率(1/10万) | 49.49 | 达到省市防治规划目标 | ||
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生率(/10万) | 324.01 | 达到国家下达目标 | ||
高血压患者管理率(%) | 76.1% | 达到国家下达目标 | ||
糖尿病患者管理率(%) | 73% | 达到国家下达目标 | ||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 | 95.25% | 达到国家下达目标 | ||
妇幼健康 (基妇股) |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 | 96.48% | 达到国家下达目标 | |
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 | 96.65% | 达到国家下达目标 | ||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 | 102.21% | 达到国家下达目标 | ||
医疗服务 (医政股) | 院内感染发生率(%) | 1.9 | 达到国家下达目标 | |
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 | 20 | 达到国家下达目标 | ||
计生服务 (计划生育) (人口家庭股) | 出生人口性别比 | 106.32 | 103~107 | |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资源要素配置(信统股、医政股、人教股) | 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张) | 5.4 | 6.4 | |
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张) | 4.68 | 5.4 | ||
每千常住人口县级公立医院床位数(张) | 1.92 | 3.04 | ||
每千常住人口社会办医院床位数(张) | 0.73 | 0.98 | ||
每千常住人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张) | 2.65 | 2.9 | ||
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 1.61 | 2.5 | ||
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人) | 1.47 | 1.48 | ||
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人) | 2.46 | 2.47 | ||
医护比 | 1.1 | 达到国家下达目标 | ||
卫健人员专业 素质 (人教股) | 学历 | 研究生 | 21 | 70 |
本科 | 1373 | 1700 | ||
大专 | 1591 | 1500 | ||
职称 | 副高及以上 | 223 | 300 | |
中级 | 793 | 1200 | ||
继续教育覆盖率(%) | 89.96 | 不低于85 |
6.财政保障目标:“十四五”期间,确保医疗卫生经费投入逐年增加。
7.基础建设项目及资源配置目标
十四五期间中江县卫健系统医院规划项目29个,计划总投资57.6803亿元。其中,正在实施项目8个,申请上级及其他资金28.0115亿元;正在申报项目3个,总投资2.58亿元;正在规划项目18个,总投资27.0888亿元。
续建类项目5个,项目总投资10.2969亿元
项目名称 | 总投资(亿元) | 资金来源(亿元) | |||||
中央预算资金 | 一般债券资金 | 特别国债 | 自筹 | 专项债券 | 援建资金 | ||
中江妇幼保健院住院综合大楼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项目 | 0.948 | 0.12 | 0.15 | 0.4 | 0.278 | ||
中江县第二人民医院门诊 综合大楼项目 | 1.366 | 0.5 | 0.866 | ||||
中江县德康医院项目 | 7 | ||||||
中江县中医医院新建综合 业务大楼项目 | 0.82 | 0.5 | 0.02 | 0.3 | |||
中江县富兴镇卫生院新建 综合业务大楼项目 | 0.1629 | 0.0629 | 0.1 |
新开工类项目2个,项目总投资16.8546亿元
项目名称 | 总投资 (亿元) | 资金来源(亿元) | |||||
中央预算资金 | 一般债券资金 | 特别国债 | 自筹 | 专项债券 | 援建资金 | ||
中江县人民医院 改扩建项目 | 16.7 | 8.5 | 8.2 | ||||
中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机构标准化建设项目 | 0.1546 | 0.1 | 0.0546 |
加快前期项目1个,项目总投资0.86亿元
项目名称 | 总投资 (亿元) | 资金来源(亿元) | |||||
中央预算资金 | 一般债券资金 | 特别 国债 | 自筹 | 专项债券 | 援建 资金 | ||
中江县中医医院(通济分院) 新建项目 | 0.86 | 0.18 | 0.68 |
正在申报2021年专项债项目3个,项目总投资2.58亿元
项目名称 | 总投资 (亿元) | 资金来源(亿元) | |||||
中央预算资金 | 一般债券资金 | 特别 国债 | 自筹 | 专项债券 | 援建 资金 | ||
中江县人民医院提标扩能 建设项目 | 0.81 | 0.162 | 0.648 | ||||
中江县人民医院(兴隆、 悦来)院区新建项目 | 0.82 | 0.18 | 0.64 | ||||
中江县人民医院(集凤、 富兴)院区新建项目 | 0.95 | 0.19 | 0.76 |
正在规划项目18个,项目总投资27.0888亿元
项目名称 | 总投资 (亿元) | 资金来源(亿元) | |||||
中央预算资金 | 一般债券资金 | 特别 国债 | 自筹 | 专项债券 | 援建 资金 | ||
中江县中医医院(北山分院)医疗养老建设项目 | 0.8 | 0.16 | 0.64 | ||||
中江县第五人民医院(凯州新城)建设项目 | 5 | 3 | 2 | ||||
中江县基层公共卫生能力提升项目(二医院、四医院) | 4.6 | 1 | 3.6 | ||||
中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整体迁建项目 | 1.64 | 0.34 | 1.3 | ||||
中江县第二人民医院(冯店、太安)院区新建项目 | 0.8 | 0.16 | 0.64 | ||||
中江县中医医院(南渡、东北)院区新建项目 | 0.97 | 0.2 | 0.77 | ||||
中江县精神病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及后勤保障楼建设项目 | 0.8 | 0.16 | 0.64 | ||||
中江县精神病医院(仓山)分院新建项目 | 1 | 0.2 | 0.8 | ||||
中江县第四人民医院(广福、会龙)院区新建项目 | 0.97 | 0.2 | 0.77 | ||||
中江县公共卫生应急项目 | 2.5 | 0.5 | 2 | ||||
中江县人民医院卫生应急移动处置中心 | 0.1388 | 0.12 | 0.0188 | ||||
中江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项目(中江县应急医院) | 1.2 | 0.3 | 0.9 | ||||
中江县妇女儿童医院(仓山)分院新建项目 | 2 | 0.4 | 1.6 | ||||
中江县妇幼保健院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 | 0.62 | 0.15 | 0.47 | ||||
