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关记忆.荔湾湖永庆坊片区品质提升工程绩效自评报告
西关记忆.荔湾湖永庆坊片区品质提升工程绩效自评报告
绩效报告
一、项目概况
(一)基本情况
1.项目背景及主要内容
“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州考察调研时指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荔湾区泮塘周边拥有一系列成片连片的传统风貌街区,是广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城市建设要求的重要载体。泮塘路周边的街巷空间通过“微改造”最大限度保留传统格局、街巷肌理和人居环境,可持续地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半塘”又为“泮塘”, 始于公元907年(唐朝末年),至今约1115年历史,属旧南海县恩洲堡辖下十八乡中最富庶的乡,荔湾起源地之一,仍保留了完整清代格局、肌理和典型朴素风貌的民居聚落。改革开放后,广州高速发展,泮塘村逐渐被城市道路切割,泮塘不见“塘”,巷脉不突出,传统肌理逐渐模糊,现仅存泮塘三约和五约街区,街区内整体风貌破旧,环境品质低下,出现很多批发仓储与廉租空间。面对村落的逐步瓦解和居住生活品质的下降,改善生活环境的需求十分迫切。
本项目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荔湾区是广州市中心城区和广佛都市圈的核心区,东部与越秀区相连,西北部与白云区水陆相通,西部与佛山市南海区接壤,拥有“一街、二路”、上下九商业步行街,康王路和中山七、八路三个重要的商业地带。区域陆地面积59.1平方公里,水陆面积62.4平方公里。2021年末常住人口112.96万人,下辖22条行政街、194个社区居委会。荔湾区被誉为“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地、岭南文化的中心地、近代中国革命的策源地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的缩影和窗口。
项目进一步完善荔湾湖永庆坊片区的环境和配套设施,促进地区业态转型,使该片区与永庆坊、上下九步行街、有效融合,促进岭南文化历史街区保护活化利用。建设内容包括三个子项目一是西关记忆项目(泮塘路及周边街区微改造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路两侧、荔湾湖公园入口、泮塘五约新街及两侧进行微改造;二是西关记忆项目(泮塘五约文物修缮及周边环境整治工程),主要是半溪五约亭等建筑与三官庙北边空地、围墙改造;三是西关记忆项目(荔湾湖永庆坊片区周边道路微改造工程),主要是荔湾湖永庆坊片区周边共8.75公里的11条道路及配套设施、道路范围内的15.56万平方米车行道路面改造、5.9万平方米人行道及交通标线等更新改造。
2. 专项债券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1)本项目总投资为34,511.65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28,078.39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4,441.47万元,预备费为1,696.79万元,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服务费295万元。
(2)2023年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筹措
本项目2023年度已发行专项债券9,000万元,其中2023年广东省政府专项债券(三期)发行1,000万元,期限15年;2023年广东省政府专项债券(十二期)发行1,000万元,期限15年;2023年广东省政府专项债券(二十二期)发行1,000万元,期限15年;2023年广东省政府专项债券(三十五期)发行4,500万元,期限15年;2023年广东省政府专项债券(五十一期)发行1,500万元,期限15年。
(3)支出使用情况
2023年度新增专项债券资金9,000万元,已支付项目款9,000万元,资金支付率100%,全部用于项目支付建设费用。
(二)绩效目标情况
1.年度绩效目标
