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招标公告

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招标公告

  一 、建设项目情况简述

  1、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及主要工程建设规模

  项目名称: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蒲江至都江堰段

  建设地点: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邛崃市、大邑县、崇州市、都江堰市

  建设性质:新建

  技术标准: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修建,设计速度120km/h,路基宽度34.5m。

  建设规模:推荐方案主线全长101.3km,桥梁36156m/108座,隧道2445双洞米/7座,桥隧比38.1%。枢纽互通3座,一般互通11座,主线投资估算161.831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15975万元。连接线全长16.341公里,桥梁372m/7座,无隧道,涵洞63道,平面交叉18处,连接线投资估算10.820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6621万元。本项目总投资合计172.651亿元。

  主线工程区项目永久工程占用土地928.47hm2,临时工程占用土地107.11hm2;连接线工程区建设共占用土地79.53hm2,其中:主体工程建设占用土地68.83hm2,临时工程占用土地10.70hm2; 全线土石方开挖总量1792.67万m3(自然方,下同),填方总量1423.15万m3,借方总量154.87万m3,综合利用130.64万m3,弃渣总量为393.75万m3。

  本项目主线工程投资总金额为*******.49万元,平均每公路造价16805.37万元;连接线工程投资总金额为113280.35万元,平均每公路造价6932.28万元。拟定本项目计划:2016年开工建设,建设工期3年,即2016、2017、2018年。

  2、路线起终点及走向

  本项目起于蒲江县境内成雅高速公路,经西来、复兴镇,至邛崃境内卧龙镇,上跨国道318线。经马湖营、杨坝跨白沫江至大邑境内新场,并跨越出阝江河。路线经悦来、鹤鸣乡,金星乡,至崇州境内怀远,跨西河、味江河,进入都江堰市,途经安龙、大观、中兴,先后跨越泊江河、成青线、彭青线、聚青线、聚兴线,至玉堂南接上都汶高速公路,主线全长101.3公里。

  连接线起于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廖家互通匝道与白云路相交,从起点向北、在龙福村南侧转向西方向,跨黑石河、中崇路、从观胜镇南侧约1公里位置经过,跨过元胜路、元龙路,过都江堰的安龙镇,跨泊江河、重庆路至连接线终点。连接线全长16.341公里。

  二 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

  1、社会环境

  ⑴ 项目正效应

  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蒲江至都江堰段是《四川省高速公路路网布局规划》(2011.01)成都平原城市群的城际交通网络"蒲江-彭山-简阳-中江"、"德阳-都江堰-丹棱-青神-井研"高速公路中的一段,由此形成了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简阳至蒲江至都江堰段;本项目的建成必将有力推动省委、省政府的战略构想,为天府新区提供便捷的交通出行和物流通道,强化天府新区辐射带动作用;同时完善成都平原增长极城际交通网络、进一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⑵ 征地拆迁

  根据公路占用土地类型分析,拟建工程占地包括永久占地和施工临时用地,工程永久占地928.47hm2,,施工临时占地117.81hm2,主要占用土地类型为有林地、旱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果园、农村宅基地和农村道路。

  项目永久性征用土地将使沿线部分村庄人均拥有土地数量有所下降,同时带来不同程度的林业损失和农作物损失。公路施工期弃渣场、施工便道、拌和场、预制场、材料堆场和大桥附近施工场地等需临时占用部分土地资源。上述临时占地在进行施工作业时,由于机械碾压、施工人员踩踏等,施工作业周围的农作物和植被将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造成农作物和植被数量的减少,对当地农业生产将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根据调查,本项目拆迁建筑面积87.08万m2,主要为砖混、土瓦房等工程实施将给受拆迁影响的居民造成一定的影响。

  ⑶ 施工活动

  施工车辆的进出,对现有道路的占用,会影响沿线居民的出行,尤其是现有公路及乡村道路将成为施工期的主要利用路段,本项目施工车辆的往来将造成扬尘污染,也会降低附近居民的生活质量;另外施工噪声和交通噪声也会影响拟建公路沿线居民的休息和学生的正常上课。

  施工营地的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生产废物的排放、施工人员的文明程度都可能会给当地村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⑷ 交通阻隔

  拟建公路施工期由于公路施工阻隔,将会给沿线的居民出行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设计充分考虑了营运期公路对沿线居民的阻隔影响。项目全线设置互通式立交14处、分离式立交20处、平面交叉18处、人行天桥18处、桥梁115座、渡槽14座、涵洞及通道296道,平均每公里约4处,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公路建设对道路两侧居民的阻隔影响。