中江县基层公共卫生能力提升(回龙、万福等6个中心卫生院)新建项目 | 1.8 | 0.4 | 1.4 | ||||
中江县基层公共卫生能力提升(联合、黄鹿等11个卫生院)新建项目 | 1.65 | 0.35 | 1.3 | ||||
中江县城南社区改扩建项目 | 0.1 | 0.1 | |||||
中江县5G+智慧医疗建设项目 | 0.5 | 0.5 |
到2025年卫健系统医疗卫生单位在现有床位5810张的基础上,增加1115张,力争十四五末全县床位达6925张,使每千人拥有床位数由4.26张达6.43张。
四、“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重点
(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1.深入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认真学习借鉴“三明”医改经验,加强“三医联动”,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全基本医保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巩固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有序就医格局。
2.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医院法人治理机制和外部监管机制。到2025年基本形成维护公益、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医院运行新机制;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医院治理机制,推动医院向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发展,基本建立起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
3.落实财政投入卫生保障制度,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使用和管理,推进卫生人才招聘引进,完善人事薪酬政策,关心关爱一线医务人员。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完善基本药物制度,遏制过度医疗行为,推进药品和耗材集中采购改革,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完善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机制,盘活基层闲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经费补贴标准,重点向基层卫生服务和村医倾斜。
4.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深入实施“两共、两联、八中心、两促进”发展战略,稳步推进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工作,以促进基本医疗健康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为目标,着力形成架构、管理、服务、利益、责任、发展共同体,增强群众健康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健康中江”建设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5.继续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继续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质”为工作宗旨,以取消药品加成为突破口,以完善补偿机制为切入点,统筹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价格机制、医保支付、采购机制、监管机制等综合改革,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
6.深入推进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专项工作。深入推进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专项工作,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到2021年底前,全面完成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布局调整;在2021—2025年期间,全面推进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医疗设备、人才队伍等建设,基本形成“县强、乡活、村稳、上下联、信息通、模式新”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和运行新机制,来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7.加快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加快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普及应用电子居民健康卡;在全县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推广应用电子健康卡,鼓励民营医院推广应用电子健康卡。推进智慧医院建设,所有二级(含)以上医疗机构要达到智慧医院评级符合医院等级;加强医共体间信息化互联互通水平,推进医共体内部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探索建立县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成覆盖100%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和远程医疗服务网络,支持有条件的医院建设互联网医院,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
8.促进业财融合。严格执行政府会计制度,通过信息系统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以预算为抓手,以“增效节支”为核心,实现业财融合,合理配置资源;加强全成本核算系统建设,以节水、节电、节材、降耗、压缩开支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提高全员成本控制意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通过改进和加强内部管理,逐步形成优质、高效、低耗的发展模式,提升医院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实现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进一步做好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工作落实生育配套措施,推进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宣传引导、服务体系建设等相关持续推进。继续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将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人口规划、城乡规划、城镇化规划等相衔接;发挥宣传和引导作用;加强部门间的信息交换和业务协同,促进辖区内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深化计生服务管理改革,实现计生工作从管理型转变为服务型,简化办事流程,群众办事更方便快捷;
