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镇县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天镇县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天镇县职业技术学校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目录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1

二、入学要求....................................................................... 1

三、修业年限....................................................................... 1

四、职业面向....................................................................... 1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1

(一)培养目标.................................................................. 1

(二)培养规格.................................................................. 2

六、课程设置结构及要求............................................................. 4

(一)课程体系结构.............................................................. 4

(二)课程要求.................................................................. 5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35

(一)基本要求................................................................. 35

(二)学期教学环节分配........................................................ 35

(三)教学进度安排............................................................. 36

(四)教学课时结构分析表........................................................ 40

八、实施保障...................................................................... 40

(一)师资队伍................................................................. 40

(二)教学设施................................................................. 41

(三)教学资源................................................................. 43

(四)教学方法................................................................. 46

(五)学习评价................................................................. 47

(六)质量管理................................................................. 50

九、毕业要求...................................................................... 54

十、附录........................................................................... 55

(一)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说明............................................. 55

(二)本专业升学主要接续专业.................................................. 55

(三)修订变更记录............................................................. 55

(四)修订通知................................................................. 56


XXX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计算机应用(******)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三年

四、职业面向

职业范围一览表

所属专

业大类

所属专

业类

专业名称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

等级证书举例

71

电子与

信息大

****计算机类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操作员(3-01-02-05)打字员(3-01-02-04)

电子计算机(微机)装配调试员(6-08-04-07)

计算机检验工(6-26-01-32)计算机硬件技术人员 (2-02-13-01)

计算机软件技术人员

(2-02-13-02)

计算机等级证书二级网络设备安装与维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面向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在中小微企业从事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使用、维护、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软件与硬件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应用、信息处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素质、知识和能力。

1.素质要求

(1)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4)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5)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6)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和客观服务意识。

(7)具有计算机应用相关的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保护和质量规范意识。

(8)面对工作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能做出选择和决定等。

(9)在工作中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的能力。

(10)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

(11)具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

(12)具有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等。

(13)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等。

(14)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具有学习掌握技术的兴趣和意愿;具有工程思维,能将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的能力。

(15)具有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的能力。

(16)具有获取前沿技术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17)具有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

2.知识要求

(1)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2)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3)掌握计算机应用领域常用工具软件的基础知识。

(4)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5)掌握多媒体素材处理知识。

(6)掌握使用数据库工具开发计算机简单功能的知识。

(7)了解网页设计与制作的基础知识和规范要求。

(8)掌握计算机硬件拆装、系统组装的知识。

(9)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

(10)掌握服务心理与礼仪、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

(11)掌握中职相应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知识。

(12)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熟悉与本专业专业知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相关知识。

3.能力要求

(1)具有熟练的中英文录入能力,掌握文字排版技能。

(2)具有熟练操作计算机和应用办公软件的能力。

(3)具有计算机网络基础技能。

(4)具有计算机应用领域常用工具软件的应用能力。

(5)具有开发计算机简单功能应用的能力。

(6)具有多媒体素材处理、简单的动画设计能力。

(7)具有使用数据库工具开发计算机简单功能应用的基本能力。

(8)具有建立网站、制作网页的能力。

(9)具有计算机硬件拆装、系统组装和简单故障排除及维护的能力。

六、课程设置结构及要求

(一)课程体系结构

(二)课程要求

1.课程思政要求

(1)思想政治课程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健康人格核心素养教育为重点,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创新思政课程教学模式,中职阶段重在开展常识性学习。

(2)公共文化课

深度挖掘学校各专业语文、数学、英语、历史、体育、艺术等所有文化基础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文化基础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推动文化类课程与思政课建设形成协同效应。

1)语文、历史等课要利用课程中语言文字、传统文化、历史地理常识等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

2)数学、物理、信息技术等课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树立勇于创新、求真求实的思想品质。

3)体育与健康、艺术等课要加强对学生审美情趣、健康体魄、意志品质、人文素养和生活方式的培养。

4)外语课要加强对学生国际视野、国际理解和综合人文素养的培养。

(3)专业(技能)课

深度挖掘计算机应用专业(技能)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梳理每一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专业(技能)课程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素质、知识、能力培养要求,在课程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推动专业(技能)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相互配合的问题,推动专业(技能)课程与思政课教育形成协同效应。

2、课程教学内容要求

(1)第一课堂的课程

中等职业学校第一课堂的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

1)公共基础课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编码:GGJCK-01;课时:36学分:2

课程

目标

通过学习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理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现象;拥护党的领导,认同和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伟大祖国,自觉弘扬和实践爱国主义

精神,树立远大志向,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精彩人生

课程

内容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历史方位,“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坚定“四个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教学

要求

本课程的实施,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在教学实践中,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吸引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要创设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迪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引导其在活动体验、合作探讨中学习。给学生自主探讨、感悟内化、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志愿服务、社会调查、专题访谈、参观访问、实习实训以及各种职业体验等机会。借助信息技术优化整合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经历多样

化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在更广阔的环境中主动学习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编码:GGJCK-02;课时:36学分:2

课程

目标

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能结合活动体验和社会实践,了解心理健康、职业生涯的基本知识,正确认识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理解正确的职业理想对国家以及人生发展的作用,明确职业生涯规划对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性,懂得职业道德对职业发展和人生成长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职业观、就业观、创业观和成才观,强化无论从事什么劳动和职业,都要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意识,增强职业道德意识,确立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信念;学会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正确处理人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养成良好职业道德行为习惯,自觉践行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不断提升职业道德境界。具有健全人格素养的学生,应能够:具有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确立符合社会需要和自身实际的积极生活目标,选择正确的人生发展道路;能够适应环境、应对挫折、把握机遇、勇于创新,正确处理在生活、成长、学习和求职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增强调控情绪、自主

自助和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

课程

内容

基于社会发展对中职学生心理素质、职业生涯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让学生理解社会发展是实现人生梦想的客观环境,领会新时代为个人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确立符合时代要求的职业理想。理解和懂得职业生涯规划。学会从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中,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正确认识职业理想和现实的关系,直面困难和挫折,掌握抗挫折方法,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提高耐挫力。了解尊重个体生理及心理特点差异的重要性,掌握青春期的性心理知识,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辨析情绪的基本特征和成因,掌握合理的情绪调节方法,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做理性平和、自信乐观的人。了解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群及演变趋势,明确职业岗位对从业者心理素质和知识技能的要求,根据主客观条件制订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掌握提升职业素养的方法,奠定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理解父母、尊重长辈,感悟亲情对自我健康成长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作用,珍惜亲情,学会感恩。理解良好师生、师徒关系内容,学会正确处理师生、师徒关系掌握同学、同伴交往的正确方式,增强集体意识和团队意识。掌握应对校园暴力、预防艾滋病、拒绝毒品等相关知识、方法和策略。端正学习态度,学会时间管理,善于利用闲暇时间,培养多种兴趣。

提升信息素养,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教学

要求

本课程的实施,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在教学实践中,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吸引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要创设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迪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引导其在活动体验、合作探讨中学习。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心理和职业生涯规划问题,提高教学的针对性。给学生自主探讨、感悟内化、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志愿服务、社会调查、专题访谈、参观访问、实习实训以及各种职业体验等机会。借助信息技术优化整合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经历多样化的

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在更广阔的环境中主动学习

《哲学与人生》

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编码:GGJCK-03;课时:36学分:2

课程

目标

领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初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现象,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培育中职学生的政治认同,形

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程

内容

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讲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及其对人生成长的意义;理解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懂得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了解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积极面对人生遇到的矛盾。学会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认识和处理人生道路中的各种问题,理解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地位,领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性,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具有导

向作用,理解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

要求

本课程的实施,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在教学实践中,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的吸引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要创设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迪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引导其在活动体验、合作探讨中学习。要引

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道路中的各种问题,提高教学的针对性。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机会,理解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借助信息技术优化整合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经历多样化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在更广阔的环境中主动

学习

《职业道德与法治》

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编码:GGJCK-04课时:36学分:2

课程目标

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了解我国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践行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能够掌握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初步具备依法维权和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能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养成爱岗敬业、依法办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以道德和法律

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做恪守道德规范、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课程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理解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意义,领悟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对成长成才的意义。了解道德特点和作用,了解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主要内容,了解职业道德的内涵、特点及时代变迁,理解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了解劳动精神、劳模精神的内涵,理解新时代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的意义,了解职业礼仪与职业道德的关系,掌握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理解内省、慎独等修养方法在职业道德养成中的重要意义,懂得法治的科学内涵,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成,知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理解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理解我国宪法的地位、作用和基本原则;分析公民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的关系,懂得宪法实施的意义,阐释法律的特征和作用,分析法律与纪律的关系,了解违法行为的分类,理解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了解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分析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简述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解释犯罪的特征和构成要件,了解犯罪种类和刑罚的目的,自觉预防犯罪。了解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基本程序,懂得纠纷解决的诉讼及非诉讼方式,

