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0日《上海大众卫生报》
2023年6月20日《上海大众卫生报》
健康习俗记心间 共享端午好时节
阳气渐盛,衣食住行有诀窍
从中医养生角度而言,端午是一年中阳气渐盛的时节。此时,人们的身体呈现怎样的状态?如何顺应节气?
曙光医院骨伤科王辉昊副研究员介绍,端午时节,人体的阳气易亢难降,导致耗气伤津,应遵循《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起居以养阳气,饮食以调气血,运动以防疾病,食疗调养、佩戴香囊以避毒祛邪,建议记住这些健康小提示。
关注气温,调整衣服。端午时节,昼夜温差较大,应根据天气情况和室内外温差及时调整衣物厚薄,建议选择透气性好的衣物,避免穿着过于紧身的衣服。气温较高时,注意避免贪凉,也不要过度使用空调。
饮食调养,少食寒凉。以清淡平和、利湿化湿的食物为主,多吃蔬菜、水果、豆类、鱼类,如绿豆、黄瓜、芹菜、菠菜、豆芽、莲藕等,可起到养阴润肺、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同时,少吃冷饮和油腻食品等,或葱、姜、蒜、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助湿生热。
起居有常,及时通风。避免长时间在密闭环境中,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时通风换气,适当调节温度。晚睡早起,遵循自然规律,顺应阴阳之道,适当午睡是夏日养心的理想方法。
亲近自然,避免直晒。天气晴好、温度适宜时,可选择步行、骑自行车、慢跑、打太极拳等运动,促进气血循环,并帮助微量元素吸收,但应避免烈日直射下户外运动。
调养情绪,保持愉悦。情绪变化会影响脏腑功能,也可导致精神疾患。中医认为,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脾。此时养生,宜使脾胃心肺之气调顺,要注意养护脾胃和心肺之气,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端午时节,需要顺应自然规律,注重身体内外的平衡和调节,才能养护身心,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
夏日运动,科学安全要注意
端午时节,人们竞相赛龙舟。生命在于运动,经常运动可以祛病健身。除了划龙舟,还推荐哪些运动?
王辉昊提示,端午赛龙舟的民俗传统,正体现国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生命观,即通过积极锻炼增强体质,从而防病治病的传统医学理念。
端午时节,气温高、湿度大,这会增加体表温度和汗液蒸发速度,使人容易感到疲劳、乏力。因此,在享受运动乐趣、增强体质的同时,如何避免一些潜在的风险和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关注。在王辉昊看来,以下几种夏日运动方式颇受大家欢迎。
游泳,被誉为“最受骨科医生青睐的运动”,可有效锻炼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游泳的运动特点是通过克服水的阻力,而不是自身重力来达到锻炼目的。因此,不论运动者的体重和身形如何,都不容易损伤肌肉和关节,对脊柱关节病、静脉曲张、肥胖等均有益处。然而游泳并非适合所有人,患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耳部疾病、传染性疾病、妇科病者,以及月经期、孕期、产后2个月之内等均不适合游泳锻炼。值得注意的是,空腹、饱腹和酒后人群也不宜进行游泳,盲目锻炼,有损健康。
骑车、慢跑是很多人喜欢的户外运动方式,可提高心肺功能、减轻压力、增强耐力,是很好的有氧运动方式。但是,长时间慢跑容易引起关节疼痛和损伤,因此需要注意调整跑步姿势,正确选择跑步时间、场地和运动鞋等。相对而言,骑车对膝关节的损伤较小,合理强度的锻炼更能对关节起到保护作用。
