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电视台媒体云基础建设项目需求公示

城市电视台媒体云基础建设项目需求公示

( 城市电视台媒体云基础建设项目 )需求公示

项目名称

城市电视台媒体云基础建设项目

是否预选项目

采购人名称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采购方式

公开招标

财政预算限额(元)

*******

项目背景


一、项目需求

私有云基础资源部分包括计算平台、存储平台、网络平台。三类平台的资源可为业务的开展提供灵活可靠的基础资源支撑,实现基础资源的池化和弹性扩展能力,并可被云管理平台统一管理,实现基础资源的整体管控。

1.

2.

3.

********6">1. 项目背景

2010年5月,由全国19家媒体联合发起成立了中国城市联盟网络电视台,并取得国家广电总局的许可牌照。技术结构是在深圳建立中心平台,同时在北京和深圳建立中心节点,由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承建,各联盟台在各自所属地建立自己的分节点,并与中心节点完成对接。

城市联盟网络电视台的定位是以新兴信息网络为节目传播载体的新形态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主要任务是开展电台、电视台形态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在三网融合背景下,国内覆盖范围最大、最具营销价值的区域城市联盟“跨媒体、跨地域、跨终端、跨受众、跨渠道”的新型视频媒体。

随着网络电视台全面铺开,用户对网站视频内容需求越来越多,这要求我们在中国城市联盟网络电视台的建设中,必须满足低投入、高效快速的实现节目的生产、审查、发布。针对这一需求,提出以下发展目标:

第一,作为城市电视台新媒体战略发展平台,实现城市电视台内容资源多平台、多网络、多终端分发。

第二,提高各城市电视台节目内容收视率,强化各城市电视台新媒体业务品牌及影响力,有效延伸、放大广电传统媒体在新媒体领域的影响力和主导作用。

第三,提升各城市电视台节目内容品牌价值,为各城市电视台开辟新的内容和广告业务运营市场,增加各城市电视台的营业收入。

第四,满足各城市电视台节目快速的汇聚,海量的节目生产,有效支撑城市联盟网络电视台内容的需要。

********7">2. 系统建设目标

CUTV媒体云平台项目建设,整体解决方案要立足新媒体的内容制作与运营发布,提供端到端的优势产品与集成能力。在基础平台资源及业务系统设计上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弹性及敏捷性。系统应采取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可根据各分台的实际需求,进行组合与扩展,不仅满足当前个性化特征,而且可灵活的进行系统升级。本次项目整个系统平台能满足以下生产及发布能力指标。

1、生产能力指标


类型

能力指标

节目收录标清

满足5个分台,总共25路直播流的并行收录直播

内容上传

满足5个分台,平均每天总共25小时的视频内容上传

节目拆条/快编

满足5个分台,平均每天总共125小时成本节目的加工制作

转码

满足1.5M\640K\460K码率的视频发布,三种码率平均每天总共100小时的节目转码

2、发布能力指标


项目规模/性能指标

能力指标

页面浏览量PV

满足5个分台,平均每个分台15W/天的PV

UV独立访客

满足5个分台,平均每个分台5W/天的UV

直播并发IP

满足5个分台,平均每个分台2000直播并发

点播并发IP

满足5个分台,平均每个分台2000点播并发

互动并发

满足5个分台,平均每分钟累积10W次的互动请求

********8">3. 系统整体框架详见附件系统整体框架图

CUTV媒体云平台需要在架构上满足总台及各分台用户“拎包入住”构思,各业务模块要高度适配云架构,可实现资源灵活、动态、敏捷的调配,即所有功能均由服务与软件来实现,底层资源利用云计算中心和云存储。云操作管理门户能够统一管理云平台各种资源,实现资源自动化分配、部署、弹性扩展和回收。根据各分台的业务及运营需求,实现服务与工具的灵活组装,为各分台租户提供简单、优良的用户体验和可自定义的服务流程。

********9">4. 系统设计原则

CUTV媒体云平台设计、设备选型和施工建设应符合《电视台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白皮书》等有关规范和技术要求,注重系统的科学性、设备的先进性、流程的合理性、功能的实用性、使用的可靠性、维护的方便性、接口的开放性和实施的分步性,并坚持如下系统建设原则:

3.1安全可靠性

系统安全可靠,建立完善的冗余备份和安全防范体系,保障系统高可靠性和端到端的高安全性,具有多重安全防护和应急手段,直播系统必须有延时控制和备播信号。

3.2高质量和高效性

根据CUTV媒体云平台业务模式和终端特点,合理选择媒体文件编码格式、封装格式和码率标准,对技术质量进行自动和手动的审核和控制,保证技术质量。设计合理可行的业务流程,以流程为驱动提高整个生产与发布效率。

3.3先进实用性

面向应用,从实际需求出发,对网络、存储、主机、软件等方面进行优化。系统设计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必须考虑应用和需求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从而确保系统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3.4可扩展性

考虑到业务发展的需要,系统必须具备高扩展性,扩展须能在不影响现有系统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平滑扩展。

3.5规范性和开放性

支持国际上通用及标准化的网络协议与规范,采用符合国内外标准的硬件、软件、接口和协议,保证系统的兼容性、灵活性,做好与其他各功能模块以及各类合作伙伴的互联互通,并满足日后与新增功能模块的平滑链接的需求。

3.6节能性原则

充分考虑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努力减少用电量,项目中使用的相关设备应符合相关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等认证要求。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媒体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