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区2024年度成年残疾人支持性服务项目采购公告
惠城区2024年度成年残疾人支持性服务项目采购公告
根据《关于印发<惠州市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目录及补贴标准>的通知》(惠市残联〔2022〕33号)等文件要求,为扎实推动2024年度我区成年残疾人支持性服务项目,结合我区工作实际,现决定通过采取有资质的服务机构前来报名、磋商评审方式确定服务机构。请具备相关资质的服务单位积极参与投标。为确保委托公开、公平、公正,现就相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实施周期
2024年5月-2025年5月。
二、项目经费和服务人数
成年残疾人支持性服务项目13万130人。
三、项目要求
应标文件一式六份(一份正本、五份副本),每份应标文件须清楚标明“正本”或“副本”。资质证明文件包括法人登记证书、银行开户许可证、社会组 织评估等级证明、内部管理制度、上一年度年检合格、从事相关项目经验的证明材料以及开展项目工作方案、工作人员资料、涉及的其他方面等)。
四、时间及地点
投标时间:2024年4月23日上午9点——2024年4月26日下午17点
投标地点:惠州市惠城区龙丰街道新联路5号惠城区行政服务中心七楼750办公室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小姐
联系电话:*******
附件:惠城区成年残疾人适应性训练和支持性服务实施方案
惠州市惠城区残疾人联合会
2024年4月16日
附件:
惠城区成年残疾人适应性训练和支持性服务实施方案
为加强成年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进一步扩大残疾人精准康复受益面,根据《关于规范开展成年残疾人适应性训练和支持性服务的通知》(惠市残联〔2021〕31号),结合我区实际,做好我区成年残疾人适应性训练和支持性服务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支持性服务规范
(一)各类残疾支持性服务内容。
视力残疾:导盲随行、心理疏导、社会融合活动、康复知识讲座等。
听力残疾:家庭康复指导、心理疏导、手语翻译等。
肢体残疾:康复知识与实用训练方法培训、家庭康复指导、心理疏导、社会融合活动、生活自理和居家护理指导、居家照料等。
智力残疾:康复知识培训、家庭康复指导、心理疏导、社会融合活动、生活自理和居家护理指导、居家照料等。
精神残疾:康复知识培训、家庭康复指导、心理疏导、社会融合活动、生活自理和居家护理指导、居家照料、随访等。
(二)服务方式与服务频次。
服务方式:个案服务与集中活动相结合。
服务频次:服务总量不少于6次,每次60分钟以上。平均次间间隔约1个月为宜(不得搞短期内突击完成次数)。
(三)救助标准与救助周期。
救助标准:1000元/人年。
救助周期:
1.视力残疾:限1年。
2.其它四类别残疾:限3年1次。
二、适应性训练规范
(一)各类残疾适应性训练内容。
视力残疾:视功能及适应性训练,含视觉基本技能、日常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能力训练。
肢体残疾:运动及适应性训练,含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体能、社会适应等能力训练。
智力残疾:认知及适应性训练,含认知、日常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能力训练。
精神残疾:沟通及适应性训练,含沟通和社交、日常生活自理、情绪和行为调控、工(农、娱)疗、社会适应等能力训练。
(二)服务方式与服务频次。
服务方式:以个案服务为主,结合开展集中活动。
服务频次:服务总量不少于6次(其中个案服务不少于4
次),每次60分钟以上。平均次间间隔约1个月为宜(不得搞短期内突击完成次数)。
(三)救助标准与救助周期。
救助标准:1000元/人年。
救助周期:限3年1次。
三、服务范围
本次项目服务范围覆盖惠城区辖区内。
四、经费保障
成年残疾人适应性训练和支持性服务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按照每人每年1000元的补助标准购买服务。同时,以残疾人需求为导向,逐步加大资金投入,扩大服务覆盖面,保障有基本康复需求的残疾人都能得到康复服务及救助。
五、督导检查
区残联和各(镇)街道将联合成立成年残疾人适应性训练和支持性服务工作检查小组,全面加强督导和检查。服务机构要按照实施方案认真开展成年残疾人适应性训练和支持性服务工作,定期进行自查。为推进工作,检查小组按中期、末期进行检查验收,通报工作任务完成进度、工作动态和典型经验。
六、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展成年残疾人适应性训练和支持性服务是扩大康复覆盖面、为残疾人办实事的重要举措。各镇(街道)要从构建和谐社会、全面保障残疾人康复权益、推动残疾人康复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度认识规范开展成年康复项目的重要性,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工作顺利、规范开展,持续取得实效。
(二)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各镇(街道)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宣传、发动工作,加快建设康复服务网络,组织好成年残疾人积极参与适应性训练和支持性服务,加强沟通协调,及时了解掌握服务对象的情况。同时做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衔接,努力提高适应性训练和支持性服务的覆盖率和实际效果。
(三)加强监管,确保实效。要切实加强日常监管,不断完善监管机制。服务机构和服务人员要按照就近方便原则,针对残疾人具体情况灵活多样的开展适应性训练和支持性服务。同时,做好服务结果的反馈,每次提供服务后,及时如实填写好康复服务记录,完善康复服务档案资料,确保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标签: 残疾人支持性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广东
广东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