学会依法维权,做守法好公民

教学

要求

本课程的实施,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培育学生的学科核

心素养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在教学实践中,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思想政治教育

规律和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的吸引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要创设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迪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引导其在活动体验、合作探讨中学习。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和法律问题,提高教学的针对性。通过社会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机会,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对成长成才的意义。借助信息技术优化整合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经历多样化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在

更广阔的环境中主动学习

《语文》

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编码:GGJCK-05;课时:198学分:11

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及语文综合实践等活动,在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几个方面都获得持续发展,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涵养职业精神,为适

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提供支撑

课程内容

中等职业学生语文课程主要选读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中外优秀文学作品;实用类文本的阅读与理解,日常社会生活需要的口头与书面的表达交流等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内容;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古代诗文;阅读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阅读反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品;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跨媒介信息的获取、呈现与表达;阅读有关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等典型人物的作品;职场

应用写作与交流;学习微写作;阅读科普作品等

教学要求

加强语言的感知、领会和情感体验,注重语言习得和感悟,掌握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在真实的生活和职业情境中,根据不同的交际对象和具体的语言运用情境,正确运用口语和书面语进行有效的表达与交流,具备适应学习与生活需要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结合生活和职业情境,判别语言运用的正误与优劣,力求准确、生动、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认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发现美、体验美的能力,阅读优秀文学作品,以及弘扬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作品,在审美体验的基础上开展审美鉴赏活动。运用联想和想象,欣赏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初步具

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鉴赏美、评价美的能力,并能运用口语和书面

语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效果和美感程度。在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体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增强热爱中华文化的思想感情,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培育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感受现代产业文化,在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拓展文化视野,理解文化的多样性,懂得尊重和包容,学习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化,提高吸收

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能力

《数学》

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编码:GGJCK-06课时:144学分:8

课程目标

通过学校数学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养成理性思维,敢于质疑,敢于思考的科学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加深对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生命价值的认识;通过数学的学习,理解数学基础知识,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的知识和运算规则;通过数学知识学习和数学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提高数学运算,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据抽象,数学分析和数学建模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逐步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分析事情,用数学语言表达事情。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

课程内容

中职学生数学课程分为三个模块,基础模块、拓展模块1和拓展模块2。基础模块包括基础知识,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拓展模块1是基础模块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包括基础知识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拓展模块2是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促进专业学习提升数学应用意识的。拓展内容包括。数学文化专题,数学建模专题,数学工具专题规划与评估专题数学与信息技术专题,数学与财经商贸专题。就以加工制造专

题,数学案例(数学与艺术,数学与体育,数学与精神,数学与天文,数学与投资等)

教学要求

数学课程教学实施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要遵循数学教育规律,围绕课程目标发展和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按照课程内容确定教学计划,创设教学情景,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数学课程特点,学生认知规律和专业特点,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参与式及

社会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增强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完成课程任务,教学要体现职

业教育特色,教学中要合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职

业素养

《英语》

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编码:GGJCK-07:课时:144学分:8

课程目标

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日常英语的基础上,围绕职场相关主题能应用所学的英语知识理解不同类型,语篇所传递的意义和情感,能以口头和书面形式进行基本沟通,能在这场中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交流。能理解英语在表达方式上体现出的中西思维差异,在了解中西思维差异基础上,能客观对待不同观点,作出正确价值判断。能了解世界文化多样性,能了解中外文化及中外企业文化来进行基本的跨文化交流,能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促进中华优秀文化传播。能多渠道获得英语学习资源,能有效规划个人学习,选择适合的学习

策略和方法,能监控,评价,反思和调控自己学习内容和建设,提高学习效率

课程内容

英语课程由基础,职业和拓展三个模块构成,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包括自我与他人学习生活,社会交往,社会服务,历史与文化,科学与技术,自然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等主题。职业模块是各专业学生限定学习的学习内容,包括求职应聘职场礼仪,职场服务,设备操作及时应用,职场安全,危机应对,职业规划

等。拓展模块是为满足学生继续学习和个性发展安排的任意选修内容,包括自我发展,

技术创新,环境保护等,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按主题组织教学

教学要求

应围绕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科核心素养与目标要求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制定教学计划,在教学中合理融入德育教育,教师应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设计合理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同时形成对外国优秀文化的正确认识,以及对中华优秀文化深刻认识,拓宽国际视野,坚定文化自信。根据教学目标,整合教学资源与学习资源,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目的明确,操作性强,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任务,开展活动导向教学。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同伴互助,合作学习的活动,引导学生在

解决真实问题与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提升职场语言沟通,思维差异感知,跨文化理

解和自主学习能力。要有效整合课程内容,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加强课程内容与专业教育职业生活的联系。有意识地。充分利用信息

技术构建真实开放、交互、合作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开展主动个性化的学习活动

《体育与健康》

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编码:GGJCK-08;课时:144学分:8

课程目标

体育健康课程教学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体育教学规律,始终以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为主要目标,以体育人增强学生体质,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喜爱并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学会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提升体育运动能力,提高职业体能水平,树立健康观念,掌握健康知识与职业相关的健康安全知识,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遵守体育道德规范和行为组织发扬体育精神,塑造良好的体育品格,增强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和团队

意识,使学生在运动能力,健康心理和体育精神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课程内容

体育与健康课程有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基础模块也包括体能和健康两个子模块,体能模块中有一般体能,专项体能和职业体能。拓展模块包括球类运动,田径

类运动,体操类运动,武术与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运动,新兴体育运动

教学要求

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体练习为主体,体现体育运动的实践性,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所引发的学科核心素养的侧重点,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积极进行教学反思的,以达到教学目标和学业水平要求

教师应在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养成文明心理以及集体主义教育等与体育运动密切相关的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与培养。充分发挥体育健康教育的提高沟通能力,增强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特殊作用。要注意体育运动及比赛情节的创设,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活动和比赛,激发学生提高运动技能的内在动力和竞争能力。探索在技能学习中融入学习知识和原理的方法。通过项目模块选修课堂分组教学,课堂分层教学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因材施教,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学有所获,学有所乐,都能体验体育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就是要掌握并运用发展力量、速度、耐力、协调、灵敏等素质的基本原理和多种练习方法,采用多样的方式进行体能教训,要保证体能练习的强度和密度,增强体

能练习的效果。教师要认真研究和分析教学中可能发生情况较好地掌握一般性和特殊

性情况,循序渐进地安排锻炼,规范课堂行为,确保场地器材安全,强化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确保教学安全。引导学生针对未来的职业掌握符合个人身体素质的职业体能锻炼方法,并融入个人体能锻炼计划中。教师要重视利用现代

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历史》

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编码:GGJCK-09;课时:72学分:4

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方法,能够将唯物史观应用于历史的学习和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指导思想。知道特定的史事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知道划分历史时间和空间的多种方式,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能够尝试搜集、整理、运用可见的史料,作为历史论述的证据,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现实问题。能够依据史实与史料对史事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对同一史事的不同解释加以评析,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史事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解释,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能够实事求是的认识和评价现实社会与职业发展中的问题。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传承民族气节。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课程

内容

历史课程包括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基础模块包括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拓展模块

包括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历史上的著名工匠

教学要求

教师应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树立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结合不同教学内容所蕴含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既要注重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某一方面的专门培养,也要注重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综合培养。要创新教学形式,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设与行业专业相近的教学情景,设计体验未来职场的教学活动,探索课堂教学与专业实习实训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在历史教学中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共享和交互能力创设历史情景,拓宽历史信息,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开展基于网络的项

目学习,模拟学习,微课学习,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艺术》

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编码:GGJCK-10;课时:36学分:2

课程

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目标是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学生通过艺术鉴赏与实践等活动,发展艺术感知、审美判断、创意表达和文化理解等艺术核心素养

1.通过课程学习,参与艺术实践活动,掌握必备的艺术知识和表现技能。运用观赏、体验、联系、比较、讨论等方法,感受艺术作品的形象及情感表现,识别不同艺术的表现特征和风格特点,体会不同地域、不同时代艺术的风采

