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县卫生健康局关于公开征求《剑阁县“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征求意见稿》意见
剑阁县卫生健康局关于公开征求《剑阁县“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征求意见稿》意见
为进一步优化我县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快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卫生健康服务综合能力和整体效率,增强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能力和公共卫生防控救治水平,剑阁县卫生健康局拟订了《剑阁县“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征求意见稿)》。为使该意见稿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现将《征求意见稿》予以公布,向社会和相关单位征求建议,如有修改意见建议,请于11月29日前将其反馈至县卫生健康局。
联系人: 赵蓉
电子邮箱:*********@qq.com
联系电话:0839-*******
附件: 《剑阁县“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征求意见稿)》
剑阁县卫生健康局
2023年10月28日
《剑阁县“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四川省“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四川省“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广元市“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和《“健康广元2030”规划》等精神,根据《剑阁县“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为进一步优化我县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快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卫生健康服务综合能力和整体效率,增强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能力和公共卫生防控救治水平,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和总体要求
(一)规划背景
1.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大力推进健康剑阁建设,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加速振兴发展,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城乡居民健康状况不断改善。坚持中西医并重、中医药并用,新冠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经受住了考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1)居民健康状况
2020年,我县人均寿命76.78岁,较2015年75.75岁提高1.03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至0、2.98‰、4.89‰。
(2)卫生资源状况
——机构。2020年,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共计480个,其中县级医院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7个、公共卫生机构4个、村卫生室358个、民营医疗机构5个、门诊部1个、诊所53个。较2015年,增加三级以上医疗机构2家,分别是三级甲等医院1家(剑阁县中医医院),三级乙等医院1家(剑阁县人民医院),新增二级医疗卫生机构8家(县妇幼保健院创成二级乙等,县疾控中心创成二级甲等,元山、开封、白龙等6家中心卫生院创成二级乙等乡镇卫生院)。
——床位。2020年,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共计3403张,较2015年底2268张,增加50%。每千人口实有床位数从2015年的3.42张增长至2020年的8.03张。
——人员。2020年,全县卫生技术人员2573人,占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总数的69.7%,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77人、注册护士1000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696人。全县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分别为2.07人、2.36人。较2015年底,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分别增加16.64%、18.83%、52.67%。
——技术。截至2020年底,建成省级中医重点专科1个,市级医学重点专科6个。
——信息化。“十三五”期间,全县2家公立医院通过了智慧医院测评,其中:县人民医院通过了智慧医院二星测评,县中医医院通过了智慧医院一星测评。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取得“互联网医院”牌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整体“上云”。实现电子健康卡全流程“扫码就医”。
(3)卫生资源利用
——医疗服务。2020年全县门急诊177.84万人次,较2015年169.28万人次增加8.56万人次;住院服务9.17万人次,较2015年7.85万人次增加1.32万人次。病床使用率67.77%,县域内就诊率达82.3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020年,全县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分别达到89.05%、86.67%,肺结核发病率从97.57/10万降低至67.49/10万,累计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达到98.4%。
——妇幼保健服务。2020年,全县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7.56%,产前检查率达到98.51%,住院分娩率达到99.98%,妇女常见病筛查率达到86.24%。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94.21%,均超过国省平均水平。
2.机遇与挑战
面临的机遇。一是健康中国战略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民健康,把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重要位置,发展健康服务业升为国家战略,极大地丰富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内涵和外延,明确了国家和地方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与改革的关键导向。二是经济社会发展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十四五”时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大背景下,“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将成为未来五年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主旋律。“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双城经济圈”、创新驱动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将对卫生事业发展产生深入、立体的影响。三是全面深化医改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注入澎湃活力。随着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的统筹推进,相应改革措施的推行将进一步破除阻碍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使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完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更加合理、城乡医疗资源分配更加公平、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更加可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四是信息化和医药科技创新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与健康服务深度融合,为创新医疗卫生服务形式、提高服务效率、改善服务体验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医疗卫生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面临的挑战。一是医疗资源质量与结构性问题较为突出。全科医生、儿科医生、中医医师等仍较缺乏,与“十三五”预计达成的目标尚有较大差距,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卫的覆盖面有所受限,与“强基层、促健康、兜网底”的战略思路存在一定矛盾。高职称高学历高水平卫生技术人员比较缺乏,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部分重点学科发展迟缓,学科实力较落后,建设内涵不足。二是健康服务供给距离人民满意差距还较大。医疗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优质服务技术路径没有完全打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康管理效果还未显现;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人群健康的主要威胁;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形势严峻;寄生虫病、地方病等仍然严重威胁流行地区居民的健康。三是人口深度老龄化,全县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19.6%。缺乏提供老年医疗、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接续性服务的医疗机构,老年医护专业技术人员、照护人员严重短缺,难以有效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四是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3.79%,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与城镇人口增速不相适应。
(二)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来广来剑视察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的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落实县委“1233”执政兴县战略,持续深化健康剑阁建设,推动我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着力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更加注重早期预防和医防协同,更加注重优质扩容和深度下沉,更加注重质量提升和均衡布局,更加注重中西医并重和优势互补,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城乡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便捷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
2.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系统整合。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政府对卫生健康的领导责任、投入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坚持系统整合,统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统筹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服务,强化全行业与属地管理,提升服务体系整体效能。
