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社两种图书入选2023年度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推荐书目
我社两种图书入选2023年度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推荐书目
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推荐书目于近日公布,我社《汉唐宋元考古》和《中国皮影艺术史》两种入选。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主要类别之一,主要资助代表中国学术水准、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学术前沿的学术精品以外文形式在国外权威出版机构出版并进入国外主流发行传播渠道,旨在发挥国家社科基金的示范引导作用,深化中外学术交流与对话,进一步扩大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该项目以资助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西班牙文等文版为主。具体申报要求请参见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申报公告(链接见下方)。
欢迎有志于中国学术成果翻译的专家、学者与我社洽谈合作,共同推动我国考古文博研究成果走向世界。
有意者敬请咨询:
高老师:010-********
*********@qq.com
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申报公告
******-********.html">http://www.nopss.gov.cn/n1/2023/1201/c******-********.html
————————————————
====2023年度入选书目====
成果名称 (中文) | 原著 作者/编者 | 可申请项目文种 |
《中国皮影艺术史》 | 魏力群 | 各语种均可申请 |
《中国皮影艺术史》内容囊括皮影戏的分布、皮影戏的起源、皮影戏自古至今的流传等。
作者通过查阅大量史志资料、收集整理各历史时期的皮影记载和皮影戏的文稿件,结合20多年所走访的170多个县2000余名民间皮影艺人的田野调查问卷和笔记,整理分析各地皮影的源流发展情况,建立了皮影文字资料库、图片资料库。
本书在学术上首先提出中国影戏三大区域性流派的划分,并采用综合性角度和大量详实的历史材料来探索中国皮影戏的历史发展。本书还首次明确了宋代“大影戏”和“乔影戏”的不同概念。
成果名称 (中文) | 原著 作者/编者 | 可申请项目文种 |
《汉唐宋元考古》 | 宿白 | 各语种均可申请 |
本书是宿白未刊讲稿中的一本,原是北京大学考古系大一年级下学期必修课“中国考古学(下)”的课堂讲稿,撰写于1987年,内容为中国考古学秦汉以后的部分,涉及汉唐宋元不同时期的考古学专题,包括城址、墓葬、手工业、宗教遗迹、少数民族遗迹、海外交通遗迹以及相关的历史文献和综合研究成果等。
本书可视为学习秦汉以后考古的基础工具书和必读书。
————————————————
====2022年度入选书目====
成果名称 (中文) | 原著 作者/编者 | 可申请项目文种 |
《长江文明的曙光》(增订版) | 严文明 | 英文版权已签,其他语种可申请 |
本书汇集了作者数十年研究长江流域文明起源的重要成果,其中既有对长江流域文明起源进程、长江流域在中国文明起源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样的宏观论述,也有对作为中国文明重要源头之一的良渚文化等的个案分析,还有对稻作农业起源及其与长江流域文明起源关系的深刻解读,特别还从全球角度对长江流域乃至整个早期中国文明的特质进行了揭示,是一部关于文明起源研究的力作。
成果名称 (中文) | 原著 作者/编者 | 可申请项目文种 |
《中国彩陶图谱》 | 张朋川 | 英文版权已签,其他语种可申请 |
本书为彩陶艺术的研究开拓了新路,是一部资料性价值很高的专题论著。这部书直接取材于田野考古大量原始资料(一大部分是据实物标本重绘的),在此基础上把它们作为当时的工艺美术品进行专业性的观察分析,并按照作者自己的认识、理解而重绘,相比原报告插图更接近真实——艺术的真实。本书内容分为研究篇、图谱篇、解说篇四个部分,从考古和艺术两个学科的综合角度,全面系统地对中国彩陶进行了整理分析,为广大读者厘清了中国彩陶发展的脉络、时代和地区特征、工艺的发展等,以图谱的形式,提供给读者一个更加清晰明确且系统的彩陶谱系,为彩陶研究者和爱好者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2021年度入选书目====
成果名称 (中文) | 原著 作者/编者 | 可申请项目文种 |
《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增订版) | 郑岩 | 英文版权已签,其他语种可申请 |
本书对于魏晋南北朝壁画墓进行了综合研究。书中所讨论的壁画取其广义,不仅包括彩绘壁画,还包括如模印拼镶砖壁画等以其他材料和技术制作的壁面装饰,此外附带讨论了装饰有画像的葬具。
上编在全面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对魏晋南北朝壁画墓进行分区与分期,将其分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中原地区四个大区,根据资料的情况,有的大区再分为若干小区,在此基础上对有些地区的壁画墓进行分期,建立起这一时期壁画墓的基本时空框架。
下编选取典型材料,对相关问题进一步加以分析。包括以河西地区魏晋壁画墓为例,讨论不同区域间文化的互动关系;通过分析邺城东魏北齐壁画墓的特征,提出“邺城规制”的概念,以考察汉唐之间壁画墓的过渡性特征;从南北朝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入手,探讨壁画图像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及其在墓葬中的功能;以青州傅家北齐画像石为例,观察外来文化影响下内地丧葬美术所发生的变化。本书注重对于一些新的方法加以探索和尝试。
成果名称 (中文) | 原著 作者/编者 | 可申请项目文种 |
《中国古建筑考古》 | 宿白 | 英文版权已签,其他语种可申请 |
本书是著名学者宿白先生在北大为学习考古学的学生开设的中国古代建筑史之讲稿,本书从中国最早的地面建筑出现的距今约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晚期遗址开始,依次介绍了商周、战国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金宋元以及明清各个时代建筑基本特点、时代特征,理清了中国建筑发展的脉络。本书深入浅出,包含了作者多年研究中积累的诸多古建筑图片以及手绘线图,对读者直观认识和了解中国古建筑特征有很好的的辅助作用。
成果名称 (中文) | 原著 作者/编者 | 可申请项目文种 |
《山西乐户研究》 | 项阳 | 各语种均可申请 |
乐籍制度是肇始于北魏、不至清雍正元年解体的以“贱民”为主体的专业乐人制度,没入乐籍者则为“乐户”。他们在宫廷、官府、军旅、庙宇中执事应差,为之提供多种与“乐”相关的服务。中国音乐文化的主脉实际上是由以“贱民”为主体的专业乐人创造和传承的,延续了一千双数百年的乐乐籍制度成就了中国音乐的体系化。
《山西乐户研究》从对历史上乐籍最为集中区域之一山西省所存乐后人的实地考察入手,以乐籍制度、乐人为主脉对中国音乐文化传统进行梳理,从文献学、社会学、民俗学、音乐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层面对这一群体在历史上各个时期的自下而上方式、社会地位、信仰崇拜、组织形式、进行全方位的研讨,力图做出新的解释。
END
标签: 中华学术外译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北京
北京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