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全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2024年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抚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全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2024年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农业农村局、抚州市高新区农村工作局、东临新区农业农村局:

现将《全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2024年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抚州市农业农村

2024年4月24日

全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2024年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千万工程”经验的重要批示和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省“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赣农办字〔2024〕7号)和《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2024年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工作方案》(赣农字〔2024〕13号)部署要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2024年全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以推进宜居村庄整治建设为基础,以打造景村融合、产村融合、三治融合、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四融一共”和美乡村示范村为引领,因地制宜,因村施策,联动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推动全市乡村建设与农业产业、乡村旅游、地域文化、森林康养、乡村治理、乡风文明互融共促,奋力描绘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图景,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二、目标任务

——宜居村庄整治建设全覆盖加快推进。完成336个省级村点、440个县级自建村点村庄整治建设任务,推进资溪县农村“三线”整治省级试点,全市宜居村庄整治建设完成率达98%。

——“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探索推进。乐安、资溪全省“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先行县申请创建工作成效明显,力争递补进入先行县建设名单。全市共建成40个“四融一共”和美乡村示范村。

——美丽宜居乡村创建成果持续巩固。巩固提升4个全省美丽宜居先行县创建成果,力争新增1个全省美丽宜居先行县,新创建14个美丽宜居乡镇、135个美丽宜居村庄、*****个美丽宜居庭院,抓实抓细村庄环境长效管护和“万村码上通”平台高效运维,推动全市乡村环境全域美、持久美。

——美丽活力乡村建设成效不断提升。巩固提升2个全省“美丽活力乡村+乡宿”联动建设先行县成果,力争新增1个全省“美丽活力乡村+乡宿”联动建设先行县和5家左右星级乡村民宿,力争建成2个乡村民宿集聚区,推进4个乡宿业态村庄美丽活力乡村建设。

三、重点工作

(一)推动景村融合发展,塑造和美乡村新气质

1.加快推进宜居村庄整治建设。未实现宜居村庄整治建设全覆盖的临川区、东临新区,要严格依据“从未整治建设宜居村庄数据库”选择确定年度整治建设村庄。每个宜居村庄只安排一个省级村点,规模较大的村庄,不足部分按50户/村点的布点要求,增布县级自建点,加快推进宜居村庄整治建设全覆盖。要对照“七整一管护”重点内容,根据村庄实际需要,并按照先改水、改厕后改路顺序,开展村庄整治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2.积极推进“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按照先行先试探索、连线成片推进的原则,聚焦景区周边、乡村旅游线、特色产业区、民宿聚集区等区域,紧密结合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和重点帮扶村整治提升,选择常住人口规模大、基础条件好、产业特色明、交通便利、乡风文明、所在行政村两委班子强的中心村、大村,整合资金、项目,打造一批“四融一共”和美乡村示范村,引领带动全市和美乡村建设迭代升级。乐安、资溪要立足生态优势和农文旅融合发展良好基础,分别建设8个、6个“四融一共”和美乡村示范村,力争递补进入全省“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先行县行列;其他县(区)要各打造2个以上“四融一共”和美乡村示范村,积极构建空间互应、资源互享、利益互显的景村融合共同体。已完成宜居村庄整治建设的县(区),要将村点指标优先集中用于“四融一共”和美乡村示范村的整治建设,对村庄进行微改造、精提升,完善公共设施,配套公共服务,优化村容村貌,提升村庄品味,改变以往“撒胡椒面”的现象。要尊重乡村历史、文化和生态,不搞大拆大建,不搞千村一面,体现乡村味道,留住乡韵乡愁。要严格管控新建“门墙亭栏廊”,不垒大户、不堆盆景,杜绝“形象工程”“造景项目”,把资金用在刀刃上、花在需要处。