坚持需求导向提质扩能。适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以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增加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供给,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
坚持均衡布局重心下沉。加快优质资源均衡配置缩小城乡、区域、人群间资源配置和服务水平差距,提升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持续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
坚持预防为主平急结合。强化预防为主,把预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和投入力度,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强化重大疾病早期防控。立足平时需求,充分考虑重大疫情和突发事件应对需要,完善设施设备标准,提高应急处置和快速转化能力。
坚持改革创新强化支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高水平专科联盟、县域医共体和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加快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加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与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人事薪酬等政策协同,充分发挥人才、科技、信息等支撑作用,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
3.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县公共卫生防护网进一步织牢织密,全民健康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初步建立特色优势明显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基层普遍具备首诊分诊和健康守门能力,以“一老一小”为重点的全周期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实现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均衡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质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基本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就医格局,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
公共卫生体系更加强大。进一步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平战结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提升应急物资储备和保障能力,重大疫情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快速反应、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升,医防形成良性协同机制,紧急医学救援处置能力持续增强,中医药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高。
中医药服务体系更富特色。做特、做优县中医医院,持续加强县中医医院服务能力、人才队伍建设,同时以基层中医馆、中医阁为抓手,持续深化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形成以县中医医院为龙头,基层中医馆、中医阁为骨干的发展局面。新建1个省级、1个市级中医重点(优势)专科。
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妇幼健康服务体系持续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不断扩大,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职业健康、心理和精神卫生、健康教育、康复医疗、单采血浆站等全方位全周期健康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表1 “十四五”剑阁县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主要指标
类 别 | 序号 | 主 要 指 标 | 2020年 现状 | 2025年 县目标 | 2025年 市目标 | 指标 性质 |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 1 |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数(人) | 142 | 157 | 498 | 预期性 |
2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标准化基础设施 | — | 全覆盖 | 全覆盖 | 预期性 | |
应急医疗救治体系 | 3 |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含中医医院,下同)设置感染性疾病科的比例(%) | 100 | 100 | 100 | 约束性 |
4 |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发热诊室(门诊、哨点)比例(%) | 100 | 100 | 100 | 约束性 | |
床位和人力配置 | 5 | 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张) | 8.03 | 8.75 | 9.60 | 预期性 |
其中:县级公立医疗机构 | 4.17 | 4.17 | 3.42 | 预期性 |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含民营) | 3.86 | 3.88 | 5.70 | 预期性 | ||
6 | 每千人口公立中医医院床位数(张) | 1.70 | 1.7 | 1.36 | 预期性 | |
7 |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 2.07 | 2.17 | 3.2 | 预期性 | |
8 | 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人) | 2.36 | 2.46 | 3.84 | 预期性 | |
9 | 每千人口药师(士)数(人) | 0.30 | 0.35 | 0.54 | 预期性 | |
10 | 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人) | 3.04 | 3.14 | 3.93 | 预期性 | |
11 | 医护比 | 1:1.23 | 1:1.23 | 1:1.23 | 预期性 | |
12 | 床人(卫生人员)比 | 1:1.07 | 1:1.17 | 1:1.26 | 预期性 | |
中医药服务 体系 | 13 | 每千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 0.78 | 0.88 | 1.05 | 预期性 |
14 | 设置中医临床科室的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比例(%) | 100 | 100 | 100 | 约束性 | |
15 | 设置中医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比例(%) | 100 | 100 | 100 | 约束性 | |
重点人群服务补短板 | 16 | 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 | 0 | 4.5 | 4.5 | 预期性 |
17 | 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比例(%) | 100 | 100 | 60 | 预期性 | |
健康 水平 | 18 | 人均预期寿命(岁) | 76.78 | 78.3 | 78.3 | 预期性 |
19 | 健康预期寿命(岁) | — | 同比例提高 | 同比例提高 | 预期性 |
二、优化布局和资源配置
(一)优化布局
医疗卫生机构主要包括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其他医疗卫生机构。
1.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设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精神卫生机构、单采血浆站共5个。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置1家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负责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业务管理、技术指导与管理、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流行病学调查、隔离防控等日常防控、健康管理与健康教育组织实施等。
(2)监督执法机构。设置1家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在县卫生健康局的领导下,整合卫生健康领域的执法职责,集中实施公共场所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医疗卫生、计划生育、职业健康、放射卫生、传染病防治、中医药服务等方面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处罚及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等执法职责,承担辖区内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工作及人员的管理、业务培训、指导。
(3)精神卫生防治机构。设置1家精神卫生专科医院。以专业精神卫生机构为主体,综合性医院精神科为辅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机构为基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补充,建立健全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和服务网络。
(4)职业病防治机构。将县第一人民医院建设成职业健康体检机构,通过能力建设逐步达到对职业病人的救治康复功能转换的定点医疗机构,将剑阁县木马镇尘肺病康复站作为职业性尘肺病康复定点医疗机构。
(5)妇幼保健机构。设置1家标准化县级妇幼保健院,以孕产保健、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和生殖保健为中心,以必要的临床诊疗技术为支撑,加强保健与临床融合,提供妇幼健康服务,并负责辖区妇幼健康工作业务管理。县妇幼保健院承担县域内妇幼健康业务管理、人群服务和基层指导,参与县域医共体建设。
(6)急救机构。争取政府支持和财政保障,依托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和县第一人民医院设置急救分中心。依托6家二级乡镇卫生院建设急救站点。合理布局院前医疗急救网络,主城区急救站点平均服务半径不超过5公里,平均急救反应时间少于15分钟;乡镇急救站点平均服务半径约10—20公里,平均急救反应时间少于30分钟。按照常住人口的3倍,每3万人配置救护车1辆。
(7)采供血机构。设置1家县级单采血浆站,负责开展剑阁县和青川县县域内的血浆采集工作。县域内采供血机构为广元市中心血站,负责开展剑阁县域内的采供血工作。根据采供血工作需要,经市卫生健康委批准,依托县人民医院设置储血点,其供血范围辐射县域内各医疗卫生机构。
2.医院
