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锋”助农,为产业发展添动力⑨:丹徒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项目

“青锋”助农,为产业发展添动力⑨:丹徒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项目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树牢 “丹心兴农”服务理念,打造“兴农先锋”党建品牌,激励青年党员、年轻干部建功一线,局党委依托“丹徒农业”开设“书记项目我来谈”专栏,通过18名“青锋”队员参与9个农业产业化项目,讲认识、说进度、谈收获,不断用党建引领、赋能和聚力全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项目背景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是重要的防灾减灾措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安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做好病虫害监测预警,有利于了解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发生范围、发生严重程度,有助于及早发现新发病虫害,做到早发现、早预防,科学防控。同时,我区高度重视农业绿色发展,紧紧围绕农业绿色生产及化学农药减量目标,以提升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水平为重点,以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强政策引导与措施保障,推动绿色防控向纵深发展,为我区农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项目进展

局植保植检部门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与信息发布,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科学组织防控。在荣炳盐资源区、宝堰镇、高桥镇和谷阳镇建立重大病虫害监测点,在荣炳盐资源区、辛丰镇建立智能性诱监测点,在荣炳盐资源区、宝堰镇、宜城街道、高桥镇、高资街道建立赶蛾点和病虫害调查点,开展病虫情监测工作。植保植检站技术人员及时发布病虫情报并预测病虫发生趋势,做出防治对策和防治要求,全年共发布病虫情报15期,发放技术明白纸等技术资料3万余份,开展病虫害防治等媒体宣传5期,组织或参加培训14期,培训600余人次。经后期考察,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发生较轻,小麦赤霉病、水稻稻瘟病、“两迁害虫”等重大病虫疫情未造成流行危害。

同时,建成2个省级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分别为高资街道茶叶绿色防控示范区和荣炳梨绿色防控示范区,示范区核心面积均为100亩,辐射面积500亩,示范区内采购害虫信息素诱捕器、粘虫板、太阳能杀虫灯、生物农药、高效低毒农药等绿色防控物资,开展物理防治、理化诱控、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和观摩培训。通过绿色防控措施和技术运用,示范区内化学农药使用量较对照区减少30%以上,示范区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100%。

项目收获

梁红娟:长期依赖化学防治措施,可以控制病虫危害损失,但也带来了病虫抗药性上升和病虫暴发几率增加等问题。作为植保人员,我将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扎实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治技术指导工作,开展科学用药和绿色防控,控制病虫危害,减少化学农药用量,保障农业增产增收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岳晨暄农作物病虫害是影响粮食稳产增产的关键因素,防控农作物病虫危害是减灾保丰收的关键举措。通过开展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科学预测病虫害发生趋势,及时发布防控技术指导意见,指导农户科学开展防控,做到早发现、早预报、早防治,让农民不打无准备之仗,有策略有计划地对症下药,把病虫危害控制在最低程度,减少病虫危害损失,保障粮食丰产丰收。

标签: 农作物病虫 产业发展 防治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返回首页

收藏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