西关记忆·荔湾湖永庆坊片区品质提升工程包括三个子项目,分别是西关记忆项目(泮塘路及周边街区微改造工程);西关记忆项目(泮塘五约文物修缮及周边环境整治工程);西关记忆项目(荔湾湖永庆坊片区周边道路微改造工程),争取全部在2023年内基本完工。
2. 实施周期目标
实施本项目进一步整理荔枝湾地区历史文化资源、整理城市公共空间体系、改善民生,结合沿街建筑整治创造高品质的公共环境空间,设计富有西关特色的街道环境。
3. 绩效指标
本项目设有三个一级指标:过程指标权重20%、产出指标权重40%和效益指标权重40%。
过程指标下设两个三级指标:资金支出率指标权重12%、监管有效性指标权重8%;
产出指标下设三个三级指标:年度任务完成率指标权重20%、项目前期工作任务完成率指标权重10%、合同进度款支付进度指标权重10%;
效益指标下设三个三级指标:居住环境提升效果指标权重15%、项目投诉处理情况指标权重15%、群众满意度指标权重10%。
二、项目绩效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
1.项目立项情况
本项目已组织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过征求相关职能部门、街道意见,并通过专家论证。2022年6月6日取得广州市荔湾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西关记忆·荔湾湖永庆坊片区品质提升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复函》(荔发改投批〔2022〕11号)的批复。2022年8月项目开工建设。
项目符合专项债券支持领域和方向,项目经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属于公益性项目。
2.绩效目标分析
本项目绩效目标设立紧扣单位主要工作任务,目标值设置具体、合理,与实际工作内容相符。项目绩效目标设置清晰、可衡量,包括过程、产出、效益主要指标。绩效目标能准确体现决策意图,各指标能与资金额相匹配。绩效目标设置有指标数值支撑,可分阶段细化分解。
(二)项目实施过程情况
1.资金管理情况
本项目年初预算安排为9,000万元,年中无预算调整,实际支出9,000万元,预算完成率100%,主要的支出是项目建设施工进度款。资金使用执行规范、支出合规,资金采用财政集中支付,避免中间环节挪用、挤占专项债资金。债券资金按规定通途使用,资金管理、支付符合有关制度、规定执行。
2.组织管理情况
本单位按照《广州市荔湾区住房和建设局规章制度汇编》,对支出管理、政府采购及报账程序均有明确的要求,其中:专项经费经费专款专用,对各类工程、货物、服务的采购,符合《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要求及区有关政府集中采购的规定,一律严格按照政府采购制度执行,招投标文件、询价文件、合同、政府采购相关的议题均由发包领导小组会议审议研究、然后报主任会讨论。
(三)项目产出情况
本项目设有8个绩效指标,其中:三个一级指标:过程指标权重20%、产出指标权重40%和效益指标权重40%。(详见附件)
过程指标下设两个三级指标:资金支出率指标权重12%、监管有效性指标权重8%;
产出指标下设三个三级指标:年度任务完成率指标权重20%、项目前期工作任务完成率指标权重10%、合同进度款支付进度指标权重10%;
效益指标下设三个三级指标:居住环境提升效果指标权重15%、项目投诉处理情况指标权重15%、群众满意度指标权重10%。所设8个绩效指标均已达到目标值。
1.资金支出率指标:
关于西关记忆·荔湾湖永庆坊片区品质提升工程2023年度共申请专项债券资金9,000万元,截至2023年年底支付专项债券资金9,000万元,评价年度预期值9,000万元,实际完成值9,000万元,完成比例100%。
2.监管有效性指标:
主管部门按规定对本项目的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进行检查、监控,并督促整改,项目部门针对检查的问题及时进行核查,并按相关要求,完成整改。
3.年度任务完成率指标:
本项目的年度目标是争取2023年内基本完工。截至2023年12月,西关记忆项目(泮塘路及周边街区微改造工程)累计完成工程量78.14%;西关记忆项目(泮塘五约文物修缮及周边环境整治工程)累计完成工程量的97.29%;西关记忆项目(荔湾湖永庆坊片区周边道路微改造工程)累计完成工程量的99.57%。三个子项目基本完工,达到预期值。
4.项目前期工作任务完成率:
本项目年度预期值为完成前期工作任务。本项目已组织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过征求相关职能部门、街道意见,并通过专家论证。2022年6月6日经广州市荔湾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西关记忆·荔湾湖永庆坊片区品质提升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复函》(荔发改投批〔2022〕11号)批复通过。2022年8月项目开工建设。已完成前期工作任务。
5.合同进度款支付进度指标:年度预期值是根据项目合同、协议确定,实际完成值是根据项目合同、协议确定。
6.居住环境提升效果指标:
年度预期值是环境得到提升,实际完成值是环境得到提升,以下是部分项目施工前和施工后对比图:
(1)恢复传统肌理,重塑街巷门户
恢复泮塘村主街“龙脊”布局,串联泮塘三约和五约街巷空间,强化主街入口标识,焕发主街活力。打通三条新生活路径,让活动有空间、设施好维护、房屋有功能。通过五约新街、新都里及恩洲直街等老街巷门户的塑造,以景观元素展现文化地标,让街巷成为主要公共空间,把泮塘区域连片改造为完整的“泮塘门户”。
(2)挖掘低效街角,回归人本社区
盘活社区存量空间,将难以使用的房前街角、废弃空间、杂物空地变成一系列口袋公园,为全年龄段居民提供日常生活服务。通过新增交通安全岛、优化人行过街、贯通人行道、微改活动场所等手法,优化慢行功能,改善人车关系,营造全龄友好的人本社区,改造后的公共空间将成为邻里交流的好去处。
(3)公房活化改造,实现全景街区
营造完整社区,活化公房建筑,优化功能布局,为公配服务预留空间,实现“服务+社交+生活”的全景街区。建筑户外吸引人们停留与进入,室内优化采光、通风、厕所等功能,不仅是环境上的改造,更是服务上的提质,为社区增加党群服务、老年康养、未成年人保护等功能,药店、快递、洗衣等商业网点。私人建筑尊重居民意愿和原有元素,外观维持朴素风貌,加固防漏,改善立面品质,实现从“脏、乱、差”变身“净、齐、美”的品质转身。
(4) 微设施大民生,幸福指数攀升
项目从最贴近居民生活的身边事做起,营造暖心回家路。为居民维修楼道、增加扶手、补充照明,让上下楼更放心;把破旧铁皮更换为晾衣防雨两用雨棚,让晾衣更称心;补充街巷内监控、微型消防站、无障碍通道,保障居民安全;增加功能照明,为居民回家点亮街角的一盏灯,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
破旧铁皮更换为两用雨棚
(5)完善邻避设施,提高治理水平
邻避设施改造在有限空间内为居民争取最大便利性。在现状公厕进行功能改造,完善无障碍设施及干湿分区,提高舒适度;对垃圾收集点进行统一样式、规范摆放、增加排水;预留电动车充电桩接入点,方便社区管理。充分考察实际环境因素,实现功能就在家门口的效果。
(6)挖掘文化元素,重拾街巷记忆
特色城市家具融入泮塘文化,地面采用定制“泮砖”,配合建筑元素营造广府民居场所氛围,布置古朴座凳、古朴街灯、文化标识、地标路牌等设施,完善街区生活气息,唤醒街巷记忆,提高居民在社区中的归属感。
(7)聆听民生、为民打造
5月18日,荔湾区市政绿化中心收到了幸福社区居民送来的一封意见信,对荔湾路人行道改造方案提出宝贵意见建议。区市政绿化中心高度重视并立即响应,积极与街道及居民进行协调,充分考虑群众的宝贵建议,通过优化项目设计图,调整了止车柱的安装位置,及时响应居民诉求。
华贵路的改变体现在人行道的拓宽方面,原人行道宽度最窄处仅为2.1米,现通过压缩车道,全线拓宽两侧人行道至2.5米;文昌北路、文昌南路原人行道宽度2.4米,通过压减为单向一车道,全线拓宽两侧人行道至2.5米以上。
(8)多方共研究、一路一方案;分段施工,打造样板路段
西关记忆项目位于“老广州”的核心区,周边有荔湾湖、荔枝湾、永庆坊等特色景区,以及恩宁路、昌华大街、耀华大街等历史文化街区,片区发展历史长,居民众多,日常出行需求量大。在前期对荔湾湖永庆坊片区道路的调研中发现,部分人行道存在路面铺装破损,井盖较多,树池较旧且风格不一,盲道不规范等问题;另外车行道路面主要因时间久未全面刨铺,部分路面的坑洞填填补补,裂缝较多,行车噪音大。经过勘察设计单位的精细测量,取得了每一条道路的全断面宽度数据后,在荔湾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针对每一条路的实际情况和使用需求,拟定了“一路一方案”,根据永庆坊周边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方案的指导意见,确定了道路微改造方案。并与交警、街道、专家等相关单位开展论证。随后,每条道路都有专属改造方案。
(9)
西关记忆项目(泮塘五约文物修缮及周边环境整治工程)—周边环境整治工程
(改造前)
改造后
.
