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指南第三批》通知

转发《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指南第三批》通知

各学院、有关部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发布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指南(第三批)的通告》请按公告要求积极组织申报。(原网址: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htm)。此联合基金项目采取无纸化申请,申请人登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简称信息系统),采用在线方式撰写申请书。申请书提交时间为2024年5月15日至5月20日16时。

联系人:吴祥

联系方式:*******

科研处

2024年4月17日



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指南(第三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旨在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导向作用,吸引和集聚全国的优势科研力量,围绕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聚焦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促进跨区域、跨部门的协同创新,推动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2024年度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第三批)以重点支持项目或集成项目的形式予以资助,资助期限均为4年,其中重点支持项目的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为?260?万元/项,集成项目的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为?1000?万元/项。

  一、生物与农业领域

  (一)结合安徽在生物和农业领域的发展需求,针对大豆耐高温新种质创制、梨果实石细胞发育启始关键基因调控机制、恶性肿瘤合成基因线路等关键问题,开展相关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

  重点支持项目

  研究方向:

  1. 大豆耐高温遗传基础解析及新种质创制(申请代码1选择C13的下属代码)。

  针对耐高温大豆品种缺乏及遗传机制不清的问题,精准鉴定大豆耐高温种质资源,挖掘大豆耐高温基因,揭示其调控机制,构建耐高温分子功能模块,创制耐高温大豆新种质并评估其育种应用价值,为大豆耐高温分子设计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和育种新材料。

  2. 梨果实石细胞发育启始关键基因发掘与调控机制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C15的下属代码)。

  针对安徽地区“砀山酥梨”果实高石细胞含量严重影响口感品质而其内在发育调控机制不清的问题,利用eQTL、代谢组关联分析等技术开展梨果实石细胞发育启始关键基因筛选,解析关键基因调控石细胞早期形成的功能和分子机制,基于泛基因组发掘关键基因的重要遗传变异,为梨果实石细胞性状遗传改良提供分子标记及核心种质。

  3. 合成基因线路在肿瘤精准治疗中的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C21的下属代码)。

  应对开发恶性肿瘤新疗法这一需求,设计肿瘤特异性信号响应模块,以肿瘤细胞为底盘,适配模块并组装可被肿瘤特异性异质信号驱动激活的基因线路,建立合成基因线路的数学模型,评估基因线路的可靠性,完成细胞和动物水平功能验证。

以上研究方向鼓励申请人与安徽省内具有一定研究实力和研究条件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或企业开展合作研究。


三、能源与化工领域

(一)面向安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求,针对清洁能源氢能储存及可控释放、聚变堆光学诊断原型第一镜反射性能演化、弱连接高渗透率配电网在能源与通信域耦合、制药废水低碳高效处理、皖江流域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相关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

重点支持项目

研究方向:

1. 小分子介质参与的储氢、产氢能源催化体系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B09的下属代码)。

针对氢能储存及可控释放的需求,精准设计和制备面向有机小分子酸为媒介的储氢与高活性产氢催化剂,探索反应过程精准控制方法,提高反应选择性,揭示介质参与的储氢、产氢反应机理,构建高效的储氢-产氢循环体系。

2. 聚变堆光学诊断原型第一镜反射性能演化机理与控制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A29的下属代码)。

针对聚变堆高温强辐照环境下的光学诊断第一镜反射性能恶化问题,开展第一镜反射性能演化机理研究,探索抑制第一镜性能恶化的关键技术,建立基于托卡马克装置的第一镜服役性能恶化及抑制的评价方法。

3. 弱连接高渗透率配电网能源与通信域耦合机理及多资源协同控制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E07的下属代码)。

针对安徽广泛存在的弱连接高渗透率配电网在能源与通信域耦合机理不明的问题,研究配电网络与通信网络的异构错配耦合机制,构建电力与通信域源荷状态多尺度时空预测模型,揭示电网资源、通信资源与配电网运行状态的协同控制机理,研发跨域运行原型系统并示范验证。