室内的瑜伽、健身操等轻度运动,也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身心、提高柔韧性和平衡能力。但在运动前,需注意做好热身运动,避免突然运动导致扭伤和拉伤等问题。
除此之外,夏季运动安全意识也应该常常挂心头。
选择适宜的运动场所,合理安排时间。端午节期间,气温较高,建议选择相对凉爽、环境良好的室内外运动场所。户外运动应在早晚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避免在中午阳光直射时剧烈运动,以免中暑和脱水。
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建议以有氧运动为主,避免高强度、长时间和激烈的对抗性运动。一些特殊的项目,如攀岩、登山、潜水等,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进行选择。
及时补充水分、电解质。夏季出汗较多,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发生脱水症状。运动前后可选择运动饮料或者淡盐水补充水分,帮助排出体内毒素和过多热量。尽量避免可乐、汽水、咖啡等过甜饮料或含咖啡因的饮品,以免加重人体湿邪。
防暑降温,保护皮肤。可以选择穿透气、宽松、汗布料的运动服。户外运动时,应选择SPF值较高的防晒霜,运动前涂抹,以防止皮肤被紫外线晒伤。此外,穿戴防晒衣帽、袖套等装备也是必要的。
保持均衡饮食。端午节期间常会吃粽子等特色食物,为避免摄入过多热量,建议以时令蔬菜水果为主,少吃腥、发、辣、燥、油腻等食物,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恢复体力,如新鲜的鸡蛋、牛奶、鱼虾等。可选用一些清淡、清热、易消化的食品,如小米粥、绿豆汤等,保证脾胃舒畅。
遵循医嘱,科学锻炼。不要盲目相信运动养生偏方,应该尊重医生的建议和科学锻炼方法。如果身体出现不适,建议立即停止锻炼,寻求专业帮助。
总之,顺应夏季人体湿热邪重的特点,注重内外部环境的调节,才能更好享受夏季运动的乐趣。
“下饭神器”,美味并非人人宜
端午节有一个饮食习俗——吃“十二红”,包括:烧仔鹅(头红)、烧鸡子(冠红)、烧黄鱼(眼红)、炒长鱼(肚子红、血红)、炒虾子(全身红)、炒苋菜(叶红、汤红)、咸鸭蛋(心红)、洋花萝卜(夹心红)、番茄(熟红)、红豆粽子(点点红)、樱桃(珠红)、枇杷(皮黄红)。
夏天出汗多,电解质流失也多,胃口易受影响。“十二红”里的咸鸭蛋能补充盐分、增进食欲,因而成为不少人的“下饭神器”。
中医认为,咸鸭蛋性寒,味甘、咸,归心、肺、脾经,具有滋阴、清肺的作用,煮食可治热泻痢。
曙光医院营养科陈胜芳副主任营养师表示,脾阳虚者如有腹部喜温喜按、水谷不化、腹胀便稀、畏寒怕冷、身体浮肿、小便短少等症状,应忌食咸鸭蛋。腌制过的鸭蛋盐分含量很高,盐分摄入多会增加水分潴留。所以,高血压、心功能不全、慢性肾病水潴留等患者需严格控盐,不宜吃咸鸭蛋。此外,鸭蛋黄含胆固醇较多,有动脉粥样硬化、胆结石、高胆固醇血症者不宜多吃;慢性胃炎患者常吃咸鸭蛋,可能会引起反酸不适加重胃炎。
角粽软糯,健康享用需牢记
作为端午节的传统美食,各式粽子软糯飘香。在陈胜芳看来,糯米味甘,性温,入脾、胃、肺经,有补中益气、健脾止泻、敛汗、解毒的功效。据《本草经疏》记载,糯米“补脾胃,益肺气之谷,脾胃得补,则中自温,大便亦坚实”。
端午包粽子的粽叶有讲究,常用的有芦苇叶、箬叶。芦苇叶清香,并具有消炎杀菌的作用。古代没有冰箱保鲜,储存熟食是个大问题。芦苇叶洗净,煮过后用冷水浸泡,包的时候将糯米压实扎紧,再煮,这样的粽子在常温下放5天不会变质。此外,芦苇叶收敛止血、清热解毒,对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等症有缓解作用。
