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瓮安县2024年省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实施方案》的公示
关于《瓮安县2024年省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实施方案》的公示
根据省财政厅 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2024年省级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资金的通知》(黔财农〔2024〕72号)文件要求,为了推动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瓮安县2024年省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瓮安县2024年省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
(二)项目实施单位:瓮安县农业农村局。
(三)项目建设地点:全县13个乡镇街道。
(四)项目建设期限:2024年7月至2024年12月。
(五)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1.畜禽粪污专项整治问题规下养殖场(户)完善设施设备建设;2.建立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服务示范机构1个;3.建设畜禽养殖粪污种养循环示范基地2个;4.开展粪肥质量检测和土壤改良效果监测完成粪肥质量指标监测。
(六)项目投资概算:项目总投资20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200万元。
(七)项目建设目标:开展粪肥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力争种养循环示范基地粪肥代替无机肥料达30%以上,中小畜禽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费用降低30%以上,全县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稳定在80%以上,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98%。
二、项目实施方案编制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
(七)《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八)《畜禽养殖环境与废弃物管理术语》(GBT *****-2023)
(九)《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21)
(十)《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01)
(十一)《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GB/T*****-2010)
(十二)《畜禽粪便农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准则(GB/T*****)
(十三)《畜禽养殖污水贮存设施设计要求》(GBT*****-2011)
(十四)《畜禽粪便贮存设施设计要求》(GB/T*****-2011)
(十五)《有机肥料》(NY/T525-2021)
(十六)《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有机肥料》(NY/T1868-2021)
(十七)《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GB*****-2019)
(十八)《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GB/T*****-2018)
(十九)《畜禽粪便堆肥技术规范》(NY/T3442-2019)
(二十)《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农办牧〔2018〕1号)
(二十一)《畜禽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技术指南》(农办牧〔2022〕19号)
(二十二)省农业农村厅省态环境厅关于印发《贵州省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农发〔2024〕7号)
(二十三)《贵州省畜禽养殖粪污种养循环建设实施方案》
(二十四)省财政厅 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2024年省级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资金的通知》(黔财农〔2024〕72号)
三、项目区基本情况
(一)区域概况
