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5月21日刊发市委书记凌云专访文章“世界级”黄山要的是“长红”

《解放日报》5月21日刊发市委书记凌云专访文章“世界级”黄山要的是“长红”

最近,黄山市委书记凌云马不停蹄出席与大黄山建设相关的重大活动:4月26日上午,池黄高铁当日开通;当天下午,全国工商联港澳执常委考察团大黄山推介会在黄山举行;4月28日,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黄山市工作推进会在屯溪召开……

经过两年的用心谋划,建设大黄山的大幕已正式揭开。大黄山,范围涵盖黄山、池州、安庆、宣城4市,定位是“世界级”,坐拥顶尖旅游资源的黄山作为龙头城市,未来将在这一组合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新兴网红旅游城市不断涌现的背景下,黄山这一老牌旅游城市又如何推陈出新、再创辉煌?

最大机遇 最大动能 最大红利

记者:黄山在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中占据龙头位置,接下来黄山将如何与其他区域一起,形成合力,共同建设大黄山?

凌云:今年3月30日,安徽省政府在黄山召开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推进会,标志着大黄山建设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大黄山建设是安徽省委、省政府着眼推进旅游强省建设、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作出的重大战略,是推动黄山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机遇、最大动能、最大红利。

大黄山本就是一个区域概念,随着大交通格局改善,尤其是池黄高铁开通,黄山全域进入高铁时代,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联系更加紧密。

我们把大黄山建设放在区域协调发展的大格局中来定位,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着力构建“山水村夜”文旅产业坐标系,形成完整的大黄山文旅产品产业链条,推动黄山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

我们以大黄山为纵坐标、新安江为横坐标,发展“山水村夜”四大经济,全力推进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山,是以黄山为纵坐标;水,是以新安江为横坐标;村,是星罗棋布的古村落,镶嵌在坐标系里,激发徽州古城、黟县古城及屯溪老街、黎阳in巷、屯溪河街、岩寺老街、休宁齐宁西街等活力;夜,是打造夜间文化经济,丰富休闲、度假业态。

推动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传统观光旅游向现代休闲度假旅游升级、旅游产业向跨界融合的现代服务业延伸,打造高质量现代服务业集群,带动高端绿色的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发展,是大黄山建设的核心任务。

与此同时,“村字号”IP已成为黄山文旅流量的新入口,带动乡村旅游覆盖全市七成以上村庄,接待游客超5200万人次、总收入超400亿元,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储蓄稳居全省前列。

以南溪南古村落为例,它原来相对环境不佳,但这几年通过“和美乡村”建设,成功晋升为精品示范村。还有1200年历史的西溪南古村落,今年春天日均客流量超过1万人次,甚至超过了西递。

引进优质项目是推进大黄山建设的重要一环。我们滚动推进域见国际旅游度假区、武阳湾旅游度假区、市域旅游T1线等项目,提速新安江百里画廊、东黄山国际休闲度假区、黄山国际会客厅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齐云山、大灵山、大黟山等建设,布局落地一批文旅产业项目,大项目与小项目联动,推动文旅项目满天星。

截至目前,摸排梳理的总投资超2000亿元的225个大黄山建设项目中,95个亿元以上项目已签约落地。

大黄山是一场美丽的奋斗,黄山将舞起大黄山龙头,联手兄弟地市协同提升产品竞争力、产业融合力、服务支撑力、项目带动力、品牌传播力,全面打响“中国黄山、世界黄山”品牌,全力打造点上有风韵、线上有风光、面上有风景的新时代世界级高品质旅游目的地。

瞄准“情绪+旅游”,聚焦“小而美”

记者:近两年一些网红旅游城市爆火出圈,黄山羡慕吗?

