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中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年度报告

资中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年度报告

2023年,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推进我县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法治建设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一、法治建设领导责任制更加夯实

将法治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按照“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要求,局主要负责同志带头遵法、学法、守法、用法,亲自组织研究年度法治要点,对重点工作亲自研究部署,审签法治建设实施情况报告等,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认真落实学法制度,组织召开中心组学习13次、专题研讨8次、宣传宣讲会5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二十大报告法治建设内容、行政复议法、全国自然资源法治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按要求报告年度法治建设情况、依法履职情况,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职责。

二、自然资源规划监管体系更加完善

一是完善规划实施,投入资金871.48万元用于资中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县级国土空间规划顺利通过省级专家评审,球溪临空产业承载片区、鱼溪农文旅融合发展片区等7个镇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成果完成深化完善;银山镇、公民镇、陈家镇、双河镇等4个镇14个村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形成成果。县域内“两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日趋完善,支撑城镇化快速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县域内国土空间利用更加合理、保护更加有效。

二是推进土地报征,取得用地批复6602亩,预存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费*****.9329万元,缴纳耕占税1418.96万元,上报土地征收3个批次,4个单独选址,报征总面积275.7689公顷,抓紧落实土地征收,完成4210亩土地征地拆迁。

三是健全土地供应,拍卖国有建设用地45宗,实现收益14.57亿元。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382亩、闲置土地210.45亩。落实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出让土地七宗224.36亩。收储(中建材(内江)玻璃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四、五期,四川高润电力有限公司,资中县路通运业有限责任公司)国有土地354.17亩,已实现土地出让收入1.25亿元,实现预期收益2.35亿元。

四是耕地保护扎实,投入资金3478.95万元用于耕地保护工作。全年完成耕地恢复补充通过省级审核1.65万亩(不含田土坎系数),超额完成内江市下达的1.44万亩任务,占下达任务数的114.58%,耕地恢复补充面积居全市第一。投入资金765万元,开展资中县2023年补充耕地项目,预计可新增耕地135.3568公顷(其中新增水田0.3602公顷),实现县域内耕地连续2年净增加;全年耕地净流入1.11万亩,预计耕地保有量达112.52万亩,超目标任务2.8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核实处置后,全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99.41万亩,较保护任务数高0.34万亩。

五是矿产管理规范,加强制度建设,认真研究我县矿产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和短板弱项,针对性制定我县加强矿产资源管理的措施办法,堵塞制度漏洞,印发《资中县加强矿产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实施方案》,从根本上解决矿产资源管理不规范和监督执法乏力问题,建立健全我县矿产资源管理长效机制,全县矿产资源管理更加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明显改善。全年完成5宗水泥用灰岩矿,10宗砂岩矿勘查工作,新增水泥用灰岩矿资源量约3亿吨,砂岩矿资源量约500万立方米,市场价值约65亿元,为我县水泥、建材产业发展提供可靠资源保障,预计可带动水泥、建材产业产值约700亿元。

六是森林管护高效。保障我县建设项目使用林地72公顷,审核审批建设项目45宗。完成2023年森林督查自查图斑600个,年度违法案件数、违法违规占用林地面积、采伐林木蓄积量较上年均有所下降。核实林草湿监测图斑768个,完成内江市打击毁林毁草专项行动,查处案件4起,处罚*****.44元。全年林木采伐使用9000余立方米,未突破*****立方米采伐限额。全县森林面积*****.54公顷,森林覆盖率24.98%。

三、法治监督服务机制规范运行

一是自然灾害防治到位。投入1601.9万元用于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完成球溪镇球溪河社区1组三泉寺崩塌、银山镇平安寨村4组烂寨子崩塌等2处治理工程项目,受益群众210人,完成35户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任务,受益群众116人,实施28个在册隐患点排危除险和77处新增小微型地灾治理项目,减少受威胁群众317户1190人,连续十四年实现地灾防治“三零”目标;投入资金619.32万元用于森林防灭火工作,印制各类宣传单(手册),加大森林防灭火宣传力度,新(改)建应急取水点75个,防火通道75公里,集中焚烧池24个。采购森林防火预警监测服务,切实提升了全县森林防灭火综合控制能力,全年未发生森林火灾。

二是生态屏障构强筑牢。投入资金170.43万元,完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及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有效保护了以公益林为核心的森林资源;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成功立项,总投资10.37亿元,获银行授信8亿元,通过建设国家储备林,不断提升森林质量和生产力,提高生态功能,构筑绿化生态屏障;投入资金110万元,开展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修复治理面积5.5916公顷(旱地4.5875公顷,林草地0.5997公顷,坑塘水面0.3587公顷,农村道路0.0457公顷),大大改善了矿区生态面貌。

三是违法行为遏制有效。强化日常监管,将违法行为制止在萌芽,开展动态巡查日常监管,充分运用遥感监测、高清航飞等技术手段,加大技术力量支持,提高动态巡查监管精准度、覆盖率,形成部门执法联动机制,对违法违规行为做到“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全年重点区域巡查覆盖率达86%,发出《责令停止自然资源违法行为通知书》23份,查处土地、矿产违法案件21宗,处以罚款489.118万元,没收构建筑物面积*****平方米,切实保护好自然资源。

四、诉源治理化解持续深化

一是加强行政复议诉讼案件办理。进一步规范案件办理,落实行政诉讼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加强行政复议案件管理,全年行政争议收案数量基本平稳。

二是深化“以案促改”专项行动。以全县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重点领域、重大工作为基础,建立问题清单、案件清单和制度清单,逐项抓自查、抓整改,促进工作改进和制度完善,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水平。

三是完善通报和问责制度。对存在败复败诉风险的案件进行预警,做好案件的化解和补救工作。强化司法意见建议书办理,针对司法建议提出的问题风险,逐个提出整改措施,逐个抓好落实。

四是加强法治业务学习培训。围绕“以案促改”专项行动、法治政府考核、合法性审查等法治建设重点按季度开展系统法治业务交流。积极组织自然资源法治培训,邀请县司法局专家对自然资源法治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强化队伍建设。

五、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开展

坚持普法和推进依法治理相结合,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参加自然资源法治讲堂,对二十大报告法治建设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等重点法律政策进行解读。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普法和执法、治理相结合,坚决执行耕地保护硬措施,深入推进违法占用耕地存量问题整改攻坚行动,让保护耕地的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全面加强常态化普法工作,抓好主题日法治宣传,结合宪法日、土地日等主题日,推动公民在自然资源领域的法治素养提升。

2024年,我局将继续围绕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系统工作新定位,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省委市委县委全会、省委市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市县“两会”和全国全省自然资源、林业工作会议等决策部署落地落实,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