7.项目投诉处理情况指标:
年度预期值是100%处理,实际完成值:区更新中心收到的*****工单均与群众及时沟通并反馈处理情况,并按程序及时办结。
8.群众满意度指标:
年度预期值是群众满意度≥80%,实际完成值:经进行问卷调查,群众满意度97%,完成年度预期值。
(四)项目效益情况
本年度该项目共设有8个绩效指标,8个绩效指标均实现目标值,打通三条新生活路径,让活动有空间、设施好维护、房屋有功能。通过五约新街、新都里及恩洲直街等老街巷门户的塑造,以景观元素展现文化地标,让街巷成为主要公共空间,把泮塘区域连片改造为完整的“泮塘门户”。盘活社区存量空间,将难以使用的房前街角、废弃空间、杂物空地变成一系列口袋公园,为全年龄段居民提供日常生活服务。通过新增交通安全岛、优化人行过街、贯通人行道、微改活动场所等手法,优化慢行功能,改善人车关系,营造全龄友好的人本社区,改造后的公共空间将成为邻里交流的好去处。营造完整社区,活化公房建筑,优化功能布局,为公配服务预留空间,实现“服务+社交+生活”的全景街区。建筑户外吸引人们停留与进入,室内优化采光、通风、厕所等功能,不仅是环境上的改造,更是服务上的提质,为社区增加党群服务、老年康养、未成年人保护等功能,药店、快递、洗衣等商业网点。私人建筑尊重居民意愿和原有元素,外观维持朴素风貌,加固防漏,改善立面品质,实现从“脏、乱、差”变身“净、齐、美”的品质转身。邻避设施改造在有限空间内为居民争取最大便利性。为延续泮塘五约历史文化街区记忆,在泮塘五约微改造一、二期工程完成的基础上,对泮塘五约的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进行修缮、周边环境整治与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制定“一路一方案”细化每项宽度数据,量体裁衣,高标准打造西关精品、提升道路风貌。
三、项目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
根据《广州市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绩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是评分标准,本项目自评绩效等级为优,自评总分为100分,其中过程得分20分,产出得分40分,效益得分40分。
四、项目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以点带面: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循序渐进、先点后面。根据项目前期摸查及工期安排的情况,按照确定性程度明确改造计划,合理安排微改造时序,实行分区域分步骤改造,以点带面带动成片改造。接下来陆续启动包括未成年人保护站公房示范栋试点建设、店招改造示范段等首开建设,积极积累经验与居民反馈,发挥好试点对项目全局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
(二)居民共建:充分利用 “共同缔造委员会”沟通平台,保障居民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积极与“两代表一委员”、社区规划师、居民代表、商户代表、媒体代表、专家顾问和党员志愿者等成员沟通,项目推进中涉及重要节点及事项与成员共商共议,确保项目听民意,得民心,提升居民参与项目的积极性、主动性,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三)加强统筹: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各项指标任务,建立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协调机制,主要负责统筹协调项目,争取各方支持。项目通过召开三线规整、燃气衔接、供电设备增容、交通疏解等协调会,已与各大运营商、燃气公司、供电局、交警大队等单位沟通,达成双方认可的方案,为顺利推进改造工作提供保障。
(四)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根据每一条路的实际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品质化提升,制定“一路一方案”,细化每项宽度数据,量体裁衣,高标准打造西关精品。在树池改造中,由于树木种类、粗细不一,通过制定“一树一方案”,不仅保证树木生长空间和人行空间,同时统一树池风格,提升通行环境和道路景观。
(五)打造样板,示范先行。老城区微改造工作中,路面情况复杂,不可预测的情况多,根据施工图纸打造“样板段”,通过“先介入,明标准”的方式,提前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和预案,同时明确施工标准,严格把控质量,实现施工“质”“效”双提高。
(六)多听民意,积极沟通。在荔湾路幸福新村社区,根据居民对荔湾路人行道改造方案提出的宝贵意见,在和街道、居民积极协调后,通过优化项目设计图纸,及时响应居民诉求。在恩宁路的改造中,由于车道两侧存在较多旧式混凝土电力盖板,车道不平顺,行车舒适性与景观性均不佳,在与电力部门积极协调后,降低井盖标高再铺设沥青,整体提升了恩宁路的道路风貌。
五、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主动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意识还存在不足。
(二)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下一步,将加强绩效考核工作,完善绩效结果的评价机制。及时与媒体沟通,通过区媒发布等方式,将项目的出新出彩及时呈现给市民。
六、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本项目立项依据充分、程序规范,绩效目标合理,指标清晰、可衡量。项目绩效佐证材料来源真实可靠并且每项指标的佐证材料均与指标内容相关,能明确地反映指标的产出及效益。
广州市荔湾区城市更新建设项目管理中心
2024年1月
点击下载:
*******.XLS" alt="附件. 2023年西关记忆·荔湾湖永庆坊片区品质提升工程支出绩效自评表.XLS">附件. 2023年西关记忆·荔湾湖永庆坊片区品质提升工程支出绩效自评表.XLS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