继续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制度,增强计生家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优化计生特殊家庭关怀扶助,落实“三个全覆盖”,推进计生特别扶助对象在养老、就医、心理慰籍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加强人口监测,开展人口分析,掌握人口发展动态,为科学决策全县经济、社会事业提供依据;
加强队伍建设,推动各级计生协在优生优育指导、计生家庭帮扶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加大疾病防控力度1.扎实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扎实做好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预防接种,加强建设规范化免疫接种门诊,进一步规范预防接种行为,保持高水平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有效控制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维持全省无脊灰状态。
2.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治。继续推进消除麻疹进程。加强传染病报告、监测、预警和处置工作,法定传染病报告率达不断提高。突出艾滋病防控,健全长效防控机制,提升防治能力和防治效果。稳步推进结核病体系建设,加强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的病人发现及耐多药结核病防治,结核病发病率不断下降。推进血吸虫病综合治理,2021年血吸虫病消除达标。加强重点人群乙肝疫苗接种,不断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继续做好新冠肺炎、流感、狂犬病等传染病以及疟疾、土源性线虫病、肝吸虫病等寄生虫病的防治。加强碘缺乏病监测,巩固消除碘缺乏病成果。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强重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管理。
3.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做实十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城乡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实施有效干预,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使城乡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严格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提高居民满意度。继续加强对辖区内重点人群的管理,进一步提高慢性病发现率和规范管理率,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
(四)加强妇幼健康服务工作1.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县妇幼保健院创建三级乙等妇幼保健院,规范设置儿科和新生儿科;二是所有乡镇卫生院建立规范化妇保、儿保门诊,县直医疗机构完善孕妇营养门诊和儿童营养门诊,做好孕妇体重监测;三是县直医院机构创建5-10个以上儿科领域市级重点专科;四是继续推进妇幼保健机构医联体建设,县乡搞好远程医疗合作单位建设,真正建立以市为龙头、县为枢纽、乡为基础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五是县级所有开展助产分娩的医疗保健机构必须完成爱婴医院创建工作,乡镇开展助产分娩的卫生院50%的完成爱婴医院创建工作。
2.加强母婴健康保障。严格执行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的建设,促进自然分娩推广无痛分娩技术,努力降低剖宫产率,指导产妇分娩后及时采取避孕措施,减少非意愿妊娠发生,提高母乳喂养率,改善母乳喂养环境,规范建设母婴室。开展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和技术演练,进一步降低出生缺陷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完善孕产妇死亡、危重孕产妇、5岁以下儿童死亡、“艾滋病”死亡儿童评审制度。
3.妇幼卫生项目落实到位。以实施卫生民生工程为契机,继续做好叶酸增补,35-64农村妇女免费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免费婚前医学检查,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儿童肥胖监测和预防。不断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与教育部门配合,加强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筛查防控工作。督促医疗保障局完成住院分娩补助、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新生儿疾病筛查、儿童肥胖监测和预防、贫困地区6-36月龄儿童营养包发放、为35-64农村妇女免费进行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宫颈癌早诊率达到90%以上,乳腺癌早诊率达60%以上,对新筛筛查出的苯丙酮尿症(PKU)、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听力障碍以及地中海贫血、先心病等儿童,做好病情跟踪和救助。做好出生缺陷干预补偿。
(五)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1.县级综合医院:中江县人民医院复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达标。第二人民医院、第四人民医院于十四五期间争创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十四五”期间,依托凯州新城和中江县辑庆中心卫生院,规划在中江县辑庆镇设置中江县第五人民医院(凯州新城医院),机构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规划床位数为500张。
2.公立中医医院:县中医医院不断发展,完善院区建设及人才引进,十四五期间争创三级乙等中医医院。
3.社会办医:鼓励新入驻的中江德康医院力争建成二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争创三级乙等中西医结合医院;中江惠民中西医结合医院争创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4.急救中心:在原有急救基础上,积极创建院前急救网络站点。