2.结合艺术情境,依据艺术原理和其他知识对艺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描述、分析、解释和判断,丰富审美经验增强审美理解,提高审美判断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3.根据一个主题或一项任务,运用特定媒介、材料和艺术表现手段或方法进行创意表达,尝试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美化生活,具有创新意识与表现能力

4.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和理解作品,认识文化与艺术的关系。了解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热爱中华优秀文化,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尊重人类文化的

多样性

课程

内容

艺术课程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与义务教育阶段艺术相关课程

内容衔接,包括音乐鉴赏与实践和美术鉴赏与实践

教学

要求

音乐鉴赏与实践模块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聆听符合身心发展特点,具有精神高度、文化涵、艺术价值的中外经典音乐作品,体会其思想性、人文性和艺术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练习音乐基本技能,积累音乐感知经验

2.指导学生结合音乐情境,从创作目的、主题、形式、思想与情感等角度开展音乐审美活动。鼓励学生交流分享音乐审美经验,尊重并客观评价学生的音乐见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展批判性思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创设与音乐表现内容和情感相适应的教学氛围,指导学生运用音乐表现技巧,通过音乐游戏、演唱、演奏等活动,表达创作意图、信息及主题,增强音乐实践创新能力和音乐活动组织能力

4.通过比较中外经典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从多元文化的角度理解世界音乐文化的多

样性,认识中外音乐文化的共性与个性,体验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坚定文化自信

美术鉴赏与实践模块教学要求:

5.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具有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的中外经典美术名作,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各类优质美术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与呈现方式,增强视觉体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整体感受美术作品,发展美术感知能力

6.指导学生结合美术情境,从创作目的、主题、形式、结构、媒介、方法、思想与情感等角度开展美术鉴赏活动。鼓励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和专业学习开展美术实践,合作探究、交流分享美术审美经验,尊重并客观评价学生的美术见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展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7.创设与美术表现内容和情感相适应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及美术活动进行深入探究,认识美术创意表达的方式,积累美术表现经验,形成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表达能力

8.引导学生从多元文化的角度审视美术,理解世界美术文化的多样性。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中国美术发展的影响,传承与弘扬中华

民族的家国情怀与崇高的精神追求,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物理》

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编码:GGJCK-11课时:90学分:5

课程

目标

物理课程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重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在完成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基础知识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在以下几方面获得发展

1.了解物质结构、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形成基本的物理观念,能用其描述和解释自然现象,能解决实际问题

2.具有建构模型的意识和能力,并能根据实际问题需要,选用恰当的模型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能对常见的物理问题提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进行分析和推理,找出规律,形成结论:能运用科学证据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基于证据大胆质疑,能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追求技术创新

3.掌握实验观察的基本方法,能对记录的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和数据处理,得出正确结论: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具有规范操作、主动探索的意识和意愿,具有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及通过动手实践提高知识领悟的意识和能力了解物理在生

产、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的运用,初步具有工程思维和技术能力,能运用所学物理知识

和技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探究设计的意识,初步具有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验证方案收集证据、结果验证、反思改进的能力

4初步具有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品质:具有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和能力,能基于证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能倾听他人意见:了解物理与科技进步及现代工程技术的紧密联系,关心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了解我国传统技术及当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信念和初步行动:认识科学·技术·会环境的关系,形成节能意识环保意识,

觉行绿色生活理念,增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

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物理课程由基础模块、拓展模块一、拓展模块二三部分构成:

基础模块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建筑类、电工电子类、化工农医类等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是其他类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选修内容

拓展模块一分为机械建筑类、电工电子类、化工农医类三大类,是在基础模块的基础上,为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满足学生专业发展需要而分别设置的内容,是三大类相关专业学生的限定选修内容:拓展模块二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展示我国科技成就,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精选的内容,是各专业学生的任意选修内容。各地、各学校也

可根据地方资源、学校特色、专业需要及学生实际情况等,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教学

要求

物理课程教学实施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要遵循物理教育规律,围绕课程目标发展和提升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按照课程内容确定教学计划,创设教学情景,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数学课程特点,学生认知规律和专业特点,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参与式及社会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增强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完成课程任务,教学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教学中要合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职

业素养

《劳动教育》

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编码:GGJCK-12课时:36学分:2

课程

目标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培养要求,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认识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价值、创造财富、

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

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正确使用常见劳动工具,增强体力、智力和创造力,具备完成一定劳动任务所需要的设计、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涵与意义,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能够自觉自愿、认真负责、安全规范、坚持不懈地参与劳动,形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质。珍惜劳

动成果

课程

内容

职业学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其他课程要结合课程、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学校要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学校

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自主安排,以集体劳动为主

教学

要求

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要切实承担劳动教育主体责任,明确实施机构和人员,根据学校劳动教育需要,配备必要的专任教师,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不得挤占、挪用劳动实践时间。明确学校劳动教育要求,根据学生身体发育情况,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采取灵活多样形式,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统筹安排课内外时间,可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实施好劳动周,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全面客观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加强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建立公示、审核制度,确保记录真实可靠。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本》

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编码:GGJCK-18课时:72学分:4

课程

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认识,逐步形成对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自信

和自觉

课程

内容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全面推

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最本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新发展理念,人民当家作主,全面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总体国家安全观,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推

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从严治党

教学

要求

通过专题教育的方式实施教学,教师在组织专题教学活动时,采用教师讲授、专家讲座、亲历者讲述、时事解析、教学影片共享、社会调查等方式开展教学,也可以借助红色教育基地和信息化手段采用体验式手段完成教学,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内容,按照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体悟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科学编排不同学段分册内容和呈现方式,注重将系统性与学段针对性、严谨性与学生适宜性紧密结合,体系完整、重点突出、螺旋上升。通过学习,让学生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认识,逐步形成对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

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自信和自觉

《职业通用素养训练》

课程性质:限定选修课课程编码:GGJCK-13;课时:36学分:2

课程

目标

认识职业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能力,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精神与工匠精神、职场沟通表达能力、职场逻辑思维能力、职场信息处理、职场

礼仪、职场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课程

内容

主要包括:

认知职业核心素养:职业核心素养相关概念、职业核心素养的现状与作用、职业核心素养的培育

职业道德与传统文化:职业道德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从传统文化看职业道德、传统文化进校园

职业意识与职业幸福感:职业意识与职业幸福感关系、影响职业幸福感形成的因素、职业幸福感的形成

职业精神与工匠精神:认识职业精神与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意义、工匠精神的培养

职场沟通表达能力:语言沟通、网络沟通、跨文化沟通

职场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超级记忆术、团队思维

职场信息处理:信息的确定与获取、信息的加工与传递、信息分析与预测

职场礼仪:礼仪的含义与作用、学习礼仪的途径与方法、职场礼仪训练

职场团队合作能力:认识团队、团队协作注意点、团队建设

创新创业能力: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准备、创新的含义、创新能力训练

教学

要求

建立以以理论介绍、行为训练和实战应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开展通用职业素质教学。采用体验式学习理念和发展式教学理念,实施情景模拟训练。“体验激发情绪、行为改变认知、习惯积淀品质”,三者有机结合,共同构成行为训练的核心理念。通过反复训练,持续强化,巩固训练效果,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应对模式和认知模

式,并形成习惯,逐步积淀内化为稳定的通用职业素质

《党史》

课程性质:限定选修课课程编码:GGJCK-14;课时:36学分:2

课程

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掌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并进一步提高学生联系实际、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课程

内容

包括中国共产党创党历史、国共合作大革命历史、土地革命战争历史、抗日战争历史、解放战胜历史、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历史、全面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文化

大革命、改革开放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学

要求

本课程建议采用教师讲授、专家讲座、亲历者讲述、时事解析、教学影片共享、社会调查等方式开展教学,也可以借助红色教育基地和信息化手段采用体验式手段完成

教学

《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

课程性质:任意选修课课程编码:GGJCK-15;课时:18学分:1

课程

通过人文素养主题教育让学生了解金融知识、社会责任、人口资源、管理知识等方

目标

面的知识,了解金融知识、社会责任、人口资源、管理知识研究过程,了解金融知识、社会责任、人口资源、管理知识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

通过科学素养主题教育让学生了解安全教育、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海洋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安全教育、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海洋科学研究过程,了解安全教育、

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海洋科学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

课程

内容

人文素养教育内容包括:金融知识、社会责任、人口资源、管理知识等知识

科学素养教育内容包括:安全教育、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海洋科学等知识

教学

要求

通过专题教育的方式实施教学,教师在组织专题教学活动时,要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环境发展紧密结合,并结合专业相关知识和行业企业现状。运用案例

