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都区抗旱夏播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盐都区抗旱夏播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近期盐都区天气持续晴好,降水偏少,易发生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不利于夏播水稻、玉米、大豆及带状复合种植等播种出苗。因此,各地要立足抗干旱、保夏播、促全苗,切实抓好夏播生产和一种就管工作,提高播种质量,夯实夏播作物高产基础。
一、水稻
(一)高效节水整田。在积极调度分配水源、保障水稻栽插用水需求的同时,指导种植户科学用水,倡导采用先旱整地、后灌浅水泡田、再起浆耱平薄水栽插的节水整田方式,控制好水层深度,减少大水漫灌泡田和随意排水现象。注意做好排水沟筑堤拦水蓄水工作,充分循环用好所有水源,减少水资源浪费。
(二)坚持薄水栽插。水稻机插毯苗秧龄一般在20天左右,相较于钵苗、手栽稻而言,秧龄短、苗体小,要坚持薄水(花斑水)栽插,栽插深度控制在2厘米左右,有利于促进秧苗早活棵、早分蘖。对于茬口衔接较紧、可能出现超秧龄的毯苗机插秧苗,要提前采用控水旱管、适量喷施多效唑等措施加以调控,尽可能减少超秧龄移栽。
(三)科学管理水浆。秧苗移栽后,密切关注田间苗情,及时做好补苗、化除和水肥管理,切实做到一栽就管。分类做好水浆管理,机插秧活棵期以湿润为主,活棵后薄水勤灌,适时露田通气,湿干交替,促进扎根; 手栽稻深水活棵,浅水促多发根、快分蘖。及早施好分蘖肥,一般在移栽后5~7天,亩施尿素10公斤左右。
(四)应急机械精播。各地要认真落实直播稻控减工作,大力倡导机插秧。对无法适期移栽的田块,可应急采取机械精量半精量直播,等雨(水)出苗。选用当地熟期早、抗倒能力强、综合性状好的常规粳稻品种,采用机械条(穴)播。播种前精细整地,田面高低落差≤3厘米,开好田间一套沟,达到内外沟系配套,能灌能排。播量控制在4~5公斤/亩,基本苗7.0~9.0万/亩,提高直播质量。播后根据雨情、水情,及时做好灌既、化除、施肥等田间管理工作。
二、旱地作物
(一)坚持适期适墒播种。旱地作物应当尽量种植在适期范围内,争取早播出苗。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可造墒播种,要优先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或播后灌“蒙头水”。无灌溉条件的地块一般应等墒播种,不要播种等墒,否则会因田间墒情不一易造成大小苗,不利于形成高产群体。
(二)推广免耕贴茬精播。选用抗旱性强的高产多抗品种,播种前建议采用保水剂包衣或拌种。将种子量1%~5%的保水剂倒入适量水中搅拌均匀,再将种子倒入搅拌,使种子表面形成一层膜,捞出稍干后即可播种。小麦收获后秸秆原位覆盖还田,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大力推广免耕覆秸板茬机械精播技术,不对地块进行耕翻作业,减少土壤水分流失,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作业工序,播足基本苗,播期明显推迟的地块要适当增加播种量。
(三)及时查苗补缺。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对缺苗断垄的田块尽快进行移苗补栽,确保苗全、苗匀。对因高温干旱造成出苗不齐或叶片萎蔫的地块,要抓紧时间进行浇水保苗,或喷施蒸腾抑制剂、旱地龙等抗旱剂,减少植株水分蒸腾。苗期结合除草,中耕松土2~3次,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四)严防旱涝急转。六七月是常年梅雨季,雷雨天气较多。为防止集中降雨造成田间出现积水形成涝渍灾害,旱作田块也要提前开好田间沟系,于播后苗前开好三沟。根据田块和播种行向情况安排开沟方向及开沟数量,一般沟深20厘米,沟宽15~20厘米,确保三沟通畅。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