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化数字科技创新激活非遗传承保护的建议》的回复意见
《关于深化数字科技创新激活非遗传承保护的建议》的回复意见
王玮委员:
您在杭州市十二届政协二次会议闭会期间提交的建议《关于深化数字科技创新激活非遗传承保护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现将相关意见回复如下:
近年来,杭州市结合互联网经济新业态、新渠道等“数字化”新技术新媒介的发展,创新非遗保护传承和传播新形式、新内容,通过建立非遗数据库,搭建非遗宣传平台,拓宽非遗销售渠道,转变非遗产业模式等一系列创新举措,进一步提升非遗的传承发展活力。
一、建立“数字”非遗保护数据库,实现省、市、区县三级非遗保护联动联通,推动杭州市本级及14个区、县(市)的非遗保护数据共享工作,线上线下“一张网”。
借助互联网和数据库的技术优势保护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使非遗保护数据的存储、搜索和读取变得安全、高效、井然有序。目前杭州市非遗数据库,4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9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428项杭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34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30名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人,386名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等各类非遗保护相关数据录入率达100%。同时链接省非遗数据仓,依托“浙江非遗Go”,深挖数据关系,提升展示、教育、查询、体验等功能。
二、发挥“数字”新媒体矩阵效应,宣传杭州非遗的独特魅力,结合互联网经济和数字媒介发展,提高杭州非遗知名度,提升杭州非遗影响力。
2020年,推出“新媒体助力杭州非遗保护和传承计划”,通过宣传引导,典型培育,引进社会资源等主要手段借助新媒体力量助力杭州非遗突破地域限制。截至2022年底,杭州市已建立非遗项目抖音号60 余个,拍摄非遗视频项目120 余个,累计播放量50多亿,点赞总数 1.23 亿人次。“杭州非遗”话题热度达1.38亿,“千年运河观非遗看杭州”话题度1.3亿。通过短视频宣传杭州非遗的独特魅力,打造杭州非遗新媒体IP。原本鲜有人知的富阳纸伞,成为了“网红”。抖音账号“闻叔的伞”,点赞数达1000多万人次,播放量近2.3亿人次,年销售额达300余万。央视新闻联播以“闻叔的伞”作为“当传统文化遇上新兴互联网技术”的典型案例进行报道。
三、搭建“数字”非遗新平台,转变产业模式,拓宽销售渠道,提振非遗经济新业态。着力破解非遗项目产品开发、产业模式单一问题,进一步壮大非遗传承队伍,激发非遗产业发展活力。
创新“非遗+互联网”保护工作。依托淘宝网、抖音及相关直播平台,打通交流互动通道,培育壮大非遗产品消费人群。2018年,与淘宝网合作推出杭州非遗“108 匠”推广专区,通过宣传引流提升非遗项目淘宝店铺浏览量,如王星记扇子、杭州铜雕等 60余个非遗项目平均每期引入流量超 9 万,销售量同比增长40%以上。2020年,组织50余项非遗项目参加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主办的“非遗购物节”和组织10余个项目参加阿里巴巴非遗购物节线下活动,购物节期间总销售额为852万元。2022年,组织100多个非遗项目参加“线上非遗购物节”,通过淘宝专区、京东、唯品会等销售平台销售杭州非遗产品3.469万件(套),带动销售额2121.784万元。打造杭州非遗线上年货节,绿城、蓝城等大型企业平台系统参与集采,临安山核桃、杨先生糕点等非遗传承人进行直播带货,通过活动达成交易额1590万元,在线浏览量190万次,产生3325万的网络曝光量。2022年杭州非遗实现新媒体线上全年销售额9090多万元。
四、线上线下联动,推动非遗普及,营造全民非遗保护热度,依托网络提高年轻一代对非遗的参与度,通过进校园普及非遗保护宣传教育。
在改造提升、新建场馆中注重新科技、新媒体的运用,如拱墅区非遗馆开发触摸式电脑查询系统,西湖区发布“掌上西湖非遗馆”小程序等。2021年举办的大运河文旅节百人百匠“非遗+文创”好运市集,100余项非遗项目、20多家文创公司、10余家非遗传习点参加,活动总人流量9.5万人次,线上直播在线总观看人数188.7万人次。打造杭州市“一校一品”非遗课堂示范点,木版水印、西湖绸伞、杭州刺绣、杭州剪纸等在学校开设工作室,开展日常性、跨学科非遗教育。杭州市“一校一品”非遗课堂示范点杭州市青蓝青华实验小学,《融创西湖绸伞》课程2020年被评为杭州市义务教育精品课程,2022年参加国家教育部主办的全国第七届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获全国艺术节实践工作坊一等奖。
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3年5月5日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