1.行政概况。瓮安县位于北纬27.******′、东经107.******′,乌江中游,贵州省东部。西距贵阳市城区125公里,北到遵义市城区130公里,南离黔南州首府都匀市城区105公里,东至铜仁市城区212公里。瓮安是黔中经济区重要节点城市,是成渝南下两广,滇中东进长三角地区最便捷的交通要道城市。国土面积1974平方公里,辖10镇1乡2个街道办事处。共105个村、社区,其中行政村65个,社区40个。总人口5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8.11%。
2.区位优势。瓮安物华天宝,资源富饶,已探明磷矿储量36亿吨,占全国总量的五分之一,煤矿资源10亿吨。瓮安交通优势明显,已建成的瓮马铁路、贵阳至瓮安、道真至瓮安、江口至瓮安、马场坪至瓮安、开阳至瓮安以及遵余高速(瓮安段)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形成了“六高一铁”“黔中大十字”的交通格局。瓮安生态良好,气候宜人,有朱家山国家森林公园、江界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草塘千年古邑4A级旅游景区等一批文化旅游精品,是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好地方。
3.地理条件。瓮安地处贵州高原第二梯级地带,乌江横贯北部,属黔中北部溶丘洼地高原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中部平缓,最高点花竹山海拔1567米,最低处乌江沿江渡海拔483米,平均海拔1084米,乌江横贯北部,将县境切成南北两块,南块约占4/5,多水田,北块较小,多旱地,县境地貌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盆地三大基本类型。
4.财政状况。2023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78.61亿元,同比增长 2.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24亿元,同比增长19.1%,其中非税收入占比26.2%,财政收入质量排全州前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4%;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 16.7%、10.9%;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3.6%、8.3%。
(二)自然资源状况
1.耕地情况。全县耕地保有量保持在63.95 万亩以上,累计新增耕地 4095.37 亩、水田 1703.91 亩,排全州第一,连续三年呈负值的占补平衡指标成功实现转正。
2.水资源情况。全县流域面积在20km2以上的河流29条,和小二型以上水库44座。乌江横贯北部,地势南高北低,主要属乌江流域水系。
(三)农业废弃物有机肥资源状况
全县畜禽养殖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较低,污染物无害化处理设施不完善不配套、土地消纳面积严重不足、种和养分离。种地的不养猪,养猪的不种地,种养不匹配的问题普遍存在,畜禽粪肥还田利用“最后一公里”还没有完全打通。年畜禽粪污产生量约90万吨,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95%,粪污资源化利用率80%。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率89.65%。全县大力推广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量。
(四)种养生产情况
2023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 64.02 万亩、产量19.11万吨。完成油料种植17.22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2万亩。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发展。投产茶园19.75万亩,产值20.42亿元。种植蔬菜36万亩、烤烟2.7万亩、中药材5.5万亩,稳定种植精品水果10万亩,累计出栏生猪31.74万头、肉牛2.2万头,蛋鸡存栏100万羽以上。新增州级龙头企业2家、县级龙头企业7家。新增家庭农场10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7个。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55%以上。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65.6 亿元,同比增长 4.1%。
四、项目创建基础情况
1.畜禽粪污治理项目设施情况。2021年争取县级财政整资金1000万元,用于畜禽安全及粪污治理项目,加快了全县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积极推广了肉牛同位发酵床*****. 53 ㎡,生猪同位发酵床1195.23㎡,异位发酵床3912.7㎡ ;新增大型翻抛设备2台,雨水分流沟7162.7m,污水分流沟4708.9m,粪便堆积场*****.81㎡ ,蓄粪池*****.22m3,三级沉淀池*****.55m3固液分离机25台等设施设备。通过此次项目资金撬动,带动全县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投入,设施装备配套率、资源化利用率均得到显著提升。
