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科普:伏立康唑如何精准化用药?基因检测和血药浓度监测帮您保驾护航

药学科普:伏立康唑如何精准化用药?基因检测和血药浓度监测帮您保驾护航

伏立康唑及其药代动力学
伏立康唑为第二代三唑类抗真菌药氟康唑的衍生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效力强、口服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对念珠菌、曲霉菌、镰刀菌、孢子菌和隐球菌等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其主要通过抑制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来抑制麦角甾醇的合成,麦角甾醇的缺失导致真菌细胞膜的完整性破坏,并最终导致真菌细胞死亡或抑制真菌细胞生长。临床用于治疗侵袭性曲霉病,目前已经成为血液系统疾病、免疫功能低下、器官移植患者抗真菌感染用药的首选。



伏立康唑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呈非线性药动学特征,致使其疗效和不良反应(如肝功能异常、中枢神经系统毒性、视觉改变或视觉障碍)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伏立康唑在体内98%通过肝脏中CYP2C19、CYP2C9及CYP3A4(其中以CYP2C19为主)代谢后排出体外,仅不到2%以原型经肾排出体外。主要的代谢产物是伏立康唑N-氧化物(没有抗真菌活性),在此过程中约75%是通过CYP酶介导的,其余25%由FMO家族介导,而CYP2C19是负责伏立康唑代谢成伏立康唑N-氧化物的主要酶。其个体差异较大的影响因素众多,但约49%的个体差异可以由CYP2C19基因多态性解释。
CYP2C19基因多态性
CYP2C19具有遗传多态性,已发现30多个突变等位基因,其中至少有10个导致酶活性改变。野生型位点为CYP2C19*1,东亚人种主要携带*2、*3和*17突变,其中CYP2C19*2和CYP2C19*3会降低酶活性,CYP2C19*17会增强酶活性。*2、*3和*17突变等位基因在不同种族的分布频率如下:


CYP2C19基因多态性指导伏立康唑个体化用药
CPIC指南依据不同基因型将CYP2C19表型分为超快代谢型/UM型(*17/*17)、快代谢型/RM型(*1/*17)、正常代谢型/NM型(*1/*1)、中间代谢型/IM型(*1/*2、*1/*3、*2/*17、*3/*17)、慢代谢型/PM型(*2/*2、*2/*3、*3/*3)。具体个体化用药指导如下:



伏立康唑治疗药物监测(TDM)
目前越来越多研究证实伏立康唑血浆谷浓度与患者的疗效和肝毒性发生率显著相关(中等质量证据),在CPS指南中作为1B级强推荐。研究显示伏立康唑血浆谷浓度在合理范围(0.5~5mg/L)内具有较高的治疗成功率,改善生存期,而浓度过高(>5mg/L)与神经毒性和肝毒性有关,因此评估伏立康唑血浆谷浓度有助于伏立康唑临床疗效的提高。
TDM主要适用人群:
1.肝功能不全患者;
2.联合使用影响伏立康唑药代动力学药物的患者;
3.CYP2C19基因突变患者;
4.发生伏立康唑药物不良事件或疗效欠佳的患者;
5.重症真菌感染危及生命的患者。
何时应重复监测伏立康唑血药浓度:
1.调整伏立康唑剂量;
2.患者发生伏立康唑药物不良事件或疗效欠佳;
3.加用或停用影响伏立康唑药代动力学药物。
监测时机:
1.给予负荷剂量时,建议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首次取血时间应不早于第5次给药前(第3天),谷浓度采血时间应为给药前30min内;
2.重复监测血药浓度时机与不给予负荷剂量时的首次监测时机相同,即应在调整伏立康唑剂量,或加用或停用影响伏立康唑药代动力学药物后第4~7天重复监测。
伏立康唑如何精准化用药?
伏立康唑因其基因多态性、药物相互作用众多、非线性药动学特征导致临床用药抉择困难,因此实施精准化治疗,进行基因检测和血药浓度监测,是提高治疗效果、避免不必要的不良反应的有效途径。决策路径如下:


伏立康唑精准化治疗的意义
伏立康唑用药前基因检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基因型,从而预测伏立康唑的药代动力学,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伏立康唑用药期间进行治疗药物浓度监测(TDM),可以指导剂量调整,使其谷浓度水平达到有效治疗范围,提高治疗效果。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基因检测 药学 监测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