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区民政局地名公示2024-1号

南湖区民政局地名公示2024-1号

根据《地名管理条例》等规定,为做好南湖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工作,经审查并征询区地名文化专家组意见,现将南湖区第四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予以公示,征求社会各界和市民群众意见。

公示时间:2024年6月24日至7月1日。在地名公示期间,单位或个人可通过来电来信或来人等方式,向南湖区地名办反映不同意见。

联系地址:湘溪路22号(南湖区第二行政中心1113室),电话:****************

嘉兴市南湖区民政局

2024年6月24日

南湖区第四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表

序号

地名

类别

基本概况

1

西马桥小区

居民点-住宅区

位于南湖区新嘉街道,社区驻地,主入口位于禾兴北路522号。东邻禾兴北路,南连金色恬园,西接三官塘,北临渡船桥港。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住宅小区内部分4个组团:红枫苑、翠竹苑、紫藤苑、绿杨苑。小区始建于1996年,共51幢2269套。因该小区地处原秀水公社西马桥大队,故名。1996年,在嘉兴市政府各部门共同努力下,西马桥作为国家安居小区试点正式落户嘉兴,并于当年正式开工建设,是嘉兴市第一个国家安居工程项目。作为当时嘉兴市规划、建设水平最高的住宅小区之一,西马桥小区一度成为嘉兴城市建设的对外窗口。

2

汪胡桢旧居

纪念地、遗址-人物事件纪念地

位于南湖区建设街道子城社区梅湾街帆落浜39号,汪胡桢(1897~1989),嘉兴人,著名水利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现代水利工程技术的开拓者,被水利界誉为“中国连拱坝之父”。1928年,汪胡桢受聘为太湖水利工程处副总工程师,在帆落浜东购地4亩,筑小楼奉母养颐。抗日战争时被毁。1948年重建西式平屋数间,名“湖滨小筑”,有花木之胜。建筑平面布局呈“工”字型,坐北朝南,前后两进,占地面积480平方米,砖木结构,屋顶铺设洋瓦。西南侧有一独立高耸的平房,俗称高平房,1936年为汪胡桢兄弟所建,日本侵略嘉兴时被占做司令部。2011年,旧居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旧居完成修缮布展对外免费开放。

序号

地名

类别

基本概况

3

金九避难处

纪念地、遗址-人物事件纪念地

位于南湖区建设街道子城社区梅湾街76号,系韩国抗日独立运动领袖、韩国临时政府主要领导人金九(1876—1949)避难嘉兴时的旧址。1932年4月29日,金九先生组织策划了上海虹口公园爆炸事件。事发后,日寇疯狂报复,悬赏60万元大洋缉拿金九。在嘉兴籍爱国民主人士褚辅成先生的安排下,金九避难嘉兴。金九避难处为两层砖木结构小洋楼,南临西南湖。金九先生居住之处,楼上为其卧室,楼下分布有浴室、会客厅和餐厅。建筑面积约55平方米。金九避难处,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历经修缮,2005年嘉兴市人民政府投资150多万元进行了全面修缮,并对外开放。2005年公布为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4

唐兰故居

纪念地、遗址-人物事件纪念地

位于南湖区新嘉街道月河社区秀水兜67号。唐兰(1900—1979),嘉兴人,我国现代著名学者、古文字学家、青铜器学家、先秦史学家、诗人。曾任清华、北大教授,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等职。一生著述很多,著有《古文字导论》、《殷墟文字记》、《天仪阁甲骨文考释》、《中国文字学》等,对中国古代史有独创见解,对青铜器铭文的考证和断代做出了卓越贡献,他还精通书法篆刻艺术和诗文,逝世后被追认为中共党员。此屋为其少年时代读书时的旧居,是一幢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坐北朝南,原有天井、二层楼房、厢房、小平房及院子所组成,占地面积约180余平方米。楼房东间和厢房现由唐兰的弟媳及侄子居住,三间小平屋内仍保存着唐兰先生生前用过的木厨、书桌、椅子、茶几等物。作为唐兰先生童年居所,见证了先生的成长历程,对于纪念先生光辉的一生有着重要意义,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2000年公布为嘉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序号