  ⑸ 旅游资源、文物古迹

  根据工可资料,工程设计阶段已经对公路沿线地表文物进行了绕避,推荐方案全线评价范围内无明显的文物古迹,但公路沿线可能存在地下或未发掘的文物资源,因此可能存在一定的潜在影响。在下一阶段的工程设计中,需开展文物调查工作,并根据有关文物保护的政策,尽量予以绕避。

  2、环境空气

  ⑴ 施工时在易产生扬尘的作业时段、作业环节采用洒水的方法来减轻TSP污染,只要适当增加洒水次数,可大大减轻TSP的污染。混凝土拌和场和沥青拌合场选在周围300m内无居民的地方,对周围环境空气影响较小。

  ⑵ 根据类比资料分析,营运期汽车尾气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公路两侧距离道路中心线60m范围内,公路两侧绿化工程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公路汽车尾气对公路两侧农作物和居民的污染影响。

  3、声环境

  ⑴ 施工期:施工期噪声影响主要表现为施工道路交通噪声对两侧居民的干扰,以及施工机械所在场所如预制场、拌和站等施工场所施工机械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预测结果表明:施工期,如果夜间施工,所有的敏感点均超标;昼间施工,路基施工和路面施工阶段分别有52处和53处敏感点不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

  ⑵ 营运期

  全线共分布声环境敏感点54处,营运期噪声污染源主要为公路行驶汽车噪声,噪声预测结果表明:运营初期共有46个敏感点超标,其中,31个敏感点超标均小于3dB,3个敏感点超标3~<5dB,12个敏感点超标5~<9;运营中期共有47个敏感点超标,其中,12个敏感点超标均小于3dB,22个敏感点超标3~<5dB,13个敏感点超标5~<9dB;运营远期共有47个敏感点超标,其中,7个敏感点超标均小于3dB,19个敏感点超标3~<5dB,21个敏感点超标5~<9dB。

  4、生态环境

  ⑴植被、农田减少

  路基、互通立交、收费站、服务区、停车区、桥梁、隧道进出口等工程建设将使植被生境破坏,生物个体失去生长环境,且不可逆。工程永久占地859.64hm2,其中占用有林地82.99hm2,水田44.08hm2,旱地249.42hm2,公路建设占地会使沿线的植被受到破坏。

  公路建设过程中,临时用地主要有弃渣场、施工便道、拌和场、施工营地、预制场、材料堆场等。这些施工临时占地将对森林群落及植被产生直接的破坏作用,从而使群落的生物多样性降低。

  通过采取公路两侧绿化和对施工临时占地的植被恢复,公路造成的植被和农田损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补偿。

  ⑵ 生态和景观影响

  项目建设将占用部分耕地及林地,公路建设占地会使沿线的农业资源和植被受到破坏,从植被分布现状调查的结果看,本项目直接影响的植被类型主要是林地植被和旱地。营运期由于公路建设带来的边缘效应影响,会导致林地边缘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沿林缘~林内的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公路施工期间,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活动有一定的影响,但它们会迁移到非施工区,对其生存不会造成威胁。施工期间,临时征地区域的鸟类和兽类将被迫离开原来的领域,当临时征地区域的植被恢复后,它们仍可回到原来的领域。营运期交通噪声和夜间车辆行驶时灯光对动物的栖息和繁殖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对该地区的动物不会造成特别的破坏。

  在工程建成后,占地范围内各种拼块类型面积发生变化将导致区域自然生态体系生产能力和稳定状况的发生改变,对本区域生态完整性具有一定影响。

  ⑵工程弃渣环境影响

  本项目借方均为特殊路基换填砂砾石,采用外购,因此无需设置取土场。弃渣总量为393.75万m3,工程弃渣将改变土地原有使用性质,其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农田占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方运输过程产生的道路扬尘等。

  本工程弃渣场占地面积81.15hm2,土地类型主要是有林地和旱地等,将不可避免造成一定的农业损失和植被损失及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通过保存地表熟土,采取复耕或植被恢复,设置挡渣墙、截水沟等措施,可以使造成的损失减到最低。

