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三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贵州三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贵州三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报告年度:2023年

编写单位:贵州三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24年4月

一、基本信息

贵州三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行)于2014年10月17日经黔东南银保监分局批准营业,共有16个营业网点,独立核算的法人机构1个,一级支行6个,二级支行9个。现有员工168人,其中合同制员工165人(内退8人),派遣制员工1人,工勤人员2人。注册地址位于贵州省三穗县文笔街道将军大道,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5*****314******H,业务类型包括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

二、年度概况及绿色金融发展战略

(一)整体概况

我行始终坚守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做好服务三农的根本宗旨,逐渐发展成为三穗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30·60”的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开启了促进经济社会低碳转型发展的新篇章。近年来,我行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坚持以绿色金融为核心,推进业务和服务模式创新,不断探索如何实现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优势的转变思路。截至2023年末,我行资产总额达******.23万元,较年初增加*****.41万元,增幅8.16%;各项存款余额******万元,较年初增加*****.13万元,增幅9.81%,各项贷款******.67万元,较年初增加*****.81万元,增幅11.86%。

(二)绿色金融情况

我行始终以贵州省“大生态”战略行动为引领,匹配优质信贷资源,全力支持生态农业、生态林业、清洁交通、资源循环利用、污染防治、城镇园区绿色升级绿色重点领域融资。截至2023年12月末,我行绿色贷款余额1014.91万元,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0.29%。较年初增加754.21万元,增幅289.30%。主要投向为农林牧渔业绿色贷款。

三、环境及绿色金融相关治理结构

(一)董事会层面

董事会作为经营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由9名董事组成,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良好信誉,在全行树立并推行绿色发展理念,将绿色金融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定期审批绿色信贷情况报告,全面监督、评估本行绿色信贷发展战略执行情况。此外,董事会下设战略与三农金融服务委员会,履行审议和监督三农业务、绿色金融发展。

(二)管理层层面

绿色金融事业部在董事会授权下,制定本机构绿色信贷目标任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建立机制和流程。

(三)专业部门层面

1.业务发展部

承担绿色信贷业务的政策制定、风险监控、检查、档案和系统管理、统计分析、征信管理等;及时对绿色信贷业务风险和过程进行有效监控;负责绿色金融发展情况的信息披露工作;负责绿色信贷业务的审查审批等工作。负责制定支持贵州绿色十二大产业信贷政策,乡村振兴和支农绿色贷款的审批和管理。

2.合规及风险管理部

负责对绿色信贷业务相关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进行合规性审查,负责绿色信贷业务的合同管理、指导、监督、检查及协助绿色信贷所属机构进行不良资产清收处置、保全盘活工作。

3.稽核审计部

负责对绿色信贷业务情况实施内部审计。

4.综合办公室

负责我行绿色金融及有关绿色信贷产品的宣传工作,负责收集和报道我行在绿色金融业务发展过程中的亮点工作和先进事迹。

5.网络金融部

负责对黔农智慧村村通的升级打造工作,提高农村地区的支付便利水平,负责互联网相关的绿色业务场景的搭建和推广工作,如智慧停车场、智慧医院、智慧学校等生产生活场景。

6.信息科技部

负责绿色信贷业务发展相关的系统搭建和处理工作,采用相应的管理、技术手段,建立数据管理流程,保证数据安全和数据主体权益。建立应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数据安全事件或数据安全事故,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7.人力资源部

根据业务发展需要负责我行绿色金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制定相关绿色金融人才培训计划和方案;规划和建设我行绿色金融人才服务体系。

8.各支行

负责绿色信贷客户营销、授信需求收集、尽职调查、授信申请,以及对权限内绿色信贷业务的审批等工作,并对相关资产质量和经营成果负责。

四、环境及绿色金融相关政策制度

(一)与环境相关的现行政策

1.完善行内绿色金融政策制度。在《贵州省农村信用社绿色信贷管理指引(暂行)》(黔农信办发〔2020〕452)号、《省联社办公室关于印发贵州省农村信用社加强绿色金融建设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指导意见(2021-2025年)的通知》(黔农信办发〔2021〕318)号的基础上,我行结合区域产业、行业特点,进一步细化相关统计标准,以“行业分类”、“行业投向”为双向维度建立分类标准,覆盖绿色行业、细类项目,明确、细化了绿色金融的服务范围以及统计标准,为开展绿色信贷工作打好基础。制定《贵州三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绿色信贷管理实施细则》,对不同分类的客户,在贷款准入、贷款授信、审批流程和风险控制等环节实行差别化管理,高度关注客户及项目的环境和社会风险情况,对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环境政策、安全政策及信贷政策的企业和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制”,一律不予授信;对存量高耗能、重污染企业和出现重大环境和社会风险的客户,实行名单制管理并逐步进行压缩退出。

