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郫都区水务局2022年社会公众满意度测评整改情况

成都市郫都区水务局2022年社会公众满意度测评整改情况

按照郫都区工作效能评估促进中心《关于做好2022年社会公众满意度测评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要求,郫都区水务局认真分析梳理,建立问题台帐,制定解决计划和措施,现将郫都区水务局2022年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整改情况如下:

一、测评总体情况

郫都区水务局2022年成都市区(市)县社会公众满意度测评调查共收到36条反馈意见,截至目前已解决27条,需长期解决9条。

二、存在问题

受访群众反馈意见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农村污水处理和设备监管问题;二是河流存在漂浮物和垃圾等问题;三是农村沟渠须要清淤、疏通问题。

三、整改落实情况

(一)精准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一是全区通过纳管、安装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资源化利用等方式使我区103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达100%;20户以上农民集中居住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100%。全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涉及10个镇(街),共计1116座设施,其中一体化设施296座,纳管699个,泵站66座,人工湿地55座(部分人工湿地后期计划改为收集池);二是针对我区农污设施在建设和运维方面存在的短板,在全省率先制订《成都市郫都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理办法》,已通过区政府常务会并印发实施;三是开展全区2019年以前已建农污设施集中修复整治项目,该项目涉及9个镇(街),共计80座农污设施,其中27座一体化设施,53座人工湿地。80座农污设施中,已整改到位13座设施,其余67座设施正在整改中;四是推进“三水共治”一体化设施移交,规范设施有效运行。“三水共治”共建设224台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已有218台设施前端收集配套设施运维工作已移交设施运维单位,218台设施均已进入正式运维期,移交率96.4%。

(二)不断推进河渠污染治理

一是深入推进河长制管理。今年以来,总河长巡河20次,区级河长巡河99次,镇级河长巡河4534次,村级河长巡河*****次,上传问题562个,完成整改562个,整改完成率100%。严格落实督查考评机制,下发督办函10期、整改通知5期、督查整改通报7期,发现并整改问题点位547个。

二是重拳整治水环境突出问题。一是全面排查和整治河道“四乱”突出问题153个;二是开展多轮水环境突出问题集中督导专项行动,发现问题119个,督促各街道(镇)、相关部门完成整改;三是确定专业大河保洁公司,每天对干渠进行日常保洁,现已出动保洁人员5000余人次,清理各级河渠垃圾漂浮物130余吨;四是启动团结街道水环境调查工作,完成郫筒街道城市建成区水环境治理部分前期工作;五是推进两河排污口项目、金柏村项目、东南、西北片区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的后续验收、移交工作。全区8条干渠水质均保持在Ⅲ类水质以上,重要支渠水质基本保持在Ⅳ类水质以上,全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三)不断夯实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完成2020年干渠水毁工程恢复重建项目,整治点位64处,治理河道6.3公里;实施蟇水河灌区现代化提升改造综合治理工程,目前已完工;加快推进郫都区徐堰河南岸片区灌区现代化建设项目工作;启动包装崇德沟防洪工程治理项目;推进2个水美乡村申报工作,计划于2023年12月完成创建任务;二是保障农业用水需求,开展2023年今冬明春岁修工作,完成重点渠道集中清淤约74公里;统筹春灌工作,督促各街道(镇)拉网式开展灌区渠系水利设施设备检修,发现解决问题24个;主动对接区农业农村部门,摸清大春种植计划,结合三调数据,精准制定《2023年度都江堰灌区郫都区农业供水计划》,与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签订农业供水合同。

四、下一步措施

(一)持续深化河长制管理,实现黑臭水体动态清零

修订河长制管理考核办法,实现“查、认、改、罚”闭环管理;完善责任追究机制,严肃查处履职不力、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河长,严肃追究河渠突出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相关部门责任。整合各类宣传资源,常态化开展河长制“七进”宣传工作。完成郫筒街道城市建成区水环境治理项目—晨光二斗等沟渠补水截污工程,完成团结水环境调查工作并选重点先行实施整治。

(二)聚焦重点部位,夯实水利防汛基础。

积极推进徐堰河、安德崇德沟等项目;进一步夯实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作好渠系建设和水利设施管护,大力提升灌区内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水平;完成2个水美乡村建设任务,加强对已建成水美乡村进行监督检查;强化应急保障准备,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动态开展隐患排查整改和清淤清障。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满意度 测评 整改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