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水碓·黄坑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21年-2035年修编公示稿
温州市水碓·黄坑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21年-2035年修编公示稿
一、总则
1、规划范围
黄坑村村域面积199.80公顷,本次规划范围东至大溪,北至西岸村界,西、南两侧均以山体为界,规划总用地24.89公顷。
水碓坑村村域面积66.38公顷,本次规划范围北至前山,南至言和村下连坑界,东北面到水碓坑村和言和村外水良交界处,东南接言和村言章界,规划总用地28.27公顷。
2、规划期限
近期:2021—2025年;远期:2026—2035年。
3、发展目标
通过修复黄坑村、水碓坑村古朴的传统建筑,打造宜人的生态人居环境、营造悠闲的村民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将黄坑村、水碓坑村打造成为宜居、宜游、可持续发展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二、历史文化价值
1、泽雅造纸是中国造纸术的“活化石”,村落选址布局和造纸设施的修建方式因地制宜,村落中的造纸作坊群是研究造纸技术工艺的最重要的实物材料,是中国古代造纸术实物遗存的代表。
2、古村的整体格局目前保存完好,风貌特色明显,道路、建筑、水系基本保持原有空间格局和尺度,能够体现浙江纸山古村落的独特格局。
3、古村内保留汇聚了明清不同年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建筑风格的各种民居形式,是研究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村落建筑技术最好实物建筑群之一。
三、保护内容
1、保护范围
(1)核心保护范围
1)水碓坑村:北到水碓溪,东至10#潘定锡宅,南至23#潘步松宅,西至28#建筑,同时包括十二宫(上宫、下宫),两孔石桥,面积约2.12公顷。
2)黄坑村:北到黄氏老宅,东至村口闲置水碓,南至组成水碓系统的樟树溪,西至吴成顺老宅,面积约4.10公顷。
(2)建设控制地带
1)水碓坑村:东到潘宗木宅,南至十二宫上宫南侧石桥,西以前山为界,北至村口石桥,具体界线以规划图为准,总面积3.79公顷。
2)黄坑村:东到溪流,南至山脚,西以吴成京老宅为界,北至基督教堂,具体界线以规划图为准,总面积4.61公顷。
2、自然格局保护
(1)村落山水格局保护
保护古村选址依托的自然山水格局。保护古村四周的山体环境,包括山体的植被、动物等及周边视觉联系范围内山—水—林—田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治理水环境,保留黄坑溪、樟树溪、龙坑溪等村内溪流两岸的生态岸线。保留溪水与村民生产生活的联系,不应裁弯取直、硬化河岸,保持生态驳岸和河流生态群落。
(2)村落空间格局保护
保护古村传统建筑与街巷、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保护古村依山就势、层叠而上的村落肌理,保护古村以劳作场所为中心向外延伸的生长形式。
保护村落原有街巷自然肌理格局和空间尺度,保留街道与巷弄曲折、多变的线型,街巷路面以石板、块石铺砌,保持村内步行交通体系。
保护古村中的传统风貌建筑,严格保护古村公共建筑如十二宫、黄坑宫等公共建筑的空间肌理和空间特性,保护其公共参与性和开放性的特征。
3、空间保护框架
黄坑村和水碓坑村现状村庄结构相似,规划保护和延续现状格局。
(1)水碓坑村
构建“一心、一轴、三区”遗产保护结构。
一心:主要为水碓坑村域范围内的核心保护区,重点保护村域核心的造纸作坊、传统民居建筑、古桥等文物古迹。
一轴:即水碓坑溪景观轴,村庄最初的选址便是看重依山傍水的环境和溪流所提供的造纸的源动力,溪流是村庄的生命轴,是村庄生活生产用水的来源,整个村庄的布局都是沿着溪流由北向南扩展的。保护溪流两侧的景观风貌与自然生态。
三区
古韵展示区:以古法造纸试验基地为核心的造纸体验区和以典型的浙南山地建筑为代表的居住区。该区块是水碓坑村落的形成的核心产业所在地,是该村先民赖以生存的生产空间,也是村民进行休养生息的场所。
诗意田园区:以古村落周边的秀美田园为代表的田园区。该区块主要是村民进行农耕的场所,规划利用梯田、竹林等空间,打造农事体验、竹林探险等活动。
绿意山林区:保护山体轮廓线与自然生态环境,禁止随意对山体进行开发。
(1)黄坑村
构建“一心、两轴、三区”遗产保护结构。
一心:主要为为黄坑村域范围内的核心保护区,重点保护村域核心的造纸作坊、传统民居建筑等文物古迹。
两轴:即村落中的黄坑溪和村前的龙坑溪,溪流既提供造纸的源动力,又作为村庄结构的主干而存在,是村庄生活生产的“血脉”。保护溪流两侧的景观风貌与自然生态。
三区
古韵展示区:以水碓和黄坑宫为核心的造纸观赏参与区和以典型的浙南山地建筑为代表的居住区。
诗意田园区:以古村落周边的秀美田园为代表的田园区。该区块主要是村民进行农耕的场所,规划利用梯田、竹林等空间,打造农事体验、竹林探险等活动。
绿意山林区:保护山体轮廓线与自然生态环境,禁止随意对山体进行开发。
4、建筑保护与整治
