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党建引领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

关于开展党建引领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我镇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凝聚关爱合力,提升关爱服务质效,营造留守儿童良好的健康成长环境。结合我镇实际,拟在全镇开展“党建引领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人保护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广泛动员全镇各村(社区)、留守家庭和社会力量,共同为留守儿童创造和谐、快乐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二、实施对象和总体目标

(一)实施对象

本方案实施对象的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二)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党建引领留守儿童关爱保护”行动,全面建立党组织引领下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救助保护体系,形成党委领导、部门联动、群团协同、社会参与、家庭尽责的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格局,推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合法权益有效保障,成长环境持续改善,打造党委统一领导下的家庭、学校和社会融为一体的综合关爱体系。

三、推进措施

规范健全各项体制措施,系统整合各方机构力量,构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村(社区)、学校为主阵地、多方力量协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一)紧扣党建引领核心,筑牢组织基础

1.强化党委领导。将“党建引领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作为作为村(社区)“红旗(模范)党支部”创评的“关键项”,纳入主题党日活动的重要内容。成立由镇党委书记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强化镇党委统筹谋划,协调推进的引领作用。驻村干部、各村(社区)书记要亲自部署、亲自调度、亲自落实,做到组织领导到位、调研认证先行、工作有序推进。

2.科学统筹推进。加强示范带动,巩固拓展大富社区“童心港湾”工作成果,总结梳理典型经验做法,适时举办经验交流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创新工作亮点,研究细化可操作性的具体举措。将“童心港湾”的触角延伸,在金水湾、新龙花苑、景泰凤凰城等小区试点,参照“童心港湾”模式打造小区“留守儿童之家”,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做实做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

(二)依托村(社区)阵地,落实关爱举措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各村(社区)党组织要认真调查研究,加强与辖区各学校的沟通联系,对留守儿童建立专门档案,档案内容要涵盖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地址、目前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基本情况等,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服务工作提供支持。

2.建立一对一帮扶制度。镇党委根据留守儿童现状,开展“代理家长”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党员干部队伍实行“1对1”帮扶结对机制,党镇班子成员一对一结对帮扶相对困难的留守儿童,其他留守儿童由村(社区)“两委”干部结对帮扶,并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及时掌握留守儿童家庭情况、思想表现、学习成绩、日常行为等,定期收集了解留守儿童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由镇党委带头各村(社区)党组织配合共同研究解决,做到在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当好情感沟通员、日常行为监护员、健康成长指导员、思想辅导辅导员,会同监护人共同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各村(社区)推进辖区内“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社区鼓励依托小区“邻里会商”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留守儿童之家”,村委会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争取上级部门资金投入力度,完善“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运行的基本规范,把“留守儿童之家”打造成关爱保护儿童的前沿阵地和儿童服务类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提供关爱服务的爱心场所。

4.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将其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在举办各类活动时,要引导留守儿童积极参与,缓解其孤独情绪,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校园氛围。帮扶党员和党员志愿者要密切关注留守儿童 思想动向,主动回应留守儿童心理诉求,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群体辅导和个体服务,不断加强情感沟通交流。注意工作方式方 法,避免将留守儿童标签化。

5.加强资金物资保障。要加强定期研究,准确把握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情况,对生活困难的留守儿童要加强与他们就读学校的联系,为他们争取在“两免一补”、延时费减免和其他政策性补贴上给予适当倾斜,重点加强贫困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及其家庭救助帮扶。引导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力量提供关爱服务,倡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通过一对一帮扶、慈善捐赠、实施公益项目等多种方式,实现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保障全覆盖。

(三)整合多方力量,强化工作合力

1.强化服务能力建设。探索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纳入“三农”工作、乡村振兴战略和相关发展建设规划重要内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留守儿童生活环境;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妇女之家、儿童活动中心等场所,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服务。落实“留守儿童之家”选址、“童伴妈妈”选配工作,协调青年志愿服务联合会组织东乡籍学子暑期返乡志愿服务队走进童心港湾开展活动,邀请爱心企业对接帮扶童心港湾项目点,积极招募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加入童心港湾开展合作。指导各村(社区)共青团、妇联组织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