凌云:黄山本来就是顶流,我们有黄山、徽州两个顶流IP,还有大量一流景区。我们希望能给所有游客一种感觉,黄山是他们的诗和远方。

根据黄山风景区承载量的科学核定,2013年,黄山的客流上限是5万人次,但因为黄山是山岳型景区,山比较陡、路比较窄,如果人太多,体验感难免打折。

去年我们把客流上限下调到3万人次,世界旅游组织黄山观测站的满意度调查显示,去年中秋国庆黄金周是连续12年开展游客满意度监测以来,游客体验感与舒适度最高的一个黄金周。

承载量下调并没影响人气,去年黄山风景区、西递宏村游客接待量均突破450万人次,全市游客接待量超8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74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5%、58%。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全市共接待游客385.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7.2亿元。其中西溪南村接待游客首次破10万人次,旅游接待量已超2023年全年;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达12.23万人次,接待量增幅超过40%,齐云山下,将荒废公路变成全新打卡点的“向云端·世界观光列车微公园”,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在这里度过快乐的假日时光。

记者: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和市场持续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发生了改变,在此背景下,如何擦亮黄山旅游这块金字招牌?

凌云:面对旅游业的新形势,首先,我们提出“大黄山的N个小美好”。

眼下,“情绪价值”成为文旅市场的新热点和新风口。我们紧跟年轻群体消费新趋势和社交新趋向,瞄准“情绪+旅游”,聚焦“小美好、小美食、小美景、小美物、小美宿”等小而美资源,推进主客共享,打造文旅新品牌。

年轻人喜欢在细节中找灵感,我们从基于人间烟火气的夜间经济和沉浸式旅游演艺入手,以时尚化、年轻化融合徽州元素与大众审美,培育夜间消费、网红小店、电竞比赛等新业态,大力发展特色演艺、街头音乐会等多元夜游产品,创新推出国际时装秀、徽府有囍、黄山百度音乐节等,让“好看、好玩、好吃、好拍”为消费者带来真挚的情感体验和情绪共鸣,让更多人因为一道菜爱上一个村,因为一间房奔赴一座城,因为一场秀钟情一座城。

黄山的朋友圈不断扩容

记者:我们注意到,这些年黄山一直在积极打造朋友圈,这些朋友圈之间有什么关联?

凌云:在“大黄山”朋友圈,按照安徽省的部署,我们已经成立了“大黄山办”。“大黄山”4个市参照长三角的做法,每年轮流坐庄,召开主要领导座谈会或者工作协调会,常走动、多沟通,做实4市协同机制,推动大黄山建设驶入“快车道”,全力打造世界级宜游宜居宜业的品质高地和活力片区。

在长三角朋友圈,黄山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我们纵深推进衢黄南饶联动协调发展。4月27日,黄山旅游集团与福建武夷旅游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黄山、武夷山这对同处浙皖闽赣“联盟花园”的友好景区“搭子”再度携手。

另外,我们还和西北、西南、华北等各地加强联系,尤其是敦煌,组成了“徽煌CP”,徽学和敦煌学你来我往,互相交流,进一步展现“大美黄山”。

同时,黄山国际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大。黄山、齐云山与瑞士少女峰、雪朗峰结为姐妹山,新缔结屯溪区与意大利梅里市、西溪南与荷兰羊角村等5对友好交流关系,国际友城等增至31个,成为安徽省首个对外友好交流在市、县(区)、镇、景区四级实现突破的城市。

此外,我们正深入实施“创意黄山美在徽州”城市品牌全球推广计划,打造对话世界的“国际会客厅”。

记者:前不久,绍兴的全面融杭发展规划透露出黄山不在杭州都市圈规划范围之内,您怎么看这个变化?

凌云:目前国家层面对都市圈空间面积有严格限制,基本范围是1小时通勤圈,因此杭州都市圈最新规划范围包括杭州、绍兴、嘉兴、湖州四市,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黄山市与浙江省衢州市未列入其中,但仍作为杭州都市圈协调会办公室成员单位开展相关合作。

杭黄两市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依托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等国家级重大合作平台,围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产业协同发展、文旅深度融合、社会事业共建等方面合作取得显著成效。

今年2月22日,杭黄两市政府举行工作交流座谈会,会议强调以更优机制加强协同推进,在“浙皖合作十件事”基础上不断探索两市合作新路径新方法,建立各部门之间畅通对接渠道,在产业共兴、交通共联、民生共富、医疗教育等方面积极实践,联合制定2024年度杭黄两市重点合作事项清单,抓好重点任务落实,努力形成更多具有杭黄辨识度、可普遍复制推广的经验成果。

黄山的朋友圈正越来越大,随着黄山高铁枢纽地位的奠定,黄山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的联系将愈加紧密。

标签: 世界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返回首页

收藏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