2.粪污资源化利用情况:全县大力推广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量,开展畜禽粪污本地粪肥还田利用。模式主要有四种;一是固体粪便堆肥还田模式。以产生固体粪便为主蛋鸡、肉牛和肉羊规模养殖场为对象,粪污经过好氧堆肥发酵处理后,拉运至果园、农田和蔬菜田用黄土覆盖,经堆肥发酵腐熟后,就地农田利用或生产有机肥。如贵州今牧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瓮安县兴旺牧业有限公司等;二是有机肥生产模式。主要以畜禽粪污、蘑菇菌渣及农作物秸秆等有机物作为原料,以固体粪便为主,经过高温好氧堆肥无害化处理后,生产有机肥。如贵黔现代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贵州群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三是粪水全量还田利用模式。对养殖场产生的畜禽污染物(粪便、粪水和污水)进行集中收集,全部进入氧化塘储存发酵,粪污在氧化塘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之后进行储存,在施肥季节进行农田利用。贵州诺海农牧有限公司、黔南铭扬农牧家庭农场等;四是生物质燃料利用模式。对畜禽粪污进行收集,建设沼气工程,进行厌氧发酵,最终产生沼渣、沼液、沼气,利用沼气用于生产生活,沼渣生产有机肥农田利用,沼液农田利用或深度处理达标排放。如瓮安县运达牧业有限公司。
五、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畜禽粪污污染专项整治问题规下养殖场畜禽粪污处设施建设
针对2024年瓮安县畜禽粪污专项治理排查出的规下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没有和不足的养殖场。按填平补齐的原则,先建后补、全额补助方式,对有条件(场地)的养殖场17家养殖场根据养殖需要建设干粪堆积发酵棚总计1081平方米、密闭贮粪池595立方米。建设地点和涉及养殖户详见附件1。
(二)建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服务机构
依托瓮安县兴农农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建立1支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服务队,从事全县畜禽粪污统一运输管理,减少畜禽粪污乱堆乱倒、过量使用现象发生,推进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规范运营。
瓮安县兴农农民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2月15日,合作社位于瓮安县玉山镇深溪村青山组,有股东8人、技术人员10人、工作人员10人、其中有机动车B型驾驶员2人;有犁土机、收割机等大小农机具30台套;合作流转土地有800亩,以种植水稻、玉米、高粱、大豆为主,同时每年有偿为群众翻犁土地1000余亩。
采取政府统一采购、移交企业(所有权归企业)方式,为瓮安县兴农农民农机专业合作社配置畜禽粪便运输吸粪车10吨2辆、5吨2辆。服务队按自主经营管理、自负盈亏的原则,对养殖场(户、企业)开展粪污运输有偿服务,将粪肥运送给种植户还田利用,每年完成运输畜禽粪肥还田利用2万方以上,服务期限不得低于5年。
(三)建设畜禽养殖粪污种养循环示范基地
依托瓮安县万福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瓮安县金色果园有限公司建设畜禽养殖粪污种养循环示范基地2个。
1.瓮安县万福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畜禽粪肥资源化利用示范基地1个。瓮安县万福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位于瓮安县猴场镇草塘社区,主要以种植果树为主。现有果园380亩,采取“基地+大户+农户”的种植模式,现以带动周边及邻近村农户种植果树2000亩,涉及农户150余户。
该基地铺设管道(含配件)6800米,其中主管(110mm)800米,支管(50mm)6000米;购置安装可移动畜禽粪便田间储存罐(单个容积不小于5m3)100m3,安装滴管系统100亩,安装流量计一个。
2.瓮安县金色果园有限公司畜禽养殖粪污种养循环示范基地。瓮安县金色果园有限公司位于瓮安县猴场镇松坪社区大石板组。主要以种植果树为主。现有果园380亩,桃子300亩,李子150亩,种植牧草600余亩,采取“基地+大户+农户”的种植模式,现以带动周边及邻近村农户种植草2000亩,涉及农户150余户。
该基地铺设管道(含配件)*****米,其中主管(110mm)1600米,支管(50mm)*****米;购置安装可移动畜禽粪便田间储存罐(单个容积不小于5m3)100m3,修建畜禽粪便田间储存罐池450m3,安装流量计一个。
(四)粪肥质量检测和土壤改良效果监测
依托全县种养粪污资源化利用示范基地和养殖场,聘请第三方的方式开展粪肥质量检测和土壤改良效果监测。
1.开展粪肥质量检测。共检测3批次,9个样品。土壤监测1个种植基地,监测土壤3个批次,9个样品。主要检测液体粪污中 pH、CODcr、氨氮、凯式氮、总磷、铜、锌、大肠菌群数及相关限量指标,并建立数据档案。