  ⑶施工便道、施工场地环境影响

  主体工程区和各临时工程区需新修和整修施工道路33.215km,占地面积约20.93hm2,主要占地类型为旱地、有林地和灌木林地等。

  根据施工时序分析,本工程大部分施工场地可布置在互通立交区、服务区、停车区及养护工区内。全线本项目可利用互通立交区及服务区占地的施工场地11个,占地面积约28.50hm2;根据全线工程布置,项目需设置专用施工场地10个,新增占地面积8.67hm2。

  由于公路沿线地貌为平原、浅丘,临时工程不可避免的将破坏一定数量的植被,尤其是一些通往隧道和大桥施工场地的施工便道的修筑,如果施工管理不善,对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破坏明显。在施工结束后做好恢复、防护工作,可最大限度的减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临时占地主要以旱地、林地为主。工程完工后,通过采取绿化措施,工程造成的植被损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补偿。

  5、地表水环境

  ⑴ 施工期:本项目沿线及跨越的河流有:蒲江河、白沫江、西河、味江河、江河、黑石河、泊江河及其支流。由于本工程产生的污水主要是桥梁施工废水、隧道施工废水、少量拌合废水、机械冲洗废水以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通过采取防治相应措施可以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因此,施工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小且随施工结束而消失。

  ⑵ 营运期:工程营运期对附近水域产生的污染途径主要表现为附属设施生活污水排放影响,通过采取生活污水二级强化处理设施及改进型化粪池处理后,本项目沿线附属设施产生的生活污水基本不会对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

  降雨期间,桥面径流所挟带的污染物主要成分为悬浮物及少量石油类,沿线跨越水系的大桥桥面径流可使所跨越水体的水质在短时间内会有所降低,但这种影响只发生在降雨初期,在水体自净能力的作用下,可为环境所接纳。

  6、固体废物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废弃土石方、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其中废弃土石方堆放在设置的弃渣场,拆迁房屋、建筑垃圾部分用于施工营地和临时占地中场地平整,其余和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送至附近垃圾处理厂处理。

三、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要求

  1、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⑴ 施工期环保措施

  ①对施工期中距离公路较近的54处敏感点,根据实际情况在敏感点附近路段应设置临时声屏障等降噪措施。

  ② 拌和场、预制场应远离环境保护目标,距居民点、学校等敏感点距离应大于300m。在路线近距内有集中村镇居民区的路段,强噪声施工机械(装载机、振捣器等)夜间(22:00~6:00)停止施工作业。建设材料运输道路应尽可能远离村镇、学校等敏感点。

  ③ 合理安排施工活动,减少施工噪声影响时间。尽量采用低噪声施工机械。

  ④ 施工机械对机械操作工人及现场施工人员的影响很大,必须按劳动卫生标准控制措施,为其配耳塞、头盔等防护工具。

  ⑤ 加强爆破设计,采取必要覆盖措施,爆破实施前应进行通告和疏散。

  ⑵ 营运期环保措施

  ①严格审批道路两侧的新建房屋,建议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蒲江至都江堰段工程距公路中心线555m内的临路第一排不应规划直接面对公路的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声敏感建筑。连接线工程段距公路中心线171m内的临路第一排不应规划直接面对公路的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声敏感建筑。

  ② 在穿越乡镇的路段,公路两侧临路宜规划以工业、厂矿及商业用房为主。

  ③根据声环境影响预测,对沿线营运初期因受拟建公路交通噪声影响预测结果超标的敏感点,采取修建声屏障、安装通风隔声窗或环保拆迁;对营运远期超标的敏感点,采取定期跟踪监测的措施,视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

  2、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⑴ 施工期环保措施

  ① 加强施工管理和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开展施工场所和营地的水环境保护教育;严格检查施工机械,防止油料泄漏污染水体;施工材料如油料、化学品等不宜堆放在地表水体附近,并应备有临时遮挡的帆布;采取措施防止泥土和散体施工材料阻塞水渠或现有的灌溉沟渠及水管。

  ②施工营地生活污水产生量与施工人员数量有关,一般每个施工场地污水发生量平均约100m3左右。建议施工单位尽量租用当地民房,生活污水利用现有设施处理,对于距离现有居民点较远的施工场所,应将施工场地尽量安排在立交区永久征地范围内,并采取设置化粪池或干厕进行收集处理的方式,经处理后做农肥使用。公路跨越水体路段桥梁施工期的生活营地选址应尽量避免选择在河滩上,生活污水严禁直接排入自然受纳水体。

  ③ 施工场地混凝土拌和废水处置:对于预制场、拌合站产生的少量混凝土拌合废水应设置临时沉淀池(尺寸3×5×4m3),生产废水经沉淀后可重复利用,初步估计在跨越蒲江河、白沫江、江河、西河、味江河、泊江河水体桥梁两侧施工场地设置。

