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襄阳谋划实施1500多个亿元以上项目开新局

新闻发布会|襄阳谋划实施1500多个亿元以上项目开新局


2月27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奋战开门红 市长话经济”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介绍襄阳市“扛牢省域副中心城市使命责任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襄阳篇章”相关情况。


襄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太晖表示,过去一年,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经济总量连续两年位居中部非省会城市第1位,经济发展质量更高、动能更强、活力更足、效益更好、成色更美。


2023年,襄阳汽车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乘用车整车制造实现历史性突破,以新能源汽车为牵引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加速崛起,襄阳成为全省唯一、全国7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之一;交通枢纽优势加快转化,铁水公空营业性货运量同比增长23%,铁路客运量、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181%和58%,去年接待游客近1亿人次;千年古城焕发现代魅力,襄阳古城保护和利用取得重大进展,以“母亲河”襄水为主线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快活化转化,东津新区8平方公里中心片区建设全面铺开;经营主体活力显著增强,经营主体总量达到77.8万户,跃升至全省第2位。


王太晖表示,襄阳将紧扣湖北建成支点的“五个功能定位”,在发展目标、发展观念、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路径上全面对标对表,高标准建设引领汉江流域发展、辐射南襄盆地核心增长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奋力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新时代“九州通衢”核心节点、汉江流域科技创新中心和中西部承接先进制造业转移备份基地、全国军民深度融合示范基地、汉江流域水安全保障示范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和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襄阳把今年确定为“项目建设年”,全年计划实施20个投资过百亿元、50个投资过50亿元、200个投资过10亿元、1000个投资过亿元的项目。目前谋划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588个、总投资1.2万亿元。以项目建设实际成效助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做强产业、做大城市、做优环境、做多人口

襄阳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2月18日,湖北贽丰机器人技术公司(襄阳)AI+机器人柔性喷涂系统在工作中。(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田悦 摄)


2月27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奋战开门红 市长话经济”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襄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太晖表示,襄阳以“项目建设年”和作风建设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一天都不耽误”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奋战一季度“开门红”,助力全年“满堂彩”,推动襄阳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5项经济指标打响一季度“开门红”


一季度,襄阳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外贸进出口增长9%以上。


“一季度‘开门红’方案明确了7项任务,细化为25条具体措施。”襄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阮莉莉表示,1月25日,襄阳同步组织全市月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一季度将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39个、计划总投资1799.3亿元。


今年,全市招商引资共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87个、总投资1639.7亿元。举办产销对接、政银企对接活动,银企合作签约57亿元、产业链授信签约45亿元、政银合作签约229亿元。开展促消费活动200余场次,投放消费券3700余万元。春节期间,襄阳市区主要商贸企业客流量增长20%、消费增长12%。


截至2月25日,襄阳新增经营主体*****户、同比增长46.5%,其中新增企业类经营主体6837户、同比增长124.2%。根据摸排,预计一季度出口总体平稳、稳中有升。其中,预计东风股份出口整车5000台,较上年同期翻番。


新能源汽车产量力争突破15万辆


去年,东风纳米年产12万辆新能源乘用车整车项目量产,襄阳新能源乘用车整车制造实现历史性突破。


“今年将突破性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襄阳市政协副主席,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段细柱表示,支持东风纳米等新能源整车项目达产满产,力争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5万辆,加快形成乘商并举、整零协同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打造全国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高地。


抢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赛道。充分发挥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国牌优势,持续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深度应用场景落地,探索制定行业标准规范,加快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力争2024年全市智能网联汽车和无人装备产量突破4万辆。


加快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转型。支持东风在襄企业研发生产绿色化和电动化产品,引导三环锻造、三环车桥等汽车零部件企业加快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力争全市向新能源汽车领域转型的零部件企业超过50%,骨干企业的新能源产品占比超过50%。


进一步优化环境,完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积极争取各类基金支持,推动重大项目加快落地。


540万亩冬小麦长势良好


襄阳是农业大市、粮食大市,2023年产粮94.62亿斤、稳居全省第一。今年,襄阳将加快打造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和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95亿斤左右。


襄阳市委农办主任,襄阳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胡海洋表示,1月以来,面对多轮寒潮天气,该市早预警、早准备、早防范,排查各类农业经营主体2496家、农业设施大棚6.7万亩;组织255个抗灾工作组、1032名农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服务,清理沟厢146.8万亩,加固大棚3482亩;动员农业专家手把手传授小麦、油菜等作物减灾技术。目前,全市540万亩冬小麦等在田作物长势良好,为夏粮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188万亩左右。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建设高标准农田,在8个县(市、区)整建制提升小麦单产,打造一批“万亩高产片、千亩示范方、百亩攻关田”,力争项目县平均单产增长3%。


全链条增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韧性。做强主体建链,加快培育一批大龙头、好企业;做响品牌提链,不断提升“襄”字号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做优流通活链,加快建设全国性农产品交易储备加工中心;强化供应链思维,着力建设供销农资农产品农业供应链。


东津新区新开工项目不少于100个


襄阳东津新区是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第一个城市新区,按照“汉江新都会、襄阳新中心”的定位,8平方公里中心片区建设全面铺开。今年4月,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主会场活动将在东津举行。


东津新区(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平武表示,今年将从产业发展壮大、提升城市品质、提升配套水平三方面发力。


加快推进赣锋锂电、康贝尔电子等项目尽快投产,确保全年新开工项目不少于100个,完成投资不少于200亿元。聚焦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力争全年引进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20个。


聚焦8平方公里新城中心和南北主轴。加快襄阳五中附属初中等一批项目建设,打造区域科教中心;加快推进同济襄阳医院等项目建设,打造区域医疗中心;引进更多金融总部企业、中介服务龙头企业,打造区域金融商务中心;提升华侨城影响力,推进汉江生态城蓝色星球等项目,打造区域文旅会展中心。


优化完善主次道路,加快东津至庞工等重要节点和关键路段建设;加快城市配套建设,提供更多便民、利民的公共服务和商业设施;加快集社区商业、医疗、文化、养老等于一体的社区邻里中心建设,让城市更宜居、生活更便利。


“四张牌”让襄阳古城更火爆

有2800年历史的襄阳古城,是襄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今年春节假期,古城景区日均接待游客7万人次。


襄城区委副书记、区长李云表示,把襄阳古城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重点打好“四张牌”。


挖掘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活”起来。保护好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利用古城现有文保设施,“一馆一主题”建设特色专题博物馆,展示襄阳深厚的文化魅力。


疏解功能、人口,让古城空间“优”起来。按照“人口总量只减不增、单位只出不进、建筑高度只降不升”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外迁力度,腾出古城保护利用空间和资源。


提升历史风貌,让核心景观连起来。构建南北中轴线、联通古城墙、打通护城河、建设观光环线,保护和修复古城历史风貌,彰显古城城、池、堤一体特色体系。


丰富文旅业态,让旅游产业“火”起来。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标准,加快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发一批兼具烟火气、文化味、时尚范的古城精品项目,打造两日游、三日游精美旅游线路。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新闻发布会详情


来源:湖北日报

记者:雷闯

编辑:胡芳华

责编:姚盼

审核:翟志清


标签: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