(1)县办医院。依据县域内常住人口数,原则上设置1家县(区)办综合医院和1家县(区)办中医类医院,结合实际,在县城区设置剑阁县第一人民医院。主要承担县域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诊治、急诊急救和危重症转诊功能,负责基层卫生人才培养任务、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相应公共卫生服务、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等工作,是政府向县域内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载体。充分考虑医疗机构基础水平、功能任务、专科设置、运营状况和病员结构等,有序引导部分具有条件的医院转型发展为康复、护理、精神卫生等专科医疗机构,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2)非公立医院。由投资主体自行选择举办营利性或非营利性机构。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不得与社会资本合作举办营利性医院。民营医院可以提供基本医疗服务、高端服务和康复、老年护理等紧缺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在医疗资源薄弱区域或儿科、康复、护理、精神卫生等短缺专科领域举办医疗卫生机构。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医务室、门诊部和诊所等,发挥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网底”作用。
根据乡镇卫生院服务范围和村级人口分布特点优化行政村卫生室设置,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设置一个标准化政府办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所在地行政村原则上不单独设置村卫生室),鼓励服务半径小、交通便利地区相邻行政村合建卫生室。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承担基本医疗服务和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疾病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以及部分疾病的康复、护理、安宁疗护服务,接收医院转诊患者,向医院转诊超出自身服务能力的患者。
对于交通不便、无发展出路的乡镇卫生院,支持属地政府将其纳入迁建规划。
4.其他医疗卫生机构
(1)康复医疗机构。依托木马镇卫生院设置尘肺病康复站,负责尘肺病患者的康复、职业健康宣传教育等。
(2)其他卫生机构。为规范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规划建设剑阁县托育服务综合指导中心。
机构类型 | 名称 | 设置情况 | |
专业公共 卫生机构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 剑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已设置 |
监督执法机构 | 剑阁县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 已设置 | |
精神卫生防治机构 | 剑阁县精神病防治管理中心 | 已设置 | |
妇幼保健机构 | 剑阁县妇幼保健院 | 已设置 | |
急救机构 | 县级医院紧急救援分中心 | 已设置 | |
采供血机构 | 剑阁单采血浆站 | 已设置 | |
职业病防治机构 | 依托县第一人民医院 | 规划设置 | |
医院 | 综合医院 | 剑阁县人民医院、剑阁县第一人民医院 | 已设置 |
中医医院 | 剑阁县中医医院 | 已设置 | |
专科医院 | 剑阁万隆精神病医院 | 已设置 |
1.床位配置
床位总量。到2025年,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预期达到3710张。对超出规模标准的,采取综合措施,逐步压缩床位。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置、适时调整。
表3 全县医疗机构床位配置标准(张)
单 位 | 2020年 | 2025年 |
剑阁县人民医院 | 822 | 500 |
剑阁县第一人民医院 | 0 | 400 |
剑阁县中医医院 | 720 | 500 |
剑阁县妇幼保健院 | 60 | 100 |
下寺镇中心卫生院 | 50 | 60 |
剑门关镇中心卫生院 | 59 | 70 |
汉阳镇卫生院 | 23 | 35 |
普安镇中心卫生院 | 106 | 110 |
龙源镇卫生院 | 24 | 35 |
姚家镇卫生院 | 22 | 30 |
柳沟镇中心卫生院 | 50 | 60 |
义兴镇卫生院 | 5 | 15 |
盐店镇卫生院 | 12 | 20 |
盐店镇西庙卫生院 | 9 | 10 |
武连镇中心卫生院 | 88 | 100 |
东宝镇卫生院 | 20 | 30 |
秀钟乡卫生院 | 10 | 20 |
开封镇中心卫生院 | 135 | 140 |
元山镇中心卫生院 | 101 | 110 |
王河镇卫生院 | 50 | 60 |
演圣镇卫生院 | 15 | 30 |
公兴镇中心卫生院 | 124 | 120 |
金仙镇卫生院 | 15 | 20 |
金仙镇长岭卫生院 | 12 | 20 |
涂山镇卫生院 | 10 | 20 |
香沉镇卫生院 | 15 | 20 |
白龙镇中心卫生院 | 154 | 160 |
店子镇卫生院 | 10 | 20 |
鹤龄镇中心卫生院 | 100 | 100 |
杨村镇卫生院 | 24 | 35 |
羊岭镇卫生院 | 12 | 20 |
樵店乡卫生院 | 6 | 15 |
江口镇中心卫生院 | 40 | 60 |
木马镇卫生院 | 33 | 35 |
张王镇卫生院 | 12 | 20 |
剑阁友好医院 | 60 | 80 |
剑阁仁爱医院 | 50 | 50 |
剑阁光明医院 | 34 | 50 |
剑阁王杰生医院 | 21 | 30 |
剑阁万隆精神病医院 | 290 | 400 |
合计 | 3403 | 3710 |
床位分布。按照“控量提质、压旧上新”原则,增量床位重点向传染、重症、肿瘤、精神、康复等领域倾斜。到2025年,每千人口床位数按公立中医类医院1.18张、精神科0.71张、康复科0.34张、重症医学科0.1张床位配置。按照医疗卫生设施均等化布局原则,根据人口数量结构、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以及现有床位使用情况等因素,进行动态调整。
使用效率。优化床位与卫生人力配置比例。鼓励医疗卫生机构改进以科室为单位的资源管理方式,对床位和护士实行统筹调配。推动三级医院更加突出急危重症、疑难病症诊疗,逐步压缩一、二级手术比例,将预约诊疗、日间手术等服务常态化、制度化,提高床单元使用效率,控制医院平均住院日,三级综合医院平均住院日不超过8天。
综合评价。按照国家和省建立的医疗卫生机构床位综合评价体系,对床位数量、质量、结构、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引导各医院对床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各医院应结合实际情况,根据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日、床医比、床护比、床人(卫生人员)比等指标合理确定本院医疗卫生床位总量,鼓励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因地制宜,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原则上,病床使用率低于75%、平均住院日高于9天的公立综合医院,需合理控制床位数量,不再新增床位。
2.人员配置
专业公共卫生人员。到2025年,专业公共卫生人员最低应达到157人。原则上,按照每万人口1.75名的比例核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每万人口配备1—1.5名卫生监督员、1名妇幼保健机构保健人员,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每家至少配备1名公共卫生医师。加强心理和精神卫生人才配置,每10万人口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数不低于4名,每10万人口精神科注册护士数不低于8.68名,心理咨询师(含治疗师)达到2名。
医务人员。到2025年,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17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2.46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3.14人,每千人口药师(士)数增长到0.35人,医护比达到1:1.23。合理设置医、护、药、技、管等不同类别岗位。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贯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两个同等对待”政策。承担临床教学、医学科研、支援基层、援外医疗、应急救援等任务的医疗卫生机构以及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应适当增加人员配置。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推行乡聘村用,到2025年,每个政府办村级医疗卫生机构至少拥有1名合格的乡村医生或乡村执业(助理)医师。
3.技术配置
医疗临床技术。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按照机构类别和等级要求,分类分级进行技术配置。坚持科学、规范、安全、有效、经济、伦理原则,强化限制类医疗技术管理,严格执行各项准入和监管措施。支持区域内高水平医院创新发展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核医学等高新医学技术,推动部分重大疑难疾病的诊治能力达到全省或全国先进水平。积极提高病例组合指数(CMI)值、微创手术占比和四级手术占比。
4.设备配置
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与承受能力、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与等级要求、医学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等,坚持资源共享与阶梯配置,引导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合理配置适宜设备。
大型医用设备。加强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和准入管理,根据《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年)》,引导医疗机构合理配置适宜设备。县级医院围绕“大病不出县”的目标,补齐医疗设备配置短板,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的综合能力。
公共卫生设备。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合理配置和更新公共卫生机构实验室检测设备、卫生应急装备和信息化设施设备等,承担重大疫情救治任务的定点医院要重点加强体外膜肺氧合(ECMO)、移动CT、呼吸机、监护仪等生命支持类、急救类设备配置。根据县域人口的300%估算人口基数,按照每3万人口1辆救护车的标准配备救护车,到2025年,共配备救护车43辆。
基层医疗卫生设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2022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2022版)》,以及《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标准(2022版)》等要求实施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5.信息资源配置
加快数字医疗赋能发展,推进5G、物联网、大数据、远程医疗、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在我县卫生健康事业的融合应用。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为载体,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全员人口信息库的建设应用,完善全员人口、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基础资源等核心数据管理;加快医疗机构电子病历、检查检验结果、医学影像资料等信息共享互认。进一步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切实提升医疗健康服务数字化、智慧化水平。到2025年,全县力争建成4家互联网医院,县人民医院建成三星及以上智慧医院、县中医医院建成二星及以上智慧医院、县第一人民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建成一星及以上智慧医院,实现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分时段预约诊疗、智能导医分诊、候诊提醒、检查检验结果自助查询、移动支付等线上服务。
三、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