2.开展土壤改良效果监测。分别在粪肥施用前、作物生长中期、作物生长后期进行,每个作物基地至少3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至少设3个处理。主要土壤中氮、磷、钾、铜、锌及其他相关指标,分别在粪肥施用前、作物生长中期、作物生长后期进行。
六、项目建设技术方案
(一)工艺设计原则
1.按照“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生态化”原则。
2.坚持以用促治、利用优先,推动粪肥低成本就近就地还田利用。
3.综合考虑投资和效益的关系,力求畜禽粪污处理利用工艺合理,技术先进,操作方便可靠。
4.立足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
(二)技术标准和参数
1.粪污处理:根据《畜禽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技术指南》(农办牧〔2022〕19号)要求,实行养殖场雨污分流、饮污分流,配套完善建设储存处理设施,液态粪污通过敞口储存处理不低于180天,密闭储存处理不低于90天。设施建设按照《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GB/T*****-2018)、《畜禽粪便堆肥技术规范》(NY/T3442-2019)做到便管理,不渗漏,按设计养殖场存栏量,结合实际日产污量和粪污处理工艺建设相应储存处理设施。
(1)液态粪污密闭储存处理。液态粪污密闭储存处理不低于90天,按月产粪污量计算,每月用1个粪池储存,规模化养殖场需建设4个相对独立不连通的密闭储粪池,当第四的个粪池装满时,第一个粪池储满存放达到90天,需一次性清空还田,方可证保储存时间达到要求,储存空间满足需要,为了缓减还田压力,最好修建5个密闭粪池循环使用,在第五个粪池进粪期间,逐步将第一个粪池清空备用。规下养殖场建议参照规模化养殖要求进行建设,确因条件限制可因地建设。
(2)固态粪污储存处理。采取干清粪未固液分离工艺的,沤肥不低于90天,按月产粪污量计算每月用1个粪池储存,需建设4个相对独立不连通的储粪池,当第四的个粪池装满时,第一个粪池储满存放达到90天,需一次性清空还田,方可证保储存时间达到要求,储存空间满足需要,为了缓减还田压力,最好修建4个粪池循环使用。采取固液分离工艺的,固体粪污用袋装立体堆放,垛底与剁高之比为1:2的前提下,垛高不得超过2米,存放15天以上的粪便方可还田利用。规下养殖场建议参照规模化养殖要求进行建设,确因条件限制可因地建设。
(3)单位畜禽粪污储存池量。单位畜禽需建设的粪污密闭储存和干粪堆积棚参考值(详见附件4)。
(4)粪肥发酵还田要求。液体粪肥蛔虫卵沉降率95%以上,不得有活的血吸虫卵和钩虫卵,粪大肠杆菌值10-1—10-2,有效地控制蚊蝇孽生蚊子、苍蝇,粪液中无孑孓,池周边无活蛆、蛹或新孵化的成蝇。固体粪肥蛔虫卵死亡率95%-100%,粪大肠杆菌值10-1—10-2,苍蝇在堆肥中及堆肥周围没有活的蛆、蛹或新孵化的成蝇。符合《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有机肥料》(NY/T1868-2021)、《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GB*****-2019)要求。用于周边承包土地内果树或者草地的肥料,或提供(售卖)给附近农场、农户种植业使用。
2.密闭储粪池建设:选择在场区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建设,与畜禽养殖场生产区相隔离,满足防疫要求。按照《畜禽养殖污水贮存设施设计要求》(GBT*****-2011),利用沉淀和厌氧发酵原理去除养殖生产污水中悬浮性有机物,建造畜禽污水蓄粪池要以防雨、防渗、防漏为标准,防止雨水流入。采取地下式和地上式两种,底面高于地下水位0.6米以上,高度或深度不超过6米。
(1)墙体采用砖混或混凝土结构、水泥抹面并作防水处理。池间墙体超过5米,高度超过4米需在墙体内加筋或设置结构柱,池壁厚度不少于240毫米,砖砌墙体应采用普通粘土机制砖,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10mpa;石材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0mpa;砌筑砂浆应采用1:5.09水泥砂浆。墙体上沿预留300毫米直径进粪口,四壁20毫米厚1:3水泥砂浆抹平,四周及根部位抹八字角,表面刷1.5毫米厚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清光。
(2)池底素土夯实系数0.9,60毫米厚C15混泥土垫层或150毫米厚C15钢筋混泥土打底防地面沉降开裂,20毫米厚1:3水泥砂浆找平,表面刷1.5毫米厚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清光。
(3)池顶用水泥预制板盖顶或现100mm浇钢筋混凝土。顶部预留50×50厘米出粪口。
(4)储粪池区域应设置明显永久性的警示标志和有限空间操作技术规程制度牌,设置不易移动的粪口盖板、围栏等防护设施。至少每两周检查一次,防止意外泄露和溢流发生。
3.干粪堆积棚建设:选择在畜禽场生产区及生活管理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出或侧风出,与畜禽养殖场生产区相隔离,满足防疫要求。按照《畜禽粪便贮存设施设计要求》(GB/T*****-2011),做到防雨、防渗、防漏、雨污分流为建造标准,宜采用地上带有雨棚的“n”型槽式堆粪池。