3.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持续推进农村改厕提质增效,将新改建卫生户厕列入新农村建设村点整治建设尤其是“四融一共”和美乡村示范村的优先任务,优先满足农村常住户改厕需求,重点对无厕户、旱厕户进行改厕和未进入污水处理系统的无格式、一格式、两格式水冲厕所进行改造,力争2024年新改建卫生户厕1万户以上。严格落实农村三格式户厕建设技术标准,加强农村改厕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大力推行“改厕示范村”“改厕示范户”等做法,不断加强农村厕所后续管护,确保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稳步增长。以“三清、三改、一建”为主要内容,全域推进村庄清洁行动,深入开展农户庭院、房前屋后环境整治,彻底清理建筑垃圾堆、生活垃圾堆、乱堆乱放等卫生死角,全面拆除私搭乱建、残垣断壁,全面整治闲置宅基地、破旧院落和废旧厂房等,确保“清得干净、拆得彻底、治理有效”。按照“统筹安排、一村一策,整理为主、入地为辅”的工作思路,推进资溪县全省农村“三线”整治试点工作,由点及面就农村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三线”违规搭挂现象进行整治。其他县(区)在打造“四融一共”和美乡村示范村中,要把农村“三线”整治列为重要任务。

4.接续推进美丽宜居示范创建。按照“四精”理念,聚焦“八带头”重点工作,采取有效举措,继续推进美丽宜居示范创建。对资溪、东乡、南丰、金溪四个全省美丽宜居先行县(区)实施全过程动态监管,持续巩固提升创建成果,确保在全省美丽宜居先行县行列不掉队、不替换;积极指导崇仁、乐安创建全省美丽宜居先行县。对照乡镇“五化”、村庄“五优”和庭院“五美”标准,聚集“2+6”建设内容,新创建一批美丽宜居乡镇、美丽宜居村庄、美丽宜居庭院,力争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一院一景。

5.着力打造美丽活力乡村。对资溪、金溪2个全省“美丽活力乡村+乡宿”联动建设先行县实施动态监管,推动先行县扶持激励政策落实,做精做活美丽乡村;鼓励引导乐安、广昌创建全省第四批“美丽活力乡村+乡宿”联动建设先行县。支持乐安、资溪分别聚焦大觉溪、真相乡村和流坑、九瀑峡等景区周边及旅游沿线,打造“休闲农业+乡村民宿”品牌,积极培育乐安、资溪2个休闲乡村民宿集聚区,促进乡村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以景区标准完善乡村民宿集聚区及第二批创评成功的4个星级休闲乡村民宿所在村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村庄环境,实现乡村建设和乡宿产业互融共促。通过乡宿设立展示销售专区,举办农事节庆、大型赛事、论坛发布会、乡村音乐节等营销方式,引发流量井喷,助推地方农副产品由卖初级“原字号”向卖特色“制成品”转变。推广应用《休闲乡村民宿基本要求与星级评定规范》,组织具有“四证”齐全、“四带动”有力、“五品”凸显的休闲乡宿创评全省第三批星级休闲乡村民宿,打造一批既有“颜值”又有“活力”的美丽乡村。

6.健全完善村庄长效管护机制。因地制宜推行乡镇综合管护、村级自行管护、“物业进乡村”第三方专业管护等模式,全面落实落细“五定包干”长效管护制度,进一步明确管护主体、优化管护模式,推动村庄环境常治长效。强化“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运维管理和场景应用,完善投诉问题联动受理机制,提高平台推广使用效率,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等管理上水平、上台阶。

(二)推动产村融合发展,激发和美乡村新活力

1.调优做特乡村富民产业。按照深挖“土”资源、发挥“特”优势、延伸“产”链条的工作思路,发展培育本地优势特色产业,尤其要做足做好南丰蜜桔、广昌白莲、崇仁麻鸡、资溪面包、临川牛杂、东乡绿壳蛋、南丰龟鳖、南城米粉、金溪蜜梨、乐安竹笋、黎川香榧等具有鲜明特色的“土特产”文章,精心打造一批在全国叫响又叫卖的农产品品牌。大力开展绿色有机农产品优质行动,积极申报创建“两品一标”,严格管控农产品质量,不断提升“赣抚农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推动更多农产品入选“赣鄱正品”。立足村庄优势乡土资源,结合本县特色产业规划布局,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原则,选准调优当地特色产业,构建“一村一品”发展格局。