(一)健全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组建疾病预防控制局,健全以县疾控中心为骨干,县级医疗机构为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的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以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重大传染病救治基地和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等为重点,全面提升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达标率、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设置公共卫生科的比例、乡镇(地名)卫生院设置发热门诊(诊室或哨点)的比例全部达到100%。
1.强化现代化疾控体系建设。系统重塑公共卫生体系,提升重大疫情防控能力,加快推进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理顺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关系,推进信息共享、工作协同和防治结合。巩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级甲等疾控中心建设成果,力争2025年县疾控中心创建成三级乙等疾控中心。提升公立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以院感部门为基础,整合医务、护理、后勤等科室的功能,设立专门公共卫生部门,负责公立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常态管理和应急管理。提升卫生应急核心能力,能够规范、及时地做好信息报告、疫情评估、通报和现场处置工作。健全公共卫生重大风险研制、评估、决策、防控协同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和法律体系。做好适龄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全面提升预防接种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加强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持续保持艾滋病、肺结核等重大疾病低流行水平。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和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职业病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质量。加强克山病、地方性氟中毒等地方病防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持续巩固慢性病示范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城市、健康促进县创建成果,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2.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水平。提升农村基层公共卫生防控能力,强化乡镇、村委会公共卫生委员会管理权责。落实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管理服务职责。完善疾病预防控制部门与城乡社区联动机制,夯实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基础。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按规定核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编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占编制总额的比例不低于85%,卫生技术人员不得低于70%,合理增加职业健康等工程技术人员比例。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实现医疗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建立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协同监测机制,发挥哨点作用。
3.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强化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推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设立公共卫生科,负责统筹协调本机构疾病报告、就诊者和家属健康教育等工作,协助开展疾病调查和标本采集工作。制定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清单,医疗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深度协作,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监督考核。在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探索建立专兼职疾病预防控制监督员制度。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辖区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主体开展相关技能培训、技术指导等,探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参与医联体工作,推动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县域医共体协同建设发展。按规定落实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政策。
(二)强化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
以县疾控中心为主体,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求,完善以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其他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为哨点,以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
1.提高全域监测和智能预警能力。按照信息互通、医防融合、系统集成、分级预警的原则,构建多点触发、反应快速、权威高效的监测预警体系。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强化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药店等哨点监测作用。建立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发现报告、风险评估、信息发布、应急处置及医疗救治等环节职责清晰、无缝对接的工作机制。
2.提升应急响应和快速处置能力。提高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和综合分析能力。升级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应急响应机制,加强针对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和社会公众的突发事件应急培训和实战演练,提升医务人员早期识别和应急处置水平,提高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处置能力。
(三)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体系
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体系,重点提升急救能力、传染病医疗救治能力、紧急医学救援能力。
1.强化急救能力建设。强化县级医疗机构急救能力,定期开展急救演练和培训,配置和更新院前医疗急救设施设备,为人民群众提供响应更快、质量更高、服务更优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
2.提升传染病医疗救治能力。加强县人民医院感染病区规范化建设。提升全县公立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原则上在疫情发生时能迅速开放的传染病病床数,全县不低于50张。按照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治设施建设标准,加强急诊、重症、呼吸、检验、麻醉、消化、心血管、护理、康复等专科能力建设。改善现有感染病区硬件条件,提高县医院传染病检测和诊治能力。强化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建设,按照“应设尽设、应开尽开”原则,推动二级以上医院均设置发热门诊,配备充足的医疗力量。推动中心乡镇卫生院和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独立发热门诊,一般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标准化的发热哨点诊室,到202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发热门诊和标准化发热诊室(哨点)实现全覆盖。
3.加强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分级分类的卫生应急队伍,打造可以独立处置突发事件的“作战单元”,提升“第一时间反应、迅速到达现场、有效开展处置”能力。组建1支基层综合应急分队。健全卫生应急物资储备调用机制,加强与应急管理部门和消防救援机构的联勤联训,提高灾害事故现场医学救援处置能力。
(四)加强中医药应急防控救治体系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完善中医药应急管理机制,提升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救援能力,更好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1.提升重大疫情中医药防控能力。县级中医医院设置感染性疾病科,发挥重大传染性疾病监测哨点功能。强化乡村、社区疫情中医药防控,推广一批行之有效的中医药防治方案,充分发挥中医药防治疫病独特优势。
2.提升中医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加强县中医医院急诊急救能力建设,加强设备配备,强化中医药急诊急救知识培训,完善中医急诊临床诊疗方案。鼓励县中医医院建设胸痛、卒中、创伤中心,提高急危重症救治能力。
3.完善中医药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统一领导、调度机制和中医药第一时间介入、全程参与的应急响应机制。将中医药防治举措全面融入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健全中西医结合救治和联合会诊制度。完善中西医救治同等救助保障机制。建立中医药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疫病防治骨干人才库。
专栏1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项目 |
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在县人民医院建立相对独立的传染病区,在县第一人民医院建设平战结合的传染病大楼。加强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急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肺病科等建设,规范设置发热门诊、肠道门诊。 重点建设项目:1.新建县疾控中心实验楼和卫生应急指挥调度中心;2.加强县疾控中心分子生物学(P2)实验、100级净化实验室、化学毒物与职业危害检测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艾滋病筛查网络实验室建设,达到市内县级领先水平。 |
四、建设优质高效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
大力推进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县域医共体,形成“县域有中心、基层强网底”的诊疗新格局,常见病多发病在县乡解决、小病在乡村解决,力争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
(一)全面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