2.落实司法保护。联合镇派出所、司法所加强未成年人(留守儿童)保护工作。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加强法治宣传和安全教育。 依法打击利用留守儿童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预防和制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严惩杀害、伤害、性侵、虐待、拐卖等各类侵害留守儿童的违法犯罪行为。做好涉案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司法救助、跟踪帮扶等审判延伸工作。做好对留守儿童保护和犯罪预防的法治宣传、司法建议工作。完善留守儿童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法律援助,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

3.加强校园教育。落实义务教育保障长效机制,帮助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持续推进控辍保学工作。督促指导辖区学校做好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劳动教育等工作,引导留守儿童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督促指导各级各类学校落实对留守儿童在校期间各项权益的保护职责。推动落实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依法依规实施教育惩戒,加强对不良行为留守儿童学生的管理教育。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帮扶、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卫生保健等工作。

4.强化宣传教育。做好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宣传工作,督促指导有关部门将关爱留守儿童各项工作纳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重要内容。依法惩处利用网络从事危害留守儿童合法权益或身心健康的活动,开展预防迷网络的宣传教育。引导有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图书、报刊、电影、广播电视节目、 舞台艺术作品、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信息等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出版、制作、传播,查禁危害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违法信息。加强对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行为的监督管理。

5.实施“五老”关爱工程。组织动员村(社区)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离退休老同志发挥榜样带动和教育引导作用,结合“大手握小手,听党话、跟党走”等活动,深化帮扶帮教、春季捐资助学活动,帮助留守儿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关心、引领、帮扶和服务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成才。

6.落实属地责任。镇党委、各村(社区)党组织通过实地走访、全面排查、重点核查等方式,及时掌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加强家庭监护监督和指导。利用主题党日、“七一”走访、五必到五必访等党内活动制度,广泛动员党员干部、党员志愿者定期上门家访探访,开展各类关爱留守儿童的 走访慰问、志愿服务等活动,帮助解决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突出困难和问题。统筹本地群团组织力量,积极为留守儿童提供假期日间照料、课后辅导、心理疏导等关爱服务,确保留 守儿童得到暖心关爱和妥善照料。

7.保障活动资金。镇财政落实专项资金支持关爱留守儿童工作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镇党委成立“党建引领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任常务副组长,分管党建、教育的班子成员任副组长,驻村班子担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建办,由分管党建工作的班子成员兼任办公室主任,相关工作人员为办公室成员。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党建引领留守儿童关爱保护”过程中的各类困难问题。各村(社区)要切实担负起抓“党建引领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的主体责任,根据本地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分管同志具体抓,精心谋划、组织实施,推动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落地见效。

2.落实责任机制。建立“党建引领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调度通报、动态管理、督促检查制度。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发挥自身优势,对照各自的职责,积极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关爱服务。各村(社区)对辖区内各中小学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跟进,了解进程和效果。把“党建引领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作为各村(社区)书记年度党建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的重要项目,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加减分”重要内容,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在年度党建考核中给予加分或减分,对在“党建引领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过程中“两个作用”发挥效果明显、工作成效良好的单位,优先推荐评优评先。对思想上不重视,工作滞后、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明显的单位,采取约谈党组织书记、限期整改等措施,进行严肃处理。

3.强化示范引领。镇党政班子领导和各村(社区)主要负责同志要率先垂范,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每人挂点联系1至2名家庭条件困难的留守儿童,通过主题党日,“七一”、春节走访等形式,为留守儿童送温暖、送关怀,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要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充分运用报刊、网络等各类媒体,多渠道、多角度宣传关爱留守儿童的典型案例和先进事迹,营造社会高度关注、党员干部倾心投入、社会积极参与的浓厚氛围。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党建 保护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