4. 强动载下深井厚硬顶板锚固承载体力学响应及稳定性控制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E04的下属代码)。

针对深井煤层群开采厚硬顶板采场巷道围岩控制难题,研究多重应力扰动围岩承载体宏细微观变形破坏特征,揭示多场耦合作用下锚固承载体动载损伤及腐蚀机理,建立锚固体动载响应与应力调控的理论模型,构建强动载厚硬顶板采场巷道围岩灾变全空间协同防控方法。

5. 中药原料药制药废水低碳高效处理方法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E10的下属代码)。

针对安徽省中药、原料药等制药废水污染问题,发展高盐条件下有机污染物的选择性分离和降解方法,筛选靶向高效功能菌株和构架多污染物协同降解菌群,探究生化处理后残留有机物选择性膜分离和降解机理,为制药废水低碳近零排放提供理论基础。

6. 皖江流域高风险抗生素抗性基因动态快速分析及关键技术研究 (申请代码1选择B06的下属代码)。

针对皖江流域日益严重的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污染问题,建立快速、便携、高通量的ARGs实时监测系统,研究ARGs快速扩增与选择性识别新方法,探索ARGs来源、分布等时空动态变化规律,揭示复杂环境介质中ARGs迁移转化机制,构建“筛查-溯源-评价”ARGs实时评估体系。

以上研究方向鼓励申请人与安徽省内具有一定研究实力和研究条件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或企业开展合作研究。


四、新材料与先进制造领域

(一)结合安徽在新材料和先进制造领域的发展需求,围绕高性能基础材料、新型功能材料、超分辨成像和高性能电机系统等开展相关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

重点支持项目

研究方向:

1. 高介电性能的聚合物电介质材料制备及应用(申请代码1选择E03的下属代码)。

面向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对聚合物电容器介电储能的需求,针对介电常数、介电损耗和击穿场强之间难以平衡的问题,发展新的聚合和功能化方法,实现对聚合物结构和新型两性离子修饰的精准调控,揭示微观结构与宏观介电性能的构效关系,为制备高储能、易加工和高效充放电的聚合物电介质提供理论支持。

2. 钠离子电池关键电极材料设计与器件集成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E02的下属代码)。

针对大规模储能电池低成本、长寿命、高安全的需求,研究低缺陷、高电压普鲁士蓝类正极及廉价生物质为碳源的硬碳负极可控制备,探索普鲁士蓝类正极与硬碳负极的匹配规律,发展具有高空间分辨原位表征技术,揭示材料储钠机理及使用工况下电池失效机制,构筑长寿命低成本高安全钠离子电池器件。

3. 面向高动态范围显示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申请代码1选择E02的下属代码)。

围绕高动态范围新型显示应用需求,开展II-VI族胶体量子点跃迁偶极与发光方向调控研究,解决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光子外耦合效率低和低电压下载流子辐射复合慢的难题,开发高亮度下高效率、寿命达万小时的三基色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4. 高灵巧磁流变仿生手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E05的下属代码)。

针对残疾人对智能假肢手高速、高灵巧、高精准抓握、高力敏触觉、精准意图识别的需求,探索可实现远高于电机驱动的仿生手高频高速磁流变驱动新原理,研究刚度调控力位混合精准抓握控制方法,制备高力敏磁流变弹性体力感知材料,构建高精皮肤触觉传感以及高精准意图识别系统。

5. 亚像素位移超分辨成像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E05的下属代码)。

针对新一代显示面板等领域检测精度大幅超过图像传感器像素物理尺寸的需求,发展亚像素位移超分辨成像方法,探寻超分辨重构像素位移驱动与优化控制策略,揭示CMOS图像传感器非均匀性、噪声与多波段平场矫正耦合机理,研究图像超分辨融合与质量评价方法,构建高分辨率的集成工业相机系统并进行应用验证。