地名

类别

基本概况

5

揽秀园

纪念地、遗址-人物事件纪念地

位于南湖区南湖街道鸳湖路南湖西岸文星桥畔,系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修建的文物碑刻公园。揽秀园以碑廊为中心,西为古建筑,两侧长廊上嵌有“清仪阁”、“停云馆”、“小灵鹫山馆图咏”刻石。其中包括嘉兴历代碑刻84块及唐代吴道子手绘“出海观音”石刻、元代重修嘉兴路总管府学碑记等。这些碑刻有的出自历代著名的书画家如文徵明、赵之谦、何绍基、吴昌硕、任伯年之手。在五曲长廊东首八角亭中,有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所书“嘉兴府学重修明伦堂记”碑,碑刻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碑文行笔流畅,一气呵成,风格秀逸,古朴潇洒,堪称一绝。南碑廊中保存有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三过嘉兴本觉寺的三过堂碑记。揽秀园集中保护并展示嘉兴历代重要碑刻,对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推动文物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2000年公布为嘉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6

秀州北弄

石库门住宅

建筑物-房屋

位于南湖区建设街道丁家桥社区秀州北弄1~12号,又叫“十间头”,为中西合璧式的建筑,建于清。坐北朝南,系二进二层楼房,十二开间,砖木结构。东西两侧设有二层厢房。墙门为石库门,门头呈“人”字型,以欧式草纹做装饰。通面阔60米,通进深20米。

建造之初用于外教及本土教师宿舍,解放战争期间用于国民党军队伤员治疗场所。解放后,被国家接受利用,出租给民居;2006年,城建局收回,归还秀州中学,现仍有大量居民居住。该宿舍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建筑风貌,保存较完整,对研究嘉兴的近现代史具有一定的意义。2010年公布为嘉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序号

地名

类别

基本概况

7

狮子汇渡口

纪念地、遗址-人物事件纪念地

位于南湖区建设街道子城社区,靠近春波门,附近有濠河、车站河、南湖河口、排水河、秀水等五河交汇,因其形状像狮子而得名。渡口宽约6米,共13级石板台阶。清光绪三十三年(1905)沪杭铁路筑成,春波门、狮子汇一带成了城市商贸中心,商贾云集热闹非凡。1921年夏参加中共“一大”会议的代表们从上海转移来到嘉兴,就是从这里出发乘坐摆渡船到湖心岛,由湖心岛再转登王会悟同志(李达代表的夫人)为“一大”南湖会议预订的游船,代表们在船上完成了中共一大最后议程,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创了中国革命历史新篇章。1943年狮子汇设有公渡,每年夏季供游客游湖赏景。1959年南湖革命纪念馆建成后,渡口迁移到南湖东岸的盐仓桥堍,狮子汇渡口废置。2000年初,在市区环城路绿化带改造时于旧址稍北重修狮子汇渡口,建起中共一大代表与王会悟铜像,并立碑“中共一大南湖会议渡口旧址”。2021年狮子汇渡口及周边环境完成改造,对一大代表雕塑群纪念平台、历史事件内容介绍、登船点平台(码头)等进行整体风貌提升,同时恢复春波门、水门、瓮城。尊重历史的同时,也增设了码头和夜景设施,打造历史遗迹与红色记忆相融合的综合景观。

8

刘家墩遗址

纪念地、遗址-遗址

位于南湖区凤桥镇星火村4组,遗址东面靠乡村泥路,西面为水泥路,往南为凤桥镇星火村村委会。遗址呈长方形,占地面积约*****平方米,土墩高于四周水田约3米左右,墩上种植桑树、青菜等作物,还有多处村民坟墓。现场采集到标本有良渚时期的孔石斧一件(残)、灰陶残片2件、夹砂红陶器腹残片1件、锥形足残件1件;印纹硬陶残片3件、鼎足1件。刘家墩遗址是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至春秋战国时期的遗址,延续时间长,分布面积较大,高墩明显、且保存较完整,具有很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2011年公布为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地名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