(1)地面。地面为混凝土结构,地面向“n”型槽的开口方向倾斜,坡度为1%,坡底设排污沟,污水排入污水贮存设施。地面素土夯实,压实系数0.9。60厚C15混凝土垫层。素水泥浆1道(内掺建筑胶)。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四周部位抹八字角。1.5厚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用C20混凝土面层从门口出向坡底排污沟处找1%泛水,最薄处不小于30厚,随大随抹平。
(2)墙体。墙体高1.5米,采取砖混或混凝土结构,水泥抹面,刷1.5毫米厚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清光。墙体厚度不少于240毫米。
(3)顶部。顶部设置雨棚,雨棚下玄与设施地面净高不低于3.5米。雨棚宜采用木架或防锈钢架,加厚采光亮瓦。干粪堆积发酵时会产生大量水分挥发和腐蚀性气体,普通钢结构彩钢瓦易腐蚀垮塌漏雨,通过实际使用在此种环境下仅有3-5年的寿命。长度、跨度较大的粪便堆积池顶棚应设置热压通风排湿口。
4.吸粪车:采用专用机动车辆,车辆载重、空间、设备等满足养殖场要求,车辆厢壁及底部要耐腐蚀、防渗漏,使用吸粪车将粪污水运到田间地头作粪肥利用,消纳库存污水量。吸粪车要求见投资概算表。
5.种植基地建设:结合养殖场(户)的布局,坚持就近就地原则,建设种养循环基地,配套土地面积应严格按照《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农办牧〔2018〕1号)的要求执行。
(1)田间建设要求。田间配套可移动粪污储存罐及液体粪肥输送管网。建设储存池和管网等设施的,储存池可按1-2m3/亩配制;管网分主管、支管和桩头(软管接头),主管和支管的直径分别是50-110mm和40-50mm,根据基地建设规模因地制宜设置支管和桩头。原则是购置可移动畜禽粪便田间塑料或塑钢储存罐,每个不得小于5立方米。若特殊需要修建储粪池、干粪堆积池的,按密闭储粪池和干粪堆积棚要求建设。液体粪肥输送通过机械泵或重力高差获得施肥动力。出污口要配备流量计。粪肥输送主管铺设到施用区域,支管铺设到土块,滴灌铺设到每珠植物。
2.施用技术要求。结合耕地实际情况和有机肥替代化肥相关试验成果,科学确定不同作物粪肥使用量、时间和方法。可考虑牛羊粪堆肥亩施用量1-2吨/年、猪粪沼液2-3吨/年,采用撒施、条施、穴施等方式,宜在春播前、夏收后、秋收后或播种前作基肥施用,避开雨季,施入后要求在24小时内翻耕入土。以《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GB/T *****-2010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有机肥料》(NY/T 1868-2021)为指引,科学合理确定粪肥施用的数量、时间和方法,避免过量和过于集中施用。在施用腐熟度较低的粪肥时,避开作物根系,配合施用化肥,避免烧苗烧根、病虫草害等现象。
7.开展粪肥质量检测和土壤改良效果监测
(1)粪肥检测。重点检测有机质、全氮、全磷、铜、锌、大肠菌群数、蛔虫卵死亡率及相关限量指标;尿液的检测内容: pH、CODer、氨氮、凯式氮、总磷、铜、锌、大肠菌群数及相关限量指标,并建立数据库档案。相关有毒有害限量指标符合《有机肥料》(NY/T 525-2021)和《肥料中有害物质的限量》(GB *****-2019)方可还田。
(2)通过检测机构对土壤的氮、磷、钾、铜、锌及其他相关指标开展检测,分别在粪肥施用前、作物生长中期、作物生长后期进行。
(3)结果应用。将监测检测结果作为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参考,指导养殖场和种植户更加合理化使用畜禽粪便。
(三)技术路径。以绿色生态为导向,按照发展清洁畜牧、生态畜牧、美丽畜牧的理念,全县推行粪污就地就近、还田还地利用的种养可持续发展循环模式。通过有机肥的大量利用代替化肥,从而减少化肥的使用,大力推进标准化、生态化种养殖,推广成熟的畜禽养殖场粪污收集处理治理模式和适宜的技术路线,坚持产业带动,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本着“珍惜资源,有用勿弃”的原则,将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高畜禽生产废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因地制宜,种养结合,“以地定养、以养肥地、种养对接”,走“畜一粪肥一林(粮、果、菜)”良性循环经济模式,减少化肥使用量,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赢。
七、项目建设进度计划
(一)项目建设期限:2024年7月至2025年4月。
(二)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1.2024年6月至2024年7月:制定方案及项目批复。
2.2024年7月至2025年2月:项目建设。
3.2025年3-4月:县级验收、资金拨付、审计,资料收集汇编,申请上级部门项目验收。
八、项目资金来源及投资概算
(一)项目资金来源:2024年省级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资金200万元。
(二)项目投资概算
1.项目预算参数:密闭贮粪池按照350元/立方米、堆粪发酵棚按照250元/平方米、吸粪车10吨按照22.2万元/辆、吸粪车5吨按照14.2万元/辆、管道(110mm)38元/m,管道(50mm)10元/m、滴灌系统2500元/亩计算、畜禽粪便田间储存罐池350元/立方米。
