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科室简介

一、基本情况

福州市第二总医院消化内科是2008年建立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科室,福建省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福州市中医重点专科,现有床位34张,年门诊量5.7万余人次,每年收治住院病人1500余人次,年内镜诊疗1.7万余人次。

全科共有医护41人,其中医生19人,其中正高级职4名,副高级职称3名,中级职称11名,初级职称1名,其中硕士学位14名、博士学位1名,硕士生导师1名。消化内科护士15人,消化内镜护士7人。

消化内科由消化内科门诊、消化内科病房、消化内镜中心组成,并依照专业特长分内镜组、胆胰疾病组、肝脏疾病组、肠病组、胃病组;擅长于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危重病的诊疗,包括了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急慢性胰腺炎,胆囊炎,肝炎,肝硬化及其并发症,急慢性胃炎,肠炎,食道疾病,腹痛待查,黄疸待查等,尤其对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肝硬化及相关并发症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内镜方面,与福建省立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为合作单位,拥有无痛及普通胃肠镜检查,并开展内镜下相关诊疗,如内镜下息肉切除、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内镜下止血术,内镜下异物取出术等等。

二、特色诊疗

1.我科为福建省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福州市中医重点专科;特色中医病种有:胃痞、腹痛、泄泻、血证、胃脘痛病、胁痛、黄疸、积聚、臌胀

2.亚专科特色诊疗:

胃疾病组:食管癌、胃癌的早期诊断,早期癌的内镜下治疗——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和综合治疗;

肠疾病组:大肠癌早期诊断及内镜下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诊治,小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便秘诊断和治疗;

内镜组:胃肠镜检查、超声胃镜、超声结肠镜、内镜下消化道早期癌的诊断和微创治疗、胃镜、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急诊内镜下止血术、内镜下异物取出术、经内镜鼻空肠管置入术;

肝脏疾病组:脂肪肝的诊治、慢性肝功能衰竭的诊治、黄疸待查、肝硬化及其相关并发症的诊治,超声引导下肝囊肿/肝脓肿穿刺引流;

胆胰疾病组:急性胰腺炎、胆囊炎的诊治、腹腔积液、胰腺癌、胆管结石的诊治;

3.消化内镜相关特色诊疗:消化内镜中心配备有奥林巴斯公司生产的系列高清晰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放大内镜、色素内镜、等全新内镜设备及超声内镜、德国爱博氩气刀及高频电刀等医疗设备,可及时明确诊断并进行多种微创治疗,最大限度地减少广大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

三、教学、科研

1.科室承担的科研项目:

(1)程变巧教授,HBcrAg联合TE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免疫状态和进展评估。(2020年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金号2020J******

(2)吴梅梅,CXCR4/CXCL12高表达与肝癌侵袭转移机制研究。(2022年结题)

(3)林燕,p38MAPK信号通路在急性重症胰腺炎肝损害中的作用研究。(2023年结题)

(4)和厚朴酚通过激活Nrf2通路抑制RIPK3依赖性坏死性凋亡改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体外实验研究(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22-S-019)

(5)过表达miR-340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对肝细胞癌的作用及对化疗敏感性的影响。(2023年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23J********

2.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内镜下食管黏膜剥离术(ESD)

内镜胃黏膜剥离术(ESD)

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术

3.专科医师培训基地

研究生带教科室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一批梯队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现有中高级职称19人,副教授1名,博士后1名,分别担任省市学术团体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委、委员等职务。消化内科也是国家认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培养了历届在我院的见习与实习的医学生;培养了数十名合格的硕士研究生。

规培带教情况:在我科培训时间 2 个月,主要在门诊、病房及内镜室轮转学习。通过消化科(脾胃病科)培训,学员能够系统地掌握消化科(脾胃病科)常见疾病及部分疑难疾病相关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科技能,获得独立从事诊治消化科(脾胃病科)常见疾病的能力。



标签: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返回首页

收藏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