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行政审批局2023年度权责清单动态调整情况截至目前

金寨县行政审批局2023年度权责清单动态调整情况截至目前

县行政审批局
序号 权力类型 项目名称 责任事项 追责情形
1 行政许可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2 行政许可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3 行政许可 教师资格认定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4 行政许可 在电力设施周围或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进行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作业的审批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5 行政许可 社会团体成立、变更、注销登记及修改章程核准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6 行政许可 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变更、注销登记及修改章程核准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7 行政许可 中介机构从事代理记账业务审批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8 行政许可 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审批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9 行政许可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核发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10 行政许可 勘查矿产资源审批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11 行政许可 开采矿产资源审批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12 行政许可 建筑工程施工许可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13 行政许可 商品房预售许可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14 行政许可 燃气经营者改动市政燃气设施审批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15 行政许可 燃气经营许可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16 行政许可 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17 行政许可 拆除、改动、迁移城市公共供水设施审核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18 行政许可 拆除、改动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审核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19 行政许可 市政设施建设类审批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20 行政许可 工程建设涉及城市绿地、树木审批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21 行政许可 关闭、闲置、拆除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许可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22 行政许可 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23 行政许可 从事城市生活垃级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处理服务审批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24 行政许可 建设用地、临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25 行政许可 乡村建设规划许可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26 行政许可 建设工程、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27 行政许可 城市公共汽车客运经营许可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28 行政许可 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许可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29 行政许可 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除使用4500千克及以下普通货运车辆从事普通货运经营外)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30 行政许可 公路建设项目施工许可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31 行政许可 涉路施工许可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32 行政许可 公路超限运输许可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33 行政许可 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34 行政许可 兽药经营许可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35 行政许可 水域滩涂养殖证核发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36 行政许可 渔业船舶船员证书核发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37 行政许可 农药经营许可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38 行政许可 取水许可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39 行政许可 城市建设填堵水域、废除围堤审批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40 行政许可 洪水影响评价类审批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41 行政许可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42 行政许可 河道管理范围内特定活动审批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43 行政许可 林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核发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44 行政许可 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及在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审批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45 行政许可 森林草原防火期内在森林草原防火区野外用火审批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46 行政许可 营业性演出审批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47 行政许可 娱乐场所经营活动审批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48 行政许可 公共场所卫生许可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49 行政许可 饮用水供水单位卫生许可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50 行政许可 放射源诊疗技术和医用辐射机构许可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51 行政许可 医疗机构设置审批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52 行政许可 医疗机构执业登记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53 行政许可 医师执业注册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54 行政许可 乡村医生执业注册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55 行政许可 护士执业注册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56 行政许可 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许可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57 行政许可 母婴保健服务人员资格认定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58 行政许可 电影放映单位设立审批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59 行政许可 出版物零售业务经营许可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60 行政许可 举办健身气功活动及设立站点审批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61 行政许可 企业登记注册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62 行政许可 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注册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63 行政许可 烟花爆竹经营许可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64 行政许可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65 行政许可 水产苗种生产经营审批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66 行政许可 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67 行政许可 职业培训学校办学许可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68 行政许可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 1.受理阶段责任:收到申请材料当场或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依法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更正。
2.审查阶段责任: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告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3.决定阶段责任:依法当场或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送达阶段责任: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5.事后监管阶段责任:建立实施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依法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活动批准申请不予受理、批准的。
2、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要求的行政许可活动予以批准的。
3、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没有征求的。
4、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第三方利益的。
5、在行政许可活动监管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清单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