2.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着力推进“4+6+1”特色产业全链条发展,不断优化“生产端”、做精“加工端”、畅通“流通端”、培育“供应端”、拓展“销售端”,持续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坚持“外引内培”双轮驱动,着力引进一批头部龙头企业,大力培育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坚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发挥特色产业、美丽乡村、优良生态、厚重文化等优势,积极培育农家乐、乡村民宿、生态康养、众创空间、红色教育、网红直播村、研学露营基地等乡村新业态。坚持产业发展与乡村建设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在产业规划布局、政策扶持、资源配置上,优先向“四融一共”示范村倾斜,支持建设产业强村。

3.着力建设数字乡村。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大力推进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中的应用。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进电商和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大与主流电商平台合作,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等数字经济业态。推进智慧农场、智慧牧场、智慧渔场、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强统筹协调和上下联动,整合用好相关支持政策和现有资源,不断提升数字乡村建设水平。

(三)推动三治融合发展,培育和美乡村新风尚

1.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提升村级党组织抓乡村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完善群众的主体地位,规范运行村民理事会、新农村建设促进会等自治组织,坚持“村民议村民定、村民建村民管”,让议事监督范围由村庄整治逐步向乡村发展、建设、治理等领域拓展。创新完善积分制、清单制等政策措施,在所有“四融一共”示范村推广运用清单制、积分制。深入推进全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和复核工作,培育和树立乡村治理典型。组织申报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聚集乡村治理关键环节创新体制机制,探索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新路径。

2.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民风。以打造“文化抚州、梦想之舟”品牌为引领,积极推进传统村落、古代建筑、名人故居等修缮保护和活化利用,深入挖掘展示名人文化、乡土文化、农耕民俗等,推动传承历史文化融入现代文明。完善道德“红黑榜”评议活动,开展“文明村”“卫生户”“身边好人”等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三年专项行动,大力治理高价彩礼、厚葬薄养、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组织开展“县乡长说唱移风易俗”和“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办好和美乡村篮球赛、古村跑、村晚等文体活动,发展繁荣农村精神文明,塑造和美乡村新风尚。

3.探索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结合发展数字乡村,借助“万村码上通”等现有平台,聚焦“四融一共”重点沿线、示范村及其乡镇,积极拓展乡村健康、养老、救助、文化、教育、旅游等应用场景,探索打造党建、便民服务、积分治理、道德红黑榜、平安乡村、“三务”公开、智慧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加快构建“一网统管、一屏统览”的乡村治理数字化、一体化、全民化格局。

(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展现和美乡村新风貌

1.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坚持城乡一体谋划设计,建立健全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重点、以村庄为基础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聚焦“四融一共”和美乡村重点沿线、示范村及其乡镇,因地制宜推进城乡交通、供水、供电、供气、通信、快递物流、金融网点等设施建设,加快补齐补强乡村基础设施短板弱项,推动城乡公共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按照“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机制,全面推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

2.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坚持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建立健全全覆盖、多层次、系统化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大力推动休闲购物、餐饮美食、治安维稳、居家养老、文化体育、劳动就业、幼托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实施智慧医保“村村通”工程,推进“一老一小幸福院”建设,发展老人助餐服务,加强综合服务配套,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不断缩小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差距。

3.创新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机制。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优化城乡要素资源配置,破除妨碍城乡要素流动的制度壁垒,促进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创新人才培育方式,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创客培育工程,开展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活动,推广“特聘村主任”“名誉董事长”等好做法,举办创新创业等活动,积极开展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人才进乡村、青年回乡村、能人回乡村的“三进两回”活动。整合盘活农村闲置资产资源,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

(五)推动实现共同富裕,谱写和美乡村新篇章

1.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推广股份合作、订单农业、土地流转带动、“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联农带农模式,健全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民、村集体盘活闲置农房和宅基地,用于发展休闲乡村民宿等新业态,增加村民财产性收入。鼓励农民在本地企业就业务工,引导农民参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采取以工代赈、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增加工资性收入。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电商等,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让农民从农业全产业链的各环节分享更多经营性、转移性收入。

