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睡也是病?
秒睡也是病?
王先生今年29岁,是一名IT技术人员,平时工作能力出色,能够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但有一件事一直困扰着他,就是白天上班的时候经常毫无征兆的就睡着了,一睡就是十几分钟半个小时。尽管工作能力出色,但上班期间在工作岗位上经常“睡觉”,因此不能得到应有的待遇,王先生开始郁郁寡欢。
王先生自述:在读初中的时候,课堂上就经常睡觉,回家吃午饭时,饭还没吃完就在饭桌上趴着就睡着了,甚至有一次去外地参加机器人大赛的时候,居然在比赛的时候睡着了,差点耽误自己比赛的进程,父母以为是学业繁重导致的睡眠不足,一直没有特别在意。
直至今年一次白天开车的时候睡着了,撞上了马路边的绿化带,小王和家里人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开始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芜湖医院(芜湖四院)睡眠医学科。
经过详细的问诊和相关检查后,医生诊断王先生为“发作性睡病”。
发作性睡病属于睡眠障碍的一种,是一种中枢性睡眠增多,临床上分为2种类型:伴有和不伴有下丘脑分泌素降低的发作性睡病。
临床表现有:
1、核心症状:日间过度思睡;猝倒;睡眠瘫痪,即发作性睡病四联症;入睡前幻觉。
2、其他症状:肥胖;精神障碍;认知功能损害;偏头痛。其中猝倒是发作性睡病1型最具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发生率约为75%,通常发生于日间过度思睡出现后1年内。
目前发作性睡病的检查方法有:
1、Epworth嗜睡量表、斯坦福嗜睡量表、Ullanlinna发作性睡病量表、情绪触发猝倒问卷、夜间睡眠障碍相关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2、神经电生理检查:夜间标准多导睡眠监测(nPSG),日间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以及清醒维持实验。
3、基因检测、影像学检测、免疫相关测验。
《中国发作性睡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版)》诊断流程图:
治疗原则:
1、通过心理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减少日间过度嗜睡、控制猝倒、改善夜间睡眠。
2、帮助患者尽可能恢复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3、尽可能减轻共病的症状。
4、减少和避免药物干预带来的不良反应。
对于日间过度嗜睡,
目前临床上首选的药物有:替洛利生、莫达非尼、γ-羟丁酸钠,其他药物还有阿莫达非尼、哌甲酯缓释片、索林非妥、马吲哚等。此外还可以选择巴氯芬、新型苯二氮卓类药物以及褪黑素。
而对于特定人群的治疗,例如儿童期发作性睡病患者,考虑到疾病对于学习的影响,需要积极治疗,首选非药物治疗,使用处方药物前,需要谨慎评估获益和潜在风险;老年患者则需更多考虑共同治疗和药物之间的不良反应;孕产妇和哺乳期患者一般不主张用药,避免发作性睡病导致畸形或流产的高风险,可在监测下选择替洛利生、y-羟丁酸钠、氟西汀、文拉法辛或氯米帕明治疗,必要时选择剖宫产手术进行分娩。
总之,发作性睡病作为一种罕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功能。
患者回归正常生活十分重要。
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对改善患者病情、帮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十分重要。
标签: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