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基于真实情境,开展劳动教育项目化学习?
如何基于真实情境,开展劳动教育项目化学习?
劳动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项目化学习是推进劳动教育落地的方式之一。学校要基于真实情境,构建开放性项目化学习的实施路径,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提供集真实性、实践性、开放性、互动性于一体的劳动空间,以问题探究为驱动力,让学生在一段时间内主动、深入、持续地进行劳动实践体验,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一、整体建构:劳动教育资源项目化
1.形成项目主题
要落实劳动教育,学校需结合学生学习、生活的真实情境及已有基础,整合相关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发形成自己的劳动教育项目。学校可采取结合国家课程要求、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结合校园生活、结合自然发展规律的“四结合”策略,同时把握学科融合、家校联动等原则,进行梳理与选择、分析与决策,形成结构式、系统化、长程性的劳动元主题。如笔者任教三年级时,基于班级学生现实和社会需要,开发形成了如下劳动教育项目(表1)。在具体实施中,还可根据生成进行调整、优化与延伸。
表1
2.提炼关键目标点
劳动教育的关键目标点,其核心是“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培养要求,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确定目标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对标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学段要求;二是基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从劳动观念、劳动情感、劳动能力、劳动精神等维度拟定细化,提炼关键目标点。
例如,“播种,这个春天有点不一样”春季劳动项目设计,旨在以“播种”为核心,设计系列相关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自然、欣赏自然的同时,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培养一定的劳动能力。前期,笔者首先对该项目实施时可能遇到的多种现实问题进行了梳理,如学生对于种植的劳动技能如何习得?小队合作养护过程中,学生缺乏养护知识,若与学习活动产生冲突时,如何有效解决矛盾?如何将种植活动的深层内涵与学习习惯的培养有机勾连?如何开展活动过程性的评价?针对问题,最终制订了四个目标:一是通过人人参与种植活动,培养劳动光荣的正确观念;二是激发学生乐于参加劳动的兴趣,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体会合作的重要性;三是结合“雏鹰争章”活动开展劳动评价,促进个体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和劳动能力的提升;四是培养学生做事负责、坚持不懈等意志品质。
3.设计劳动任务群
劳动任务群的设计是劳动项目化实施的载体,也是开展劳动教育项目化的关键。其设计应聚焦关键目标点,基于兴趣、认知和实践等维度,结合真实的劳动情境,确定真实的劳动任务,通过具有驱动性的链接式问题任务,以脚手架的方式呈现,引导学生亲历劳动过程,解决实际问题,开展重点实践,劳有所得,劳有所感。以“播种,这个春天有点不一样”春季劳动项目为例,不同的推进板块提出了不同的问题,促进学生逐步深入劳动过程(表2)。
表2
二、倡导探索:劳动项目实施自主化
1.激发劳动兴趣,明晰劳动任务
劳动教育项目实施初始,要让学生清楚项目任务、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及最终的劳动成果形式,确保项目实施目标明确、方法到位、指向清晰。如实施“播种,这个春天有点不一样”项目之前,笔者利用班队课、午会课让学生明确活动的任务和相关要求:学会种植一种植物的劳动技能;分小队合作探究一种植物的特性;在植物养护的过程中学会合理分工、友善合作;全班共同制订活动的评价细则并开展阶段性评价;组织一次劳动技能竞赛或经验分享会等。
2.提供劳动支持,实现家校合力
劳动教育实施场域不局限于学校,还涉及家庭、社区等多类场所。为使劳动教育项目有效实施,需形成家校合力,保障劳动教育真正落地。如暑假期间组织开展的“小区是我家,我们都爱它”社会实践活动。在家长志愿者的帮助下,居住地相对比较集中的学生以“属地临时小队”为单位,定期开展社区环境打扫和垃圾分类宣传的“小小志愿者”行动。学生穿上没过膝盖的志愿者绿马甲,拿着扫把、垃圾袋,穿梭在小区的各个角落,扫垃圾、捡废纸、收集废旧纸盒和饮料瓶等,分类放进小区的各类垃圾箱内。当看到有居民扔垃圾时没有区分干湿,学生还当起了帮助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的小志愿者,得到了小区居民的称赞。
3.关注实施过程,组织阶段反馈
在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会生成许多现实问题,教师需时刻关注学生在真实情境下的劳动认知、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及时组织阶段反馈,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与学习资源开展有效探索,提升劳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播种,这个春天有点不一样”劳动教育项目活动中,针对学生课桌、矮柜内物品摆放凌乱的实际情况,笔者组织学生结合“雏鹰争章”中争得“自理章”活动,开展个人物品整理活动,助力其养成整理习惯。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还未养成分类整理的习惯,于是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让自己的课桌里、柜子内的物品摆放更有序”,让已经具备良好整理习惯的学生示范引领,进行现场指导,组成互帮互学小组,制订相关要求。学生们对照执行,两周内达标的学生获得“自理章”。
4.做好成果交流,凸显劳动价值
劳动教育项目化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在真实情境和动手实践中获得劳动知识、劳动能力,及其具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认”。在项目结束阶段,教师可组织学生集体回顾完整的劳动经历,交流劳动成果,感受劳动的价值所在。每个劳动教育项目活动结束阶段,班级都会开展劳动技能大比拼活动。如“选一选”,通过现场展示劳动方法,推出劳动小榜样和劳动小能手;“晒一晒”,拍摄“我的劳动小妙招”视频,与同伴分享劳动经验;“比一比”,分组进行劳动小竞赛。学生体会到从日常小事做起并要坚持做好的重要性,更体会到了成功的愉悦。
三、关注过程:劳动教育评价多元化
合理科学的评价是实践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劳动教育项目评价是劳动教育项目化实施的有力保障,需对学生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劳动任务的完成等进行 综合考量,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
如笔者为“播下一粒种子”劳动教育项目制订了评价量表。量表包含劳动教育项目评价目标、任务内容、过程表现等,简洁清晰。评价的主体包括学生个体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评价量表的设计能够快速帮助不同评价主体掌握评价的方向,且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融合起来。
具有综合性、实践性、主动性的项目化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以高阶思维带动低价思维,学生的劳动热情被大大激发,劳动素质得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也得以逐步形成。(上海市闵行区实验小学 范逸)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