2.探索推进村庄经营。秉持“经营前置”理念,学习借鉴浙江农村职业经理人、乡村CEO等制度做法,引进有思想、善经营、会管理的团队、个人等运营主体负责对村庄进行开发经营,积极推动乡村建设与乡村种养产业、休闲度假、观光旅游、民宿康养等业态深度融合。创新运营主体的合作模式、激励机制和退出机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积极推广休闲旅游康养型、特色产业植入型、城乡融合共享型、乡村民宿经营型等村庄经营模式,推进村庄品牌建设,推动乡村资源价值转化。

3.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提升三年行动,充分发挥资源、地域、文化等方面优势,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探索资源利用、服务创收、旅游带动、股份合作、物业出租等新模式,发展生产性服务、特色种养、食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等产业,推动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申报农业产业项目。探索创新强村带弱村、联村抱团发展、村企村社联动发展、乡村资产统一运营等模式,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质量。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县(区)要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将和美乡村建设列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工作,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以上率下狠抓工作落实。要按照省负总责、市抓统筹、县乡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建立健全上下联动、部门配合、齐抓共建的工作机制,汇聚各方力量。要认真对照市级方案明确的工作任务及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制定年度工作方案,细化目标任务,明确工作举措,落实部门责任,争取政策支持,确保11月底前高质量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二)强化规划引领。要结合县乡国土空间规划,根据村庄现状和人口变化趋势,统一谋划县城、集镇、村庄、产业园区等空间布局。加快完成“应编类”村庄规划编制,强化规划的刚性执行。对照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等村庄类型,找准发展定位,分类推进村庄规划、产业发展、整治建设。集聚提升类村庄重点推动改造提升,强化产业支撑,吸引要素汇聚,增强辐射和带动能力;城郊融合类村庄重点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特色保护类村庄重点推动保护利用,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保护不可移动文物,发展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

(三)强化资金保障。县级是和美乡村建设的责任主体和投入主体。从2024年开始,每个省级村点由省市县三级财政按3:2:5比例筹集30万元补助资金,每个自建村点由县财政筹集不少于20万元的补助资金,每个行政村由县乡两级财政按4:1比例筹集5万元管护补助资金。各县(区)要严格按照省市规定的资金配套比例,足额落实财政配套资金,同时还要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在专项债券、金融服务、用地指标等方面加大倾斜,全力支持“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确保年度投入与建设目标任务相适应。要依托村民理事会、新农村建设促进会,动员本地企业、在外乡贤,以产业帮扶、就业安置、捐资赠物等形式,帮扶和美乡村建设。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引导农民自筹资金、投工投劳参与美好家园建设。要严格落实乡村建设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县级专户拨付、乡镇报账和村级台账核算体系,规范资金使用范畴和报账程序。要督促指导乡镇建立财政补助资金公示制度,严防专项资金挪用、套取、计划变更及滞留等不良现象发生。

(四)精心组织实施。各县(区)要根据年度任务要求和本县(区)实际情况,科学安排基础村庄和“四融一共”和美乡村示范村庄村点数量,并将申报的村庄情况填入附件2、3、4于4月 30日前报市村治办备案。要组织专业技术力量,深入“四融一共”和美乡村示范村,与基层干部群众共商共议,按照“要什么建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科学确定整治建设项目,编制项目投入概算,制定项目推进安排,有序推进项目实施。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广泛宣传和美乡村建设的政策、成效和先进典型,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及全社会参与热情,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工作新格局。

(五)强化督促考核。各县(区)要以大抓落实年为契机,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加强督查指导,及时掌握进展情况,指导乡村两级解决困难和问题,推动工作顺利开展。市里将加大调研频率,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总结经验、促进工作。将“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列入年终县(区)综合考核乡村振兴指标、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推动工作见行见效。

附件:1.2024年全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任务清单表

2.县(区)2024年拟整治建设村庄名册

3.县(区)2024年村庄整治建设计划汇总表

4.县(区)2024年美丽宜居乡镇(村庄)创建名册


附件.doc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乡村建设 实施方案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