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永仁:创新项目运营模式为乡村振兴添活力

云南永仁:创新项目运营模式为乡村振兴添活力

  近年来,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在提升经济林果产业发展组织化、科技化、现代化水平上下足功夫,高标准建设永仁数字蓝莓现代农业产业园,以优质项目推动优质产业发展壮大,为农业产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莲池乡莲池村委会坝高组的幸福源数字蓝莓产业园内,174亩蓝莓已全部完成种植,数控水肥一体灌溉系统正在通过管道为蓝莓精准配送水分和肥料,一排排整齐摆放的蓝莓苗在工人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幸福源数字蓝莓基地负责人刘丁铭说:“和我们公司以往的项目不同,这个项目采用的是‘721’投资运营模式,其中我们企业占股70%,村集体占股20%,县级国有资本占股10%,项目收益按照持股比例进行分配。通过联农带农的模式,让企业获得盈利的同时也能带动周边的村集体和村民共同发展。”

  据了解,该项目实施过程中,龙头企业云南莓族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种苗繁育、技术指导、产业规划和市场销售,村集体股份合作企业负责带领农户通过管护务工参与发展,县国投公司全资子公司负责土地配置、政策落实和运营监管,各方投资主体分工明确、权责清晰,极大地调动了地方参与项目发展的积极性,为项目健康发展提供了全方位保障。

  永仁县莲池乡莲池村党总支副书记旦恩说:“这个项目的落地,为我们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通过土地流转和收益共享,村集体每年能够增加近30万元的收入,与此同时,还有效带动了村民就地就近就业,到园区上班的村民人均每年可增加3万元(左右)的收入。”

  通过创新项目运营模式,当地村集体和群众成为了项目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推行的“721”利益分配机制,在推动优质产业项目发展的同时,可有效推动农业、农民和农村共同发展,为村集体经济和群众增收开辟了新路径。

  永仁县莲池乡人民政府副乡长起宗海说:“该项目构建了‘托管公司+龙头企业+村级集体股份制合作企业+农户’的新型联农带农模式,是继查利么村冬枣提质增效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后又一‘合肥模式’的莲池实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现了市场化与组织化双向发力。”

  产业兴则乡村兴。立足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禀赋,永仁县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加快推进“阳光生态花果园”建设,推动林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芒果、蓝莓、石榴、板栗、樱桃等特色产业,千方百计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澎湃动能。

  截至目前,永仁数字蓝莓现代产业园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3.5亿元,莲池片区2000亩、麦拉片区1200亩、猛虎片区800亩3个大型数字蓝莓示范种植基地相继建成,2023年产季预计实现产值2.4亿元,累计带动当地群众“家门口”就业达15万人次。

  云南网记者 段晓宇 通讯员 姚竣姗 李明翠

标签: 乡村振兴 项目运营 创新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返回首页

收藏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