按照做强县人民医院、做特县中医医院、做专县妇幼保健院、做优县第一人民医院的发展思路,全面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规划建成1个省级、2个市级、8个县级临床重点专科,提高肿瘤、心脑血管、呼吸、消化和感染性疾病等防治能力,提高县域就诊率。一是县人民医院通过“组团式帮扶”“浙广合作”“省内对口帮扶”和国家“千县工程”能力建设等项目支持,创建和提升肛肠科、普外科、心血管内科、呼吸科、妇产科、耳鼻喉五官科、急诊科、神经内科、影像、病理、检验等一批临床重点专科,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在“十四五”期间全面建成“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临床服务五大中心”、组建县域医疗资源共享“五大中心”和县域医共体高质量管理“五大中心”,顺利通过三级乙等医院的复审,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排名持续提升,力争到2025年,剑阁县人民医院达到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的85%以上。二是支持县中医医院扶优补短和能力提升,提高县域居民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诊疗和急危重症抢救与疑难病接诊能力。加强等级医院创建,顺利完成剑阁县中医医院“三甲”复审。加强中医特色优势专科(专病)建设,到2025年完成针灸、肛肠科两个中医特色专科建设。三是支持县妇幼保健院提标扩能和县托育服务综合指导中心建设,推进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争创省级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示范基地,儿童保健科创建广元市临床重点专科,创建县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力争到2025年末达到三级乙等水平。孕产期门诊规范化建设达标。四是支持剑阁县第一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完善诊疗设施设备,持续提升综合能力,力争2025年前建成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二)筑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加快构建以县级医院为龙头,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为支撑,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基层医疗卫生新格局,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
1.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县政府在每个乡镇办好1所达标卫生院,中心卫生院与一般卫生院的比例为1:2,依托中心卫生院按照二级综合医院标准建设4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持续巩固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成效,已撤并乡镇建制的地区强化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节点作用,根据乡镇卫生院服务范围和村级人口分布特点,持续优化调整卫生院(分院)、行政村卫生室的设置,原则上每个行政村办好1所达标村卫生室。鼓励服务半径小、交通便利地区相邻行政村合建卫生室。对于临近乡镇卫生院、人口较少等不适宜单设卫生室的行政村,可以通过乡镇卫生院定期巡诊、派驻以及邻(联)村延伸服务等乡村一体化方式,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健全乡村医生养老保障、老年乡村医生退出工作机制。
2.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以急诊急救、全科医疗、儿科及儿童保健、老年保健、康复、护理、中医药、口腔保健等服务为重点,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门诊、住院服务和传染病防控能力。加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建设,依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落实。在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中心卫生院等布局和建设10个左右基层临床特色科室,到202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达到“ 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及以上标准。
3.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强县域内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由县级医院牵头,以其他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等为成员单位,实行县乡一体化管理,逐步实现行政、人事、财务、业务、后勤服务、用药目录、信息系统等统筹管理,提高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整体水平。
(三)推动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
非公立医疗机构主要提供基本医疗服务、高端服务和康复医疗、老年护理服务等,是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支持非公立医疗机构和独立设置机构规范发展。优先支持社会力量在医疗资源薄弱区域和妇产、儿科、精神、肿瘤、眼科、口腔、骨科、医疗美容、中医、康复、护理、医养结合、体检等领域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鼓励社会办医向高端化、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支持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参加远程医疗协作网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参与公共卫生服务,在应对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积极作用。鼓励商业保险机构结合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特点积极开发多样化、个性化健康保险产品。支持举办连锁化、集团化的医学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安宁疗护等独立设置机构。
2.促进诊所发展。诊所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实行备案制管理,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鼓励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且经注册后在医疗卫生机构执业满5年的医师按规定全职或兼职开办诊所,鼓励符合条件的全科医师或加注全科医师执业范围的专科医师全职或兼职开办全科诊所。鼓励将诊所纳入医联体建设,鼓励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诊所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3.促进公立医疗机构和非公立医疗机构协调发展。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与政府办医疗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医疗服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合作,按照平等自愿原则组建专科联盟。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可以自愿加入公立医院牵头组建的县域医共体。
(四)优化医疗卫生服务模式
1.强化防治结合。优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传染病防控等项目服务内涵,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衔接,为每个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站)培养1—2名具备医、防、管等能力的复合型骨干人才,提升医防融合能力。鼓励妇幼保健机构整合预防保健和临床医疗服务,提高防治结合水平。完善医疗卫生机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医务人员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
2.完善平急结合。完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对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平急结合方案,完善应急状态下医疗卫生机构动员响应、区域联动和人员调集等机制。健全应急状态下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相关机制,保障急危重症患者、需要维持定期治疗的患者以及孕产妇、儿童等重点人群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建立健全面向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的流行病学、传染病、医院感染等风险警觉意识教育和临床救治培训制度,提高设施、设备、人员“平急”转化能力。加强医疗机构相关救治设备和应急物资配置。
3.推进分级诊疗。健全分级诊疗工作机制,加大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向基层倾斜力度,畅通绿色转诊通道,完善双向转诊机制,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规范有序推进医共体、医联体建设,健全科学管理制度和利益引导机制。积极推动二、三级医院专科医生为基层家庭医生签约团队提供支持,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平台、全科医生为核心、全科专科有效联动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
4.促进学科协作。针对肿瘤、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等,建立病例讨论和联合查房制度,推动多学科联合诊疗。鼓励将麻醉、检验、影像、病理、药学等专业技术人员纳入多学科诊疗团队,探索心脏中心、神经中心、肿瘤中心等综合学科发展模式。持续推进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等急诊急救领域新型服务模式建设,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鼓励医疗机构设置服务协调员,在患者诊疗过程中予以指导协助和跟踪管理推行“一站式”服务。
|
县人民医院:支持县人民医院提标扩能建设,建成“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临床服务五大中心”、组建县域医疗资源共享“五大中心”和县域医共体高质量管理“五大中心”,创建和提升肛肠科、普外科、心血管内科、呼吸科、妇产科、耳鼻喉五官科、急诊科、神经内科、泌尿外科、影像、病理、检验等一批临床重点专科,顺利通过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复审,力争到2025年,剑阁县人民医院达到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的85%以上。 县中医医院:支持县中医医院提标扩能建设,顺利通过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复审,创建省级中医优势专科1个(儿科),市级中医重点专科1个(心血管科),鼓励中医医院建设“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和临床医疗服务“五大中心”。 县第一人民医院:支持县第一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建设和危急重症项目建设,推动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的创建。 县妇幼保健院:支持县妇幼保健院提标扩能和县托育服务综合指导中心建设,推动县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的建设,支持三级乙等妇幼保健院的创建。 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建成元山镇中心卫生院、白龙镇中心卫生院、开封镇中心卫生院、鹤龄镇中心卫生院四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 乡镇卫生院:支持乡镇卫生院增添和更换检查检验设备等提标扩能建设,乡镇卫生院优质服务基层行达标率100%。 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县域医共体在编制、岗位、人员、经费、管理、财务、药物、信息等方面实行“八统一”建设。 |