  ④为保护公路跨越水体的环境质量,应尽量选择在枯水季节施工,以避免污染水质;同时尽量采用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方式,使泥浆循环使用,减少泥浆排放量。施工完毕后的泥浆经自然沉淀后覆土填埋处理,挖出的弃渣运至指定的弃渣场堆放。为避免和减小桩基施工现场地面径流形成的悬浮物污染,在桩基施工现场修筑截水沟,将施工产生的SS污水引至临时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于场区防尘洒水,不外排。

  施工机械修理场所应设置简易的隔油池,并配备油水分离器对施工机械冲洗及维修产生的油污水进行收集处理;在混凝土拌和场布置沉淀池,对混凝土拌和过程中将产生的少量含SS的碱性废水进行收集处理,回用于场区防尘洒水,不外排。

  ⑵ 营运期环保措施:对本项目的服务区、停车区和收费站等附属设施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及管理提出如下要求:

  a.建议与污水处理设施供应商签订协议,委托设备生产厂家负责营运期的后续服务工作。

  b. 设专人负责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及维修养护,并对维修养护和检查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c.为准确控制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效果,建议营运管理单位配备人员,定期将处理后污水送至有监测资质的机构进行检测,以便及时掌握污水处理设备出水(尾水)的水质情况,并应建立污水处理台帐。

  d. 应加强公路排水设施的管理,维持经常性的巡查和养护,对跨河桥梁路段进行重点管理,要及时修复被毁坏的排水设施,防止公路路、桥面径流直接排入沿线河流水体。

  e. 对从事危险品运输的驾驶员和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有关危险品运输安全技术规定和操作规程,学习和掌握国家有关部门颁布实施的相关法规。

  f. 危险货物运输实行"准运证"、"驾驶证"和"押运员"制度,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的车辆要使用统一的专用标志,实行定点检测制度。

  g. 公路管理部门应加强危险品运输管理,严格执行交通部部颁标准《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范》(JT617-2004)有关危险品运输的规定。同时应制定危险品运输事故应急预案,减少污染事故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具体详见第8章。

  h. 对路线经过临南支渠及白沫江路段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为保护卧龙水厂取水口和白沫江水质安全,避免营运期危险品运输风险对临南支渠和白沫江水质造成不利影响,针对拟建公路AK327+857~AK328+293路段跨越临南支渠,AK337+550~AK338+31和AK339+153~AK340+005路段跨越白沫江内,采取以下措施可减少和避免对饮用水源的影响。

  ① 上述路段路基和桥梁均进行加强型防撞栏设计,设置"保护水源,减速慢行"的标志牌。

  ②在AK327+857~AK328+293、AK337+550~AK338+310和AK339+153~AK340+005路段路(桥)面上均设置桥面径流水收集系统对桥面径流统一收集至沉砂缓冲池沉淀、过滤处理后达标排放于农灌沟渠,不直接排入临南支渠和白沫江河流,以上排水系统兼作为运输品事故应急措施。

  ③ 临南支渠及白沫江保护措施

  a. 根据项目所在区域水文气象资料,项目所在区年最大1小时暴雨量均值为79.3mm,桥(路)面径流系数取0.90,则跨越临南支渠路段桥面初期雨水径流总量约为43.07m3,跨越白沫江1#大桥路段桥面初期雨水径流总量约为430.71m3,跨越白沫江2#大桥路段桥面初期雨水径流总量约为301.49m3,事故泄漏量按40m3考虑(目前,国内最大的罐装运输车辆罐容积为50m3 左右,泄漏量按80%计)。跨越水体桥梁的桥面径流两侧通过泄水孔,将雨水排入PVC排水管,通过排水管将桥面雨水收集到地面集水井,再通过横向排水沟排入事故池(沉砂缓冲池),经过处理后再排入农灌沟渠,不直接排入水体。

  3、大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⑴ 施工期:

  施工扬尘:在工程建设期应经常洒水保湿,减少由于汽车运输和刮风引起的道路扬尘,沙砾石、粉煤灰、生石灰等材料在运输中车厢应加盖蓬布,尽量减少粉尘飞扬。

  沥青烟:全线应集中设置沥青拌和站,建议采用先进的具有密封除尘装置的拌和设备。拌和站应设置在开阔空旷的地方,拌和站设置在学校、城乡居民区和有特殊要求的地区下风向,且距离不宜小于300m,减少拌和站对环境敏感点的粉尘和噪声污染。