教学,采用信息化手段展示视频、图片,提高专题教学的效果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课程性质:任意选修课课程编码:GGJCK-16;课时:18学分:1

课程

目标

培养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自觉地宣传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

内容

主要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绘画、雕塑、书法、戏剧、节日等,了解仁义教化,顺

应自然,慈悲、大爱等传统文化

教学

要求

教师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利用视频、实物、录像、现场参观等形式介绍绘

画、雕塑、书法、戏剧、节日等传统文化,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效果

《书法》

课程性质:任意选修课课程编码:GGJCK-17;课时:18学分:1

课程

目标

要求学生了解书法艺术的性质、特点;了解书法历史概况;了解主要书体的艺术特点和书写技法;掌握书法美学的基础理论,鉴赏书法作品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以培养

感受书法美的敏感,提高书法审美水平

课程

内容

包括书法概述及学习方法、学会识别楷行隶草篆五种字体、楷书偏旁部首的写法、楷书的结构法、行书的结构法与书写技巧、草书的欣赏与阿拉伯数字、美术字的书写

方法、书法作品欣赏与创作常识

教学

要求

本课程授课内容以讲授为主,讲练结合,教学中多结合例字、书法作品,及辅助性

挂图展开,可播放一定视频课件

2)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技能)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习实训课程。

专业(技能)课程是支撑学生达到本专业培养目标,掌握相应专业领域素质、知识和能力的课程。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符合国家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相关文件规定,强化对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的支撑,并融入有关国家教学标准要求,融入行业企业最新技术技能,注重与职业面向、职业能力要求以及岗位工作任务的对接。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确定了专业核心课程,并明确教学内容及要求。专业课程设置中要注重引导和体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实习实训是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认知实习、综合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内容。严格落实国家发布的有关专业顶岗实习标准,严格执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组织实习实训教学活动。

通过实习实训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理解和执行任务的能力、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能力,积极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同学们运用本专业主要设备的操作能力,熟悉本专业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理解和熟悉本专业工作岗位的各种规章制度,培养良好的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基本职业态度、职业素养,增强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职业劳动技能水平,培育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认同企业和行业的相关文化,在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专业能力。

本专业(技能)课程主要教学要求如下:

《常用工具软件》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课程编码:******--01;课时:90学分:5

课程

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学生能够掌握常用工具软件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各类工具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具备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解决各类计算机软件问题的初步能

力,也为未来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

内容

本课程介绍的常用工具软件包括:音频/视频工具、网络应用工具、系统安全工具、图形编辑工具、文档翻译工具、高级图像工具、光盘管理工具、磁盘维护工具、系统

维护工具、通信娱乐工具等

教学

要求

教师应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树立基于常用工具软件课程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要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索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训相融合的教学模式,选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针对性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设与行业专业相近的教学情景,设计体验未来职场的教学活动,教师应在课程教学中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丰富学

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图形图像处理》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课程编码:******--02;课时:90学分:5

课程

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主要是通过“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式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图形图像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平面设计的岗位要求,能够承担平面设计中的工作任务。同时培养忠于职守、善于沟通、诚实守信、勇于开拓、吃苦耐劳的品质,为

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程

内容

主要包括图形图像绘制、图像合成、特效制作、产品效果图处理和网页图像处理等

内容

教学

要求

教师应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树立基于课程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要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索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训相融合的教学模式,选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针对性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设与行业专业相近的教学情景,设计体验未来职场的教学活动,教师应在课程教学中

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网页设计与制作》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课程编码:******--03;课时:72学分:4

课程

目标

本课程以当前流行的网页制作工具为例,使学生掌握HTML语言及常用技巧。网页设计是一个综合的艺术,除了基本页设代码外,还有图像、声音等综合运用,本课程

介绍流行软件Dreamweaver,使学生掌握网页制作方法

课程

内容

本课程主要讲解网站的规划、设计、构建、测试与发布。主要内容:站点管理、基本网页的制作,表格、框架、层布局网页和利用CSS美化网页,表彰网页的制作、使用库和模板来高效地制作网页、使用行为制作动感特效网页、在网页中插入多媒体以

及动态网页的制作

教学

要求

教师应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树立基于课程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要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索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训相融合的教学模式,选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针对性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设与行业专业相近的教学情景,设计体验未来职场的教学活动,教师应在课程教学中

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课程编码:******--04;课时:144学分:8

课程

目标

本课程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理论知识学习,理解信息技术信息社会的概念和信息社会特征的规范掌握信息技术社与系统操作,网络应用,图文编辑,数据处理程序设计,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信息安全和人工智能等相关知识与技能,综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生产、生活和学习情境中的各种问题,培养学生符合时代要求的信息素养和适应职业发展需要的信息能力。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能力,不断强化认知,合作创新能力,培养不同职业岗位和任务情景中应用信息

技术解决问题的综合技能。为职业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课程

内容

本课程由基础和拓展两个模块构成,基础模块包含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网络应用、图文编辑、数据处理、程序设计入门、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信息安全基础、人工智能等内容。拓展模块包括计算机与移动终端维护、小型网络系统搭建、实用图册制作、三维数字模型绘制、数据报表编制、数字媒体创意演示文稿制、作个人网站开设、信息安全保护、机器人操作等专题。

教学

要求

教师应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树立基于课程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要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索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训相融合的教学模式,选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针对性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设与行业专业相近的教学情景,设计体验未来职场的教学活动,教师应在课程教学中

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多媒体制作》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课程编码:******--05;课时:90学分:5

课程

目标

本课程以多媒体制作软件使用为主、培养学生影视动画设计能力以及多媒体产品

制作技能。

课程

内容

本课程主要讲解常见多媒体外部设备的认识与简单操作、文本素材的采集与处理、图形绘制与编辑、图像工具软件应用、声音的录制、播放、保存、Authorware基本

操作、多媒体创作综合应用、光盘制作等内容。

教学

要求

教师应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树立基于课程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要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索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训相融合的教学模式,选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针对性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设与行业专业相近的教学情景,设计体验未来职场的教学活动,教师应在课程教学中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丰富

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数据库应用基础》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课程编码:******--06;课时:72学分:4

课程

目标

本课程的目的是向学生介绍数据库的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数据库设计思想,以及使用小型或中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完成基本的数据操作,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数据库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为进一步理解数据库打下

基础

课程

内容

本课程包含数据库原理与Access数据库的应用两个方面的内容,课程的重点是Access数据库的应用原理部分以数据库技术的实际应用为目标,重点讲述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应用部分以当代数据库应用开发的主要方法为主,

介绍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步骤和范例。

教学

要求

教师应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树立基于课程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要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索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训相融合的教学模式,选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针对性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设与行业专业相近的教学情景,设计体验未来职场的教学活动,教师应在课程教学中

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计算机网络基础》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课程编码:******--07;课时:108学分:6

课程目标

认识和理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构成;能认识计算机网络硬件;了解网络规划与布线;具备网络操作系统安装和设置的基本职业能力;能组建基本的局域网,能创建网络基本应用,有因特网应用的基本能力,了解网络安全及管理,能进行简单网络维护,

在学习专业课程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认真负责的职业习惯

课程内容

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概况、基本概念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以及数据通信的有关基础知识。。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组

成,数据通信基本概念、OSI、TCP/IP参考模型和局域网常用通信协议;计算机局域

网的组网技术,内容主要包括局域网的构建、局域网中所使用的传输介质、网络设备

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简单介绍Internet的基本知识网络安全基础

教学要求

执行课程标准,树立基于课程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要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索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训相融合的教学模式,选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针对性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设与行业专业相近的教学情景,设计体验未来职场的教学活动,教师应在课程教学中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

的深度学习

《数字影音编辑与合成》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课程编码:******--08;课时:90学分:5

课程目标

通过一系列学习任务的操作训练,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数字影音采集、编辑与合成的基本知识与业务规范,熟悉数字影音采集与编辑的专业级硬件设备与软件,掌握录音、音效处理与合成、视频采集、图片和音频素材导入、影像编辑、影视特效制作、

配音配乐、字幕制作、影音输出等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对数字影音编辑与合成的兴趣

课程内容

全课程共20个项目,前17个项目都有对应的项目拓展内容,对讲解的知识点进行了拓展和补充,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操作的熟练度。根据认知规律,本课程首先通过二维合成功能的介绍,让读者了解AE影视合成制作的基本制作流程和方法,接着介绍了AE功能强大的三维合成功能,对摄像机、灯光的使用进行了详细阐述。接下来对AE的文字动画及预置文字动画、Mask遮罩、路径描边、键控抠像、调色、粒子系统、跟踪和稳定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后3个项目分别从综合特技、片头制作、栏