6. 新能源汽车复杂约束下电机系统服役性能退化机理与防控方法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E07的下属代码)。

围绕新能源汽车安全性需求,研究苛刻工况下电机设计对部件服役性能退化的影响机理并建立关联模型,探究高速高频开关调制策略对电机系统损耗的影响规律,发展电机系统损耗的快速精准计算方法,制定多因素耦合下融合电机系统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的自适应高可靠运行策略。

7. 高效有源光波导性能的金属团簇材料设计与制备(申请代码1选择B01的下属代码)。

针对光子集成领域对稳定、低损、高效有源光波导材料的需求,发展“合成方法-结构属性-波导功能”的定向设计方法,揭示金属团簇多级结构与光波导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制备具有高效有源光波导性能的金属团簇材料。

以上研究方向鼓励申请人与安徽省内具有一定研究实力和研究条件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或企业开展合作研究。


五、电子信息领域

(一)围绕安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深空探测、低空技术、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智能规划等领域发展需求及急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相关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

重点支持项目

研究方向:

1. 深空星表通感一体化网络理论与关键技术(申请代码1选择F01的下属代码)。

针对国际月球科研站等深空探测重大工程星表复杂通信需求,研究深空星表通感一体化网络系统性能边界理论、信道建模与定制化网络架构设计、多节点资源高效调度等技术,为高质量深空星表通信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2. 医学知识与生理数据双驱动的围术期风险预测和智能决策理论与技术(申请代码1选择F06的下属代码)。

研究基于大模型的医学知识挖掘方法和深度解析与理解技术;融合脑血流、动脉血压、氧代谢等多模多维高频生理时序数据,构建不良事件识别预警模型;研究稳健应对风险的专家推理技术,揭示手术、麻醉及患者病情之间复杂作用机制,实现围术期情境自适应的辅助决策。

3. 检索增强的情境感知智能交互理论与技术(申请代码1选择F02的下属代码)。

研究面向智能交互的情境认知基础理论,研究多语言文本知识通用表征、可学习高维向量索引、检索增强的复杂情境建模技术,构建人机协同的可信交互决策引擎,并在智能座舱等典型交互场景上开展应用验证。

4. 面向恶劣成像环境的鲁棒视觉智能感知技术(申请代码1选择F06的下属代码)。

针对当前视觉感知系统在恶劣成像环境下工作时存在的环境适应能力弱、性能稳定性低等瓶颈问题,研究低质量数据、多模态内容、小样本学习等条件下的强鲁棒视觉表征、多模态信息融合、自适应模型学习方法,建立具有稳健感知、持续学习、快速迁移等能力的新型视觉计算模型,开展应用验证,为自主无人系统鲁棒视觉智能感知提供技术支撑。

5. 开放场景下鲁棒唇语识别理论与方法(申请代码1选择F06的下属代码)。

针对现有唇语识别算法在开放场景下识别鲁棒性较差的问题,研究不同视角视频与发音文字之间的对应关系,探索不同发音习惯和视觉特征之间的内在关联,构建未注册说话人的唇语识别处理策略,在公共安防等领域开展应用验证。

6. 低空智联网全域数据安全管控关键技术(申请代码1选择F02的下属代码)。

针对低空智联网中数据泄露、滥用等安全问题,研究大规模高动态智能系统分布式信任构建、数据流转防护、数据协同验证等关键技术,实现分布式高可信低空智联网全域数据安全管控,构建低空无人机数据安全管理与服务平台,开展典型场景的应用验证,为低空智联网数据安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7. 核聚变装置高约束长脉冲运行状态智能计算理论与关键技术(申请代码1选择F06的下属代码)。

面向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高约束长脉冲运行,研究容器内壁燃料粒子再循环二维实时监测、小幅边界局域模识别与行为特征分析、等离子体芯部约束性能优化等理论与算法,搭建适用于聚变装置高约束长脉冲运行的“壁-边-芯”协同计算与优化大模型,并在典型设备上进行应用验证。