  ⑵ 营运期:在公路两侧特别是敏感点附近加强绿化,既可净化吸收车辆尾气中的污染物,又可美化环境改善公路沿线景观。加强交通管理,禁止尾气超标车辆上路行驶。定期对路面进行清扫。

  4、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⑴ 加强生态环保宣传教育工作

  ⑵ 植被保护和恢复措施

  ①开工前,对施工范围临时设施的规划要进行严格的审查,既少占农田、林地,又方便施工。

  ②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确定征占土地范围,进行地表植被的清理工作。

  ③严格控制路基开挖施工作业面,避免超挖破坏周围植被。

  ④施工工区等临时建筑尽可能采用成品或简易拼装方式,尽量减轻对土壤及植被的破坏。

  ⑤凡因公路施工破坏植被而裸露的土地(包括路界内外)应在施工结束后立即整治利用,恢复植被或造田还耕。

  ⑶ 动物影响减缓措施

  ①建议施工单位与林业部门配合在施工营地内张贴项目区野生保护动植物宣传画及材料,禁止施工人员随意破坏植被和猎捕野生动物;施工中一旦发现以上野生保护动物,应立即通知当地林业部门。

  ②做好爆破方式、数量、时间的计划,并力求避免在晨昏和正午开山施炮,减少工程施工爆破噪声对鸟类的惊扰。

  ③在林区边缘采用加密绿化带,防止灯光和噪声对动物的不利影响。及时恢复桥下植被,以便于动物适应新的生境。

  ④施工营地生活垃圾不得随意排入附近水体,应集中堆放,定期由施工车辆送城市垃圾场处理。生活污水须经沉淀池处理后外排。

  ⑤施工用料的堆放应远离水源和其他水体,选择暴雨径流难以冲刷的地方。部分施工用料若堆放在桥位附近,应在材料堆放场四周挖明沟,沉沙井、设挡墙等,防止被暴雨径流进入水体,影响水质,各类材料应备有防雨遮雨设施。工程建设中的弃土弃渣,要按照环保要求,对弃渣场进行防护。

  四 、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蒲江至都江堰段是《四川省高速公路路网布局规划》(2011.01)成都平原城市群的城际交通网络"蒲江-彭山-简阳-中江"、"德阳-都江堰-丹棱-青神-井研"高速公路中的一段;本项目的建设是是适应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是适应四川省重大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形成中国西部综合运输枢纽的需要;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抢抓机遇的需要;是完善成都平原增长极城际网络、推进区域一体化的需要;是建设天府新区、发展沿线地区经济、促进旅游资源开发的需要;是完善区域交通网络的需要。

  虽然拟建公路开发建设和运营将会对沿线生态环境、居民生产生活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但只要认真落实本报告书中所提出的减缓措施和保护措施,真正落实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建设的"三同时"制度,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并降至环境能接受的最低程度。

  综上,本评价认为,在落实本报告书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议后,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蒲江至都江堰段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

五、 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方式和期限,以及公众认为必要时向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索取补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

  2016年3月9日至3月22日在本网站可对本项目环评报告主要内容进行查询,如有意见可按下列电话进行反映:

  建设单位:四川省交通运输厅规划处

  联系方式:********302 联系人:邓建波

  地 址: 成都市武侯祠大街180号 邮 编:610000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3208号

  联系方式:(028)******** 联系人:孙家振、齐鹏

  联系邮箱:********@qq.com">********@qq.com

  地 址:成都市太升北路35号 邮 编:610017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本次公示拟通过公示了解沿线公众对该公路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主要包括:

  1、对环境质量现状的认识;

  2、工程建设对周围环境影响的意见;

  3、公众对工程建设的态度;

  4、公众对工程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

七、公众提出意见的具体形式和起止时间

  在本次信息公示后,公众可通过网站提交、向指定地址发送电子邮件、电话、信函或者面谈等方式发表关于该项目建设及环评工作的意见看法。

  在报告书报送审批前,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还将采取发放调查问卷、报告书简本公示等方式进一步征求公众意见。在此期间公众仍可以通过网站提交、向指定地址发送电子邮件、电话、传真、写信或者面谈等方式发表自己的意见。

  请公众在发表意见的同时尽量提供详尽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及时向您反馈相关信息。


标签: 高速公路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返回首页

收藏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