目包装等几方面对商业影视制作的实战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内容涵盖了国家职业资

格认证考核的内容,适用于“双证书”教学与实践

教学要求

教师应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树立基于课程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要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索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训相融合的教学模式,选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针对性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设与行业专业相近的教学情景,设计体验未来职场的教学活动,教师应在课程教学中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

课程性质:专业(技能)限定选修课课程编码:******--09;课时:90学分:5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设备上架,以及交换机、路由器、无线局域网设备、网络安全产品的基础配置、安装和调试技术,能完成网络设备选型、交换网组建、广域网接

入、网络安全访问控制、无线网接入等常用网络组建与运维工作任务

课程

内容

本课程主要包含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无线设备的安装、配置、调试与维护的

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训操作方法

教学要求

教师应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树立基于课程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要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索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训相融合的教学模式,选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针对性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设与行业专业相近的教学情景,设计体验未来职场的教学活动,教师应在课程教学中

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本课程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结合中职学生学习特点,遵循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落实课程思政要求,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结合更高层次人才培养需要,根据相关专业教学标准中本课程的内容与要求,合理设计如下学习单元和教学活

动,并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相应要求

《综合布线》

课程性质:专业(技能)限定选修课课程编码:******--10;课时:36学分:2

课程

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训练学生运用综合布线国家规范、标准进行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施

工、测试验收的能力

课程

内容

包括综合布线产品、设计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工程验收等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教师应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树立基于课程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要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索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训相融合的教学模式,选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针对性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设与行业专业相近的教学情景,设计体验未来职场的教学活动,教师应在课程教学中

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工业产品设计inventor》

课程性质:专业(技能)任意选修课课程编码:******--11;课时:36学分:2

课程目标

理解《inventor》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其使用的基本命令、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达到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提高设计应用

与开发能力

课程

内容

包括工业产品零件设计、部件设计、工程图及设计表达

教学要求

教师应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树立基于课程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要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索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训相融合的教学模式,选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针对性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设与行业专业相近的教学情景,设计体验未来职场的教学活动,教师应在课程教学中

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计算机辅助制图》

课程性质:专业(技能)任意选修课课程编码:******--12;课时:36学分:2

课程

目标

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掌握计算机绘图方法与技巧

课程

内容

内容包括:绘制二维图形、编辑图形、尺寸标注、实用辅助工具/功能、工程制图的

准备工作与设置、典型机械零件设计、简单建筑图和网络施工图的绘制等。

教学要求

教师应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树立基于课程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要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索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训相融合的教学模式,选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针对性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设与行业专业相近的教学情景,设计体验未来职场的教学活动,教师应在课程教学中

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课程性质:专业(技能)任意选修课课程编码:******--13;课时:36学分:2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的新概念、名词及术语;了解计算机各部件的发展特点:熟悉各部件主流厂家和产品;会对计算机进行基本的硬件、软件的安装与维护;能够处理常见的计

算机软、硬件故障

课程内容

包括计算机基本知识、系统组成与使用常识、CPU、主板、内存、硬盘、显卡、显示器、鼠标、键盘、声卡、音像、电源等设备的认识与选购、计算机组装、BIOS设置、

硬盘分区、系统安装、硬件驱动、应用软件安装、维护与保养等内容

教学要求

教师应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树立基于课程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要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索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训相融合的教学模式,选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针对性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设与行业专业相近的教学情景,设计体验未来职场的教学活动,教师应在课程教学中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计算机数据恢复技术与应用》

课程性质:专业(技能)任意选修课课程编码:******--14;课时:36学分:2

课程

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学生能够掌握数据恢复技术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数据

恢复技术,具备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对丢失的数据和无法读取的数据进行恢复的能力

课程

内容

包括硬件常见故障排除、使用数据恢复机恢复数据、修复FAT文件系统下的数据、

修复NTFS下的数据、修复ExFAT文件系统下的数据、使用其他技术恢复数据

教学要求

教师应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树立基于课程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要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索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训相融合的教学模式,选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针对性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设与行业专业相近的教学情景,设计体验未来职场的教学活动,教师应在课程教学中

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认知实习》

课程编码:******--15;课时:1周(30课时)学分:1

认知实习

目标

通过认知实习了解实习单位文化,学习员工吃苦耐劳,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了解单位工作规范和工作制度,了解单位工作的硬件设备和软件,了解单位对应的岗位工

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标准等内容

认知实习

内容

认知实习包括的内容:工作岗位的一般要求;工作环境的基本条件;目前在岗位工作的人们对职业岗位的认识和理解;企业或公司对员工的基本要求

认知实习

要求

认知实习是对书本知识的巩固加深。需要到工作岗位的环境去参观,去了解今后将要工作(实习)的环境,增加对将要从事的职业岗位的初级认识,只有学生积极参加认知实习,对未来工作岗位、工作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才能有针对性的继续学习。教师要认真选择认知实习的单位,依据认识实习计划,设计认知实习方案,组织好认知实习活动,科学评价学生认知实习成绩

《校内综合实训》

课程编码:******--16;课时:10周(300课时)学分:10

综合实训目标

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在专业实训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系列生产性综合实训项目,增强学生对计算机行业的认识,提高专业技能,培养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培育沟通合作能力和责任意识,为学生获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参加顶岗实习、毕业就业

打下坚实基础

综合实训

内容

包括自动化办公及办公设备维护、商品广告设计、网站设计、小型局域网规划与搭建等项目

综合实训要求

教师应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树立基于课程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要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索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训相融合的教学模式,选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针对性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设与行业专业相近的教学情景,设计体验未来职场的教学活动,教师应在课程教学中

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岗位实习》

课程编码:******--17;课时:20周(600课时)学分:20

顶岗实习

目标

通过跟岗实习,让学生完整的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熟悉企业基本业务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从而系统的理解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顶岗

实习

内容

跟岗实习是本专业重要的专业实习教学环节,通过对本专业跟岗实习项目学习以后,

进行专业技能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热爱劳动、遵守纪律的品德,培养专业素养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顶岗实习要求

严格按照本专业的《专业顶岗实习标准》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开展顶岗实习。要聘请企业有经验、责任心强的对应岗位现场操作人员作为学生的师傅,签订师徒协议,负责学生安全与日常管理。并对学生的现场实训进行全面的指导。校内本专业的专业教师,负责实训日志的收发和检查,学生日常安全及上岗的核查,最后对

学生的跟岗实习成绩的评定和汇总等工作

3)校本课程

《入学教育》

课程编码:******--18;课时:0.5周(15课时)学分:0.5

入学

教育

目标

是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为使他们尽快适应校园生活,树立新的人生目标,提高心理素质,强化专业意识,培养专业兴趣,遵守校规校纪,调整好心态,为学生顺利完

成中职学业奠定良好的基础的教育

入学

教育

内容

主要包括爱校教育、专业教育、适应性教育、纪律教育、安全教育、卫生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前景教育

入学

教育

要求

通过讲授、辅导、座谈、实地考察、现场体验等方式,让新生了解学校、了解职业教育、了解专业、了解环境、了解学习方法、了解管理要求,尽快适应环境、转变成

才观念和学习方法,确立奋斗目标,规划好中职阶段学习生活蓝图

《军事教育》

课程编码:******--19;课时:0.5周(15课时)学分:0.5

军事

教育

目标

通过军事教育和训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国防意识

军事

教育

内容

军事教育和训练环节,采取多种军事教育和训练方式,进行列队练习,执行纪律条令,行为养成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提高学生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学生

吃苦耐劳、爱国、友善、诚实的品质

军事

教育

要求

1.军训领导小组要认真组织、积极筹备,周密、认真落实,保证学校军训工作的圆满完成

2.军训领导组成员要深入细致地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经常深入训练场配合部队教官工作,确保军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3.各班主任要跟班协助管理,重点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4.集中训练期间,要求所有参训学生必须严格遵守校规校纪,加强组织纪律性,严格遵守军事化教学秩序,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要做到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尊重教官,刻苦训练学生因身体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军训的,需向学生处汇报,并请假

5.军训结束,学校和教官共同评选出军训先进班级和军训小标兵

6.班主任要布置学生认真写好日记,并及时收集、批阅、组织一定范围的学习、宣

传和交流

(2)第二课堂活动内容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教职成厅〔2019〕7号)文件精神和山西省教育厅关于落实“文明风采”活动的实施要求,制定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第二课堂活动”方案。