建筑保护分类可分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文物保护点、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与传统风貌协调的其他建构筑物和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其他建构筑物。建筑整治分别为修缮、维修、改善、保留、整治改造等措施。
5、建筑高度控制
文物保护单位、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及风貌街巷两侧的建筑高度保持原高。在保持现高的区域内,改建和新建建筑物不允许改变现有建筑物的檐口高度以及坡屋顶形式及其坡度。
核心保护区范围内建筑檐口高度控制为6.5米(两层)、屋脊高度控制为9.5米,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内建筑檐口高度控制为10米(三层)、屋脊高度控制为13米。
相邻建筑高度控制规定:与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建筑相邻的改建和新建建筑的建筑高度,不得高于前后左右相邻的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建筑的建筑(檐口)高度。
在古村落内,当各类建筑高度控制规定不一致时,以严格控制为原则。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高度控制,必要时需做景观视廊分析。
6、视廊保护
规划建议加强对山体、水系、农田等自然景观环境的保护,对沿山、沿溪地块进行景观视线控制。
沿古村主要水系建立滨水景观轴,严格禁止对滨水景观的破坏,保证溪流两岸优美的自然人文景观。
加强对各文物保护单位、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及古村内的主要文化景观节点的视廊控制,保证其对周边景观的视线可达性,避免高大建筑物的遮挡,保证其文化景观要素的完整性。
7、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保护
(1)文物保护单位、尚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
包含1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水碓坑村十二宫(下宫);黄坑村有1处文物保护点、5处文物登录点,水碓坑村有13处文物登录点。其中黄坑村吴氏宗祠20#已整体重建、黄氏宗祠63#已局部重建、水碓坑村潘可池民居26#已整体坍塌,建议移除文物登录点。本次规划推荐水碓坑村造纸作坊、黄坑村造纸作坊为市(县)级不可移动文物。
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1)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范围
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但是,因特殊情况需要在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必须保证不可移动文物的安全,并经核定公布该不可移动文物的人民政府批准,在批准前应当征得上一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同意。
2)建设控制地带
在不可移动文物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不得破坏不可移动文物的历史风貌;工程设计方案应当根据不可移动文物的级别,经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后,报城乡建设规划部门批准。
(2)历史建筑保护
本次规划推荐19处具有保护价值的传统风貌建筑为历史建筑。拟推荐历史建筑在政府公布为历史建筑之前,应按历史建筑保护的要求进行相关保护活动。
四、展示与利用规划
1、发展定位
以泽雅风景名胜区大旅游环境为依托,利用自身独特的浙南山地纸文化民居聚落优势资源,竞合周边村落环境及产业发展关系,在保护好原始生态环境和民居资源的前提下,把黄坑村、水碓坑村建设成以乡村度假休闲为产业导向,集古法造纸研学、民俗文化展示、古村落民居观光等于一体的精品旅游特色村。
2、主题与策略
(1)形象口号
黄坑村:“纸农古村·竹韵山居”
水碓坑村:“溪山入画·文韵水碓”
(2)旅游发展策略
策略一:全域旅游串联化
策略二:文化体验多样化
策略三:古建民宿精品化
图纸目录
1-1黄坑保护范围规划图
1-2水碓坑保护范围规划图
2-1黄坑村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结构图
2-2水碓坑村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结构图
3-1黄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图
3-2水碓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图
4-1黄坑建筑保护分类图
4-2水碓坑建筑保护分类图
5-1黄坑高度控制规划图
5-2水碓坑高度控制规划图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