8. 基于大模型的智能反欺诈关键技术(申请代码1选择F06的下属代码)。

针对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网络欺诈隐蔽化、复杂化带来的严峻安全威胁,研究多通道稳健的欺诈语音理解、长周期可靠的欺诈视频检测、自主可演化的跨模态欺诈行为预警等关键技术,实现基于大模型的智能反欺诈,在主流网络平台的典型反欺诈场景开展应用验证。

9. 生成式数据驱动的移动源污碳减排关键技术(申请代码1选择F03的下属代码)。

针对城市移动源排放量大面广难监测、流动时变难分析等问题,研究生成式数据驱动的交通排放系统动力学建模和分析方法,探索移动源污碳排放的协同效应和演化机理,优化交通路网污碳协同减排策略和实施路径,为区域低碳交通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10. 复合陶瓷射频微系统封装集成跨尺度多辛建模与多物理场耦合机理(申请代码1选择F01的下属代码)。

针对高导热复合陶瓷异构射频微系统封装集成,信号自激、串扰和力热变形等难题,研究多物理场耦合机理、跨尺度多辛建模、“芯片-载体-封装”全链路特性表征等理论方法,解析复合陶瓷封装射频微系统材料体系与工艺集成机制,为空天信息等领域的高功率密度复合陶瓷射频微系统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撑。

11. 大规模星群分布式智能任务规划方法(申请代码1选择F03的下属代码)。

针对大规模遥感星群规模大、协同模式多、通信间歇多变等复杂性特征,揭示大规模遥感星群的行为模式与能力涌现机理,研究基于信任模型的资源协同管理、多主体群体智能决策、数据驱动的分布式任务调度等方法与技术,实现典型场景的应用验证。

以上研究方向鼓励申请人与安徽省内具有一定研究实力和研究条件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或企业开展合作研究。


六、人口与健康领域

(一)围绕安徽在人口健康等领域的发展需求,在肿瘤微环境、女性生育力保存、呼吸系统感染病原菌、抑郁症改良电痉挛治疗、生殖健康等方面,开展相关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

重点支持项目

研究方向:

1. 基于肿瘤微环境关键特征成像的非小细胞肺癌质子调控机制及放射免疫分型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H18的下属代码)。

针对安徽肺癌高发现状,利用质子放疗更具免疫保护和协同作用的优势,建立和优化靶向非小细胞肺癌微环境关键特征成纤维细胞、血管和免疫细胞的PET功能成像技术,探究质子调控肿瘤微环境关键靶点的动态变化规律,建立质子放射免疫分型,并通过算法补偿探索在线MR实时引导质子自适应治疗。

2. 协同抑冰对卵巢组织低温损伤和移植后微环境修复的作用机制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H04或H28的下属代码)。

针对女性生育力保存的迫切需求,围绕卵巢组织低温损伤开展研究,揭示卵巢组织冻融过程的多物理场演变规律,筛选低温损伤的早期危险因素,探索动态干预策略,优化卵巢组织低温保存方案,阐明协同抑冰对移植后卵巢微环境修复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3. 安徽地区呼吸系统感染病原菌的关键耐药基因挖掘及调控机制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H01的下属代码)。

针对安徽地区耐药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感染发病率逐年升高且治疗棘手的难题,在原有菌株库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该地区呼吸系统耐药菌株库和基因组数据库,在原有HuiNet监测网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该地区细菌耐药监测和查询系统,开展耐药菌传播规律研究,阐明关键耐药基因并揭示其调控机制,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及耐药菌感染治疗新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4. 抑郁症改良电痉挛治疗的疗效、记忆损伤机制及模式优化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H10的下属代码)。