而在我国南方,用箬叶包粽子非常流行。箬叶为野生箬竹的叶子,有天然清香,晒干后可以保存一年,四季皆可用来包粽子。箬叶清热止血、消肿解毒,煎汤可治胃热呃逆;其含有多种抗菌成分,可杀菌防腐。用箬叶包粽子,既可增味提香,也有延长食物保存时间的作用。
为提升口味,近年来,粽子馅料不断推陈出新,较为常见的有大肉粽、咸蛋黄粽、蜜枣花生粽、栗子粽和火腿粽等。粽子热量多少,与其大小有关,一般一只中等大小(100克左右生重)的粽子,可提供300~360千卡。因此,吃粽子也要因人而异。如大肉粽,产热量高、饱和脂肪多,患有胆胰疾病、冠心病、高脂血症者不宜食用;而咸蛋黄粽,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肾功能不全者不宜食用。
从现代营养角度讲,糯米富含支链淀粉,加热煮熟后淀粉糊化易于消化吸收,进食后血糖升高较快,属于升糖指数较高的主食,对于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者,不宜常吃。若要吃,建议做到两点:一是减去等量的主食;二是与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等食物同吃。
特别提醒,粽子一定要用水加热煮透变软后吃,才易于消化吸收。若再加热时水放得不够、未煮透,或放凉的粽子变硬后吃,则口感差且难消化,老人、小孩或有慢性胃炎的人吃了,会引起胃胀不适。
“小符”斜挂,正确佩戴能防病
在端午节,香囊也受到人们青睐。香囊芳香四溢,外包以丝布,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曙光医院传统医学科吴欢主任医师指出,端午时节毒气虫蚁出动,中医用香囊作为防疫工具。《千金要方》记载,香囊“辟疫气、令人不染”。中药香囊利用芳香药物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的作用,通过口鼻吸入、周身熏染发挥避秽浊、防疾病的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一些芳香避秽作用的药物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对抑制病毒、细菌的活力有一定作用。
香囊内包含的大多为具有芳香气味的中草药,如砂仁、蔻仁、沉香、菊花、藿香等,但对于不同人群,香囊制作还是有讲究的。
吴欢介绍,神疲困倦、气血不足、脾胃虚弱者,不宜使用冰片、川芎等气味走串猛烈的药物,可以使用当归、陈皮、丁香、艾叶、香橼皮、石菖蒲、甘草等健脾补血醒脑的中药; 湿邪阻滞、脾胃运化无力者,可使用藿香、砂仁、蔻仁、陈皮、苍术等醒脾胃、促运化,寒湿偏重者可加肉桂、吴茱萸、干姜温胃散寒,湿热偏重者可加黄连清胃热;肝阳上亢、心火旺盛者,可使用菊花、莲子心、朱灯芯、旋复花、玫瑰花、青皮等疏肝理气、清心安神;阳虚胃寒、腹痛或痛经者,可使用香附、肉桂、桂枝、干姜、姜黄、陈皮、延胡索、小茴香等温阳散寒、行气止痛。
“许多香囊在制作时,把中药打成粉包裹在纤维棉花里,这样会让药物有效成分快速挥发,刚做好时气味浓郁,但不久就没有气味,而且混合打碎后的中药气味没有层次,大多是冰片的气味。”吴欢表示,“所以制作香囊时,中药应直接用纱布包裹装入香囊。而中药的放置也有讲究,不要几种中药混淆,而是一味味中药叠放,这样做出来的香囊香气具有层次感,可让使用者细细品味、欣赏把玩,香气持久数月至一年不消。除了随身携带,还可挂于女士背包、儿童书包,或放在车内、床头以及书桌、茶几上。”
使用香囊,还有一些注意事项:用之前,应留意使用者是否有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结膜炎、咽炎、皮炎等;香囊药物不可受潮,否则药效会降低或丧失,如受潮或遇水后应及时进行更换;含有麝香、冰片、红花等芳香走窜活血较重的香囊,不建议孕妇佩戴;心烦易怒、焦躁不安、失眠人群,不建议佩戴含有肉桂、桂枝等温阳成分的香囊。
标签: 卫生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