计算机应用专业“第二课堂活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紧紧围绕育人目的设计开展德育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计算机应用专业“第二课堂活动”坚持活动育人、实践育人、以文化人,将“第二课堂活动”纳入学校整体德育工作中,引导全体学生广泛参与,让每位中职生在校期间至少加入一个学生社团、发展一项兴趣爱好、参加一次竞赛竞技、参与一项志愿服务、展示一项才艺特长。注重人人参与,达到育人实效。

第二课堂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在开发情商,陶冶情操,塑造人格,激发潜能,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贯彻立德树人、教学为主、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就要丰富和发展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丰富学校校园文化内容,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和创建学校特色,进一步强化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努力实现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本专业第二课堂按照学校学期班会计划、德育活动计划等。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基本要求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三年制中职每学年教学时间40周,周学时一般为28,三年总学时数为3294,顶岗实习一般按每周30学时计算。每学时不少于45分钟。

学分与学时的换算:18学时计为1个学分,军训、入学教育、社会实践、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毕业教育)等,以1周为1学分。

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1/3。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必修课程的内容和总学时数。中职选修课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均应不少于10%。

学生顶岗实习一般为6个月,(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工学交替、多学期、分段式等多种形式组织实施。)

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成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行业企业认知实习应安排在第一学年。

(二)学期教学环节分配

表教学环节分配表

教学活动

学期

入学

教育

军事

教育

社会实践

认识实习

综合实训

顶岗实习

考试

理论

教学周时数

学期

教学总周数

备注

1

1

18

20

1

1

18

20

1

1

18

20

1

1

18

20

10

10

20

20

20


(三)教学进度安排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学分

学期

考核方式

备注

1

2

3

4

5

6

18

18

18

18

18

20

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

基础

GGJCK-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6

30

6

2

2

考试

GGJCK-02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36

28

8

2

2

考试

GGJCK-03

哲学与人生

36

34

2

2

2

考试

GGJCK-04

职业道德与法治

36

32

4

2

2

考试

GGJCK-05

语文

216

117

99

12

4

4

4

考试

GGJCK-06

数学

216

196

20

12

4

4

4

考试

GGJCK-07

英语

216

180

36

12

4

4

4

考试

GGJCK-08

体育与健康

144

36

108

8

2

2

2

1

1

考查

GGJCK-09

历史

72

72

0

4

2

2

考试

GGJCK-10

艺术

36

18

18

2

2

考试

GGJCK-11

物理

90

45

45

5

3

2

考试

GGJCK-12

劳动教育

36

6

30

2

1

1

考查

小计

1098

722

376

65

22

21

18

3

1

0

公共

选修

GGJCK-13

职业通用素养训练

36

18

18

2

2

考查

限选课

GGJCK-14

党史

36

36

0

2

1

1

考查

限选课

GGJCK-15

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

讲座

18

18

0

1

0.5

0.5

考查

三选二隔周上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学分

学期

考核方式

备注

1

2

3

4

5

6

18

18

18

18

18

20

GGJCK-16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18

18

0

1

0.5

0.5

考查

一节

GGJCK-17

书法

18

18

0

1

0.5

0.5

考查

小计

108

90

18

6

4.5

2.5

0

0

0

0

合计

1206

812

394

71

26,5

23,5

18

3

1

0

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

核心

******--01

常用工具软件

90

36

54

5

5

实操+

考试

******--02

图形图像处理

90

36

54

5

5

实操+

考试

******--03

网页设计与制作

72

36

36

4

4

实操+

考试

******--04

计算机应用基础

144

72

72

8

4

4

实操+

考试

******--05

多媒体制作

90

36

54

5

3

2

实操+

考试

******--06

数据库应用基础

72

36

36

4

4

实操+

考试

******--07

计算机网络基础

108

54

54

6

3

3

实操+

考试

******--08

数字影音后期制作

126

54

72

7

7

实操+

限选课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学分

学期

考核方式

备注

1

2

3

4

5

6

18

18

18

18

18

20

考试

小计

792

360

432

44

10

17

12

5

0

0

任意

选修

******--09

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

126

54

72

7

7

实操+

考试

限选课

******--10

综合布线

126

54

72

7

7

实操+

考试

限选课

******--11

inventor

36

18

18

2

2

实操+

考试

二选一

******--12

计算机辅助制图——

AutoCAD

36

18

18

2

2

实操+

考试

******--13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36

18

18

2

2

实操+

考试

二选一

******--14

计算机数据恢复技术

与应用

36

18

18

2

2

实操+

考试

小计

396

180

216

22

0

0

0

11

11

0

合计

1188

540

648

66

10

17

12

16

11

0

入学教育

30

10

20

1

考查

军事教育

考查

认知实习

30

0

30

1

考查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学分

学期

考核方式

备注

1

2

3

4

5

6

18

18

18

18

18

20

社会实践

60

0

60

2

考查

综合实训

300

0

300

10

考查

顶岗实习

600

0

600

20

考查

总计

3414

1362

2052

171

36.5

40.5

30

19

12

0

说明:“√”表示相应课程开设的学期。


(四)教学课时结构分析表

类别

总学时

占%

课程类别

学时数

占%

备注

理论学时

1382

39.89

公共课

公共基础必修课

722

23.78

公共选修课

90

2.64

专业课

专业核心课

360

10.54

专业选修课

180

5.27

其它

入学教育、军训

30

0.88

小计

1382

40.48

实训实习学时

2032

60.11

公共课

公共基础课

376

11.01

公共选修课

18

0.53

专业课

专业核心课

432

12.65

专业选修课

216

6.33

社会实践

60

0.88

认知实习

30

0.88

综合实训

300

8.79

顶岗实习

600

17.57

小计

2032

57.47

合计

3414

100

3414

100

备注

1.本专业总学时3414,符合教育部要求的3000以上。2.本专业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为1418,占总学时的36.07%,符合教育部1/3的要求。3.本专业选修课学时为432,占总学时的13.11%,符合教育部10%的要求。

八、实施保障

计算机应用专业需要优化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资源、质量保障和服务保证等保障措施与机制。满足本专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的要求,满足本专业教学安排的需要,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积极吸收行业企业参与。

不断完善保障措施,调动教育教学过程中涉及人员、资源的充分投入,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的“三全”育人机制的落实,为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持续性的制度机制保障。

(一)师资队伍

本专业要按照以德为先、崇尚技术、培养名师、打造团队的理念,顶层设计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将师资队伍分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四种类型进行持续建设。

按照内引外培、专兼结合的原则,对照行业标准和本专业教学要求,以职业素养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为重点,突出教师信息化素养为抓手,加强团队双师素质培养,加大具有行业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的引进,促进双师结构的优化,努力建设高水平的专业教学团队。本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75%以上。教师要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德施教、立德树人,刻苦钻研、教学相长,尊重宽容、严爱相济,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本专业年招生规模约211人,在校生总数约546人。生师比不高于20:1。

教师队伍数量结构一览表

专任专业教师

其中

兼职教师数量

其中

高级讲师

讲师

其它

高级

职称

中级

职称

其它

4

1

2

1

2

0

1

1

专业“双师型”教师

4

专业带头人

骨干教师

2(企业1)

4

(二)教学设施

教学设施基本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实施需要,其中实训(实验)室面积、设施达到国家发布的本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仪器设备配备规范)要求。信息化条件保障应能满足专业建设、教学管理、信息化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本专业配备了校内实训室和建立的校外实训基地。

1.教室

(1)教室网络条件

教室、实训场所、办公室都接入千兆校园网络,互联网接入带宽达到1000M。(2)教室多媒体教学资源条件

教室、实训场所都配备投影机、触控大屏、音响设备等多媒体设备。

(3)教室学生信息化学习条件

学校配备计算机机房。

2.校内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室是实训教学场所,是实训教学的基本保障,是专业教育教学最重要的平台,是配合理论教学而设置的为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而提供的基本硬件,包括实训场所、实训现场环境、实训设备器材、实训教学指导人员、实训教学方案、实训指导书等。所有实训都是在可控制的状态下,按照人才培养规律和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的过程。实训室建设要求实训环境仿真,实训过程真实,实训技术先进,实训项目具有典型性,实训内容更加综合,实训基地管理规范。