5.县妇幼保健院:十四五期间争创三级乙等妇幼保健院。
6.县精神病医院:十四五期间争创二级甲等精神病医院。
7.基层医疗机构:
(1)乡镇(中心)卫生院:发展县域医疗次中心,乡镇卫生院向仓山、龙台、辑庆、集凤、永太、广福、冯店、南华镇(中心)卫生院聚集,使其分别成为县域片区医疗救治中心、急救中心、技术指导中心,人才培训中心和公共卫生中心,辐射周边乡镇。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合城东与城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城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村卫生室:村卫生室与村计划生育服务室共享共用,原则上1个行政村设置1个村卫生室,拟设置436个村卫生室,保障群众原有的共公医疗卫生服务。
(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建设中江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推进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标准化建设,完善乡镇疾病防控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重大传染病、地方病和职业病防控长效机制。实施县妇幼保健院改扩建工程,完善生育全过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着力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基本项目建设,达到资源配置规划目标。
(七)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设中江县中医医院综合业务大楼等项目,健全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加强中医重点专科建设,积极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充分发挥基层名中医药工作室作用,大力发展师承教育,推进中医药人才培养。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加强中西医临床协作,提高重大疑难病、急危重症临床疗效。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促进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9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中江惠民中西医结合医院力争建成二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推动县中医医院、中江惠民中西医结合医院三级乙等创建工作。
围绕“治未病”理念,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大力营造中医药氛围,积极参加上级中医药培训,引进优势中医诊疗项目,鼓励各级医疗机构开展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创建工作。
县中医医院基层指导科协助中医股做好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培养不低于10名的县级师资,指导全县中医药工作。
在院内推广使用不少于45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并遴选不少于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面向基层进行推广。每年支援不少于4所乡镇卫生院,并带动支援单位开展不少于6类中医药适宜技术。
乡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提供6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村卫生室、社区服务站能提供4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提高对基层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医诊疗技术,65周岁以上老年人和0—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到70%,确保基层中医药服务量保持在45%以上。
协调农业、经科等相关部门做好中医药产业发展。协助逢春制药有限公司、万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如期完成“三个一批”丹参基地重点项目建设工作。
(八)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坚持需求导向、医养结合、综合施策,构建覆盖生命全过程、便捷可及、综合连续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健康服务需求,建立积极老龄化应对机制。
1.加大老年医疗供给
建立和完善老年医疗服务网络,优化老年医疗资源配置,加快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推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中心)卫生院增设老年病专业。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转型为康复医院或护理院,鼓励社会资本举办老年康复医院和护理机构。
2.加强老年健康服务
加强老年健康促进与教育,开展老年人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到2025年,老年人健康素养力争达10%。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慢性病防治,对重点疾病实施早期筛查和健康指导。开展老年人群营养健康行动,改善老年人营养状况。加强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强化养老服务机构传染病防控管理。
3.加强长期照护服务
建立从居家、社区到专业机构的长期照护服务模式,为长期失能的参保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和护理服务。研究、探索长期护理保险的多渠道筹资机制,体现个人、社会、政府的多方责任和义务。探索长期护理保险的定点评估机制,加强对定点护理服务机构的监管和质量控制,提升服务水平。
4.深化医养结合
推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邻近设置或整合设置,支持养老机构配备医务室、护理站,支持医疗机构提供养老服务等。完善医疗卫生、康复、养老等机构合作机制,鼓励养老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开通双向转介绿色通道,推进医疗卫生、康复和照护服务衔接。实施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工程和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探索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模式,加强社区居家康复护理服务。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服务机构。