表6“十四五”期间公立医疗机构等级创建规划表
医疗机构名称 | 现状 | 规划 | ||
等级 | 建成时间 | 等级 | 创建时间 | |
剑阁县人民医院 | 三级乙等 | 2019年 | —— | —— |
剑阁县第一人民医院 | 二级 | 2022年 | 二级甲等 | 2025年 |
剑阁县中医医院 | 三级甲等 | 2019年 | —— | —— |
剑阁县妇幼保健院 | 二级甲等 | 2021年 | 三级乙等 | 2025年 |
五、建设特色鲜明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一)健全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
1.做特县中医医院。支持县中医医院扶优补短和能力提升,提高县域居民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诊疗和急危重症抢救与疑难病接诊能力。加强等级医院创建,顺利通过“三甲”复审。鼓励建设“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和“临床医疗服务五大中心”,牵头组建县域医共体,全面提升县域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强中医特色优势专科(专病)建设,到2025年完成针灸、肛肠科两个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建设。
2.做实其他中医医疗力量。强化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中医临床科室、中药房建设,有条件的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设立中医病区和中医综合治疗区。
(二)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建设,强化中医诊所、村卫生室“中医阁”为补充的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
1.筑牢基层中医药服务阵地。到2025年,全县100%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药综合服务区(中医馆),1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设置“中医阁”,10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100%乡镇卫生院能够规范开展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村卫生室能够规范开展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基层中医药服务量稳定在55%以上。
2.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设置中医药科室。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支持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规模化、集团化、品牌化发展。实施传统中医诊所惠民行动,规范中医诊所备案管理。允许和鼓励有条件的中医诊所组建团队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支持中医诊所广泛使用中医传统诊疗技术,提供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康复服务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
(三)大力推进中西医协同发展
强化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传染病医院和有条件的专科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和中药房建设。打造中西医结合团队,建立中西医会诊制度,推广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模式,推动中西医结合诊疗服务覆盖医院主要临床科室,积极争创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旗舰”科室、“旗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到2025年,力争完成白龙、元山、开封、鹤龄“旗舰”型中医馆建设。加强中西医结合学科(专科)建设,鼓励针对中西医结合优势病种专门组建中西医结合专科。开展中西医协同攻关,聚焦癌症、心脑血管病等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研究制定“宜中则中、宜西则西”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鼓励支持临床类别医师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技能,健全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机制,提升基层中西医综合服务能力。
(四)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进一步完善中医药人才配置和岗位标准,优化中医药人才招聘、使用机制,在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中积极招收中医医师,吸收一批中医药人才服务基层。畅通中医药人才流动途径,推广“县管乡用”“乡管村用”等人才管理模式,建立完善县域内中医药人才流动机制。到2025年,力争实现城乡每千人口有0.88名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占同类机构医师总数比例超过25%,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每个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务人员。
专栏3 中医药服务体系项目 |
中医医院等级创建:剑阁县中医医院通过“三甲”复审。 中医药特色专科建设项目:到2025年,剑阁县中医医院创建省级中医优势专科1个(儿科),市级中医重点专科1个(心血管科)。 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项目:选拔培养2名中医优势专科学科带头人,29名基层中医专科带头人。 鼓励建设“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和“临床医疗服务五大中心”。 |
六、完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
(一)持续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
持续完善以县妇幼保健机构为核心、乡镇卫生院为基础、县人民医院(县危重孕产科和新生儿救治中心)为技术支撑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
1.加强县妇幼保健院建设。推进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创建省级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示范基地,儿童保健科创建广元市临床重点专科,力争到2025年末达到三级乙等水平。孕产期门诊规范化建设达标。
2.提升各类机构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加强县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会诊、转诊网络,全面提升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能力。规范全县产科、妇科、儿科专科建设,将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医院产科和儿科资源整合到县妇幼保健院,发挥剑阁县妇女儿童医院引领作用。县妇幼保健院创建县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
3.健全出生缺陷防治网络。规范开展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产前筛查、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乡镇卫生院开展出生缺陷防治知识的宣传动员、健康教育和相关项目实施。逐步构建新生儿先心病筛查服务网络。
4.夯实儿童健康服务网络。加强各级各类儿童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儿科执业(助理)医生配备和儿科床位设置。夯实基层儿童保健服务,构建以县级医疗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儿童保健服务网络,每个乡镇卫生院配备全科医生提供规范的儿童基本医疗服务,配备医师从事儿童保健服务。力争到2025年县妇幼保健院以创建省级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示范基地为引领,指导有条件的中心卫生院创建基层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示范基地。开展儿童保健科室的医疗机构门诊规范化建设达标。
(二)加快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聚焦托育领域,扩大托育服务有效供给,实现幼有所育。
1.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县级托育服务指导中心,承担全县托育行业规范化管理、资源配给、专业业务指导、评估等任务。提供婴幼儿照护服务、托育从业人员培训、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管理咨询、托育产品研发和创新设计、家庭养育指导及婴幼儿早期发展等服务。推进托育普惠项目为主,带动托育市场有序发展。
2.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以县主城区为重点,乡镇地域为补充,统筹考虑不同家庭实际需求,建立健全3岁以下托育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大力推动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构建社区托育服务网络,支持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慈善群体以多种形式提供托育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办托班,以大众性、普惠性为重点,储备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办好普惠托育民生实事,到2025年,各类形式托育服务机构建设达到25个,托位达到1960个以上。
(三)建立健全老年健康支撑体系
建立健全以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为核心,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础,民营老年医院和医养结合、康复等机构为补充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加强老年健康服务机构建设。推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和康复医学科,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50%。推动所有医疗机构建设成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推动老年医疗服务从以疾病为中心的单病种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多病种共治模式转变。强化老年心脑血管、恶性肿瘤、呼吸等重点学科建设,提升老年患者急危重症救治水平。
促进医养结合机构发展。推行乡镇养老院、医院毗邻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中心卫生院代(托)管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敬老院)。引导一批二级以下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护理院等接续性医疗机构。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医养结合机构。推动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失能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巡诊等上门医疗服务。
