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消失”的心脏支架——信阳市中心医院成功开展首例OCT指导下生物可吸收支架BRS植入

“会消失”的心脏支架——信阳市中心医院成功开展首例OCT指导下生物可吸收支架BRS植入

随着“介入无植入”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生物可吸收支架也受到更多术者及患者的关注,与传统的永久性金属支架相比,生物可吸收支架采用特殊的完全可降解材料制成,在体内2-3年内完全降解消失,而达到与金属支架同样的效果。
近日,信阳市中心医院西院区心血管内科二病区成功独立为一位40岁的患者实施了OCT指导下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术,此项心脏介入治疗技术的顺利开展,标志着信阳市中心医院心脏介入综合实力 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为广大冠心病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今年40岁的马先生平时无不良嗜好,近几日感觉胸闷、胸痛不适,遂就诊于医院西院区心血管内二科,入院后行冠脉造影示冠脉双支严重病变,需要通过介入治疗来开通狭窄的血管。经沟通,患者及家属拒绝金属支架植入,经过详细分析病情后,心血管内二科谢秀乐、康锐主任团队为这位患者选择了生物可吸收支架。

术前


术后


术前OCT提示血管严重狭窄


术后管腔通畅


考虑到生物可吸收(BRS)支架材料的特殊性,手术全程在OCT指导下进行。OCT是分辨率很高的血管内成像技术,可准确评估斑块性质,精准测量支架落脚点、直径和病变长度,被称为“体内的组织学显微镜”,也是帮助心血管介入医生看清血管内真相的“火眼金睛”。最终在OCT精准指导下,分别右冠及前降支各植入一枚3.5×23mm生物可吸收支架。复查OCT和造影结果显示,支架膨胀、贴壁良好,术后患者胸闷胸痛等症状消失。


信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二科谢秀乐主任团队,在冠心病、心律失常射频消融与起搏、高血压、心脏急危重症、结构性心脏病、心脏康复、心血管超声医学等多个亚专科均有专业技术人才。在心脏介入诊疗方面,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探索新技术和新领域,引领和推动我市心脏介入诊疗技术,可常规开展冠脉造影术、冠脉(包括左主干、分叉以及CTO等复杂病变)支架植入术、急性心梗急诊PCI术、冠脉血管内超声(IVUS)、冠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冠脉血流储备分数检查(FFR)、心脏临时起搏器及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抗心衰起搏器(CRT-P/D)以及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术、希蒲系统起搏,房颤、房扑、室早、室速、室上速等复杂心律失常三维立体定位射频消融术、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术、左心耳封堵术、心脏体外反搏等多种介入及康复治疗技术项目,全方位,多角度的为全市人民的心脏健康保驾护航。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支架 CT 生物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