校内实训室明细表

序号

实训室

主要设备名称

数量

工位数

1

计算机基础实训室

电脑

102

102

2

计算机检测与维修实训室

计算机故障维修智能检测平台、数据恢复

平台、台式机功能板、笔记本功能板

1

6

3

计算机网络搭建实训室

电脑显示器、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拓扑连接器、串口v35线缆、POE

配适器、故障检测、机柜、工作台

6

24

4

综合布线实训室

铜缆实训机架、铜缆实训台、光缆实训机

架、光缆实训台、综合实训平台、铜缆展

示柜、光缆展示柜、工具展示柜、光纤熔

接机、光纤热熔工具箱、光纤冷接工具箱、

铜缆工具箱、操作台

8

16

3.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是本专业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由企业提供实训场所和实训资源,具有一定规模且相对稳定,能够提供学生直接参加校外生产和实际工作的重要训练场所。校外顶岗实习是本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育特色的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学生通过校外顶岗实习,巩固所学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表校外实训基地明细表

序号

合作单位(企业)

单位所在地

可顶岗实习

岗位数

1

XXXXXXX广告服务中心

XXXX

20

2

XXXXXX科技中心

XXX

20

3

XXXXX科技文化用品经销处

XXX

10

4

XXXXX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XXX

20

5

XXXX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XXX

10

(三)教学资源

专业教学资源应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和自主学习、教师教学研究、教学实施和社会服务需要。

1.教材选用

严格执行国家《职业教育教材管理办法》和省区、市教育主管报名关于教材选用的有关要求,依据学校专业教材选用制度。文化基础课选用国家指定教材,专业(技能)课主要使用国家“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教材。校本课程可以根据需要组织编写和使用特色的校本教材。

表专业(技能)课程教材选用清单

序号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出版社

教材ISBN

主编

教材级别

1

******--01

常用工具软件

人民邮电出

版社

978-7-115-3

9140-7

蔡英、蔺

抗洪

“十二五”国

家规划教材

2

******--02

图形图像处理

电子工业出

版社

978-7-121-2

4954-9

温晞

“十二五”国

家规划教材

3

******--03

网页设计与制作

电子工业出

版社

978-7-121-3

4655-2

杨杰

“十二五”国

家规划教材

4

******--04

计算机应用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

978-7-04-03

3261-2

周南岳

中等职业教育

课程改革国家

规划新教材

5

******--05

多媒体制作

多媒体技术应用

978-7-30-40

4833-4

宫强

中职教育技能

人才培训创新

教材

6

******--06

数据库应用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

978-7-04-05

6705-2

张巍、张

岚、黄渝

“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

7

******--07

计算机网络基础

重庆大学出版社

978-7-56-24

4757-3

钟勤

中等职业教育

计算机专业系

列教材

8

******--08

数字影音后期制

电子工业出

版社

978-7-121-3

7008-3

刘焕兰

职业教育规划

教材

9

******--09

网络设备安装与

调试

电子工业出

版社

978-7-121-2

9286-6

陈颜

“十二五”国

家规划教材

10

******--10

综合布线

电子工业出

版社

978-7-121-3

7258-2

闫战伟

职业教育规划

教材

11

******--11

inventor

电子工业出

版社

978-7-121-3

4575-3

潘玉山、

王晓瑶

职业教育规划

教材

12

******--12

计算机辅助制图

——AutoCAD

机械工业出

版社

978-7-111-3

8416-8

刘魁敏

职业教育规划

教材

13

******--13

计算机组装与维

电子工业出

版社

978-7-121-3

4671-2

段欣

“十二五”国

家规划教材

14

******--14

计算机数据恢复

技术与应用

机械工业出

版社

978-7-111-5

9623-3

乔英霞、

孙昕炜

“十三五”国

家规划教材

2.图书文献配备

本专业具有文化基础课学习的纸质图书近1500册,杂志2余种,报纸1种。电子图书近2000册。

3.数字资源配备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健康发展,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的建设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广大教师利用互联网等数字化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已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

1)积极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项目等仿真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以利于规范学生操作流程,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素质。

3)建立习题库及答案,以利于学生复习和巩固知识。

4)建立学生资料库,推荐国内与专业有关的网站地址,积极引导与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资料查询等能力。

5)校企合作开发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校企合作,探索实践“工学”交替的模式,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教学需要。

6)购买优质教学资源,服务专业教育教学活动。

表专业教学资源一览表

课程名称

教学

课件

微课件

微视频

实训任务和指导书

试题库

行业资料

自制

共享

自制

共享

常用工具软件

图形图像处理

网页设计与制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

多媒体制作

数据库应用基础

计算机网络基础

数字影音后期制作

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

综合布线

inventor

计算机辅助制图——

AutoCAD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计算机数据恢复技术

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

教师要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要求、学生能力与教学资源,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达成预期教学目标。

公共基础课程模块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具有很强的基础性,是学习、理解、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教学过程中,以语言传递知识信息为主的教学内容,主要采取讲述法、讲解法、讲演法、讨论法、归纳法、演绎法、问题引导法、设疑解释法、点拨法、引导探索法等教学方法,以直观感知为主动的教学内容,主要采用演示法、参观法、分析法、比较法等教学方法,以培养态度、情感、价值观为主的教学内容,主要采用欣赏法、实践法、沟通交流法、榜样示范法等教学方法。

专业技能课程模块是从事本专业职业岗位工作,成为岗位熟练工作人员,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知识的学习与应用,以知识训练和能力培养相结合,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采用示范演示法、参观观察法、引导探究法、讨论法、分析总结法、讲解练习法等教学方法,以激发、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倡老师运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实践和活动模块(第二课堂)建议多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构建职业能力整体培养目标体系,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来保证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实现。通过一体化教学,可以实现教学从“知识的传递”向“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转变;教师从“单一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室内外专业教室、实习基地”转变;教学手段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从而以“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实用性。

(五)学习评价

1.实施全方位的“多元化”评价模式

(1)评价主体多元化

新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要突出多元参与的鲜明特点。评价主体应包括:社会、企业、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

(2)评价内容多维化

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既要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又要考核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还要考虑学生的全面职业素养。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理论知识水平、实践操作能力、学习过程评价以及学生的职业道德等方面。

(3)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评价要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如笔试、口试、面谈、观测、现场操作、提交案例分析报告、平时成绩考核与过程考核、作品评价、学习方法记录、自评、第三者评价、座谈会、问卷调查等。

对学生的学业考核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即教师的评价、学生的相互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的结合,职业技能鉴定与学业考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结合。过程性评价应以情感态度、岗位能力、职业行为等多方面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测评;结果性评价要从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完成任务的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在实践中应用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重视规范操作、安全文明生产的职业素养的形成,以及节约能源、节约原材料与爱护设备工具、保护环境等意识和观念的树立。

2.分类课程考核评价标准及说明

(1)课程考核评价标准

课程大

课程

分类

过程考核

结果考核

出勤

课前

测评

课堂提

问讨论

课堂

训练

其它

权重

理论

考试

实践

考核

其它

权重%

课后

作业

(教

学管

理平

台)

(教学

管理平台)

(教学

管理平台)

%

公公共基础课

思政课

10

20

20

50

60

40

60

40

体育与健

10

20

20

50

60

40

60

40

语文、数学

物理

10

20

20

50

60

40

60

40

艺术

10

20

20

50

60

40

60

40

劳动教育

10

20

20

50

60

40

60

40

英语

10

20

20

50

60

40

60

40

公共选修

10

20

20

50

60

40

60

40

专业︵技能︶课

专业(技能)课

10

20

20

50

60

40

60

40

专业(技

能)选修课

10

20

20

50

60

40

60

40

见习实习

10

60

70

30

30

综合实训

10

70

20

20

顶岗实习

30%

实习表现30%

60

20%

学校

20%

40

(2)有关说明

1)过程性评价

①出勤

全勤满分,缺勤根据学期课程课时数量制订细则。如缺勤1次扣1分或2分,迟到早退1次扣1分。出勤分扣完为止。如出勤次数超过全学期上课次数的1/3,取消期末考试资格。

②课后作业

每学期至少全部学生作业批阅5次,每次作业批改按A、B、C三个等级评价。5次作业中5A为满分,有一个B扣1分,有一个C分扣1.5分。

③课堂提问和讨论(包括课堂表现、实训过程表现)

每学期老师对每个同学至少记录3次,用A、B、C标记。全A满分,有一个B扣1分,有一个C扣2分。

④课堂训练

结合课程内容,有技能、任务等单项实训项目的,或撰写相关分析报告等内容。每学期课堂训练不少于3次,以3次为例,每次报告按百分制赋分。3次平均分×权重即为该项目评价分值。

⑤课程类型不同,结合课程性质和教学规律可进行具体设计。

2)结果性和增值性评价

①理论课程考试

应结合课程性质、课堂内容和本专业职业资格证考试要求提出考试题型和各种题型的比重,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情景分析、计算题、小论文、作文等,进行百分制考核。