提升长期照护和安宁疗护服务能力。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医疗卫生机构、乡镇敬老院等养老机构,为失能老年人提供长期照护服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服务,充实长期照护服务队伍。持续增加安宁疗护服务供给,推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设安宁疗护病区(床位),积极开展社区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
到2025年,全县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比例均达50%,治未病科室标准化率达80% ;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和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分别达80%以上、70%以上;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50%左右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累计培训养老从业人员500人次以上,养老护理员岗前培训率达到70%以上;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78.8岁。
(四)构建职业健康支撑体系
按照“市能诊断、县区能救治、基层能康复”的原则,依托现有的医疗卫生机构构建职业病诊断救治康复网络。加强县疾控技术支撑机构和县第一人民医院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能力建设,依托剑阁县木马镇尘肺病康复站和县第一人民医院职业健康体检机构,构建覆盖全县职业病救治技术支撑网络。
(五)完善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
完善县疾控中心和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科(室)以及机关、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健康教育职能部门等组成的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
1.完善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设置。构建县级健康教育机构网络,加强健康教育力量建设,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人员,其中专业技术岗位原则上不低于岗位总量的80%。争取每个村、社区至少有1名健康教育人员。
2.强化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职能。推动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健康教育科(室),每个机构至少配备2名从事健康教育的专兼职人员。医院健康教育职能部门负责开展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和健康危险行为干预。县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健康教育相关科(室)负责开展公众健康素养等相关监测及干预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相关科(室)负责向辖区居民普及健康知识,落实健康促进与教育相关措施。
(六)优化心理和精神卫生服务体系
构建以专业精神卫生专科医院为主体,综合性医院精神科为辅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为基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补充的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和服务网络。
1.加强精神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加快剑阁万隆精神病医院新院区建设进度,力争2024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鼓励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设立精神卫生科。在符合条件的镇卫生院设立精神(心理)科门诊。到2025年,每千常住人口精神科床位数达到0.8张,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达到4名/10万,二级甲等以上综合医院开设精神(心理)科的比例达到30%。
2.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加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基层心理服务平台等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建设。鼓励有条件的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辅导人员或以购买服务等方式为员工提供心理评估、咨询辅导等服务。
3.搭建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在具备条件的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规范设置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配备心理辅导人员或社会工作者,对村民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和心理疏导。培育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承担公众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等任务。
(七)加快发展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以医院康复医学科为主体,以基层医疗机构等为基础,加强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1.增加康复医疗服务资源供给。支持有条件的医院建立康复科室、设立康复病房、配备康复设施设备。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连锁化的康复医疗中心。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等应具备为妇女儿童提供康复医疗服务的能力。加强康复医疗专业能力建设,力争到2025年,每10万人口康复医师达到6人、康复治疗师达到8人。
2.提升康复医疗服务能力。三级医院康复医学科重点为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患者提供康复医疗服务,承担辖区内康复医疗学科建设、人才培训、技术支持、研究成果推广等任务,发挥引领辐射和帮扶带动作用。二级综合性医院康复医学科、基层医疗机构等重点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或者需要长期康复的患者提供康复医疗服务。以基层医疗机构为依托,鼓励开展居家康复医疗服务。
(八)支持全市血站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剑阁县人民医院储血点作为市中心血站的补充,持续完善其设施设备,充分发挥输血质控中心的作用,加强输血安全监管,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专栏4 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项目 |
妇幼保健机构等级创建项目:力争到2025年,剑阁县妇幼保健院达到三级乙等水平。 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县级托育服务指导中心,建立健全3岁以下托育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到2025年,各类形式托育服务机构建设达到25个,托位1960个以上。各类形式托育服务机构建设达到25个,托位1960个以上。 职业健康防治体系工程:加强县疾控技术支撑机构和县第一人民医院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能力建设,依托剑阁县木马镇尘肺病康复站和第一人民医院职业健康体检机构,构建覆盖全县职业病救治技术支撑网络。 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剑阁万隆精神病医院建设,加快新院区建设进度。 采供血服务体系建设:在县献血领导小组的支持协助下做好无偿献血招募、血液采集与制备、临床用血供应以及医疗用血业务指导。指导剑阁单采血浆站规范化运行。 |
七、强化体制机制保障和要素支撑
(一)深化“三医”联动改革
扎实推进“三医”联动暨系统集成改革。探索构建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新格局。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推动医药机构按规定开展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鼓励县域医共体等建立药品联动管理机制,促进上下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加强传染病和短缺药品监测预警,推进药品使用监测和药品临床综合评价体系建设。推动医疗机构处方信息与药品零售消费信息互联互通。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规范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支持技术劳务占比高、成本价格严重偏离的医疗服务项目优先调整,重点提高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降低设备物耗占比高的检查检验和大型设备治疗项目价格。加大医保政策支持,对临床重点专科和精品专科建设给予医保政策支持。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动实施区域性医保基金总额控制,逐步实现以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医保支付方式,推行按中医疗效价值付费、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加强门诊共济保障,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建立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动态调整机制。推动在公立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落实“两个允许”,建立疾控人员绩效激励机制,健全完善县级公立医院考核办法。
(二)优化卫生健康人才队伍
1.培育壮大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骨干人才培养,选拔培养指挥管理、流行病学调查、大数据分析、院感控制和风险沟通等方面的专业骨干,到2025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拥有不少于1名具有较高水平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的骨干人才。建立健全公共卫生首席专家制度,建立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医疗机构临床医生交叉培训制度,鼓励人员双向流动,稳步推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推进复合型人才培养,探索赋予公共卫生医师处方权。科学合理确定各级卫生健康监督机构的人员数量和结构,健全“首席监督员”制度,支持卫生监督人员通过在职教育提高学历层次,强化妇幼保健人员、产科、助产士、儿科医师等人员培训。
2.强化医疗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完善毕业后教育培养体系,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力度,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两个同等对待”政策,保障住院医师培训期间合理待遇,增加住院医师获得感。加强对医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稳步推进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加强医疗卫生管理、老年医学人才培养培训,发展和壮大护士和药师队伍,在三级公立医院探索建立信息首席负责制。