2.制定绿色办公制度。印发了《贵州三穗农商银行厉行节约打造绿色银行工作措施》,推动我行勤俭办行、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大手大脚、乱列滥支,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做到各项支出精打细算,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降低运行成本,推行绿色办公,引导全行干部员工养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形成节约为荣、浪费为耻的良好风尚和崇尚绿色生活的良好氛围。

(二)环境政策贯彻落实情况

1.聚焦支农支小主责,做实做优存贷主业。竭尽全力支持壮大县域经济发展,为县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小康作出新的贡献。支农方面,2023年末,涉农贷款26.00亿元,较年初上升2.81亿元,增速12.10%。支小方面,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4.41亿元,较年初上升1.69亿元,增速13.09%。

2.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优化信贷资产。将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环保要求等纳入客户授信业务的全流程管理,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过剩产能行业授信,引导信贷资金投向绿色环保领域,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支持,根据我县产业特点,重点对林下种养殖产业支持,共支持林下种养殖户109户,余额959.31万元。

3.推行绿色绿色低碳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一是推行线上无纸化办公、双面打印,有效减少打印耗材纸张等一次性办公用品的消耗,二是空调使用严格执行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高于20℃的空调温度控制标准,不得在开窗的情况下使用空调。合理使用光照,办公室、会议室、招待所、走廊等场所内自然光亮度足够时不开灯,杜绝长明灯、白昼灯,做到人走灯灭。办公用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办公自动化设备尽量减少待机消耗,长时间不使用或下班时间应及时关闭电源,有效节约用电。提倡低层步行不乘电梯,在办公室、会议室设置节约用电标识和室温控制标识。三是严格落实用水节约制度,加强供水系统的检查维护管理,及时检查更换老化的供水管路及零件,防止出现“跑冒滴漏”现象。在用水区域设置节约用水标识,水龙头做到随手关闭,避免“长流水”现象,有效减少水资源浪费。

  • 环境风险管理及机遇

(一)科学评估环境风险因素

加强信贷业务环境风险管理,办理信贷业务根据国家环保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政策等规定操作,结合行业的环境和社会风险标准,对“两高一剩”、化工、造纸、养殖等行业客户的环境和社会风险进行评价,以结果作为评级、信贷准入、管理和退出的重要依据,对国家重点调控的限制类行业及有重大环境和社会风险的行业不能新增授信,存量部分要逐步压缩退回,引导信贷资金重点向绿色信贷领域倾斜,积极支持和发放节能环保项目及服务贷款和其他绿色贷款。

(二)强化落实贷款风险管理

强化落实贷款三查工作。对客户选择、授信申请、授信审查和贷后监控时,高度关注客户及项目的环境和社会风险情况。

贷前:优化授信审批流程,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绿色企业和项目加大支持力度,降低绿色企业或项目的信贷成本。根据客户及其项目所处行业、区域、特点,明确环境和社会风险尽职调查的内容,从客户采购原材料、生产制造、质量检测和销售运输等经营全流程评估客户的环境和社会表现,评价可能存在的耗能、污染、安全、健康隐患及采取的防控措施,把好信贷准入关口。对生产型企业重点关注其污染物排放、废弃物处理、能源消耗、环保设施运行等情况。对项目贷款,分析项目产生的主要污染物,项目在环境方面应执行的国家及当地有关规定、规范和标准,环评审批情况,环保设施设计、施工、运营执行情况等。对涉及许可证生产和经营的,查验许可证列示的许可范围和期限,分析信贷支持的企业产品是否属于超范围或违规生产经营。对涉及土地、移民安置的,跟踪分析是否落实相关必备手续与措施。

贷中:审查客户和项目是否存在污染物超排、生态破坏等环境违法信息;是否属于“两高”客户及是否符合环保法律法规与监管要求;是否存在对环境长期负面影响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声誉风险;是否有能力承担污染治理成本,或具备避免、最小化及缓释负面环境影响的能力等。严格对绿色信贷进行分级审批,对环境和社会表现不合规、违法违规、污染严重、社会影响负面的客户,不通过审批。