2.各项资金预算:
(1)畜禽粪污专项整治问题规下养殖场(户)完善设施设备建设,投入资资47.85万元。
(2)建立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服务示范机构1个,投入资金72.8万元。
(3)建设畜禽养殖粪污种养循环示范基地2个,投入资金76.35万元。
(4)开展粪肥质量检测和土壤改良效果监测完成粪肥质量指标监测,投入资金3万元。
项目总计投入财政资金200万元,各项预算资金间可调剂使用,投资概算表详见附件5。
九、项目实施主体及资金补助方式
参与项目实施的种植基地或养殖场(户、企业)作为项目实施主体,按“填平补齐”的原则建设。按照“先建后补”的方式对密闭贮粪池、干粪堆积棚、田间储存灌、灌溉管道、滴灌系统等设施进行补助,由种植基地和养殖场(户)垫资建设,财政资金全额补助。畜禽粪便运输吸粪车辆等设备县级统一采购配置,移交实施主体。
项目建设全部完工、设施设备到位并安装调试运行正常自查后提出验收申请(田间储存灌、灌溉管道验收时需提供购置有效票据)。瓮安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相关人员对项目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由实施主体提供相关资料上交至瓮安县农业农村局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财务管理程序办理拨款兑现相关资金。
十、项目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措施
1.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加强领导,搞好协调项目相关重大事宜,对项目实施的成效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使项目顺利推进和实施,完成项目建设目标,并组织项目验收。其成员组成名单如下:
组长:犹 飞 瓮安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周文琴 瓮安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罗 坤 瓮安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
成员:蒋左玉 瓮安县农业农村局养殖业科科长
杨朝林 县养殖业发展中心主任
杨 会 瓮安县农业农村局财务科负责人
涉及乡镇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经济办)负责人
2.成立项目实施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宣传发动,指导涉及种植或养殖场(户、企业)项目实施、协助种植或养殖场(户、企业)资料收集整理、总结,参与项目验收等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其成员组成名单如下:
组长:杨朝林 瓮安县养殖业发展中心兽医师
副组长:黄 嵩 瓮安县养殖业发展中心高级畜牧师
成 员:樊启凤 瓮安县养殖业发展中心畜牧师
唐 静 瓮安县养殖业发展中心畜牧师
王世清 瓮安县养殖业发展中心畜牧师
袁明娅 瓮安县养殖业发展中心畜牧师
吴中友 瓮安县养殖业发展中心畜牧师
蒋左玉 瓮安县养殖业发展中心畜牧师
周远兵 瓮安县养殖业发展中心畜牧师
肖德福 瓮安县养殖业发展中心高级兽医师
刘保群 瓮安县养殖业发展中心高级兽医师
刘 兵 瓮安县养殖业发展中心高级兽医师
郑天静 瓮安县养殖业发展中心兽医师
林 泠 瓮安县养殖业发展中心工作人员
谢卫东 瓮安县养殖业发展中心助理畜牧师
王 守 瓮安县养殖业发展中心助理畜牧师
王正康 瓮安县养殖业发展中心兽医师
李泽昭 猴场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助理畜牧师
任桄静 平定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助理畜牧师
颜 桐 中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助理畜牧师
朱 丽 平定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助理畜牧师
涉及乡镇街道农业综合服务(经济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
(二)技术保障措施。近年来,国家相关部委和行业农业科研机构先后颁发一系列关于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技术规范,地方农技部门通过技术培训、网络学习、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推广运用,培养了一批技术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基层骨干,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三)项目管理措施。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合同制、公示制等制度,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全部建设内容。