3.加强乡村卫生人才培养。结合服务人口变化情况,每5年动态调整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用好用足空余编制,推进“县招乡用”“乡聘村用”。深入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和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加强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优化乡村基层卫生健康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加强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引导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免试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力争到2025年乡村医生中执业(助理)医师比例达到45%左右。鼓励免费定向培养一批源于本乡本土的大学生乡村医生,多途径培养培训乡村卫生健康工作队伍。继续实施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和人才“五进”活动,每年按要求完成脱贫地区支援任务。
4.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完善高端紧缺人才引进激励政策,大力加强域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支持鼓励医疗卫生单位引进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创业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遴选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领军人才。深入实施人才强卫战略,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学科带头人。
(三)强化卫生健康科技创新
加强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增强对卫生健康事业和医药卫生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大力推动医学科技创新,推进院企、院所创新体系深度融合,形成资源统筹、干支联动、产研一体协同创新格局。促进创新要素聚集,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形成财政资金、创新基金、社会资本多元筹资模式,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加大科技创新自主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医学科技管理机制改革,构建协同高效的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持续加强科技项目、成果和产业培育。
(四)推进卫生健康数字化转型
加强县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整合医疗机构现有信息系统和医院信息化集成平台建设,实现院内外业务协同及信息共享。到2025年县域三级公立医院完成院内集成平台建设。实施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提升工程,县级三级公立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达到四级及以上水平,推进基层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系统建设,力争在2025年底,乡镇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建立电子病历系统。提升数字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剑阁县居民电子健康卡(码)的应用,方便群众一卡通用,扫码就医,彻底解决市民看病难,排队烦的痛点,同时优化医院看病流程和改善就医环境。提升医疗机构信息化水平,加强基层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深度融合,建立市、县公卫体检系统,不断改善居民医疗卫生公共服务水平。支持全县公立医院专线接入“5G+医疗健康”远程应用体系,完善区域医疗影像中心、检验中心、心电中心、远程会诊中心建设,全力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实现远程医疗服务覆盖至县级公立医院和次中心医院建设为龙头的区域内医共体,并逐步向基层医疗机构延伸。建立县域医共体信息平台,加强“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服务。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实现足不出户完成挂号、处方、取药(物流配送),规范开展在线问诊、电子处方等互联网诊疗服务。加快互联网医院建设,推进互联网医院线上线下数据共享和业务无缝衔接。到2025年,县第一人民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建成互联网医院。以全市建设区域影像云平台为契机,积极推进区域影像云平台建设,实现全市影像检查结果共享互认。县级三级公立医院力争应用人工智能、5G 移动网络、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立智能穿戴设备生命体征数据采集、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智能监护、智能医事提醒、智能医疗质量管理、智能绩效监管、智能运营管理等智能信息系统,为居民提供多种形式的智能化便民服务,为医生提供更多的智能化临床决策服务,为管理者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智能化监管服务。加强数据分析和智慧决策,建立剑阁县卫生健康大数据宏观决策分析系统,向临床科研和精准管理提供大数据分析,实现智能数据采集、数据分析、阈值提醒、数据决策等应用,为行政管理部门提供更多更高效的监督和管理服务,建立数据模型,提供智能化决策服务。加强各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基础建设、安全体系建设、信息标准体系建设。运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系统,加强重要领域数据资源、重要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
(五)健全医疗卫生法治保障体系
健全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采用“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服务”监管模式,全面落实执法过程全记录、重大执法决定落实法制审核、执法处罚结果全公示制度,建设专业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卫生监督执法队伍,按常住人口数量合理配备卫生监督人员。完善基层卫生健康网格化监督体系,加强农村地区卫生监督协管力量的配备,加强卫生监督执法经费和执法车辆的保障。建立部门协同监管机制,推进综合监管结果统筹运用。加大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执法力度,强化公共卫生、医疗卫生健康等重点领域监督执法。到2025年,全县实现行政审批、行政处罚信息互联互通和实时共享。
专栏5 全支撑体系建设工程 |
人才队伍建设: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县级医院儿科医生转岗培训、康复科医师、麻醉科医师、临床药师培训、院前急救医务人员培训、县乡村卫生人才能力提升、脱贫地区乡村医生远程培训、“ 互联网+医疗健康” 人才培训、健康促进与教育人才培训、职业健康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能力建设、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培训、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实施广元卫生健康领军人才项目。 科技创新:加强临床医学研究,建设共享科研平台,推进适宜技术推广,强化成果转化,提升创新能力。 卫生健康数字化转型:整合医疗机构现有信息系统和医院信息化集成平台建设,实现院内外业务协同及信息共享。建立市、县公卫体检系统,不断改善居民医疗卫生公共服务水平。以全市建设区域影像云平台为契机,积极推进区域影像云平台建设,实现全市影像检查结果共享互认。建立剑阁县卫生健康大数据宏观决策分析系统,加强各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基础建设、安全体系建设、信息标准体系建设。 卫生健康监督能力建设:推进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四化建设,保障卫生健康行政执法人员、车辆和经费,配全配齐快速检测及个人防护设备配备。 |
八、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实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全面加强党对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领导,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党的建设,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强化政府责任,把制定实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作为对卫生健康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健康剑阁建设任务要求。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加强统筹协调,会同发展改革、自然资源、机构编制、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保、教育等有关部门按照本规划的要求协调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县级政府负责制定实施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并及时衔接市级有关部门。
(二)落实部门责任
卫生健康部门负责牵头编制规划并根据需要按程序适时进行调整;发展改革部门依据规划对新(改扩)建项目进行指导和督导;机构编制部门要依据有关规定和标准合理确定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财政部门要按照政府卫生投入政策落实相关经费;自然资源部门要在空间规划中统筹考虑医疗卫生机构发展需要,合理安排用地供给;医疗保障部门要持续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其他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做好相关工作。动员全社会参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坚持投入与引导相结合,要按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要求,按规定保障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相关资金。完善政府对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立医院的投入政策,建立健全统筹医疗资源调配机制,保障医疗卫生资源有序发展。
(三)动员社会参与
结合推行乡镇(街道)权责清单制度,强化和明晰乡镇 公共卫生管理权责。完善疾病预防控制部门与城乡社区联动机制,构建常态化管理和应急管理动态衔接的基层治理体制,夯实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基层基础。学校按规定设置保健科(卫生室),并配备专职或兼职卫生技术人员。强化“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健全社会健康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参与健康知识普及工作。
(四)严格监测评估
推进规划有效实施,把规划作为预算管理、财政投入、项目建设、人员配置、床位设置、绩效考核的依据,增强规划的约束力。县卫生健康局根据阶段性评估结论对规划进行适当调整;实施期末,对规划期内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必要时开展联合督查,推动规划落实。定期组织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和效果评价,及时发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对策。
标签: 规划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