贷后:将环保设施是否与项目同步建设、环保设施是否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并经环保部门验收通过、节能减排、环保达标等问题纳入重点检查分析内容。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对客户经营状况的影响,加大绿色信贷监测分析,对于绿色企业绿色项目是否符合绿色标准进行持续性关注,并及时根据情况对绿色信贷进行风险分类、准备计提、损失核销等。

(三)环境因素的影响和机遇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在绿色经济背景下防范风险从而优化信贷结构的必然选择。环境因素对我行经营风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信用风险。环保标准提高和气候变化会对企业的现金流和资产负债造成一定影响,降低企业的还款能力,从而加大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二是连带责任风险。在信用经济情况下,企业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因此,监管单位正在考虑环境事件发生时,让商业银行等债权人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以约束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环境表现不佳的企业,从而制约污染企业发展。三是声誉风险。随着环境风险逐渐上升为全球金融业面临的共同风险,银行融资客户的环境表现不佳,会使银行的绿色风险控制和贷款管理能力收到质疑,降低投资人对银行的收益预期。与此同时,银行贷款客户的环境表现还可能会影响到广大储户偏好。

我行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对环境风险与机遇进行分析和识别。如三穗县主要以山林种植和林间、林地养殖,坝区种植为主,贷款农户对于冰雹、洪涝等自然灾害遭受的损失,会对我行造成金融风险。从机遇方面看,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生态农业、新能源等行业将获得极大发展并蕴含着巨大业务机会。通过提前研究布局,积极支持上述生态农业、环保产业发展,是我行未来一段时期的重要发展机遇。

六、经营活动的环境影响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

2023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自然资源消耗及产生的温室气体

排放

指标

单位

2023年消耗量

2023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吨)

人均排放量

(吨二氧化碳当量/人)

天然气

立方米

5277

11.45

0.069

液化石油气

千克

0

0

0

0

0

0

公车用汽油

*****

22.74

0.14

公车用柴油

0

0

0

外购电力

千瓦时

*******

567.80

3.44

办公用水消耗

4517

8356.45

50.65

办公用纸消耗量

******

5.04

0.03

注:人均排放量测算以三穗农商银行正式编制员工为基准。

(二)经营活动温室气体统计口径与测算方法

天然气、标准煤、柴油、汽油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来自于《绿色信贷项目节能减排量测算指引》。液化石油气二氧化碳排放系数来自于2006 IPCC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 Volume 2 Energy(IPCC 2006 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指南第二卷能源),液化石油气折标系数来自于《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2589 — 2008)。外购电力排放系数来自于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南方区域电网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办公用水和用纸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来自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中国产品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系数集(2022)》。测算公式如下:

天然气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吨)=消耗天然气量(立方米)×2.17×10-3

液化石油气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吨)=液化石油气(千克)×2.95×10-3

煤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吨)=消耗煤量(吨)×2.21×0.7143

汽油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吨)=消耗汽油量(升)×2.98×10-3×0.73

柴油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吨)=消耗柴油量(升)×3.16×10-3×0.84

外购电力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吨)=外购电力量(千瓦时)×0.4949×10-3

办公用水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吨)=办公用水量(吨)×1.85

办公用纸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吨)=办公用纸量(吨)×1.76或办公用纸量(张)×7.68×10-6

七、投融资活动的环境影响

(一)整体投融资情况

2023年投融资活动情况

行业类别(一级行业代码及类别)

贷款余额

较年初

A农、林、牧、渔业

1181.89

349.73

B采矿业

47.5

-2.50

C制造业

4531.11

-528.02

D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1243

1243.00

E建筑业

7292.68

-226.06

F批发与零售业

3442.94

658.15

G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307

-41.00

H住宿和餐饮业

2911.8

-328.62

K房地产业

6203.99

718.82

L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843.76

1131.19

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381.36

296.84

O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351.72

45.93

P教育

165

165.00

(二)绿色信贷及环境影响

截至2023年末,三穗农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1014.91万元,主要投向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15万元(占比1.48%)及生态环境产业999.91万元(占比98.52%)。

