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出台规划,推进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建“一省四地”凸显核心竞争力
我省出台规划,推进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建“一省四地”凸显核心竞争力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规划(2023—2035年)的通知
分两步走
到2027年,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取得重要突破
到2035年,建成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
总体目标
一省: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省
四地:国际一流大熊猫生态旅游目的地、世界知名巴蜀文化旅游目的地、安逸四川生活体验旅游目的地、全球极高山最佳山地旅游目的地
发展格局
一核引领:成都对标国际一流,建设世界旅游名城,引领全省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
五区支撑:在“十大”品牌加快建设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大九寨、大峨眉、大贡嘎、大香格里拉、大遗址等五大区域建设,形成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区域支撑
七道串联:在“四廊”加快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培育大熊猫生态旅游风景道、藏羌彝文化旅游风景道、国道318/317中国最美景观大道、蜀道三国文化旅游风景道、南方丝绸之路文化旅游风景道、大巴山旅游风景道、嘉陵江旅游风景道等7条世界级旅游风景道
建设目标
未来5年,四川旅游总收入将达9000亿至*****亿元;入境游客达400万至1000万人次;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达1至3个;国际会展数量达15至20个,旅游消费满意度达85%以上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规划(2023—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将建设“一省四地”。其中,“一省”为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省,“四地”为国际一流大熊猫生态旅游目的地、世界知名巴蜀文化旅游目的地、安逸四川生活体验旅游目的地、全球极高山最佳山地旅游目的地。
这是我省首次出台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剑指“世界级”,四川优势和底气何在?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记者采访了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和《规划》编制专家组成员,从多个维度探索答案。
看家底
文旅产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一梯队
去年,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让四川文旅名扬天下、享誉全球。根据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规划》,四川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分两步实施:到2027年,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取得重要突破;到2035年,建成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
迈向“世界级”,底气源自厚实的家底。四川现有文化资源305.74万处、旅游资源24.57万处,九寨黄龙沟谷钙华组合等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国宝大熊猫、“香格里拉之魂”稻城亚丁等代表性旅游形象全球知名;文旅产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一梯队,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基础坚实;对外开放蓬勃发展,旅游环境国际化程度明显提升。
“从文旅资源数量、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来看,四川都位居全国第一方阵。”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规划》编制专家顾问组成员、四川旅游学院副院长王冲介绍,全省现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5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4处、世界地质公园3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3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7项等世界级文旅品牌,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这些都是四川打造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先天优势。”
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规划》编制专家顾问组成员、四川师范大学教授李小波从3个维度解读四川的得天独厚。“从旅游资源优势来看,四川地跨中国地势的一、二级阶梯,拥有自然多样性和文化多元化最丰富最精彩的资源禀赋;从文化优势来看,古蜀文化、江河文化、三国文化、熊猫文化等,在世界文明互鉴的舞台上,凸显出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从旅游发展格局看,四川通过打通出海通道实现陆地和江海联动,通过北方丝绸之路和南方丝绸之路的国际通道,古今一体融入世界。”
因此,四川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正当时、有可为。
看布局
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打造“一省四地”
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尚无统一标准,是一个涵义丰富的广阔概念。在制定《规划》时,需把概念转化为可落地、可操作的具体目标。
“我们组建了以亚太旅游协会、世界旅游组织、欧洲科学院、国际旅游公司、南开大学和省内知名专家为主的规划编制工作组和专家顾问组,对国内外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进行研究,充分借鉴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等机构的相关研究成果。”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原则,立足四川资源禀赋、巴蜀历史底蕴,《规划》提出建设“一省四地”的总体目标定位。
王冲认为,“四地”将四川独特的资源提档升级为国际化、世界性的旅游品牌,充分凸显四川旅游发展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围绕总体定位,聚焦重点区域、重要品牌,在空间布局上,《规划》提出将构建“一核引领、五区支撑、七道串联”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发展格局。
具体来讲,“一核引领”,即成都对标国际一流,建设世界旅游名城,引领全省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五区支撑”,即在“十大”品牌加快建设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大九寨、大峨眉、大贡嘎、大香格里拉、大遗址等五大区域建设,形成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区域支撑;“七道串联”,即在“四廊”加快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培育大熊猫生态旅游风景道、藏羌彝文化旅游风景道、国道318/317中国最美景观大道、蜀道三国文化旅游风景道、南方丝绸之路文化旅游风景道、大巴山旅游风景道、嘉陵江旅游风景道等7条世界级旅游风景道。
看路径
多项重点工程助力四川文旅走向世界
有了总体目标,更要细化具体路径。《规划》提出了世界旅游目的地6度评价指标体系(经济贡献度、知名度、吸引度、开放度、舒适度、满意度),结合四川实际,确定了建设的主要指标和主要任务。
主要指标方面,未来5年,四川旅游总收入将达9000亿至*****亿元;入境游客达400万至1000万人次;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达1至3个;国际会展数量达15至20个,旅游消费满意度达85%以上。
主要任务方面,将重点实施国际旅游城市建设工程、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城镇支撑工程、世界级景区培育工程、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培育工程、国际文化旅游新业态培育工程、世界级旅游风景道建设工程、“快旅慢游”交通设施提升行动、旅游服务设施提升行动、“安逸服务”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等。
《规划》首次提出打造“国际版天府旅游名县”。深化天府旅游名县和天府旅游系列名品建设,结合文化遗产、主题娱乐、精品演艺、城市休闲、生态旅游等打造核心度假产品、精品演艺项目和休闲旅游街区,发展巴蜀特色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丰富区域夜间文化旅游产品,培育具有国际范的天府旅游名宿、名导、名品、美食。
“在旅游主体是人的维度,要有面向世界的开放度,形成有朋自远方来的舒适度;在旅游客体是资源和项目管理维度,打造旅游国际知名度和吸引度的产品,形成来中国、看四川的满意度,最后实现旅游经济和文化传播的贡献度。”李小波说。(记者 吴梦琳)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