②实践考核

所有实践考核以任务或项目为依托,以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成果为考核依据。如对实践过程的表现与贡献,实践成果等进行考核,并要有老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方式。可从知识运用、能力提升、素质培养、成果展示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③顶岗实习的考核

本专业应成立由企业(兼职)指导教师、专业指导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组织


的考核组,结合实习日志、实习报告、实习单位综合评价鉴定等多层次多方面的评价。主要对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劳动纪律、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精神、人际沟通能力、专业技术能力、解决实际工作中问题能力和完成任务等情况进行考核,结合专业设计详细的顶岗实习考核方案。

(六)质量管理

根据学校(专业)两级质量保障体系要求。专业层面的质量保障体系以保障和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建立必要的组织结构,统筹考虑影响教学质量的(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因素,结合教学诊断与改进、质量年报等学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统筹管理本专业、各环节的教学质量管理活动,形成任务、职责、权限明确,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有机整体。

1.健全专业教学组织管理机构

(1)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作用

由学校主管教学工作的学校领导任主任委员,委员由从事教学工作并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业带头人和熟悉教学工作的骨干教师、企业能工巧匠(最少2人)共同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在学校校长领导下对本专业教学及其管理,教学改革措施,有关本专业建设计划提出意见和建议,审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参与本专业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的修订,诊断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每学期最少开一次会议。

(2)教学督导

在学校督导机构的领导下,成立本专业的督导组,由本专业3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建设组成,他们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热心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在专业教师队伍中有较高威信。督导组根据日常督导情况,定期和不定期的对本专业教学改革、教学评价、教学管理和其他专项问题提出建议性意见和建议。

(3)教研组

教研组是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基层组织,是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进行教学管理和专业建设的基本单位,教研组定期对本专业各项教学与科研工作,以及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等教学基本建设进行研究,专业教研组由本专业的全体教师组成。

2.认真落实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1)教学管理及教研管理制度

(2)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制度

(3)实习实训管理制度

(4)校企合作制度

(5)招生就业管理制度

(6)学生管理及德育制度

(7)财务管理制度

(8)其他管理制度

3.构建科学的教育教学活动管理机制

(1)专业教学周例会

每周召开一次本专业教学例会制度,教学例会主持人负责布置教学工作,及时通报和研究处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组织本专业教学有序进行,负责传达学校有关精神,落实学校有关任务。

(2)教师相互听课

专业老师要相互听课,及时了解教学情况,倾听师生意见,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保证教育教学、教学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通过互相听课,可以切磋教学技艺,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每位老师每学年必须相互听课20次以上。并详细登记听课记录表相关内容。

(3)学生评教

每学期中以专业为单位,选取部分学生、课代表和学生干部,举行座谈会,给学生以畅通的反馈本专业的教学管理,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教育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使本专业的管理和教育教学更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学生可随时应用多种手段反馈信息。

建立信息员周反馈机制,本专业每个班选举一位信息员,将每位老师每节课上课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并将学生意见及时反馈,每周定期上交反馈信息表。

每学期期末以班为单位,给每位代课老师填写代课老师评分表,并及时发现并纠正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教学检查

每一个学期本专业安排不少于3次的集中教学检查。教学情况的检查工作贯穿始

终,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注意归纳分析和总结经验,以指导工作、不断提高管理者在日常教学检查中的预见问题、解决困难的能力。

4.专业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

在专业层面每年有建设计划,对专业、课程、专业教师发展、学生成长从标准落

实,制度执行,实训条件建设,目标达成等方面进行诊断,并提出改进意见。每年撰写本专业年度质量报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5.后勤服务保障

(1)饮食服务

为了给学生提供安全的食品,学校积极落实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食堂要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食堂要有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管理机构、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堂从业人员要保持个人卫生良好,定期参加食品安全培训考核,每周进行一次集中学习,掌握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要求。食堂要生熟食品分开存放,烧熟煮透食品,食品的保存条件和期限符合要求,餐饮具清洗消毒严格执行有关规定。食堂每周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和隐患,立即采取整改措施,确保整改到位,并向属地市场监管部门报告。学校要对大宗食品原料、加工制作环境、成品等进行检验检测。

食堂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和卫生部、教育部下发的《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食堂工作人员应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接受卫生意识培养。要坚持为师生员工生活服务的宗旨,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目的,开展各种形式的经营服务活动,坚持优质服务,讲究职业道德。食堂工作人员必须持有效的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方可上岗。采购验收食品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营养要求,加工烹饪食品的营养要搭配合理,要符合学生生理发育的需求。注意内外环境卫生,后堂大厅的卫生要随时打扫,定期消毒,不留死角。餐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容器,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清洗干净,保持清洁。食品的洗切、加工必须采取“一洗、二浸、三烫、四炒”的烹饪程序,加工好的食品要保证不受污染。做好食堂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防止食物中毒等方面知识的教育,杜绝食物中毒。对出现违反安全、卫生规定,出现火灾或食物中毒的食堂,按照问责机制,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2)宿舍管理

学生宿舍实行半封闭式管理,学生宿舍由宿舍管理中心统一管理,学生宿舍实行宿舍管理中心与学生科联合管理机制,宿舍管理中心与学生科共同负责学生宿舍的安全、卫生、纪律、设施等日常管理。宿舍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各项检查、考核及问题发现反馈,配合协助总务、保卫各专业、学生科、班主任及值班老师负责问题的解决和处理。宿舍管理中心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努力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宿舍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宿舍管理水平。

(3)学生安全管理

注意学生安全教育,注意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用电安全,财产安全,信息安全,谨慎交友。熟悉多种自己救助和逃生方法,定期进行逃生演练。培养学生严格遵守学校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意识,注意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

6.学生管理

(1)班主任配备

认真落实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认真做好学校班主任的选聘工作,严格执行学校班主任任职条件和资格,每个班必须配备一名班主任,班主任应有取得教师资格,思想道德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身心健康经过相关培训的教师担任。

加强班主任管理。加强班主任工作,对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学生管理和队伍工作水平促进学校教育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班主任工作是重要的育人工作,在实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沟通学校、家庭和用人单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学生社团活动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扮演着校园活动的主力军角色。社

团为学生的活动搭造了舞台,给学生一个锻炼的机会,让同学们有了更好的发展空间,社团活动活跃了学生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社团可以根据专业的不同情况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以交流思想,切磋技艺,互相启迪,增进友谊。

7.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校园文化是经过长期发展积淀而形成共识的一种价值体系,即价值观念、办学思想、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等,也是一所学校办学精神与环境氛围的集中体现。我校校园文化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这三个方面内容的全面、协调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

学校注意完善校园设施,积极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展示于校园生活各个角落,师生的行为规范等方面。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学校积极建设符合自身特点的校园文化,促进学校育人工作质量不断提升。

注重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教育,学校要重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与创业指导和教育,关注职业发展、规划职业生涯,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了解就业创业等,鼓励学生提升专业技能与职业能力,拓展综合素质与职业适应面,积累岗位经验、谋划职场发展。

九、毕业要求

本专业毕业符合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要求,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修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分,达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

表:学生毕业要求一览表

项目

毕业条件具体说明

理论课考查考试

所设课程均达60分以上

顶岗实习成绩

考核合格以上

实习报告(总结)

考核合格以上

学生操行鉴定

全部考核合格以上

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

证书

计算机等级证书二级证书或网络设备安装与维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初级及以上

十、附录

(一)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说明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协定工作是2022年12月开始,为深入贯彻二十大精神,落实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要求及说明,由学校与校企合作企业组成修订工作组,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修订,并经专家论证和多次修改,与2023年1月完成,经学校党支部委员会讨论批准实施。

(二)本专业升学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系统维护、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教育

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工程

(三)修订变更记录

时间

修订记录

2018年8月

调整专业课程体系

2019年8月

1.根据《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和《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司函【2019】61号)文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例

2.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教职成厅函【2019】7号)调整第二课堂讲座内容,加入“国家安全教育、节能减排、绿色环保、金融知识、社会责任、人口资源、海洋科学、管理、人文

素养、科学素养”等方面的讲座

2020年10月

根据公共基础课新课标(2020版)调整公共基础课课时和部分专业课程,另

对专业职业范围重新编制

2022年12月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的通知》(教职成【2021】2号)和2022年《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说明》,对人

才培养方案进行第三次修订


(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规范流程要求: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职业技术学校 人才培养 方案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