2023年度绿色信贷情况概览

类别

指标

单位

2023年

整体投融资情况

信贷余额

亿元

34.53

绿色信贷余额

亿元

0.1

其中:绿色信贷余额占比

%

2.94

较年初增加额

亿元

0.075

较年初增幅

%

290

绿色客户数量

109

对公表内信贷余额

亿元

0

对公表内绿色信贷余额

亿元

0

其中:绿色信贷余额占对公表内信贷余额占比

%

0

较年初增加额

亿元

0

较年初增幅

%

0

对公绿色客户数量

0

零售信贷余额

亿元

30.51

零售绿色信贷余额

亿元

0.1

其中:绿色信贷余额占零售绿色信贷余额比

%

3.28

较年初增加额

亿元

0.075

较年初增幅

%

290

绿色客户数量

109

其他绿色投融资

绿色债券存量规模

亿元

0

绿色票据业务余额

亿元

0

其他绿色表内投资余额

亿元

0

八、绿色金融创新做法及成果奖项

全力开展普惠大走访工作,通过“金融夜校”、普惠金融服务点,全面打通金融服务,从走村入户到线上电话,从线下办贷到线上无纸化贷款,一系列接地气、有温度的暖心金融服务,全力助推绿色金融产业发展。一是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聚焦绿色领域,工作人员用电话、微信、短信提供服务,及时了解辖内客户情况,摸清资金需求,做好登记,便于上门服务,同时,进村入寨,开展“金融夜校”“助农流动服务”等服务,向客户宣传农信社金融产品,做好金融政策宣传。二是加大绿色金融产业支持力度。围绕“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理念,加大绿色农业、节能减排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助推绿色产业持续发展。三是坚持绿色运营,实现自身绿色发展。不断完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设备等电子服务渠道功能,提升电子渠道的使用替代率,致力为客户提供足不出户的低碳方式便可享受到优质的金融服务。同时积极推行绿色办公,引入无纸化公文OA系统,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

九、支持普惠主体及中小企业绿色发展情况

(一)支持普惠主体及中小企业绿色发展做法

一是加强信贷管理。积极推进绿色信贷,对不同行业的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加大支持力度,从信贷投放上严格控制破坏生态环境和引发社会风险的贷款业务,同时优化存量信贷结构,提高服务水平,由粗放型经营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对符合绿色信贷鼓励类项目,简化贷款手续,实行“三优先”,即优先调查,优先审批,优先发放,同时在利率执行方面给予优惠。二是加大绿色贷款支持力度。一是优先满足“绿色信贷”资金需求,大力支持地方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产业等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二是积极开展绿色产业走访活动,问需于民,对于符合我行信贷支持条件的绿色产业,及时给予贷款支持。 截至2023年12月末,贷款余额1014.91万元,其中普惠主体及中小企业绿色贷款余额744.38万元。

(二)支持普惠主体及中小企业绿色发展案例

走进三穗县款场乡良地村,就能看到村民忙着铺料、播种、消毒、覆土,抢抓节令种植食用菌。客户田嘉庄,是三穗县款场乡良地村家塘组的一名普通农户,2018年,在外务工的田嘉庄决定回家创业,款场乡山多地少,很难做到规模化种植,考虑常年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符合食用菌生长的优质产地标准,田嘉庄决定发展食用菌种植,并成立了良地村惠农养殖专业合作社。在三穗农商银行客户经理走访中了解到田嘉庄种植的食用菌主要在林地内,符合林菌产业定义,客户经理及时对客户发放绿色贷款30万元,助力田嘉庄食用菌种植发展。获得贷款后,田嘉庄积极投入食用菌种植,目前年产值65万元,带动当地村民65户、200余人增收。

自绿色金融业务发展以来,三穗农商银行坚持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提战略、强认知,坚定不移推进信贷结构优化,将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环保要求等纳入客户授信业务全流程管理,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过剩产能行业授信,引导信贷资金投向绿色环保领域,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支持,积极支持当地绿色产业发展。

十、数据梳理、校验及保护

(一)建立日常管理办法,持续提升数据质量,保障信息安全

为确保全行范围内数据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保障行内信息安全,本行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贵州三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与偶先公司信息科技数据中心机房管理制度》,对行内数据质量、信息安全、数据中心经营方面建立相应管理规范。同时,为确保行内数据信息安全,本行建立了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制定了《贵州三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备份管理办法》等制度,明确规定重要或敏感数据的定义、分类、分级标准和访问控制策略、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并且部署了统一备份平台。同时,规范了生产数据提取、使用、销毁等环节的安全管理,实现数据查询的电子化和流程化管理;通过网络隔离、终端管控、堡垒机、数据中心人员出入管理等手段,实行严格的认证措施管理,并且建立了数据脱敏系统,实现数据安全管理。

(二)强化重要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管理,提高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我行制定了《贵州三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总体应急预案》《贵州三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科技突发时间应急风险管理政策》,规范行内重要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最大限度地消除信息系统安全运行各类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提高重要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标签: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返回首页

收藏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