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金凤”“金龙”工程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仙桃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金凤”“金龙”工程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为促进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发展,提高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加快培育一批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城镇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需求和供给的有机结合就是经济的增长点”,以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为目的,以工业倍增为目标,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撬动变量,以更大力度更快速度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坚持特色发展、高品质发展,筑巢引凤,龙头带头,盘活一批闲置工业厂房,聚集一批管理型、技术型人才,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及配套优质项目尽快落地;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快培育上市企业。
到2024年底,全市工业闲置存量资产盘活率达40%以上;到2025年底,盘活率达80%以上;到2026年底,盘活率100%。
力争到2026年,现代纺织服装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智能制造及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到400亿元,食品及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300亿元,形成“543”先进制造业集群雁阵梯队;到203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000家,工业产值新增1000亿元。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金凤工程”
1.整合各类资源。全面摸清存量工业厂房的面积、结构、适用类型,建立完善“资产包”。及时发布存量资产信息,引导入驻企业精准对接。为满足入驻企业个性化需求,鼓励市场主体提供定制化服务,建设标准化工业厂房、人才公寓、员工食堂等。支持国有企业依法依规收购工业低效用地及闲置资产,统一开发运营。
2.做强专业园区。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产业园、非织造布中小企业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等产业平台的孵化优势,加快建设专业园区,推进产业集聚发展。采取“存量盘活+扩区增容”的办法,优先保障制造业发展空间。以“用”为导向,强化供应链思维,加快优质项目入园入区。做实数字经济产业园,加快培育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产业,探索发展低空制造产业,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补齐园区基础设施短板,加速布局新基建,优化完善公共设施配套服务功能。
3.推进“双招双引”。紧紧围绕三大主导产业,运用产业链思维,围绕基础建链、巩固优势延链、找准缺口补链、集聚资源强链,精准引进一批重点企业、推进一批重大项目。打造稳定可靠高效的供应链平台,开展供应链平台招商,促进供需集聚、对接。强力推动“飞地经济”区域协作模式,引导项目跨区域合理流转并向优势产业功能区集聚。推进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同步,以产业引人才,以人才强产业。坚持需求导向,强化政策激励,加大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推动产业人才集聚。鼓励企业在高校院所设立专项奖助学金,以奖助学,以奖引才;探索以领军人才招引人才团队模式、“揭榜挂帅”引才模式。聚焦人才生活保障、创新创业等多元需求,实时受理人才配偶随迁、子女入学、住房等“关键小事”。
(二)实施“金龙工程”
1.培育领航型龙头企业。坚持培育和引进并重,精选带动性强的领军型企业和发展潜力大的高成长型企业为对象,以“百亿巨轮、十亿舰队”为梯队,强化需求导向、集中优势资源、实施精准服务,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区域影响力、产业带动力的龙头企业。力争到2026年,全市产值100亿元以上的企业1家,50亿元以上的企业3家,10亿元以上的企业50家。高度重视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围绕仙桃香米、仙桃黄鳝区域公共品牌,支持一批龙头企业实施投资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产业链条较长、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产品加工项目。力争到2026年,全市省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0家以上,市级龙头企业达100家以上。
2.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坚持小升规、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的梯度培育体系,进一步完善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库,建立服务专员制度,坚持“评育用”并重,构建从孵化培育、成长扶持到发展壮大的全生命周期梯度培育体系,力争到2026年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达到100家以上。遴选一批重点专精特新企业,扶持成长为产业链骨干企业,支持申报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绿色工厂、5G+全连接工厂等。
3.培育主板上市企业。建立主板上市后备企业库,为入库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资本市场培训辅导、融资对接、宣传展示、函件协助等服务。发挥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专精特新板”功能,加强与上交所中部基地、深交所湖北基地、北交所湖北基地对接。力争到2026年在主板上市企业达到2家以上。
三、支持政策
1.租金补贴。企业租赁专业园区内的闲置工业厂房,对年开票销售收入在2000万元(含)至5000万元的,前3年内免收租金;5000万元(含)以上的,前3年内免收租金,后2年按租金的50%收取,补贴方式为先缴后返。
2.设备补贴。对盘活利用工业闲置厂房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00万元以上且纳入工业投资统计的技改项目,设备投资按实际投资额的15%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300万元;新购置设备额度超过5000万元的,经评审后按设备购置额15%给予补贴,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3.搬迁补贴。对整体搬迁租用工业闲置厂房的企业,给予搬迁费用50%的补贴,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4.装修补贴。对盘活利用工业闲置厂房的企业,需要装修厂房的,经评审后给予装修费用额度10%的补贴,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5.人才补贴。对新来仙全职就业的博士、硕士、本科等全日制高校毕业生(不含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三年共发放20万元、10万元、5万元生活补贴。对经人社部门认定的新来仙全职就业的首席技师、高级技师,三年共发放20万元、10万元生活补贴。
对引进的企业管理技术人才按照建筑面积每套给予1000元/m2购房补贴。
6.专精特新“小巨人”奖励。对首次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企业,在省级财政奖励的基础上,市级财政再给予一次性奖补30万元。
7.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奖励。对省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贷款,按照不高于年贴息率2%给予贴息,贴息率不高于企业核定实际贷款年利率,每家企业享受财政贴息总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对当年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给予20万元、15万元市级财政奖励。
上市企业奖励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仙政规〔2023〕8号)执行。
四、工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金凤”“金龙”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局,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对重大事项进行统一部署、综合决策,整合资源力量,全力以赴抓好工作落实。持续深化“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活动,切实畅通政企沟通渠道,让企业主有诉能投、有困能解、有事能办。
2.强化要素保障。提前储备一批高质量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以及国家、省、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等相关资金支持。加强“政银担”合作,提高信用贷款比重,增加产业链、供应链融资等金融产品供给,完善风险分担机制。
3.强化督促落实。坚持以结果和实绩为导向,强化招商比拼,按照“月推进、季比晒、年考评”的工作机制,健全工作例会、现场协调会、工作简报等工作制度,一盘棋联动推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成效。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