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满天星“|对话九龙坡区政府副区长何小军:提升科技创新能级,加速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聚焦”满天星“|对话九龙坡区政府副区长何小军:提升科技创新能级,加速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编者按】4月26日上午10:00-11:00,九龙坡区政府副区长何小军,就“提升科技创新能级,加速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等相关工作接受重庆市“民呼我为”广播热线节目《“民呼我为”会客厅》专访,以下是访谈主要内容。

九龙坡区政府副区长 何小军

接受《“民呼我为”会客厅》专访


《“民呼我为”会客厅》:当前,我市正加快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作为工业大区,九龙坡如何全面融入“416”科技创新布局和“*****”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


何小军: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战略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相关要求,九龙坡区立足产业基础,大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着力构建产业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产业质效显著、产城融合协调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融入全市“*****”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


比如,聚力打造先进材料、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两大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升级打造高端装备制造、软件信息服务等五百亿级支柱产业集群,创新打造氢能产业、航空航天、高端摩托车、轻合金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新型储能等百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2023年,九龙坡区GDP首次突破1800亿元大关,总量居全市第二,九龙坡区综合科技创新指数位列全市第三,科技竞争力位居全市第二,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基础扎实、底蕴雄厚、未来可期。

九龙滩广场


《“民呼我为”会客厅》:在推进科技创新和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九龙坡区有哪些具体举措?


何小军:九龙坡区市场主体全市第一、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全市前列,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是我们的工作重点。

在强化科技创新布局方面,九龙坡区最重要的举措是全面融入全市“416”科技创新布局。为此,我们提出“310”科技创新布局,即聚焦数智科技、新材料、绿色低碳这三大科创高地建设,推动工业互联网、轻合金材料、新能源与新型储能等10个重要领域的技术创新,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比如,通过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依托中铝高端制造、西南铝等龙头企业打造“轻量化材料之都”,以博世-庆铃氢燃料电池发动机项目、国鸿氢能科技产业园项目集聚一批氢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打造“西部氢谷”,这些为我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我们正在以重庆数字大厦为核心,联动集成电路产业园、重庆启迪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等重点产业载体,打造约100万平方米的彩云湖数字经济产业园,已引进中国联通(重庆)5G融合创新中心、华为云(重庆)政务应用创新中心等重点项目,聚集起数字化核心企业70余家。

重庆启迪科技园

在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方面,2023年,九龙坡区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31家,总量达402家,居全市前列。技术合同登记额超60亿元;全年兑现落实科技创新相关政策资金超1.5亿元。

比如,煤矿灾害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我区重点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中煤科工重庆研究院建设,其开发的煤矿安全监控预警系统被评为国家“单项冠军”产品,荣获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再比如,重庆市细胞与基因技术创新中心被认定为“2023年度重庆市技术创新中心”,其依托单位为九龙坡辖区内的重庆精准生物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一批搭建能够支持细胞药物IND和NDA的自动化、智能化平台。

在产业链核心技术攻关方面,主要从三方面发力:首先是氢能产业技术攻关。大力发展“轻氢航空、数创能动”八大新兴产业,支持中铝高端、庆铃汽车等领军“链主”企业联合产学研力量,建设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组建创新联合体。2023年全区氢能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0.6亿元,增速32.5%,全区氢能产业产值、氢能商用车产量、氢能汽车核心零部件产量均位居全市第一。

西南铝业

其次是新材料领域核心技术攻关。我区累计创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18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推进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建立研发机构257个,2023年企业研发经费投入预计超50亿元。我们还成功获批国家级“铝及铝合金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

然后是数智科技创新领域技术攻关。依托工业互联网、5G融合创新等平台,促进数字企业与制造业企业“软硬”结合,形成“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制造业组织生态,新增隆鑫通用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铁马工业市级创新示范工厂、国创研究院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累计实施改造项目220余个。

在科技创新主体培育方面,我们出台了相关工作实施方案,持续健全“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的科技企业梯次引培体系。比如,充分发挥区内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大学科技园等孵化载体作用,加强孵化载体专业孵化能力建设。

近年来,我们还聚焦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全面梳理区内科技型企业,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精心扶持入库企业。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分别增至645家、3727家,均位居全市前列。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222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1家。

博世氢动力系统(重庆)有限公司

《“民呼我为”会客厅》:九龙坡区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下一步还有哪些打算?

何小军:首先,在发展数字经济方面,我们接下来将从三方面发力:

在数字产业化方面,将大力推进“满天星”行动计划,支持龙头企业加强核心技术、关键工艺、基础软件等技术攻关和应用,培育壮大工业互联网、开源软件、人工智能等特色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群,提速打造第二数字大厦。

产业数字化方面,将示范推进“一链一网一平台”试点项目,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场景,提速建设产业数字化赋能中心,不断打造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同时引导企业实施“机器换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力争多培育制造业、新型服务业等数字化示范企业。

数据资产化方面,将建立统一数据资产化体系,进一步明确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推进公共数据、区属国企数据、外购数据的资源盘点与数据归集,进一步支撑数据资产化的推进实施和价值挖掘,构建区域领先的数据要素市场。

万象城


其次,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方面,我们下一步有四方面打算:

一是围绕主导产业,明确主攻方向。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治理化、数据价值化,全力抓好联通5G融合创新、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项目,着力打造全市领先的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引领区。围绕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汽车摩托车等主导产业,以中铝高端、博世庆铃、国鸿氢能等为龙头,协同争取建设一批高端研发机构。推动国创轻合金研究院加快攻关高端铝合金材料,推动我区材料产业向产业链高端跃升;引进高校与企业共建氢能研究院和产业学院,支持“西部氢谷”建设。

二是培育市场主体,厚植创新活力。深入推进“十百千万”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健全服务市场主体工作机制,分级分类给予专项政策支持。在空间载体、场景应用、政策支持、服务机制等方面,结合我区实际,构建有力有效有特色的企业全周期培育体系。引进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头部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积极支持科创企业上市,帮助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三是强化要素保障,提升支撑能力。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企业“研发投入”引导激励作用,落实好加计扣除等扶持政策。深化科技金融服务,推进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扩量放面,鼓励“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科技企业应享尽享。完善科创服务平台,优化升级重庆科技服务大市场、军民融合创新创业基地等市级平台功能,加快引进和培育各类服务平台,构建全链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

四是夯实融合创新机制,构建协同创新格局。发挥好政府牵线搭桥作用,定期发布技术需求清单、技术供给清单、金融政策清单。同时聚焦我区重点产业链技术需求,推行“揭榜挂帅”和“赛马”攻关模式,每年给予一定资金补助。以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资金链、服务链、人才链“七条链”为重点,着力构建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产业链上中下游相互促进的发展生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体系建设 产业 提升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