针对抑郁症改良电痉挛(MECT)治疗机制不明、认知损伤等问题,基于临床队列和动物模型,从突触亚结构与神经环路、神经影像与认知心理等多层次解析MECT疗效和记忆损伤机制;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探索序贯治疗新模式、研发序贯治疗新设备。

5. RNA表观遗传调控胃癌/肝癌肿瘤微环境重塑的作用机制及干预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H18的下属代码)。

聚焦胃癌/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RNA表观遗传调控肿瘤与微环境免疫细胞相互作用的关键机制,利用动物模型和人源类器官模型,结合临床大样本与多组学研究,阐明RNA表观遗传调控染色质重塑、RNA剪接、DNA损伤修复等细胞核内事件重塑肿瘤微环境的作用机制,发现靶向关键RNA表观调控的小分子化合物,并采用干预研究,为临床诊治提供新策略。

6. 亲代环境暴露对子代生殖健康的损害作用及其机制(申请代码1选择H30的下属代码)。

针对不孕不育症等常见生殖健康损害的环境因素和发育起源机制不清的问题,筛选影响安徽地区人群生殖健康的关键环境污染物,构建亲代环境暴露所致子代生殖损害的动物模型,解析亲代环境暴露对子代不同发育阶段生殖健康的损害作用、跨代效应及其表观遗传调控机制,为制定不孕不育症及相关生殖健康损害的早期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以上研究方向鼓励申请人与安徽省内具有一定研究实力和研究条件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或企业开展合作研究。


七、申请要求

(一)申请人条件。

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 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或者其他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

2.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人员不得作为申请人进行申请。

(二)限项申请规定。

执行《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申请规定”中限项申请规定的相关要求。


八、申请注意事项

申请人和依托单位应当认真阅读并执行本项目指南、《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和《关于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结题等有关事项的通告》中相关要求。

1. 本联合基金项目采取无纸化申请。申请书提交时间为2024年5月15日至5月20日16时。

2. 本联合基金面向全国,公平竞争。对于合作研究项目,应当在申请书中明确合作各方的合作内容、主要分工等。集成项目合作研究单位的数量不得超过4个(依托单位+合作单位1+合作单位2+合作单位3+合作单位4),资助期限为4年;重点支持项目合作研究单位的数量不得超过2个(依托单位+合作单位1+合作单位2),资助期限为4年。

3. 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

4. 申请人登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简称信息系统),采用在线方式撰写申请书。没有信息系统账号的申请人请向依托单位基金管理联系人申请开户。

5. 申请书中的资助类别选择“联合基金项目”,亚类说明选择“集成项目”或“重点支持项目”,“附注说明”选择“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申请代码 1”应按照本联合基金项目指南要求选择,“申请代码 2”根据项目研究领域自主选择相应的申请代码;“领域信息”根据项目研究领域选择相应的领域名称,如“生物与农业领域”;“主要研究方向”根据项目研究方向选择相应的方向名称,如“1.大豆耐高温遗传基础解析及新种质创制”,研究期限应填写“2025年1月1日-2028年12月31日”。

6. 申请项目应当符合本项目指南的资助范围与要求。申请人按照项目申请书的撰写提纲撰写申请书。如果申请人已经承担与本联合基金项目相关的国家其他科技计划项目,应当在申请书正文的“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部分论述申请项目与其他相关项目的区别与联系。

7. 资助项目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发表论文、专著、研究报告、软件、专利、获奖及成果报道等,应当注明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资助和项目批准号或做有关说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安徽、四川等省份共同促进项目数据共享和研究成果在当地推广和应用。

8. 依托单位应当按照要求完成依托单位承诺函、组织申请以及审核申请材料等工作。在2024年5月20日16时前通过信息系统逐项确认提交本单位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并于5月21日16时前在线提交本单位项目申请清单。


联系方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划与政策局

联系人:李志兰 刘 权

电 话:010-****************


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联系人:王积成 胡 光

电 话:055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24年4月17日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自然 基金 创新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