(九)加强卫生健康法治建设加大协调力度,推进《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医药法》《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查。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审批项目,做好已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衔接和监管;推进人口与健康等相关政策法规的评估工作。建立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科学有效的综合监管制度,形成专业高效、统一规范、文明公正的卫生健康执法监督队伍,实现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法治化、规范化、常态化。
(十)提升宣传工作质效1.大力宣传中江卫生健康政策新进展、惠民信息新举措。聚焦健康中江行动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强化先进典型引领,深入挖掘和宣传基层医改工作、卫生健康先进典型,营造尊医重卫良好氛围。
2.重点专科创建,提高技术水平。积极开展省市重点专科创建工作,提高医学技术水平,通过创新团队和重点专科建设,力争在临床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达到省、市领先水平。
(十一)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完善爱国卫生工作长效机制,推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镇。科学防制病媒生物,提升病媒生物监测与防制技能。广泛开展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学校、健康家庭建设,推进健康村镇建设。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十二)进一步加强卫生综合监督执法体系建设建立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科学有效的综合监管制度,健全机构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综合监管体系,形成专业高效、统一规范、文明公正的卫生健康执法监督队伍,实现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法治化、规范化、常态化。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对重点机构加大抽查力度;建立健全医疗卫生行业信用机制,加强信用记录应用;健全信息公开机制,定期公开相关信息;建立风险预警和评估机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发现问题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
(十三)统筹做好其他重要工作加大思想建设和宣传教育力度;强化财政资金保障,强化财务人员队伍建设,强化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提升,做好医疗卫生单位医疗设备、医疗器械的采购、监管工作,同时加大对医疗卫生单位的内部审计力度;强化县级公立医院等的医、教、研作用,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形成网格化管理机制,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监管方式;建立综合监管结果协同运用机制,统筹运用监管结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县委、县政府要高度重视人口和卫生健康工作,把人口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把改善基本卫生条件、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等作为政府综合目标考核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落实有关部门责任,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卫生工作,为我县卫生健康事业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
(二)创新载体,健全机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规划》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建立和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机制,明确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健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加快公立医院改革,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和适应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建立更加合理的医保付费机制。
(三)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加强对重大卫生健康政策、重大战略部署、重大突发事件、正面、典型人物的宣传,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加强增强社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普遍认知,树立卫生健康行业良好形象,营造卫生工作的良好氛围。加强部门协调,动员全社会支持和参与卫生健康工作,为“十四五”规划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宽松的环境。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切实提高各级政府运用法律手段发展和管理卫生健康事业的能力,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四)严格监督,加强评价 建立实施规划的监测评估机制。加强监测评估能力建设,定期评估规划的实施情况,监督重大项目的执行情况。规范监测和评估程序,完善评价体系和评价办法,提高监测评估的科学性、公开性与透明度。开展年度考核,建立规划中期和末期评估制度,对规划实施进度和实施效果开展全面评估,及时发现问题,研究解决对策。[数据来源]:
1.《德阳市“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研究报告》
2.《中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3.《中江县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
4.《中江县部门综合年报》
5.局机关各股室、下属单位《十三 五简要总结及十四五规划》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