1.项目实施主体为实行法人责任制。
2.项目合同制。县农业农村局与项目养殖场(户)、社会化服务机构、种植合作社协会等签订项目实施合同,明确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街道)监管责任,项目实施主体的建设任务等。
3.项目实行实施方案批复制。项目一经批复,不得自行调整项目实施方案建设内容。若实施情况确需要调整的,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报批。
4.项目公示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在项目实施区域,对项目补助单位、实施内容、规模、资金来源及用途等,均实行公示制度,公布监督举报电话,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财政、审计、纪检的监督检查。确保项目建设公平、公开、公正。
5.项目备案制。将实施的项目报县纪检组备案,接受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
6.项目验收制度。项目实施完成后,县农业农村局及时组织县级验收,县级验收合格后向上级申请项目验收。
7.资金管理措施。严格按照财政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建立专账,专人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
(四)环境保护措施。按照环保节能减排模式进行建设,雨污分流、干湿分离、饮污分离等实现污水减量化,为确保养殖场粪污的循环利用,将有效实现粪便、污水肥料化,就地就近、还田还地利用,通过有机肥的大量利用代替化肥,从而减少化肥的使用,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应的养殖污水通过就地就近利用,有效减少畜禽粪污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绿色生态养殖。养殖粪便、污水肥料化还田,增加土壤肥力,减少土壤板结现象,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项目建设施工时做到不扰民,废弃渣土回填,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十一、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通过项目建设,养殖粪污得到进一步利用,粪便所含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基本得到有效杀灭,畜禽养殖生产环境卫生条件改善,减少养殖场(户)经济损失,增加养殖场(户)经济效益。本项目实施可辐射水果种植2000亩以上,大田作物种植粪肥还田面积5000亩以上,减少化肥使用量30%以上,作物增产5%以上,平均每亩大田作物玉米、水稻等施用40-60千克化肥,可减少化肥使用量8万公斤以上。按空本增效原则,可获经济效益150万元以上,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社会效益。通过项目建设,促进养殖场完善粪污处置设施设备体系,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率得到有效提升。极大改善养殖场附近环境面貌,有利于乡村振兴建设,保障全县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更好地调动种植、养殖产业发展积极性,促进农民就近就地就业,达到较好的社会效益。
(三)生态效益。通过项目建设,将进一步提高我县畜禽粪污处理和综合利用设施水平,从而有效带动当地农业生态、绿色发展。有效实现粪便、污水肥料化,就地就近、还田还地利用,通过有机肥的大量利用代替化肥,从而减少化肥的使用,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有效减少畜禽粪污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绿色生态养殖,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十二、项目建设后续管护
项目建设完毕,县农业农村部门、乡镇(街道)持续加强跟踪服务指导,项目建设形成固定资产属项目实施主体拥有,全权负责使用、管理和维护。畜禽粪便运输吸粪车辆在5年内不能出售和长期闲置,县农业农村部门、乡镇(街道)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服务示范机构及吸粪车具有优先调度权与使用权。
附件:1.瓮安县2024年省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畜禽粪污污染专项整治问题规下养殖场畜禽粪污处设施建设补助)申报实施主体统计表.docx
2.瓮安县2024年省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服务机构项目)申报实施主体统计表.docx
3.瓮安县2024年省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畜禽养殖粪污种养循环示范基地)申报实施主体统计表.docx
标签: 畜禽粪污资源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